彩陶鲵鱼纹瓶--仰韶文化

远古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不同氏族的人群,他们结成较大的部落,在文化上互相影响,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交流,但各自氏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性,并都有与众不同的信仰和崇拜。同半坡的人面鱼纹一样,这件彩陶瓶上的鲵鱼图案也是器物制作者信奉的神话形象。

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生动可爱。鲵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生长在山溪之中,四肢短小,尾大而扁,身上有斑纹,因为"声如小儿啼",所以又称为“娃娃鱼”。鲵鱼在现今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但甘肃省只见于天水武都两个地区,此瓶正好发现在这一范围之内。

鲵鱼绘于瓶上,是这个不知名的氏族的图腾纹样,可能是他们信奉的祖先形象,鲵鱼的脸酷似人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身躯卷曲似在游动,两只前肢彷佛在支撑着身体,使头昂起,像是在呼喊着生命,又像是跃动着自由。有人认为这种人面鲵鱼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视之为龙的“史前祖先”,也不无道理。

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

延伸阅读

陶瓷上的“鱼文化”


六、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生产的仰韶文化彩陶器上,鱼纹成为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纹饰。所绘鱼的图形拙朴可爱。其数量之大,线条之美,形象之逼真,令后人叹为观止。鱼,成了远古人类的图腾。这些古朴优美的绘画艺术,完全来源于劳动的实践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了当时人们以渔猎为主的生产活动,表达了捕获更多的鱼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美好心愿。

在古代,鱼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之一,而且还因此把鱼看成了祥瑞之物。孔丘生子,友人送鲤鱼一对为贺。孔子十分高兴地收下,以为吉祥,便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

在汉代,多将鱼纹刻划在陶或瓷的盆子等大型器物上。到唐宋时期,以鱼纹装饰陶瓷更为盛行。不仅有鱼的瓷塑,还有双鱼连体瓶。划、刻、贴、印等各种风格和形式的鱼纹装饰大量出现。在定窑白瓷上,划花、印花鱼纹最为形象生动。碗、盘内壁有荷叶莲花,器心水波荡漾,双鱼戏水相逐,生趣盎然。至于元、明、清的青花瓷器上,以鱼为纹饰那就更为多姿多彩,而且寓意丰富深远,可以说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鱼文化”。

元青花鱼藻纹多画鳜鱼,大有“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情画意。由此可见元人对鱼文化同样喜爱。明以后则多画鲤鱼,表达了人们企盼“鲤里跳龙门”的吉祥。鲤鱼跃于波涛之上,口中吐出水气,水气中隐约一条小龙飞上天空。大约这就是所谓“鱼化龙”了。传说鲤鱼跳过龙门便可成龙,比喻幸运和高升,实乃文人对飞黄腾达的一种向往。所以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一文中说的:“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故“鲤鱼跳龙门”是古代常画的题材。

在民间,有许多以鱼表达吉祥的用语,多采用谐音。如:鲤与“利”,鱼与“余”、“玉”等即是。由此便创造出许许多多寓意丰富、形式优美的词汇来。又由词汇经过形象思维,绘制出活泼生动的鱼的绘画来。各类鱼的图像一旦装饰到瓷器上,就大大增加了其观赏性和艺术性,成为畅销的商品,也有了收藏和研究价值。比如常见的瓷画还有“渔翁得利”,一个渔翁捕得大鲤鱼时的欢快表情跃然瓷上;“金玉满堂”,几条金鱼水波中相互追逐嬉戏,寓意儿孙多且活泼可爱;鲢鱼游于莲塘之中,自然是“连年有鱼”,童子抱只大鲤鱼,背后绘以牡丹,叫做“富贵有余”;一条鲶鱼游于水藻中,可谓“年年有余”。

总之,从瓷绘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鱼受到人们的喜爱,人类与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装饰着鱼文化的瓷器,其上多姿多彩的画面,吉祥谐趣的寓意,很值得古陶瓷鉴赏者、收藏者细细地玩味。

瓷器纹饰:陶瓷上的鱼文化


鱼纹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上,有刻划的鱼藻纹,十分拙朴。在此后的仰邵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上,鱼纹最为普遍。经过千年的洗练,至宋以后,鱼纹题材广泛地运用到瓷器装饰上。

瓷器纹饰:陶瓷上的鱼文化

鱼水组合的画面称为海水鱼纹或水波游鱼纹,如磁州窑白釉刻划花水波游鱼枕、耀州窑青釉花口碗内壁上的海水鱼纹,以篦状工具左旋右转划出细密的水波纹,以粗健的线条勾勒出游鱼,动态真切自然。鱼与莲组成的画面,称为鱼莲纹或莲池游鱼纹;鱼与水草相配,则称鱼藻纹。磁州窑的鱼藻纹最为生动,水藻飘动,鱼儿浮游。元、明、清瓷器中鱼藻纹饰更为普遍,多用青花、釉里红、五彩表现单尾或双尾鱼纹,鲭、鲢、鲤、鳜或鲭、鳇、鲤、鲫四鱼与水草组成的寓意纹饰。明宣德蓝釉鱼藻纹盘,以晶莹艳丽的宝石蓝色彩釉托起洁白如玉的鱼藻,清丽动人。明成化孔雀蓝釉鱼藻纹盘,以翠色釉衬托黑色藻,则显得含蓄深沉。清代写意青花釉里红鱼纹盘,简笔挥就、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鱼与余谐音,鱼也就成为民间象征富足、富余的吉祥物,因此鱼纹与蝙蝠纹、戟纹、磬纹、万字纹、盘长纹、钱纹等纹样组成“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等吉祥纹饰。鱼纹是常用陶瓷装饰纹样,多在盘、瓶、缸等造型中运用。定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容县窑的制品中,都有风格各异的鱼纹。鱼或单或双、或三、四、五尾戏水追逐。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瓷上,就有拙朴的鱼纹图案;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的仰韶文化彩陶上,鱼纹更为普遍。这说明自古以来,人类与鱼有着密切的关系,鱼纹出现在陶瓷上,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出人类的渔猎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需求的心境。

古陶瓷上的鱼纹装饰,全国窑场的产品中普遍存在。景德镇自宋代以来就是制瓷业的重镇,影青、青花、五彩、粉彩等瓷器,采用刻、划、贴、印和绘画等技法,鱼纹饰更是喜闻乐见的题材。宋元时期影青瓷的碗、盘等器物,有许多在里心刻划鱼纹;元代的青花瓷多见鱼藻纹,鱼多为鳜鱼,其中也有在碗、盘里心贴塑鱼纹的,别具特色;明代之后则多为鲤鱼,表达的是人们企盼“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心理。

蔡琴:原始的现代风——舞蹈纹彩陶盆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我一眼就看到了那只著名的舞蹈纹彩陶盆。陶盆环形内壁上绘有三组舞蹈场面,每组五人,组与组之间有弧线相隔,这些弧线似婆娑的树林,又似微风吹拂的芦苇。画中人物手拉手,迈着有节奏的步伐,所谓“相与连臂,踏地为节”,辫子与尾巴甩向一个方向。深深的褐彩在红红的陶胎上,画面热烈而不狂野;廖廖几笔,省略了所有不需要的部分,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来构成,概括、清晰而富有装饰性。最终,原始先民的率真和稚拙被表达得无懈可击。拨开浮在现代生活表面的那分亢奋进取心,其实,沉在底下的东西与先民也没什么两样。所以,看到史前遗物,我们往往可以忽略几千年的岁月,从中寻找生活和艺术的灵感。1909年,法国野兽派《舞蹈》的油画,画家在纯蓝、纯绿的底色上,平涂了5个手拉手的舞蹈人体。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更没有令人烦恼或沮丧的内容,只是轻松、欢快的场面。大胆的色彩、简炼的造型以及强烈的装饰性趣味,使画面有一种明确的现代感。但是,没有透视、剔除了修饰以及直率地表达对生命和生活的挚热的感情,和原始先民没有半点不一样。舞蹈纹彩陶盆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青海出土,马蒂斯没有看到过,可能是由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感应,使马蒂斯的《舞蹈》与彩陶盆上的舞蹈纹样在本质上有一种惊人的相似,服装设计师把图案轻而易举地演绎到毛衣上,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充满了生命力与激情,散发着神秘主义色彩和象征气息,辐射出内在力感的装饰美……最现代的艺术与原始艺术的表现手法不谋而合。古老的彩陶与现代的野兽派绘画,简洁朴素的画面如同清新的甘露,足以抚慰我们的心灵。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那数千年来融化在我们不同语言、文化、历史、信仰和价值观中相同的精神气质。彩陶艺术的流变和绵延,体现出人类艺术地把握世界的开始和审美意识的产生、凝结和发展。她所承载着的冥想与哲思、呈现着的心境与追求,千百年一直让人追寻不已。大约在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人们在长期的有秩序的定居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积累经验,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从而掌握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制陶技术,并且在陶器制作和图案装饰的过程中,提高和丰富了艺术造型的能力。由于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彩陶。所谓彩陶,就是先用赭、红、黑和的等色在陶坯上彩绘花纹后再烧制而成的绘饰的陶器。由于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总起来说,彩陶纹样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几何形图案主要有:弦纹、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垂幛纹、旋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宽带纹,并有月亮、太阳、北斗星等纹样。动物纹样,常见的有鱼纹、鸟纹、蛙纹等。兽纹较多的是猪纹、狗纹和鹿纹,有的奔驰,有的站立。总的趋向呈现出由写实向写意、由具象向抽象演变发展的脉络。但是各地各个时期又具有各自独特的面貌。分布在渭水、泾水流域一带的老官台文化(距今约7000~8000年间)已有绘着简单纹样的彩陶。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彩陶。老官台文化彩陶的彩绘颜色有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红色和高岭土为主要成分的白色。老官台文化彩陶上的红色宽带纹用宽笔绘成,而几何图案和符号则用细笔绘成。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类型文化,是继承老官台文化发展起来的。半坡类型文化的彩陶上有较多的动物图像,描绘了奔趋的鹿、爬行的鼋(亦称蛙或龟)和伫立的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花纹是鱼类纹,数量最多,并贯串于半坡类型文化的始终。人面纹也是半坡类型的文化彩陶上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纹样。距今约6000年的庙底沟类型 ,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3省交界。庙底沟早期彩陶以自然形的鸟纹为主,鸟纹为影像式。距今约5000年~4500年之间的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中部和青海省东北部。马家窑类型的彩陶花纹中,有少量的具有绘画性的图像。有的彩陶盆内的中央画着团鱼纹(亦称蛙纹),鲜明地表现了团鱼囊状尾的特征。马家窑类型彩陶盆内的人面鱼身纹,是一种图腾纹样,也呈现了由具象的自然形纹样发展为抽象的几何形纹样的过程。上述舞蹈纹彩陶盆,是这一类型最著名的产品之一。距今4000年左右的半山和马厂类型,彩陶花纹以几何形纹为主,但有一种特殊的神化了的人形图像。半山早、中期彩陶上的人形图像较真实具体,两腿分开地叉立,手臂扬起,有的人形图像的周围有谷类的种子,表示神人正在撒种。半山晚期和相沿发展的马厂早期彩陶上的人形纹,逐渐分解,或无头,或无下肢。马厂晚期彩陶上的人形图像已抽象化,肢节和爪指增多,多以人形的某一部分来示意地表现,人形纹愈来愈被神化。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渔猎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具体的作品来看,彩陶上大部分绘画都是以抽象化了的几何纹样为主,仅有极少部分是以具象化形式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实际上是原始人将客观事物观念化的过程,即充满了浓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是“有意味的形式”。原始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就是“图腾崇拜”。产生“图腾崇拜”的原因主要来自原始人对宇宙自然如风、雨、雷、电及生死等现象的无法解释与恐惧、敬畏。而少数具象的作品,其目的主要与生产劳动和巫术有关。彩陶盆上的舞蹈图案,正是反映原始社会宗教与劳动生活极为重要的一幅图画,成为举世公认的原始时代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也是我们考证与研究原始舞蹈和原始宗教的重要资料。专家对舞蹈纹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有的说是先民狩猎归来的庆功会,手牵着手的动作像在重演围追猎物的情景;有的说这是图腾舞蹈,那身打扮像氏族的图腾兽;还有的认为是一种祈祷生殖繁盛、作物丰收的宗教仪式。中原地区到解放前还有类似这种舞蹈人物的纸人剪纸,5个或7个一组贴在屋檐下,正贴表示祁雨,反贴表示住雨。由于原始审美观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观念,所以和我们今天现代人的观念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我们既无法去还原原始人观念的本来面目,又不能以现代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去先验地规范当时人们的观念。对那些器物纹饰含义的理解和推测也许不能说是完全切合原始人类刻画和制作它们的本来的意思表达,但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严格地遵循器物纹饰的本来面目,不管它多么神秘、复杂或者怪异,它们是能够得到顺利地认读或合理解释的。所以,只要“舞蹈”这两个字就够了。马蒂斯说:“我极为喜欢舞蹈。舞蹈是一种惊人的事物:生命与节奏。对我来说,生活中有舞蹈是令人惬意的事。” 马蒂斯用了6个月时间完成了《舞蹈》,在这期间他曾拍了21张照片,以记录这创作的变化过程,倾注的心血由此可见。至于舞蹈纹彩陶盆的制作者,曾经激荡起怎样的心路历程就不得而知了。

原始物质文化之原始彩陶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在距今六七千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先民就生活繁衍在黄河流域这片广袤的原野上。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母系氏族社会最灿烂的原始物质文化之一。它是1921年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据碳14的测定,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8000年到5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陕西、青海等地,细分又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秦王寨等若干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半坡彩陶的造型有钵、盆、壶、罐等,纹饰有丰富的几何纹和动物纹。从1955到1957年,半坡遗址一共出土7件类似的人面鱼纹盆,对盆内人面图案的寓意,有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原始巫师在乞求渔猎丰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某个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虽无法断定哪一种说法更贴近事实,但这无疑是当时人们原始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彩陶盆上除了夸张的人面纹以外就是鲜活的鱼和用于织网的鱼梭。这些图形揭示了人与鱼的关系,它以早期绘画的形式告诉我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黄河岸边的先民已经能够依靠渔猎生存,并且会使用简练抽象的线条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我国原始时期的艺术珍品,现代人对彩陶艺术内涵丰厚的纯朴抽象之美有了初步认识以后,也开始收藏彩陶,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仿品。尤其有动物或人面图案的器物被作为仿品的首仿,此外还有不少绘植物、花卉、水纹、圈点纹的。一般说来,目前流通市场上所见到的比较完整的人面鱼纹盆全是假的,摊贩的彩陶是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出售的。彩陶的鉴定有相当的难度,没有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不行。这种积累包括看真和看假,光看真的,不深入市场看假的,也不行,鉴定本身就是对比。目前交易市场上彩陶虽然比比皆是,但是真东西的比例越来越小,即使有也并不漂亮,大多彩绘剥落,器身修补。假货有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的新烧,二是粘补过的老胎后加彩绘。多数情况下,凡是泥色鲜亮,黑彩厚而漆黑,画法精致光滑完美者,多值得怀疑,因为五六千年是十分漫长的,泥土、空气中酸碱物质和微生物的侵袭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痕迹,这些痕迹与人工的作旧是不一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年陈列有重要遗址出土的彩陶器,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器。收藏彩陶丰富的还有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北京有一家私人专题收藏的古陶瓷文明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陈列的彩陶都是很好的正面教材。必须把真的彩陶完全掌握好,有了“感觉”以后,再到市场上“捡漏儿”,不然捡来的很可能不是“漏儿”,而是一堆现代垃圾。

彩陶的鉴定实际上已经没有秘诀,现代信息社会一切都是公开的,专业工作者的所有的经验都通过文章、媒体广泛传播,作假的人钻研的劲头要比业余爱好者强几倍,甚至比专家还要“专家”,没有什么人能阻止仿品的流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沿着黄河中上游地区仰韶文化彩陶的发源地一路考察下去,浏览所有收藏单位的出土物,数万件早期艺术真品过眼后,还有什么秘决需要去请教别人吗?

舞蹈纹饰陶盆

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距今5300年到4000年,是中国地区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及青海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及宁夏南部,分布范围广。花纹瑰丽富于动感变化是马家窑彩陶主要装饰特征。胎泥为橙红色,以粗线条的黑彩绘出弧形的长短几何状线条,多见水波纹、旋涡纹、圈点纹,也有鸟纹、蛙纹、鱼纹、蝌蚪纹等,最著名的一件作品是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人物舞蹈纹彩陶盆,此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最早描绘舞蹈图的古代陶器。盆大口微敛,卷唇翻沿,下腹微收,小平底。深红色陶胎,以黑彩于口沿画弧线圈足纹,内壁绘3组舞蹈人纹,每组5人,手拉手跳集体跨步舞,舞姿优美,场面热烈。

舞蹈纹彩陶盆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上说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近些年来出现不少仿品,器物大小和纹饰都十分相似。彩陶的销售与仿制多年以来自成体系,有来自甘肃、青海等地的商贩长驻北京负责联系客户,有专门负责挖盗、负责仿制以及长途贩运的。彩陶长期以来真假掺半,鱼目混珠,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由于彩陶的发展持续了几千年,分布的地区遍及北方数省,广袤的中原大地有数不清的原始部落遗存,出土物相当多。除了木头和树叶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容器可以使用的年代,水需要贮藏,食物需要盛装,全部依赖于陶质容器,数量极多是十分正常的。连绵不断的挖掘至今没有穷尽,与瓷器相比,真的彩陶在民间流通市场上还是可以见到的,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少。10年前,在民间的交易市场上马家窑彩陶罐比比皆是,而现在大多是很一般的东西,精美的器物明显地少了,绝大多数是新烧。一件仿品,与原物大小一致,是完全照实物制作的,没有见过国家博物馆实物的人很容易上当。仔细观察会发现:首先在造型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真品饱满丰硕,由口至底的外弧线自然顺畅,仿品的腹部线条很拙笨,其次是陶泥的颜色,真品陶泥细腻红中泛黄,表面打磨得十分光亮。仿品陶泥颜色发暗,呈黄褐色,泥质粗,泥料中有尚未溶解的杂质,胎土有浅黑色的斑点。马家窑彩陶的粘土淘洗得相当细腻,属黄河地区的沉积土,由于水的自然冲刷,泥质十分匀细,很适于制陶。现代仿品由于使用一般黏土,土质粗糙,器表胎泥发涩,不滑爽,不光亮,器壁也厚而沉重,器表不见真品那种经过反复地打磨形成的一层薄薄的亮面。所画的舞蹈纹样与真品对比,真品飞扬灵动的笔触是原始先民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没有一丝的做作;仿品虽然技艺不差,但终究是临摹,图案有重描断笔的现象,且分量较重。

王志安:彩陶文化捍卫者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皿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富于变化,色彩绚丽,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一大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璀璨的文化之一。它除了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以外,还有可贵的文化、观赏及收藏价值。甘肃省马家窑彩陶博物馆馆长、书法家王志安,在彩陶文化的保护、研究、推广等方面功不可没。以他为首的甘肃省马家窑彩陶研究会以几十年的努力研究这个领域,掌握了彩陶文化的精髓,在鉴定与市场价位评估领域有相当的权威性和话语权。

独特研究方向

彩陶是远古先民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矿物质原料彩绘,然后入窑烧制,烧制成形的彩陶表面有赭红、黑、白诸种颜色图案。

王志安对文化艺术尤其是彩陶文化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上世纪80年代,王志安在甘肃临洮县收集到一件彩陶,因与中央美术学院叶浅予教授的一段文化渊源,王志安许诺将此件彩陶赠与叶老,不想却失手打破,他在懊悔的同时再度寻找,周折许久又找到一件彩陶,令他遗憾的是叶老这时已故去。不过这件事最终促使他走上了收藏彩陶的道路,至今已有30多年。

1996年遇到的一件事,坚定了王志安收藏的决心。八一电影制片厂来临洮县拍摄电影。当剧组得知,有着深远影响力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在临洮,却没人重视,他们感慨临洮人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美工张春荣也是发现、研究和推动东巴文化的重要人物,他说:“现在的云南以东巴文化为支撑,每年为政府创造几百万到几千万元的收益。为什么不能把马家窑文化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开发推广?”与剧组人员的交流让王志安深有感触,随即与地方政府沟通,成立了民间文化研究组织,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王志安被选为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的会长,更促使他全身心致力于马家窑文化的研究与彩陶收藏。当初,王志安仅是个人爱好而收藏,手里只有10多件器物,研究会成立后,他开始大量搜集彩陶,从此为研究而收藏。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一道绚丽的霞光。即使现在出土的彩陶,其图案仍然精美、典雅,不失古朴、粗犷、大气、浑厚之风。经多次商讨,马家窑文化研究会最终确定了研究方向:解读马家窑文化彩陶上的纹饰图案。以前的彩陶研究多以分期断代和确定文化类型为主,没人对图案作专门研究。从甲骨文开始,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500多年,之前的1500多年的时间则是以传说和图画记载。王志安从这个思路入手研究远古陶器,借助图案解读历史,也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甘肃是马家窑文化的主要分布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马家窑彩陶资源,很多彩陶实物散布在民间,便于搜集、研究。

研究会由成立初期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80多人。2003年,经甘肃省民政厅审核,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成为省文化厅直管单位。2003年5月份,马家窑彩陶博物馆在王志安自己的5层小楼里安家并对外开放。

马家窑彩陶博物馆目前有2000千多件藏品,在馆里展出的代表性器物有700多件。图案大致可分为象形和抽象两种。经鉴定,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历史已有5800年到4050年,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和时期。石岭下类型:距今5800年—5000年;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4650年;半山类型:距今4650年—4350年;马厂类型:距今4350年—4050年。

研究会和博物馆的经费几乎全部由王志安个人旗下的文化产业提供,现在每年的经费总额约七八十万元。彩陶的收购价逐年上涨,由早期的几十元涨到万元以上。博物馆至今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若以现在的物价来衡量,博物馆的全部彩陶估价高达2亿多元。

破解图案密码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字符号图案,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只有2000多年,但“”字符号当时已在马家窑彩陶的远古艺术中出现。“”字符号的雏形类似鸟的头尾和两只飞动的翅膀,王志安进行了大胆猜想,认为这个图案应该是鸟。彩陶上的整体图形类似太阳,王志安认为远古人不理解太阳周而复始的“运动”,他们的概念中,是鸟在带着太阳“飞”,即是远古人思维中的太阳鸟。他们希望太阳能永久性带来光明、温暖、安乐、幸福,进而形成了对太阳的崇拜。古人以极强的创造力,把图案加以抽象、归纳后变成现在的“”字符号。同时,符号本身很像转动的风铃,古人显然把太阳“轮回”的概念加入其中,恰好与佛教的轮回转生概念相一致。甘肃的不同区域都发现了“”字符号,说明远古人的迁徙很频繁,或许佛教的源起还需要作更多考证。

另有一些陶器上“”字符号和女阴图案相邻并对称放置。女阴代表当时的生殖崇拜,象征生命的开始,有阴的含义;人的生命终结后灵魂归天,以“”字符号表达阳的含义。王志安认为,古人将女阴符号和“”字符号并置在彩陶上,他们已在思考“人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这也是古人“阴、阳”的原始哲学思维,是对人生和世界的规律性原始探索。这个观点提出后,得到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望衡、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曙华的认同。博物馆里还有很多珍贵器物,如4300多年历史的“播种人”,60多公分高的马家窑水纹精美彩陶等,都有着很高的文化及收藏价值。

发展前景广阔

博物馆的创建是王志安个人情结所致,“彩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意义重大。要把彩陶保护好防止文化流失。东方民族具有强大的文化根基,西方近代在商业资本文明方面走在我们前面,但不代表文化的总体性。我们有强大的5000年文化做支撑,要找回自己的文化源头,坚定民族自信心”。

他庆幸,彩陶文化推广得不错,2006年,央视“探索与发现”栏目曾做过6集的彩陶纪录片《神秘的中国彩陶》,王志安作为主讲解读了彩陶纹饰。随后山东、甘肃等省电视台也邀请他录制彩陶节目。其博物馆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在博物馆的运营模式上,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的王志安,赞同博物馆和旅游相结合,开发相应衍生品创造经济效益,改善私人博物馆的生存困境。目前,虽没有直接效益,但间接效益不可小觑。四川、浙江、江苏、广西等省区纷纷邀请王志安前往讲学、交流。随着其个人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博物馆知名度不断提高以及创新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同和推广,王志安确信今后各方面环境会变得更好。

解读古陶瓷纹饰中年年有鱼纹的含义


中国古代陶瓷装饰图案中,鱼纹比较常见,而且丰富多彩。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瓷上,就有拙朴的鱼纹图案;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的仰韶文化彩陶上,鱼纹更为普遍。这说明自古以来,人类与鱼有着密切的关系,鱼纹出现在陶瓷上,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出人类的渔猎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需求的心境。

古陶瓷上的鱼纹装饰,全国窑场的产品中普遍存在。景德镇自宋代以来就是制瓷业的重镇,影青、青花、五彩、粉彩等瓷器,采用刻、划、贴、印和绘画等技法,鱼纹饰更是喜闻乐见的题材。宋元时期影青瓷的碗、盘等器物,有许多在里心刻划鱼纹;元代的青花瓷多见鱼藻纹,鱼多为鳜鱼,其中也有在碗、盘里心贴塑鱼纹的,别具特色;明代之后则多为鲤鱼,表达的是人们企盼“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心理。

陶瓷纹饰,历来有许多利用谐音表达吉祥的用语,鱼纹饰便是其中较多者。鲤鱼,“鲤”与“利”谐音,“鱼”与“余”、“玉”谐音,把鲤鱼与其他各种纹饰相结合,便创造出许多寓意丰富、形式优美的词汇来。常见的瓷画有渔翁捕得大鲤鱼时表情欢快,即“渔翁得利”,金鱼在水中嬉戏追逐则为“金玉满堂”,鲇鱼游弋在水中是“年年有余”,牡丹花配以鲤鱼叫作“富贵有余”等等。

我们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宋元时期景德镇影青瓷和浙江龙泉瓷上的鱼纹饰有单鱼和双鱼之别,既有双鱼成对互相并行,也有首尾相对嬉戏,既有阴刻,又有阳印,还有贴塑。曾有研究者的资料指出,单鱼的时代较早,双鱼中的两鱼同向一般又早于相向者。此论准确与否,笔者不敢妄断。还曾见有报刊文章称,瓷器上的双鱼纹饰寓意“相濡以沫”这一成语,说雌雄两条鱼在水中游弋,卿卿我我,互吐泡沫来滋润对方,表示关爱。此说虽然难以查考,但听起来很有意思。

古陶瓷纹饰中鱼纹之含义——妙趣横生


中国古代陶瓷装饰图案中,鱼纹比较常见,而且丰富多彩。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瓷上,就有拙朴的鱼纹图案;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的仰韶文化彩陶上,鱼纹更为普遍。这说明自古以来,人类与鱼有着密切的关系,鱼纹出现在陶瓷上,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出人类的渔猎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需求的心境。

古陶瓷上的鱼纹装饰,全国窑场的产品中普遍存在。景德镇自宋代以来就是制瓷业的重镇,影青、青花、五彩、粉彩等瓷器,采用刻、划、贴、印和绘画等技法,鱼纹饰更是喜闻乐见的题材。宋元时期影青瓷的碗、盘等器物,有许多在里心刻划鱼纹;元代的青花瓷多见鱼藻纹,鱼多为鳜鱼,其中也有在碗、盘里心贴塑鱼纹的,别具特色;明代之后则多为鲤鱼,表达的是人们企盼“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心理。

陶瓷纹饰,历来有许多利用谐音表达吉祥的用语,鱼纹饰便是其中较多者。鲤鱼,“鲤”与“利”谐音,“鱼”与“余”、“玉”谐音,把鲤鱼与其他各种纹饰相结合,便创造出许多寓意丰富、形式优美的词汇来。常见的瓷画有渔翁捕得大鲤鱼时表情欢快,即“渔翁得利”,金鱼在水中嬉戏追逐则为“金玉满堂”,鲇鱼游弋在水中是“年年有余”,牡丹花配以鲤鱼叫作“富贵有余”等等。

我们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宋元时期景德镇影青瓷和浙江龙泉瓷上的鱼纹饰有单鱼和双鱼之别,既有双鱼成对互相并行,也有首尾相对嬉戏,既有阴刻,又有阳印,还有贴塑。曾有研究者的资料指出,单鱼的时代较早,双鱼中的两鱼同向一般又早于相向者。此论准确与否,笔者不敢妄断。还曾见有报刊文章称,瓷器上的双鱼纹饰寓意“相濡以沫”这一成语,表示雌雄两条鱼在水中游弋,卿卿我我,互吐泡沫来滋润对方,表示关爱。此说虽然难以查考,但听起来很有意思。

白釉黑花猴鹿纹瓶(西夏)


西夏是另一个少数民族——党项族建立,他们生活在草原与大漠之间,汲取着中原文化的营养,又不肯完全被汉化,仍执着地保持自己的风情。但是,西北的山水毕竟与中土相连,我们仍能从它的器物中看到血脉相融的迹象。

顽猴戏鹿

此瓶是一件民间生活用瓷,瓶口外撇,短颈,丰肩,长腹,宽圈足,砂底无釉,造型挺拔秀丽。通体施白釉,釉下以黑彩勾勒纹饰,肩部绘一周变形莲瓣纹,两侧绘两组下垂的卷叶纹,腹部一面绘两只展翅飞翔的大雁盘旋于芦草上空,另一面绘一只猴与一只梅花鹿在芦草丛中跃动嬉戏,猴以一手持苇草逗鹿玩耍,鹿单腿抬起,低首抿唇,若有所动,看得出猴的顽皮与矫健,还有鹿的机灵与乘巧,整幅画面充满着运动感和节奏感,生机勃勃,活灵活现,以酣练的笔调,描绘出无尽的画意,让人说不出来,又爱不释手。

美好向往

画的主题选用猴、鹿纹,取材于中国民间的风俗,隐喻“侯(爵)”与“(俸)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官禄和长寿富贵生活的向往。非常沉重、看似模糊的理想追求以如此轻松活泼的画面表现出来,我们不知作器者何人,但愿将此瓶连同那份美好向往保存长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