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瓷成“新宠”

收藏和炒股是触类旁通的,都有低价进高价出,否则就不叫投资了。目前从整个的瓷器收藏板块上看,高古瓷器因为价位冲高接近顶部,再往上投资的风险很大,造成其升值空间越来越难以把握,这一变化使得人们对于高价位瓷器的投资兴趣发生转移。

今年以来,一些资金能力有限的收藏者的投资偏好开始向尚在低价区位里的当代名人瓷转移。从北京、上海等地的藏品交易市场来看,当代名人瓷器的交易非常活跃。这其中包括价格在100元至300元左右的一般名人瓷作品,以及价格在800元至1500元左右的著名大师的瓷作,还有就是已经“封山”的大师作品,而10年前这些人的作品在市场上差不多都在一个价位上。近两年这类瓷器的市价开始出现分化,早些年投资这类瓷器的人差不多都得到了一定的回报。这也是一个市场走向的信号。这些低价位瓷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炒作之后,紧接着就会是一个回报的阶段。

大师级的名人瓷器作品,可以说是当代瓷作中的“绩优股”。清代景德镇瓷器的价位在近几年已经被拉得很高。而其新品的价位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范围,而且其中绝大部分的作品已经成为独一无二的藏品,它们的价值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会有一个拉升的过程。以景德镇的著名工艺美术师邹宝林为例,他的一件瓷作曾在香港拍卖会上拍了30万港币,目前他几乎不再制作作品,因此其作品在市场上已经开始上涨。5年前他的一件制作精良的瓷瓶也就在几百元左右,而如今市价已是3000元左右。但目前这些大师作品还远没有达到应有价位,一套景德镇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刘海和的《马恩列斯毛》瓷板肖像画,制作于上世纪70年代,市价在2万元左右,但专业人士认为,刘海和眼下已经封笔,其作品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都不言而喻。

小名家瓷作中的精品是这一板块中的“增长点”,比如有人就曾以240元的价格买入一件小有名气的工艺师制作的仿明官窑大罐,其风格雄浑端庄。这位人士买回来以后,给它再配上一个紫檀木底座,并配有一件玻璃罩,后来以350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这在一般名人瓷器收藏市场上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不过提醒藏友注意的是,收藏市场不同于股票市场,收藏市场里的价格有多一半属于心理价格。目前,一般名人瓷作中的精品在收藏市场上的表现还不稳定,但这恰恰是投资者的希望所在。

一家专卖景德镇瓷器的古玩店老板告诉笔者,今年的市场比以往有了很大转变,以往人们都喜欢买老的景德镇瓷器。但随着其被炒作得越来越热,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了景德镇高仿瓷,尤其是名家高仿瓷。

精选阅读

不带眼镜更立体,全息投影柜成展览展示新宠


把陶瓷的各种瓷瓶变成看得见摸不着的全息投影瓷瓶效果没见过吧。在2010年某博览会上就能看见。上百种各种瓷器物件都成了全息立体投影技术的科幻产物。在360度全息柜里,以各种姿态展示着。他们美丽的瓷身能使立体影像出现在空气中,和普通三维图像不同的是,全息投影呈现的图像具有“视差”,视差的存在使观众可以通过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来观察图像的不同形象,感觉有一个真实的物体在那里。

全息投影柜是一种无需配戴眼镜的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和产品。这项技术在一些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展览会的应用较多,而在国外展览展示行业比较流行。全息立体投影柜系统是把光折射原理和投影机双结合,再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投影机将影像投影至中心的特殊棱镜上,棱镜使用特殊的视觉角度,实现了真正的全息立体影像。睿联嘉业全息投影柜还突破了以前柜身不能变换的问题,目前第二代全息柜在四面都能换成各种广告牌了。

现代陶瓷新宠——“综合装饰瓷”


景德镇瓷艺源远流长,发展至今不少名家新秀,瓷艺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历久弥新。如今,瓷艺师古不泥,迎来许多不同作用不同工艺的制瓷技艺。其中,“综合装饰瓷”采众艺之所长,集技法于一身,深入人心,得到广大藏友的喜爱。

综合装饰瓷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它却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陶瓷重要门类”。去年在越秀区图书馆举行的“景德镇当代名家名作展”上,综合装饰瓷备受关注和欢迎,上万元、甚至数万元一件的综合装饰瓷作品不乏买家。

从传统角度来看,景德镇过去只有釉上釉下的加彩、斗彩等装饰方法,而综合装饰瓷则采用了釉上釉下不同色料,运用绘画、雕刻等多种技法,采取高温、低温不同的烧制温度,经过窑炉和红炉焙烧完成。它表现力强,更能展示作者的创作意图。

综合装饰瓷经过三次烧造而成:第一步是设计、制胚,包括缕空纹式、镶钳扭扣都在这步完成,之后是吹釉,再以1320度高温焙烧;第二步是图案绘画勾线,并于花芯上涂上玻璃白,以780度进行二次焙烧;第三步则是上色,包括在粉彩、新彩为牡丹上色等,第三成焙烧温度是780度。

据悉,凭借“创新”屹立于时代浪潮之上的综合装饰瓷和新彩瓷,其市场价位已经不断提高,逐渐取得自己的“话语权”,一件作品卖出过百万元不是希奇事。

天青色助汝瓷成宋代诸瓷之冠


五大名窑在宋代能够成为宫廷的陈设之瓷,其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无过多的雕琢以哗众,也无妖艳的彩绘以媚人,唯以其古朴庄重的造型,温润如玉的釉质,组成和谐的艺术整体。这正适合宋代追求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也是五大名窑得以名标瓷史的重要原因。

宋代五大名窑器物造型十分丰富,它一部分仿自古代青铜器,另一部分为日常用器。仿古代青铜器的造型有鬲、鼎、壶、炉、觚等,只是实用功能已完全改变。作为日常用瓷五大名窑之器,其形制则多采用仿生造型,如仿自然界中莲花、菱花、葵花、牡丹花等花瓣形的碗、盘、花盆等,这些显然受六朝佛教法器,和唐代金银器的影响,也是宋人喜好清雅闲逸生活的具体反映。

五大名窑器物之间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们又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一点主要反映在釉色方面。以汝窑、官窑、哥窑为例,虽然他们都是以青釉为特征,但是汝瓷所呈现的那种美丽的天青色,在其他各窑中更具特色。在色调上汝瓷的青色有时稍微深些,有时稍微浅淡些,但都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在色彩学上“天青”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既有蓝色之冷清,又有绿色之温暖。这种寒暖适中的和谐色调,以及素雅、清逸的色感,由于适应了上流社会的时尚和统治者的审美情趣,所以汝瓷成为宋代诸瓷之冠。

官窑、哥窑、汝窑器物,在其青翠的釉面上,往往布满密集的片纹,这些细密的开片纹,虽然是窑工在烧窑时的不成功之作,但经过人们巧妙装饰和后人的推崇,却成为举世无双的装饰纹样。“开片”是指传世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釉面上,密如网状的片纹,又称“龟裂”。它的生成原因主要是因为胎釉间,彼此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引起的。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大开片呈深灰色似铁,故称铁线,小开片呈黄褐色似金,则称金丝。“金丝铁线”就是指这两种状况而言,它在哥窑器物上表现得最为显著,并且形成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官窑器物上的开片纹,与哥窑器物有所不同,其片纹均为深层次的“过岗”,开片纹理较大,犹如冬日里江河冰面上突然开裂的冰层,层层相叠精美无比。至于汝瓷釉面上的开片纹,则细碎密集,俗称“蟹爪纹”。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之宋代名瓷汝窑文化


名瓷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汝窑在接受宫廷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成为全国之冠。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由上可知,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汝瓷的烧制,以小支钉满釉支烧。由于为宫廷烧制时限很短,产量有限,流传很少,南宋时已“近尤难得”。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

目前,传世汝官窑器物不足百件,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英国达维德基金会以及美国、日本、香港等私人收藏家手中。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寻找汝窑,直到80年代才在河南省宝丰县发现。经过中央和河南地方文物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为北宋宫廷烧造的御用汝瓷的窑口。

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从而使这一重大历史悬案有了答案。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汝窑的高超技艺,不仅为宫中禁烧,更由于要求严格,产量有限,为一般人所难得,所以到南宋时,就已“近尤难得。”为了不断满足宋皇室的需求,继汝窑之后,又在北宋京都汴梁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当然,大观政和间在京都置窑烧造的官窑器,也离不开汝州工匠们熟练的技巧,所以北京故宫物院收藏汝窑三足洗与北宋官窑的冲耳足炉,两者釉色极相似,风格也类同。

北宋末年,宋金对峙,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宋皇南迁至临安后,仍在郊坛下设官窑烧造瓷器,史称南宋官窑,当然,南宋官窑更直接受到北宋官窑的直接影响,其中部分来自北方的制瓷匠师。随着北宋南迁到达临安,制瓷匠师也将原有的汝瓷与北宋官窑的烧造技术带到了南方,加上当地制瓷原料和条件,使南宋官窑更加兴旺发达起来。所以,北宋汝窑、汴京官窑与南宋官窑,不仅一脉相承,而且各有千秋,并有发展与创新。由于汝窑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还以香灰胎满釉裹足支烧,为其它窑所不及,更受到北宋皇宫的偏爱与赞赏,因而汝瓷成为“名瓷之首,汝窑为魁”,得以流芳百世。

紫砂壶名人壶赏析


紫砂壶名人壶赏析

“冰心道人”壶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间的紫砂壶。壶体颜色似瓷器中的茶叶末釉,壶身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装饰有桃树、桃花、桃叶。壶身另外三侧为雕刻的云纹。

壶底款为“冰心道人”。“冰心道人”为清末民初年间紫砂大师程寿珍(1858-1939年)的号。程寿珍制作的紫砂壶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别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博览会的头等奖和优秀奖。

树瘿壶树瘿就是树瘤。这种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据紫砂壶史记载,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间只是一名书僮,后向江苏宜兴金沙寺一名和尚学习制壶技术。供春壶价值极高,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的赞语。树瘿壶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壶造型,传世极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部分专家认为是供春手制,是现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壶实物。不过唐先生收藏的这把树瘿壶为民国仿品。

“二泉”铭壶 这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铭的壶。邵二泉(约1803-1860年),擅长镌壶铭。这把壶型质古朴,壶为土黄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应和古人“祝福”意愿。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壶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壶人,但其人已无法考证。但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以147.7万港币成交。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场拍卖会上,吕尧臣的小石冷泉套壶拍卖成交价为60万元人民币。唐先生乐观估计,在两年后,紫砂壶的价格将翻番。 

现代作品升值快。据介绍,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价格一般上万元,明代名家名作可达10-15万元,清代名作也要5-10万元。国内最贵的紫砂壶是清朝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龙头一捆竹”,市价达40万美元。但唐先生介绍说,由于明清紫砂大师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杨凤年的作品十分难得,因此给现当代紫砂大师如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间。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现代名家顾景舟的茶具,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价格才380元一把,而目前的价位已在数十万了。此外,蒋蓉等的作品价位一般也在10-20万。

上一篇:汝瓷呈色原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