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名瓷梅瓶 制作精美造型挺秀俏丽

·梅瓶

梅瓶是传统名瓷,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梅瓶

在历史上,梅瓶各大窑系都有,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国瓷器的第一造型。“梅瓶”这种器形得名比较晚,它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经瓶”。这跟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马未都《醉文明》。

·梅瓶

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延伸阅读

精美复杂 传统手工艺品景泰蓝制作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所以得名为“景泰蓝”。北京景泰蓝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综合了青铜工艺、制瓷工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研究中国工艺史的鲜活材料。

景泰蓝的生产工艺,是美术设计、雕刻、镶嵌、冶金等技术与知识相融合的综合艺术。一个产品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主要有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等工艺。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北京景泰蓝工艺从成熟走向了辉煌。

民国至解放前,北京景泰蓝工艺的发展和全行业的生产经营基本上处于徘徊、崩溃的状态。解放后,国家对传统工艺实行了抢救、保护和扶持的政策,景泰蓝工艺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景泰蓝工艺无论在造型和装饰纹样上,还是在色彩及艺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1956年1月,北京市珐琅厂成立,它是目前全国景泰蓝行业中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凭借景泰蓝的研发优势、上乘的工艺质量和浓厚的文化艺术品味享誉国内外市场,形成了知名的“京珐”品牌,也培养了国家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师、工程师、高级技师等一批景泰蓝专业人才。

新疆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造型与制作


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的种类、功能、造型、生产工艺等都生成于草原游牧文化环境,又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哈萨克族民间手工艺的典型样式,体现了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及民族独特的审美态度。

民族的手工艺凝结着这个民族独特的心理素质、心智情感和思维方式,更是这个民族生活方式、人生观念的折射。从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对其手工艺的探讨有助于在生活细节处推进对民族生成、演进的客观认知,而从艺术学着眼,民族手工艺的研究,有助于重温和求证艺术发生、发展与人类历史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关系。没有一种手工艺不是从特定的生活土壤中孕育滋长,也没有一种手工艺不是特定观念的变现。

哈萨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重要的跨境民族,其历史悠久,具有典型的草原文化特征。新疆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里坤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散在全疆其它地区。新疆的哈萨克族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身游牧文化的熏陶,加之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创造了适应游牧生活方式且具民族特质的手工木器。在这些民间传统手工木器中,木制餐具成为哈萨克族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文章以木垒地区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为例,探讨造型与制作工艺特征,力图展现其民族独具特色的木制传统文化。

一、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的造型模式

木制餐具在哈萨克语中称之为“沙布塔雅克”,主要包括木碗、木勺、木盘、木盆、木桶、木杯等,造型模式由使用功能而定。

(一)木碗

哈萨克语称之为“阿哈西阿雅克”,是哈萨克族人使用最为普遍的餐具,主要用于盛放奶茶、汤等流质食物,有时也用于盛放糖、奶疙瘩、酥油等食品。木垒哈萨克族木碗造型较为稚拙、简朴,多为圆形,其沿口、外壁、腹部和碗底较通常使用的瓷碗、铜碗厚。木碗样式有多种,既有口径13厘米以内的小碗,也有16-25厘米的大碗。其高度8-10厘米左右,碗底直径6.8-11厘米,多为平底。

(二)木勺

哈萨克语称为“阿哈西卡司克”,多用于舀奶、舀水。木垒哈萨克族木勺根据手柄的长短可分为长柄勺和短柄勺,勺柄呈圆柱形,勺头有单头和双头之别,呈圆形或方圆形。根据用途不同,木勺可分为短柄单头、短柄双头、长柄单头、长柄双头。其中,短柄单头木勺一般总长不超过35厘米,口径宽度7-8厘米;长柄双头木勺总长45厘米左右,宽度12-16厘米。

(三)木盘

哈萨克语称为“阿哈西塔巴克”,主要用于盛放牛羊肉、抓饭、纳仁,以及包尔萨克①、糖果、奶疙瘩、酥油、囊、油饼等。木垒哈萨克族木盘有大小盘之分,外形多为圆形或长形,有无柄和带柄两种。其中,大木盘直径为45-55厘米,高度10-12厘米,上部厚度2厘米,底部厚度3厘米,盘底较厚;小木盘直径为33-35厘米,高度8厘米左右。

(四)木盆

哈萨克族木盆有大小之分,大木盆称为“阿哈西阿斯塔奥”,小木盆称为“托斯塔安”。木垒哈萨克族传统木盆器形多样,有圆形盆、椭圆形盆、三足盆等,多用于和面、盛装羊奶、牛奶、麦粒或其他谷物。木盆直径一般在20-45厘米左右,高度12-20厘米,底径10-25厘米,底部厚度3厘米左右。

(五)木桶

哈萨克语中称为“阿哈西卡特力”,是一种盛水、盛奶、储存麦粒或其他谷物的器具。哈萨克语中将专门用来挤奶的奶桶称之为“切勒克”。木垒哈萨克族木桶有大小之分,分带嘴和不带嘴两种,外形多为椭圆形。小木桶口径5-8厘米,高度8-12厘米;大木桶口径22-25厘米,高度20-27厘米,壁厚1.5-2厘米。

(六)木杯

在草原生活的哈萨克族牧民家中一般都会使用木杯,两个或三个并排在一起,人们将其称为连体杯。连体杯仅有一个把手,杯底相通。据说喝马奶酒时,必须侧着喝,并且端杯角度要合适,才能将其它各杯中的马奶酒通过连通的杯底流入你喝的杯中,并将其一饮而尽,否则其它杯子里的马奶酒便会流出。木垒哈萨克族连体杯造型多为筒形,有大有小,容量也不同。哈萨克族对不同容量的连体木杯命名时,和马的年龄联系起来。2至3公斤容量的木杯称“阿哈西托纳塔雅克”(4岁马);1至1.5公斤容量的木杯称“阿哈西库纳塔雅克”(3岁马);1公斤以下容量的木杯称“阿哈西托恩塔哈”(2岁马)。②容量小的连体杯一般是孩子和妇女用,容量大的连体杯是客人和长者用。

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造型淳朴,以曲线为主,每部分结构设计与其实用功能紧密相连。这种造型简单、功能性强、追求动态美学的设计理念,体现哈萨克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艺术情趣,折射出草原游牧文化原生态的艺术特质。

二、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的制作工艺

制作流程分为选材与量尺、加工与刨磨、泡制与待干、漆胎与上油、绘图(雕刻)与上漆等环节。

(一)选材

材料是器物的基础,是造型与工艺的第一要素。对于设计制作者而言,适宜的材料,甚至决定了器物的雏形。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的材料多是就地取材,选择质地坚硬、均匀、无毒、无异味、不易变形、不易产生裂纹的木头做原料。常用的原材料有河白杨、柳木、榆木、山层皮等,其他地区也有用胡杨木、沙枣木、桦木、花木、核桃木、桑木等木头做原料。地域不同,在材料的选用上也有所不同,对于制作者而言,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原材料是必要的条件,是保证当地特色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量尺

这一工序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十分重要,制作者根据使用需求,在长板上③依据器皿大小进行量尺定形。此过程既要考虑留出器物加工的余地,又要尽可能节省原材料,缩减成本,有经验的制作者在下料时往往恰到好处。

(三)加工

加工工序是整个制作过程的核心,直接决定了器物的造型。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是用旋切技术将整块木头进行加工,早期以传统手工加工为主,所用工具有链锯、砍子、锛子、刀、刨子等。制作时首先将量好尺寸的木料毛坯用砍子砍出雏形,然后用砍子、锛子等工具运用外旋切技术将器物外形砍、削成圆形、方形或椭圆形,并用小刀或大小不一的锛子运用内旋切技术将碗心、盘心、盆心、杯心等进行挖凿并剜出,形成空心,最后将手把和底座进行镂空和削刨得到器物形态。现代加工以机械和手工结合为主,所用工具有电锯、车床、车刀、锛子、平板刀、刨子等。将量好尺寸的木料毛坯固定在电动机的转轴上,通过电动机将木料飞快并均匀地转动,制作者双手紧握锋利刀具(长车刀),用外旋切技术对器物外型进行旋切加工。随后,将刀具靠在木料的中心,随着外型的起伏削切内部,使其成为空心。

(四)刨磨

为使加工后的器物更加光滑圆润,需进行刨削和打磨。传统刨光打磨加工工序是直接在加工好的器物上,用刨子和斧子将内外及边缘进行修整,然后用手磨砂纸方式将器物内外磨平,使其光滑。现代刨光打磨将加工好的器物固定在刨光机的转轴上,使器物均匀地转动,制作者先将粗砂纸放在需要打磨的器物内外壁和边缘处进行打磨,然后再换细砂纸进行整体打磨,使其光滑。

(五)泡制与待干

将打磨成型的器物放在高饱合浓度的盐水中煮沸或浸泡,时间约为20分钟。将煮过或浸泡后的器物进行晾干时再将细盐撒入内部,目的是将木头中的水分完全吸干,晾干时间约为20天。盐水浸泡后的木制器物具有不裂纹、不变形、不生虫的优点。

(六)漆胎④与上油

在晾干的器物木坯上刮若干遍腻子,每刮一次,都要等其自然干燥后再打磨平整,有些制作者加工时将此工序省略。随后,涂上羊尾油,并令其渗入,之后再用砂纸进行细致打磨。

(七)绘图(雕刻)与上漆

将经过细致打磨的器物绘制或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然后将绘制好的器物整体涂清漆,待干后方可使用。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装饰图案的选用多以几何纹样、植物纹样、角形纹样为主,经过抽象、分解与重组的设计手法使图案达到层次丰富、色泽明快、完整清晰的效果。装饰手法以绘制为主,雕刻为辅。绘制时多以木胎原色为底,绘上重色纹样,用线流畅,突出体现材料本身的古朴特质。雕刻一般多用镂刻透雕的手法,在餐具的把手、沿口、腹部和部分底座进行图案的刻制,形成古色古香的哈萨克族传统文化视觉感受。

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的制作工艺更多注重器物的实用性,制作技法较为简朴,符合游牧民族搬迁、转场、放牧等流动性大的生活要求。

结语

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具有不易破损、便于携带、环保、保温等多方面的优点,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哈萨克游牧民族转场和定居生活中最方便携带的器具。哈萨克族作为游牧民族,其粗犷豁达的民族气质,在木器艺术上自然形成一种大方朴素的美、一种均齐的美,这些木制餐具不论从材料选择、造型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都向人们展示出浑厚、奔放、明快、充满张力的特征。

木制餐具与手相触,与口相接,他带给使用者的不仅是对日常诉求的满足,更标识着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的身体触觉,这种触觉不仅由不同木材的质地肌理决定,更隐藏在诸如端碗时拇指、手掌和其他四指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喝茶饮酒时双唇微张之间为杯边、碗沿预留的厚度;和面、制酪时指掌与盆盘摩擦间或粗或滑的感受等等细微之处,这种抚摸触觉凝结成人与器物之间特有的身体记忆,不同地域、民族的这种身体记忆不同,这正如剽悍的民族喜欢大快朵颐,温婉的人群喜欢小口品茗一样,差异不仅在形态,更在不同的身体感觉阈限。由此说,木垒哈萨克传统木制餐具虽然没有过多繁复细致的造型和工艺,淳朴、简单而清晰的人与器物的关系成就了它粗犷简朴的艺术特征,也成为哈萨克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文化符号和草原文化传承的缩影。

注释:

①包尔萨克,哈萨克语音译,是一种油炸的面制食品小吃,俗称油果子,为节庆或招待客人而做。

②中国新疆民俗,楼望皓著,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M].2003:92。

③手工制作者对选好的整块木料进行切割时,不是将木材横切成圆板,而是竖切成长板,此种做法不容易使材料开裂。

④漆胎是在木坯上刮腻子作为上漆的底子。

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 中华陶瓷烧造艺术珍品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位于今福建德化,故名。作为著名的瓷窑,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德化瓷器是中华陶瓷烧造中的艺术珍品,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其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种类繁多,有爵杯、梅花杯、香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负盛名。瓷塑胎质优异,别有情趣,所塑人物性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风格洗练,有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其中,以何朝宗所塑最佳。《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都称其为善塑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共宝之。德化窑所制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闽山记》中所称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

·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瓷器

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

藏草瓶|传统造型与悠久陶瓷工艺高度结合


藏草瓶又称甘露瓶,瓶式之—,清朝廷为西藏僧侣烧制的用于插草供佛的特别器皿,故称藏草瓶。雍正时已有烧制,乾隆时期制品为圆唇口,直颈有凸弦纹,丰肩,腹下部渐收,束胫,足部外撇。这类瓶式不书款识,一般多认作乾隆制品。

藏草瓶是流行于西藏地区的瓶式之一,为藏传佛教陈设用法器,用于盛水或插草。藏草瓶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明朝永乐年间曾试烧制青花藏草瓶,清代仅雍正、乾隆官窑烧制过红彩和斗彩品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小藏草瓶还是汉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者。

龙纹藏草瓶

清乾隆矾红彩藏草瓶高22cm,口径3.5cm,足径12cm。为乾隆官窑的代表作。琢器,直口,长颈,项有两节、中凸起,鼓腹,收胫,覆盆式底座,足端平切。内壁、内底施白釉,外壁以矾红彩绘纹样。由上至下依次为回纹、朵梅纹、覆莲纹、仰莲纹、如意纹、变形覆莲纹、折枝莲纹、蕉叶纹、双重覆莲纹。底足无款。秀美的造型、精细的绘工、协调的色彩与精美的纹饰浑然一体,体现出西藏地区传统造型与内地悠久的陶瓷烧造工艺高度完美的结合。

清乾隆矾红彩藏草瓶

景德镇御窑厂大量生产藏传佛教用具,并非乾隆帝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极深奥的玄机。清廷入主中原之后,始终重视、扶持藏传佛教,并以此作为保全“大清基业万年磐石之安”的重要措施。乾隆皇帝对藏传佛教兴趣极浓,无疑有其深远的政治原因。据文献记载,乾隆对藏传佛教非常虔诚,而且认识很深。他每天打坐修持,甚至着三世章嘉胡土克教授他梵文和藏文。1745年,乾隆下令将其出生地雍和宫改为喇嘛寺,次年仿西藏桑耶寺于承德建普宁寺,其后又仿拉萨布达拉宫于承德建普陀宗乘庙。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

1780年,五世班禅远道东来做法事祝贺乾隆七十大寿,乾隆命人仿西藏扎什伦布寺于承德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其居停。此后,乾隆又于紫禁城内仿西藏托林寺坛城殿筑雨花阁,具浓郁藏式佛教建筑风格。藏草瓶虽无官款,却是著名的唐窑作品。这与《乾隆纪事档》的: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俱不要款”。同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俱留下,其甘露瓶著唐英再烧造几件”的记载相符。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除甘露瓶外,多穆壶、贲巴瓶、贲巴壶、金釉法轮、金釉无量寿佛、仿木纹釉碗、仿雕漆碗等都是同时期的作品。

仿木纹釉碗

大量的寺庙和频繁的法事活动当然需要有大量的法器和摆设配合,宫廷造办出因此制作了大量的瓷质及其它材质的藏域法器,同时亦供清帝赏赐西藏高僧之用。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藏草瓶无疑见既见证了乾隆帝对藏传佛教的虔诚,同时又反映了清代官窑瓷器的精湛工艺。

汉族传统名瓷建盏 宋朝皇室御用茶具


·建盏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

建盏斑纹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其中以金兔毫、银兔毫为主,这些建盏的名称也是根据纹饰命名的。建盏斑纹是在还原气氛中通过窑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而自然形成的,是建窑的杰出成就。由于这类结晶釉在窑炉高温中易于出现变化,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变化,窑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又具有兔毫或油滴等斑纹的建盏是很困难的,即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其成品几率也非常低。

·建盏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建国瓷”的制作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建议:“中国是瓷器之国,新中国成立后,就应鲜明地表现新中国的岁月,应该把历史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创制新中国的国家用瓷与国家礼品瓷。”郭沫若的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作了亲笔批示。当即成立了以景德镇为主,其他各产瓷区协同配合的创制建国瓷领导小组。景德镇成立了国家用瓷制作委员会,由市委书记赵渊担任主任,开始试制为国家大典、欢宴国宾、领导出访所需的“建国瓷”。为组织好“建国瓷”的生产,1953年国家轻工业部组织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部上海工业试验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单位的科研、美术设计专家,对景德镇地区的瓷土原料、坯釉配方、烧成操作和装饰技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反复研究和试制,在取得大量数据的基础理论上进行分析对比,择最佳方案,组织批量生产。生产出来的瓷器真正体现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技术水平。这批“建国瓷”共73556件,主要品种有中、西餐具、茶具等,通过参加国际展览和用作礼品,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青花斗彩瓷可与明代成化和清代雍正斗彩相媲美。以后多次生产国家用瓷和礼品瓷,均受到国内、外赞扬。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国家外交部、驻外使馆、领事馆、国宾馆、外经部等部门用瓷和人民大会堂、全国各大城市对外宾馆用瓷以及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礼品瓷都要求由景德镇承制。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用瓷制作委员会改为国家用瓷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专门负责国家用瓷和对外礼品瓷的试制和生产,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制作建国瓷的基础上,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于1954年再次与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业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景德镇历代瓷器进行现代化测试,开展试制工作。全国著名冶金陶瓷专家周仁和赖其芳先后领导这项研究,对景德镇历代瓷器原料配方作了科学分析和鉴定;总结了白瓷坯釉、青花和釉里红色料、釉上彩色料和熔剂等配方与制造工艺;系统总结了原料矿物类型、工艺性能、制瓷工艺和清初瓷器的性能特征。至此,景德镇制瓷的传统技艺已建立在全面的科学基础之上,并分别整理出了资料,结束了凭经验办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历史。

名窑名瓷--粉彩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

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900度温度烘烤而成。我国传统的釉上彩,到了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阶的配制技法,创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种。这种白色彩料,俗称“玻璃白”。由于玻璃白和五彩彩料的融合,使各种彩色产生了“粉化”。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已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从装饰的艺术效果来看,具有秀美、俊雅、持重、朴实而又富丽堂皇的特点。凡绘画中所能表现的一切,无论工笔或写意,用粉彩几乎都能表现。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花鸟、山水等,都有明暗、深浅和阴阳向背之分,增加了层次和立体感,从而形成了淡雅、精细、填色和洗染、烧成等工艺步骤。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蟠龙瓶


南宋龙泉窑蟠龙瓶 温州博物馆藏

初为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亦称“扳依瓶”或“招魂瓶”长颈,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各代。后来,蟠龙装饰也常见于各式瓶型中,也将这种瓶型称为“蟠龙瓶”。

小巧精美的小件古瓷


我国历史上古瓷造型,大者雄浑,小者精巧,二者各具风骚。应当肯定,大件古瓷因烧造困难,产量有限,加之搬运容易破损,不易保存,存世量相对小件古瓷要少,工艺精湛的大件古瓷,收藏价值当然不菲。然而,古瓷作为艺术品,并非越大越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物不在大,精巧为名”,有的古瓷物件虽小,但由于是精品,却远胜收藏一般大件器物的价值。

历代文献记载的古瓷名器,也往往以小巧而著称于世:晋、唐之茶酒具及文具、五代柴窑器和秘色器,宋代汝、官、哥窑器,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和成化斗彩鸡缸杯,清代康雍朝的珐琅器等。同时,小件古瓷在艺术品市场常常以天价成交的事实,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它的收藏价值。最近几年,在各地举办的拍卖会上,直径只有6厘米左右的酒杯和直径只有15厘米左右的小盘,屡屡拍出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的价位。在香港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小杯拍出2917万港元,在收藏界引起了轰动。在天津市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对清代开光粉彩瓷鼻烟壶竟拍出111万元的天价。

收藏小件古瓷,贵在小中见大,小中见精。小件器物,寸天厘地,要集造型、釉色、彩绘、烧炼等工艺于一体,精湛无瑕,绝非易事,有的甚至比生产大件器物还要难。笔者收有汪照藜小瓷片一块,长仅10厘米,宽仅5厘米,画面为两仕女在树下舞文弄墨。图中仕女体态窈窕,仪态闲雅,面庞娟秀,宛如芙蓉出水。背景简洁明快,树干横斜,疏篱环绕,红叶点缀。右上角题款:“鬲门四兄大人清玩,汪照藜”,款后印有朱文印一方。整个画面极为巧妙,运笔流畅,既蕴涵着文人画的雅气,又透着民俗画的意趣,让人爱不释手。

小件古瓷中的文房用具,如笔筒、笔架、水丞、笔洗、印盒等,它们不仅具有使用性,还常常作为文房装饰用品。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们的发展,这些陶瓷文房用具的文化品位越来越浓,也因此日益受到藏家的青睐。近年来,这些小巧玲珑的陶瓷文房频频出现在拍卖会上,而且它们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价格也一路上涨。所以,古瓷收藏爱好者,若有缘遇见小件古瓷精品,切莫因其小而忽视。

时下,人们的居住条件大都得到了改善,房间也大多装修得整齐漂亮,如摆上那些笨重而又不精美的大件古瓷,既占地方,也不协调。相反,如把这些小巧精美的藏品摆出来,必使住房蓬荜生辉,增添文化韵味。试想,当书桌上置有一件精美的古代笔筒,其风雅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另外,小件古瓷还便于把玩,工作之余,将它把玩掌中,远离忙碌、远离浮躁、远离烦恼,去与古人对话,去探索古代文化的奥妙,去体验无穷无尽的欢乐,这是何等的怡然自得。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玉壶春瓶


金榆次窑玉壶春瓶 国家博物馆

清乾隆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 天津博物馆

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