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荡在宋代黑釉茶盏中的木叶

在宋代的陶瓷窑中,有两个著名的窑口,它们以烧制黑釉茶盏(碗)而闻名于世。这就是福建的建阳窑和江西的吉州窑。其中,吉州窑以创烧了剪纸贴花及木叶纹黑釉茶盏而鹤立瓷坛。

木叶纹茶盏创烧于江西宋代吉州窑。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停烧于元末明初。地处赣江中游,在绵延数十公里的赣江两岸,形成了以永和窑、彭家窑、临江窑为中心的古吉州窑系。

在古吉州窑漫长的制瓷历史中,能工巧匠们博采众长、学南仿北,成功地烧制出了青瓷、青白瓷、彩瓷、黑瓷、绿釉瓷和雕塑瓷,品种几乎涵盖了人民日常生活用瓷的各个方面,如碗、盘、盆、缸、罐、杯、钵、瓶、壶、碟、玩具等等。而在烧瓷技术中,他们不仅高质量地吸收了福建建阳窑的釉斑技术、磁州窑的剔花技术、定窑的覆烧技术和景德镇窑的青白釉技术等,更天才般地创烧出了剪纸贴花、木叶纹的装饰工艺。它们具有“釉色千变万化、胎质似陶非陶”的鲜明特色。其中,木叶纹黑釉茶盏便是一绝。

制作木叶纹黑釉茶盏要将天然树叶用水浸泡,除去叶肉后保存叶茎和叶脉,然后贴在已施黑釉的器物内,再施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所用树叶多为叶脉清淅、叶形肥大的桑树、柚子树或乌柏子树的叶片,成品的艺术效果明显。

古吉州窑陶瓷艺术家们,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料,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以民窑特有的、毫无束缚的艺术手法烧制出大量价廉物美、工艺精湛、极富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陶瓷,借助便利的水运交通条件,将自己的智慧成果流淌至从宫廷到民间的大江南北。剪纸贴花及木叶纹黑釉茶盏更是其中享誉当代、流芳千古的精品。

木叶纹多装饰在口大足小、敞口浅腹形的斗笠黑釉茶盏中。金黄或紫褐色的木叶,印在漆黑的茶盏上,略注清水,在直观中,有如一片天然茶叶飘荡在黑色的茶汤中,亲切悦目;在观赏中,宛若夕阳下飘荡于遥远水域中的一叶小舟,意境深远;在静思中,又恰如镶嵌在浩瀚夜空中的半轮明月,宁静而素雅。这在极大程度上吻合了两宋王朝偃武重文的政治氛围和淡泊宁静的审美取向。

其简单平凡而明丽华贵的工艺效果,给人以古朴而超俗的感觉及平和而深邃、简洁而柔美的灵感,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用这类意蕴隽永的茶盏呼朋品茗、引友斗茶,自然别有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生活乐趣。

不管木叶纹装饰是来源于落叶无意的自然启迪,还是出自于剪纸贴花工艺的联想,不容置疑,是古吉州窑的窑工们独具匠心创造了一种天趣和诗意完美结合的陶瓷艺术精华;是他们追求天然纹饰和人为装饰的完美结合的努力及成功,让世代的人们通过黑釉衬托出来的木叶的丝丝茎脉,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智慧的神奇;他们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独创工艺客观上给历代世人留下了无可替代的美好享受。

可以说,木叶纹装饰是古吉州窑的陶瓷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是古吉州窑的骄傲。这一杰出的工艺让平凡的木叶借助于黑釉茶盏得以永生,成为惟一经火而不“灭”的神奇木叶,同时让承载着木叶的普通黑釉茶盏得以誉满天下。它们相得益彰、共生共荣,成为中国古代灿烂瓷苑中夺目的黑色玫瑰。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


吉州窑是宋代江南地区著名的瓷器窑场之一,其烧造的瓷器品种繁多、特色鲜明,其中一类以木叶纹装饰的瓷器别具特色,本文就来介绍一件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该盏(图1)高5.5、口径11.5厘米,敞口,束颈,深腹,浅圈足。盏内外通体施黑釉,釉面较光亮,底足露胎,显灰黄色胎体。这件小盏最大的特点是盏内壁装饰一片完整的木叶纹(图2),叶脉清晰可见,叶边还有些许窑变釉。

据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载:“吉州窑,宋时吉州永和市窑,即今之吉安府卢陵县。”历史上吉州窑窑址的位置是很明确的,解放后当地文物部门也对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吉州窑的面貌已比较清晰。吉州窑创烧于五代时期,主要烧造酱釉瓷和白釉瓷,北宋时烧青白釉、白釉、黑釉和绿釉瓷,但产量均不大。南宋时期是吉州窑最繁盛的时代,品种主要有黑釉、酱釉、青釉、白釉、白地褐彩、绿釉等,其中产量最大、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

众所周知,北宋时期福建建窑的黑釉瓷盏闻名天下,同时北方河南很多窑场也烧造黑釉盏。宋代黑釉盏大量出现,究其原因是当时斗茶风尚的流行。宋徽宗赵佶就曾在其茶学专著《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也在其茶学著作《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南宋吉州窑的黑釉盏,风格上继承了北宋建盏的特点,比如盏形大体呈斗笠形。另外,吉州窑黑釉瓷器不仅产量大,而且装饰技法多种多样,有剪纸贴花、木叶纹、玳瑁釉、剔釉填绘等。下面重点来介绍“木叶纹”。

木叶纹装饰的做法是:在器物拉坯成形后,将一片树叶贴放在器物表面,之后施釉入窑烧造。经过窑火、高温,树叶便基本被烧毁,但树叶的纹理会清晰地显现在釉面里,形成优雅、逼真的木叶纹。吉州窑木叶纹装饰,一般多见于茶盏的内壁,在浅黑的釉地上装饰一片深秋的黄叶,充满悠远的意境。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片飘落于宋人饮食器具中的叶子,更是历史飘落的智慧。这是陶工们在劳作生息中用心灵与自然融合的境界美,是简约单纯的艺术美。”而从已知瓷器窑址发掘情况来看,只有吉州窑采用木叶纹装饰,可以说在中国陶瓷史上它也是独树一帜的。

吉州窑产品中还有一类剪纸贴花产品,与“木叶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是将剪纸出的形状贴放于器表,施釉后入窑烧造,在窑火中剪纸被烧去,而剪纸的纹饰却留存在釉层内,这便是有趣的剪纸贴花装饰。剪纸贴花来源于民间艺术,而木叶纹则源于生活实践,吉州窑工匠们别具匠心地将这些运用到瓷器装饰上,可谓构思新颖,创意独特,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瓷中珍品:北宋黑釉油滴碗


北宋黑釉油滴碗(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北宋黑釉油滴瓷碗,高9厘米、口径30.2厘米、足径11.8厘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油滴,是宋代黑釉瓷的特殊品种之一,特点是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状如夜空的星辰,又似一滴滴晶莹的油珠,十分美丽。其形成机理是釉层中的氧化物经高温发生分解所致。油滴釉是黑釉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属结晶釉,其盛烧于北宋,衰于元末,以福建的建窑最为有名。古人盛赞油滴釉器“盛茶闪金光,盛水闪银光,映日透视,晶莹夺目”。

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境界。黑瓷本是瓷器中最普遍、最单调的一种釉色,而宋人却奇迹般地创造出了结晶釉,如油滴、兔毫、曜变、鹧鸪斑,使黑釉成为一种别具风格的艺术釉。油滴釉作为其中的代表,利用铁元素在釉中产生不同形状的结晶,采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烧制工艺,创作出变化莫测的满天星斗般的油滴效果,一改黑釉的单调与平淡,为黑釉增添了光彩。

黑釉瓷器在北宋兴起,与当时宋人饮茶以及“斗茶”时尚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宋饮茶,先将茶叶制成半发酵的茶饼。饮茶前将茶饼碾成细碎粉末放入茶碗之中,再沏以初沸的开水。宋代茶盏有五种釉色,黑釉、修釉、青釉、青白釉和白釉,其中以黑釉盏最受欢迎,这是因为茶叶泡开后水面浮起一层白色泡沫,斗茶先斗色,以茶面泡沫为青白者胜出,灰白次之,黄白最下。黑釉盏因其能衬托白色茶沫,便于观察茶色而受到斗茶者的喜欢,像蔡襄在《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

迄今所见的油滴釉器多出自建窑,胎体较厚,器型较小,而这件黑釉“油滴”瓷碗,胎体厚重,釉面漆黑。如此之大和如此之美的油滴碗,具有典型的北方窑口的工艺特征,特别是环布碗底的油滴斑点,晶莹透亮,增添迷人的色彩,堪称瓷中珍品。叶文

浅谈瓷器中的“青花黑筋”


明中期至清早中期的一种青花特征。在偏灰的青花中,会有一条黑色的细线条,很像青草中的筋脉线,故又称青草筋。乍看是黑色,细看呈深蓝色。青草筋是顺着青花绘画笔势而产生,每一笔画中也只会出现一条青草筋。笔势长,则青草筋也长。在青花中的左右位置,是跟笔锋走的。中锋用笔,一般会出现在青花的中间部位。有小分岔,是坯胎纹理造成的分岔,分岔线条很短,也不规则。现在的仿品,区别在于仿品的青草筋是细笔补重色彩,看出有另笔加绘迹象,无自然顺着笔锋形成的风味。

有青草筋特征的青花瓷,其数量特大,既有官瓷也有民窑,但是在细瓷中呈现。若是粗胎,面不光滑,就形成不了青草筋特征。若是青花料过度浓重时,在深蓝发黑的青草筋上,又会在青花特重处,显示一段段深绿色的线条斑,处在其位置的釉泡,也显示深绿色。如用放大镜观察,在深绿色的线条斑里,还会有放射状的细纹,显银白色亮光。在乾隆时期,这种特征被运用到树叶、花叶、草叶的绘画上,恰到好处,煞是形象逼真,继而被推到极致,又发展出一种被称为“青花白筋”的瓷艺,又称“花草白筋脉”。

宋代建窑黑釉瓷辨识


宋代 建窑黑釉兔毫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习惯上,人们把福建地区生产的瓷器,都称之为建窑瓷。在建瓷中,最受重视的就是“建黑”和“建白”两种瓷器。前面说过,“建白”指的是明代德化窑的白釉瓷器;而“建黑”,就是指宋元建阳窑烧造的黑釉瓷器。建阳在宋时属建州管辖,故称建窑,或称建阳窑、乌泥窑。这是狭义的“建窑”概念。建阳窑始建于晚唐,至两宋达于顶盛,到元代就逐渐衰落。其实,所谓建窑黑釉瓷,建阳水吉镇一带是它的主要窑场,除此,在宋元时期,同在福建的崇安、松溪、光泽、泰宁、建宁等地也都在烧造。唯宋代时,建阳窑烧造的黑釉茶盏无论数量或质量,均位居第一,著称于世。建窑也因此而跻身于宋代的著名瓷窑之一。建窑除黑釉瓷外,也生产青釉、白釉、褐釉等其他瓷品。此文主要讲一下对宋代建窑黑釉茶盏的辨识要领。

在宋代时,饮用的白茶是通过半发酵的方法制成的膏饼。饮用时先把膏饼碾成粉末,再放入茶盏,沏入初沸的开水,水面即浮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宋人认为,泡沫越多,则茶叶就越好。文人好事,遂以斗茶来比试取乐。于是,斗茶之风骤起,后来从民间又传入皇室,皇室、官员也纷纷以此为乐。在这种情况下黑釉茶盏便应运而生。因白茶入黑盏最便于观色。建窑烧制的黑釉盏一度成为皇室斗茶的专用茶盏。其中的名贵品种如兔毫盏、油滴盏、窑变釉花盏等更是成为进贡皇室的贡品。这些贡品中,部分茶盏的底部刻有“供御”、“进琖(盏)”字样的,便是当年准备进贡的贡品的见证。据已故专家冯先铭先生生前考据认为:宋徽宗赵佶斗茶时使用的茶盏就是建窑的兔毫盏。

黑釉盏,在当时不是只有建窑一家在烧,比它创烧略晚的吉州窑也在烧。一般传统的看法认为在品种上,吉州窑要远比建窑丰富。建窑的主要产品是兔毫、油滴、曜变和鹧鸪斑釉花盏等几种,而吉州窑除了这几种以外,尚有玳瑁斑、木叶纹、玳皮釉、虎皮釉、彩绘纹、洒彩纹、剪纸贴花等多种。但是,据当地资深研究专家近期研究发现,建窑发展到南宋,已拥有两大系列的产品。一是自然窑变类。产品包括兔毫、油滴、曜变、柿色、乌金盏等多种;二是人工装饰类。从装饰材料看,有氧化铁装饰、乳白釉装饰、草木灰装饰、描金银装饰等四种;从装饰方法看,有点装饰、线装饰、图案装饰、文字装饰等四种。因此,说吉州窑品种要远比建窑多的说法,看来需要深入研究。那么,如何区别吉州窑和建窑瓷,我以为,主要还是要看它的胎色和胎质。建窑用的是乌泥胎,胎色黑灰或紫黑,胎质较紧密厚实,沉着无光;而吉州窑胎质较疏松,界于瓷陶之间。胎色主要是米黄和土红两种。

建窑的胎体都是厚重坚致。其底为浅玉环圈足,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可见旋坯纹。建窑器物以碗盏居多。其造型口大足小,状如漏斗。有敞口和合口两种口形,以敞口为多。建窑施釉器体内外均施,以浸釉法为主,外部施釉不到底,下面露胎。这是为防止施釉过满,釉水垂流,造成粘连而产生废品。因釉厚垂挂,在黑釉盏的外面下方,常可看到因釉水流动而凝聚成的滴珠状的釉块。

下面主要以兔毫盏为例,说一下辨识宋代建窑黑釉茶盏的一些要领。

兔毫盏是建窑当时烧造的一个主要品类。真品典型的兔毫盏为翻边束口,底足无釉的。胎为乌泥色。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之尖。兔毫分黄、白、褐、蓝等几种窑变色,分别称为金毫、银毫、蓝毫等。也有叫玉毫、异毫、兔毛斑、兔褐金斑等名称的。

要鉴识真伪,先看造型。真品造型敦厚古朴,大小适宜,线条自然流畅,修胎随意大方。端在手上,散发出一种古意盎然的气息。仿品上手,感觉比宋盏要略大些。外观过于规整,胎釉比真品要显单薄,制作过于灵巧。总之,古韵嫌不足。多看真品,不难感受。

再观其胎体。真品上手较沉,有压手感。乌泥胎胎质坚致,修胎随意有力,虽粗糙却自然。圈足虽是玉环式,但较浅而近于平底。由于宋代施釉常用浸釉之法,工匠须手捏圈足,盏口朝下,浸入釉浆。这样,在圈足边缘的胎面上,有时会留下工匠以手抓捏的手指痕,这也是真品的一个特征。另,圈足内沿可常见少许浅黄色的垫饼残迹,因高温烧造而粘附于上,不易脱落。这一点,也是真品的特征之一。胎底于放大镜下可见呈肥腻状,这是时间造成状态,所以无法做出。仿品在放大镜下是做不出肥腻的玉质感来的。常见的仿品胎土的加工过细,修胎过于整齐。胎壁稍嫌薄。圈足弧度过圆,底足常挖得稍深。由于配比掌握不好,胎色不够深,不似宋代真品的粗、紫、黑、坚,有一种沉重感。

很主要的一点是观其釉面。真品的黑釉盏,由于运用浸釉法施釉,盏放正之后,釉水会从上到下呈自然流淌状。高温烧造后,口沿釉水较薄,多呈黄褐色。从上到下釉水渐次变厚。兔毫流淌下垂,呈现出一种浓淡深浅,上浓下淡,曲弯而不规则的状态。纹理流畅而均匀。阳光下黑色釉面闪烁出金红色的光点,兔毫发出金、银,或蓝色的光芒。釉色肥厚,有玉质感。仿品因胎釉提炼不够,杂质偏多,因此,釉较难烧出应有的光芒和色彩。仿品黑釉窑变的效果勉强,兔毫的感觉不强。釉面显干燥,放大镜下感受不到肥腻的玉质感。窑变的兔毫条应是向下快速流动的痕迹。但仿品因胎釉配比和窑温控制不当,铁质过多(真品胎中铁质含量在9%以上,烧造窑温在1300度以上),导致流淌受阻现象。真品垂流痕迹有如烛泪,厚而没有规则,参差不齐。仿品过于薄,过于整齐,不自然。

宋代黑釉盏一般都是出土器。经过千年土中腐蚀,釉面用手摸起来应有一种扎手感,放大镜下可见坑坑洼洼的麻子状和条状的侵蚀痕迹,严重的可见露胎之处。另,褐色兔毫比黑釉更易受浸,因此,用手摸之,可有凹凸不平之感。放大镜下可见兔毫凹陷于黑釉之下,这就是时间的烙印。仿品常釉面平滑、光亮,黑釉和兔毫在同一平面之上。也有用强酸腐蚀处理,使整个釉面受损,变得木死无光,没有温润之感。也有用金刚砂或砂纸打磨口沿做旧,仔细观察,可以识破其做假伎俩。

同样,鹧鸪斑油滴盏也可大致运用上述方法来鉴定。真品的油滴盏器身布满斑点。呈金色、银色、蓝色、黄褐色等,大小不一,排列有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在盏的束口处放大镜下可见呈色干燥,有自然开片。釉面上的油滴处,在放大镜下可见玻璃质结晶状,也有开片。但黑釉底色上则没有开片,这也是建窑黑釉的一个特征。底足露胎,虽粗糙,却有肥腻感。仿品釉水垂淌常显无力,有火爆气,或经做旧后,木死无光。放大镜下常见不到开片,底足也没有肥腻感。油滴的色彩变化不多。而真品的色彩变化丰富多彩。这种窑变现象的不充分,说明仿制者还没有真正掌握古人的窑变技术。油滴盏仿制较难,因此,市场出现仿品,鉴定较之兔毫盏要容易一些。仔细辨别,不难分出真假来。

黑釉执壶(唐)


唐 黑釉执壶

规格:高24.1cm,直径22.8cm

黑釉瓷是十分重要的一类瓷器,烧造历史稍晚于青瓷。东汉墓中已有黑釉罐出土,而江浙一带东晋、南朝墓葬也屡有黑釉瓷器发现。在唐代,黑釉瓷烧法比较多,几乎出白瓷、青瓷的窑场多有烧造。因为黑釉含铁、钛量比较高,且变动范围大,说明它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强。黑釉与青瓷、白瓷在成分上的区别主要在于含铁量的有无或多寡,以及氧化还原烧成上的一点差别,这就较有利于黑釉瓷的生产与发展。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偏提、汤瓶。基本造型是敞口、溜肩、弧腹、平底或带圈足,肩腹部安流口,腹部间安执柄。它盛行于唐中期至宋,在其他朝代也有发现。唐中期的执壶壶流较短,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五代时壶流与执柄开始加长。宋代变得瘦长,常见作瓜棱形。唐、宋时越窑、长沙窑、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烧制较多。

从器型上说,执壶略似鸡首壶,它所盛行的唐中、晚期,鸡首壶已渐渐消失。两者虽都是盛水物,但执壶可用于点茶,即将茶末放在碗内,再将执壶中开水冲入碗中。此法起于晚唐而盛行于宋。为点茶之需,嘴越做越长,后来呈曲流状。(

浑厚端庄黑釉碗


张海国

以产黑瓷著称的吉州窑在江西省吉安市的永和镇。宋时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它创烧于唐代,发展于五代和北宋,极盛于南宋。元初起,由于战乱频繁,逐渐趋于衰落。

北宋中期时,徽宗赵佶酷爱斗茶活动,故而从高居庙堂之上的达官贵人,到行吟于泽畔山边的文人墨客,无不以斗茶为乐事。斗茶的过程是将茶末放入茶盏,注入少量沸水,调和茶末犹如浓膏油时,再第二次注入沸水,此时的茶盏内便会浮起一层白色的泡沫,最后以白沫持久者为胜。范仲淹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之句,其中,“紫玉瓯”即黑盏。黑釉盏由于和白色的茶痕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黑釉盏的胎骨较厚能保温,所以在当时是十分理想的斗茶用具。蔡襄在《茶录》中也有“茶色白,宜黑盏”之句。

宋代吉州窑的黑盏上,有的装饰风格独具,如仿若海龟身上斑驳的“玳瑁釉”,有的像鹧鸪鸟胸部灿烂羽毛般的“鹧鸪斑釉”。更为奇特的是当时的瓷工,别具匠心地将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剪纸工艺和树叶片,巧妙地移植于瓷器装饰上,称为“剪纸贴花”及“木叶贴花”。这种装饰方法,构图简洁、生动活泼、朴素大方而又自然天趣。下图中是件吉州窑黑釉碗,那碗里面还开光写了“寿山福海”四个字,从那简洁明快的字体看,是宋代民间艺人的手笔,碗内泡上茶水后,这四个字在茶水中时隐时现,煞是有趣。

长期以来,吉州窑黑瓷名扬海内外,是世界陶瓷史上一朵奇葩。时至今日,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仍有很多陶瓷艺人在仿效制作黑瓷,他们把制作的这一类黑瓷制品,称作为“日本天目”。

瓷器中的绿釉


绿釉是一种绿色粉末陶瓷低温颜料无机颜料,主要用于陶瓷表面上色。绿釉属于单色釉,绿釉早在汉代陶器上就已出现,唐三彩、辽三彩及宋代磁州窑、定窑中也均有绿釉陶瓷制品。明代之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绿釉分为瓜皮绿釉和松石绿釉。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铜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属于铜绿釉。今天立秋,跟夏天说一声再见,绿色象征着夏天,介绍一下瓷之色绿釉。

绿釉的分类

1.按照颜色分为浅绿釉和松石绿釉

松石绿釉又叫秋葵绿,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绿釉新品种。现代配方系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而成。其呈色为淡黄色中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故名“松石绿”。发展到乾隆时期就是十分流行的绿釉瓷器。

浅绿釉,明代以嘉靖时期较有代表性,釉呈瓜皮绿色,以追求莹润的效果。清雍正朝时新创一种低温淡绿釉,黄中偏绿,习称“秋葵绿”或“西湖水”。

2.按照烧造温度不同有高温绿釉和低温绿釉两种

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苹果绿;

清康熙时郎窑烧制的高温绿釉。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有的呈色浅翠,有玻璃光泽;有的微绿而泛五色光、满布极细纹片,色泽莹澈,叫“苍蝇翅”。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据传当时郎窑绿比郎窑红贵重十倍。

朗窑绿釉瓷鉴别

“苍蝇翅”

在釉下紧贴胎体处布满细纹片,俗称“苍蝇翅”。用10倍放大镜细看,在釉面上可见密集细小的小点点,我想这也许是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釉内小气泡所形成。

“郎不流”

在器底近足处有一圈不过足垂釉,俗称“郎不流”,但垂釉非常自然整齐,似有一种釉流至底足前曳然而止的感觉,厚釉处釉色加深,呈现深绿色。

圈足

圈足呈泥鳅背,内墙为内弓,底足内施白中闪青釉,低款青花双圈足见。

器内

器内施青白釉,釉层较厚,无开片,其釉色与底足内白色闪青釉有较明显区别。口沿处有一圈明显粉白釉俗称“灯边草”。

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

孔雀绿 孔雀绿亦称“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色葱翠,釉内有细碎片纹,而且衬有酱白釉底,釉色鲜明艳丽;前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

孔雀绿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宋、元时期的民窑创烧,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明

成化时,景德镇开始在瓷器上摩烧单一的孔雀绿釉。其烧造方法有两种:一是以素胎直接挂釉烧制,釉面易开片剥落;一是在白釉器上罩釉烧成,釉面剥落者少。

黑釉拍鼓浅说


天水市博物馆藏一件元代陶质黑釉腰鼓。鼓为筒形,束腰,两头大,腰细,中空,鼓长57.8厘米,鼓面径22.6厘米(如图)。原有之皮蒙面缺失,鼓身有七道凸弦纹。器表施黑釉,釉层莹润凝厚。通体上点缀41个造型各异的月白色釉彩斑,水墨浑融,十分醒目。在烧制过程中,经过窑温作用,釉彩发生变化,形成了各种抽象的动物形釉彩斑,鸡、鸵鸟、鸭、狗、猴、象、骆驼,形象生动,神态自然,奇妙无比。腰鼓又名拍鼓,原为西域打击乐器之一种,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西域后,西域乐器陆续传入中国。在敦煌壁画、云冈石刻中,不难发现当年乐伎拍击腰鼓的画面。考古发现中也有这类画面。1994年6月河北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州村西坟山古墓前室西壁画《散乐图》,画面上四人吹奏,一人舞蹈,一人击大鼓,一人击腰鼓。唐李寿石椁线刻《乐舞图》,北壁刻坐着演奏的12人,所用乐器依次为竖箜篌、五弦、琵琶、筝、笙、横笛、排箫、筚篥、铜钹、、腰鼓和贝。1903年在新疆库车北苏巴什地方铜厂沙河岩雀离大寺遗址出土公元1世纪的木胎大舍利盒,周壁饰有描绘龟兹假面舞“苏幕遮”的场面,图中共出现6件乐器:大鼓、竖箜篌、阮咸、排箫、鸡娄鼓和簸芎,其中鼓占了2件。特别是那面大鼓由二童子升行,乐人操双杖擂击,形象十分生动。狮子舞演出的场面见日本《信西古乐国(园?)》,图中狮子身后9名乐工所用的乐器是:腰鼓二、钲二、大鼓二、横笛一、筚篥一、鸡娄鼓大鼓在图中被描绘得异常壮硕,演奏时所起的作用不难想见。现在日本正仓院还藏有当时仿照我国唐代腰鼓烧制的三彩腰鼓,生动地反映出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史实。据史书记载,自汉武帝以后,木笛、琵琶、拍鼓等乐器开始从西域传入中原。鼓之声浑厚激昂,不为丝竹所掩。答腊鼓,鼓形接近羯鼓,唯稍宽短,用手拍击,故又称揩鼓。候提鼓亦属羯鼓类型。毛员鼓和都昙鼓都是细腰鼓。鸡娄鼓一般较小,形圆如瓮。鼓类在龟兹乐器的配置中占的比例很大,演奏时其效果或如惊飚疾雨,节奏极强。《酉阳杂俎》卷12说:“玄宗常伺察诸王。宁王尝夏中挥汗鞔鼓吹,所读书乃龟兹乐谱也。”中亚乐舞大大地丰富了汉族的乐舞文化,受到当时人们的欢迎,中原地区开始大量烧造陶瓷质腰鼓。这件腰鼓的造型、颜色都同唐南卓《羯鼓录》中的花釉腰鼓记载相吻合。

所谓花釉,即是在黑、黑褐、钧蓝、青色等深色釉为底釉的器物上绘以白、黄、天蓝或月白等浅色斑或花纹,斑点有的规则排列,有的任意加点。制瓷工匠充分利用釉在烧造过程中的釉色流动和窑变,使作品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鼓多出现在壁画和文字记载里,实物较为少见,天水市博物馆的束腰陶鼓因之更为珍贵。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