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修复的材料和试剂

凡能把各种材料紧密黏合在一起的物质,称为黏接剂或黏结剂、胶黏剂。采用黏结剂进行连接的工艺称黏接技术。

黏接是一项古老而实用的技术,其由来已久,最初人们使用黏结剂有骨胶,松香、淀粉等天然物质,如古建筑施工中用糯米黏结城墙砖,用骨胶黏合弓等武器。

黏接剂有两大类:有机黏接剂和无机黏接剂。有机黏接剂分天然和合成两类。天然黏接剂包括:动物黏接剂骨胶、虫胶、鱼胶等;植物黏接剂淀粉胶、松香胶、天然橡胶、桃胶等;矿物黏接剂即沥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陶瓷器的修复一般使用天然黏接剂,以虫胶和糯米胶为多,因其取材方便,使用简易。当时为增加器物的牢固度,往往在器物内部隐蔽处用糯米胶补糊硬纸片或布条作整体加固,并做涂色处理。

60年代初环氧树脂开始应用于文物修复,瓷器的黏接也逐步使用环氧树脂。但有些型号的环氧树脂因固化剂为胺类物质,极易泛黄变色而影响修复效果。90年代,无色透明的环氧树脂问世,才使瓷器修复质量大为改观。

●黏接剂

1.聚醋酸乙烯酯

2.热熔胶

3.丙烯酸酯黏接剂

4.环氧树脂

5.AAA超能胶

●化学试剂

1.酸性化学试剂

2.碱性化学试剂

3.有机溶剂

4.涂料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修复和保养瓷器釉色


颜色釉瓷器的釉色是利用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的温度和火焰气氛中烧制而成的。按烧制温度的高低可分为高温釉(以钾、钠、钙、镁等金属氧化物为熔剂,在1200摄氏度以上的火候中熔融,如传统的红釉、青釉、蓝釉等)、中温釉(以牙硝为熔剂,在1000摄氏度左右熔融,如法花、孔雀绿等)和低温釉(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在90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中就能熔融,冷却后呈玻璃状,如胭脂水、娇黄等)三种;按釉色外观分为纯色釉和花釉。

受陶瓷工艺和现有陶瓷修复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破损瓷器釉色的修复只能采取常温下模拟的方法。那么修复颜色釉时,怎样才能模拟出在高温下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所呈现的绚丽多彩的釉色呢?通过笔者多年的潜心工作和认真思考,已经掌握了一套成熟的颜色釉修复技法。大致分为喷式作色法、洒式作色法和笔式作色法。

一、 喷式作色法

主要用于修复纯色釉,使用的工具为美工喷笔,发挥其喷绘效果细腻、平整的特长,色料用优质丙烯酸漆。由于纯色釉的釉色一般都包含有多种颜色,所以上色时首先需要观察它包含有哪几种基本颜色,然后调制这几种颜色的漆,依次喷绘到修复处,反复多次直至与周围完好釉色相融合。

青釉塑贴双鱼纹洗的修复

青釉塑贴双鱼纹洗,高4.4厘米,口径20.3厘米,足径7.9厘米。此洗敞口、折沿、圈足,内心塑贴两条游鱼。其折沿上有一面积约为2平方厘米的甭口。对此洗进行修复时,先补缺、打磨,再作色。作色分为三步,第一步:分析釉色。青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加入氧化铁的青釉,在氧化焰里烧成黄色,经过还原成为青色,青釉色主要由白、土黄、豆青三色组成。另外,工匠们在制胎时故意将此洗的两边作成条状突起,使之釉薄色浅,即所谓的出筋。第二步:作出筋色,用喷笔喷至修复处。第三步:作青釉色,为了使颜色之间不发生相互遮盖,配置白、土黄和豆青等三种颜色的色料时应多加入清漆以增加透明度,这样当它们依次被喷笔喷至修复位置后才能呈现出混合色,达到接近釉色的效果。最后放至通风处晾干,用耐水砂纸打磨消光,与周围完好釉色相融合。至此完成整个作色过程。

二、 洒式作色法

主要用于修复采用吹釉法上釉的瓷器,使用的工具和色料与喷式法相同,手法也相似。

胭脂水开光山水纹杯的修复

胭脂水开光山水纹杯,高5.3厘米、口径9.8厘米、足径3.9厘米。柄断成三截且缺损。修复时先粘接、补缺、打磨,最后作色。胭脂水是在烧成的白瓷上施以含金万分之一、二的釉料,于彩炉中烘烤而成。其色主要由白、土黄、大红、紫四色的细微颗粒组成。所以喷涂时要拔去喷笔的针,并将气泵的气压调至足够低,通过控制喷笔开关的大小,使四种色料各自以大小不一的颗粒状洒在修复位置上。需要注意的是配置色料时清漆不宜加入过多,以免淡化颜色,使组合而成的胭脂水色不鲜艳。

三、 笔式作色法

主要用于修复如窑变釉、炉钧釉等花釉瓷器,使用的工具为狼毫毛笔,色料仍为丙烯酸漆。

窑变釉贯耳瓶的修复

窑变釉贯耳瓶,高29.8厘米,口径10.8×8.9厘米,足径11.8×9.0厘米,缺一只耳。据《南窑笔记》记载: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涂于胎外,入火使其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形成窑变釉。修复此瓶的釉色时应由浅到深,用平头狼毫毛笔蘸灰白色料涂满修复面,待完全干化后,在先后用平头狼毫蘸深红、黑色料从上之下拖动数次,留下笔痕,从而能够较好地表现出釉的流淌感。最后对整个修复面罩一层清漆。

收藏瓷器怎么清洁和修复?


收藏瓷器怎么清洁和修复?有些人喜欢在家中放置瓷器以供欣赏,但是你知道如何保护好这些瓷器吗?

由于胎质差,釉质不匀,或某些瓷器釉质内所合成分之一种或几种发生了结晶作用或沉积作用,硅土沉积到一定程度,釉会变成乳白色,或者会以一种不透明薄膜的形式掩盖了陶体上的色彩与饰纹;遇到这种情况,可用1%的氢氟酸作局部的施徐,每次涂几分钟,涂后蒸馏水冲洗掉酸痕,再用细金相砂纸细磨,尽可能恢复它的透明性,显露出釉下纹饰。釉面硬结石灰物质可用5%盐酸或硝酸清除。

瓷器的粘接剂,要选择无色透明,粘接强度高,耐老化力强,凝结速度快的,粘结合缝后,难辨茬口缝隙。粘接时要按事前设计的方案,照顾到相邻的关系,一般可先从底部开始粘,有的可从口沿开始粘,但要做到粘一块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一块错位,会影响全器。粘合后一定要挤压,用寸带捆绑固定。

釉面缺损补残,用树脂与石英粉调为膏状,油泥或石膏做局部模,以树脂膏填补后,砂纸打磨光洁。难度最大的是做釉色。瓷器的釉色很丰富,主要以丙稀酸快干色徐料运用喷笔,手绘相结合的工艺,各种色泽,绘纹分别对待。釉面光泽可选择“玻璃白”涂料或无色透明的双组份聚胺酯清漆、丙烯酸清漆,喷罩上后用布蹭或玛瑙碾子压光。

古代瓷器的修复


中国古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古代先民创造了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保存至今完好无损者数量很少。无论是出土器还是传世品,由于受自然界或人为等因素的作用,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修复古陶瓷是一项传统技艺,它产生的年代已难以考证,可以肯定,当古陶瓷品类成为鉴藏家和古董商们角逐的目标时,古陶瓷修复技艺就应运而生了。到本世纪四十年代,这些艺人中的佼佼者,其修复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损坏的器物经他们之手修复后,连收藏者本人也不能自辨其损坏部份。根据不同修复目的和修复要求,可以把古陶瓷修复工作划分成三类——研究修复、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1.研究修复:目的是为考古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工作提供较好的实物资料。因此,此类修复对损坏不严重的器物比如:剥釉、冲口、土蚀、非完全性断折及少量缺损等情况,一般只需清理干净表面污垢,而无需进行其它方面的修理工作。对损坏严重的器物,也只需在清理干净表面污垢的基础上,把断裂的各部位重新粘接在一起,必要时可把短缺严重的部位用石膏填平补齐,对风化严重的陶器进行适当加固处理就可以。2.商品修复:是把修复好的器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为了能使商品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并获得较高的商业利润,对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极高。它不仅要做到把坏损的器物恢复到原有形状,而且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使其表面的色彩、纹饰、质感、自然旧貌等,呈现出完好无损的视觉效果。3.展览修复:是为博物馆、展览馆提供理想的实物展品,以供广大观众参观鉴赏。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与商品修复基本相同。其不同的是,对修复部位表面的视觉效果的要求可以比商品修复销差一点。因为普通观众是不可能把展品拿在手里进行观察、鉴赏。只要隔着展柜的保护玻璃看不出大面积的损坏痕迹就可以了,有时还要有意留下少量损坏部位不去修复以供鉴赏。

瓷器的维护与修复


在把玩瓷器的时候一定不要戴手套,因为这样瓷器很容易从手中滑落。你的双手应该保持洁净和干燥,应该从手上取下戒指或其它的珠宝首饰。在触摸没上釉陶器的时候更是要做到这一点,这些陶器很容易掉色或吸收灰尘、油脂和水分。拿瓷器时要抓住它们的主体,而不要抓把手或末端,如喷口等,因为这些地方都很容易断裂。在拿起一件瓷器时,要把能分开的部分(如盖子等)取下。

东西方存放和陈列瓷器的方法大相径庭。在亚洲,收藏家常常将瓷器存放在特制的盒子里,并通常带有一些醒目的覆盖物以提醒收藏家。西方流行的做法是将瓷器放在格子里或台子上公开展出。如果你有一个展示柜的话,要保证柜子里的架子是牢固的。不要使用线或弹簧做的盘架,因为它们会损伤瓷器的边角,尤其会损伤用稍软的材料制作的瓷器。

理想的陈列方法是把瓷器放在定做的柜子里,至少要把它们放在柜子的固定地方或加衬的架子上。如果你一定要把几件瓷器堆放在一起,一定要使用海绵或者泡沫来包裹,避免它们彼此之间直接接触。

打扫灰尘是清洁瓷器的必要步骤。一把柔软的画笔或剃须用的刷子是清洁瓷器缝隙的有效工具。如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清洁,首先要用一块湿布擦拭瓷器,不要把它们直接浸在水中。灰尘如果湿了,会使瓷器变得非常滑。记住,在开始清洗之前,一定要把瓷器放在稳妥的地方。

永远不要清洗未上釉的陶器,因为这种材料具有吸水性。即便要清洗一件上釉瓷器,也要使用柔和的清洗剂,因为釉彩有时会受到损伤。应该使用温水,热水会使瓷器上的胶变松,过去修复过的地方也可能会受到损伤。永远不要把瓷器放在洗碗机里清洗。配有其它装饰或修复过的瓷器需要特别处理,因为金属会和清洗材料起反应。如果有任何疑问的话,应该向专家咨询。

瓷器的修复方法有两种:博物馆修复法和隐藏修复法。博物馆修复法不完全掩盖损伤痕迹,是严肃收藏家们最理想的方法。隐藏修复法则试图完全消除任何损伤的痕迹。亚洲的收藏家通常用截然相反的材料进行修复,比如,他们会用金色的漆来填补破裂线,这样修复的痕迹就成为这件瓷器本身的一个特征。不过,要记住所有的修复工作都要由专家来完成。

关于古代瓷器的修复


中国古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古代先民创造了这一珍贵文化遗产, 保存至今完好无损者数量很少。无论是出土器还是传世品,由于受自然界或人为等因素的作用, 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修复古陶瓷是一项传统技艺,它产生的年代已难以考证,可以肯定,当古陶瓷品类成为鉴藏家和古董商们角逐的目标时,古陶瓷修复技艺就应运而生了。到本世纪四十年代,这些艺人中的佼佼者,其修复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损坏的器物经他们之手修复后,连收藏者本人也不能自辨其损坏部份。 根据不同修复目的和修复要求,可以把古陶瓷修复工作划分成三类——研究修复、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

1. 研究修复:目的是为考古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工作提供较好的实物资料。因此,此类修复对损坏不严重的器物比如:剥釉、冲口、土蚀、非完全性断折及少量缺损等情况,一般只需清理干净表面污垢,而无需进行其它方面的修理工作。对损坏严重的器物,也只需在清理干净表面污垢的基础上,把断裂的各部位重新粘接在一起,必要时可把短缺严重的部位用石膏填平补齐,对风化严重的陶器进行适当加固处理就可以。

2. 商品修复:是把修复好的器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为了能使商品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并获得较高的商业利润,对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极高。它不仅要做到把坏损的器物恢复到原有形状,而且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使其表面的色彩、纹饰、质感、自然旧貌等,呈现出完好无损的视觉效果。

3. 展览修复:是为博物馆、展览馆提供理想的实物展品,以供广大观众参观鉴赏。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与商品修复基本相同。其不同的是,对修复部位表面的视觉效果的要求可以比商品修复销差一点。因为普通观众是不可能把展品拿在手里进行观察、鉴赏。只要隔着展柜的保护玻璃看不出大面积的损坏痕迹就可以了,有时还要有意留下少量损坏部位不去修复以供鉴赏。

瓷器修复的设备工具


●修复工作室的设备和条件

环境条件 采光光源为自然光,方向北侧。室内安装中央空调或局部空调设施,温度控制在十八至二十三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五至六十。

工作台 需有特制的工作台,三面有护栏,工作椅可三百六十度旋转并能上下自动调节。

通风排污设备 工作台上方安装自动通风机和排风管道,用于吸除修复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还可用小型手提式吸尘器吸除文物及工作台上的粉尘、残余物。

安全报警设备 安装防火、防盗自动报警装置。

文物收藏设备 需备有文物收藏柜、箱,用于贮存待修复和修复中的文物。

信息存储设备 配备电脑便于查阅图书信息资料,以及存储修复技术档案。

文物搬运设备 配备专用文物推车,用于修复中搬运与移动文物。

摄影录象设备 配备用于文物修复前后及修复过程中的摄影录像。

●工具室设备

小型机床 小型钻床、磨床等用于制作陶瓷修复所需要的特殊工具。

工作台 不锈钢工作台用语复制文物及翻制石膏模具。

危险品储藏柜 铁制储藏柜专为贮存修复工作中所必需的化学试剂和化学溶剂等易燃危险品,批量的危险品应存放在危险品专用仓库里。

加热设备 烘箱和远红外线加热设备,用于文物干燥及材料加热处理。

冰箱 用于冷藏部分化学试剂及黏接剂。

电炉 用于实验烧制修复中所需补配的陶瓷片。

水槽 不锈钢材质水槽,用于文物清洗去除污物。

此外,需具有良好的电力、通风和供、排水系统。

●无尘室

为修复精品瓷器及上釉罩光,要求室内清洁无尘、恒温、恒湿。该室除具备一般修复工作室的基本要求外,还需设地毯,进入室内需要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增加排风吸尘设备、特制不锈钢台面的工作台和不锈钢水池,专用储藏柜以贮存各种材料、涂料、颜料,配备防酸防碱工作服、防护面具和防护眼镜。

●工具

玻璃磨口瓶 盛装各种矿物颜料、涂料、漆料。

玻璃滴管瓶 盛装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溶剂,强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应装于耐腐蚀的专用容器内。

器皿 各种规格的碗、盆、盘等器皿,用于盛装各种材料及颜料、漆料的调配。

橡皮碗 调石膏专用。

白色瓷板 调配黏接剂及调试颜色用。

牛角刀 用牛角片加工而成,尺寸规格视工作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长十四厘米,宽零点八厘米。为调配黏接剂、色彩、打底、刮腻子用。

刀具 碳素工具钢和不锈钢的工具刀、篆刻刀、手术刀等,用于刻、修石膏模和修复文物。

黄杨木雕塑刀 用于泥质胎坯的雕塑造型。

笔刷 各种规格的羊毛笔、狼毫笔、描笔、排笔、油画笔、铅笔、记号笔、水笔、玻璃专用笔、漆刷、鬃刷、尼龙牙刷、钢丝刷、铜丝刷等,用于做色、做釉、做旧、弹色、清洁及除土锈等。

加热器 酒精灯、红外线灯、电吹风等加热器,用于文物干燥、加速黏接剂固化及加热拆除黏接的文物。

手枪钻 机械钻孔用。

打磨机 微型手提式软釉机,用于打磨加工瓷器及瓷片。

沙盘 用于插放黏接后的陶瓷片。

转盘 供修复文物中放置文物,并可三百六十度转动。

喷笔 喷笔用于机械喷绘瓷器底色、纹饰图案及上釉罩光,为喷笔提供机械动力的空气压缩泵应同时配备。

锉刀 板锉、木锉、什锦锉等锉刀,用于文物补缺后器物的修整。

砂皮 木砂皮含00号、0号、一点五号、二号、供初步打磨用。金相砂皮含四百目、六百目、八百目、一千二百目、供细部打磨用。

其他 药棉、纱布、线绳、锤子、钳子、老虎钳、尖头钳、剪刀、夹子等常用工具及材料。

瓷器的清洁与修复


瓷器比陶器质地致密、坚硬、光滑、不吸水,盐类很难浸入内部,但早期的商周原始瓷器由于胎质差,釉质不匀,或某些瓷器釉质内所合成分之一种或几种发生了结晶作用或沉积作用,硅土沉积到一定程度,釉会变成乳白色,或者会以一种不透明薄膜的形式掩盖了陶体上的色彩与饰纹;遇到这种情况,可用1%的氢氟酸作局部的施徐,每次涂几分钟,涂后蒸馏水冲洗掉酸痕,再用细金相砂纸细磨,尽可能恢复它的透明性,显露出釉下纹饰。釉面硬结石灰物质可用 5%盐酸或硝酸清除。

瓷器的粘接剂,要选择无色透明,粘接强度高,耐老化力强,凝结速度快的,粘结合缝后,难辨茬口缝隙。粘接时要按事前设计的方案,照顾到相邻的关系,一般可先从底部开始粘,有的可从口沿开始粘,但要做到粘一块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一块错位,会影响全器。粘合后一定要挤压,用寸带捆绑固定。

釉面缺损补残,用树脂与石英粉调为膏状,油泥或石膏做局部模,以树脂膏填补后,砂纸打磨光洁。难度最大的是做釉色。瓷器的釉色很丰富,主要以丙稀酸快干色徐料运用喷笔,手绘相结合的工艺,各种色泽,绘纹分别对待。釉面光泽可选择“玻璃白”涂料或无色透明的双组份聚胺酯清漆、丙烯酸清漆,喷罩上后用布蹭或玛瑙碾子压光。

陶瓷器修复知识:釉面的修复


华夏收藏网讯 一)、仿釉工艺的基本操作方法 

陶瓷器物表面的釉层,在质地上和颜色上各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有的厚实凝重;有的稀薄光润;有的平润光滑;有的流挂不匀。有的布满不同类型的“开片”;有的呈现出“棕眼”或“桔皮”等等。在施工中,它们除了在配料和加工技法上有所不同,其仿釉基本方法和步骤大体一样,分为调制涂料和施釉。 

1、涂料调制方法:调制仿釉涂料,其中包括调色和配制基料。釉色的调制与作色工艺中的调色方法相同,只是注意在调制仿釉涂料时,要掌握好颜料与基料的比例,一般对于光泽好或玻璃质感强的釉面,在调涂料时要提高基料比例,对于光泽稍差或浮浊感强的釉面以及找底时,则要减少基料加大颜料比例。 

2、施釉:即在修复部位涂以调制好的仿釉涂料,使其能呈现出与原器釉面性同的色彩和质感。施釉的操作方法与作色工艺中的各种着色方法相似,采用哪种方法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下面主要说说施釉的操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1)、在施涂料时动作要娴熟快速,不能在一个地方反复涂抹,这样易造成“翻底”等不良反应。 

(2)、在施涂料时应注意用料要恰如其分不可过量,特别不可以用涂料将原器无需修复之处的釉面大面积覆盖,应做到覆盖面积越小越好。 

(3)、在采用热固型丙烯酸漆做仿釉涂料时,应注意严格控制烘烧温度,根据说明进行操作。采用硝基漆等非热固型涂料,注意不能进行烘烧,否则涂层会出现起泡、变色和剥落等现象。 

(二)、几种常见釉面的仿制方法 

1、单色釉 

单色釉是指色相基本一致的釉面。仿制方法是:施工时要以釉层最薄,明度最高的颜色为标准调制涂料,用毛笔蘸取少量料液,采用涂刷法或点涂法进行。在开始做涂层时颜料比例要大于基料,而后每做一道基料比例要逐渐增大,到最后颜料比例要变得很少。每做完一道涂层,待其完全固化后都要进行抛光打磨,可选用3000#—4000#金相砂纸。直到做到仿釉涂层的色彩同原釉一致为止,然后再喷涂一层清漆以提高光亮度。 

另外,有些单色釉面会散布着深色小斑点、气泡、棕眼或开片等现象,仿制这些应在做最后两道涂层之前进行。 

(1)、制作深色斑点:用掸拨法往涂层上掸拨深色涂料,注意斑点不宜过多,如觉得呆板可用毛笔蘸取少许溶剂将它们轻轻渲晕一下。 

(2)、制作气泡:可用掸拨法在制作最后几道仿釉涂层时往涂层上掸拨透明或浊色的涂料小点,做一道掸拨一点,待其固化后用金相砂纸抛光,然后再做下一道,反复做几道直到涂层内呈现出有气泡的效果。 

(3)、制作棕眼:取一跟稍长点的针,把针头磨扁点,用针在修复部位上适当地扎出一些大小不一的针眼,然后再往上做仿釉涂层。 

(4)、制作开片:用手术刀等利器先刻出裂纹,然后根据原器开片颜色,用颜料调色填入裂纹中,擦净多余部分,最后用喷笔喷上硝基或丙烯罩光油。也可以用描笔勾勒画线的方法制作开片。另外,做开片的颜色以黑黄两色为主,做出“金丝铁线”效果。 

2、桔皮釉 

即釉面呈现不规则形斑点隆起,如同桔皮而得名。仿制方法:先调制好仿釉涂料,选溶解力强挥发速度快的有机溶剂做稀释剂,实施时加大涂层厚度和施工粘度,减少涂层遍数,待涂层呈半干状时,用平头毛笔或其它工具,在涂层表面进行蹾拍提拉,使其涂层表面出现桔皮现象。 

3、窑变釉 

窑变釉的仿制是在掌握仿制单色釉的基础上,采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仿釉涂料同时进行施工。值得注意的是窑变釉上的色彩一般都是推移变化的,其色彩变化中有一定的自然过度过程,掌握仿窑变釉的关键,就是要使仿制的“釉”色表现出这种自然生动的过度过程。仿制方法:在上色相完全不同的两种仿釉涂料时,上完第一种颜色的涂料即基本色后,勿等涂层干燥,紧接着上第二种颜色的涂层,并在两色交接部位用渲法将其晕散开,使之相互渗透。如果两种颜色色差效大,必要时需调制出它们之间的中间色,使用三种或更多颜色的仿釉涂料同时进行施工。 

八、作旧 

古陶瓷器物,由于年代久远,受到自然界各种物质的长期侵蚀,其表面会呈现出一些自然形成的旧貌。如明清瓷器,大部分只是由于“火气”的消减使器物表面光泽变得温润,而年代久远的陶瓷器表面往往是锈蚀斑斑,器表和胎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风化、剥釉、破碎和酥解等现象。作旧工艺就是要使器物被修复部位呈现出与原器物整体相同的自然旧貌,使其与整个器物浑然一体。 

陶瓷器物旧貌特征和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瓷釉光泽处理 

陶瓷釉面光泽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新瓷行称“火光强”,即器物表面非常光亮。古陶瓷因年深日久釉面光泽变得温润柔和,即使有的品种看上去釉面仍然十分光亮,但这种光亮与新瓷比较是决然不同的。有些瓷器表面好象罩有一层极薄的透明膜,行称“哈蜊光”,观其釉色有一种散光现象,这是在地下自然形成的。在古陶瓷修复中,不同的釉面有不同的光泽,对其处理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压光法:压光法多用于陶器表面的上光。方法是:先用电吹风把仿釉部位稍微加热,选用石蜡或川蜡把其涂在布上,用蜡布轻擦仿釉部位,然后用光滑稍硬的工具在其表面滚压,直到出现理想光泽再用绸布擦拭。 

2、抛光法: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处理器物表面光泽的方法。在仿釉工作结束后,基本上都要采用这种方法对仿釉涂层表面进行处理。方法是:在仿釉部位直接涂擦一些蜡,先用稍粗点的麻布擦,然后再用绸子擦拭,有些需要特别亮光的可采用玛瑙或玉做的滚子滚光,直至修复后的釉面与原物基本相同为止。 

3、罩光法:是在仿釉涂层表面喷涂一层上光涂料,一般选用较好的无色透明的硝基清漆或丙烯酸清漆,待其完全固化后,最后再用绸子布进行打磨。 

(二)、釉面锈蚀制作 

古陶瓷器由于年代久远,其釉面表层大多有着各种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土锈:是因陶瓷器长期在地下埋藏,受到地下水、酸、碱和盐的侵蚀,使器物表面附着了坚硬牢固的泥土。仿制方法一:可采用“502”强力粘合剂、漆皮汁(虫胶酒精溶液)或清漆等,喷涂在需要做土锈的部位,然后将研磨好的黄土(有些发白的土锈可在黄土中填加白粉)撒在上面,待其干后即成土锈。方法二:可以将胶与泥浆混合用牙刷弹或蹾或刷,做出点状或斑状土锈。 

2、水锈:是因陶瓷器物在土中埋藏时,受到土中碳酸钙镁盐类及氧化铁和碳酸铜等物质的侵蚀,使器物表面附着一些灰白色沉积物,有的颜色呈铁红或铜绿色。仿制方法一:将清漆或漆皮汁,喷涂或刷涂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然后用滑石粉或其它颜料粉扑撒在上面。方法二:可采用“502”粘合剂喷撒在需要做水锈的部位,待其未固化前用水喷湿,“502”遇水后泛白并固化,即可形成人造水锈。另外,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少量染料,可制出铁红色或铜绿色水锈。 

3、银釉:在出土的汉代绿釉陶器上,常常会发现有一层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行内称“银釉”。这主要是因为釉色中的铅受地下环境影响而生成的金属氧化物。“银釉”不同于器物上其它污垢,它是年代久远的象征,一般在清洁工艺中不做处理。仿制方法一:可采用在清漆中加银粉,喷刷在需要做银釉的部位,在其未干时吹上一点研磨好的黄土即可。此方法做出的“银釉“效果非常逼真。方法二:可采用云母粉硅酸钠溶液涂刷,然后再涂稀盐酸,当硅酸钠与稀盐酸发生分解反应会产生一层带有云母光泽的盐类物质,反复做几次,使附着物逐渐加厚,即可出现“银釉“效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器修复的材料和试剂》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器修复的材料和试剂》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的材料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