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人的七彩梦

中国,从来不缺故事!

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

从《七剑下天山》到《射雕英雄传》。

中国人,从来不缺梦想!

从《红楼梦》到“中国梦”,

从陶瓷大国梦到陶瓷强国梦!

然而,一个延续千年的中国陶瓷人的七彩梦却少有人知。

千百年来,中国陶瓷人一直有一个梦想,一个七彩的梦想,以为代表的国瓷,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想尽各种办法来实现陶瓷釉面装饰的绚丽多姿,七彩缤纷。然而,要实现七彩缤纷,就必须要突破红釉,因为红黄蓝是主要基础颜色,而红釉却是一个千古未解的难题!

在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的传说。

明宣德年间,有一天皇帝穿着一身红袍,偶然从一件白瓷旁边走过,突然发现白瓷被染成红色,格外鲜艳夺目,于是皇帝传下圣旨,命令御窑厂马上烧出这种红色瓷器。然而由于铜红的呈色极不稳定,在烧制中对窑炉的气氛又十分敏感,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常常很多窑都难以烧出一件通体鲜红的产品,所以要得到比较纯正的红釉十分不易。正当窑工们屡烧不成眼看限期已到,就要大祸临头时,其中一位窑工的女儿得到神仙托梦,要她投身熊熊燃烧的窑炉之中,以血染瓷便可成功。于是她勇敢地投身入窑,只见一团炽烈的白烟腾空而起,满窑瓷器皆成红色。这个传说虽极富传奇色彩,但如此悲壮的故事,充分说明红釉烧之不易,后人遂以“祭红”命名宣德时期的一种特殊红釉瓷,即以此纪念这位传说中的烈女。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在众多色彩斑斓的瓷器中唯独没有大红色高温红釉瓷,这是因为红色釉不耐高温,烧制非常困难,有“千窑一现”、“十窑九不成”之说。因此烧制大红釉成为世界史上一道千古难题,更是历代能工巧匠们的梦想。

在明清时期,虽然出现了轰动一时的钧红、铜红、铅红、郎窑红、豇豆红,特别是钧红,呈色虽属于红釉范畴,但严格说是在具有蛋白石般光泽的青色釉面上,杂以红色、紫红色,或深、或浅、或呈斑块状、或是放射状,并非通体红色。而郎窑红色彩虽然是最鲜艳的一种,结束了明代以来近二百年红釉瓷哀落的局面,使我国陶瓷的彩釉装饰出现了更加繁荣的局面,但有一个关键点,是红色极不稳定,而且红色达不到大红。

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时间进入到公元2010年,在建筑陶瓷行业,意大利、西班牙开始出现了喷墨印花技术,并开始进入中国建陶行业。从技术原理上讲,喷墨打印可以达到打印出与图片一模一样的瓷砖产品的效果。然而,没有大红墨水,打印出来的结果是色彩偏淡或者是失真。国外墨水鼻祖对此也是一筹莫展,组织了很多科技人员攻关,至今依然没有取得突破。而作为陶瓷“祖宗”的中国,从宋代以来,红釉就一直是所有陶瓷人心中的痛,更遑论墨水。

难点在哪里?

高温的大红色釉已经难以做出来!

而墨水要求磨细到亚微米甚至是纳米级!还能烧出大红色??

纳米是个什么概念?是1mm的100万分之一。打个比方,就是一根铅笔芯直径的100万分之一。从技术原理上讲,颗粒越细越容易氧化,在瓷砖高温烧制时,温度达到1000℃以上就没有颜色了,而我们的瓷砖在窑炉中烧成的温度要达到1120℃以上,要做出高温大红墨水就难上加难。国外的专家不是不想做,从墨水成功应用后一直组织技术攻关,但就是做不出来。(据传国外近几个月才做出“粉红色”墨水)

高温陶瓷大红墨水成了世界建陶行业的一个制高点!

不服输的中国陶瓷人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陶瓷大国,并且占据了世界建陶60%的份额。但是,我们还不是陶瓷强国,因为一些关键的陶瓷装备、工艺技术,我们都跟在意大利、西班牙后面亦步亦趋,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中国陶瓷人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敢闯敢干,以科达洁能、中窑企业、金刚企业为代表的国产陶瓷技术装备企业坚持自主研发,陶瓷装备在大范围内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而在意大利、西班牙陶瓷墨水推出3-4年后,道氏、明朝科技、国瓷康立泰、迈瑞斯、色千、汇龙、三陶等优秀的中国陶瓷墨水企业也完全突破了关键技术,使陶瓷墨水不断国产化,2015年已经达到了国产化70%的不俗业绩。

但是,在这个国产化进程中,在高温陶瓷大红墨水这个拦路虎面前,所有的企业都一筹莫展。

国外做不出的,中国陶瓷人就一定做不出吗?

一个不是专业做墨水的企业,中国建陶行业以创新闻名的瓷砖生产标杆企业---广东宏宇集团瞄上了这个世界性的技术高地。2013年,以余国明为带头人的宏宇集团技术创新团队决定要攻克这个世界难题,因为他们有“高温大红釉面砖”和“高温大红基印花釉”研制成功的基础和底气。(2013年3月22日,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国内顶尖的陶瓷专家组,认定了宏宇集团的“高温大红釉面砖”为“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10月25日,中国建材联合会组织的专家组又一致认定宏宇“高温大红基印花釉的研制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由于没有研发生产过陶瓷墨水的经验,对墨水生产不熟悉,找谁合作呢?多年的产学研合作,使宏宇人自然地想到了学院。经过沟通,陶院告诉宏宇集团,国家科技部和广东省科技厅都将“发色鲜艳的墨水”列为科技攻关项目,学院自己也有这个科技立项,于是双方决定联合攻关。陶院方面以材料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汪永清为项目带头人,生产企业方面以宏宇集团瓷片厂厂长余国明为项目带头人。2013年10月,双方签订联合研发合同,从这时开始,强强联合的两大技术团队向这个建陶行业的世界技术高地发起冲锋。

艰苦卓绝地探索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凭着当时的爱国热情,一时地冲动要攻克世界技术难题,实现一个中国陶瓷人千年的梦想,想一想说一说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从哪里下手?

虽然有“高温大红釉面砖”和“高温大红基印花釉”研制成功的基础,但那毕竟是釉料,和墨水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权衡左右费疑差,万事开头难。

产学研团队发现,做墨水,原料要磨得很细,要达到纳米级,最少要达到2m以下。谙熟技术原理的产学研团队知道,要突破这样高难度的关键技术,肯定不能走别人走过的常规路子,得另辟蹊径。

入手的方向是最关键的,产学研团队分析所有能发红色的颜料,双方确定选出最能发大红色的“镉硒红”作为发色色料。然而镉硒红色料发红色是靠包裹,包裹物在高温下保护硫硒化镉不被氧化,能发红色。但墨水要经喷头喷出,就一定要磨到2m以下的细度。磨到如此细,包裹物早就不存在了。怎么办?产学研团队想到了在研发“高温大红釉”和“高温大红基印花釉”中积累的技术经验。釉面砖的红釉也要磨,大红基印花釉磨得更细,它们都能发出大红色。细度磨到2m以下,按原来的做法还能发出大红色吗?余国明向笔者透露了他当时的想法。

根据这个经验,产学研团队决定以“高温大红釉”和“高温大红基印花釉”两大项目研发成果为基础,冲击世界陶瓷高温大红范畴的最难点----高温陶瓷大红墨水。确定了这一研发方向后,产学研团队双方商定,由宏宇集团负责调试不同的配方,研制具有“二次包裹能力的基础釉料”寄给陶院。陶院负责把基础釉料和镉硒红色料磨成不同细度,再按不同比例混合,用水调匀试烧看颜色。这样,冲击世界难题的第一关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关就落到了宏宇集团技术团队的身上。

然而,虽然“高温大红釉”与“高温大红基印花釉”都能在1120℃的炉温下,稳定烧出大红色,但毕竟镉硒红色料要做成墨水,必须磨细到2m以下才能顺利通过喷墨机的喷头。和前期的两个项目相比,墨水的难度相差的不是一两个数量级。

余国明团队研制出多个配方基础釉料,寄到陶院试烧,结果都失败了,试样全是白色。再按照烧出颜色的变化进行调整,还是失败,只是试样有点发黄……

世界难题毕竟是世界难题,事情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2014年3月,宏宇研发骨干把再次调制好的基础釉料带到景德镇陶院,直接和汪院长团队一起试验。试验结果仍然失败!试样完全没有大红色,只有一点点粉色的影子。

项目组一起研究讨论,看资料、看录像、分析数据,双方都不得要领。

整个产学研团队一下子陷入困境!

个时候,宏宇的老板梁桐灿来电话给予了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搞科技攻关,不要怕失败,这点损失不会对我们造成影响。现在要静下心来,理一下思路,看方向有没有错,确定技术思路后重新再来,不要怕挫折!

项目组重新看试样颜色,回顾国内某个团队用同样的办法做,据说磨了两个小时,就完全没有颜色了。而自己的试样是磨了四个小时,细度达到2m以下的,虽然没有发出大红,但却发出粉红色啊!这不就说明自己的研发方向没有错吗?不要放弃,再调整配方!

善于协调的宏宇集团市场总监王勇建议集团副总经理欧家瑞带领科技攻关小组去婺源散一下心。赣南的3月,正是这个美丽的中国乡村漫山遍野油菜花初开未盛的季节,充满了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黄花三月婺源开,兴致浓浓北赣来。不为芸苔山漫艳,只缘红墨色消埋。攀山数度逢狼虎。赴院多回荡雾霾。待到春风吹漾遍,金花灿烂展胸怀!”(悟变恒《七律·红墨与花海》)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研发的艰辛,同时也显示出产学研团队对项目的成功充满必胜的信心。

产学研团队静下心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和近半年的研发心得。他们发现,基本方向是对的,现在的问题是必须重新研发一种基础釉,能二次包裹磨得很细的镉硒红色料,使它在烧成的过程中不被氧化。

一切从头再来,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是局外人所不能体会的。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攻关,2014年5月中旬,汪永清院长兴奋地告诉宏宇集团,新研发的样品终于烧出了大红色!

“千方试遍终呈色,赣北传言。雨过春天,灿烂芸苔初见嫣。”(悟变恒《采桑子·大红墨水料显色》)。在研发高温陶瓷大红墨水的艰苦征程上,宏宇和陶院人终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

编辑推荐

中国陶瓷 宋金红绿彩


[摘要]:宋金红绿彩开创了中国古代彩色瓷器的先河,其影响一直到元、明、清等随后的一千多年,这种釉上彩绘的方法现在还在运用。

一提起瓷器,人们便会想到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彩瓷器的记载并不多见。在河南就有一位收藏宋金彩瓷收藏与研究的大家-----张扬。

在三十年的收藏生涯中,张杨行程数万公里,足迹踏遍全国,仅完整的宋金红绿彩俑就有三百多件。张杨的三百多个红绿彩俑宋金红绿彩在开封一亮相,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本古陶瓷专家多田友水特意从日本赶来观看中国古陶精品。

宋金红绿彩开创了中国古代彩色瓷器的先河,其影响一直到元、明、清等随后的一千多年,这种釉上彩绘的方法现在还在运用。

红绿彩瓷器是指以白釉为主要底色,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的瓷器,也常被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是我国最早的釉上彩瓷器。

造型多为碗、高足杯、玉壶春瓶、罐、枕、粉盒、瓷雕人物(图85)与小狗等,碗为大宗。纹饰汲取了中国画的某些技法,以牡丹纹最为常见,大多以红料勾描图案,以黄、绿二色作填色,个别还兼用釉下黑彩与贴金装饰。均饰于白釉之上,对比强烈。

宋代的红绿彩瓷器主要有两种胎土,其中灰黄色胎土质地粗松,瓷化程度不高;灰白色的胎土质地坚实致密。都使用化妆土,且化妆土上罩以白色玻璃釉。釉水较薄,一般都开细密无色纹片,有垂釉痕,积釉处釉色多白中闪黄或闪青,抚之温润柔滑。宋代皇室贵胄追求典雅含蓄的"青"瓷器,因此红绿彩瓷器多为市井乡野百姓崇尚之器,宋贵族墓葬中极少有红绿彩俑(瓷)出土。

金代红绿彩瓷器胎体瓷化程度较高,以日常生活用具、佛教造像以及殉葬器皿为主。以墓葬出土瓷俑来看,金代红绿彩瓷俑比元代画工更为精细,细部特征尤其是人物的眼睛部分最为突出,金代体量上也比元代大。白釉红绿彩是北方磁州窑系在金代中期开创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新装饰方法。

沈梦荣:探寻中国古瓷之源


浙江省湖州市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这里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历史人文景观。千百年来,这里名人辈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富商巨贾不胜枚举。虽然800多年来,这里从不产瓷,却被学术界称之为中华瓷器文化发展之源头。

大约在公元前1600多年的商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早期瓷器,即现在人们所说的原始瓷。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原始瓷的发源地却始终未有定论。近年来,随着对德清窑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在湖州市德清县境内及湖州东苕溪流域等地陆续发现了数十处从商代中期到战国时期的古窑址,并出土大量品质较高的原始瓷标本。2008年4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古陶瓷学会以及德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在德清县隆重举行,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对中国原始瓷的起源、烧造工艺、年代和发展历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最终确定湖州市德清县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原始瓷的诞生地及中心产区,至战国时期,原始瓷的烧造已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品。德清窑上溯商周,历经战汉、两晋南北朝直至唐宋时期才停烧,作为中国瓷器的发展源头可谓实至名归。

瓷器易碎,千年前的瓷器,能保存至今,品相完好者甚少,尤其是原始瓷,由于年代久远,幸存下来而不碎的更是寥寥无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不断繁荣,尤其是将艺术品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理财的方式后,明清官窑瓷器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追捧和关注,价位也是一路飙升,而在我们这个以瓷器为荣耀,以瓷器为标志的国度中,那些记录着悠远历史和文化的原始瓷却未能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所谓“瓷之瑰宝”的桂冠,也多被戴在那些年轻、华丽、漂亮的青花、粉彩、珐琅彩瓷器的头上,至今与原始瓷、高古瓷无缘。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提倡,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原始瓷及高古瓷的珍贵,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专题收藏,沈梦荣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藏家。受湖州当地浓郁的人文环境影响,沈梦荣很早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玩艺术品有浓厚的兴趣。作为中国古陶瓷界泰斗耿宝昌的学生,他经过不断的努力和钻研,已成为当地专门收藏和研究德清窑瓷器的领军人物,藏品更是涵盖了自产生至停烧历代各纹饰、各器型的德清窑瓷器千余件之多,并且系统梳理了从商代中期开始,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直至宋代的整个德清窑烧瓷的发展脉络。

据沈梦荣介绍,他早年跟大多数古陶瓷收藏者一样,也热衷于元明清瓷器的收藏。后来,在其老师耿宝昌的建议下,开始关注家乡的德清窑原始瓷,并逐渐认识到德清窑原始瓷的价值和重要性,于是改变了收藏方向,将原有藏品悉数转让,集中全部精力收藏和研究德清窑原始瓷。“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必须要建立一个自己的收藏体系,如果什么都想收藏,玩得比较杂,成不了真正的收藏家。我生长在湖州,因此在德清窑的收藏上具备了一定的先天优势,而且我也有责任保护、传承家乡这一悠久的历史文化。”沈梦荣说,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战国时期以前,德清窑原始瓷的烧造工艺就已经非常成熟,如亭子桥窑址等,当时是专为越国王室和贵族阶层烧造高档生活与丧葬用瓷的,具有早期官窑性质,并且早在西周时期即以龙窑烧制瓷器。

多年的古陶瓷收藏使沈梦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收藏理念。他认为,原始瓷、高古瓷的文化历史价值远高于明清瓷器。从工艺上来说,王室贵族及宫廷御用的原始瓷、高古瓷代表了当时的最高烧造工艺,属于那个时期的高档奢侈品,许多明清瓷器的器型及装饰手法,都是从原始瓷、高古瓷上借鉴、演变而来,而在数量上却要比明清瓷器少得多,尤其是保存完好的整器更难得。因此,沈梦荣相信,随着收藏群体的不断成熟,文物政策的进一步开放,民众对于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未来原始瓷、高古瓷在经济价值方面也将会逐渐缩小与明清瓷器的差距,价值和价格将逐渐回归一致。

所谓“藏而优则示”,如今沈梦荣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湖州当地成立一家德清原始瓷博物馆,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认识到德清窑原始瓷,更好地保护、研究、传承这一中华瓷文化之源。与此同时,沈梦荣也在积极筹备成立湖州古陶瓷学会。

德清窑原始瓷的发现,彻底理清了中国陶瓷文化发展的整个脉络,也找到了中国瓷器发展的源头。如今,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瓷之源——德清窑原始瓷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据悉,前不久,有韩国学者专程来到德清县考察,并就德清窑原始瓷出国办展的可行性与当地文化主管部门进行了深入探讨。另据了解,目前德清窑已成为日本、韩国等海外学者对于原始瓷考证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其悠久的文化历史价值和高超的烧造工艺在海外也形成了较大影响。

沈梦荣说,他期待第三届“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上会有更多好消息。

中国古代陶瓷文化之唐三彩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

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

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邢窑

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

唐三彩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故种姿态。至於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著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七夕陶瓷古韵


七夕被赋予了中国情人节的意义之后,就开始与传统习俗有些偏离。其实七夕并不只属于情侣,自古以来便是家人星光下品尝盛夏瓜果,共享天伦之乐的时节。如今,现代人渐渐遗忘在都市凡尘里的中国情结重新被纳入家居中,让家更富东方色彩。换装时不妨考虑以中国风的陶瓷饰品,来装点地面和墙面,借七夕之名,行古风情韵。

牛郎织女相会之夜,

地上人家正欢声笑语,

铺置红布、摆上瓜果、穿针乞巧,

此番诗情画意让人心生向往。

正值七夕,回归传统,重拾古韵,

新中式古典主义家装

不妨从陶瓷开始。

花鸟生趣

中华民族以“风雅”著称,素来赋予花草生物以人格魅力。将花鸟鱼虫织入生活,是一种情趣,也是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七夕又名乞巧节,是古代少女穿针引线,向天上织女乞求女红技艺的日子。将女红中的花鸟鱼虫图案运用到陶瓷装饰中,既是浓郁的民族风,也十分应景。

若是喜欢热闹的,可以采用花卉作为装饰图案。花卉是陶瓷饰品中最为女性化的工艺表现和装饰手法。中国的国花牡丹以富丽饱满的形态和艳丽夺目的色泽,表达对美丽生活的憧憬和良好的祝愿,体现家和万事兴、富贵吉祥、平安长寿的用意。在一面白色背景墙上饰以一幅正正方方的本红色牡丹瓷砖,大朵的牡丹绚丽绽放,吐露芬芳,凸显背景墙的装饰效果。

但若喜欢素雅,则可以选择草木和游鱼图案,用四片长方形的瓷砖组合成一幅全图,装饰主题墙。比如将一幅鲤鱼戏水图切割成四块瓷砖,之间稍留些空隙贴于墙面,就好像将一幅完整的画卷做了些颇有韵味的留白,但又是经久不衰的瓷砖材质。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把草木和瓜果装点在家中饭厅、茶室墙上,清新淡雅又具有生趣。

蓝白青花

七夕适逢炎热之时,蓝白色系的青花瓷饰品会是清凉换装的好选择。青花瓷通常以梅兰菊竹及蔓草等装饰图案为创作之本,通过水墨烟雨的笔触和瓷器本身的装饰纹样来体现美感。青花瓷固有的天青色,质朴清丽,即使没有图案也十分耐看。

青花元素的陶瓷应用于空间,元素不在于多而成乎精,在神而不拘于形。丰韵的蓝花呼之欲出,展现外圆内方的文化律动,细细观赏下,又极好地体现了圆润、细腻的质感,温润如玉,浓淡相宜。在餐厅和厨房中,可以用青花瓷砖作为腰线来点缀,简单脱俗。而在浴室中,一个青花瓷台盆的运用,可以将卫浴空间烘托得古色古香,却又经典自然,毫无做作之感。青花瓷将现代的形式美与古代的意境美完美结合,会给家居生活带来幽雅恬静、雅致高尚、情趣和谐的生活品位。

水墨书画

书画乃中华千年文化之精髓,七夕来临,花前月下吟诗作乐,是一种别样的雅兴。

中国的书法艺术,因其题材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受人瞩目。如今也经常以“书画瓷砖”的形式被运用到居家空间中,彰显家装的深意与内涵。

这种“书画瓷砖”分为亚光砖和高光砖两种,主要适用空间为餐厅和走廊。亚光砖虽然铺设效果好,但其表面类似砂纸,易落灰尘,不易清洗,所以它不太适合用于厨房,但可用在卫生间;而高光砖表面光滑,不容易脏,既可用在厨房,也可贴于卫生间墙壁。

“书画瓷砖”很适宜在家中的主题墙或背景墙中随意镶嵌一块,营造古风。对于书房和客厅,一幅做工精良印有墨宝的大气瓷砖,搭配一幅或多幅红色印章的小型瓷砖组合,会是一种格外引人注目的格调装饰。

中国的陶瓷


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的发明,始于东汉晚期,距今一千八百多年。虽然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原始瓷”的出现,但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成熟,故认为中国由陶向瓷的过渡完成于东汉。

瓷器的产生,与高温烧成技术,制瓷原料的精选,以及釉的发明这三个条件紧密相关。

瓷器是以精选的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

瓷器烧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原料的选择和加工,降低Fe2O3,提高Ai2O3,也就是说必须是富含石英和云母等矿物质,以保证胎质的洁白;二、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成,使胎质致密坚硬,不吸水,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三、是在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质釉,胎釉紧密结合,釉层不易剥落,厚薄均匀,吸水率低于1%。

瓷器和陶器的分别,因其烧制的条件不同,体现在以下几点,主要有使用原料不同,釉料不同,烧成温度不同,坚硬程度不同,透明度不同。由于瓷器无论在实用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比陶器具有诸多优点,便逐渐取代了汉朝之前陶器在陶瓷史上的主角地位,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奇葩。

瓷器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制陶过程中,发挥才干和智慧,积累长期实践经验,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方法,提高烧成温度,总结施釉技巧,而作出的创造性成果。

瓷器取代陶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证明了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其在每一个工艺过程中凝聚的古代先民的智能和辛勤汗水,更是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瓷器在汉唐以后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当时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且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为世界人民所认识,获得“瓷国”的美誉。

同时,瓷器还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它是中国对世界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作出的一项重大且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百年前瑞典人的中国厨房


200多年前,西欧的瑞典人最昂贵时尚的厨房是什么样的?记者在自治区博物馆展出的《海贸遗珍》上找到了答案:用中国的青花瓷装点厨房最为流行,厨房里的盘、碗、杯、烛台、罐,还有咖啡壶、茶壶、汤盆、盐罐等皆是清一色的中国青花瓷。在瑞典人眼中,它们代表了优雅和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

青花瓷是在素胎上用钴蓝料绘后,施透明釉,用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素雅瑰丽,光洁细密,不仅国人喜爱,外国人也视之为珍宝。

这些中国的青花瓷从何而来?中国广州。远在唐宋,广州的对外贸易就十分活跃。到了1757年,清乾隆皇帝下令,关闭除广州之外的其它所有口岸,“一口通商”时代的广州外贸进入全盛时期。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市舶体制,使广州成为外销瓷器的重要港口。全国各大窑口的瓷器大批聚集于此,远销海外。

那时候,瑞典东印度公司有一艘著名的远洋货轮——哥德堡号,从1739年到1745年间曾三次来到广州,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不断地运回瑞典。自明末清初开始,欧洲刮起了中国青花瓷旋风。哥德堡号最后一次远航广州,在返回途中触碓沉没。后被证实,在这艘巨轮所载的100吨瓷器中,四分之三是中国青花瓷。由此可见瑞典人对青花瓷的狂热。

在欧洲,中国青花瓷不仅利润诱人,且市场空间很大。一时欧洲本地冒出不少“山寨品”,然而中国青花瓷的烧制技艺是那个时代绝对的“顶尖科技”,岂是容易“山寨”的?欧洲的能工巧匠们前赴后继忙活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做出了很“很中国”的欧洲青花瓷。“山寨”中国瓷直接推动了欧洲制瓷业的升级,后来,英国韦奇伍德、德国道森都成了欧洲新兴的制瓷中心。到了这时候, “本土化”的青花瓷的才走入欧洲的寻常百姓家。

在《海贸遗珍》展,品味这些曾经外销的青花瓷珍品,犹如穿行在一道奇异的艺术长廊中。看看这件清康熙年间的青花山水人物纹杯托。壶上绘着尘顶的西式阁楼,却配以中式的小桥流水。有意思的是茶壶盖上的纽却是欧洲常见的草莓形,把手也是装饰感很强的西式造型。东方神韵和欧洲人的审美情趣自然地融汇一体,是所有外销青花瓷最迷人的地方。

据说,当时的广州商人接到西欧的订单后,造价最昂贵的请景德镇的工匠烧制,更多的是将景德镇烧制的白瓷运送到广州,广州的工匠按照外商提供的图案,绘制后,重新烧制。完全实现了产销对路。

今天,站在这些素雅瑰丽的青花瓷面前,不能不惊叹广州人的开放心态和商业眼光。要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前提一定是了解世界。

青瓷世家官窑梦


龙泉官窑礼品

龙泉官窑瓷器

赖建平是青瓷世家第八代传人,他的人生轨迹、他所有的梦想和追求都与“龙泉官窑”的振兴交织在—起。

陶瓷界的“中华老字号”

2006年10月,北京。阳光和煦。国家商务部“中华老字号”授牌仪式在北京饭店举行。一位身材颀长、浓黑的剑眉下眼睛炯炯闪光的男子,步履快捷地走上主席台。他,就是“龙泉官窑”的掌门人赖建平。

欢快的乐曲响起来了,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从赖建平心头涌起,他很想有人分享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这时,父亲赖自强的身影飞快地闪入他的脑幕。为龙泉青瓷奋斗了—辈子的父亲,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得终生难忘的记忆。那是1959年的10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里,赖自强带领同仁设计制作的100套“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茶具和200个花瓶,入选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纪念品,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展出。40多年后,由儿子赖建平来北京见证龙泉青瓷的新辉煌了。在欢快的进行曲中,赖建平接过沉甸甸、光灿灿的“中华老字号”铜牌,也接过了历史的评价和国家的信任。

在全国陶瓷界,唯一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便是“龙泉官窑”。龙泉官窑是千年窑火炼铸成的珍宝,是一代代龙泉青瓷人所憧憬的民族瑰宝,是值得保护和创新的文化精粹。

授牌仪式结束后,赖建平去听文化部请来的著名学者、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演讲。舒乙的话说到了赖建平的心里:“中华老字号是民族的东西,是几千年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你们作为掌门人,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演讲结束后,赖建平向舒乙递上了名片及龙泉官窑的资料。随后又专程前去拜访舒乙先生,向他述说了龙泉官窑的历史和现状,说起祖上对龙泉窑的贡献,说起窑史与家史难分难解的联系。舒乙听着介绍,频频点头,连声叮嘱要“坚守祖业”。回到龙泉不久,赖建平收到舒乙寄来的题词“朴瑜至美”。

在北京期间赖建平还专程拜访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吕济民先生。交谈中,赖建平介绍了近年来在挖掘龙泉官窑传统的基础上,下工夫创新官窑瓷品,使新打造的“官”字品牌瓷品已成为外交礼品的经历。吕济民先生频频点头说:“据我看,‘龙泉官窑’瓷品的各项工艺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可以与古代龙泉官窑媲美。”得到吕济民先生的认可,赖建平颇为欣喜,后来又得到吕老寄来的“龙泉官窑瓷中精品”的题词,更是喜上加喜。

他还得到冯骥才“龙泉官窑民族瑰宝”、邵华泽“青瓷耀中华珍品数官窑”、肖峰“龙泉官窑南宋遗韵”、邹德忠“官藏奇绝千年韵窑出精妙万世传”等名人题词。文化名人对龙泉官窑的赞誉,也是对赖建平传承和光大官窑瓷业的高度肯定和支持。

青瓷世家在浙江的不凡经历

清代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一对青年夫妻挑着箩筐,风雨兼程,从福建永春州德化县梅上里党坪出发,一步一步走进浙江地界。男的姓赖名永称,在老家协助大哥赖永魁从事瓷业,因度日艰难,便应身在浙江的亲友之邀,迁徙到龙泉谋生。他们步行到龙泉县西乡木岱村时,见这里瓷土丰厚,流水潺湲,是个烧瓷器的好地方,就决定在这里居住,并挖建了长长的阶级龙窑,将厂号定名为“赖永顺”。

其时,赖永称肯定没有想到,在龙泉青瓷日渐衰落行将消失的情势下他在浙江建窑烧瓷,这一举动竟会被记录进地方志:“福建德化县一位姓曾和姓赖的瓷工迁居龙泉木岱村,发现该地瓷土矿藏丰富,就在木岱村重新开始兴建瓷窑,以后瓷器从木岱村扩展到附近。”

看一看龙泉青瓷史,便能洞明赖永称此番点燃窑火的历史意义,更能掂量出赖家在龙泉瓷业延续和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南宋时,随着越窑的衰退,龙泉青瓷成了主流瓷器,而且形成哥窑和弟窑两类美学特征不同的流派。朝廷在龙泉设立官监民烧的官窑基地,开片多姿多样的官窑瓷器成为宫廷使用的上等瓷品。明末及清朝,由于税重利微,又实行海禁,生活难以为继的龙泉瓷民纷纷关闭瓷窑,龙泉窑所剩无几,气息奄奄。

就在此时,赖永称在龙泉木岱村重建窑场,重烧青瓷,重打品牌,使已经干涸的青瓷之河重新丰盈起来,流动起来。这不能不在龙泉青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赖氏青瓷世家传到第七代赖自强,已是抗日战争时期了。

由于抗战的需要,要修建丽水至福建浦城的战备公路。这条公路正好通过赖氏世代建窑烧瓷之地。一听是为了抗日,爱国之情在赖氏传人心里升腾起来,赖自强慨然同意毁窑筑路。当他们看到赖氏几辈人用身家性命经营起来的窑厂被毁,虽然眼眶里蓄满了泪水,痛惜的心紧缩得厉害,可他们还是慢慢地转过身子,渐渐地离开原先赖以生存的窑场。因为他们知道国家生存比个人生存重要,抗日之路比个人生活之路重要,没有国哪有家?不打败鬼子,哪有自己的事业?

直到1957年国营龙泉瓷厂挂牌成立,赖自强凭精湛的手艺在厂里担任技术科长。在赖自强的主持下,厂里成立了专业的青瓷车间。赖自强带领技术骨干进行青瓷胎釉、造型和生产工艺试验。试验硕果累累,对龙泉青瓷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赖自强熟悉龙泉青瓷的传统工艺,是个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的改革者。多少年来龙泉窑都是烧木柴的,如此烧下去,那得烧掉多少树木?赖自强做了煤烧倒焰窑和隧道窑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窑工们击掌庆贺,连绵群山上的森林伸出数不清的手,向赖自强致意。赖自强是个不停步的改革者,后来又发展到油烧梭式窑。他还改革了青瓷工艺的全部工序,使这朵古老的工艺之花焕发出盎然生机。

由此,赖自强被瓷界称为现代龙泉青瓷之鼻祖和一代宗师。

第八代传人重建“龙泉官窑”品牌

1993年,青瓷世家第八代传人赖建平在杭城最繁荣、最亮丽的湖滨租下3个柜台,开起龙泉青瓷店铺。各种造型的青瓷琳琅满目,哥窑弟窑的瓷器俱全。龙泉青瓷从大山深处走向现代化的城市,走向千家万户。古老而清丽的青瓷与同设在湖滨的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等传统名牌产品互相辉映,竞艳斗奇,增添了杭州传统文化的氛围。

有一天,赖建平在书店里看到—本《文物》杂志上登有关于“龙泉青瓷”的文章,立即掏钱买下,晚上便在灯下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篇文章的观点触动了赖建平的灵感,他的思路像一只飞翔的大鸟,迅速从古代穿过时间隧道飞到现代,飞到大山之中的一个个龙泉窑,飞到当下的青瓷市场。他双目炯炯有神地望着窗外纷繁的街市,左手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注册龙泉官窑瓷业有限公司,注册“官”字商标,打响自己的品牌,让古老的高品质的龙泉官窑得以恢复和发展,让高品格的“龙泉官窑”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赖建平辗转于著名官窑研究专家之间,求教官窑制作的工艺:又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当代高品质瓷器的生产经验,古今结合,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既集聚老窑工探讨传统工艺,又亲自潜心研究新工艺,力保底部打上“官”字印记的瓷品确是精品。他不愧是“龙泉官窑”掌门人,在他的监管下,“龙泉官窑”操作规范,把关严格,所生产的瓷品被专家认为已与古代龙泉官窑质量相当。经过认证,证书和荣誉接踵而至。2004年,北京一家集团慕“龙泉官窑”之名前来定制350件官窑瓷器。赖建平足足烧制了2300多件,然后亲自一件一件挑选,最终将350件珍品交给对方,其余的全部销毁。对方既惊讶又信服,赞美“龙泉官窑”瓷器精美,连操作也仿效古制,实在让人敬佩!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六十华诞。此前国家财政部与赖建平联系,要定做300多套瓷品作为礼品,让赖建平提供样品。赖建平推荐了4套,国家财政部选定其中的3套。赖建平依样烧制了1000多套。赖建平认为,这套礼品意义很不一般,每套都必须是精品,每件都要有官窑瓷品的精彩。于是他戴着眼镜一件一件精挑细选,稍有一点瑕疵就落选。如此严之又严,最终在1000多件产品中只挑出了250套。赖建平坚持官窑的品格和品质,使“龙泉官窑”又一次获得了荣誉。

赖建平为了让龙泉官窑重放光芒奉献了全部心智和力量,“龙泉官窑”现已成了文化部、财政部、浙江省政府等政府机构对外文化交流的礼品。

几十年来,赖建平—直在做官窑梦,梦境不断更新。2008年春夏之交,赖建平瞅着那么多华贵的官窑瓷器陈列品,心想应该有个艺术馆来陈列这些高雅的瓷品,让人们在艺术馆里浏览龙泉青瓷的历史,欣赏青瓷文化的美丽。于是,他向有关部门打报告要求建立“龙泉官窑艺术馆”。一年之后,在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他开始筹办,一步一步将华彩的梦变成真真实实的艺术宫殿。

中国古俑艺术的高峰——唐三彩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建立以后,到高宗、武后时期的墓葬中,随葬俑群已显示出盛唐的时代风貌。甲胄武士形貌的镇墓俑已改为足踏卧兽的天王形貌的镇墓俑,还出现了体高与天王状镇墓俑近同的盛装文官和武官俑,文官俑戴介帻,武官俑戴弁冠,姿态端庄。自西晋以来作为出行俑群行列中心的牛车,已经为鞍辔鲜明的骏马所取代。原来流行于南北朝至隋,以重装骑兵为前导的军事气氛浓郁的出行对列,这时已充满享乐欢快的色彩,重装骑兵逐渐消失,大量出现的骑士或手臂驾鹰,或携带猎犬、猎豹,组成外出狩猎的行列。队列中还有骑马的鼓吹乐队以及打马球的骑手。

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釉彩绚丽、造型生动的三彩俑,达到了中国古俑艺术的最高峰。这是以一种釉彩多变的低温釉陶(烧成温度约在800-1100摄氏度)制作的俑,釉色鲜艳但不透明,色彩以黄、绿、赭色为主,所以俗称“唐三彩”。实际它的釉色并不止3种,还有蓝、黑等色。

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导致人们崇尚奢靡之风,促使三彩工艺达到它的最盛期。这时三彩俑的人物造型,体态肥满丰腴,特别是女俑,高髻长裙,面容富态,雍容大度,反映当时社会流行的审美风尚。人物造型准确,轮廓曲线富于变化,显示了唐代人物圆雕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

唐三彩作品中造型最为生动的是骏马,最具代表性的是葬于723年的鲜于庭诲墓中出土的两组4件三彩马。它们的体高都超过50厘米,两匹毛色纯白,另两匹是颈部带有白斑纹的白蹄黄马。4匹马造型都极生动,长颈肥躯,体骨匀称,马尾结扎成弯角形状,马具鲜明、辔和鞍、鞦的革带上都饰着漂亮的黄金花和杏叶。一对白马的长鬃剪出当时流行的“三花”饰,另一对白蹄黄马只将马鬃剪出一花。鲜于庭诲墓中还出土了一件极为罕见的骆驼载乐俑,在骆驼背驮载的平台上,塑出四人乐队和一名起舞的绿衣胡人男子。骆驼造型雄健优美,乐俑、舞俑形象生动。

五彩缤纷的中国贸易瓷


自第九到十四世纪,亚洲海域的航运畅通,大小船只频繁往返于东海至印度洋,联系了东亚、东南亚诸国、印度及阿拉伯半岛各个文明区。中国瓷器不仅是当时的主要贸易项目之一,也呈现了来自各文明的影响。 十五世纪末发现新航路后,欧洲船舰络绎东来,将中国瓷器对外贸易的范围,从原来的亚、非区域,扩大至欧、美,广泛流通于世界贸易网络中。当时欧洲喜爱或订烧的青花瓷器大量制作流传,成为此时的亮丽商品。

唐 长沙窑 青釉铜红鸟纹执壶

元 青花花卉碗

明 景德镇窑 青花人物葫芦瓶

明清 漳州窑 五彩龙凤花卉纹盘

清 景德镇窑 青花描金花卉盘

九至十九世纪的千年期间,无论是海上丝路沿途的出水沉船、海滨採集的陶瓷破片、内陆遗址的出土遗物,或是欧洲贵族的中国瓷器收藏,其留存的片段点滴,都让我们得以描绘出中国陶瓷贸易的盛况。 中国各地窑场,为了因应海外市场需求,也常在陶瓷品类中融入异国元素,产生新的釉彩装饰或器形用途。例如具有伊斯兰色彩的长沙窑彩绘以及青花作品。十六世纪以后,各类贸易瓷并积极接受来自欧洲的订制,供应日常使用,或是收藏精品,热销到世界各地。

晚唐 长沙窑 青釉贴花褐斑双繫执壶

宋 景德镇 青白瓷碗

元 青花人物瓶

明晚期 景德镇窑 青花松鹿春花式盘

诸多瓷器多为因贸易需求而遍布中国东南沿海的瓷窑所烧造,包括供应亚洲各地的青瓷及青白瓷,输往菲律宾的小瓶、小罐,以及在东南亚常用的军持水器。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商人活跃于海上贸易,长沙窑和元青花也随之远及于波斯湾及非洲东部。高温烧造的瓷器,质地坚緻细腻且具有光泽与彩绘,是各地买家梦寐以求的用品。新航路发现以后,中国瓷器不仅广受喜爱,也改变了欧洲人所习用的餐具材质,被欧洲人视作为“珍奇物”来收藏,这些收藏如今仍多保存在欧洲贵族的古堡中。从十六世纪下半叶至十七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积极向中国订制特殊设计的瓷器,其中,以带有放射状分格纹的青花器皿最受欢迎,也就是俗称的“卡拉克瓷”。至于十七、十八世纪之间,绘有贵族徽章的瓷器十分流行,可以用来彰显身份地位。

刻在清瓷上的沈阳人 将中国瓷业发展推向巅峰


清瓷碗(资料图)

china的意思是瓷器,也就是说西方认识中国由瓷器开始。

中国瓷器声名鹊起应该是在宋代,而能当得起瓷都二字的,则是江西景德镇。明清两代的官窑都设在这里,由明至清,中国陶瓷业走向了巅峰。追寻其源头执掌雍正、乾隆两朝官窑的唐英,功不可没。

祖籍沈阳

唐英在自己的诗文集等作品上,都落款“沈阳唐英”,但是他却不是出生在沈阳。

唐英(1682~1756),字俊公、隽公,号叔子,晚号蜗寄老人,沈阳人,其祖先隶汉军正白旗。唐英在清朝官至五品,虽然督陶政绩卓著,但却是皇室家奴的身份。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举兵反明,他所依*的武装力量为满洲八旗,这是一种以旗辨色、以旗统人的兵民合一组织,战时这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平时则是务农为本的部落组织。

八旗之中又有旗佐领、包衣佐领之分,旗佐领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是一群自由人;包衣佐领,又有皇室包衣之称,隶属于上三旗,即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他们专供皇家差遣使用。随着各旗势力的壮大,又有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唐英的曾祖父唐应祖就是后金时期的汉军正白旗包衣鼓人。包衣,是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包衣有家的意思,阿哈则是家奴、奴隶的意思,这些人的来源是战俘、罪犯或破产者的后代,他们因不同原因成为满洲贵族的家奴。初时没有人身自由,但是随着满族统一中国,建立大清王朝,许多包衣因战功而置身仕途。有的成为一时显贵,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先。

鼓人,清朝八旗军出征时,在队伍的前面有一支仪仗队,在仪仗队中负责打鼓的即被称之为鼓人,唐应祖就是这样的一名鼓人。当后金定都沈阳后,唐应祖也定居沈阳,后来他的后人跟随八旗军征战全国,因战功一步步升迁,最后入关定居京城。

到了唐英出生时,唐家应该已经在今天的北京一带定居下来。唐英行三,7岁进乡塾,16岁因家世及家境的因素,进内务府服役,继续上代皇室家奴的身份,为皇家服务。

结缘陶瓷

唐英16岁进入内务府,给皇家当差,干过的差事各种各样,但是没有一样能和陶瓷沾上边。

在他50多岁的时候,被怡亲王看重,雍正六年(1728)当江西景德镇御器厂督陶官出现空缺的时候,怡亲王口宣圣命,要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厂署,协助年希尧办理皇家瓷器烧造事情。

年希尧任淮安关税并兼管景德镇御窑厂事务,可督陶两年,御窑厂烧造的陶瓷无论数量、质量都很有限,内务府鉴于御窑厂烧造瓷器不力,决定派一名办事干练的内务府官员来景德镇御窑厂协助年希尧督陶,就这样唐英结缘陶瓷,获得了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机遇。

对陶瓷一窍不通的唐英,为了不负皇家使命,到任就住进窑厂,与工匠们同吃同住,从第一道工序学起。他用真诚打动工匠,不但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掌握了烧瓷技艺,而且在许多地方还能够指点工匠。

为了烧出精美的瓷器,唐英想到博采众长,曾派自己的幕友吴尧圃到均州调查均窑釉料的配制方法。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不但对烧造火候、釉彩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可以得心应手地管理窑厂业务,烧造出精美的瓷器,还对传统陶艺产生极大兴趣。

有了与工匠们同吃同住的三年经历,唐英不但在陶艺上大有收获,对管理陶务也大有收获。唐英从陶民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调动陶民烧陶的积极性在于关心他们的疾苦,从生活上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他在管理陶务期间,利用自己可以向皇上反映下情的机会,革除以前留下的弊政,为陶民争取权益,使他们能够与自己合作,有精力研究制陶工艺,并且安心制陶。

原来景德镇从明朝设置御器厂开始,督造官员出自宫中太监,这些太监持宠虐下,根本不把陶民当人看待。他们随意增加烧瓷数量,为了满足皇家及太监对瓷器的需索,每年投入到烧瓷上的费用动辄十几万两白银,而这些白银最终又加派到老百姓的身上,因此烧瓷越多老百姓越苦,根本没有研究陶艺的兴趣。

清朝接过明朝御器厂,改名御窑厂,也改变了明朝向窑户工匠派索瓷器甚至坐地勒索的做法,即解除窑户的“匠籍”,实行雇用制度,此外烧瓷所用物料也按照时价“公平采买”,只是政策虽然定下来,许多官员们并未切实执行。

唐英来到景德镇协办陶务,遇到皇家要烧造瓷器的时候,除按时付给工匠们工资外,烧瓷所需要的物料,也按市价付给,他的这种做法不但得到陶民认可,也让地方官员感到方便。

烧出龙缸

龙缸,又称鱼缸,是一种专门为宫廷烧制的名瓷,因缸壁上绘有云龙纹而得名。

在明朝,景德镇有30余座烧造龙缸的大窑,因为龙缸形体庞大,一座窑只能烧造一至两个龙缸,除工艺、火候的要求非常严格外,其耗资也十分巨大,所以只有皇家才有烧造的实力。

清军入关,景德镇烧造龙缸工艺因战乱失传。顺治皇帝曾命景德镇官员烧造龙缸,规格是直径三尺五寸,壁厚三寸,可没有成功。唐英督陶后,开始琢磨已经失传的龙缸烧制方法,并着手烧制龙缸,“自国初烧造龙缸未成,至唐窑始复其制。”

龙缸是皇家的象征,唐英作为督陶官,自然也接下烧造龙缸的责任。为了烧造龙缸,唐英除在御窑厂与工匠们一起探讨研制外,一有闲暇,他便到民间寻访老工匠,从中了解明朝烧制龙缸的情况及工艺,他还查阅地方典籍,找寻一切与烧制龙缸有关的资料,希望已经失传的龙缸烧制工艺从自己手上重新恢复。

唐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他协助年希尧到他自己亲自督陶的近30年的时间里,一件件龙缸成品呈进到皇宫。据清朝《乾隆记事档》记载:在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曾传旨要唐英在御窑厂烧造青花钵盂缸、官釉小缸、青龙小缸、紫金釉小缸等,第二年又传旨唐英,要他烧造青花白地缸时,尺寸要再放大一些,而且要成对。乾隆四年(1739)在唐英的诗集《陶人心语》的序中,作序者提及“龙缸、均窑,均绝业,复古制”。

上海博物馆所藏清朝雍正豆花青釉刻花云龙纹缸,高45厘米,腹径62厘米,缸壁之上刻着凸出的云龙纹饰,看着巨龙翱翔于祥云之中,再看它纯净的釉色及规整的制作,你再将它与博物馆中明朝嘉靖年间的龙缸相比较,你能不赞叹唐英的陶艺和他对中国陶瓷业的贡献吗!

仿造古瓷

唐英一生经历康雍乾三代,这三位清朝皇帝各具特点,但是都称得上雄才伟略,其学问审美也有独到之处。尤其是乾隆皇帝诗文书画无所不通,因此对宫廷用瓷也要求极高。

他们经常拿出宫中所藏古瓷,要求督陶官员按古陶形制、色彩、图案烧出仿制品呈进,但是古瓷的烧造工艺多数已经失传,想要烧出逼真的仿古瓷器,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乾隆所要仿造的古瓷,主要是宋代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均窑出品。宋朝的这五个名窑,历经战乱到了清朝的时候已经不存在了。它们的烧瓷工艺也随窑厂的消失而消失。如何才能恢复那时的工艺,唐英首先派人到各地寻访烧瓷的老艺人,向他们了解以前的烧瓷工艺。其次是与人共同研究从宫内拿来的烧造样品,一次次琢磨烧造,失败就找出失败的教训,通过总结经验再行烧造。终于,一件件仿制的宋窑瓷器被烧制出来,有的足可乱真。

唐英仿制汝窑瓷器,主要在于仿其釉色,为了仿得逼真,采用与汝窑更为接近的灰胎,因此比明朝的仿品更接近汝窑瓷器;仿官窑的瓷器,则不如仿汝窑成功,因为宋朝官窑瓷器中有紫口铁足效果,而唐英所仿官窑,由于胎色关系,一直解决不好紫口铁足问题。

于是,他通过黑褐色料画出紫口铁足,这种办法时间一长,颜色就会出现碎断现象,因此有些美中不足;仿哥窑的瓷器多一些,颜色上有粉青、灰青、灰黄、灰白等等,为了力求接近宋哥窑产品,唐英在釉色上下了一番功夫,以至于一些瓷器由于过分强调真实性,反倒有些失真了;均窑瓷器以其色彩变换为特点,唐英在仿制过程中除继承了均窑的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骡肝、马肺等颜色外,还烧制出新紫、米色、天蓝、窑变等新品种,使仿均窑瓷器的色彩比之以前更加丰富。

唐英除了仿制宋朝名窑瓷器外,在仿制明朝官窑瓷器上也取得了成功,他仿制的明朝永乐、宣德脱胎白釉、甜白刻花、印花器等达到乱真的程度,而且所仿制的宣德青花、釉里红瓷器不但色彩逼真,就连器型、图案等也十分逼真,在落款宣德的瓷器上,你如果不是鉴定专家,大概很难判定那是明朝瓷器,还是清朝官窑的仿明瓷器。

创新瓷艺

唐英并不满足于仿古的成功,他要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唐英做到了这一点。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瓷器的釉色、品种以及图案三个方面。

釉色在烧陶工艺中,可以说是门面,釉色不好造型、图案再好也无法表现出来,唐英在他头三年向工匠们学习烧陶技术时,已经深刻认识到釉色好坏对瓷器烧造是否成功至为关键。后来为了仿制古瓷器,他除自己细心搜求釉色配方外,还一再派人到各处搜求,并且在实验烧制仿古陶瓷的时候,留心各种配方的差别,通过添料、减料来观察釉色的细微变化。

最后他在与窑厂工匠等人的努力下,不但研制出仿古瓷器的釉色配方,还在此基础上制出新的釉色配方。他新制的法青釉,比仿宣窑的霁青釉更显浓红深翠,而且没有橘皮棕眼;新制乌金釉包括黑地描金、黑地白花两种;新制西洋紫色釉,从名称上就能判断出这种釉色是他借鉴于外国的经验。

陶瓷器具主要用于生活、祭祀以及后来的欣赏,其造型根据需要有缸、盘、瓶、碗、樽、彝、笔筒等等,但是以往花色品种比较单一。唐英督陶之后,在创新釉色的同时,还烧造出一批新的瓷品。

根据他所著《陶成纪事碑记》中介绍有57种陶瓷品类,其中经他创新的品种主要有:抹红器皿、彩水墨器皿、抹金器皿、浇黄五彩器皿等。在他之后成书的《景德镇陶录》、《古铜瓷器考》等著作中,对唐英督陶期间窑厂生产的瓷器品类丰富情况,都大为赞叹:“厂窑至此,集大成矣”,“泄造化之秘”、“佑文明之瑞”,称自唐英督陶创“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的盛况。

唐英长于书画,对美有着独到的欣赏品位。督陶之后,他便把书法、绘画与陶艺结合到一起。在唐英之前,官窑烧制的瓷器图案,主要有龙凤、西番莲和一些吉祥图案,图案显得单一古板。

唐英接手陶务之后,上面的皇帝是乾隆,这位皇帝好大喜功的特点反映到陶务上,就是经常要督陶官烧出一些新奇精美的瓷器,他常将一些自作的诗词拿来,要督陶官员烧制到瓷器上。

这使得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唐英有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他除精心将御制诗烧制到陶瓷之上外,还尝试将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图案烧制到陶瓷器具之上,并且取得极大的成功,官窑陶瓷图案自唐英起,开始丰富起来,而且越来越趋于精致。

提起景德镇,人们马上会想到那些精美的陶瓷制品。

如果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你应该记得,其中一期展示过一件瓷器,那件小小的瓷器,因为款识有唐英二字,其价格竟然以几十万计。

也就是这位唐英,在雍正、乾隆两朝执掌官窑,将中国瓷业发展推向巅峰。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