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收藏误区有哪些

元青花收藏误区有哪些?元青花瓷开辟了中国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近年来,国内外收藏领域掀起了一股疯狂的元青花收藏热潮。热潮之下,难免泥沙俱下,出现了一些收藏误区。那么,元青花收藏误区有哪些呢?

1、遍地国宝。元青花收藏热的兴起,使得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元青花”,有的甚至是成百件现身,一些“元青花”爱好者惊呼:遍地国宝!果真如此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被称为学界“泰斗”“青花王子”的张浦生认为:“目前全世界元青花瓷器的真品只有300件左右,人物纹饰元青花更少。”事实上,随着元青花收藏价格直线上升,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高仿,元青花收藏市场秩序混乱,鱼龙混杂,“遍地国宝”一说明显带有盲目乐观之弊。

2、天价瓷器。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出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相当于整整两吨黄金!元青花身价果真如此之高吗?完整的元青花存世量稀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元青花毕竟是瓷器,对于瓷器的收藏,人们更应该着眼于它的文化、历史、艺术和科技,而不应以收藏为平台去炒作它的经济价值。作为元青花的爱好者或收藏者,应将研究元青花视为增添生活乐趣、丰富精神世界、开阔眼界、增长学识的一种途径。“一夜暴富”的心理必将毁了元青花和收藏本身的高雅情趣。

3、纹饰单一。有人认为,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以生物类为一统天下,如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其实,除此之外,元青花的主体纹饰还有人物类。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器中,只有不到30件绘有人物形象,中国仅保留有8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的专业收藏机构:鬼谷子下山罐、尉迟恭单骑救主罐、昭君出塞罐、锦香亭罐、周亚夫细柳营罐、西厢记罐、百花亭罐、三顾茅庐罐。但也有些专家认为,除此之外还有西厢记、“唐太宗”“四顾茅庐”“追韩信”“项庄舞剑”“负荆请罪”“姜太公”等,并有实物为证。

4、鉴定细微。有些专家在鉴定元青花时,喜欢看细枝末节,如气泡、笔触等,而忽视了元青花的整体。其实,元青花纹饰精美,富丽雄浑,场面宏阔,设计饱满,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它的美是整体的美、宏观的美,而非细节的美,过分注重细枝末节,无异于肢解了元青花本身所承载的艺术之美。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收藏青花有门道 元青花收藏四误区


元青花云龙双耳对瓶

元青花瓷开辟了中国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随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海外市场天价拍出,国内外收藏领域掀起了一股疯狂的元青花热潮。热潮之下,难免泥沙俱下,出现了一些收藏误区。

遍地国宝。元青花收藏热的兴起,使得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元青花”,有的甚至是成百件现身,一些“元青花”爱好者惊呼:遍地国宝!果真如此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被称为学界“泰斗”“青花王子”的张浦生认为:“目前全世界元青花瓷器的真品只有300件左右,人物纹饰元青花更少。”事实上,随着元青花收藏价格直线上升,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高仿,元青花收藏市场秩序混乱,鱼龙混杂,“遍地国宝”一说明显带有盲目乐观之弊。

天价瓷器。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出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相当于整整两吨黄金!元青花身价果真如此之高吗?完整的元青花存世量稀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元青花毕竟是瓷器,对于瓷器的收藏,人们更应该着眼于它的文化、历史、艺术和科技,而不应以收藏为平台去炒作它的经济价值。作为元青花的爱好者或收藏者,应将研究元青花视为增添生活乐趣、丰富精神世界、开阔眼界、增长学识的一种途径。“一夜暴富”的心理必将毁了元青花和收藏本身的高雅情趣。

纹饰单一。有人认为,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以生物类为一统天下,如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其实,除此之外,元青花的主体纹饰还有人物类。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器中,只有不到30件绘有人物形象,中国仅保留有8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的专业收藏机构:鬼谷子下山罐、尉迟恭单骑救主罐、昭君出塞罐、锦香亭罐、周亚夫细柳营罐、西厢记罐、百花亭罐、三顾茅庐罐。但也有些专家认为,除此之外还有西厢记、“唐太宗”“四顾茅庐”“追韩信”“项庄舞剑”“负荆请罪”“姜太公”等,并有实物为证。

鉴定细微。有些专家在鉴定元青花时,喜欢看细枝末节,如气泡、笔触等,而忽视了元青花的整体。其实,元青花纹饰精美,富丽雄浑,场面宏阔,设计饱满,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它的美是整体的美、宏观的美,而非细节的美,过分注重细枝末节,无异于肢解了元青花本身所承载的艺术之美。

元青花大罐

元青花收藏的四个误区


元青花瓷开辟了中国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随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海外市场天价拍出,国内外收藏领域掀起了一股疯狂的元青花热潮。热潮之下,难免泥沙俱下,出现了一些收藏误区。

遍地国宝。元青花收藏热的兴起,使得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元青花”,有的甚至是成百件现身,一些“元青花”爱好者惊呼:遍地国宝!果真如此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被称为学界“泰斗”“青花王子”的张浦生认为:“目前全世界元青花瓷器的真品只有300件左右,人物纹饰元青花更少。”事实上,随着元青花收藏价格直线上升,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高仿,元青花收藏市场秩序混乱,鱼龙混杂,“遍地国宝”一说明显带有盲目乐观之弊。

天价瓷器。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出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相当于整整两吨黄金!元青花身价果真如此之高吗?完整的元青花存世量稀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元青花毕竟是瓷器,对于瓷器的收藏,人们更应该着眼于它的文化、历史、艺术和科技,而不应以收藏为平台去炒作它的经济价值。作为元青花的爱好者或收藏者,应将研究元青花视为增添生活乐趣、丰富精神世界、开阔眼界、增长学识的一种途径。“一夜暴富”的心理必将毁了元青花和收藏本身的高雅情趣。

纹饰单一。有人认为,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以生物类为一统天下,如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其实,除此之外,元青花的主体纹饰还有人物类。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器中,只有不到30件绘有人物形象,中国仅保留有8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的专业收藏机构:鬼谷子下山罐、尉迟恭单骑救主罐、昭君出塞罐、锦香亭罐、周亚夫细柳营罐、西厢记罐、百花亭罐、三顾茅庐罐。但也有些专家认为,除此之外还有西厢记、“唐太宗”“四顾茅庐”“追韩信”“项庄舞剑”“负荆请罪”“姜太公”等,并有实物为证。

鉴定细微。有些专家在鉴定元青花时,喜欢看细枝末节,如气泡、笔触等,而忽视了元青花的整体。其实,元青花纹饰精美,富丽雄浑,场面宏阔,设计饱满,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它的美是整体的美、宏观的美,而非细节的美,过分注重细枝末节,无异于肢解了元青花本身所承载的艺术之美。

元青花瓷器收藏价值有哪些


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的日臻成熟,故称之为“元青花”,其瓷白中泛青、花青翠欲滴、典雅素净,是“人间瑰宝”。那么,元青花瓷器收藏价值有哪些呢?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文人墨客赋予元青花的文化价值

元青花,其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宛如一幅雄奇瑰丽的水墨画,犹如意境深远的人生写意,浓淡相宜,从而“惊艳”了中国古时的文人墨客。

在古时,文人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常常借物来间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抱负,文人们赋予元青花一系列的“隐喻”之意。如文人读书时希望自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优秀的学者;通过读书走上仕途之路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也渴望并且想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的寓意伴随着文人墨客的一生的期望。

文人墨客赋予元青花特殊的文化价值取向,并为之书写芳华,丹青妙手为之留下光彩,元青花瓷器就成为文人墨客的曲折表达理想抱负的器物。

2、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的产物——元青花的历史价值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其后逐渐统一全国并打到中欧,使元代的版图成为中国历朝历代最大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超大版图,其中必然会带来大规模的异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欧洲文化与华夏文化、草原文化之间开始互动互制、互启互渗。

元青花出现以前,蓝色并不是中华文明的传统色调,这取决于我们农耕民族的色尚,我们崇尚红色和黄色,红色是生命,黄色是根本。蓝色,尤其是青花之蓝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审美中过去从未占有一席之地。而到元代,整个国家尚白尚蓝,以蓝、白为吉,这为元青花的生长、成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为迎合中东、欧洲的外销需要,元青花瓷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异域相。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汉族传统文化共同促进了元青花的发展、成熟,元青花正是这一历史时期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的结晶,这也是元青花的历史价值。

3、开创了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元青花的艺术价值

元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特别重要的艺术价值,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次以手绘介入的记录。自从有了元青花,瓷坯器型的主体地位与重要性退居其次,而器上绘制则成了主要价值的体现。

元青花,开始了中国传统的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后的彩瓷时期基本上都沿循这一规律与价值取向。使明清的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彩瓷的出现、繁荣成为现实,为中国陶瓷釉色增添了多种美景,也完善了瓷以记事的功能。

在清末民国时期在景德镇有名的“珠山八友”,就是因为他们在瓷器上画画儿崭露头角的,这样对手绘的重视超过对瓷器造型、工艺水平的倾向,正是从元代青花瓷的发明开始的。

元青花瓷器收藏元青花鉴定技巧


鉴定元青花瓷首先要了解它的制作材料

宋代以前景德镇制瓷,胎土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烧成温度较低,制大器易於变型。早期景德镇瓷多中小件这是主要原因之一。南宋后期至元初,在麻村发现了烧瓷的黏土(即麻仓土,现在通称高岭土),经研究在瓷石中掺入20%左右的高岭土,耐温高,走型少,提高了硬度,增强了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为烧制优质大型青花器提供了条件。这就是二元配方制胎。具体配料一般掌握高岭土在五分之一,瓷石占五分之四上下。二元配方的使用是景德德制瓷工艺的一大创新。

①用麻仓土成胎,可以提高炉温,瓷胎不易变形

②胎色较白,微显青灰色阶

③胎骨里面含有气孔较多,鉴于手工制胎的原因,胎骨中孔隙多数是偏狭形

④胎底颗料状明显,不如明清瓷胎细腻。

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因为含有麻仓土,胎色是以白为基色,微显青灰,显青灰的程度有深浅不同的色阶。大概是窑温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白中微显青灰色阶细分可能有多种,一般粗略分成较深较浅两类即可。元青花的胎色没有纯白的,但有深灰和土黄的两种。按程度也可细分多类。但基本上都是不含麻仓土的其他窑口的产品。有因烧窑失败烧结不透而胎色发黄的,不在此例。有的元青花露胎处显土黄色,并不是其胎质本色,有的是因胎土里含有铁质,入窑前晾胎不够干燥而形成的微显淡淡的窑红,有的是长期接触黄土等物形成的包浆。并非瓷胎本色。不应该误解里面也是土黄色的。

元青花在露胎处经常显出或淡或浓的红黄色。这种现象,是在入窑后火烧形成的。平常称做窑红或火烧红、火石红。元青花的窑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胎土中含有铁元素而形成的。元青花的胎中含有多种元素,还会有一定量的水分。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水分会从胎里向外蒸发。而胎土中含有的游离铁元素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浮现到胎皮表面,显出深浅不等的红黄色。这就是窑红。也就是说形成窑红的成因一是胎中含有铁元素,二是胎含水分,胎晾晒干燥不透而形成。

有人说元青花都有火石红,没有火石红不是元青花,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不少元青花露胎处没有火石红。只要胎骨、釉面、青料、工艺、绘画等都对的,不管有没有火石红都是元青花。

元青花瓷器的火石红多种特征:

(1)大面积火石红,和火石红浓重的。

(2)火石红较浅淡的。

(3)露胎和釉交接处有一线火石红的。

(4)没有火石红的。

元青花的露胎处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真假元青花。

火石红表现多样,是与胎土所含铁元素及水分的情况决定的。

(1)当素胎施釉后晾晒比较彻底,胎釉均已干透的情况下,入窑烧成后,露胎处往往没有火石红,只有一些铁元素积聚的芝麻黑点。

(2)当胎凉晒不够彻底时,胎土中所含的铁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浮现。在露胎表面显出火石红。

(3)表胎已晒透,但施釉后未干透而入炉烧制的,因为釉中含水分缘故,会在釉水周边形成一圈轻重不等的火石红。

(4)个别元青花在底部露胎处显出较浓厚的红黄色类的护胎釉面的东西,似乎是涂了一层东西,经烧制后而凝聚,尚需进一步研究。

因为真元青花既有有火石红的,也有没有火石红的。而现代制品,也有仿制火石红的。因此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是不是真元青花就会进入误区,引起失误。

看火石红应该重点看是真正的古窑火石红,还是现代仿制的假火石红。而不是以它论真假。

一般来说,多数假窑红是从外部涂抹上的。真窑红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很容易区分。但是,几年前在窑中烧制高仿窑红已试验成功。这种仿古窑红如果没有作旧,一般比较鲜艳,出不来几百年的沉旧痕迹,比较好认。如果作旧作的好的,就难认了。因为它也是烧制出来自然形成。特别是新仿一线窑红,围绕釉边露出一线红,很能迷惑人。怎样区分呢?真正的元青花一线窑红不仅有经历数百年的陈迹,周围露胎的地方,还往往伴随产生一些由于胎土中含铁元素聚集成斑而形成的黑芝麻点。新仿窑红的胎土与古胎土不相同。因此虽然新仿出了一线窑红,但周围露胎处一般没有黑芝麻点,比较干净。这就区别开了新老窑红。当然这种现象的区别只是对今天的仿古窑红来说的。仿古与鉴别总是相斗争而存在的。我们点出如何区分,仿古者就会研究对策,他们今后也会研究出比较像的窑红和黑芝麻点来。我们的鉴别也要不断提高才行。

元青花的釉料配制呈现出多样化,比较复杂。有影青釉、青花白釉、卵白釉、兰釉、红釉等多种颜色釉。在一些地方窑口烧制的元青花中还有灰青釉。

元代景德镇使用的较多的是青花白釉。这种釉是在原影青釉的基础上改善而来。其中减少了釉灰的比例(约占10%左右),增加了釉果的比例,因此釉层中A2O3的成分增加,CaO成份降低。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方法一:请点击右上角或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方法二:如果您想每天接收我们的资讯,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并关注我们---------古董文物鉴定、拍卖、交易、征集(香港、大陆欧美等全球拍卖)金牌艺术品经纪人马女士:158-0057-6484送拍邮箱:[email protected]本站微信公众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传承中华文化,开发历史价值微信订阅号:wxgzh0501名称:马春燕

元青花收藏需谨慎


青花瓷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钴料描绘纹样,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品种。青花瓷器出现于唐代,到元代发展成熟。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钴料有两种,一种是进口料,特点是高铁低锰,发色浓重艳丽,浓厚处有黑色斑点;另一种是国产料,特点是高锰低铁,发色蓝中泛灰。目前国内虽有一定数量的元代青花瓷器出土和传世器物,但大部分流散海外,尤以土耳其、伊朗、英国等各大博物馆的收藏量最多。

2005年伦敦佳士得春拍一件元青花鬼谷出山图罐以2.28亿元人民币成交,元青花一夜之间遍地开花,民间拥有几件"元青花"的人比比皆是,拥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的瓷器收藏品人士也很多。而随着元代青花瓷器收藏热升温,市场上许多赝品充斥其中,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现在仿制者已经逐渐掌握了元代青花瓷器的烧造工艺,仿制的水平越来越高,市场上陆续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仿元代青花瓷器,从选料、加工、绘画、成型、装匣到烧制完全按照元代工艺进行,一丝不苟,这样烧成的仿品几乎与真品相差无几。景德镇瓷器当地人士曾透露,制作一件高仿的元代青花瓷器,仅彩绘一项就需要人工费8000元,如果加上其它的费用,其成本最少在2万元以上。但是一旦出手的话,其利润至少要翻数倍。世博会礼品中,也不乏高仿元青花作品。

所以在收藏元代青花瓷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睁大眼睛,多看多比较,多到博物馆去对照实物,要特别注意制作工艺。元代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极富特色。首先,器物胎体采用分段制作粘接技法,所以器底与器腹之间往往留有明显的接痕。梅瓶的颈部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有毛糙感;高足杯的足与腹相接处用胎接,足内顶端无釉,留有凸起的接痕;盘、碗的口沿较薄,至底部渐厚。其次,器物施釉采用醮釉与荡釉技法,所以圈足处往往留有浸釉时手握的指印痕。瓶、罐的圈足多呈内凹状,挖足较浅;盘、碗的圈足多呈外侧斜削状,有不规整感。第三,器物内外均施釉,除玉壶春瓶底部施釉外,其余器物底部多无釉,但常有釉斑或釉块的粘痕。

元青花的市场收藏价值


青花瓷器初见于唐,成熟于元,清康熙年间发展到顶峰,且形成众多衍生品种,如:哥窑青瓷、素面青花、青花五彩、金丝铁线青花等。

青花瓷白地青花,色彩简洁、明快大方,且历史悠久,历来为瓷器收藏爱好者所看好。面对庞大的国际化收藏需求,由于存世稀少,元青花的市场收藏价值持续上升。屈指可数的元青花大罐只能越来越多的成为许多收藏家的梦中追求。近来元青花瓷器特别是大罐类器物屡创高价,这意味着收藏品价位攀升的开始。

从艺术品收藏角度看:中国古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各朝各代陶瓷艺术作品有的粗有的精,民间使用的瓷器数量大,粗者多,皇家使用的则大多是千挑万选的精品。古陶瓷粗者,其贱也在粗,其贵也在粗,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现在遗存下来的古陶瓷粗品存世数量总的来讲也不多。从审美的艺术角度欣赏一件古代文化遗物,仿佛把收藏者带回远去的岁月,历史的空间和时间在收藏者的手里停步,使历史文化的生命得以延长。元青花是中国青花瓷的老祖宗,历史悠久,存世量更是稀少,因而值得我们珍藏。

从艺术品市场角度看:古代烧造的精品陶瓷即使在当时也是投入成本高,生产数量少,使用范围窄,价值不菲,流传到今天能保存完好者已是凤毛麟角,所以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价格惊人,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而元青花价值高,除了历史悠久,存世量稀少外,其自身绽放的艺术魅力也是无与伦比的,能给人带来超强的美感。元代青花瓷的代表作大都具有强烈的个性,是开宗立派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创烧时期的青花瓷,产量低,个性强,装饰画水路清晰,抑扬顿挫,或刚或柔,画师有浓厚的中国绘画的笔墨功底。由于数量稀少,进一步抬高了元青花的市场价值。

由于在艺术角度上的精美和收藏价值意义上的稀少的原因,使得元青花瓷器作品的价格持续上升,成为收藏家们追求的稀缺的精品。

元青花和元青花瓷器鉴别


元青花无疑是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巅峰艺术品瓷器之一,元青花的出现成为我国制瓷工艺划时代的事件,不仅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青花是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青花瓷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元青花是元朝政治思想、宗教信仰、治国方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元代以前,中国瓷器还没有形成书写纪年款识的惯例,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的正定青花瓷第一次向世人宣称,中国元代景德镇烧造过青花瓷器。

元代青花瓷器装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青花料直接在白色胎体上描绘纹饰。另一种是以青花为地,衬托白色花纹。这种装饰形式始于元代。留白纹饰都有凸起。

元青花瓷器注重绘画笔法,绘画技术高,挥洒自如,有时锋芒太露、不究细节,一笔点化往往越出边线。尤其是人物,运笔急速,但求神似。但其沉着痛快、爽利劲健却为后世青花远远不及。元青花瓷器“纹饰繁密”,却繁而有序、层次清晰。

元青花发展的三个时期

元代青花瓷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

1,元青花初创期(1278年---1347年至正七年):元代1271年---1368年,1278年忽必烈就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烧造枢府瓷器。有朋友提到,在设立浮梁瓷局之前元军已经占领中亚(伊利汗国1258年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朝),中亚一直烧制釉下蓝彩陶器(冯先铭《中国陶瓷》有详述),用的青料就是苏青,元青花就是把蓝彩陶换成蓝彩瓷,质量远优于陶器。伊利汗国的传统需求导致了元青花的诞生,因此元代早期的枢府釉印花和青花结合的资料就是元青花初创期的实物。

初创期的断代标准器有杭州纪年墓出土的青花塑像(1336年),景德镇出土的带年款青花釉里红器两件(1338年),在三件器物上我们可以发现,青花都不是主题装饰,而且发色不佳,说明此时的青花还未成熟。

2,元青花成熟期(1347至正七年---至正20年1360年):四川雅安至正七年的罐是质量非常高的青白釉,写款青料是上等进口料,说明到这时元青花已经非常成熟,这段时间还有至正11年款的大瓶存世。朱元璋占领景德镇的时间应该是至正20年,那么这13年的优质元青花作品主要用于对外贸易和进贡蒙元贵族使用。包括高安窖藏和土耳其托布卡比宫的多数元青花都应该是这段时间制作的。

3,元青花元明过渡期,即朱元璋控制时期(1360至正20年---1369洪武2年):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质量与明初官窑接近,并且出现大量汉文化及和亲故事题材,主要用途是御用、赏赐宠臣、作为国礼笼络中东汗国,一些大件的人物画元青花在国内基本上都出于明初的王侯大墓。洪武2年御窑厂建立,开始烧造洪武官窑,这9年可称为元明过渡时期,一些器物很明显具有明初官窑的特征。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脉相承之关系。

元代青花瓷器的鉴别

1.元代青花瓷存世量非常少,元青花鉴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数量,元代青花遗址只有两处,北京元大都后英房遗址和江苏扬州宋大城遗址,出土4件元青花瓷器,传世的元青花主要收藏的在国外,一共存世的就15件,所以收藏元青花要知道目前世界上和中国元青花存世量就不会盲目收藏,不要被古玩市场上的价格所迷惑,这是收藏大忌。

2.从元青花瓷器烧造工艺档次鉴别

元青花瓷器跟明清元青花官窑瓷器不一样,在景德镇御窑没形成之前,元青花烧造活动是根据精美多少烧制的,所以形成了不同档次的瓷器,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类:至正型青花是元青花的标准器(最高档次,相当于明清官窑瓷器),以外销为主的大型青花瓷器,采用进口的波斯钴料。

第二类:元青花是中档青花瓷器,主要是国内窖藏以及墓葬出土的元青花文物,这些青花瓷一般青花颜料是国产的,造型中等,泛灰的居多。也有深黑的颜色,显得不干净。5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发现元青花一百多件,器形有玉壶春、花觚、梅瓶、纹盘等。

第三类:这类青花瓷是抵挡青花瓷器,这类元青花主要是出口菲律宾、印尼等东南海国家。元青花用灰黑色土青料,过火发黑、欠火发灰。

从元青花瓷器烧造工艺档次鉴别元青花的发色以及散晕和工艺,虽然元青花没有款识,但是这些工艺是鉴别元青花的依据之一。

3.从元青花造型上鉴别

鉴别和辨别元青花年代,跟其它种类的瓷器鉴别方法一样,从器形上鉴别,器形有大中小,胎体厚重的大件瓷器有梅瓶、葫芦瓶、兽耳瓶、大盘、大碗等,还有中小瓷器玉壶春瓶、蒜头瓶、花觚、戟耳瓶、执壶、凤流壶等,这些造型也就20多种,完全可以记住的,对后仿造的需要仔细鉴别细微变化,有无手工力坯或拉坯的痕迹。

4.从元青花胎质瓷器圈足鉴别

瓷器胎质粗细要与元代同时期的其它品种瓷器相同,不能太细。太细腻多是经过现在机械球磨所致。自然粗胎和加工的粗胎还是有区别的,真品元青花胎色灰白,颗粒较粗,器物底部不施釉涩圈沙底,圈足内常有沾沙现象,火石红的胎偶有发生,但是已经不能作为主要鉴别依据了,以为你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可以做得很像的火红石了。

大罐底部的涩胎上沾有滴状釉泪,也是元青花较为普遍的现象。玉壶春瓶圈足的圆圈多位不规则,留有手工制坯的痕迹。瓶罐内分烧接坯痕明显。

5.从青料上鉴别元青花

元青花的用料比较负责,既有进口的波斯青料,也有国产的青料,用料不同直接导致烧出的花纹色泽的千差万别。

6.从元青花瓷器纹饰鉴别

元青花受到蒙古族和西亚的影响,多是西方元素图案,所以中原地区的人物故事纹饰图案不多,所以收藏元青花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梅瓶

青花云龙纹梅瓶,元,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

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胫(jì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图案,大量使用的垂云纹和如意云头纹便是由披肩演变而成。

元青花凤首扁壶:“变废为宝”元青花


10年前,我曾在河北保定的一个县城工作,闲暇时喜欢逛古玩市场。有一次,当我临走之际,当地一位好友赠与我一堆瓷器碎片,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他的父亲不小心摔碎了,他留着也没多大用处,既然我喜欢收藏,就送给我作个纪念。

回城之后,我随手把碎片放到箱子里,渐渐淡忘了此事。去年初,我去北京游玩,慕名去了首都博物馆参观。在陶瓷馆里,我突然发现一件青花瓷器与朋友送我的瓷器碎片上的花纹很像,旁边注明“元青花凤首扁壶”。于是,我顾不得游览,马上去火车站买了当晚的车票。第二天早上回到家里,拎上箱子找到一位古陶瓷修复专家帮我修复。

3个月后,专家告诉我,根据该瓷器的胎质、釉质、青花纹饰及成型工艺等综合判断,应属元代青花珍品———青花凤首扁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这件青花扁壶与首都博物馆所收藏的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非常相似。

细细端详,该器是元代特色器型,高17.2厘米,底座长8厘米,宽4厘米,壶身为扁圆形。此物为盛水器具,直口圆唇,短颈,扁圆腹,浅圈足,壶左以昂起的凤首作流,分两侧出水,经过一段距离后归为一股水流,凤鼻前顶着一颗宝珠,壶右有卷起的凤尾作曲柄,壶身上部两侧绘有凤翅,下部绘有一丛茂盛的缠枝牡丹。青花图案粗中有细,笔意恣肆汪洋,给人一种雄浑大气的美感,这也是元青花的时代特征。它的制作过程采用了多种工艺,壶流为模制成型,壶柄为捏塑成型,装饰和造型融为一体,其构思可谓独具匠心。

虽然修复后仍有多处破损之处,但它在我的心里却是完美的。夜阑灯下,爱抚、把玩着一件精美的元青花,用心去实践它的工艺,用爱去复原它的完整,你就一定会豁然开朗,原来是“风流不用千金买,月移花影玉人来。”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