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正德年制瓷器的真假

作为明代第十位皇帝,正德皇帝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可以说是奢侈无比。他对生活的奢侈需求也推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比如景德镇瓷器。为了满足正德皇帝的需求,景德镇在瓷器器形和品种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创新,出现了很多独特的存在,而正德皇帝本人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装饰有阿拉伯文字的瓷器,这是正德年制瓷器的典型特征,那么,正德年制瓷器的真假如何鉴定呢?

如何鉴定正德年制瓷器的真假

1、看胎釉

釉中气泡较多且比较小,看起来和鱼子差不多,胎质比较白,而且细密,干涩。

2、看纹饰

正德年制瓷器的纹饰比较柔和,采用的是双钩填色法,不分阴阳,画面没有层次感,而且布局比较繁琐。

3、看工艺

正德年制瓷器正处于由细致向粗糙过渡的时期,小件虽然依然秀美,但大件已经出现厚重的情况。由于胎质脚软,盘子多有塌底的情况出现,足底有露胎可见黄溢,火石红痕较多。

4、看款识tAOci52.CoM

正德年制瓷器为两行双圈楷书,有青花款、矾红款以及暗刻款。正德年制瓷器的暗刻款多用在素三彩上,为四字楷书款,矾红款则多为官窑年款,青花款多在器物外底可见,为双行并列。通过款识也能鉴定正德年制瓷器的时期,但同样的,现在造假很多,款识鉴定只能当做参考,不能用作唯一标准。

正德年制瓷器的特征

正德年制瓷器的造型非常丰富,除了继承前朝的造型之外,还增加了很多新品种,比如梅瓶、双兽耳瓶、出戟瓶、葫芦瓶等,花盆类也有长方、六方以及菱花、八方等。供器类包括烛台、笔盒以及四层式圆盒、砚台、水滴、花插等,碗类有鸡心碗、高足碗、大碗、诸葛碗,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宫碗,其器型是口沿外撇,腹部深宽的,这种碗也被称为是正德碗,声誉非常高。

正德青花的原料分为两种,一种是石子青,一种是回青。正德朝的青花碗也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和弘治晚期差不多的,色料用的是江西上高县的石子青,发色稳定,少部分暗沉,有晕散带褐色铁锈斑。晚期则改用回青料,这种料制作出来的青花蓝色中带有紫色,与之后的嘉靖朝时期的青花相同。

正德年制瓷器中的典型瓷器非三彩莫属,正德素三彩以黄色、蓝色、绿色、紫色为主,不用红色,因此被称为是素三彩。景德镇素三彩烧制始于成化时期,在正德时期是最好的,不仅色泽浓艳,且材料细润,纹饰洒脱。

正德瓷器精品鉴赏及拍卖成交价格:

1:明正德黄地青花花果纹盘,尺寸:29.3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15,800,000 ,成交时间:2005.10.2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5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正德年制》款。

2:明正德青花朵云双龙纹盘,尺寸:直径22.5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2,200,000,成交价: RMB 3,105,000 ,成交时间:2017.12.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正德年制」款。

盘撇口,浅弧腹,圈足,通体罩施白釉,釉质滋润,釉面匀净,微泛淡青色。内外壁皆以青花为饰,发色淡雅,浓淡相宜。盘心双圈内饰三朵灵芝形云纹,口沿装饰一周卷云纹;外壁饰双龙赶珠图样,双龙作追赶之状,雄姿遒劲,威势凌人,气夺千里。外底双圈内书「大明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字迹工整,结构清秀而笔力内蕴。其「德」字书写颇有特色,心上无横,也为此一时期官窑款识书写特色。如本品外壁描绘双龙赶珠纹样,盘心描绘品字形云纹,于洪武一朝既有烧造,并延烧至万历时期。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甲申,上入婺州……城未破先一日,有五色云见城西,氤氲如盖,城中望之以为祥及城下,乃知为上驻兵之地。」并于实录中数次记载五色祥云,皆为「圣德」所致,是为祥瑞之兆。故而祥云成为有明一代新样之吉祥纹饰延烧不绝。

3:明正德斗彩缠枝花卉撇口尊,尺寸:直径13.8厘米 高10.7厘米,估价:RMB 2,300,000 ~ 3,000,000,成交价: RMB 2,645,000 ,成交时间:2017.12.20,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品为较罕见之明正德斗彩缠枝花卉纹撇口尊,存世稀少,该尊造型周整,釉色、花纹均为正德御窑斗彩之代表。

4:明正德黄地绿彩云龙纹碗,尺寸:直径20.8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1,800,000,成交价: RMB 2,128,000 ,成交时间:2008.06.07,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敞口、弧壁、圈足。器黄釉为地,刻云龙纹及变体莲瓣纹,并填绿彩,外底青花双圈内书“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低温黄地绿彩瓷始创于明代永乐时期,宣德、弘治、正德、嘉靖朝均有烧造。其制作工艺先在胎坯上刻划纹样,纹饰上填低温铅绿釉,隙地填低温黄釉。正德黄釉绿彩瓷有盘、碗、高足碗、奓斗等器形,多饰刻填云龙纹。

5:明正德黄地绿彩赶珠云龙纹渣斗,尺寸:14.8厘米,估价:HKD 700,000 ~ 900,000,成交价: HKD 2,125,000 ,成交时间:2017.04.0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正德年制》款。

黄地绿彩龙纹乃正德瓷经典纹饰之一。永乐年间,景德镇官窖瓷 匠尝试新色釉配搭,黄地绿彩为其中之一。永乐及后历朝官窖均 曾试烧黄地绿彩器,惟未曾成功。永乐御蜜地层出土黄釉绿彩残片,其中有盘及带盖小执壶各一件,均为黄地绿彩刻云龙纹。 宣、成二窖也有黄地绿彩瓷片出土,有阴刻,也有堆花者。

6:明正德素三彩荷叶形洗,尺寸:直径24.5厘米;高9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2,070,000 ,成交时间:2014.05.19,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正德年制”四字楷书横款。

素三彩自成化时期已初露端倪,景德镇珠山遗址出土的三彩鸭形香熏,即为成化素三彩的珍贵实例。弘治时期烧制的一些低温釉,如娇黄、法翠(即瓜皮绿釉),至正德朝大放异彩,此两种釉色与釉上蓝彩、茄皮紫相结合,发展出新颖的素三彩瓷器,成为正德时期的名贵品种,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产量不多,尤为珍稀难求。

拍品器形独特,以自然生长的荷叶为形,口沿随形起伏,内外均暗刻筋脉,并饰以黄绿二彩,下承藕节式四方足,四角相连处塑为花朵,饰黄、蓝彩,藕节嫩白,阴刻根须,以蓝彩涂绘,外壁以深紫釉书“正德年制”四字楷书双框款。此类荷叶形器,亦可见于同时期之其他工艺制品,如故宫博物院藏明中期填彩漆梵文荷叶式盘,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龙泉釉荷叶洗,可见以荷叶之形化裁为器者,为明中期流行的新式样。

7:明正德-嘉靖黄地五彩龙纹绣墩,尺寸:高34.8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2,200,000,成交价: RMB 2,070,000 ,成交时间:2016.05.15,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6年春季拍卖会。

明中期画家仇英的作品多有涉及宫廷活动,一幅《宫中图》卷中,亭内的皇帝在妃嫔的环侍下坐在交椅上,亭外一官员踏步阶上作引导状,另一官员举步向前,欲俯身拜谒。皇帝左右咫尺处各有一坐墩,仿佛准备赐坐所用,其上为团云绣饰,以宫内赐坐之制,仅恩及皇太子、亲王、宰相等一品以上。晚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上说:”宫中有绣墩,形如小鼓,四角流垂苏者,亦精雅可用。”

绣墩其实为坐墩,是古代坐具的一种。因人们喜在上面覆盖一层织绣的坐垫,而名其为”绣墩”;又因其造型腹部大,上下小,状似腰鼓,故又 名”鼓墩”。此绣墩呈鼓形,器形硕大恢弘,两道鼓钉纹将腹部纹饰分为三层,鼓钉一周上紫彩;腹中部以黄地为底,绘绿彩加紫彩荷塘穿花龙纹,下承海浪纹,似海水江崖上双龙盘旋,双龙细长弯曲,张牙舞爪,气势威猛。腹部鼓钉上下绘绿彩牡丹花卉纹。剔刻、添彩技法娴熟老辣,釉色亮青、硬度感强。器形硕大,釉面厚润,古拙感强。造形纯朴,给人以稳重厚实之感。其外壁纹饰装饰均采用赭石色和绿色、搭配以紫色,色彩古朴素雅,纹饰布局疏密得体。黄彩浓艳,绿彩鲜亮,与深沈的紫彩形成鲜明对照,其中绿彩色调偏向孔雀绿,为明代素三彩的特征,纹饰布局对清代官窑黄地素三彩品种具有重大影响。

8:明正德白釉素胎绿彩云龙纹碗,尺寸:20厘米,估价:HKD 1,600,000 ~ 2,000,000,成交价: HKD 1,940,000 ,成交时间:2012.10.09,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正德年制》款。

深壁弧腹,撇口,矮圈足。盌心划五爪团龙纹,纹饰留素胎,上添绿彩,余隙满施釉。内壁留白,外壁另饰绿龙一双,隙地浅划山石波涛。器底署青花六字双圈楷款。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如何鉴定彩陶的真假


如何鉴定彩陶的真假。

1.想要鉴定彩陶的真假,首先看它的胎质。远古的时候,人们制作彩陶的条件是有限的,但是因为条件有限,所有使用的材料都是非常的天然的。远古时代的人们会使用经过河水冲刷过的优质陶土进行制作彩陶。这样的土质是非常的纯净的,而且没有杂质,非常的温润。

2.彩陶是一种比较有“胶”质感的陶器。古代的时候烧造的技术条件是比较差的,所以一般温度会较低,但是这样的陶器出来之后是具吸水性的,而且很强。一般用手去敲打,能听到低沉哑音的。相对来说是比较轻的,没什么重量感。湿水之后能闻到土荤的气味。彩陶是古代的人使用的生活用具,所以在出土之后就会有一些磨损和氧化。

3.彩陶的造型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古朴和淳厚的,相对比较的自然和柔和,有种饱经沧桑却没有火气感的。而古代是没有什么尺寸可言的,所以一般制造出来的彩陶都是规格不一的。因为都是纯手工捏造的,所以会有些轻微的变形。表面上看起来也是会有一些凹凸感的。这些都是正常的。

4.在古时候,彩瓷上面的纹饰,都是代表一个部落和氏族的,是一种标志。所以图案各式各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在里面。而不是很现代的。一般会有鸟纹之类的图案,变化上非常的多,但是和现在的工艺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正德瓷器鉴定方法


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以素三彩最为著名。下面简单说说正德瓷器鉴定方法。

1、正德时期,大器日益增多,修胎欠佳,接痕明显。

2、此时正处于大明瓷由细致、薄胎向粗糙、厚重过渡的阶段,因而粗细兼有。

3、釉面有白中闪青的特点。

4、图案纹饰中,多有表现回教、道教色彩的装饰。青花器的绘画,除沿用一笔勾勒点划外,兼用双线勾勒、填色平涂法。民窑器物,大多粗率豪放。

5、器足露胎处一般修切平齐,也有滚圆状出现。较浅的器足多向里收敛,有跳刀旋痕和塌底现象。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与明初的肚脐状底足相似,民窑也是如此。

6、器底釉面,有典型的青白色和亮青色特征。

7、正德以四字或六字楷书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亦有用回文、巴思八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其特征是:“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正”字笔锋三横平,“德”字,心宽十字小,“年”字横划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正德瓷器鉴定方法”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如何辨别瓷器的真假


如何辨别瓷器的真假?

叶佩兰祖籍金华,尽管自小不在金华长大,但她对金华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多。金华早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烧制陶器,婺州窑更是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特别随着近几年来的古瓷收藏热,婺州窑再次受到世人的关注。有着40余年从事古瓷研究的叶佩兰认为,金华作为婺州窑的发源地之一,比其他地方来说,收藏类似的古瓷更有独特的地利条件。鉴赏会期间,仅市民拿来请专家鉴宝的器物中,瓷器就占了2/3.

叶佩兰说,瓷器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在我国历史上曾数次出现发展高峰。但目前大量赝品充斥市场,因此,如何辨别真假瓷器很有必要。

收藏古瓷,首先要对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状况有所了解,因为各个时期陶瓷器都有不同的特征,无论在造型、花纹、胎釉、款识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存在一个由早到晚的演变过程,这是鉴别古陶瓷的基础。鉴别时可以从器形、胎质、纹饰、款识、底足等五个方面进行识别。

一看器形。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如此次鉴宝会上的第一件宝物——兰溪一位藏友提供的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刻花浮雕莲瓣纹都体现了当时的审美风格。加上宋代生产白瓷窑系多见,但在色泽上偏黄,这是与其他时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胎骨的质量越往后期,质地越细腻,上釉的工艺方法也越多。这使得每个时期烧制的釉彩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三看纹饰。瓷器上的纹饰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纹饰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这就需要藏者对我国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四看款识。款识也叫年款。在一些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着某某皇帝的年号等,有“官窑”款、“民窑”款之分。这些款识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成色也不一样。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底足。因各时期的烧制工艺不同,在烧制时支撑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这使得陶瓷器皿的底足部位有着明显的差异,底足因为有支撑物,凹凸点不同,有的上釉、有的无釉彩。这些都是鉴别瓷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叶佩兰说,要把握上述五个方面,所要涉及的知识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但最为重要的是实践,特别是时下一些“高仿”古瓷的出现,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就需要多看,看书、看实物、看真品也看仿品;通过到博物馆、文物商店,逛古玩市场,多摸多看多学。一些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就是这个原因。

瓷器真假鉴定那些事儿


很早的时候就想好好的聊聊瓷器的真假问题了,古玩这个圈子永远都离不开的话题就那几个:假货、捡漏、砖家、吃药等等。说白了就是真假的问题,不管是干这一行的还是单纯的爱好者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真假。

说着分辨真假好像挺容易的,其实不是的。每一个人最开始的时候初步进入的古玩行都会经历一段学习的过程,这个学习跟上学的时候的学习还不一样,古玩这行没有教科书,没有具体明确的知识体系,没有权威的机构认证,甚至现在都没有官方承认的鉴定标准。我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也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慢慢的接触的多了大概的理解了为什么。古玩辨别比较考验眼力,每一个到代的瓷器都有自己的独有的精气神,每一个时代的瓷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个时候古玩给你的是一种感觉,文字在这个时候真的显得挺苍白无力的。因为你没有办法明确的用文字去表达出那种感觉。在一个古代的东西流传下来,谁知道它经历了什么?历史环境和时间让古玩有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现在的古玩真假方面众说纷纭。看到一句挺有意思的话来形容现在的古玩辩伪,“一件东西你让10个人看,能得出11种结论来。”听这话挺搞笑的,实际仔细想想挺无奈的。

砖家:现在的古玩市场里有太多的真真假假的碎片信息了,古玩学习的过程就是要在这真假难分的大环境中寻找可靠的信息,并梳理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里就需要砖家出场了!砖家也是人,是人都有看错的时候,尤其是在这个没有行业标准里的砖家。在这里我并不是否定所有的砖家,我们还是有一些真正的大家存在的,比如说王世襄老先生,那是真正的古玩大家,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那么砖家说的都不对吗?不是的,孔圣人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不是让你看到比你强的人就认作你的老师,而是首先你要有你自己的主体思想,在坚持你的主体思想的情况下,择其善者,去其不善者。这句话应该用在与别人的交谈和交流上,即使那个人是砖家,那我也择其善者,去其不善者!

就从图片看古玩的真假这点,我一直持怀疑态度。确实有能看出来的,除非是那种清代的修足手法,元代的造型,明代的纹饰。这确实可以看出来,这种低级造假的确实不需要上手。可是许多时候这种基本错误是不会犯的啊!我们在看器型符合老的之后,这才上手。第一上手感觉手头的轻重感,那些瓷器重量应该是个什么感觉,瓷器的重心该处于什么位置等。然后在看修足手法,看修足体现出的年代与器型体现的年代是否相符,至少出入不能太大。然后就要看釉色是否符合以上呈现在年代。如是有图瓷器,再细看图的用料,画风等。有纹饰的看纹饰是不是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的。

古玩说是与物件的沟通,实际上是与人的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独特的见解,最后还是强调一遍孔圣人那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蝇翅纹瓷器是什么 如何鉴定真假


中国瓷器种类众多,消失的、存在的,各种各样,美轮美奂,让现代人沉沦。不过,你知道吗,在瓷器中,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存在,它们不仅增加了瓷器的种类和美观,也让收藏者多了一些收藏乐趣,比如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瓷器蝇翅纹就是其中一种。那么,瓷器蝇翅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

瓷器蝇翅纹是什么

在民间收藏界中,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千年老窑显蝇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经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小编才知道,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蝇翅纹的形成需要千年以上的釉面才能老化脆裂形成,少于这个年份的瓷器是很难形成蝇翅纹的。所以,一旦你发现手里的瓷器有蝇翅纹,那么,恭喜你,你的瓷器至少也在千年以上。

其实,在日常观察瓷器中,经常会有人看到瓷器釉面上出现一些看起来像蝇翅、蝉翼、疏网、蜘蛛网类的纹理,这些纹理中以蝇翅纹最为细小,也最难得。尤其是这些纹理都是因为氧化、釉面质变形成的,为自然脆裂、老化现象,不是人工形成的,所以,很难形成一模一样的。

另外,蝇翅纹的藏身之处非常隐蔽,多为皱皮纹、积釉纹里面才能看到。当然,这种蝇翅和之前唐三彩出现的蝇翅纹还是有所不同的。

正是因为蝇翅纹没有规律,所以在仿制过程中,很难形成一模一样的,自然就难以仿制,这也是古瓷器防伪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何鉴定瓷器蝇翅纹真假?

由于瓷器蝇翅纹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存世量极少,因而市场价格非常高。这也让一些利益熏心的商人铤而走险,找人仿制。但前面也提到过了,瓷器蝇翅纹实际上是很难仿制的,所以,当你看到瓷器蝇翅纹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一下真假,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年代

瓷器蝇翅纹的出现往往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在收藏藏品的时候,如果不是这个时间出现的蝇翅纹就要小心了。

2、纹理

瓷器蝇翅纹是自然脆裂形成的,毫无规律可言。它的美感是自由的、放肆的,不是呆板的。所以,当你发现自己遇到的蝇翅纹瓷器看起来非常刻板之时,就要警惕是赝品。

3、价格

像蝇翅纹这样稀有的纹理瓷器,市场价格一般都很高。如果遇到非常便宜的,则要提高警惕。

总的来说,收藏瓷器是一门大学问,即使是老手也要不断学习才能保证不打眼。如果是新手,不建议直接入手这样高难度的藏品,以免判断失误。

豇豆红瓷器的真假鉴定技巧


红色的豇豆想必大家都见过,那么清朝晚期的著名瓷器豇豆红呢,大家有过了解吗?现在市面上鱼目混珠,很多人想买真的豇豆红却屡屡被骗,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分辨豇豆红的真假吧。

首先豇豆红既然有那么多假货,就说明了它的收藏价值。豇豆红是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色调淡雅怡人,色泽像红豇豆一样而得名。釉质红润细腻,含有粉质。红釉中有着因烧制时氧化还原不同而形成的天然绿色苔点。有的露出的不均匀被称为”美人醉“,色调稍微淡一点浅一点的,就会呈现粉红一点的颜色,被称为”娃娃面“或”桃花片“也是非常的通俗易懂。最上等的是”大红袍“,釉色明快鲜艳,通体颜色洁净无瑕,中间的部分宛若豇豆皮,还有着深浅不一的苔点,非常好认,就算是外行也能看出它不同寻常的地方。而且豇豆红收藏比较特殊,讲究收藏康熙本朝的,所以如果识货,有一双火眼金睛,就能挑走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康熙本朝的大红袍。

首先由于豇豆红烧制成本高,清朝制造的豇豆红本来就比较少,民国晚期又因为成本高所以几近失传。解放之后陶瓷研究所集合科学家和一些艺术家又开始慢慢的研制,出了很多精美的仿制品,才没有让这个文化失传。所以市面上能买到的真品豇豆红是极其稀少的,大多都是仿制品。那么如何分辨呢,第一,就是小。豇豆红无大件,大件的一定不会是真品。第二,就是颜色,豇豆红,顾名思义,就是像豇豆皮一样的颜色,也是一个普通人很好分辨真假的地方。第三呢,就是分辨它的制作出来的时间了。所谓真品,就是在晚清或者之前出的,之后的现代的豇豆红都是仿制品。

以前清朝晚期的官窑烧制出来的豇豆红器底部都有大清康熙年研制三行六字楷书官窑版,是宫廷的文房用具。底款字迹也是要流畅整齐。但是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仿制品都会在器底仿写这些,写的稍微好一些很多人就无法辨别了。所以我们要从底部的氧化程度结合一定的化学知识判断它的年代。包括从化学角度从瓷器胎骨上也可以加以判断。第四,就是看它的做工了。因为烧制成本高,比较昂贵,所以清朝大部分豇豆红都是官员才有的,所以做工都是非常细腻的。如果是做工比较粗糙,外表看着不是很光洁,晶莹剔透的话,那多半就是一些比较低劣的仿制品了。

看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也能挑选到真正的康熙年间的大红袍。

白釉瓷器的特征及鉴定真假


白釉瓷器,是我国古瓷器中历史较为悠久的瓷器之一,始现于南北朝,在隋朝后发展趋于成熟。中国的白釉瓷器是先从青瓷、青白瓷、卵白釉、甜白釉、象牙白慢慢发展过来的。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如果釉料中含有氧化铁,烧出的瓷器会呈现深浅不同的青色,如果釉料中的铁元素含量小于0.75%,那么烧出来的就会是白釉。不同时期的白釉瓷器有着不同的特点。

北宋时期,由于制瓷工艺、胎质、釉料等方面的提高,烧制出来的是青白釉瓷器,白而不莹,白中闪灰,高雅淡洁,色润雅秀。明清时期,德化窑烧制了色泽明亮的“象牙白”,永乐窑烧制了温润如玉的“甜白釉”,这些在后来都被称作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唐以及五代时期,白釉瓷器的釉面白度在制作时得以增加,由原先的施化妆土改为了选用高质量原料,如此一来,瓷器的釉面也变得更加光洁。该时期大部分的白釉瓷器内外会施加白釉,底部无釉,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雪白,造型规整大方。

由于白釉瓷器在唐宋时期可算主流瓷器,而且名窑迭出,如宋定窑、邢窑、越窑、龙泉窑等等,所以制作出来的诸多白釉瓷器都被民间视为标准仿制。所以,为了能够不被仿制品混淆双眼,了解白釉瓷器的鉴定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瓷器有了解的都知道,任何一件青花、五彩以及粉彩都是以白釉作底色的。白釉的配色在各朝代都不一样,所以掌握了常见时期白釉的配色,就自然能辨别市场上标识的白釉瓷器的真假了。

元朝的白釉有白里发黄和白里发蓝。洪武时,白釉有青白、青灰、卵白多种。永乐、宣德的白釉均为白中泛青,肥厚晶莹。成化时期,白釉表现为白而滋润,厚如凝脂,细腻温润。

弘治白釉分为灰青、卵白、亮青三种,在聚釉处会闪出淡淡的青色。万历年的釉色肥厚莹润,白中泛青,厚薄不均为此时的特色,釉层薄的有“贴骨釉”之称。

清三代的白釉光润细腻,白中泛青者居多。雍正朝为了烧造五彩瓷以及粉彩瓷,白釉中又多了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显得光亮,浆白色泽更白。而现代的仿品中,白釉皆为白中泛灰或者白中泛黄,没有莹润的光泽,远不及古瓷的白色好看,所以明白了白釉的配色,看得多了,自然就能选出真假了。

康熙青花瓷器真假鉴定技巧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景德镇瓷业盛况空前,保持中国瓷都的地位,不仅明代的工艺和品种应有尽有,而且还有许多发明创造。青花瓷的色彩呈宝石蓝,比明代的更鲜艳纯净,别具风格。其中,康熙青花以娇艳欲滴、青翠明快的青花色泽,精湛的绘画装饰,千姿百态的器物造型独步中国陶瓷史。康熙在位长达61年,康熙瓷器的制作也分为早、中、晚三期,而真正可以代表康熙青花瓷最高水平的是康熙中期瓷器。因其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收藏价值,自晚清至民国的官窑和民窑,以及现代景德镇大小窑口都竞相仿制。怎么辨别康熙青花的的真伪呢?接下来本文将从造型、青料、画风和纹饰等多方面进行辨伪。

青花加彩花鸟纹碗

一、康熙青花特征之造型:琢器和圆器均重心偏低

康熙青花瓷造型丰富多彩,器物种类之多、器形繁杂,其造型也分琢器和圆器两大类。

康熙青花琢器类造型整体风格古拙、凝重,线条刚劲,转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对于整个清代,器物造型多显得瘦高。康熙青花琢器类在演变过程中,其造型风格是重心逐渐下移,尤其瓶、尊类器物最为明显。康熙青花瓷既保持了康熙瓷器造型外观高瘦的风格,又从视觉上呈现稳重端庄的效果。康熙圆器类器物整体上讲究平稳,尤其是碗类,重心相对偏低,口径和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

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

二、康熙青花特征之色彩:康熙中期的“五彩青花”

康熙青花之所以闻名,主要在于其青花绝佳的呈色,而青花的呈色又主要取决于青料的质量。青花呈色的好坏,除了青料的质量之外,还要看青料中的钴、锰、铝的调配比例是否得当,配置得当,青花发色就会明快艳丽。康熙青花的早、中、晚三期色调差异很大,其变化的过程基本是循着灰暗-明快-灰暗的步调发展,巅峰时期应是康熙中期。这个时期制瓷工匠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青料的配置方法,烧制出了闻名于世的“五彩青花”,即仅用一种青料便可渲染出景物的疏密远近,阴阳向背,使画面极具立体感,达到了中国画特有的“青分五色”的效果。又由于其色泽亮丽,又将其称为“翠毛蓝”和“宝石蓝”。

三、康熙青花特征之画工:分水法的运用

康熙青花的画工绝佳,斧劈皴、披麻皴等国画技法在青花的绘画中广泛运用。尤其是“分水法”的运用,使得上好的青料得到充分展示。分水法是根据中国画中水墨画的各种皴法创造出的一种渲染技法,根据青料料水的浓淡,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几个层次进行渲染绘画。这种技法在康熙时期达到高峰。

青花松竹梅纹诗句观音尊

四、康熙青花特征之纹饰:人物纹饰和长篇文字装饰盛行

人物纹饰:康熙青花的人物画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画影响。绘画题材方面更是包罗万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满乡土气息,如高山流水、携琴访友、丛林花卉、渔家乐、农家乐、仕女、刀马人等。

山水纹饰: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多采用斧劈皴、披麻皴来表现山石,以分水法来进行阴阳向背和浓淡相宜的渲染。其间加绘以人物,置身山水之众,如数老对弈、秋山草庐、东坡赏古,观瀑泛舟等,闲逸安然。

花卉植物纹饰:传统的缠枝花、折枝花沿用,但技法更为写实。这个时期冰裂纹在康熙民窑瓷器中大行其道,其以青料为地,以渲染的手法绘制出冰裂纹,再辅以朵朵绽放的梅花,有时还配以开光技法,添加山石动物纹饰。

长篇文字装饰:在康熙期间盛行。如《前后出师表》《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兰亭序》等,有的以文字饰满全身,有的是一面书写文字,另一面绘画相应的图案纹饰,这种装饰主要出现在大笔筒上。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如何鉴定正德年制瓷器的真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如何鉴定正德年制瓷器的真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如何鉴定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