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纹瓷器价值几何

论及瓷器纹饰,必定不能绕开以植物入纹饰的花卉纹瓷器,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入诗入画都是常事,同样的,在瓷器纹饰中,以花卉作为主题的花卉纹,作为一种绚丽华美而富于变化的纹饰,在历代瓷器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那花卉纹瓷器究竟价值几何呢?

花卉纹自宋起即开始运用于瓷器上,但这一时期的花卉纹较为简单,并往往是作为辅助性的装饰配合其他主题纹饰。花卉纹瓷器真正得到发展是在元朝,而明清二朝时其技艺已相对成熟,且颇多创新,所以明清时期品相佳的花卉纹瓷器较之前朝,是更具有收藏价值的。

除了年代,花卉纹瓷器本身的纹饰特点也值得注意。一般来说,花卉纹瓷器重花种类的选择,一般是带有吉祥寓意或高洁品格的花卉,比如牡丹、梅花、莲花等等,都是常见的花卉纹主题。而其中牡丹与莲花的运用在明清时期已较有创新了,特别是永宣青花中,常常可见。本身牡丹是较为绚丽、烂漫的花卉形象,而莲花是高洁、典雅的形象,此二种花卉在花卉纹中常常与缠枝联系起来,繁而秀、媚而端。特别是缠枝莲,在雍正年间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呈现于瓷器上不仅通体精致秀逸,且花枝半卷、翻涌不断,颇具妩媚情态,所以缠枝莲纹还象征着吉祥如意,这样的花卉纹瓷器,就是颇受收藏家们喜爱的。

花卉纹瓷器的价值几何,还需根据其色彩选择、技法多寡来判断。一般来说,花卉纹瓷器的色彩种类是很丰富的。比如青花中就常用花卉纹,此外墨彩也是经常被采用的,进入清后,粉彩与珐琅彩的运用为花卉纹平添几多光彩,甚至出现了更加绚丽的五彩花卉纹瓷器。所以在花卉纹瓷器的色彩鉴赏上,应当注意在明清之前都是较为素净的,明清之后才逐渐走向多彩化。所以从技法上来说,明清之前多是绘制辅助划刻,而在明清之后,在彩绘之外还加入了掐丝、珐琅画等多种技法,使花卉纹瓷器更好地展现了其富丽、华美、精致的特点。

总体而言,花卉纹瓷器的价值是比较高的,而其价格又会因为花卉种类、精美程度、技法多寡、色彩种类以及重要的年代、品相等要素而变动。所以想挑到心仪的花卉纹瓷器,就要注意从以上几点着手鉴赏。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中国陶瓷“地域品牌”价值几何?


提及陶瓷业地域品牌,许多人会想到、佛山陶瓷、唐山陶瓷、山东陶瓷、夹江陶瓷、华东陶瓷以及石湾陶瓷、德化陶瓷、宜兴紫砂、南庄陶瓷等,这些地域的陶瓷生产或是生产历史悠久,或是产业集中度高,或是产品档次高、品牌知名度大,或是陶瓷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源、市场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陶瓷产业发展等,它们以各自的优势雄起,成为当地经济的主导甚至全国陶瓷行业的“朝圣地”和“领头羊”。

品牌“双刃剑”效应

陶瓷业地域品牌的形成,固有其先天因素,但后天条件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地域品牌的形成离不开所有单个品牌的共同努力,而地域品牌的价值也会惠及每一家陶瓷企业的单个品牌。以有“中国建陶第一镇”之称的广东佛山禅城区南庄镇为例,20年建陶业的生产历史,目前已实现年产量6亿平方米、约占全国建陶总量20%的规模,拥有全国最具规模、最高档次、功能最齐备的华夏陶瓷博览城,拥有与我国惟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学院合作成立的国家级建陶研发中心,并且涌现出了新中源、新明珠、金舵、上元、能强等一批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和品牌,去年有3家陶瓷企业获得广东省名牌企业称号,有4家陶瓷企业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在全国陶瓷免检产品中占有三分之一份额,从而为打造和提升“南庄陶瓷”这一地域品牌奠定了基础。同时,“南庄陶瓷”地域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又对组成地域品牌的所有单个陶瓷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肥厚的土壤。因此,造就利益共同体的地域品牌,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集中体现,也是陶瓷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陶瓷行业的地域品牌而言,无论其是沾了历史悠久的光,还是享了高新技术的福,抑或是乘了改革开放之东风,形成的原因千差万别,但是,作为共同拥有的资源或是财富,陶瓷企业应注重这个共同的大饼——地域品牌,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单个品牌来提高充实地域品牌。因为,在某些时候,地域品牌比单个品牌更易传播、更易熟知、影响力更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地域品牌也是一柄双刃剑,维护的好,大家共同受益,倘若某个品牌出现重大问题,更会对地域品牌内的所有单个品牌造成破坏性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前几年山西出了一种假酒,坑人害命,败了全部山西酒的市场;比利时发生“二恶英”事件,败了整个欧洲奶粉的市场,还有温州的皮鞋、日本的汽车等。这不仅说明地域品牌的存在,更说明相互竞争的企业共同维护地域品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升地域品牌价值

我国的陶瓷行业,在各陶瓷产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品的不同特色,也形成了品牌的不同风格,从而也导致了地域品牌的不尽相同,无论是档次还是特色。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众多陶瓷企业和品牌进军国际市场,当我们站在全球陶瓷市场的高度蓦然回首时,会发现,其实我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拥有一个更大的地域品牌——中国陶瓷。无论是在国外的陶瓷专业展会上,还是国外反倾销的矛头指向,中国陶瓷的概念已成为第一概念,它不仅简单地表明这些质优物美的陶瓷精品来自陶瓷的故乡中国,更说明“中国陶瓷”作为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地域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全世界的普遍赞誉。因此,对于国内陶瓷企业来说,共同维护我们共有的“中国陶瓷”地域品牌,提升其影响和声誉意义重大,而努力将其打造成国际陶瓷市场上的强势地域品牌,赶超意大利陶瓷、西班牙陶瓷等强势地域陶瓷品牌,更是国内陶瓷企业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近年来在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量连年递增的背后,却是“中国陶瓷”地域品牌价值的不断削减,从陶瓷产品出口价格的持续走低,到高档陶瓷群落`中难觅中国陶瓷产品的芳踪,无不说明“中国陶瓷”的含金量和有效价值在不断“缩水”。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却是我们自己在为我们自己“掘墓”:出口秩序的混乱导致价格战的国际化,为争夺国际市场份额不惜手足相残,竞相打压陶瓷产品的出口价格;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大多“拿来主义”,直接“洋为中用”;在针对国内陶瓷企业的反倾销官司中,鲜有为维护共同的地域品牌挺身而出者,任由反倾销利剑扼杀我们辛苦开拓出来的国际市场。种种有损“中国陶瓷”地域品牌的行为,无一不对国内陶瓷企业和品牌的国际市场开拓形成巨大的影响和阻挠。

粉彩瓷器有什么意义?价值几何?


粉彩瓷器,也即瓷器鉴赏中的“软彩”瓷器,为何得此名,皆因其色彩虽丰富,却都清淡素雅,不同于康熙时期的明红艳绿,别具品格,优柔温润,所以是中国瓷器史的重要瓷器品类。那么,粉彩瓷器有什么意义呢?它的价值又是几何呢?

首先,粉彩瓷器的出现,在清代本身就是较为特殊的,相对于青瓷以及珐琅彩等等,粉彩瓷器无疑是中国瓷器传统审美的回归,其端丽温和,淡彩出众,有中国文人所称道的“君子之气”,内敛深沉。尤其是雍正时期的瓷器,以粉彩瓷器为优,其彩绘的技法与优美的装饰都水平极高,这个时期的粉彩瓷器,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收藏价值,都是非常好的。但在同光之后,粉彩瓷器逐渐普通化,所以从客观上来说,康雍时期的粉彩瓷器,是最具价值的。

那么粉彩瓷器所呈现出来的温润淡彩,是怎么做到的呢?它又有何意义?粉彩瓷器的淡彩,是通过在彩中添加粉而达到的,这是一种名为玻璃白的物质,与瓷器原本的颜料混合,再加以精心描绘、烧制,可以减去几分清代彩料的煊丽耀目,而添几分优柔温润,最后出品的粉彩瓷器可以做到色彩饱满而不刺眼,红为粉红,绿为淡绿,且深浅有过渡,有温润稚趣之妙。玻璃白的运用,对于中国瓷器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过在瓷器甄别与鉴赏中,即使是康熙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中,也各有不同。康熙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偏向淡雅温润,柔媚婉丽,且器型端庄,在御用瓷器中别具一格。而乾隆时期则并非如此,由于时代审美的因素,原本粉彩瓷器所具有的婉丽特性被另一种富丽堂皇的风格取代,在乾隆时期,粉彩瓷器多用花形,且纹饰繁密,色彩密集,甚至有“花不露底”的粉彩瓷器出现,不得不说是别样的风格。

总的来说,粉彩瓷器作为软彩瓷器,通过在彩料中添加玻璃白来呈现效果,其特性就是温柔婉丽,润泽淡雅,在清代的瓷器中是一股清流,特别是康熙与雍正年间的粉彩瓷器,更是端庄大方,秀逸非凡。至于乾隆时期,才转向繁丽富贵。不管是哪一个时期的粉彩瓷器,都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当然,最优质的还是康雍时期的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图片及成交价格参考:

1: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盌(一对),尺寸:直径14厘米×2,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50,720,000 ,成交时间:2007-05-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双圈双行六字楷书款 。

2:清雍正粉彩过枝八桃五蝠福寿双全盘成对,尺寸:直径20.2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RMB 50,600,0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本品盘为一对,敞口,弧壁,圈足。盘心以粉彩绘一株苍茂桃树,沿盘壁蜿蜒伸展至外壁,枝上雅绘盛开桃花,缤纷花蕾,八颗嫣红桃实,五颗于盘内,三颗于盘外,浑然一体;桃枝盈间,以矾红绘就三只蝙蝠飞舞于盘心,另有两只绘于外壁,底足青花双倭角方框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此对盘,其上以精湛的笔法工笔写出一颗桃树,其枝干虬错矫健,蜿蜒而生,时而乍然转折,却总与碗形相得益彰。花蕊及花苞以细笔淡墨勾勒,突显其高洁清雅,密而不乱,充分表现画家功力。形态端庄秀雅,运用过枝花的手法在白底上从器外壁起画,经过口沿,延续到器内壁,绘八桃五蝠,取「洪福齐天」、「福寿双全」之意,雍正时期一般绘八桃,乾隆时多绘九 桃,故有「雍八乾九」之说。本品布局构图之妙见于「过枝」技法之运用。过枝又称「过墙」,即花绘布局将碗盘内和外壁相连通,图案自盘外壁攀延过盘边伸展铺陈于盘心,使内外图案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晚清陈浏所著《陶雅》记载:「庚子后出五彩过枝盘碗甚伙。过枝云者,自此面以达于彼面,枝干相连,花叶相属之谓,皆雍正官窑也。」

3: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高士策杖图笔筒,尺寸:直径18.3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34,840,000 ,成交时间:2016-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单圈三行六字楷书款。

这件笔筒做工一流,洵为雍正年间 (1723-35年) 的御窑精品。雍正帝的御用工艺品素以品味高雅、做工精湛见称。作为艺术赞助者,他的要求甚为严苛,无论身为亲王之时,或是在位的短短十多年里,他谕令制作之器物,无不体现了他超卓的审美水平,故深得藏家青睐。是次拍卖的笔筒,正是技术突飞猛进、艺术灵感遄飞和皇家大力赞助的成果。

4:清雍正粉彩瑞果三多暗刻龙纹大碗成对,尺寸:直径20厘米;直径20.2厘米,估价:RMB 15,000,000 ~ 25,000,000,成交价: RMB 32,200,000 ,成交时间:2016-12-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5:清乾隆粉彩过枝五福九桃福寿盘,尺寸:直径20.5厘米,估价:NTD 10,000,000 ~ 20,000,000,成交价: NTD 17,700,000 ,成交时间:2019-10-19,拍卖公司:艺流国际拍卖股份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拍卖会。

6:清雍正粉彩玉堂富贵纹菊瓣盘,尺寸:直径23厘米,估价:HKD 18,000,000 ~ 25,000,000,成交价: HKD 16,86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双圈六字楷书款。

此盘作二十四瓣菊瓣形,盘内以珐琅料绘以折枝牡丹、木兰及紫菀组成的团花纹饰,构图主次分明,勾勒精细。花瓣以珐琅白料染边,叶片以深浅不一的绿料绘制而成,意图表现西洋的光影明暗技法,为雍正彩瓷中极为珍罕的佳作。

7:清雍正粉彩福寿纹碗,尺寸:直径14.4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4,950,000 ,成交时间:2011-11-17,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直口,弧壁,深腹,圈足。粉彩装饰,盘内外壁绘桃蝠纹,一株枝繁叶茂的桃树,盘根错节,由碗外壁弯曲盘内,粉花绿叶,六枚嫣红熟透的硕桃悬挂枝头,五只红蝠展翅飞舞。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清末陈浏《陶雅》记有:“庚子后,所出五彩过枝之盘碗甚多,有桃实八枚缀于枝上者,索价亦甚巨。过枝云者,自此面以达于彼面。枝干相连,花叶相属之谓,皆雍正官窑也。”

粉彩瓷始创于清康熙朝,雍正、乾隆时期迅猛发展,雍正粉彩由玻璃白在彩绘画面打底,用传统绘画中国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色彩丰富,以娇艳柔丽名重一时。粉彩装饰图案丰富,纹饰有山水人物、花草虫蝶等。造型精巧玲珑,胎体轻薄,釉面莹洁细润,敷彩新嫩,纹饰绘制精工,纹饰画意生动,寓意吉祥,色调清丽淡雅,清新隽雅,为雍正粉彩器的上品。正如陈浏《陶雅》评论雍正窑器有:“雍正窑极精之脱胎瓷画。有四绝焉。质地之白。白如雪也,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而欲飞。映日或灯光照之,背面能辨正面之笔画彩色。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光。鲜盆娥细。睫有耸毛。且茎茎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

8:清乾隆鬪彩福寿开光题诗粉彩秋芳图扁壶,尺寸:31.8厘米,估价:HKD 12,000,000 ~ 18,000,000,成交价: HKD 14,500,000 ,成交时间:2017-10-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干」、「隆」印。

乾隆一朝造瓷样式繁多,时有创新。此扁壶造型精美华艳,符合当时造瓷风气,而且装饰细致巧究,可洞窥高宗雅趣。本品采明初扁壶器形,壶身以鬪彩缠枝福寿纹为地,两面开光,一面画粉彩花卉图,另一面题诗,加缀如意双耳,极富巧趣。乾隆个人品味喜好与本朝制瓷发展之息息相关,此壶糅合多种瓷器工艺,悦目非凡,可为一例证。本壶正面开光绘粉彩花卉图,妍葩自然可爱,边框描金,与背面题诗相应。花卉秀雅清新,涣明末名家恽寿平花卉绘画之风。恽寿平,号南田,「清初六大家」之一,尤擅「没骨」花卉画法,不钩轮廓,直接用色、墨渲染成形。其画法独辟新径,笔下花卉婉约柔美,若随风轻摆。恽氏师古法,重用鲜明艳色,如红、紫、明绿,将之重新融入中国绘画。雍正、乾隆二帝皆甚爱恽氏之画,康熙晚期新创粉彩,遂以恽氏花卉意韵入瓷。本壶以如意为双耳,别出心裁,可见其吉祥寓意深得乾隆圣心。壶身更以鬪彩画缠枝瑞莲及矾红彩蝠五只,寓意鸿福齐天。

9:清乾隆洋彩绿地开光四季花卉御题诗灯笼瓶,尺寸:高40.2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0 ,成交时间:2019-12-04,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本品造型典雅,撇口,短颈,溜肩,长圆腹,圈足外撇,其形似灯笼,故又有灯笼尊之称。与别致的造型相比,纹饰布局设计则更显匠心独具,以缠枝锦地衬开光白地花卉并御制诗为饰。本品除腹部开光外,通体以浅绿色釉为地,并以洋彩绘各式缠枝莲纹,设色鲜妍佳妙,配以翻卷的枝蔓,洋溢出浓郁的巴罗克风格;腹部设计尤富巧思,以描金做八如意方框开光,其内施白釉,绘一面画一面诗,交融更替为饰,所绘四幅花卉皆与御制诗文相对应。

陶器向瓷器的跨越 几何纹白陶瓿


几何纹白陶瓿(商)

高20厘米口径18.5厘米

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制陶新工艺

白陶是指器胎的表里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采用含铁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岭土制作而成。刻纹白陶的创制和使用,是商代晚期制陶工艺的新成就,它的硬度耐火度吸水率都较以往的陶器有质的飞跃,并为后世制瓷业的发展涤讪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尊贵的酒器

这件白陶瓿是商代刻纹白陶的代表作品,它仿造青铜器的式样制作,是一件盛酒器。造型为球形,敛口斜肩圆底,口沿外折,圈足外撇,给人以端庄饱满的感觉。

陶瓿的装饰纹样全部由直线构成,主题突出,层次丰富,先用线条在瓿上划出网格花纹,然后在网格内填刻主题纹样,再用刀刻去主纹以外的胎土,使其微微凸起,而在凹处再刻饰云雷地纹,形成由凸雕的主纹与细密线刻的地纹组成的瑰丽图案;颈部是夔纹,腹部为曲折纹饰组成的兽面纹,方菱作双眼,折线作鼻翼。装饰布满全器,构图谨严,凹凸疏密结合自然,对比强烈,产生虚实变幻明暗相生的艺术效果,细细赏玩,如观天上的辰星,繁而不乱。

世存极少

夏商两代,白陶器专为奴隶主贵族所有,因其质地坚硬,洁净美观,惹人赏爱,故做工十分考究,不厌甚精。到了商代后期,这种风气越演越烈,多出费工夫的精品,而产量很少。西周以后,由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兴起,白陶器逐渐减少以至根本不见,所以商代晚期的白陶成了稀世珍品。

海捞瓷到底价值几何?


一项有关海捞瓷的发掘和清理工作,再次将海捞瓷这种出水文物带入人们的视野。海捞瓷到底价值几何?

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发掘现场

近日,媒体披露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淤泥清理后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南海一号”的考古团队透露,自2013年11月“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出土小件器物瓷器标本623件,金器107件,漆木器11件,铜钱5000余枚,残损标本2100多件,另有少量动植物残骸。

“南海一号”运载最多的是瓷器,现出水数千件汇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那么,海捞瓷到底价值几何?

“海捞瓷”修复需分外小心,由于长期浸泡水中,釉质极易刮伤。

上世纪80年代,英国人麦克•哈彻将发现于南中国海的一条清代沉船上的2万余件中国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卖,直接获利8000余万法郎。此人可说是将“海捞瓷”推向市场的始作俑者。

此后跟随者众,“海捞瓷”的价值和影响与日俱增。“德兴”号近30余万件清代漳州窑瓷器在德国法兰克福被拍卖,继之又有发现于越南、泰国等地的沉船文物被陆续拍卖。

这一现象目前也已蔓延至中国大陆,2005年秋季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公司秋季拍会上,214件“海捞瓷”拍品,成交197件,成交率达92.05%,总成交额达272.7万元,而拍前的预估价仅为100万元左右。显然拍卖成交结果大大出人意料,而各方对“海捞瓷”及明清外销瓷的热情也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发现于万历沉船上的青花军持,军持是专为阿拉伯人烧制的盥洗用具。

历史上,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铁器等一直是向海外诸国输出的大宗物品。但由于海水环境的因素,丝绸、纸张等有机类物质很难保存。铁器等金属物品亦会严重锈蚀,只有瓷器可以长期不受侵蚀,所以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沉船物品当中,基本是以瓷器为主的。

目前我们看到的出水瓷器大体上可以按照保存状况分为新旧两种。

所谓旧,是指这些器物本身的釉面已经受到严重磨损,器体上(特别是露胎部位)多粘有贝壳、珊瑚等杂质。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沉船所处位置多属沙石质海底,这种地质结构的海底一般比较坚硬致密,遇难船只的船体结构直接接触到海床导致破碎。

由于古代船舶的肋骨、舭骨、隔板等构件大多是由不同形状的铁钉以及粘合物连接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失去作用,今天我们如果从上方俯视的话,看到的是一个以龙骨为中心的正投影平面散落摊开的解体船型。作为船货之一的瓷器,一部分在沉没过程中倾倒到船外,直接散落在海床上面,而遗留在船体内的瓷器随包装材料的分解也会直接暴露在海水当中。这种情况在地中海、阿拉伯海等海域尤为常见,我国的南海西沙、南沙海域等亦属此类情况。

由于潮汐作用,裸露的瓷器每天要受到两次高潮、低潮的海水冲击,器物与海沙不断摩擦,造成釉面完全失去光泽,触摸时手感非常粗糙。

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宋代铜镀金带饰。

从海底打捞出的瓷器中还经常会见到一些我们以往不常见的器型,如“南海一号”所出的青白釉叶蔓纹碗、盘以及许多明显仿金银器的折沿盘;西沙华光礁出水的钵形器、仰莲装饰炉等,就目前已知的陆地田野发掘与传世品都未见到类似的品种,这应是为海外市场专门定制的品种。

中国古代的船舶素以体型巨大而著称,这一点在我们工作过的“南海一号”、华光礁、碗礁沉船中都可以得到印证,过往资料显示,即使是一条不满百吨的短途小型航船也可装载万件以上的器物。如果将金额数量均摊,就会发现其实它们的单件市场价值并不高,通常仅在千百元之间,以曾在德国拍卖的“泰兴号”为例,许多器物的单件成交价不过10欧元左右。

因此,实际上“海捞瓷”除了并不高昂的金钱价值外,更重要的还是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沉船与以瓷器为代表的船货进行考古研究,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当时文化贸易等情况,还可以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好地复原历史原貌。

考古人员整理出水的瓷器

什么是广彩瓷器 它的收藏价值几何


广彩瓷器,观其名似乎与粉彩、珐琅彩属于同类,但实际上,广彩瓷器之名并非是针对瓷器的色彩而言的,而是一个简称,其全名是广州织金彩瓷。由全称可知其品类,属于中国传统技法与西洋技法结合而烧造所出的彩瓷。那么广彩瓷器的收藏价值几何呢?又应该怎么鉴赏呢?

从历史渊源上来说,自明代始就有的三彩瓷为广彩瓷的前身;进入清朝之后,三彩瓷发展成为五彩瓷器;而随着技艺的成熟,在康熙年间开始尝试烧造广彩瓷器。因为广彩瓷器属于低温瓷,烧制难度高,直到雍正、乾隆年间才有了较为稳定的广彩瓷出现。这一时期的广彩瓷器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构图稳定、四周有几何纹,具有艺术美感与空间的通透感,所以此二朝的广彩瓷器是最具收藏价值的。

而从瓷器本身的烧造技艺上来说,广彩瓷器的烧造工序繁杂,且采用中国传统技法与西洋技法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难度高,且对于工匠技艺的要求也更高。在后期还衍生出了一种新方式,即在白瓷胎上直接进行彩绘再烧制,这种方式也被广泛应用于外销瓷器中,特别是当时广东的商人,常常带着景德镇所出的上好白瓷胎来到广州,再根据外国人的意愿进行彩绘,不仅颇富异域风情,且出口品多,是较好的收藏品。

由于上述两种原因,广彩瓷器的器型与风格都是较为多变的。从器型上来说,广彩瓷器有杯盘碗罐等多种器型,常见的为碗与盘;而从风格上来说,除了前文所提到的几何纹图案辅以花鸟风景外,还有一种极为煊丽的图案,不用几何图案布局,直接在瓷器上通体彩绘花卉、卷纹,因为景德镇白瓷胎本身通体轻薄,釉面均匀明净,后期彩绘时重色彩浓艳,是具有典型的异域特征的。

总而言之,广彩瓷器是一种低温烧制的釉上彩,烧制难度高,技艺要求高,且多出外销瓷器,根据外国人的意愿进行彩绘,色泽浓艳鲜丽,具有异域风情。并且从风格上来说,广彩瓷器多几何图案装饰,布局巧妙,花卉纹秀雅、风景纹隽逸;而不用几何图案的广彩瓷器通体全部绘制花纹,宛如百花同放,极为多姿,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兼备。

【陶瓷文化】几何纹白陶瓿鉴赏


高20厘米口径18.5厘米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白陶是指器胎的表里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采用含铁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岭土制作而成。刻纹白陶的创制和使用,是商代晚期制陶工艺的新成就,它的硬度耐火度吸水率都较以往的陶器有质的飞跃,并为后世制瓷业的发展涤讪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这件白陶瓿是商代刻纹白陶的代表作品,它仿造青铜器的式样制作,是一件盛酒器。造型为球形,敛口斜肩圆底,口沿外折,圈足外撇,给人以端庄饱满的感觉。

陶瓿的装饰纹样全部由直线构成,主题突出,层次丰富,先用线条在瓿上划出网格花纹,然后在网格内填刻主题纹样,再用刀刻去主纹以外的胎土,使其微微凸起,而在凹处再刻饰云雷地纹,形成由凸雕的主纹与细密线刻的地纹组成的瑰丽图案;颈部是夔纹,腹部为曲折纹饰组成的兽面纹,方菱作双眼,折线作鼻翼。装饰布满全器,构图谨严,凹凸疏密结合自然,对比强烈,产生虚实变幻明暗相生的艺术效果,细细赏玩,如观天上的辰星,繁而不乱。

夏商两代,白陶器专为奴隶主贵族所有,因其质地坚硬,洁净美观,惹人赏爱,故做工十分考究,不厌甚精。到了商代后期,这种风气越演越烈,多出费工夫的精品,而产量很少。西周以后,由于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兴起,白陶器逐渐减少以至根本不见,所以商代晚期的白陶成了稀世珍品。

回纹瓷器的发展与价值


中国传统瓷器中,有几种纹饰是非常经典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比如万字纹、回纹等等。回纹,顾名思义,是因为与汉字“回”非常相似,因此而得名“回纹”。那回纹瓷器是如何发展的,又怎么判断其有没有收藏价值呢?

回纹自瓷器诞生开始就被广泛地运用于瓷器装饰上。比如在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上,即可见回纹,所以回纹瓷器是瓷器中比较经典的瓷器。而具体到历代的回纹瓷器装饰,则颇多流变。比如有的瓷器是以单个回纹依次排列组合而成的,而有的瓷器则是由正反相对的一组回文连接在一起作为瓷器装饰,也被后人称之为“对对回纹”,同时,瓷器上的回纹都是连续不断的,寓意着福寿的延绵不绝。

回纹瓷器的发展巅峰在宋朝,因为宋复古之风流行,所以自商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回文在宋朝瓷器中再度被广泛的运用起来。这一时期的回纹瓷器较之于前朝的华丽风格,自有一番简朴清逸之美,特别是青花的回纹瓷器,充分体现了这样返璞归真的简约之美。尽管宋回纹瓷器没有过多的装饰、色彩,但是非常注重纹饰的端丽、整齐。特别是其中景德镇烧制的回纹瓷器,其回纹排列整齐、端庄、俊美,刻划的线条流畅、精美、生动,是历代会纹瓷器中的上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而在宋朝之后,明清两朝是回纹瓷器发展的又一个小高峰,在这一时期出品回纹瓷器,除了仍然非常注重线条的延展与流畅外,对于空间感也有了很高的要求。这一时期的回纹瓷器,不再只是单纯的整齐排列,在整齐之上开始有了变化。同时清代回纹瓷器更加注重“一笔回文”,即用一条线条来表现一排回纹,所以要求线条的粗细布局都要整齐,这就需要精密的计算,是官窑比较容易达成的效果,所以明清回纹瓷器以官窑出品为上。排列方式的改变使回纹有了生命力。并且回纹的粗细虽然仍是整齐划一的,但上下的大小都不同,画面错落有致,较之于宋朝回纹瓷器,更加生动晓畅,把福寿延绵、吉祥长久的寓意更好的体现出来。

总体而言,回纹作为瓷器装饰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宋、明两个小高峰,宋回纹瓷器典雅秀逸、重线条刻画,明回纹瓷器生动富丽、重色彩与变化,各美其美,但都以官窑出品为上,特别是宋景德镇回纹瓷器与明“一笔回文”瓷器,都是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

团凤纹瓷器的发展与价值


在中国传统瓷器装饰中,龙纹与凤纹都是非常经典的纹饰,历代都有佳品。而在清朝出现的团凤纹瓷器,更是兼具创新性与艺术性于一身,为清朝瓷器增添了许多光彩,那么团凤纹瓷器是怎么发展的,又该如何鉴赏其价值呢?

团凤纹,顾名思义,是以圆形为形状主体,并在其中绘制凤凰,呈现出“团圆”、“富贵”的气度,而团凤纹瓷器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精美非凡、大气磅礴。清朝的团凤纹瓷器,以中期为佳,这一时期往往是在圆形内绘制单只凤凰或者一双凤凰,取“成双成对”、“好事成双”之意,是当时的陶瓷艺术对于圆满的表达。同时清代官窑在单团凤纹的基础上创新,在单纯的凤凰图周围装饰一些流云纹、霞光纹,使画面更加生动、精美。特别是清雍正年间的团凤纹瓷器,器型大气,团凤绘制得秀逸典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同时,清照的团凤纹一般是运用于青花瓷上的。清青花瓷为一次烧制完成,所以显色度高且莹润饱满,这使得团凤纹瓷器能够很好地将青花与团凤纹的特点融合了起来,蓝色鲜明、白色素雅,对比起来,加之清晰的线条与分明的层次,更增添了团凤纹的大气美感。青花团凤纹注重色泽的运用与线条的调整,但团凤纹绘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线条粗细不匀的情况,是正常现象,而在色彩的鉴别上应注意,清前期的青花团凤色彩是比后期深的,特别是色釉的浓淡不同导致的“同器多色”情况,是此时期施釉的固有缺陷,后世仿品多色泽鲜丽线条均匀,反而应当注意。

因为清团凤纹主要是作为山水瓷器的点缀,所以非常注重画面整体的意境与布局,在清后期的瓷器中,团凤纹往往是位于瓷器中底部的,画面重留白,团凤纹的绘制也不再是过于精致繁复的,为了不喧宾夺主,这一时期的团凤纹重精神气态,凤头高昂、尾羽飘逸,与山水纹饰结合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是这一时期团凤纹瓷器的鉴赏要点。

总体而言,团凤纹瓷器虽清代才出现,但其富丽华美的形象已深入人心。鉴赏团凤纹瓷器时需注意其与多种吉祥纹饰的结合,前期与后期色泽、线条、画面布局的变化,特别是其与青花的结合。色泽鲜妍、线条流畅、釉面均匀、凤纹精神秀逸的,就是极具收藏价值的团凤纹瓷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花卉纹瓷器价值几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花卉纹瓷器价值几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价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