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窑名品有哪些?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明代的官窑为中国瓷器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出现了斗彩瓷器。并且在这个时代明代官窑也出现了非常多的名品,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在明代的官窑名品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宣德时期的斗彩瓷器,虽然说斗彩瓷器并不算是一件非常成功的瓷器,但是他的出现让瓷器上面多了更多的颜色,让瓷器更加的绚丽多彩。现在都采瓷器现存量屈指可数,但是他在中国彩瓷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他也算是中国明代官窑的名品。

第二件瓷器青花瓷器,青花瓷器可能是我们比较常见的瓷器,在那个时候宣德和永乐这两个时期都以青花为主。虽然青花瓷器的色彩比较单一,但并不影响她的美丽,仔细数一数青花瓷器有十多个品种,并且在那个时候青花瓷器还富有着美丽的传说。

釉上彩瓷有好几个品种,像五彩瓷、素三彩瓷、珐琅彩瓷 、粉彩瓷、水墨五彩瓷等等这些都是明代非常有名的瓷器。每一个品种他们的颜色都有,属于他们的色调,每一个色系也是有非常独特的地方。高温颜色釉瓷,是宣德时期的名瓷,之所以叫做高温釉瓷,是因为他要1200度到1350的温度下烧制而成。从外表来看像红色的宝石一样,所以也称之为宝石红釉。除了高温颜色釉瓷,还有低温颜色釉瓷,低温釉瓷就是在700度左右的温度下烧制而成的。然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看见的“鸡油黄”,他的大致色泽是比较一致的。

再者就是窑变釉瓷,它的外形是因为在烧制的过程中在窑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所以外表也是这样所形成的,他要经过两次的烧制。之所以称为窑变釉瓷,是由于会经过窑变这一过程使得名。在乾隆和雍正时期,我们经常能看见窑变瓷器。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结晶釉瓷,在瓷器内能够明显看到有结晶体存在,能够成为结晶釉瓷是由于原料中存在着大量的结晶体物质,在雍正和乾隆时期结晶釉瓷是非常出名的,也是那个时候非常出名的官窑名品。不得不说在明代有着很多非常著名的瓷器,也算是在中国实现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记载一个重要的存在形式。

我们能发现一个规律,在明代瓷器的命名到时候,会通过瓷器的特点来命名。但也能够方便大家记忆也能够,让我们明确地知晓,这一件釉瓷的特色,这些时期都非常的漂亮,能够看得出在明代出了很多的名匠。无论是从瓷器的外形还是从它的色泽上来说,明代这些名品都是非常值得收藏保存的,买一件现存的瓷器都是非常完美,也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或许把它们放在一些就是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在那个时候的官窑是只供皇家所用的,百姓是没有资格用的,所以说从地位上能够看得出他的尊贵他的价值。

明代官窑名品赏析:

1:明初龙泉青釉玉壶春瓶,尺寸:高33.5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RMB 7,820,000 ,成交时间: 2019-08-04 ,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9春季拍卖会。

拍品撇口,细颈,圆腹,圈足。通体满施龙泉青釉,釉面凝润,色泽清新素雅;外壁光素不着冗余纹饰,尽显低调典雅,气度不凡。明代玉壶春瓶由元代形制演变而来,较元重心下垂,曲线更为婉转鲜明。艾惕思爵士曾有文章指出:安徽合肥出土了元银胎玉壶春瓶,故瓷胎玉壶春瓶可能源自金属器。

2:明初龙泉青釉梅瓶,尺寸:38.8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7,375,000 ,成交时间: 2020-07-11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20年春季拍卖会。

梅瓶素朴无纹,器形丰腴俏美,釉色明润,几近无瑕,龙泉窑佳品之代表,当属明初官作一类。时匠技艺精湛,如此上宽下敛、素面无纹之器,尤为难烧,但见瑕疵,即致佳料余废,需比例匀称,窑火老练,方得上品。

本品器形,较明初龙泉典型梅瓶,略显丰张,或源出景德镇官窑青花相类品。

3:明青花里外庭院高士图花形碗,尺寸:30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3,894,750 ,成交时间: 2001-05-01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1春季拍卖会。

4:明万历青花莲池鱼藻纹大缸,尺寸:直径56.5厘米,估价:HKD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HKD 2,660,000 ,成交时间: 2011-06-01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5:明十五世纪青花人物图筒炉,尺寸:直径17.5厘米,估价:HKD 700,000 ~ 900,000,成交价: HKD 1,250,000 ,成交时间: 2019-05-29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M.TaocI52.com

「此类造型的炉为成化前后所多见。器均胎薄体轻,釉面青白肥润,纹饰纤细柔和、清晰疏朗,青花色调艳丽并有晕散,器壁常绘山水人物图景。」

6:明中期青花八仙祝寿纹罐,尺寸:高35厘米,估价:RMB 700,000 ~ 900,000,成交价: RMB 805,000 ,成交时间: 2011-11-14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本品体量稍大,短颈,弧腹,胫部略外撇,圈足。外壁以青花作画,胫部一周轧道纹,上均匀分布数组海棠形开光,内绘折枝花纹,肩部饰大如意云头纹,云头内亦绘各式花草,上下有卷草纹和明月花纹陪衬。腹部为主题纹饰,绘八仙祝寿图。八仙祝寿图案为明中期的流行纹样,但见寿星居中端坐于松下,头带宝光,手持如意,童子站于一侧服侍,旁有梅花鹿,稍远处有仙鹤闲走。八仙各持法器行于路途,姿态各异,尽显平易近人之诙谐,全无道貌岸然的威严。胫部环饰一周莲瓣纹。整器造型饱满,青花色泽纯正,且浓淡有致,绘工亦细腻传神,人物衣纹明暗褶皱亦清晰可见,寓意吉祥,为难得的明中期青花作品。

7:明珐华莲池花鸟纹梅瓶,尺寸:高31.5厘米,估价:RMB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690,000 ,成交时间: 2019-12-04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小口外侈,短颈丰肩,弧腹敛胫,至底外撇。外壁通体施以珐华釉,底色为宝石蓝,外壁以堆花沥粉技法勾绘图案轮廓,再填以各色彩料,肩部以堆贴、雕刻等技法饰璎珞如意纹,腹部则环饰莲池一角,荷叶荷花亭亭而立,莲瓣以罕见贴花堆迭的方式而成,莲叶上更生动地挂着露珠,胫部饰波浪纹。构图繁密有致,层次感极为丰富。纹饰图案富有立体雕塑感,玲珑华美。

8:明萬曆五彩云龙戏珠纹大盘,尺寸:38.1厘米,估价:HKD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687,500 ,成交时间: 2016-06-02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6月拍卖会 。

钤印款识:款识:大明万历年制 。此盘器形硕大,所绘赶珠龙纹栩栩如生。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南宋官窑瓷器有哪些特征?


南宋官窑瓷器有哪些特征?一、南宋官窑瓷胎体特征

南宋官窑瓷胎比北宋官窑瓷胎薄,质地细腻。胎骨中自含铁分较多,故颜色为黑色或者灰黑色,一般称为黑胎,地部有支钉痕,有的器物有两层支钉。

二、南宋官窑瓷釉色特征

南宋官窑瓷早期器物釉层不厚,釉面滋润,有玉质感。釉色有粉青、青灰和近似蜜蜡黄等色。其中已粉青釉为主,通体施釉,器形美观。晚期施釉较厚,在器物断面上,可看出多次上釉的痕迹,有的釉层厚于瓷胎骨。釉色沉静滋润,比早期产品更具玉质感。釉面有疏密而不等的纹片。琢器棱角处油层薄而露褐色或灰色胎骨,口沿为赭色,或赭黑色边,是为紫口。足底露胎处涂赭色,紫黑色或赭黑色护胎汁,有的器物釉面有缩釉点,釉色莹澈以天青为正色,其余还有粉青、月白等釉色。并有深浅之分。釉面呈蟹爪纹开片,并有紫口铁足特征

三、南宋官窑瓷纹饰特征

南宋官窑花纹装饰同汝窑、北宋官窑一样,器物大都素面无纹,少数器物上偶尔可见到模压花纹、雕花花纹和玄纹装饰。

四、南宋官窑瓷造型特征

南宋官窑器物造型品种主要有壶、瓶、尊、觚、炉、盘、碗、洗、碟、花插以及文物等器具。一般以小件器物为主,器物多削足,整齐如‘U’形

宋代官窑瓷器有哪些特点?


宋代官窑瓷器有哪些特点?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剔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由官府直接经营,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下,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的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目前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

南宋时先后设立了“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南宋官窑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而采用刮釉垫烧时,足上露胎而呈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至今杭州凤凰山麓尚留有: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等历史遗迹,现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官窑瓷器有哪些特征?


宋代官窑瓷器有哪些特征?

胎:北宋官窑胎色紫褐、釉色浅,南宋官窑胎色呈灰黑色、深灰色、紫褐色,均色深,故称“黑胎”,胎质一般较薄,胎质细密。

釉:北宋官窑胎色有月白、粉青、大绿、油灰等色。在当时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后世则以粉青为上,月白次之,油灰最下。修内司窑之器因先有汴京官窑所鉴,故出品更佳。釉水下流故口上釉稀薄,而且微露紫色,称其器为紫口铁足,并以此为贵。汴京官窑与修内司窑均有窑变。釉色晶莹,釉面有开片纹,釉斑则以鳝鱼血为上,墨纹次之,光彩辉耀,尤觉奇异。

南宋前期釉较薄、滋润、呈乳浊状,有玉质感,釉色以粉青为主,间有灰青、青黄、蜜蜡等色,通体满釉,史称薄胎薄釉青瓷。南宋后期,釉色与前期相同,而釉层加厚(多次上釉)有的器物釉的厚度超过胎,有垂流釉现象,多用垫并烧造,足端无釉呈深灰或灰褐色,为薄胎厚釉青瓷。

造型:有纸锤瓶、贯耳瓶、瓜棱瓶、筒子渣斗、花盆、香炉、盘、碗、洗子等。

雍正官窑瓷器款识特点有哪些


雍正官窑瓷器款识特点有哪些,雍正官窑瓷器款识已成一大学问。古瓷器上的款识有助我们鉴别真假。当然,款识仅为鉴真辨伪其中一种依据,但绝非唯一线索;否则就如瞎子摸象,以一概全。我们仍必须从胎体、色釉、造型、纹饰、绘工、烧制技艺和时代风格等各方面印证,细察后分析。那么雍正官窑瓷器款识特点有哪些呢?

清代雍正官窑瓷器款识。雍正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官窑年款较多见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业内将雍正官款分为无圈、有圈和方圈等,用以区别。珐琅彩器款识有“雍正年制”与“雍正御制”四字,一般为两行竖写并围有方框的楷书款。在茶叶末、炉均及仿钧器上,则见“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雍正年制”四字古钱形款,则主要见于花盆一类器物底足。

雍正官窑瓷器款识,由专人负责书写,字体基本一致。青花楷书款与篆书款同时并用。楷书六字三行横排,双圆圈体式官窑款“大清雍正年制”,为早期流行的款式,字体柔弱、略草。雍正晚期官窑款,多为宋椠体的正宗小楷,工整秀丽。青花色调大多纯正。也有少数深浅不一的。篆书款书体变化较多,有的方正规矩,有的草率不恭,有的笔路圆润。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圆圈官窑款,主要用在青花和粉彩瓷器上。“正”字的第一、四和五笔书写平正,这是雍正楷书官窑款的一个特点。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官窑款,多用于颜色釉瓷器上。“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官窑款,多用于仿钧釉、炉均釉,或茶叶末釉瓷器上。“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官窑款与“雍正年制”四字楷书堆料,只用于珐琅彩瓷。雍正堆料款的蓝料色彩较康熙时为淡,字体也小。

明代蓝釉瓷器有哪些种类


在我国的陶瓷历史上,蓝釉瓷器可以说是具有极高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瓷器类型。蓝釉起源与元代,但在明代盛行。到了明朝以后,官窑开始了蓝釉瓷器的烧制,尤其是宣德年间,蓝釉瓷器更是凭借着物多质美和当时的青花被当做御用上品。在现代的收藏界以及拍卖行里,随意的一件明代时期的蓝釉瓷器拍卖与出世都能引起轩然大波。那么,明代蓝釉瓷器它分为多少种?对此,我们还要看看业内专家们给出分析和讲解。

一、高温钴蓝釉品种

这种蓝釉瓷器它诞生于元代的景德镇,在明代依然盛行,同时还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改良。这种蓝釉瓷器一般包括了梅瓶,爵,小杯,盘等瓷器用品。为了能够增加瓷器的美观度,一般会有白龙纹,飞凤纹,海马纹等装饰纹理。

二、孔雀蓝蓝釉瓷器

孔雀蓝与一般的蓝釉瓷器烧制程序有所差异,它并不是直接高温烧制而成,它是在制好的素坯上直接挂釉而成,或者在白釉瓷器上挂釉后烧制而成,它属于低温釉的品种。由于它的这种特性,瓷器的釉层很容易开片剥落,故此它并不被用户小件器的烧制,反而在大盘类瓷器中应用较多,例如嘉靖官窑出图的弘治牺尊双耳罐瓷器。由于是低温釉瓷器,色彩虽然艳丽,但瓷器器身颜色并不太过匀净。

三、霁蓝瓷器

霁蓝瓷器可以说是明朝宣德瓷器中与霁红,甜白占有同等地位的上品瓷器。它因为色泽深沉,釉面浓淡相宜切不流不裂,色泽稳定盛行与整个明代。在这一时期的霁蓝瓷器不单单采用是单色蓝釉瓷器,同时还会进行金彩装饰,刻印暗花等。

四、回青釉瓷器

这种蓝釉瓷器属于是嘉靖时期烧制的瓷器,它的原料为进口“回青”,高温烧制而成,此类瓷器的釉色与霁蓝相似,但颜色深度不如霁蓝。

据业内专家表示,整个明代流行的蓝釉瓷器的釉色,器形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例如早起釉色的浓艳到中期的淡雅,再到后期的浓艳,而器形也是从大到小再到大等等。值得收藏爱好者注意的是晚明时期的器形变化大,品种多,现存量还比较多,幸运的话在拍卖会上还能见到,永乐宣德以及成化弘治时期的蓝釉瓷器想要见到是比较困难的了。

明代蓝釉瓷器欣赏及价格参考:

1:明宣德孔雀蓝釉盘,尺寸:15.1厘米,估价:HKD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12,382,400 ,成交时间:2004.04.2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明成化孔雀蓝釉海兽纹盖罐(一对),尺寸:高17厘米,估价:RMB 380,000 ,成交价: RMB 5,800,000 ,成交时间:2013.12.01,拍卖公司: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嗣臻艺术品拍卖会第三期。

罐通体施孔雀蓝釉,罐身绘天马飞奔,四周绘云纹,底部饰海水纹,马的形态各异,惟妙惟肖,釉色纯正,造型规整,为成化时期的精品。底落“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圈款。

3:明嘉靖孔雀蓝釉暗刻莲托八吉祥纹葫芦瓶,尺寸:高21.9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3,870,000 ,成交时间:2013.05.29,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二)。

钤印款识:双圈六字楷书款。

器作葫芦形,束腰,圈足。外壁通体施孔雀蓝釉,下腹刻缠枝莲托八吉祥,腰刻杂宝纹间以朵云,上腹饰缠枝莲纹,颈饰折枝花卉一周。

4:明宣德孔雀蓝釉弦纹三足炉,尺寸:直径14.7厘米;高14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495,000 ,成交时间:2018.06.15,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春季拍卖会。

孔雀蓝釉又称“法蓝”,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由于部分器物发色偏绿,因此也有人为其命名“孔雀绿”或“法翠”。景德镇窑从元代开始烧造孔雀绿釉瓷器,这一色釉的出现是对我国传统的低温铅绿釉的继承与发展。但是由于初期采用坯上直接挂釉,入窑低温一次烧成,因此制品较粗,釉面也易开片剥落。直至明初建立官窑制度,孔雀蓝釉烧制进入崭新阶段,于成形素胎之上先施白釉,入窑高温烧制,再在白釉上罩孔雀蓝釉,经二次低温烧就,釉面呈色亮丽,剥釉者少见,对于工匠技艺要求颇高。清人佚名著《南窑笔记》曰:“法蓝、法翠二色,旧惟成窑有,翡翠最佳。”认为孔雀绿釉在明代始烧于成化年间,但从传世品和出土物看,宣德时已有烧造,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各朝均延续烧造。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宣德时期孔雀蓝釉的稀少,清朝时就已经十分罕见。可能是明初御厂瓷业制作分工尚不细密,至今,景德镇珠山遗址出土情况显示洪武、永乐两朝没有制作孔雀蓝釉器。宣德时期瓷业技术发展迅速,终于烧造出合格的孔雀蓝釉器物。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宣德地层曾出土孔雀蓝釉残片,有三足炉、高足碗、盘、碗等造型,但属宣德年款者只见盘子,且盘形及年款各异,可见其从未批量制作,而只是作为个例烧制。从传世属款孔雀蓝釉器看,也仅有盘形,存世共七件,其中三例藏台北故宫,两例藏伦敦大英博物馆,另仅两例见诸拍卖,可见宣德时期孔雀蓝釉器物之稀少。本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宣德孔雀蓝釉三足炉相近,宽口直壁,三足下蹲,端厚稳重。器身仅以七道弦纹为饰,不见诸繁琐弄巧之装饰,而自有其古风。炉通体施孔雀蓝釉,足心和外底中间留白。釉色深浅有致,法翠莹灿,光彩焕然。釉层明澈,釉面开细碎片纹。胎骨入手厚重,胎质紧实,为典型明初特征。此种三足炉又称三足樽式炉、弦纹三足奁,为宋至明代流行的一种炉式,宋代汝窑和定窑也有类似器型传世。宣德时期烧造极少,目前的公开资料仅可见台北故宫收藏孔雀蓝、茄皮紫、青花三例弦纹炉,对照存世可知烧成者极少,罕如晨星。

5:明万历霁蓝釉暗刻大供碗,尺寸:直径30厘米;高13厘米,估价:RMB 5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918,400 ,成交时间:2010.07.25,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第68期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明万历年制”。

这只以宣德霁蓝官样为范本烧制的万历官窑霁蓝大贡碗口径达一尺有余,胎体厚重,器形规整,腹部曲线自然、秀美,施釉肥厚,色泽深沉、稳定,色蓝如海,莹润、均匀,静穆雅致。是明代皇室典型的祭祀用瓷。中国古代皇帝历来十分讲究各种祭祀活动,如祭天、地、日、月;祭山河、祖先、神灵、亡灵,等等。各种祭祀活动有严格的规制,使用什么器物,采用什么颜色,都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明代皇室祭祀月神,就规定皇帝着蓝色祭袍,使用蓝釉瓷器。蓝釉瓷器习称“霁蓝”,使用的是一种富含石灰碱的宝石质釉料,故而,明代有“宝石蓝”之称,又因为蓝色是皇室规定的祭祀用色,所以,从宣德起,“霁蓝”又有“祭蓝”一说。

6:清乾隆蓝釉菊瓣式茶壶,尺寸:20.8厘米,估价:HKD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HKD 525,000 ,成交时间:2018.05.31,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5月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款。

此类茶壶乃雍正朝首创,乾隆年间仍有烧制,然产量不及前朝。

7:明成化宝石蓝釉螭龙双耳炉,尺寸:高9.7厘米;口径12.3厘米,估价:RMB 38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437,000 ,成交时间:2016.12.17,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宝石蓝釉,元时首创,至宣德已是一时大名。其中好者,色鲜而不失稳重,釉质更是润泽明亮,如宝石一般,极尽蓝釉之能事,一代风气,遂此而开。成化蓝釉,则承袭宣德血统,较之往日,更显纯熟稳重。本炉为成化早期产品,即是上述此类。此炉卷口,收颈,鼓腹,胫部内敛,直高圈足,为十五世纪的典型明炉样式,南京博物院有铜胎掐丝珐琅双耳炉一只,可资参阅。器身两侧对称各置镂雕螭龙耳,造型活泼天真。螭龙蜿蜒而卧,头颈上伸,安于炉身。身姿有力,后腿健硕,长尾飘扬上卷,颇具动势。而此双耳制作之精良,亦可见于诸多细节,如龙身之毛发丝丝毕现,龙肘之鳞片层层相迭。且面目雕琢,亦是功夫深厚,栩栩如生,非御器厂之精工而不能为。参考大维德基金会旧藏宣德青花荷叶盖罐罐钮,可知其血缘关系之亲近。炉身通体施宝石蓝釉,内壁挂白釉,器底亦施白釉,色彩蓝白辉映,相得益彰,胜在纯穆。其虽为人造,但窑火成器,若非天时佳美,则无此颜色相见时人。加之彼时宝石蓝釉多见于杯碗盘碟之属,立件甚为难遇,故此器实可谓三才共通,方得如此。置与案头,乃可知文思心秀,人力难尽。

8:明弘治宝石蓝釉双系花囊,尺寸:高30.5厘米,估价:RMB 150,000 ~ 200,000,成交价: RMB 517,500 ,成交时间:2016.11.15,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秋季拍卖会。

9:明代蓝釉留白花叶纹抱月瓶,尺寸:高31厘米;口3.7厘米;底6.5厘米,估价:RMB 380,000 ,成交价: RMB 425,600 ,成交时间:2010.05.09,拍卖公司: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整器施蓝釉,留白处为花卉纹,蓝釉深沉,呈宝石蓝色。胎体坚实,釉色明亮,底足外无釉,有火石红痕迹。

明代官窑瓷器鉴赏


明代早期

洪武、永乐、宣德(1368—1435)

据文献记载,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立窑场(初名“陶厂”,建文四年更名为“御器厂”)烧造皇家用瓷。

洪武时期景德镇烧造的瓷器不仅有日用器、祭礼器以及专门用来赏赐的器物,同时还烧造各种釉色的大瓷瓦供南京及凤阳(明中都)修建皇家建筑用。官窑瓷器的品种、造型、纹饰等大体沿袭元代,以青花、釉里红瓷器最具代表,器物造型浑厚、纹饰繁密、画风古朴,由于技术原因,不少呈色暗淡,时代特征鲜明。

永乐、宣德是明代御器厂的辉煌时期,不仅青花瓷器被后人誉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鲜红、祭蓝、甜白等颜色釉瓷器也备受后世称道。典型的永乐青花瓷器使用进口料描绘,呈色浓艳,常有氧化铁结晶、洇散现象,有如中国传统水墨画。

永乐官窑产品中能看到较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如花浇、无当尊、八方烛台等器形都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产物。宣德时期还大量烧造蟋蟀罐、鸟食罐、花盆、花瓶等器物,并成功仿烧汝釉、哥釉等瓷器。

明代中期

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1436—1521)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天灾人祸不断,致使景德镇的制瓷业受到严重影响,但并未停止烧造。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署有这三个朝代年号款的官窑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对这一阶段瓷器的认识模糊不清,于是曾有“空白期”的提法。

后来,随着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其前期继承宣德瓷器风格,后期则与成化、弘治瓷器接近。

成化官窑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滑莹润、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以造型小巧的器物较为多见。在众多瓷器品种中,以斗彩声誉最高,其中鸡缸杯、高士杯、三秋杯、折枝葡萄纹高足杯、海马图天字罐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品。

弘治官窑瓷器风貌与成化时期大体相同,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不少时代特色鲜明的品种,如素负盛名的浇黄釉瓷器,其色泽淡雅娇嫩(故亦被称作“娇黄釉”),超越宣德、成化产品,技术已臻炉火纯青,堪称明代浇黄釉瓷器的典范。

正德官窑青花瓷器基本保持了成化、弘治时期的淡雅风格,但已开始逐步向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器浓重的色调过度,大型器物也日渐增多。瓷器上常以阿拉伯文装饰,有的还用八思巴文书写年款。此时的孔雀绿釉、素三彩等品种,成就卓越,成为显赫一时的名贵品种。

明代晚期

嘉靖、隆庆、万历(1522—1620)

嘉靖、隆庆、万历出现了“官搭民烧”制度,官窑瓷器与以前大不相同。

表现在器形上,小件器物虽仍精工细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盘等明显增多,且一般都工艺较粗糙在。

色彩上,画风朴拙、色彩浓艳的五彩瓷器制作达到鼎盛,尤其是万历五彩瓷器,数量之多,堪称空前绝。

在装饰上,盛行具有道教色彩的吉祥图案,常见将吉祥文字变形为纹饰。嘉万时期推崇瓷器仿古,所仿成化青花和斗彩瓷器颇具形神,为明代仿古瓷器的佳作。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龙耳玉壶春赏瓶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合盌

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高足造形独特繁丽,耀眼夺目,为永乐一朝之稀珍,数世纪后,其祥瑞寓意,更得乾隆帝敬仰赏爱。净水瓶非日常使用之器,于宫廷中亦仅作礼器之用,惟可见于少数重大祭典场合,其造形大异于当朝茶酒执壶,独树一格,历代瓷器中罕有能与其聘美者。塑造如此独特器形,窄颈宽腹,细流纤长笔挺,需瓷人巧心熟技,反映永乐朝景德镇御窑造瓷水平之精妙高超,然烧造成功者,为数鲜少,包含此瓶仅三例存世,均为永乐青花御瓷。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罐唇口,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圈足内凹。通体以青花、红、黄、绿等色绘传统鱼藻纹。肩饰覆叶纹;近足处青花绘蕉叶纹;腹部以黄彩加矾红绘八尾鲤鱼,辅以各式水草荷花。圈足内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盖周边一圈绘鱼藻纹,盖面饰缨络杂宝纹,上置火焰纹宝珠钮。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兽图」高足杯

明洪武 釉里红开光式「寿鞠图」棱口折沿大盘

此盘所现三种装饰元素,菊花、莲花以及波涛纹为洪武时期瓷器典型纹样,但迄今罕见此纹饰组合绘于同一大盘之上。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此类梅瓶形饰俱佳,瑞果饱满,花叶柔美,极为雅致。然如同其类例,皆不落款,在缺乏出土证据的情况下,有学者把个别例子定为宣窑之物。所制梅瓶,尺寸不一,但丰唇束口,器肩浑圆,比例恰到好处,绘饰多种纹样,然皆清新脱俗。

明永乐甜白釉暗花榴开百子玉壶春瓶

清浥秀绝—永乐白釉玉壶春瓶苏玫瑰亚洲艺术部资深学术顾问永乐玉壶春瓶一向是无数鉴藏家追求的珍品,获誉为最优美的玉壶春瓶造型。元瓷玉壶春瓶器形虽优雅,却欠精细,封泥痕太明显。洪武窑玉壶春瓶体形宽大,外形有欠和谐,封泥痕的问题仍然存在。直至永乐窑玉壶春瓶才臻至完美的平衡,瓶腹最宽处为下半部,与颈及口部的宽度达成悦目的比例,加上器形修整细致,不见封泥痕;这些特征既能烘衬青花纹饰,配合本瓶所施的甜白釉更显得无与伦比。

清代雍正官窑粉彩有哪些特点


清代雍正粉彩瓷器在中国制瓷史上占据有重要位置,向来以精美细致闻名于世,它的颜色典雅而明媚,大气而活泼。粉彩是唯一一个可以与青花瓷相提并论的釉色。工匠在色料中放入一些铅粉,然后再加入玻璃白,以减轻色彩的浓郁程度,运用分水淡洗法来改变五彩原本生硬的色调,吸取中国绘画的精粹,使用丰富多样的彩料,让瓷器上的绘画风格趋于写实,这是中国瓷器釉上彩绘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方法。清代雍正粉彩瓷器称得上是一众清代粉彩瓷器品种中的佼佼者,相对来说这个时期的粉彩瓷器在烧制、釉色、绘画这三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并且清代雍正粉彩瓷器渐渐成为了釉上彩的代表。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件清代雍正粉彩瓷器,下面请各位藏友一起来细细品赏吧!

p1清雍正 粉彩花鸟盘

以上器物名为:清雍正粉彩花鸟盘。瓷器的尺寸大小为:口径为十四点八厘米,高为二点八厘米,底径为九点五厘米。清雍正粉彩花鸟盘的主要特征有:敞口,浅腹,圈足。瓷器的胎质细腻光洁,造型比较规整,以白釉为底色,釉色白中泛青。瓷器的外壁施以黄釉,釉质纯粹干净,盘内使用粉彩描绘了石头、花鸟、昆虫等图饰,画工精湛细腻,色彩端庄华美。盘底为楷书落款:大清雍正年制。

p2清雍正 粉彩花卉大碗

以上器物名为:清雍正粉彩花卉大碗。瓷器的尺寸大小为:口径为十八点七厘米,高为七点九厘米,足径为八点七厘米。清雍正粉彩花卉大碗的主要特征有:敞口,深腹,圈足。瓷胎薄而硬朗,胎质细腻光洁。通体施以白釉,釉质晶莹纯粹。使用粉彩在碗腹处描绘了牡丹花、腊梅花、菊花的图饰,在碗底处描绘了一朵牡丹花。盘底双圈青花楷书落款为:大清雍正年制。

p3粉彩团蝶纹碗

以上器物名为:粉彩团蝶纹碗。瓷器的尺寸大小:口径为十三点五厘米,高为六点八厘米,足径为四点七厘米。清雍正粉彩团蝶纹碗的主要特征有:敞口,深腹,圈足。这件瓷器造型轻盈别致,通体施以白釉,碗内并无纹饰,碗的外壁上用粉彩描绘了五组团蝶纹。盘底双圈青花楷书落款为:大清雍正年制。

宋瓷中的官窑系统有哪些


宋瓷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官窑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宋代五大名窑;还有一个民窑系统,分为八大窑系。我们先从宋代的官窑系统,也就是宋代五大名窑讲起。

我们都清楚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汝窑作为老大,有"汝窑为魁"之称。

宋代的五大名窑和民窑的八大系统,只有官窑和哥窑的命名方式是特例,其他都是以窑口地址作为命名的依据。"官窑"是一个特定的称谓,专指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梁所设的官窑所造瓷器;至于哥窑的名称来历,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各窑之一。汝窑不用说了,就是宋代汝州所烧的窑;过去汝窑的窑址不明,直到20世纪80年代,汝窑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被发现,我们才确切知道这个窑口的位置。定窑,就是定州所烧的窑。

名窑之魁--汝窑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是老大。汝窑名气很大,自古以来流传甚广。南宋人叶(音置)在《坦斋笔衡》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他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古人的这些记载,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收藏宋瓷的人,言必称汝窑。

汝窑非常稀少,原因是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二十来年。今天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大约有67件。汝窑业非常珍贵,史书上也有记载,《清波杂志》里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这段记载非常重要,提出汝窑的釉色是靠玛瑙呈现的。宋代在烧造汝窑的时候,釉里加了玛瑙末,所以汝窑釉面的光泽跟其他瓷器不一样。

汝窑是宋徽宗在位期间烧造的瓷器,烧制这种青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徽宗的追求。当时*臣蔡京和各种道士都在撺掇宋徽宗信奉道教,导致宋徽宗后来笃信道教,他大力推行道教,称自己是"教主道君皇帝"。而道教对青色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

大同小异--官窑、哥窑

官窑颜色比汝窑透亮一些,显得更青绿一些。今天官窑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明清官窑,带有明确朝代纪年的瓷器。实际历史上的官窑,从宋代宫廷就有烧造。官窑是北宋定的主调。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才开始烧造,窑址不明。

公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当时为了区分,北宋官窑就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宋代的官窑,到了元代就戛然而止,一下停住了。因为它跟社会背景发生了冲突,元代人不欣赏这种青色的宋瓷。直到清代,皇宫才开始主动地去临摹。了解这些社会背景,对瓷器鉴定会有好处。

哥窑是与官窑类同的一个窑口,非常接近。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也有开片。哥窑和官窑的接近程度,有时候连专家都分辨不清。哥窑是中国古代陶瓷,尤其五大名窑中疑团最多的窑口。因为史书上的记载都不太详细,哥窑的窑址至今不明。

特立独行--钧窑、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仅从颜色就可以辨识。从科学上讲,钧窑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钧窑的颜色有玫瑰紫、钧红、天蓝、月白,非常多。

钧窑主要的烧造时期是宋金元时期,它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它是从北宋的徽宗时期开始烧造的,有人认为是"汝停钧代",即汝窑停止烧造以后,钧窑就出现了。汝窑和钧窑有些外部特征很接近,工艺也比较接近。钧窑的工艺中有一点不同,它是乳浊釉,一种不透明的釉。官窑、哥窑、汝窑,都属于透明的玻璃釉,釉是透亮的;钧窑不是玻璃釉,是乳浊釉。

钧窑对中国陶瓷史有个巨大的贡献。它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呈现红色。这不仅是对中国陶瓷史的贡献,也是对世界陶瓷史的贡献,这个贡献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辉煌的。

宋代五大名窑中,定窑与其他四窑不同,它是白瓷,那四个都是青瓷。那四大名窑里,除了极个别的以外,都不动雕工。只有定窑是以纹饰作为表现形式。直接原因是因为定窑的釉面非常薄,而其他四窑的釉面非常厚,所以定窑可以用刀来雕刻,体现它的纹饰之美。

宋代的审美观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宋代的宫廷审美,它代表着官方和贵族的利益。青瓷的收敛、温厚、宁静、含蓄,以颜色作为表现形式,强调的是内心的一种感受。青瓷受到宋徽宗个人的喜好而提倡,这是宋代官方陶瓷美学的一个写照,注重精神至上。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明代官窑名品有哪些?》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明代官窑名品有哪些?》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有哪些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