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紫砂陶

紫砂是中国宜兴特产的陶土。全世界皆有产陶土的地方,但是没有紫砂,因为此陶非彼陶。可以说紫砂是陶土的一个种类,只有在宜兴才有的。为什么称这里的陶土为「紫砂」呢?那是因为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器,无论是黄、红、棕、黑、绿的本色,在其表面皆隐含着若有似无的紫光,使其具有质朴高雅的质感,故称为「紫砂」。

紫砂之所以称为「砂」,是因为紫砂的成品,具有特殊的粒子感。即使土质练得很细,在细腻的外表下,仍然看得见漂亮立体的粒子感。

紫砂的特色清明古雅,不上釉的表皮,在一千度到一千两百五十度之间的窑火里,烧炼出自然平和的质感。缤纷的色彩可变化出几十种的颜色,大致可分成紫、褐、红、黑、黄、绿的基本色系。它的颜色烧成之后,不会褪色。经过泡茶滋养后可呈现温润光和不炫的质感,与其它陶土混浊不清的色泽有很大的分野。

紫砂的原料经过科学的分析,其中含有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铅、氧化锰等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的胎土属于高岭、石英、云母类型,适当的矿物、化学组合、颗粒配合,使得紫砂的成品吸水率小于百分之二,气孔率介于一般的陶器瓷器之间。紫砂的气孔分成闭口气孔和开口气孔两种,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它有良好的透气性,茶水放在紫砂壶内,可几日而不馊。紫砂成品还有吐纳的特性,置久不用也会吸收空气中的尘埃,若拿来装油,则油味便积贮在胎土内,很难清除;泡茶则将茶味贮留下来。

紫砂壶的胎土遇热时(如用沸水里外淋过,胎土升温时),则气孔张开,将胎土内贮藏之物吐出来。贮存是茶,就会吐茶香;贮存是油,就会吐油;贮存的是尘垢,就会吐尘垢。通常这种替换作用是同时进行的。所以紫砂壶用来泡茶,泡茶的效果最好,也因为它的贮换功能,可使泡茶效果越来越好。

历代文献记载

紫砂见重于明清两代,可供参考的书目有︰

1.《阳羡茗壶系》 明 周伯高著。

2.《阳羡茗壶图谱》 明 周嘉胄著。

3.《阳羡名陶说》 清 张●堂著。

4.《阳羡名陶录》 清 吴槎客著。

5.《壶史》 清嘉庆年间 朱石梅著。

6.《阳羡砂壶考》 民国二十三年,张虹等人合编。M.tAOci52.CoM

扩展阅读

紫砂陶造型方式初探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对世界陶瓷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而紫砂陶正是中国陶瓷的一朵奇葩。

紫砂艺术之所以能以鲜明的特点著称于世,是因其具有独特的造型形式和面貌。它蕴含着富有生命力的特定的精神内涵,从造型到装饰,世代相传,不断变化发展,而又不断完善,形成一脉相传的文化特色。

江苏宜兴,地处江苏、浙江、安徽省交汇处,在太糊西岸,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以出产“陶器”闻名,世称“陶都宜兴”,而紫砂陶正产于此。

宜兴紫砂陶自宋代开始发展至今,它的种类繁多,造型极为丰富,工艺非常精良,它是实用与艺术融于一体的典范。

紫砂陶材料独特,可塑性极好,工艺独特,无论拉坯、手工拍打、镶接均可成型。如果说紫砂陶土是大自然给予宜兴人民的恩泽,那么,紫砂陶艺所展现出的精湛工艺,造型装饰展现出的多姿多彩,则是紫砂艺人以其聪明才智、灵巧的双手所创造给社会的巨大财富。

紫砂陶的造型艺术之美,式样形式之多,题材内容之广,是任何别类陶瓷产品所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必要去分析和研究紫砂陶的造型规律,学习和汲取造型美的语言。

紫砂陶作为一种工艺品,它的产生、演变和发展往往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着,所以我们也要历史地、辨证地分析它、研究它,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紫砂艺术,为我们服务,才能促进紫砂陶艺的再度辉煌。
纵观紫砂陶艺的发展,笔者认为它的造型方式有以下几方:

一、形态剪影 这种形式是紫砂陶艺较普遍、较丰富的造型表现方式,在二维平面空间内注意形体的虚实和节奏、动态气势、均衡统一,不考虑在三度空间内形体的变化(这种形体的变化有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和功能)。

这种形式崇尚实用、好用,没有过多的细节修饰、描写,具体事物的表现雕琢,这样恰恰突出的是简洁的形体,形体本身的内在张力,通过在造型轮廓的整体形象的流动中表现出形体本身的运动力量和气势,这种造型方式也能恰当表现工艺技术美、材质肌理美。掇球、仿古、石瓢都是紫砂陶艺中的精品,这种造型方式的典型代表。

掇球:形象整体是由球体重叠组合而成,壶身壶盖为球体,盖、嘴、把手为半球体,壶盖承上启下,嘴、把虚实有度,虽然整体造型是简洁明快的静态物体,却有着鲜明的韵律感,有着生动的气势力量,有着雄浑后重的冲涌力,它形体饱满敦实,浑朴醇厚,单纯而不华丽,洗练而不修饰,含蓄而不拘谨,以简练的轮廓表现粗犷的气势,给人以深厚古朴的美感享受。

石瓢提梁:壶身整体为三角形,壶腹圆胀饱满,丰满的壶身与圆润的提梁香蕉呼应,虚实对比强烈。底三乳足支起壶身,呈虚空,与提梁对应成趣。壶嘴直中有曲,柔中带刚,壶身、梁、主体线条的缓慢徐行,与壶盖、钮的线条的急速流动形成强烈反差,在对比中求得调和。

在这里,通过轮廓线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把造型物体表现得如音乐般的节奏、旋律。表达简洁单纯静态造型的线条,不只是一种感觉,一种直观,而代表着造型主体情感生命力,它形体沉稳优雅,平静素淡,充满着旺盛的生命韵律。

轮廓线条起承转折,干净利落,它或缓或急,或柔或刚,舒展而不沉重,简洁而不繁复,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整体造型周正端庄,结构严密,比例匀称,虚实节奏协调,线面简洁明快,给人以神清气爽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造型方式虽受到功能,使用习惯、方式的影响而有所局限,但是,陶艺家们通过对线条的急走徐行,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对形体内局部与整体、虚体与实体的整体把握,却也能创造无限的充满形式张力与活力的造型式样。

二、变形装饰造型 这种较为复杂的造型方式,是对自然界花鸟、走兽、自然现象的典型特征概括、提炼、使点、线、面按照一定的方向,一定的比例,或递减和断续,转折和起伏,矿长和收缩,渐变和重复、放射和向心,有规律有持序的调整的组合、分解与结合,从而使整体造型有明确的节奏、持序、韵律美。

它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的融合,达到理念与表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这种造型方式主要有葵花式、菱花式等。

风卷葵:此壶以充满情趣、饱含激情的设计,似乎在向往宁静、淡雅、休闲的田园生活。向外辐射旋转的凸凹线或高或低,或粗或细,忽翻转回旋,忽顿挫转折,使壶体表面出现了起伏多变的丰富的光景效果。这种充满动感的曲线持续不断的运动,使人感受到了风的线条,生命的律动。吹弯的葵叶为嘴,茎为把,折断的葵枝为壶钮,相映成趣,强化主题。此壶线条丰富而又朴素自然,节奏强烈而又素淡典雅,反映了设计者对自然、生活的纯真感情。此壶的设计抓住了事物本质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充分明确而又恰当地表现出了自然形态,给人结构巧妙,整体严谨和谐自然美的享受。

菱花壶:整体造型优雅别致,精细规整,采用六瓣菱花式造型,菱花线条由盖、底中心向要腹线延伸,筋纹规整严密,壶钮与盖、身、圈足相应成一朵朵盛开的菱花,形象典雅出尘。阴、阳线条由盖中心向外延伸辐射,连贯而通畅,明确而清晰。由曲面相交和相切组成的形态在光线照射下的变化,丰富了造型形体。整体造型曲线形态流畅,而又含有一种内在的膨胀力,它们既形成对比,又相互统一。

菱花线条上下相对,在壶腰腹线上相交,严谨而挺括,既加强对比,又强化了造型的装饰美,壶嘴、把上凹线简洁流利,同壶身相呼应,丰富了造型整体。

陶艺家们以对美的感悟,取自然之式,以理性的思维把握形象的具体特征,通过分解、组合、调整、创造,把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达到整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

这种造型方式受工艺技术,使用功能等的制约而有一定的制作局限和难度。

通过对自然界生动的、活力的、多样化的动物和草木形象的分解、调整、组合、转化、演变,使形象的大小、构图的形式和工艺技法、材料互相配合,达到规范化的、有一定程式格调的线面的疏密、起伏、虚实的巧妙结合,达到简洁明快有节奏韵味的意思户效果和装饰美感。

这种造型方式特别注重形体内点、线、面与整体形象的结合,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联,把点、线、面与造型主体巧妙、有机地结合,有规范而又自由,重法度却很灵活,求得整体的单纯明了,完整和谐之美。

三、写实取意 在紫砂陶艺创作过程中,这种造型方式创造了大量的造型,是一种比较重要的造型方式。它非常强调形象特征,对事物不同形象的特点、性格、气质通过人的主观理解,对表象进行选择、取舍、概括,取其本而舍其末,进行写意式的概括,以神造型。它的表现形式,造型语言不是追求自然形态的表现真实,而是抓住事物的某种特点或相互联系,进行想象式的变形、夸张,达到形神兼备,寓形于意的整体效果。

弯把梅桩:以梅桩为壶身,整体前倾,壶嘴为生机盎然的枝丫向前勃发,强化了前倾的动势,两根梅枝回旋为把,使整体的前倾趋于缓和。以波浪形为壶盖,和整体呈“S”型曲线的造型主体协调统一。陶艺家通过对自然形体取舍、提炼成脱皮露骨的壶身处理效果,既强化实用功能,突现材质肌理效果,也使造型更加冼炼、概括,加强了整体的气势动态。在这里,陶艺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怀着充满对自然、对生活的真诚情感,通过对形象特征的客观把握,达到对心物交融的艺术形象的表现。

整体形象挺拔而不僵硬,苍劲而不枯竭局部饰以梅花,增强了生命活力。整体造型流畅粗放,浑朴遒劲,借物抒情,寓情于物,表达作者坚强、谦虚的情怀,是生命、情感的外向力和理性内在的凝聚力的统一。

竹段壶:不规则的竹节为壶身,赋予了高低、长短、相向地变化,丰富了视觉效果,整体竹节错落有致,参差有致,自然生动、刚柔相济。夸张的嘴把和前倾的壶身呼应成势,让人感受到内在的张力和生命力。

竹叶俊秀挺括,巧妙地表现了造物主所酝酿出的生命。

设计师对自然对象经过自由灵活、概括夸张的模拟、汲取,使形体曲直适度、纵横合理、构图饱满。

通过对刚劲俊秀、坚贞挺拔的竹的整体把握,来取得拔节发叶,蓬勃向上的生命之势,借以抒发人们对性格坚贞、虚心向上的高风亮节的君子的赞美之情。

这种写实取意造型方式是“以形写神”,“以形取意”、以自然形体表现艺术情意,以有限外在的造型形体表达出无限的内在的精神世界,而又展现艺术想象,把握自然形态和材料物质。重视自然规律和法则,不被自然所束缚,使有机形体适应造型理念,通过对具体对象的描述和细节再现,借物抒情、状物言志,反映设计师们对生活、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这种造型方式要求布局合理,立意明确,提炼准确,意境深远,情趣盎然,在形体中融汇陶艺家们个性体会和感情,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四﹑移植仿制 这是一种运用比较广泛的造型方式。

就是仿制借鉴青铜器﹑金银器﹑竹木器﹑玻璃器﹑陶瓷器以及其它器皿和塑器的整体或局部,通过陶艺家们对各种形态造型因素的研究,吸取其它传统工艺品或生活用品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提炼﹑组合,并与紫砂材料的良好可塑性和特有的工艺技术相结合,取得形式完整﹑比例协调﹑内容统一的艺术效果。

这种造型的典型代表主要有集玉壶﹑僧帽壶﹑双龙提梁等。

集玉壶:此壶嘴﹑把﹑钮及壶身及装饰都移用玉器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牵强附会。线型的方圆﹑凸凹起伏产生内在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线角﹑线面﹑处理方中有圆,刚中有柔,圆润明澈,简洁明快,细节与整体整体配合相宜得当,形式与功能协调一致。

此壶沉静温润,含蓄典雅,仿佛就是一把玉制的壶。虽有雕饰却不繁缛,含蓄而不张扬,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僧帽壶:该造型式样就是来自瓷器造型。不过紫砂陶艺家们在拿来的同时并不照搬照抄﹑原封不动,而是从紫砂材料的固有特点出发,赋予形体更多的紫砂特色。由圆变方,把圆僧帽改成方僧帽,强化了点﹑线﹑面的转折和过渡,使整体线面明确归正,增强了形体的装饰美感。

这种造型方式并不是简单的“拿来有用”,而是通过对姊妹艺术优秀的造型形体和精神内涵的借鉴,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使之适合紫砂特有的材料和工艺特点,变成紫砂陶艺自己的造型因素,创造出属于有特定的紫砂风格和语言的造型式样。

紫砂造型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创作题材无所不包,集中体现了陶艺家们创作智慧。造型式样从古至今,日臻完善,是中国陶瓷及世界陶瓷的一座艺术宝库

紫砂陶艺虽然可初步分为四种造型方式,但它的归纳和总结却无法穷尽艺术家们创造的丰富性。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交流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情趣,人生态度的转变,会发现更多的造型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的发明,人们观念意识的转化,也会创造更多的造型方法。当然,这几种造型方式也不是机械的,它们之间经常是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紫砂陶的造型设计不是自然模仿和表面修饰,而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把握事物间的必然联系。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而不是盲目的,一成不变的,在学习传统的优秀文化内涵的同时,要和时代相结合,这样才会有生命力。也要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和设计理念,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历史上文人雅士的参与也产生过紫砂陶创作的高峰期。让我们紫砂陶的从业者和喜爱者们都来参与,去学习历史,吸取精华,继承传统,把握现在,畅想未来。

紫砂陶刻装饰艺术


紫砂陶刻的装饰方法,若以烧成前后来分,在烧成前有绞泥、浮雕、堆绘、仿古青铜器纹样装饰和陶刻等装饰手法;烧成后的装饰则有釉彩、抛光和包铜、金银丝镶嵌装饰等多种手法。陶刻则是主要的装饰方法,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草、隶、篆、魏碑、汉瓦、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汇集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于一体,形成了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装饰工艺。

陶刻的源起

紫砂陶刻装饰,最早见于元代壶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紫砂壶雕刻它与古代陶器刻文同为一个模式,即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起初都在壶底部刻划,这只是紫砂壶雕刻的雏形,还谈不上雕刻装饰工艺。我们先从宜兴壶艺的创始人供春说起。供春是士人吴颐山的侍童,是时吴氏为准备三年一次的京试而寄居于金沙寺静读,而供春则服侍吴氏的起居饮食。供春闲时就观察寺僧和当地陶工制作各类器皿。据说他有一天利用一块紫砂泥捏成一个茶壶。吴氏拿供春为他所制的茶壶供其友侪观赏,大家看后颇为欣赏,也请供春为他们制壶,由此宜兴壶开始风行,且渐及全国。

作为一个侍童的供春的教育水平自然不高,就连工整地写出自己的名字或许也有困难。因此,他请求主人吴氏替他在壶底署款,而后由自己亲手刻上。壶底秀丽的楷书刻款就成为明朝宜兴壶的特徵之一。随著文人的参与合作,为满足自赏,继而将雕刻的部位移到壶腹,镌刻简单的铭文与诗句,以后更发展到刻画或书画同时铭刻。

到十六世纪中期,名壶手时大彬在其早年仍需要求士人替他书写铭款。但很快他能自行铭款,且无需用笔墨先行书写起稿。据说在后期,时大彬更能运刀如笔。

到了十九世纪初期,宜兴陶艺最重要的人物是陈鸿寿。陈鸿寿字曼生,生于一七六八年的乾隆时代。他是一位深受文化薰陶的学者,对古文经学有深入的研究,并精擅书法、绘画和篆刻,被誉为西冷八家之一。他倾心于紫砂铭刻,经常构思书画,并亲手在砂壶上镌刻诗文,且多有精品。陈氏曾任宜兴县令三年之久,并致力复兴宜兴陶业。据说他曾设计十八款宜兴壶新式样,并聘请杨彭年、杨葆年、杨凤年、邵二泉、申锡及吴月亭等名家制作这些茶壶。以陈曼生的意见来说,一件茶壶的制作需要三位人士的参与。首先由壶手捏制茶壶,待其坯胎乾至皮革硬度时,则请书画家在壶上施予绘画或书画的装饰,随后再请人在壶上刻画,完成后始进行烧窑步骤。因此,一件作品可能有四个印章,包括壶手的、绘画的、雕刻的和订制茶壶主人的室名。实际上,清代嘉道年间,士人与壶手通过融洽无间的合作和探索,不仅制作了精美的紫砂艺术品,也归纳出来一套独特的紫砂雕刻装饰艺术,同时也创造了紫砂陶刻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陶刻的技法

紫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也有别于漆雕、木雕、碑文铭刻利其它陶瓷刻绘。它是在紫砂陶坯凹凸不平、多角线条等复杂的造型上进行刻画。诚然,书画雕刻是紫砂工艺过程中最后的一道工序,书画题材的取舍与笔法,基本上与国画相似。即有书有画,书画之外,还有款识印章。只是布局略有不同,要按照紫砂陶器各种造型分别施艺,画面要求清晰而层次分明,一般都是先在陶坯上书画,然后依著字画雕刻。刻字要划平竖直,刻得珠圆玉润;刻画要刻得有来龙去脉,做到结构相称,刀法分明。而雕刻用刀法则可归纳为『划、竖、撇、踢、捺』五个字。刻“划”刻刀先下后上;刻“竖”刻刀先左后右;刻“撇”先用顺刀后用逆刀;刻“踢”先用逆刀后用顺刀;刻“捺”刻刀先上后下。

紫砂陶刻装饰艺术的技法可分为印刻(双刀正入法)和空刻(单刀侧入法)二种。此外还有涩刀、迟刀、留刀、轻刀、切刀、舞刀等各种金石用刀方法。印刻是先将诗词书画的底稿誊印到壶坯表面,再运刀依样雕刻,通常由一般刻工进行雕刻。空刻则须由具备多年雕刻经验的紫砂艺人进行雕刻工序,或熟悉紫砂陶刻的书画家亲手雕刻,他们在确定大体轮廓安排后,用斜刀刻法以刀代笔,唯刻画精细的作品,必须注意行刀的浮沈利钝、深浅宽窄、刀势的气脉连贯,以显示出迹外传神的韵致。空刻用刀必须胸有成竹,自由驰骋,犹如天马行空,刀法多变,可轻可重,或虚或实,可粗可细,或刮或划,粗犷豪放,耐人寻味,这样才能反映出紫砂陶刻的艺术特点。至于紫砂壶的陶坯刻款则有下列四种不同类型的刻法(一) 乾坯刻款:紫砂壶泥坯基本乾燥后,以毛笔书绘字画墨稿,然后再用钢刀依著笔画进行雕刻。 (二) 写泥刻款:紫砂壶的泥坯尚含有百分之二十的水份时,就以圆钝的铁笔或竹刀进行刻写。 (三) 湿泥刻款:紫砂壶泥坯近于乾硬状态时,即以锋利的钢刀进行雕刻。 (四) 描边剔泥刻款:先以细刀描出轮廓边,再以挑或点的手法去掉其中的部份。这样的陶刻手法能够产生特殊的装饰效果。陶刻的艺术紫砂陶刻装饰手法独特,以刀代笔,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融于一体,神韵怡然,彰显了笔墨艺术与工艺技巧高度结合的高雅风貌,形成了具有民族工艺特色的艺术。

陶刻艺术的题材极为广泛,形式更是丰富而多样,举凡山水、人物、花鸟、博古诸图案均可作为入画素材。陶刻作品特别讲究各体书法,利用正、草、隶、篆、钟鼎、石鼓等各体不同的书法来表现于各式形体,或图文并茂,或情趣皆有,表现出作品的构图严谨、参差有致,体现了陶刻艺术的精髓。

只是,陶刻艺术不应只是把书法、绘画、金石、图腾等在紫砂器上的搬移再现,即使最成功的转移摹写也只能算是上乘的工艺装饰;不管是那一位书画名家在饰壶时,倘若不加刻意经营,只以自己习惯的内容与形式去装饰,忘却了舞台不同应各有各的深度与空间要求,就算是笔墨技法高超,也只能说是壶上留下了某某名家的墨迹,不能算是一件成功的陶刻艺术品。

徐秀棠大师在述及他的陶刻观时说道:「我在饰壶时要随壶撰写切茗、切壶、切情的铭文和寻求逸趣横生的款识以外,还得考虑入壶、入铭、入格的画面安排。如我为吴群祥所制方正壶上题铭曰:『自成甘苦注方孤』,这里面带点哲理。为翻模高手乐泉生业余爱好所作自赏之壶上题铭:『乐此泉流趣亦生』之句,把很多要说的字外之言与乐泉生的名字结凑在一起。如此,陶刻艺术不仅有它本身独立存在的表现形式,透过意境的追求更能体现陶刻艺术存在的价值。

“字依壶传,壶随字贵”道尽了陶刻艺术的高度价值。只是,就今而论常被一些笔者或紫砂业者漫无边际的喧染曲解,不去就事论事地理解壶与字间的内涵关联。总以为一件陶器,只要经名家一书一画,便能壶随字贵,欺哄紫砂玩家,漫天要价,这一错误的概念,误解了陶刻的存在价值,也阻碍了陶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陶刻艺术不但注重形式、内容及手法上的技巧,最主要的是作者的文学素养、书画功力以及人格气质整体的表现。因为表现形质的笔法、技法、章法只是手段,而写神才是艺术的本质,也是艺术表现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一把茗壶配上得体的陶刻书画装饰,便为好的艺术作品,闲暇之余,沏上香茗,品茗赏壶,涤滤烦忧,当余甘留舌之时,体会铭文刻画的意境,当能理解文人雅士对茶道的钟情、砂壶的珍爱及陶刻艺术的颂赞。

紫砂陶的起源与陶器的创始


中国陶瓷,发达最早,首先使用釉及窑火的伟大艺术,千变万化,无涯无尽,技术达世界最高峰。

大约在1万年到7千~8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使用磨制石器、过着渔猎生活的时代,就开始创造了原始的陶器。制造的方法有篮制、模制、手捏、圈泥和转盘等几种。

关于陶器的发明,恩格斯作过科学的阐明,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黏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

原始陶器的制作和编织物的产生,是人类最古老的发明和创造。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陶器的发明曾经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陶瓷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原始社会的彩陶和黑陶;商代的白陶、硬陶、釉陶;汉代的近似瓷的釉陶;西晋的青瓷。唐代的三彩陶,宋代的此砂陶,明代的青花、五彩瓷器,清三代瓷器,等等,都驰名中外。在英文字典里,陶瓷和中国是同一个单词“CHINA”,古代中国在世界上享有“陶瓷之国”之美称。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古代人类发明了制陶技术。学会制陶,对农业的发展与定居生活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产陶,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上早有记载。《周书》里有“神宜耕而作陶”,《路史》里有“燧人范金合土为釜”,《资治通鉴》里有“黄帝命宁封为陶正”,《吕氏春秋》里有“黄帝有陶正昆吾作陶”,《物源》里有“轩辕作碗碟”,《周礼•考工记》里有“虞氏上陶”,《史记》里有“舜陶于河滨”等记载。

中国陶器始于何时?过去没有确切的定论。近几年来,考古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出土古陶器进行科学测定,确定中国制陶工艺始于6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陶器以“彩陶”和“黑陶”为代表。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J.G.Anderson)在中国河南省渑池仰韶村,首先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址中有一批精美的彩绘陶器,绘有红、黑或紫色的几何图案,考古学家称之为“彩陶”,并称这一时代的文化为的“仰韶文化”。1928年,吴金鼎在山东省历城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许多黑色陶器,这是新石器时代的末期继仰韶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器形浑圆端正,乌黑发亮,考古学家称之为“黑陶”,并称这一时代的文化为“龙山文化”。这就是中国史前文化阶段的两个主要系统。此外,还有与仰韶文化同时发展的“马家滨文化”,有与龙山文化同时发展的“齐家文化”,以及“青莲岗文化”、“屈家岭文化”等等,也多以红陶,灰陶、彩陶、黑陶为主。

广义的陶器可分为四类:土器、炻器、陶器和瓷器。土器,坯质粗松,多孔,色泽不洁,成陶火度最低,有吸水性,音粗而韵短,如砖瓦钵;炻器,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成陶火度在1010oC~1020oC,无吸水性,音粗而韵长,如紫砂陶;陶器,坯质孔较细,上釉,成陶火度较高,有吸水性,音粗而韵短,如缸、瓮、罐、坛;瓷器,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最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如江西景德镇的产品。

远在石器时代宜兴就开始制陶,宜兴鼎蜀镇窑场是世界炻器的发源地,它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经大量生产陶器。每一时代都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并且或多或少地呈现一种独特的生活样式。因为隐患的使用在表示文化上连续时代开始的标准不如家畜、铁或文字的使用等来得明显,所以人们采用制陶术作为表示时代的标准,便需要说明理由。陶器的制造假定着村落生活的存在以及简单技术的出现。

近年来,在文物普查工作中,考古学家陆续在宜兴的鼎蜀、张渚和杨巷等地发现大量古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氏族社会,这里的先民就开始从事农业和陶业劳动。距今约5000~6000年以前,宜兴出现了原始部落。归径乡的南唐村、骆驼墩,邮堂乡的西溪村先后都发现了属于这时期的原始文化遗址。骆驼墩是一处距今5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村落选择在地势高爽的土墩上。当时的人们已普遍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用石斧、石锄等开垦荒地、种植庄稼,过着以种植业为主的定居生活。还进行采集、渔猎和饲养家畜。骆驼墩原始人已能建造低矮简陋的房屋。当时的手工业也有了发展,人们已普遍使用陶器(有红陶盆、陶鼎、陶碗等),而且在西溪村原始文化遗址出土了陶壶和陶罐。在这些遗址上,与粗糙的或打磨的石器一起出土的丰富的夹砂工陶、泥质红陶、白衣黑陶和灰陶的碎片。器皿的成型方法,基本上是手制,也兼有轮制的,较晚的泥质红陶上面,可以看到简单的方格纹。骆驼墩原始人是按母亲的血统来定亲属关系,处于母系氏族阶段。

距今约4000~5000多年以前,宜兴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原始村落逐步发展到近河旁的高地和山麓南坡上,由几个相邻的居民点组成一个村落。宜兴的杨巷、鼎蜀、张泽、铜峰、新芳、善卷等地先后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原始文化遗址。其中以杨巷镇一处新石器中晚期的文化遗址最为典型。在今杨巷东北部的三块高地,以蛳螺墩(也叫城头地)为中心的原始村落有很大规模,周围面积达300多亩。原始的农业已得到较快发展,出土了大量的磨制石器。这时的石器工具出现了石镰、双翼形石耕田和半月形双孔石刀、石犁。手工业主要是制陶业发展起来,出土了大批古陶器,其中有完整的红陶鼎,大部分为日用器皿,造型多样。烧造陶器的温度达800oC~700oC。杨巷原始遗址还出土了多种陶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纺织技术。《中国书法全集蔡襄》,蔡襄年表,页12。

醉陶


紫砂,是江南宜兴的传统工艺,已有600年的历史,其特殊的泥料、独特的工艺、规定的造型,使紫砂的创作空间非常局限,但正是在这有限的创作空间里,宜兴人却创造出了精湛的紫砂艺术,古老的紫砂艺术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源远的紫砂发展至今,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其富有时代精神,展现出紫砂的无穷魅力,是当今每一位紫砂工艺家面临的课题。吕尧臣也在深思着,基于对紫砂的深刻理解,他经过不懈的探索,反复试验,独出新艺,创造了绞泥技法。这一新工艺,以不同颜色的泥料绞于一起,根据壶的整体构思以绞泥塑壶,烧成后壶上会呈现出水墨晕染于宣纸的肌理效果。色彩自然、出乎意料,高雅古朴,为古老的紫砂工艺融入了新机,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走进吕尧臣的醉陶居,便走进了他的紫砂艺术世界。吕尧臣曾用绞泥创作了一把《草原之夜壶》,壶以凝重的紫泥为原料,壶的造型犹如一座蒙古包,吕尧臣以绞泥在壶壁上写意的一笔,便勾勒出了富有层次感的茫茫草原。一弯新月遥寄天边,月影下,一匹骏马引颈遥望着草原深处。手捧此壶,一曲悠扬的牧歌似从壶中溢出。将辽阔的草原,苍茫的四野,偃息于壶中,可谓方寸器皿容纳着无穷天地。

另一把《天外天》壶,他以水井造型,厚重的岩石纹理,给人以深陷井中的感觉。精彩之处是,他在壶壁上镂雕了一个龛洞,内中蹲伏着一只豆绿色的青蛙,青蛙两眼暴突,直视天空。井底之蛙在呓语着什么?任凭人们猜想,尧臣只在壶上点题,内中意境交由品茗者各自领悟。这也正与紫砂壶直面天下众生,只听不言的内涵哲学相映成趣。

吕尧臣在紫砂艺术征途上是一位不停歇的探索者,同时也是一位敢于承担历史责任的艺术家。对于斐然的艺术成就,他并不满足。每日里依然思索着新的突破。最终,他将目光回归到人自身。人体,是这星球上最美丽的神灵、审美的象征。他决心用紫砂艺术来表现这万物之灵。但当他将这大胆的设想付诸创作时,吕尧臣为难了。人体绘画基础的欠缺,使他一时有些茫然,找不准表现形式。但他并未因此动摇创作的决心。基础差就弥补基础,他聘来模特,经反复揣摩构图,终于悟出了创作形象。艺术需要勇气,但更要有执著的精神,他的努力又一次获得了成功。《欲放壶》、《爱之欲壶》、《贵妃出浴壶》、《伏羲壶》(见图)……紫砂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体系列壶,出现在吕尧臣的醉陶居中。柔美的女性人体,以抽象的象征符号、富有弹性的曲线展现在了紫砂壶上,古老的东方紫砂艺术,与西方人体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勇于创新、独辟蹊径、大胆实践,吕尧臣的人体系列壶,无疑是对紫砂艺术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吕尧臣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在他心中只有紫砂是最神圣的。只有自己的手触摸到紫泥时,他的心才感觉塌实,因为那一刻自己与大地是相通的。他是一位紫砂工艺大师,但在他身上与生俱来地具有着一种诗人气质。只不过他不是用文字作诗,而是用掘于大地的紫泥和烈火铸造着凝固的诗篇。

紫砂艺术让紫砂更辉煌


当前可以说是紫砂最为繁盛、最具活力的时期:产量最大,品种最丰富,从业者最多,创新最具活力。紫砂艺术家精英辈出,正在使“冠绝一世,独步千秋”的紫砂焕发新的生机。从五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踏进了历史发展和空前繁荣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古老的紫砂工艺呈现满园春色,万紫千红的景象。过去,紫砂壶的造型只有龙蛋壶、洋桶壶等自古流传下来的式样。而今,壶艺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仅使失传几十年的优秀作品逐步恢复,而且还创造了一千多种新产品。几何形壶(包括圆器、方器)、自然形壶(又称花货)、筋纹器壶及小型壶、水平壶等四种类型都有出产,色泽包括红泥、紫砂、梨皮泥等十多种,纹饰运用了浅浮雕、印花、贴花、镌刻及金银丝镶嵌等新工艺。紫砂如今已经成为各大拍卖行的主角,紫砂作品如今有这么高的市场价值,都与高超的紫砂壶艺术密不可分。

紫砂艺术自明中期至今,不过短短的五百多年历史,比起陶瓷其它种类,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 自紫砂艺术形成之日起,就以其独有的面貌成为其它陶瓷种类所不能比拟的,最为突出的,并从工艺品升华为艺术品的唯一陶瓷艺术品种。紫砂的品种与形制,变化与创造,之多之广之丰富,无法完整统计。不同的流源与风格,之多之广之丰富,无法完整统计。不同的流源与风格,各种色彩的变异,都属于世界陶瓷之首位。宜兴的地域变化,民风民俗,民族特点,传统文化,都反映在紫砂艺术之中,亦回然不同于其它陶瓷。

紫砂艺术的独有的陶文化面目出现,具有如诗如画的艺术风格,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深蕴的文化内涵,强烈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形式,再通过紫砂艺人的艺术创造。艺人的文化素质在紫砂陶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书卷气”,因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魄融汇进造型艺术之中,形成了紫砂艺术专盛不衰的生命力。

紫砂艺术更深层次的影响和作用,除了日用功能、陈设审美、把玩品味,还表达了紫砂艺人创造者本身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审美爱好,造型意识,造物心理等等,这些表现在精神世界方面的内容,决定了紫砂陶艺本质的风貌、形制、结构和基本风格,是紫砂艺术表现形式的延伸和发展。

紫砂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还是科学和艺术和融汇、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功能的统一。形象美、形态美、古朴美、典雅美、舒适美,都通过了造型形式加以表达,通过材质肌里加以反映,通过创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的心灵结合加以融会贯通,这就是紫砂艺术的高雅气质。

紫砂艺术是全方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陶瓷文化、陶瓷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紫砂艺术的生命力是专存的、延续的、发展的、强盛的。它显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紫砂陶艺文化,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随着人们文化艺术生活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艺术追求更无止境。以大自然形态为源泉的紫砂工艺陶瓷的创作,题材更为丰富。每一个紫砂艺术工作者,必须更加珍视。相信传统的历史文化和紫砂文化,在先辈的艺术熏陶下,必将涌现更多、更好、更美的艺术佳作,繁荣我们的紫砂艺术事业,展现紫砂工艺无穷的艺术魅力。

紫砂史话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置为阳羡,晋时又改为义兴,隋唐一直沿革义兴这个名称,宋时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在太平兴国年间改义兴为宜兴。宜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宜兴古窑发掘证实,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制陶,到了汉代则更大量生产日用陶器。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

1976年宜兴鼎蜀镇羊角山发掘出一处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互相印证。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

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根据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录》的创始篇记载,紫砂壶首创者,相传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一个不知名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嘴、柄、盖,放在窑中烧成。正始篇又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一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株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制壶大师。供春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并配合着竹刀使用,烧造的砂壶造型新颖、雅致、质地较薄而且又坚硬。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人称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有一把失盖的树瘿壶,造型精巧,现存北京历史博物馆,是供春唯一传世的传品,但也有人疑为赝品。这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地把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境界,供春壶成为紫砂壶的一个象征,其作品也被后世所仿造。

明清两代,宜兴紫砂艺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艺术作品。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名贵可想而知。

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器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四名家、壶家三大。四名家为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董翰以文巧著称,其余三人则以古拙见长。壶家三大指的是时大彬和他的两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时大彬为时朋之子,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他在游娄东时与名士陈继儒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雅致的品味把砂壶缩小。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传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壶、提梁大壶、朱砂六方壶、僧帽壶等。他制作的小壶令人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的赞誉,被誉为千载一时,他为紫砂发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仲芳制壶风格趋于文巧,而徐友泉善制汉方、提梁卣等。他晚年自叹说: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也。

另外,紫砂艺人李养心,是万历时人,他擅长制作小壶,朴素带艳,世称名玩。李养心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的匣钵装烧法。还有欧正春、邵氏兄弟、蒋时英等人,他们借用历代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的造型、纹饰制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也广为流传。另外被誉为桃圣的项圣思也非常著名,他制作的大小桃杯,制作的精细入微。

到了清代,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砂艺高手辈出,紫砂器也不断推陈出新。清初康熙开始,紫砂壶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开始由宜兴制作紫砂壶胎,进呈后由宫廷造办处艺匠们画上珐琅彩烧制或制成的珍贵的雕漆名壶。雍正也曾下旨让景德镇按照宜兴壶的式样烧制瓷器。乾隆七年宫廷开始直接向宜兴订制紫砂茶具,至此紫砂壶成为珍贵的御前用品。这一时期紫砂大家有陈鸣远、邵大享等名家,陈鸣远是继时大彬以后最为著名的陶艺大家。陈鸣远制作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至今被视为珍藏。据《阳羡名陶录》记载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著名现代宜兴紫砂陶艺家顾景舟先生评价说:我从事砂艺六十年,明末清初最杰出的砂艺家首推陈鸣远。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他的作品铭刻书法讲究古雅、流利。其传世作品也仅有难得的几件。另外此时期的名家还有虔荣、王南林、邵元祥、邵旭茂、陈观候等。乾隆晚期到嘉、道年间,宜兴紫砂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紫砂茶具式样繁多,所谓方非—式,圆不一相。在紫砂壶上雕刻花鸟、山水和各体书法,始自晚明而盛于清嘉庆以后,并逐渐成为紫砂工艺中所独具的艺术装饰。不少著名的诗人、艺术家曾在紫砂壶上亲笔题诗刻字。《砂壶图考》曾记郑板桥自制一壶,亲笔刻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此时最著名的是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此人工于诗文、书画、篆刻,时任江苏溧阳知县,特意到宜兴和杨彭年制壶,创造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杨彭年的制品,雅致玲珑,不用模子,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彭年配合制壶。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再由陈氏镌刻书画。其作品世称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所制壶形多为几何体,质朴简练、大方,开创了紫砂壶样一代新风。曼生壶铭极具文字意趣,至此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风格至陈曼生时期才完美地与紫砂融为一体,使宜兴紫砂文化内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到了咸丰、光绪末期,紫砂艺术没有什么发展,此时的名匠有黄玉麟、邵大享。黄玉麟的作品有明代纯朴清雅之风格。擅制掇球。而邵大享则以浑朴取胜,他创造了鱼化龙壶,而此壶的特点是龙头在倾壶倒茶时自动伸缩,堪称鬼斧神工。在稍后的20世纪初叶,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蓬勃兴起,商业的逐渐发展,宜兴紫砂自营的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诞生了一些制壶名家,其中又以冯桂珍、俞国良、吴云根、裴石民、顾景舟、王寅春、程寿珍、朱可心、蒋蓉等人最为著名。

近年来,紫砂茶具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六百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欢迎的新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以烧成的双层保温杯,用以泡茶,具有色香味皆蕴,夏天不易变馊的特性。因是双层结构,开水入杯不烫手,传热慢,保温时间长。造型多种多样,有瓜轮型的、蝶纹型的,还有梅花型、鹅蛋型、流线型等。艺人们采用传统的篆刻手法,把绘画和正、草、隶、笼、篆各种装饰手法施用在紫砂陶器上,使之成为观赏和实用巧妙结合的产品。

紫砂器在世界上称得上造型最丰富的工艺品种,明清两代先后涌现出数十位德高望重的著名陶艺名家,创制出了人类艺术瑰宝,他们为中国陶瓷史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浅谈紫砂土


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陶的故乡。她位于太湖之滨,山明水秀,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宜兴又处于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因上天的厚爱,地下蕴藏着得天独厚的紫砂土。特别有利于陶瓷的生产。

紫砂陶的第一要素─ ─紫砂土,主要有紫泥,绿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产于宜兴本地,他们以天然的矿物组成,蕴藏在岩和普通陶土的夹层中,故有“岩中泥”,“泥中泥”之称。

紫砂土经过隧道式的开采,经风化,粉崐碎,过筛,加适量的水拌和,,放于阴凉处陈腐,锤练(真空搅拌),才能达到理想的可塑性。三种原料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需要进行相互配比混合使用,从而产崐生更多的紫砂泥色。经不同温度,气氛火焰烧成,色泽更为丰富,可分别呈现天青,栗色,深紫,梨皮,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等色,故有紫而不艳,红而不娇,绿而不嫩,黑而不墨,灰而不暗的高雅色调。 紫砂土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种陶土,它的分子排列与一般陶瓷原料的颗粒结构不同,经1200摄氏度的高温烧成,成鳞片状结构,有着理想的细密度的一定的气孔率。制品表面加工细密,不需要施釉,在泡茶昧会产生任何的化学反应。所以用紫砂壶泡茶不失原味,使茶的色,香,味皆宜。

古人对饮茶有“水是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茶壶以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的”的赞语。其二,昆砂壶传热比较缓慢,相对地保温也好,使用时提携抚握不炙手触觉也舒服。其三,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较好,寒冬腊月,注入沸水。或放置文火上炖烧都不易炸裂。其四,由于制品表面加工细密,有越用越光,越用越新,越用越觉精神的妙处。其五,泥色丰富多彩,质感温润雅致,古朴稳重,用久之后的昆砂器,就好象呢子毛料那样显得厚实,挺括,匀净,高雅,似古玉生辉。由于紫砂泥料的特性,用它做成的花盆也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使花木不易烂根,生长茂盛。用它做成的紫砂蒸汽锅,用来蒸煮菜肴味美,汁鲜,汤纯。各种不同式样的紫砂陶,能反映出各种不同的有格和个性。并可形象地说,圆肥胖敦,柔和丰满,健壮刚强,纤娇秀丽,英俊潇洒,拙衲含蓄,倜傥风流,清癯闲静,仪态纷呈,雅俗共赏,向爱好者们 发着浓郁的情感。

由于紫砂原料的可塑性好,紫砂陶的成型工艺有着与其他陶瓷工业与众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技艺。这是几百年来历代艺人们的技术实践,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手工制作技法。如制作园器,用泥条泥片镶接后打身筒成形;方形器,用泥片镶身筒成形,最后细 部加工完成 。一般从处理泥料到坯件成形的全过程,均由同一个人制作完成。因此,一件作品的工艺质量,艺术价值的高低,都取决于设计制作者的水平,艺术素养,操作技术的熟练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件完美的作品,首先必须讲究选料,其中包括泥色与形式的结合,实用功能与形式美的结合。在设计构思时,要考虑到所采取的工艺过程,手段,技法,其中包括志形时所用泥料的软硬程度,即含水量要适当。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掌握坯件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干燥程度不同对作品的影响。一件合格的半成品进入窑内烧成,必须放置合理的窑位,掌握火度,气氛温差要适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制作的作品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紫砂土与火的结合产生出紫砂特有的效果。因此,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在各道工序中凝结着陶艺工作者的心血。

宜兴的紫砂(四)


清代乾、嘉时期的陈鸿寿(1768-1822年),号曼生,浙江钱塘人。他同黄易、奚冈、赵之琛等并称西泠八家,文学、书画、篆刻都精好。他在宜兴任过三年县宰,喜爱紫砂,曾手绘十八壶式,请杨彭年及其弟宝年、其妹凤拭上等按式制作。所制壶底多钤阿曼陀室铭款。把下有彭年印章。他们合作署名的茗壶曼生壶见称与世。曼生壶着重于壶身取平面,面上镌刻书来铭款。作铭款的,除陈曼生本人外,多是他幕中友人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等。文人、士大夫、收藏家参与紫砂器的设计和制作从明末开始,项元汴、赵宦光、董其昌、陈继儒、宋荦等人都热心于此。而将紫砂茗壶与诗书画印艺术相结合的风气,是经陈曼生之手开拓广大的,这种风气在当时及以后一直格外引人注目。陈曼生对宜兴陶业的振兴,有非常大的贡献。

据说,曼生壶不下几千件。罗桂祥藏品有刻茗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频迦识铭文的,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阳羡砂壶图考》中著录的一件,壶腹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等字,现似归上海博物馆藏。实际上,果有这么多的制品,绝难于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等少数人之手。近年尚发现一些曼生壶上,有其他工匠的铭款。

紫砂高手中,还应当提到清代道光、咸丰间的邵大亨。关于大亨其人,文献记载甚少,然从其传世作品巧妙的构思、精美的工艺、饱满流畅的线条看,确非一般陶工可比。他的作品对后世有相当的影响。

(四)紫砂器生产的工序大致如下:

原料的准备,包括挖泥、炼泥和选料。矿中挖出的硬块状的泥料经过捣碎、过筛、澄滤,所得细土下窖储藏,叫作养土。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开面,最后加柄、嘴、盖等。从明代至清康熙年间,多用捏作的方法;清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模制产品。嘉靖、道光年间,陈曼生重介古法,又盛行捏作/李啼兼、张虹说得好:就印模与捏造而论,印模之法易精,在工业为进步;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故印模之法便于信仿行,捏造之法则庸工不易措手也。名家之壶俱以捏造见长,坐是故耳。

早期的制坯工具主要是一种竹刀,后来逐步增添了木、角、石、金属等质料的工具,并用陶轮来拉坯和修坯。到清代,工具有十多种,包括椎、碓、镖、钗,有圭形、笏形、贝形、肾形、月形、蝎尾形等多种形状。

制好的坯要经过细致的修整,有些器物再加装饰。装饰方法有:贴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鸟兽等纹饰;绘写--以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镁等到为呈色剂,在素坯上绘画写字;雕刻--在坯体上以阴文刻出书画。紫砂一般不上釉,也有少量用釉装饰的,大件采用泼釉法,小件采取浸釉法。一般单色釉上一次,彩绘器上两次。

器坯阴干后装匣体进窑烧制。传统方法烧制紫砂器的窑是龙窑,即头低尾高的斜式窑。龙窑一般长达四十米,每隔一米为一节,烧炉在头部,燃料为木柴和柴草。窑背两侧各有五十个烧火眼,从烧火眼投入燃料。窑身两旁,每隔四到五米辟一个进出口,从这里装坯、取器。每窑需以1100°C到1200°C的窑温烧四十到四十二小时;烧成后,停十五到二十四小时,再开窑取器。用龙窑烧制,窑工很辛苦。现在紫砂厂已经改用烧重油的新式窑炉,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烧造质量。

紫砂器烧成后还要磨光上蜡,上蜡是紫砂特有的工序。彩绘的紫砂器,需经过两次装烧。还有在烧成的紫砂上施加特殊装饰的。清代道光年间,出现了包锡的工艺,但由于技术复杂,未能延续。还有抛光包铜的工艺,包铜多见于壶嘴头、口盖的边缘等部位。金银丝镶嵌是新的装饰工艺,吸取木器、漆器的装饰手法,先在泥坯上将纹饰图案刻成凹槽,烧成后将金银丝嵌入槽内,敲实、磨平。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