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越窑青瓷的款识铭文的研究

款识,指在瓷器上书写的文字。铭文主要有纪年款、支干款、姓氏款、作坊款等,不管那一类铭款,对我们鉴定年代,都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还可推知精确的年代;有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的铭文瓷器,是我们鉴定中的标准器物。

目前越窑铭文器类,大多为晚唐时期。有双鱼模印王字碗、云鹤纹模印“寿”字和“大中二年”纪年碗,各式墓志罐,罂、罐、瓶等,此外还有执壶、盘、钵、碗、净水瓶、香熏、砚台、器盖等。

唐代铭文大多书刻于胎体上,也有戳印釉下褐彩书等。铭文内容可分:

作坊名称类,有利记、上(尚)记等;姓氏类,有马、利、陈、大、俞、王、朱、上(尚)、李、刘、仙、方、泮、涂等;姓名类,有俞程、李溪、泮子云等;贡(品)窑类,有贡、方者贡,官、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等;

标价类,有金十九,价值一千文等;制品记名类,有庆擂烧、十月十一日造平十六郎等;数字类,有四、七等;祝愿类,有寿、渐(健)康等;纪年类,有元和拾肆年、长庆三年、太和八年、会昌七年、大中元年、大中二年、大中四年、咸通七年、咸通十年、咸通十四年、光启三年、光化三年、天复元年等;墓志类,数量特多。

吴越时期越器上铭文:

铭文器以碗为多。大多以线刻为主,也有模印。铭文书刻部位,碗、盘、盏、碟类,以外底为多,少数刻于器壁。瓶、罐类肩部为多见,其中荷叶龟纹器物,则书于龟背之中心。

姓(名)氏类,有罗锡、章、王、红、徐、马、朱、上、大、姜、千、示、永、合、平等;作坊名称类,有项记、阮记、柴记等;

贡(瓷)窑类,有官、官样、窑务、供、内、表等;支干年号类,有辛酉、辛、乙、子、太平、丁丑、丁等;制品作者类等;地名类,有下林乡使司北保等;制品作者类,有朱伯远作等;纪年(纪月)类,有龙德二年,太平丁丑、七月十九日记等;墓志类,有龙德二年墓志罐等;庙宇有关类,有周药庙山大殿、弟子朱仁厚舍入庙等;数字类,有八等;方位类,有上、下、左、右等。

北宋时期铭文:

北宋铭文大多为书刻,仅一例器内墨书。部位多在隐蔽部分。m.TaoCI52.Com

姓(名)氏类,有罗军、魏仁皓、项、陈、里、马、永、千、上等;作坊名称类,有里方记等;干支年号类,有太平戊寅、辛巳、太平戊戌等;贡(瓷)窑类,有供、内等;地名类,有越州上虞上山乡,会稽等;数字类,有六、一个等;窑名类,有上虞窑、长山窑等;纪年类,有雍熙一年、端拱元年、端拱二年、太平二年、嘉佑捌年,元丰二年、元符三年、绍圣五年等;题名类,有造此砚子东海记、弟子舍入观音院等;吉祥语类,有天下太平、延福长寿等。

小编推荐

越窑青瓷珍品欣赏


青瓷人骑狮形插器西晋

整器由卧狮、胡人、插管组合而成。卧狮高昂瞠目、呲牙咧嘴,底部贴附四足,尾呈蕉叶状。颌下有贴附的须,胡人跨骑于狮腰部,上身挺直,双手揖于胸前,怀中抱一小兽,头戴高帽,帽顶高耸延伸成一直径为3.7厘米的插管,插管圆唇,口微侈,管上贴塑双龙纹饰。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釉泛黄,釉面光亮,遍布开片。底部有支烧痕。半范模制,合范成型。胡人身上戳印圆圈纹,帽上有一圈压印纹带,服装上用压印纹带表现襟、袖。

青瓷六熊足香熏西晋

全器由炉身和托盘两部分组成。炉身整体呈球形,顶部作管状小口,口上塑出一飞鸟,平底,底部有三个熊足立于托盘内;托盘平折沿,斜直壁,浅腹,平底,底部由三个熊形足承托。黄褐色胎,胎质较粗而坚硬。青灰釉泛黄,釉面光润,炉身部釉面略显斑驳,施满釉。托盘外底部有六处支烧痕。炉身上半部有三层镂孔,孔作三角锯齿状,间饰以平行凹陷纹,镂孔以外部分装饰有拍印网格带纹;托盘沿面饰以凹弦纹圈,内戳印联珠纹。

青瓷双鸟盖水盂西晋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锥形,盖顶中心贴塑两相对的飞鸟,器身方唇,子口内敛,圆肩,肩部对称置四横系,扁圆腹,饼足内凹。灰胎,胎质较粗。青灰釉,釉面光润,施满釉。肩部饰凹弦纹双圈,其下拍印网格带状纹,上下腹相交处饰凹弦纹一圈。

青瓷蛙形水盂(二件)西晋

左:圆唇,敛口,扁鼓腹,假圈足。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灰釉,釉面光亮,施釉及底。底部有三处支烧痕。上腹贴塑有蟾蜍的头、尾、四足,并饰有戳印圆圈纹及划刻草叶纹。

右:圆唇,敛口,扁鼓腹,饼足较高。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黄,釉面光润,施满釉,器身布满开片。底部有三处支烧痕。外壁口沿下饰两道凹弦纹,上腹贴塑蟾蜍的头、尾、四足,并间饰有戳印圆圈纹,上下腹相接处饰有凹弦纹一圈。

西晋

方唇,敛口,矮领,圆肩,扁鼓腹,平底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黄釉,亚光,剥釉现象严重,施满釉。肩部饰一周三角形戳印纹,上腹部饰凹弦纹两圈,内戳印菱形网格纹。上下腹之间饰一周戳印三角形纹饰。器内还胶结有原来存放的一堆圆形方孔钱币,可辨识的有东汉“五铢”钱。

青瓷五联罐东汉

罐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一大瓶口及四小瓶组成,瓶与罐身不相通;下部罐溜肩,肩部贴塑动物、人物,并镂有四小孔,圆鼓腹,大平底。褐色胎,粗疏。青黄釉泛灰,釉色较深沉,釉面光润,流釉现象严重,施釉至下腹。罐身饰多圈弦纹。

该类器物出现于东汉时期,一直流行至三国时期,之后罐消失,演变为堆塑罐。该类器物主要是用作丧葬的明器,具乎寻类似魂瓶的功用。

青瓷熊形席镇三国

口不修复。方唇,直口,整体呈直筒状,口以下贴附头,双臂、双足,使整体里蹲熊造型,大平底微内凹。蹲熊双目圆睁,鼻孔朝天,口张齿露,口中含一兽形物,下额有髯,双手均持宝物;器身背部贴塑人物、盘蛇。灰黄色釉,胎质较粗。青黄釉,局部开片,光润,施满釉。底部一周可见十二枚支烧痕。是三国、西晋时期特有的动物造型器物。

青瓷扁壶三国

方唇,直领,圆形扁腹,腹窄面对称置上下两组桥型系。下承一椭圆形台形高足。灰胎,胎质较细而坚致。青灰釉泛黄,有流釉现象,器身遍布开片,釉面光亮,施满釉,仅足心无釉。

口沿下饰凹弦纹双圈,颈部与肩部相接处拍印菱形纹,肩腹相交处刻出随形的深槽,使腹部正面形成开光的效果,腹正面两面贴饰铺首衔环,并饰凹弦纹双圈,足部近底处戳印圆圈纹一周,下饰凹弦纹双圈,内拍印菱形条带状装饰。

越窑点彩人物俑(一对)

东晋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剥釉现象严重,仅头部残留有釉,直立。

男俑:额部凸出,面带微笑。发髻呈幞头状。衣服右衽。双手拢于胸下腹部,衣褶明显。

女俑:面带微笑。发髻成幞头状。衣右衽。双手拢于胸下腹部。

青瓷废爵东晋

尖圆唇,直口稍敞,圆曲腹,高圈足外撇。上腹部一侧贴饰飞鸟,另一侧置方柄,下置单泥条柄撑。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亚光,有剥釉现象,施满釉。鸟身上有较粗的刻划花纹,表现鸟的羽翼。

青瓷飞鸟油灯(二件)东晋—南朝

左:尖圆唇,直口,口下有一内曲,圆曲腹,饼足。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釉面匀净光润,通体施釉。底部有五处支烧痕。内底刻圆,并贴塑一飞鸟;外口沿下饰凹弦纹一圈。

右:尖圆唇,直口微敞,口下有一内曲,圆曲腹,饼足。黄褐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通体施釉。底部有四处支烧痕。内底圆刻,并贴塑一飞鸟。

原始瓷盖盏西周

全器由盖、盏和托盘组成,造型仿青铜器,每部分无釉处有三条横线标志。盏盖,圆唇拱顶,顶部瓜蒂形钮,钮周围有四个卷云纹贴塑。盏身,直口,宽平沿向内斜,圆鼓腹,下腹斜直内收,内底较平,饼形玉璧足,足部无釉。肩部有两圈弦纹,弦纹之间有戳点纹,并贴塑三处卷云纹。托盘,尖圆唇,宽平沿,沿部划篦纹一周上有卷云纹贴塑,斜曲腹,高圈足外撇,足部无釉。内底有四周三条一组的弦纹,弦纹间有戳点曲线,灰褐胎,青黄釉较光亮,流釉和剥釉现象明显。

原始瓷提梁盉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伞状,中央粘接一个立鸟形钮;器身尖唇,直口,平肩,肩部两侧粘贴一半环形提梁,其上左右各附加一处齿缘扉棱,扉棱下端再各粘接一对略长的圆锥形泥点,仿兽耳,扁球腹,上腹部一侧粘接兽形流,一侧粘接齿缘扉棱,分别仿兽首与兽尾,平底,下承三个矮蹄足。黄褐胎,胎质较粗。黄绿釉,釉面失光,剥釉现象严重。腹部自上而下饰三组弦纹,每组两周,弦纹间拍印变体“S”形纹。

原始瓷盖瓿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伞状,盖面较平,中心置一半环形钮,盖边缘圆转下折。器身圆唇,直口,圆肩较宽,其上粘接两个对称的兽面耳,圆鼓腹,最大腹径在上腹部,下腹部斜收,平底。黄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失光,剥釉现象严重,施釉至腹中部。盖面饰多周弦纹;器身肩部及上腹部饰两组均匀的棱格状条纹带,且肩部条纹较短。

原始瓷尊

尖圆唇,敞口,粗长颈,扁圆腹,高圈足,底端外撇。褐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有聚釉、流釉现象,施满釉,圈足内无釉。颈腹交接处与腹部、圈足交接处,各饰两圈凹弦纹,弦纹内压印精细的变体云雷纹;腹部则饰细密规整的云雷纹。

原始瓷盖鼎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栱形盖,盖面斜直,边缘下折,盖面中央粘接一环形钮,边缘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双孔钮。器身子口内敛,圆唇,口沿下粘接两个对称的长方形附耳,斜直腹微呈垂腹,圆底近平,下承三细足,外撇,足尖略翘起。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聚釉现象严重,并有流釉,釉面斑驳。盖面自上而下有三圈凸弦纹,其上斜刻花纹,弦纹间戳印圆圈纹;器身素面。

原始瓷盖鼎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伞状器盖,盖面中央有一单孔钮,边缘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双孔钮。器身子口内敛,圆唇,腹部较圆曲,腹部顶端粘接两个对称的长方形立耳,圆底近平,下承三细足,足外撇,足尖略上翘。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亚光,聚釉现象严重。盖面自上而下饰凸弦纹三圈,其上斜刻线纹,其余部分皆戳印圆圈纹,器身素面。

原始瓷方形烤炉战国

整体为长方形,中空,呈回廊状,四角呈屋脊状略翘起,浅腹,直臂,四面各粘接两个兽形铺首,腹内可见5根长条形短支柱,仿廊柱,底平。褐胎,胎质粗糙。青黄釉,釉面光润,积釉现象严重,施釉不及底。器表皆拍印圆圈纹。该件器物内部略有修复。

原始瓷瓿西汉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半圆球状;器身方圆唇,直口,斜肩,肩面稍曲,其上粘接一对对称的兽面耳,腹部斜曲内收,平底,下承三矮足。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局部光亮,施釉至腹部顶端,流釉现象严重。盖面饰粗放的圆圈纹;兽面器耳上端外延的仿兽耳部分,其表面饰卷草纹,肩部饰三组凹弦纹,每组两周,凹弦纹带之间饰水波纹。

原始瓷蒜头壶西汉

圆唇,直口,头部呈蒜头状,长颈,中部微束,圆肩,鼓腹,平底,下承三蹄形足。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失光,施釉至腹中部,剥釉现象严重。颈部近口处饰粗凸弦纹两圈;上腹部饰三组平行弦纹,将其等分为两部分,内饰水波纹及戳印纹饰;蹄形足上刻划兽面纹饰。

原始瓷壶西汉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为平沿栱面,上部近平,下部斜直,中心置双层圆柱形钮,盖钮周围及盖沿边部各有一周圆凸棱,且前者较粗。器身方唇,敞口,长束颈,斜肩略鼓,鼓腹,下腹部圆曲内收,平底。黄褐胎,胎质较粗。青釉呈黄褐色,亚光,聚釉现象严重,施釉至肩部。器身口沿下饰多周波浪形纹带,颈中部饰两组弦纹带,每组两周,弦纹带之间饰水波纹带,颈肩部相接处亦有弦纹两圈。肩部有三组凸弦纹,上两组之间划刻鸟兽纹。

青瓷印纹罐东汉

方唇,平折沿,矮束颈,圆肩,鼓腹,平底。黄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光润,有剥釉和聚釉现象。外壁肩、腹部满饰拍印方形叶脉连续组合纹。

青瓷盖罐(二件)东汉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为栱形,盖面中心置一鸟形钮;器身方唇,侈口,微束颈,溜肩,深腹外鼓,平底。黄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光润,剥釉现象严重。器盖上饰多组水波纹,器身上腹部饰三组弦纹,将其等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内饰水波纹,风格粗放。

青瓷五联罐东汉

罐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一葫芦状大瓶及四小瓶组成,小瓶瓶身与罐身不相通;下部瓶体溜肩,鼓腹,下腹斜曲内收,下底部做成假圈足状,实为平底,平底微内凹。灰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亚光,腹及以下部位不施釉,上部釉剥落现象严重。罐体下部饰多圈平行凹弦纹。

青瓷大耳杯三国至东晋

全器呈椭圆形,两头高,中间低。圆唇,近口沿处有两对称耳,曲腹,平底。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亮,遍布开片,有剥釉现象。底部残留九处支烧痕。

耳杯从三国时期就已出现,是一种饮器,在西晋、东晋时期更是常见,且器物形制并无明显变化。

青瓷香熏三国

香熏做成罐形,圆唇,矮直颈,圆肩,鼓腹,肩部贴塑两横泥条系,下腹斜收,平底内凹。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微泛黄,釉面匀净光亮,施釉至下腹,有聚釉流釉现象。肩部、腹部镂两层圆孔,两层圆孔上下各饰数道弦纹。

据推测,这类器物应该是用于厅堂熏香的日常生活用器。

青瓷印花贴塑鉴三国

圆唇,敛口,扁腹圆曲,平底内凹,下承三兽足。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釉,亚光,剥釉现象严重,施釉至下腹。内壁下腹处弦纹圈内饰粗放的水波纹,内底以凹弦纹圈划分为内外两区,内区刻划装饰,斑驳不清;外壁口沿下饰凸弦纹三圈,下拍印带状装饰三层,上、下层为联珠纹,中层贴塑佛像、人物骑马形象等。

青瓷贴塑龙纹洗三国

尖圆唇,直领微内敛,扁圆腹,两层台式高圈足外撇。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灰釉,釉面光润,施满釉。器底残留五处支烧痕。上腹部贴塑一周蟠龙纹,共四条,两两相对。

青瓷麒麟虎子西晋

器身为茧形,口部作圆筒状,大圆口,管状流上翘。背上有一龙形提梁。腹下卧有四足。灰胎,胎质较粗。青灰釉,积釉剥釉现象严重。光润。施釉近足。贴塑刻划。器身两侧刻划飞翼。模制成型,制作方法是半范制作,合范成形。是一件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青瓷精品。

青瓷印花鉴西晋

尖圆唇,宽折沿上翘,曲腹,上腹竖直,下腹斜收,平底内凹。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泛黄,釉面光润,施满釉,有流釉现象。器底有十二处支烧痕迹。沿面饰凹弦纹三圈,将其分为两层,外层戳印圆圈纹,内层划刻水波纹;内腹近底相同饰有两周同心圆联珠纹和弦纹;内心饰凹弦纹三圈,将之分为三区,由外至内依次为网格带纹、水波纹、素面;上腹外壁饰多层带纹装饰,依次为联珠带纹、网状带纹、联珠带纹。

青瓷三狮头异形器南朝

残口,溜肩,圆鼓腹,肩部贴有三个实心狮头,腹部相接处有细小裂开痕迹,肩部有凸棱,鼓腹处三道凹陷,腹部以下残,灰胎较细,胎体较厚,青釉,釉面光亮有细碎开片,流釉及积釉现象明显。

青瓷狮形烛台(二件)西晋

全器呈卧狮状,背部有一直筒形管作为插管,筒形管圆唇,直口;卧狮昂首瞠目、呲牙咧嘴,腹下承接四足。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灰釉微泛黄,亚光,施满釉。器身划刻出斜线和卷曲线条表现鬃毛,口下贴塑蕉叶状髯须,下腹划刻双翼。模制成形,制作方法是半范制作,合范成形。是一件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青瓷精品。

青瓷狗圈(二件)西晋

左:圆唇,直口,直腹,平底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施釉至下腹。内口沿下有多圈弦纹,圈中塑一卧犬,昂首前望,尾下垂;外口沿下饰有凸棱纹三圈。

右:圆唇,直口,直腹稍敞,平底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施釉及下腹。内口沿下饰多圈弦纹,圈中塑一伏狗,狗前望,戴项圈,长尾;外口沿下饰有凹弦纹一圈。

该器形是西晋时期较常见的随葬明器。

青瓷猪圈、狗圈西晋

尖圆唇,直口微内敛,圆曲腹,平底内凹。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遍布开片,施釉及下腹。内贴塑一卧猪,腹部镂小圆孔两圈。

鸡笼:鸡笼成镂空卷棚形,平板基座,中部贴塑一独立的鸡首,表现一只鸡首伸出笼外,棚内还有两只鸡。黄褐色胎,胎质较粗而坚硬。青灰釉,釉面局部光润,釉层较薄,施满釉。

猪圈:尖唇折沿,直口,深直腹,上腹有一出台,下腹镂长方形孔,整齐排列,呈栏杆状,平底,内贴塑一卧猪。黄褐色胎,胎质较粗而坚硬。青灰釉泛黄,木光,剥釉现象严重。

这类器物是专门用于随葬的模型明器。

青瓷药臼 药杵西晋

药臼呈方形,中心圆形凹陷。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中心凹陷处无釉。台面刻划少量叶脉纹。

药杵呈亚腰长条形。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施满釉。器身中部戳印网格纹装饰。

青瓷灶西晋

全器作船首状,顶部开两孔,分别置一罐和一甑。尖头一端有火眼,另一端为平面,中央开一方形火孔。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器身遍布开片,内外施釉至下腹。灶头刻梯形图案,内刻划交叉直线纹样,灶尾饰长方形图案,内饰交叉直线纹。此类器物是西晋时期常见的随葬用模型明器。

越窑点彩四系盖罐东晋

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子母口。器身方唇平沿,矮直颈,最大腹径在上腹部,圆曲腹,平底。肩部对称置四横系,器盖盖面隆起,盖面中心置一单孔横系。黄胎,胎质较粗。青黄釉,光润,遍布开片。施釉至下腹。器底有九个支烧痕迹,器身口沿有十三个支烧痕迹,器盖口沿处有十五个支烧痕。肩附四横系。盖面褐彩呈放射状,腹壁褐彩呈交叉状,肩部点一周褐彩斑点。

青瓷羊形器东晋

全器做卧羊形状,头顶有一圆孔。羊双目圆睁,两角高耸,头部写实,身体浑圆肥硕,腹下承接四足,后部附加尾。灰褐色胎,胎质细而坚致。褐绿色釉,木光,施满釉。贴塑刻花,下颌有须,腹部戳印划刻双翼,羊角、羊尾、羊腿均为贴塑而成。

青瓷兽形砚滴宋代

灰褐胎,胎质较细。青釉泛灰,釉面光润,施满釉。全器呈蹲狮状,模制成形,口部和背部各有一小圆孔,用于注水和出水。

青瓷八棱瓶五代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方唇,直口,长直领,斜折肩,颈肩连接处置四竖系,两两相对,八棱形深腹,隐圈足。器盖作塔刹式,宝珠形盖钮较瘦长,盖面高拱,沿面向上飞翘形成八角,器盖表面装饰的八道凸棱与八角相对。灰胎,胎质较细。青灰釉,釉面亚光。肩部转折处、器身八棱两侧及底部都加刻线纹,使棱角更加挺拔,腹部八棱构成开光布局,内饰细线划花折枝花卉纹饰。

青瓷四系瓶唐

方唇,长直领,溜肩,颈肩处对称置四系,两枚为片状穿孔的系,另一组系为双泥条系,深腹微鼓,高圈足。灰胎,胎质细密。青灰釉,釉面光润。外底心有四处支烧痕迹。颈部饰一道凹弦纹,腹部刻划两组对称花纹,为四瓣开光内的牡丹纹,下腹近足处刻双重仰莲瓣纹,盖面刻覆莲瓣纹,钮上戳印圆圈象征莲蓬。

青瓷七联罐唐

全器由7个大小、器形相同的小罐组成。小罐尖唇,敛口,圆曲腹,饼足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黄釉,釉面光亮,施釉不及底。外壁口沿下装饰凹弦纹二至三道。

青瓷狮座枕五代

全器由枕面和台座组成。枕面修复。枕面平面呈委角状,两边高,中间低,台座为一蹲狮形象,双目圆睁,呲牙咧嘴呈愤怒状,其背上用刻划直线纹表现鬃毛,尾部贴饰一环形泥条表现尾巴,器底中空。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泛黄,光润,底部无釉。枕面中心刻圆内满饰卷草花叶纹,四角细线刻四圆,圆内饰卷草纹。

青瓷双头凤鸟形盒盖北宋

全器呈卵形,由盒盖和盒身两部分组成。此器失盒身,盒身为后配。盒盖呈卵形,整体做成双头凤鸟形,凤鸟头为勾啄,头顶长有三个角,顶部一个前勾,后面两个仰直,后部有高翘的大凤尾,用深刻花表现羽毛;两边作出四根卷曲的尾羽;中部用深刻花技法刻出双翼。灰色胎,胎质较细。青釉泛灰,釉色光润匀净。

青瓷刻莲纹高足果盘南朝

圆唇,敞口,浅盘,盘心平坦,下承以喇叭状高足。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色釉,釉面光亮,聚釉现象明显,器身遍布开片。盘内两圈凹弦纹将其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莲蓬纹,外区饰双重八瓣四线莲瓣纹,高足饰两重覆莲瓣纹。

青瓷划花鸡首壶南朝

圆唇,敞口,浅盘口,细长颈,颈部内曲,圆肩,口与肩之间置龙首执柄,龙柄上端较细小,与盘口中相接,下端较粗状,接于肩部,另一侧对应置高颈鸡首流,鸡首与龙柄之间横置有两处方桥形系,鼓腹,胫部稍内曲,大平底微内凹。灰胎,胎质细而坚致。青灰釉,釉面光润,有流釉现象,遍布开片,施釉至底。腹部划刻两重双线覆莲瓣纹。制作精良,造型优雅,尚保留了一些早期敦实的风格,是南朝早中期的制品。

青瓷砚台南朝—隋

方唇,直口,砚面凸起,周围有墨槽,腹部作台阶状,底部等距离置十二个水滴形足。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微泛灰,釉面莹亮但较斑驳,玻璃质感不强,有流釉现象,遍布开片。砚面及外底心露胎,并有支烧痕迹;砚面有九处不规则形垫烧痕,外底心有四处三角形支烧痕,表明砚上还叠烧其他器物。

青瓷点彩鸡首壶南朝

圆唇,盘口,直颈较长,圆肩,肩部一侧饰高冠长颈鸡首,另一侧对应置泥条曲柄、接于盘口与肩之间,鸟首与曲柄之间对称置有两单泥条横系,圆鼓腹,平底微内凹。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器身遍布开片,施釉至下腹。底部有五处支烧痕。盘口口沿及肩部饰一周褐色点彩,鸡冠、鸡眼及双横系上也饰有不规则褐色点彩。

青瓷刻莲花钵南朝

尖唇,敛口,曲腹较深,平底微内凹。灰胎,胎质较细。青灰釉稍泛黄,釉面布满细碎开片,莹亮,施釉不及底。外腹壁刻双层莲瓣纹,外层为完整的莲瓣,花瓣间刻出内层瓣尖。整个造型生动立体,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青瓷点彩划花碗南朝

尖圆唇,直口,上腹竖直,下腹圆曲,饼足。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釉泛黄,釉面光润,局部剥釉,施釉至下腹。内外口沿处饰四组多点褐彩,内腹对称饰褐色点彩;内底圆刻,以圆刻为中心刻四线仰莲瓣纹七瓣;外口沿下刻双弦纹。

青瓷睡盂南朝

尖圆唇,直口,盘口较浅,短颈上细下粗,扁鼓腹,饼足内凹。灰褐色胎,胎质细腻。淡青色釉,釉面光亮,盘口内有聚釉现象,器身遍布开片,施釉至底。底部残有支烧痕。

青瓷戳印花六管烛台南朝

方唇,长直领微敞,颈中部微内曲,溜肩,肩部等距置五管,管上对称镂水滴状孔,扁鼓腹,假圈足较高。灰胎,胎质较细。青黄釉泛灰青,釉面莹亮,布满细碎开片。外壁口沿下划凹弦纹四圈,肩部饰两组凹弦纹圈,其下相间戳印独立的长方形、圆形小团花图案,内有直线和花瓣状纹。

青瓷谷仓罐西晋

器物由罐及罐上的堆塑组成。罐身,尖圆唇,有两处对称半月形缺口,敞口,圆肩已变形,上腹圆鼓,下腹斜直内收,平底,腹上贴有鱼、羊、骑马者。堆塑处中心为亭台楼阁,周围绕有仪仗队。灰黄胎较细,青黄釉,釉面光亮,部分有流釉、缩釉现象。

青瓷四系盆唐

圆唇,卷沿,外壁口沿下对称置两对双泥条系,斜曲腹,矮圈足。黄褐胎,胎质较细。青黄釉,釉面光润,裹足支烧,圈足上残留有十处支烧痕迹。

青瓷褐彩贴塑龙纹罂唐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圆唇,直子口,花边沿,沿上穿有四处小圆孔,两两相对,束颈呈喇叭形,圆肩,颈肩部有四个片状竖系,两两相对,鼓腹,矮圈足,器盖呈覆盘形,直口竖折,盖面圆。黄褐胎,胎质较粗。青釉泛黄,亚光,施釉近足,有剥釉、流釉现象。盖面装饰三圈凹弦纹,中央置花蕾形钮,弦纹圈内划刻两层覆莲瓣纹。上腹部贴塑蟠龙纹,饰有褐彩点彩。

青瓷贴塑双龙罂唐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圆唇,敞口,浅盘口,长颈,颈呈喇叭形,溜肩,鼓腹,平底,器盖呈覆钵形,斜曲腹中折,盖顶边缘置花瓣形边饰,中心至花蕾形钮。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施釉不及底,下腹部剥釉现象严重。颈肩堆塑一对蟠龙,龙身饰刻划纹样;盖上部饰有两圈凹弦纹,盖沿处饰一圈凹弦纹。

青瓷罂唐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圆唇,卷沿,口外侈呈浅盘口,喇叭形长颈,圆肩,颈肩部对称放置两对片状系,圆鼓腹,平底;器盖呈覆钵形,直口竖折,盖面斜曲,圈足形盖钮。灰胎,胎质较细。青黄色釉,釉面光润,施釉及底。盖钮口沿处存有多处支烧痕迹。

青瓷墓志罐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年)

全器由器盖、器身和器座三部分组成。盖呈荷叶状,盖钮作花蕾形。器身呈方形直筒状,釉下划刻墓志铭文,下附浅盘式座。灰胎,较粗。青黄釉,半木光。器身、器盖、器座均分离。

青瓷墓志罐五代后唐时期

全器由器盖、器身和器座三部分组成。盖呈荷叶状,盖钮作花蕾形,中有宝珠形钮。器身呈八棱直筒形,釉下划刻墓志铭文,下附浅盘式座,座尖唇,直口,斜折腹,高圈足外撇。黄灰胎,胎质较粗。生烧,器身几乎无釉。器身与器盖分离。

青瓷刻花盒北宋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整体较扁圆。器身尖圆唇,子口内敛,浅折腹,上腹稍敞,下腹斜折,隐圈足。灰褐胎,胎质较细。青釉泛黄,釉面光亮。裹足支烧。器盖盖面以三圈弦纹分为内外两区,内区满饰刻菊瓣纹,外区素面,盖面转折处刻出一圈弦纹。

青瓷项链北宋

用圆珠串成,中有扁圆形的大圆球,球不规则分瓣,瓣内饰有横线纹或戳点纹。有两个对称的花苞尾连接。灰胎较细,青釉,釉面较光亮。

青瓷盏托北宋

全器由盏台和托盘两部分组成,构成一个整体。盏台呈杯形,圆唇,敛口,圆曲腹,内底心中空。托盘圆唇,敞口,斜曲腹较浅,高圈足外撇。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釉,釉色光亮,遍布开片,施釉不及底,剥釉现象严重。

青瓷点彩急须唐——五代

尖圆唇,浅盘口,束颈,四瓣瓜棱形腹,上腹一侧置较长的直流,与流呈90度的腹部置方形短,端为方銎,直圈足。亦有学者称之为偏把壶。黄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黄釉,釉色光润。裹足刮釉。内口沿、内颈及流上均有褐色点彩装饰,肩与上腹部相接处有一圈凹弦纹。

青瓷带盖执壶唐

全器整体呈葫芦形,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子母口,器身方唇,敞口杯形,束颈,长腹圆鼓,腹部上部置较长的八方直流,颈部与腹部连接有双泥条曲柄;平底微内凹。器盖子口内敛呈伞盖状,顶部中心置一圆柱形小钮。灰胎,胎质细密。青釉微泛黄,光润,施满釉。外底心有九处支烧痕迹。

青瓷瓜棱执壶晚唐—五代

圆唇,喇叭形口,细长颈,圆肩,颈肩之间置一片状曲柄,柄背上饰凹弦纹两道,肩部处接一长曲流,六瓣瓜棱腹,瓜棱处凹陷,上腹鼓,下腹斜曲内收至底,隐圈足。黄灰胎,胎质较细。青黄釉,釉色光亮,裹足支烧。足底有支烧痕迹。

青瓷划花执壶北宋

尖圆唇,喇叭形口,长颈,丰肩,肩部接有长曲流,颈肩部之间连以片状曲柄,柄背饰两道凹弦纹,六瓣瓜棱形鼓腹,上有双棱状突起,上腹圆鼓,下腹斜曲内收,高圈足外撇。灰胎,胎质较细。青釉,釉面光亮。外底心有垫圈支烧痕迹。内壁口沿下有一圈弦纹,外壁口沿下有数圈弦纹;颈与肩相接处有一圈出台,肩部刻划花卉纹;肩与上腹相接处有两道弦纹圈,腹部六组双棱状突起形成开光布局,内有细线划折枝花卉纹,花纹较潦草。外足墙上有单圈凹弦纹。

青瓷八角刻划花执壶北宋

尖唇,大喇叭口,长颈粗直,丰肩,肩部接有长曲流,颈部与肩部连接处有泥条曲柄,外壁有两道凹痕,八瓣瓜棱形鼓腹,上有瓜棱状突起,上腹鼓,下腹斜曲内收,矮圈足。灰胎,胎质较细,青釉,釉面光亮。外底有垫圈支烧痕迹。颈部划四组花草纹,肩部两道凹棱,凸棱至颈部之间刻有莲瓣纹,腹部有两组开光,开光内有折枝花卉纹,流及柄下刻划花卉图案。近足有一圈竖线纹。

青瓷刻划花器盖北宋

盖面内凹,圆唇,卷沿,斜腹,沿面圆折内凹至近平。灰胎,胎质较细。淡青色釉泛黄,釉面亚光,施釉至盖沿下。整体呈龟趺荷叶状,盖面划刻荷叶叶脉及莲蕾,中心贴塑一小乌龟,龟背六角几何龟纹内刻“王”字。

青瓷划花对蝶纹盘五代

尖圆唇,敞口,六曲花口,外腹与花口对应处压印出凹槽,斜曲腹,下腹圆曲,高圈足外撇。浅灰褐胎,细密坚致。淡青绿釉泛灰,匀净光润。外底心有五枚长条状支烧痕。内底为细线划花装饰,内心饰对蝶纹。外底心有“上”字釉下刻款。

青瓷刻莲瓣纹盖罐五代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罐身圆唇,敛口,鼓腹,圈足稍外撇;栱形器盖,起栱较低,与器身构成球状,中部有一道凸棱,中心饰一花蕾形钮。灰褐胎,胎质较细。青釉,釉面光亮。外底心有支烧痕迹。器身外壁刻四层仰莲瓣纹,盖钮以外的盖面部分刻两层莲瓣,并在中心戳印小圈表现莲蓬纹。

青瓷划花多曲长杯唐

圆唇,敞口,口部整体呈椭圆形,四曲花口,斜直腹微曲,矮圈足。灰褐色胎,胎质细密。青绿釉,釉面晶莹光亮,器身内外遍布开片,裹足支烧。内壁刻饰有四朵荷叶,两两对称。

古瓷摩羯形酒船北宋

器物做成摩羯形,失上吻,应为竖直,吻尖下卷,与下吻构成杯口,器身做成船形,背部附加双翼,失尾。根据印尼发掘的井里汶沉船出水的同形器物,可知后部有鲤鱼形尾。灰胎,胎质较细。釉色青灰微泛黄,光润。器身用划花和刻花表现鳞片和鳍。

摩羯为佛教中和河水之精,南北朝时期为细长的兽头,形态凶猛。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中国化,变为兽头、鲤鱼身的形态,形态温顺优雅,也被用于饮酒用的酒船。

从唐、五代时期我国就有外销瓷了!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是最早销往海外的。上面的图片看到了吧!除此之外,在日本出土的青瓷碎片就3000多,日本还是三彩出土最多的国家。这对后来日本新罗三彩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伊拉克出土的白瓷品质最好。总之,由于越窑器型,釉色都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青睐!

铭文的边饰


瓷器上的文字有独立于整个瓷器主题纹饰的圈、框、图案等作边饰,简称为铭文边饰。

(一)圈

圈是铭文边饰中最常见的。圈有单、双之分,釉彩画或刻划而成。釉彩圈有青花和红彩等数种,以青花为常见。青花圈和红彩圈均始自明宣德。明制青花瓷底面双重圈距离较远,粗细相等。圈线的起讫处有不同程度的重叠。清制青花瓷底面青花双重圈距离较近,外圈粗而内圈细,圈线看不出笔画起讫,总的说较明代为细。刻划圈外一般上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刻划后上底色釉,这种形式明代永乐年间出现,传世的大量永乐官窑甜白、霁蓝、霁红器都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刻划后加填与图案同色的彩釉,明万历的有些瓷器,刻划而就的文字加填绿彩而圈填黄彩。明永乐、宣德还曾出现椭圆双圈,比较少见。

(二) 方框

以直线组成的图形作铭文边饰,在西晋青瓷谷仓上的铭文外已使用,明宣德开始用青花方框作铭文边饰。框有单线和双线两种,从形状看分方和长方两类,长方框又有横、竖之别。在不同朝代,配合不同书体,有几种形式。

(三)图形

以图案作铭文边饰,宋带既有。这种图案铭文边饰有模印、刻划和釉彩三种。明初永乐、宣德所制甜白瓷上流行在年号款外用图形,在“永乐年制”和“宣德年制”四字篆文暗款外,有各种刻划的暗花。永乐有云纹、花边、八瓣花图案、龙凤、轮形等,宣德的图案则有莲瓣等一二种。釉彩的图案边饰较少,明清彩瓷中有一种喇嘛文(藏文)写于花纹中,称之为花捧真言。清雍正年号款外有的以桃形为饰。

邢窑的款识


2003年7月,原内丘县委礼堂、电影院一带在改建步行街时发现了窑址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这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盈”字款和“翰林”款白瓷及刻印花瓷、唐三彩等,并且还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残片。这次发掘的面积和出土的遗物数量在邢窑考古史上都是空前的,特是“官”字款白瓷的发现为我国唐代遗址或墓葬中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的归属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证。

带有底款的邢窑瓷器属于细白瓷,为官用或皇室用品,特点是瓷器底部刻有“盈”、“翰林”或墨书“翰林”。邢窑遗址被发现以来,先后出土了“大盈”“盈”,“官”,“翰林”,“药”,“王”,“张”,“李升”,“李”,“口弘”,“口楚口”,“解”,“退”等带款识的瓷片标本。这些款识多为尖状工具刻划而成,也有个别用毛笔墨书在成品上。除在瓷器上刻有款识外,在窑柱、匣钵等窑具上刻字款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常见的有“士”,“吉利”,“笼盖”,“苏家”,“石”等。

底部刻有“翰林”款字,为唐代翰林院在邢窑定烧的瓷器,现代常见都刻在罐上,不排除碗上没有“翰林”字款;刻有“盈”字款器物,是唐代大盈库在邢窑定烧的瓷器。

“大盈”款:邢窑白瓷的“大盈”款,是皇家私库“百宝大盈库”的简称。最早发现邢窑白瓷带有款是“盈”字,而不是“大盈”款。在发现“邢窑遗址”以后的二十年左右时间里,才陆续的发现有“大盈”款。奇怪的是除西安唐金胜寺遗址出土一片外,其他均出自邢台市旧城区清风楼东的长街一带,而非在内丘的“邢窑遗址”。标本目前已发现有十几片,胎质细白坚硬。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出土器物全部为平底碗,其时代应早于“盈”字款瓷器。这批标本究竟来自哪个窑址目前尚难判断,但确系邢窑产品无疑。

大盈库属于由皇帝直接支取的“私库”,库中之物的取用,在于皇帝本人的旨意,而且多以宦官主领其事,库中之物的出处,一是赏赐给宾妃大臣,二是用于紧急国情下的支出,所以,大盈库又称之为“中藏”、“内藏”、禁藏”、“内库”、“中库”等。因此,在以后为皇宫烧制白瓷一律都刻写为“大盈”,再以后就干脆缩写成为一个“盈”字。因为不论是“大盈”、还是“盈”字都能代表是皇家专用白瓷。

“盈”字乃是唐代宫内大盈库的简称(皇家私库),是贡品,也只有是皇家自用,外人不能随意使用,赏赐除外。是“大盈”款的缩写,常出现在邢窑的白釉碗上,也不能排除罐上没有“盈”字款。只是出土发现的较少。 “盈”字款是目前发现最多的款识,据不完全统计可能已出土了数百片。出土“盈”字款的窑址主要是内丘县步行街、农贸市场、服务楼、交通局、西关北等。另外,在西安、北京、杭州、赤峰、长治、易县、邢台、临城、隆尧等地墓葬和遗址中也有发现主要器型有碗、盘、罐、洗、执壶、盏托、粉盒、瓷枕等。

邢窑白瓷“盈”字款,从发现“邢窑遗址”至今,“盈”字款发现的最多,一般都刻写在碗上,早期邢窑白瓷碗是平底无釉,“盈”字款平底的碗比较少,一般都是刻在玉璧底碗上的比较多,“盈”字上覆盖有釉;而刻写在罐、执壶类的盈字款居多,平底无釉。“盈”字款出土最多的河北省邢台市的内丘县,另一个出土比较多的是陕西省的西安市;一个是贡瓷出产地,另一个是贡瓷接收地,所以,两个地方出土的“盈”字款比较多,但内丘出土的要比西安出土的多。

唐白釉“盈”字款枕 “盈”Tang Dynasty高7.7厘米面15.2×11.2厘米1960年山西省长治市东郊唐墓出土 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藏

枕体长方形,枕面略弧,枕边抹角,腹下收,平底无釉。此枕釉色洁白,胎体细腻坚实,较厚重,釉白中泛黄,使用磨痕明显。此器造型简朴大方,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邢窑“盈”字款白釉瓷枕。

唐白釉“盈”字款粉盒 高4厘米直径8.3厘米

上下均等,折角,直壁,子母口,有芒,旋削规整,棱角分明。胎质洁白坚硬。满釉,釉色白中泛青。底有三支钉痕,阴刻“盈”字款。

唐白釉“翰林”、“盈”字双款罐“盈” Tang Dynasty高22.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9.2厘米陕西省西安市唐大明官遗址出土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藏

圆唇,鼓腹,平底,底阴刻“翰林”、“盈”字双款。胎质坚实细腻,内外施透明釉,釉质莹润,积釉处泛水绿色。此器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器上刻有“翰林”和“盈”字双款的邢窑器物。

唐白釉“盈”字款盖罐 通高31.5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9.5厘米 河北省临城县文物保管所藏

置盖,口微外撇,圆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平底,带拱形圆钮盖,底部阴刻“盈”字款。里外满釉,盖内及罐底无釉,釉色洁白似雪,釉面莹润光亮。是传世邢窑白瓷中一件稀有珍品。

唐白釉“盈”字款瓜棱罐 “盈” Tang Dynasty故宫博物院藏

上口、颈均残失,腹饰凸起的棱线条,圈足外撇,底阴刻“盈”字款,胎坚细洁白,釉光润。

唐白釉“盈”字款托盏一对 盈” Tang Dynasty 通高5.8厘米口径11.2厘米托径10.9厘米

托为四处花口,圈足,盏圈足直口,盏与底均刻“盈”字款。胎坚硬,釉光莹润,色白中泛灰。与上页“白釉盈字款执壶”是一套器物。所刻“盈”字笔体一致,为同一人书写。

“翰林”款:邢窑白瓷“翰林”款,与当时的“翰林院”有关。“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唐初置翰林院,为内廷供奉之所,当时是以艺能技术见著召于翰林院供职,并非特为文学侍从而设。至玄宗时,置翰林侍诏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其职始重。玄宗又别置学士院,并兼翰林学士,侍直禁廷,专司制诰,甚至参议机密。其后,翰林学士之职渐为显赫,历代相沿,变成了文学儒臣官职。多出于内丘县城关窑址,西安市及邢台市区也出土过,器型主要为罐、粉盒等。出土量远不及“盈”字款。

唐白釉“翰林”款罐 高25.5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10.5厘米河北省内丘县西永安唐墓出土 河北省内丘县文物保管所藏

罐口微撇,圆唇,短颈,溜肩,圆腹,腹以下渐收敛,平底。底阴刻“翰林”款。

唐白釉“翰林”款盖罐 高26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8.2厘米 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唐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侈口圆唇,直颈,丰肩鼓腹,平底,有盖,盖上有宝相花形提手。罐底阴刻“翰林”二字,字体工整紧凑,造型浑圆饱满,端庄丰盈,制作精细。胎质细腻洁白,结构紧密,造型规整。釉色白微闪青灰,土浸较重。

“官”字款:带有“官”字款的白瓷,在邢窑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只要看到有“官”字款的白瓷被认为是定窑烧制。2003年为配合内丘县旧城改造建设步行街工程,河北省文物部门会同内丘县文保所,对内丘县城东侧的大礼堂旧址进行考古勘测挖掘,发现了邢窑窑群,并首次出土“官”字款白瓷,这一发现,填补了邢窑白瓷没有“官”字款的空白。共出土了十几片。均为细白瓷圈足碗残片,有些还粘有匣钵。

“官”字款瓷片过去曾在邢台市旧城区出土不少,限于资料多将其划归定窑。而此次发现的“官”款白瓷与“盈”字款白瓷则出土于同一地层或灰坑,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同时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即如何鉴别窑口问题。邢窑“官“字款瓷器的时代应为晚唐,与定窑“官”字款瓷器从时代上说大体相当,其胎釉及刻写的方法差别不大,化学组成和烧成温度也较为接近,这使我们鉴别各地出土“官”字款瓷器(如浙江临安出土带金银扣的“官”、“新官”款白瓷)窑口问题更增加一定难度。

“药”字款:目前仅见一例,器物为白釉玉璧底花口碗,出土于内丘县西丘砖厂。对于“大盈”、“盈”、“翰林”、“官”款的解释目前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是与唐代皇宫的百宝大盈库有关,为官府的定烧器。另一种观点认为邢窑出土款识是因窑场众多,为了竞争而刻制的商标或记号。多数学者则倾向于前者,相信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最终会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其他诸如“张”、“王”、“李升”、“吉”、“吉利”款均为姓氏或吉祥语,对此争论不多。这些款识的发现给研究邢窑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信息。

唐白釉皮囊壶 高12.5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12.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壶上窄下宽,上端一面有小流,流直口,中间凸起曲形柄,壶两面凸起包袱褶纹线各一道,中间凸线一道,划刻“徐六师记”四字匠师题款。胎坚细,釉面白净光润。

唐白釉“张”字款执壶 “张高10.5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3.6厘米河北省临城县东街砖ㄏ刘府君墓出土(唐大中三年)河北省临城县文物保管所藏

扁唇,喇叭形口,鼓腹,短流,双泥条把平底。底心阴刻“张”字款。通体施白釉,釉润泽,有土浸痕。

瓷器的铭文


瓷器上的文字称铭文。明、清以来的瓷器上的帝王年号又称款识。

铭文可以直接刻划在胎上,也可以用釉彩书写,这样就形成了胎体铭文和釉彩铭文两大类。

胎体铭文是在瓷器的胎体上用刻划、模印、堆帖、雕塑的方法题写的铭文,其中主要用刻划和模印两种方法,胎体铭文通常用于单色釉瓷品上。刻划方法既在生胚上用刀刻和用锥划的方法。刻划而就的铭文有阴文、阳文两种。从传世瓷品来看,以阴文居多。从明宣德开始,有阳文楷书的年号款出现。模印是胎体铭文的另一种基本形式。这种铭文是用事先刻就的字模在胎体未干时压印上去,分阴文、阳文两种。

釉彩铭文是用毛笔或其它工具以釉彩在瓷器上题写的铭文。釉彩铭文按铭文釉彩和瓷器底面釉彩的上下位置不同,可分为釉下彩铭文和釉上彩铭文。元、明、清三代以青花瓷为瓷业生产主流,这一时期,瓷器的绝大部分为釉下青花铭文。另有一种釉里红釉下彩铭文,但相当稀少。釉上彩铭文是在烧成的瓷器的底釉上用另一种釉彩题写铭文后再次入窑烧就,釉上彩铭文按其釉色有红彩、墨彩、金彩、珐琅彩等。明代自宣德起铭文用釉上红彩题写。清乾隆以后,大量使用釉上红彩铭文,且多篆书。有些红彩铭文的文字排列如印章,俗称“图书款”。清康熙至嘉庆所制珐琅彩瓷上,用珐琅彩题铭,因釉厚而高出底面,又称“堆料款”,有蓝、红等色。

古代瓷器:[图文]越窑青瓷珍品欣赏


青瓷人骑狮形插器西晋

整器由卧狮、胡人、插管组合而成。卧狮高昂瞠目、呲牙咧嘴,底部贴附四足,尾呈蕉叶状。颌下有贴附的须,胡人跨骑于狮腰部,上身挺直,双手揖于胸前,怀中抱一小兽,头戴高帽,帽顶高耸延伸成一直径为3.7厘米的插管,插管圆唇,口微侈,管上贴塑双龙纹饰。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釉泛黄,釉面光亮,遍布开片。底部有支烧痕。半范模制,合范成型。胡人身上戳印圆圈纹,帽上有一圈压印纹带,服装上用压印纹带表现襟、袖。

青瓷六熊足香熏西晋

全器由炉身和托盘两部分组成。炉身整体呈球形,顶部作管状小口,口上塑出一飞鸟,平底,底部有三个熊足立于托盘内;托盘平折沿,斜直壁,浅腹,平底,底部由三个熊形足承托。黄褐色胎,胎质较粗而坚硬。青灰釉泛黄,釉面光润,炉身部釉面略显斑驳,施满釉。托盘外底部有六处支烧痕。炉身上半部有三层镂孔,孔作三角锯齿状,间饰以平行凹陷纹,镂孔以外部分装饰有拍印网格带纹;托盘沿面饰以凹弦纹圈,内戳印联珠纹。

青瓷双鸟盖水盂西晋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锥形,盖顶中心贴塑两相对的飞鸟,器身方唇,子口内敛,圆肩,肩部对称置四横系,扁圆腹,饼足内凹。灰胎,胎质较粗。青灰釉,釉面光润,施满釉。肩部饰凹弦纹双圈,其下拍印网格带状纹,上下腹相交处饰凹弦纹一圈。

青瓷蛙形水盂西晋

左:圆唇,敛口,扁鼓腹,假圈足。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灰釉,釉面光亮,施釉及底。底部有三处支烧痕。上腹贴塑有蟾蜍的头、尾、四足,并饰有戳印圆圈纹及划刻草叶纹。

右:圆唇,敛口,扁鼓腹,饼足较高。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釉黄,釉面光润,施满釉,器身布满开片。底部有三处支烧痕。外壁口沿下饰两道凹弦纹,上腹贴塑蟾蜍的头、尾、四足,并间饰有戳印圆圈纹,上下腹相接处饰有凹弦纹一圈。

西晋

方唇,敛口,矮领,圆肩,扁鼓腹,平底内凹。灰褐色胎,胎质较细。青黄釉,亚光,剥釉现象严重,施满釉。肩部饰一周三角形戳印纹,上腹部饰凹弦纹两圈,内戳印菱形网格纹。上下腹之间饰一周戳印三角形纹饰。器内还胶结有原来存放的一堆圆形方孔钱币,可辨识的有东汉五铢钱。

青瓷五联罐东汉

罐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由一大瓶口及四小瓶组成,瓶与罐身不相通;下部罐溜肩,肩部贴塑动物、人物,并镂有四小孔,圆鼓腹,大平底。褐色胎,粗疏。青黄釉泛灰,釉色较深沉,釉面光润,流釉现象严重,施釉至下腹。罐身饰多圈弦纹。

该类器物出现于东汉时期,一直流行至三国时期,之后罐消失,演变为堆塑罐。该类器物主要是用作丧葬的明器,具乎寻类似魂瓶的功用。

青瓷熊形席镇三国

口不修复。方唇,直口,整体呈直筒状,口以下贴附头,双臂、双足,使整体里蹲熊造型,大平底微内凹。蹲熊双目圆睁,鼻孔朝天,口张齿露,口中含一兽形物,下额有髯,双手均持宝物;器身背部贴塑人物、盘蛇。灰黄色釉,胎质较粗。青黄釉,局部开片,光润,施满釉。底部一周可见十二枚支烧痕。是三国、西晋时期特有的动物造型器物。

青瓷扁壶三国

方唇,直领,圆形扁腹,腹窄面对称置上下两组桥型系。下承一椭圆形台形高足。灰胎,胎质较细而坚致。青灰釉泛黄,有流釉现象,器身遍布开片,釉面光亮,施满釉,仅足心无釉。

口沿下饰凹弦纹双圈,颈部与肩部相接处拍印菱形纹,肩腹相交处刻出随形的深槽,使腹部正面形成开光的效果,腹正面两面贴饰铺首衔环,并饰凹弦纹双圈,足部近底处戳印圆圈纹一周,下饰凹弦纹双圈,内拍印菱形条带状装饰。

越窑点彩人物俑

东晋黄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剥釉现象严重,仅头部残留有釉,直立。

男俑:额部凸出,面带微笑。发髻呈幞头状。衣服右衽。双手拢于胸下腹部,衣褶明显。

女俑:面带微笑。发髻成幞头状。衣右衽。双手拢于胸下腹部。

青瓷废爵东晋

尖圆唇,直口稍敞,圆曲腹,高圈足外撇。上腹部一侧贴饰飞鸟,另一侧置方柄,下置单泥条柄撑。灰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亚光,有剥釉现象,施满釉。鸟身上有较粗的刻划花纹,表现鸟的羽翼。

青瓷飞鸟油灯东晋南朝

左:尖圆唇,直口,口下有一内曲,圆曲腹,饼足。褐色胎,胎质较粗。青灰釉,釉面匀净光润,通体施釉。底部有五处支烧痕。内底刻圆,并贴塑一飞鸟;外口沿下饰凹弦纹一圈。

右:尖圆唇,直口微敞,口下有一内曲,圆曲腹,饼足。黄褐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光润,通体施釉。底部有四处支烧痕。内底圆刻,并贴塑一飞鸟。

原始瓷盖盏西周

全器由盖、盏和托盘组成,造型仿青铜器,每部分无釉处有三条横线标志。盏盖,圆唇拱顶,顶部瓜蒂形钮,钮周围有四个卷云纹贴塑。盏身,直口,宽平沿向内斜,圆鼓腹,下腹斜直内收,内底较平,饼形玉璧足,足部无釉。肩部有两圈弦纹,弦纹之间有戳点纹,并贴塑三处卷云纹。托盘,尖圆唇,宽平沿,沿部划篦纹一周上有卷云纹贴塑,斜曲腹,高圈足外撇,足部无釉。内底有四周三条一组的弦纹,弦纹间有戳点曲线,灰褐胎,青黄釉较光亮,流釉和剥釉现象明显。

原始瓷提梁盉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伞状,中央粘接一个立鸟形钮;器身尖唇,直口,平肩,肩部两侧粘贴一半环形提梁,其上左右各附加一处齿缘扉棱,扉棱下端再各粘接一对略长的圆锥形泥点,仿兽耳,扁球腹,上腹部一侧粘接兽形流,一侧粘接齿缘扉棱,分别仿兽首与兽尾,平底,下承三个矮蹄足。黄褐胎,胎质较粗。黄绿釉,釉面失光,剥釉现象严重。腹部自上而下饰三组弦纹,每组两周,弦纹间拍印变体S形纹。

原始瓷盖瓿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伞状,盖面较平,中心置一半环形钮,盖边缘圆转下折。器身圆唇,直口,圆肩较宽,其上粘接两个对称的兽面耳,圆鼓腹,最大腹径在上腹部,下腹部斜收,平底。黄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失光,剥釉现象严重,施釉至腹中部。盖面饰多周弦纹;器身肩部及上腹部饰两组均匀的棱格状条纹带,且肩部条纹较短。

原始瓷尊

尖圆唇,敞口,粗长颈,扁圆腹,高圈足,底端外撇。褐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有聚釉、流釉现象,施满釉,圈足内无釉。颈腹交接处与腹部、圈足交接处,各饰两圈凹弦纹,弦纹内压印精细的变体云雷纹;腹部则饰细密规整的云雷纹。

原始瓷盖鼎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栱形盖,盖面斜直,边缘下折,盖面中央粘接一环形钮,边缘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双孔钮。器身子口内敛,圆唇,口沿下粘接两个对称的长方形附耳,斜直腹微呈垂腹,圆底近平,下承三细足,外撇,足尖略翘起。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亚光,聚釉现象严重,并有流釉,釉面斑驳。盖面自上而下有三圈凸弦纹,其上斜刻花纹,弦纹间戳印圆圈纹;器身素面。

原始瓷盖鼎战国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伞状器盖,盖面中央有一单孔钮,边缘部位均匀分布三个双孔钮。器身子口内敛,圆唇,腹部较圆曲,腹部顶端粘接两个对称的长方形立耳,圆底近平,下承三细足,足外撇,足尖略上翘。灰黄色胎,胎质较粗。青黄釉,釉面亚光,聚釉现象严重。盖面自上而下饰凸弦纹三圈,其上斜刻线纹,其余部分皆戳印圆圈纹,器身素面。

原始瓷方形烤炉战国

整体为长方形,中空,呈回廊状,四角呈屋脊状略翘起,浅腹,直臂,四面各粘接两个兽形铺首,腹内可见5根长条形短支柱,仿廊柱,底平。褐胎,胎质粗糙。青黄釉,釉面光润,积釉现象严重,施釉不及底。器表皆拍印圆圈纹。该件器物内部略有修复。

原始瓷瓿西汉

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呈半圆球状;器身方圆唇,直口,斜肩,肩面稍曲,其上粘接一对对称的兽面耳,腹部斜曲内收,平底,下承三矮足。褐色胎,胎质粗疏。青黄釉,釉面局部光亮,施釉至腹部顶端,流釉现象严重。盖面饰粗放的圆圈纹;兽面器耳上端外延的仿兽耳部分,其表面饰卷草纹,肩部饰三组凹弦纹,每组两周,凹弦纹带之间饰水波纹。

1234下一页

中国青瓷史研究


1、中国青瓷的主脉 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仅就与河姆渡文化较为密切的原始青瓷而言,商朝之器,出土于黄陂杨家湾和清江吴城;西周之器,出土于潢川李老店、屯溪、丹徒;青秋之器,出土于金山卫、闽清、光泽;战国之器,出土于吴兴、杭州。在古越窑青瓷产地上虞又相继发现了东汉后期至北宋的遗址,这是令世人瞩目的。 为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上虞小仙坛窑址的标本进行了测定分析,其烧成温度已达1310±20℃,显气孔率为0.62%,吸水率为0.28%,Fe2O3、TiO2的含量分别为1.64%和0.97%,抗弯强度(6个试样的平均值)达710公斤/厘米2。这些数据表明,东汉后期上虞窑青瓷已经成熟,上虞县曹娥江中游地区为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三国两晋时期是越窑大发展时期,窑场数量从东汉时的37处猛增到140多处,龙窑长度地从10米增加到15米。这一时期的越窑器种类多,装饰丰富,成形工艺也有了明显的改进。特别是烧成,已能很好地掌握还原焰,使釉面呈现出一种青莹如碧的绿色光泽。由于越窑工艺上的精进,三国西晋墓中屡出精品,如南京清凉山"甘露元年"墓出土的青瓷羊,高23.4厘米,釉色清亮,体态雄浑;江苏宜兴西晋墓出土的神兽尊,高27.9厘米,制做极其精美。此外,越窑青瓷在当时已广为流传,河北省邢台镇西晋墓出土的青瓷狮和辽宁省辽阳上王村西晋壁画墓出土的青瓷虎子就是例证。这一时期的青瓷有不少都注有铭文,如南京赵士岗吴墓出土的一件青瓷涤器,腹部刻有"赤鸟十四年(251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字样;江苏省金坛县出土的青瓷扁壶,腹部刻有"紫(此)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柙者也"字样;在一些青瓷堆塑罐上另有"会稽出始宁"等字样。这些铭文不仅说明了越窑的知名度,还暗示了当时名匠名作辈出,并由他们(或它们)将制瓷技术传播推广,促进了我国早期制瓷业的发展。 在浙江越窑区的古窑址,除上虞、余姚、宁波、温州是东汉者外,发现唐以前窑址的地方有:孙吴者五县市;西晋者七县;东晋者十县;南朝及隋者十二县。 唐代青瓷的主要产地是瓯窑、婺窑和越窑,由于三者都生产在浙江古越地,所以将之统称为越瓷。《新唐书·地理志》说:"越州,会稽郡中都督府,土贡瓷器"。《旧唐书·地理志》载"越州中督府,武德四年(621年)置越州总管,管越、嵊、姚、鄞、浙、纲、衢、 毂、丽、岩、婺十一州。武德八年废鄞州为贸 阝县,嵊州改为剡县所属。天宝元年(742年)改越州为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所以产贡瓷的越州,宜以天宝定制为准,应包括会稽等七县。 唐代,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开辟了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烧造局面。南越窑青瓷由于所用原料精淘细练,胎质紧密,气孔率较小;由于采用匣钵烧制,器物光洁夺目、端庄规整;又由于施釉技术的提高,釉药厚度达0.2-0.5毫米,釉面较前更晶莹滋润。为此,唐代文人学士多喜用越瓷,陆羽《茶经》中曾描绘它胎质类玉,光洁类冰,悦目怡神。赞美越瓷之最全面的是陆龟蒙和徐寅。徐氏《贡余秘色茶盏诗》中云:"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陆氏《茶瓯诗》则称道"岂如王圭 璧姿,又有烟岚色",成为千古名句。 唐越窑青瓷品种丰富,瓶、壶、碗、洗、尊、炉、渣斗等应有尽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形式。以碗为例,有侈口、直口、敞口、五葵瓣口、五花瓣口等。小件器皿因受当时金银器的影响,在晚唐时期出现了刻花装饰,线条豪放有力。 李唐一代,经济昌盛,手工艺品大量出口。就越瓷而言,日本东京仁和寺、奈良法隆寺和福岗县筑紫郡水城村大字通古贺字立明寺,都曾发现唐越窑瓷器。七世纪印度最繁荣的布拉明那巴故城,也曾出土唐越瓷碗。阿拉伯撒麻刺和拉吉斯故址亦出土了越瓷残片。九世纪埃及开罗南郊伐斯特也出土了越窑残器,还有刻划荷花、凤凰纹样者。九世纪中叶,阿拉伯商人苏雷漫游中国,851年写游记,极力赞扬中国青瓷。英文"中国"即"CHINA"一语,可溯源于此。 唐越窑窑址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有二十余处,这说明了越窑当时的盛况。唐越瓷以西安总章元年李爽墓出土的越窑瓶为最早,其后出土于越州及邻封者有七处。 做为中国陶瓷的主流,五代越窑仍继续烧造,其窑址在余姚上林湖及上虞都有发现。吴越御窑烧造的秘色瓷最著名,吴越王钱氏在893-978年间供奉北方的后唐、后晋、辽及北宋,载入《十国春秋》、《吴越备史》、《补遗》及《宋会要》等书,一次贡瓷多至一万一千余项。宋人周辉《清波杂志》、曾忄造《高斋漫录》都谈到"越州瓷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 出土的五代越瓷,有年款者:余姚发现"下林乡使司北保龙德二年(922年)题记的青瓷筒式罐;连云港玉带河发现吴太和五年(933年)海州刺史赵思虔夫人王氏墓,有三瓣和五瓣花口碟、碗,还有瓷枕;上林湖发现刻款永字,太平戊寅(978年)青瓷和印花五子灰青瓷盒;钱塘江畔施家山发现周广顺二年(952年)吴越王钱亻叔 生母吴汉月墓,有吴越御窑瓷器,质洁釉莹 ,有制于吴越王宗正四年(928年)者"。 唐越窑釉色,大多是青中泛黄,带有不成熟的还原气氛。五代则一改前貌,造一泓清漪的湖色,绿面匀净。在装饰上,五代继承并发展了晚唐的刻花技术,大胆采用浮塑与刻划纹相结合的手法,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生动的一页。就刻划纹饰而言,五代不仅有团花、鸡心、弧线文、点线文,还有蕨草、缠枝花、莲瓣牡丹;有相对的蝴蝶、凤凰,又有飞腾的云龙、亮翅的仙鹤,或写实逼真,或富有诗意,为耀州青瓷、临汝青瓷和龙泉青瓷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越窑入宋以后,渐渐衰落。其原因是,北实宫廷用瓷(汝窑、钧窑和汴京官窑)地位的确立和民窑中北方定窑、南方建窑之兴起。

2、越窑入宋的地域形式 公元960年,后周王朝的大将军赵匡胤在黄河岸边的陈桥驿,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开创了长达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时代,并以汴京(河南开封)为国都。 平缓坦荡的中原大地,既没有山河之固,也没有天险可守,诸多的不利因素,使得宋太祖赵匡胤在建国之初曾萌生过追寻汉唐盛世,迁都长安抑或洛阳的想法。然而一班大臣和亲王辩论的结果,终因汴京得运河槽运之利,通往江南之便而放弃了这一念头。行伍出身的赵匡胤,深知无险可守卫的汴京要保有社稷,必须拥有一支庞大的禁卫军的道理。于是乎打开国库,以巨额资财和国力,"举天下之兵宿于京师"。数十万禁军连同眷属驻于京畿,使得宋代京城人口达到创纪录的一百六十万。汴京成了那一时期世界著名的大都会。 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异常发达,伴随着商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介入,北宋京城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城市革命"--隋唐时代政商严格分离的封闭式的"里仿制",为政商不分、政商相融的敞开式的街巷制所取代。商业区已不受"里"、"仿"之限扩大到全城的各个角落。居民住宅与商业店铺交互错杂,甚至在皇宫外政府机关集中的"御街",也是一个热闹的商业中心,幌子招展,叫卖声声,茶坊饭庄比比皆是……。这种北宋遗风,在今天依旧可以感受到。八十年代建成的"京都御街"再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所描述的繁华京都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宋人的生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唐有厚葬习俗,墓窟中有三彩器、瓷器、金银器和壁画,壁画中所表现的多是"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所奉出的是一曲幸福存梦想,引人入胜的虚幻颂歌。而宋墓则不同,壁画内容以家庭居室生活场景为主。这是意识的变化,也是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建筑、陶瓷、文房用品、印刷、酿造、纺织等手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就陶瓷而言,首先是要满足宫廷的需要,其次是供给一些达官贵人,再其次是民间生活用瓷。据宋人笔记、话本记载,宋时的酒楼茶坊都悬挂名人字画,以美器美食为召。形成了饭店用青瓷,饮食担子用白瓷,饮茶斗茶用黑瓷的社会习尚。 北宋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意见和争论较多的时期。以青瓷为例,《中国陶瓷史》称"耀州窑创烧于唐代……,同时或稍晚仿烧耀窑青瓷的有河南境的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内乡大窑店窑、广州西村窑和广西的永福窑等,形成了一个与越窑面貌、风格有别的北方青瓷窑系"。这种看法,本文是不能同意的。因为,早在南宋时,陆游就曾指出:"耀州青瓷器谓之越器,以其余姚秘色也。然极粗朴不佳,惟食肆以其耐久多用之"(《老学庵笔记》)。从黄堡镇遗存的早期标本又可以看出,唐耀瓷尚无定形(受鼎州窑的影响),五代的则略有规范(仿系吴越御窑贡瓷),到北宋初期式样虽有所增多,但在造型、工艺、釉色和装饰上,仍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唐耀州窑"一语,提法欠妥:"同时或稍晚仿烧耀窑青瓷的……北方青瓷窑系"一语,就显然缺乏证明和论据。所以本人认为,下面一种看法似更清晰和正确:中国青瓷的杰出代表--越窑,入宋渐渐被淹没,成为历史的陈迹。脱颖而出的陕西耀州窑、河南临汝窑和浙江龙泉窑,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鼎立于西北、中原和长江以南;又以其牢固的地位,主宰着宋、金、元三代瓷业的生产。本文重点阐述的,即是这三大青瓷窑系。

2.1 陕西耀州窑 耀州窑以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代表,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及玉华宫等窑在内。铜川旧称同官,宋时属耀州,因此称耀州窑。 耀州青瓷始烧于唐,同时兼烧黑釉和白釉瓷器,入宋以后,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北宋中期的耀瓷,无论刻花、印花均以刀锋犀利和线条流畅为同类装饰之冠。从出土物可以看出,耀州烧造青瓷明显是受渐江余姚越窑的影响。如宋初耀瓷碗类标本中有两种刻花装饰:一种是在碗外用浮雕手法,刻两层莲花纹,这种刻饰盛于五代越窑碗,耀瓷刻花莲瓣碗就取材于越窑碗纹样,具有越窑风格。故南宋陆游有"耀州青瓷器谓之越器,以其余姚秘色也"之说。耀瓷早期刻花的另一种装饰是在碗的外部刻划草率的似是而非的花卉图案,这应是耀州刻花最初的面目。北宋中期,耀瓷刻花题材丰富多变,并开始出现了印花装饰。到北宋晚期,则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各地出现的印饰花纹,无不应有尽有。 耀州窑产品以民用为主,产品质量在北方属上乘。正因为如此,被地方官吏选中,以常年例贡形式,烧造贡瓷供北宋宫廷使用。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三有:耀州华原郡土贡瓷器五十事;宋史卷八十七《地理志》也有耀州贡瓷的记载。两书所记耀州属县之中都明确提到同官县,今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就是宋同官县属地,而耀州其它几个属县,都没有发现瓷窑遗址,故宋时贡瓷可以肯定为黄堡镇所产。两书所记耀州贡瓷的时间是在神宗元丰(1078-1085年)到徽宗崇宁(1102-1106年)之间约三十年。

2.2 河南临汝窑 河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产地,不少著名瓷窑都集中在豫中地区,临汝窑则是它们的总称。 临汝窑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原汝州所辖各县,包括临汝、郏县、鲁山、宝丰及临近的宜阳、新安、陈留、禹县、内乡等地,规模之大,为北宋南北窑场所不及。临汝窑系诸窑宋时烧瓷分两部分:一部分烧宫廷用瓷(后文论述);一部分烧民间用瓷。民间用瓷的烧造时间,过去人们曾做过一些推测,有人认为始于宋初,有人认为始于北宋中叶,也有人认为始于北宋中叶,也有人认为始于隋。临汝窑是一个大窑系,临汝窑系诸窑有一个相继仿制,相继成熟的过程,在烧造时间上,不能一言以蔽之。可以肯定的是,豫中地区烧造青瓷是受唐越窑的影响,它历经五代,伴随着王朝的兴衰,一直到元才走完全程。以下对临汝窑系诸窑做一简要的介绍。

(1)严和店窑。严和店北距临汝县城十二公里。境西有一鸿沟,沟东地表一米以下有两米厚的堆积层,沟西上匣钵、瓷片堆成,向南直至莽川。在长200米、宽50米的地面上,遍布着大量的瓷片标本。从采集的标本观察,严和店窑宋时以烧制碗、盘为主,兼烧瓶、尊、洗类等物,与汝瓷很接近,但多注重装饰。器表有各种不同的刻、印花卉图案,纯然民窑系统。

(2)宝丰窑。该窑位于宝丰城西大营镇清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不仅产品丰富,而且规格可观。从实物标本中观察,该窑以烧造民用瓷器为主,兼烧北宋宫廷用瓷(即汝窑)。其种类有刻花、印花青瓷,又有磁州窑类型的白地黑花、白瓷和白釉加绿彩、黑釉兔毫以及色泽明快的宋三彩和风靡一时的仿钧制品等。宝丰清凉寺窑场规模宏大,面积约80万平方米,地层堆积物厚处达6米以上。从出土的窑具看,当时的制瓷工艺已相当先进,专业化生产已经形成。

(3)东窑。东窑在汴京以东的陈留县,亦称"董窑",创于北宋初年,但未发现窑址。该窑以东青器见著,与汝窑、汴京官窑并列。东青器亦称"青东器"、"青冬器",胎骨细腻、釉面光润,多紫口铁足。文献中记载器类有瓷印、狮鼓镇纸、菊瓣水中丞、天鸡壶诸种。其中天鸡壶下有一窍,制做之精,不同凡响。清代雍正时御厂仿烧的东青釉极为成功。因其釉色又与豆绿接近,故也叫"豆青"。东青器沈静雅素之风格,与耀瓷和龙泉瓷有着根本区别。

(4)宜阳窑。宜阳窑位于宜阳县西的三里庙,再向西靠近银屏山,故也叫"银屏山窑"。该窑以烧造青瓷为主,兼烧白釉,白地黑花及黑釉器。宜阳窑一般施釉较厚,这在临汝窑系诸窑中很少见。器表除去素无纹者外,刻花和印花占多数,还有少量的划花或刻、划兼作,以及刻、划、剔地等技法并施的。在装饰纹样中以花卉为主,另有海水游鱼等图案。宜阳窑的刻花工序一般是先刻出花叶轮廓线,再蓖划花筋叶脉,风格与定窑、耀州窑相似。所不同的是,该窑碗内多满刻菊瓣纹,青釉器盖顶也多刻有百折纹,形成以盖纽为中心向四周的放射线,简捷而生动。

(5)内乡大窑店窑。内乡大窑店窑即文献中提到的邓窑。南宋叶 《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内乡县北宋时属邓州,《南阳府志》记载有大窑店名称。经调查窑址就在县西25公里的大窑店区。从已获的标本观察,此空延续时间很长,由唐至元历经500年之久。宋时以烧造青瓷为主,釉色介于钧、汝之间。内乡邓窑的印花装饰与严和店、宜阳、新安等窑均有差异。上述各窑印纹较浅,而内乡邓窑印纹隆起;上述各窑印花碗的外壁,多刻有荷叶之筋纹,而内乡邓窑不见,保持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6)东沟窑。东沟窑位于临汝的东北隅,在大峪店越山即入禹县,是钧瓷故乡的近邻。所烧青瓷既有汝窑风格,又有钧窑特色,可以看出两窑的影响。东沟窑烧制的板沿洗,具有典型的宋钧特征,洗底轮旋有凹入的浅圆窝,在天青釉地中带有玫瑰紫色斑点。这种洗也有通体施青绿釉的,釉质纯粹滋润,烧得恰到好处。陈家庄窑在大峪店北四公里,所烧器物以碗、盘、洗、罐为主。烧制的小盘,由于口沿有下卷弧度又可置于直口碗上做盖,造型设计美观实用。仅距临汝严和店半公里的蜈蚣山窑,所烧瓶、罐、洗类,釉色有月白、淡青二种,其中尤以淡月白中带紫红斑彩最为动人。这种月白釉挂红斑的现象,在其它瓷窑中是没有的,可以说是临汝蜈蚣山窑的特殊风格。传世品中未发现这类完整瓷器,因此极为珍贵。

(7)禹县八卦洞窑。禹县是钧瓷的故乡,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同仁在此进行调查,发现了近150处窑址。禹县城北门八卦洞窑,在烧造规模和产品质量上,为禹县诸窑之冠。该窑创烧于北宋中期,晚期为官家所控制,烧造宫廷用瓷。八卦洞窑产品釉色有天青、淀青、月白、天蓝诸种;造型有各类花盆和盆托,如葵花式、莲花式、海棠式、渣斗式、六方形和长方形,还有尊类、洗类、瓶类、碗类等。该窑器物的特点是:胎质坚固、细腻致密;釉面红紫相映、光彩夺目;器表偶有走泥者多开片状;一般器物底足满釉,洗 、盆类另涂釉,并按器形大小刻有从一到十的字样,井然有序。这些编号数字的发现,解决了陶瓷研究者对其多年的争议。

(8)新安城关窑。新安城关窑位于豫西地区,是一处宋元时期制瓷水平较高的生产窑场。经钻测,遗址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地下埋藏很富。新安城关窑产品种类俱全,其中的青釉器与本窑其它瓷类比,具有施釉薄而匀净的特点,在烧造技术上,铁的还原可谓恰到好处,出现了天青、淀青、豆绿、葱绿等多种釉色。新安城关窑器表比较注重图纹装饰,由刻花、划花到印花,由缠枝、折枝、交枝花卉到鸳鸯戏莲、海水游鱼及田螺浮于水浪等,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2.3 浙江龙泉窑 龙泉是"越窑"系统青瓷。早在公元三、四世纪时,今浙江东部宁绍地区就已形成了一个以绍兴、上虞为中心的早期越窑青瓷体系。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浙江地区制瓷业有越、婺、瓯、德清四窑,其中质量最好的是越窑,德清窑则兼烧黑釉。唐越窑更上一层楼,余姚瓷以釉取胜。五代、北宋初期又以余姚为中心,再度形成了一个烧制所谓秘色瓷的越窑体系。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受越宾、婺窑和瓯窑的影响,烧制与其有相似特征的青瓷。进入南宋,龙泉为应付临安朝廷、官家需索,开始生产一种以石灰碱釉为特征的似官或似官瓷器;中期以后,才逐渐形成了有龙泉自身特点与风格的梅子青、粉青釉青瓷。降及元明,浙江龙泉窑已由高潮逐渐衰落,后终为江西景德镇所替代。 根据历年考古发现,越窑系统的"先龙泉"始自唐代,它是继承浙东越窑的优秀传统而发展到浙西的。《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越州,会稽郡中都督府,土贡瓷器"。这说明,唐代越州已有贡瓷,而当时属于括州的"先龙泉"则仅仅是对越瓷的仿制。七十年代初,在龙泉的大窑、金村进行发掘,发现宋代龙泉窑的三叠层,从遗存标本中可以看出,与"先龙泉"有别的龙泉青瓷创烧于北宋早期,以南宋晚期的产品为最精,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以下就从质地、造型、釉色、纹饰四个方面,对龙泉窑做一小结。

①龙泉是继越窑而起我国南方著名的瓷窑,宋时器胎骨多为灰白色,少数灰黑色,胎质坚实、细密。②龙泉器物的造型,浑厚古朴,种类较多,早期产品以日常用具盘、碗、壶为主,瓶、杯、洗、炉等也有烧制。③宋早期龙泉底部露胎,中期才开始施釉。早期的釉色是青中泛黄,以后釉色多变,有粉青、翠青、梅子青诸种。由于器身釉厚,边沿转折处釉下坠,就会显现出白色,被称为"出筋"。这种情况,粉青、梅子青最多。龙泉施釉较为细密,釉面极为光润。④龙泉的装饰,有图有字。早期大都刻、划花纹、常见的有弦纹、蓖纹、莲瓣纹,中期花纹减少,仅刻划简单的莲瓣纹,大都没有装饰。瓷洗里常见贴有双鱼,瓶类饰有鱼耳、凤耳、贯耳等,还有的在釉上饰以红褐色斑点。也带款识的,如青瓷盘内印有"洞滨遗苑"或"金石满堂"的楷书图章。 以上四个方面,概括了宋代龙泉窑的基本面貌。可是,明代中叶,人们在论述龙泉青瓷时常常以"哥窑"、"弟窑"为主题,有的干脆以哥窑、弟窑取代之。更有甚者,将龙泉窑系的"黑胎"瓷说成是南宋官窑、哥窑,白胎瓷(以贯耳瓶为例)说成是汴京官窑……,如此等等,这在国内外陶瓷著录中常可见到。章生一、二兄弟各主一窑的传闻,纯属演绎而来,不能做为史实依据。明人所谓的宋"五大名窑",其命名亟待更正。

3、北宋的名窑3.1 汝窑 关于汝窑的起源,我国学术界从五十年代起就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至今众说不一。本人认为:汝窑源于临汝窑,而临汝窑形成一个窑系是"受南方秘色瓷的影响"。北宋中期,临汝窑在继承和发扬越窑传统的同时,一方面借鉴定窑的先进印花技术,一方面采用了耀州支钉托烧的叠烧方法,创造了中原地区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改变了自唐以来我国"南青北白"的烧造格局,与陕西耀州窑、浙江龙泉窑一并构成了中国三大青瓷窑系的鼎足之势。所不同的是:临汝窑系诸窑宋时烧瓷分两部分,一部分烧宫廷有瓷,即著名的汝窑、钧窑和汴京官宾;一部分烧民间用瓷,它应包括严和店窑、宝丰窑(兼烧官瓷)、东窑、宜阳窑、内乡大窑店窑、东沟窑、郏县野猪沟窑、神后刘家门窑、禹县八卦洞窑(兼烧官瓷)和新安城关窑等。 有关宫廷用瓷的记载,以陆游《老学庵笔记》"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最为可信。北宋人徐兢《奉使高丽图经》中"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一语,则生动地记述了宣和年间汝窑的繁荣与兴旺景象。由此可以推断,北宋烧造宫廷用瓷的时间主要是在徽宗时期(1101-1125年),正是这25年,豫中地区成了全国闻名的陶瓷中心。 在北宋官瓷中,以汝窑传世品最为少见。目前所知,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英国达维特基金会。其中以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最富22件。日本是酷爱中国古代文化的国家,但在陶瓷美术馆及私人藏品中,汝窑器仅只见三件。美国各大博物馆中,也只有克利夫兰博物馆和圣路易博物馆等有一、二件收藏。 汝窑器在宋时即已"近尤难得",明人则将其列于众窑之首,可见制做之精。从传世品中观察(结合清凉寺出土标本),器物除少数用于陈设外,多数日常用具,如盆、碗、碟、盏托、洗、樽等,它们既无钧窑器之奢华,又无汴京官窑器之气派。正因为如此,历代文献谈汝瓷只赞其釉色与质感,器形和胎骨则不提。从出土物看,汝窑瓷胎致密细腻、色如香灰,胎釉结合处微泛红意,这可能是胎土中含铜的缘故。汝瓷的釉色有粉红意,这可能是胎土中含铜的缘故。汝瓷的釉色有粉青、灰青、卵青、淀青诸种,因烧成气氛不同而呈色不同。器表多为蝉翼纹状细小开片。在烧造上,多采用满釉支烧,盘碗底部有支钉三或五枚,所见器物铭文仅"奉华"及"蔡"两种。"奉华堂"系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为高宗宠妃刘妃所居。"蔡"字铭文,一可能是指蔡京,徽宗时京位极品;二可能是指蔡修(蔡京之子),修为驸马,徽宗七次至其府第,赐珍奇无数,其中想必有汝瓷在内。 3.2 钧窑 关于钧窑的得名、烧造时间、产地与兴衰,由于文献记载不详,历来争论不已,《禹州志》上说:"州西六十(华)里,乱山中有镇曰神后,有土焉,可陶为瓷"。不少陶瓷著作都认为"窑以地名,以钧州所造",并把钧瓷定为金代瓷器的代表。有的还说,钧瓷在宋墓中不曾出现,而多出于元墓,因此认为宋无钧,钧瓷始于元等等。陈万里先生在他的《中国青瓷史略》一书中指出"钧瓷的兴起与汝窑的衰落有密切的关系……","钧窑之继汝窑而起是在金人统治时代,那是钧窑器的黄金时代"。70年代以来,北京故宫博物馆院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通过对禹县八卦洞窑址的考古发掘,推断钧瓷起源于唐,盛于宋,复烧于金元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八十年代起始,北京古陶瓷研究所对钧瓷的故乡--禹县,进行了多次调查,并根据大量的资料,认为:

(1)钧瓷是在青瓷(即早期绿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早期绿钧则是临汝青瓷在禹县的最初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起源于北宋中期。(2)钧瓷的铜红釉,打破了豫中地区天青一色的沉闷局面,到北宋晚期异军突起,徽宗时达到最高水平。 (3)钧窑形成一个窑系是在金人统治时期,除河南省境内,还影响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钧瓷自成为国内外陶瓷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们追求仿摹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都喜欢钧瓷釉面的乳光变化,称它"釉俱五色、艳丽绝伦"。六十年代至今,一些学者对钧釉的化学组成和烧成规律及液相分相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钧釉结构的四大特征:

①方石英在残留颗粒周围的马齿状结晶;②特有的釉反映生成钙长石或斜长石反应层;③微泡气相的分离 ;④红斑区和蓝色釉区两者都存在着二液相分离的结果,铜、铁离子作为网络修饰子实含于孤立相中。钧釉的基本色调是红、蓝、灰、白,有的色带呈光芒放射状,有的色带横向或斜向漫漫,有的色带纵向流淌,飘逸虚幻、颇具神韵。钧窑器幽雅的蓝色光泽里,往往奇妙地出现玫瑰紫斑彩,这种以红为主的窑变艺术之美,表现出钧瓷无银的魅力。更可贵的是,这些色彩艺术没有任何人为故作的痕迹,完全是一种自然形态。古人曾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和"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来形容钧瓷之美。钧瓷釉色如此丰富,但构成其自身美感的外观特点只有两个:即具有莹光内蕴非透明感觉的乳光状态和绚丽多姿的窑变现象。所谓乳光状态是指钧釉那种像玛瑙或宝石蓝一般美丽的天青色半乳浊状态,这是钧窑系共有的特征;所谓窑变现象是指钧釉的乳浊度和色彩发生复杂的交错变化而使釉面变得多彩艳丽的那种现象。这种蓝色乳光釉和窑变色彩构成了钧窑的重要艺术特色。 3.3 汴京官窑 汴京官窑,是北宋时期唯一一个宫廷垄断的瓷窑。关于汴京官窑之说,始于《辍耕录》转载的叶寘《坦斋笔衡》,"北宋大观间,汴京自置窑烧造……"。由于所用材料讲究,釉药采自陈留、阳翟等地,故马祖常有诗云:"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瓷器玉如泥"。又有南宋人顾文荐《负暄杂录》中记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后者记述宣政间,即宋徽宗政和到宣和的15年间(1111-1125年),而前者已明确指出是大观年(1107年),两者相错4-18年,均属于北宋晚期的徽宗时期。 从传世品中观察,汴京官窑器胎骨有深灰和浅灰两种。釉色有粉青、月白、翠青和豆绿等。釉面呈冰裂、蟹爪、梅花片纹样,也有作鳝血丝状的大开片者。造型多为炉、尊、瓶、壶、觚及文房用品等。 汴京官窑又是一个无法从窑址取证的瓷窑。按照传统的观点,汴京城本不适于为都,黄河下游在此一段泥沙淤积,河床年复一年的提高,构成威胁汴京的最大隐患。这种隐患在以后的年代里,屡屡地成为现实。宋代时的京城,如今除了"铁塔"尚存以外,整个的已被淹于黄河泥沙之下,黄河水位已经高出开封城达十米之多,形成了一条高悬天上的可怕的"悬河"。又由于地下水位的上涨,使得考古发掘工作越来越难以进行。由此,引起了一番争论: 其一认为,汴京官窑即是汝宾。根据可能来自《格古要论》"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汴京官窑和汝窑除同根于临汝青瓷外,在器型特征、胎质材料、釉面表现、支钉部位和数量上都不相同,就其釉色也有差异。因此可以断定,汴京官窑和汝窑是两个窑。其二认为,明清两代录书只谈"官窑",而不言"汴京"二字,据此否定有"汴京官窑"的存在。此说很难成立。南宋人《负暄杂录》早已明确指出有汴京官窑;此外叶寘《坦斋笔衡》在谈到南宋修内司窑时也说"袭故京遗制",只是未祥尽阐述而已。 其三认为,汴京官窑与杭州"修内司官窑"同样存在。对此,本人并不否认。但是"同样存在"的两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瓷窑要用同一词代表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南宋官窑,以八方杯、鱼耳炉为例,极其空灵美丽,非常接近北宋,然而毕竟更柔婉清秀,没有那种阔大气质了。4、宋瓷的意义 关于宋"五大名窑",素来有所争论。概括起来有:汴京宫窑即是汝窑的问题;汴京官窑、修内司窑、郊坛下窑、龙泉窑统称为官窑的问题;哥窑与官窑的关系问题;由于某些明代文献记载龙泉窑所引起的混乱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除有待于窑址的发现,文献资料的收集和科技工作者的配合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历史,认清北宋王朝与南宋政权(包括金国在内的)变迁的历史。 北宋是以"郁郁乎文哉"著称的,它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上自皇帝本人、官僚巨宦,下到各级官吏和地主士绅,构成了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陶瓷艺术上,自然的还原和诗意的追求是基本符合这个阶级在"太平盛世"中发展起来的审美趣味的。这是一种虽优雅却含蓄的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中期即已形成,中期未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在以汴京(河南开封)原五代旧朝京都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轴心城市里,临汝青瓷率先完成了由俗到雅的过渡,创造了与南北青瓷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为宫廷用瓷的确定和选择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北宋后期的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它的杰出代表就是宋瓷。宋瓷之所以形成一种概念,在于它的细洁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它上与唐之鲜艳,下与明清之俗丽都迥然不同。北宋王朝士大夫们的审美水平和感受力是相当高明的,凡属文化范畴内的,如诗词、绘画、陶瓷、建筑、书法、音乐等,都体现出一个规律性的共同趋向,即追求韵味,而且彼此呼应协调,相互补充配合,成为一代美学风神。 徽宗皇帝正好是这一文艺思潮和美学趋典型代表。他作为诗、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四千年文明的庇护者,高级鉴赏家,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很亲切很喜爱的对象。 然而徽宗在位期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位崇奉道教却又谨守儒家思想的帝王,无论是他的对外防御政策,还是对内专制的封建统治,与之先帝无有不同。但要注意的是,徽宗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是这一面,而恰恰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徽宗之所以为徽宗的关键所在。赵佶,这位依封建社会皇权世袭制度而即位的北宋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书画名家的地位胜过了他的皇位,文艺复兴的天才倡导胜过了他"实内虚外"的卑弱和无奈。他在位二十五年,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他以前,我国的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已相互独立或分化;在他以后,则出现了这两种层次不同、趣味不同的艺术形态的对流,他把雅与俗、巧与拙这种艺术上的双重性表现及完美无缺。这是一个写真的世界,这个世界所追求的美是一种朴实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彻底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语文房清玩中,就只有宋瓷最合徽宗的标准了,只有"此中有真味,俗辨已忘言"的汝窑、钧窑、汴京官窑、建窑和定窑,才是徽宗所珍视的对象,并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 ……千百年来,宋瓷就一直以这种徽化的面目流传着。

中国陶瓷家族中最早种类——越窑青瓷


越窑青釉《刻花莲纹五瓣花口碗》 口径14厘米 观复博物馆藏

青瓷是中国陶瓷家族中最大的一支,中国陶瓷最早就是从青瓷开始的,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的青瓷。

早期人们对瓷器色彩的追求是被动的,还不能主动地对烧造色彩进行掌控,所以只在偶然的情况下瓷器才呈现出青色。不过这种青色与后世青瓷的青色有天壤之别,有的时候呈现黄色,有时候呈现褐色,有的时候只是闪着一点儿青。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到了唐宋时期,中国人烧造的青瓷就非常完美了。越窑是青瓷中最重要的一支,出现得最早,历史悠久。越窑是唐代最著名的窑场,位于长江以南,南青北“白”形成了青白对峙的局面。唐代的青瓷颜色偏黄,到了唐代后期、五代乃至北宋初期,开始出现湖绿色的越窑,非常漂亮。

越窑青釉刻花莲纹碗呈五瓣形。在五代,碗形大多呈五瓣状态,到了北宋一般呈六瓣。它的纹样很接近北宋的特征,所以这只碗很可能是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的。

碗底有支烧痕迹,足是裹足,清晰可见,表面有细碎的纹饰,叫作“篦纹”,是用竹子做的带齿的工具刻出清晰的纹理。以颜色论,越窑的巅峰状态出现在五代到北宋初年这一时期,颜色非常漂亮。

越窑的温碗,碗里原来有一把壶,壶里装着酒,壶已遗失。这只温碗呈八瓣形,碗身上有极细的纹饰都是花卉。此外,碗的圈足外撇。

这只碗的造型非常像金属器,比如铜的、银的,甚至像金的。用陶瓷仿金属器是唐代瓷器的特征,尤其是名贵瓷器。这种仿金属器的纹饰在唐代非常流行,后来影响到辽代。而与辽代早期同时代的五代,其青瓷尤其是越窑,也会呈现金属器的某些特征,比如它的花口有金属折翻的效果,瓷器一般不做这种效果,因为很难做。

盛唐的越窑与唐代晚期到五代时期的越窑比起来,颜色更加青翠漂亮。这件青瓷温碗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的颜色非常接近。和法门寺的宝藏一样,大量出土之物让我们后人重新看到了他们真实的面目,有幸目睹先人创造的灿烂文明。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