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润成瓷砖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一

中国人自古就有重视家的观念,当人们有了自己的家以后,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家按自己的想法进行装修,而瓷砖可以说是装修需要的非常大的一个项目,也是人们进家后对家的第一印象。如何能够挑选到合适的瓷砖就成为了许多人纠结的问题,现在的瓷砖市场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新润成瓷砖,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一的它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第一、新润成瓷砖的亮度非常好,不论是抛釉的、抛光的还是微晶石的,它的亮度都非常好,这是衡量瓷砖好坏的一个重要依据,瓷砖的亮度高,对于提升家整体的感觉非常重要,一进来可以带给人们阳光之感。

第二、耐磨性好,对于瓷砖来说,耐磨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指标,许多瓷砖就因为硬度不够,耐磨性不好,过一段时间将表面的釉面或玻璃面磨损以后,开始发污,有了一种斑剥的感觉,这样的瓷砖质量就不好,也不可能成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一的,而对于新润成瓷砖来说,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M.TAOCI52.COM

第三、样式,好的瓷砖品牌都有自己的设计师,对瓷砖的样式、花样进行设计,以一种审美的角度来跟上时尚发展的潮流。这一点对于一般的小厂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在购买瓷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品牌。

第四、抗菌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瓷砖的附加值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全,抗菌性就是其中之一,有了这个特性,好处不说大家也明白了吧。

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那都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心灵寻求宁静的所在,家的舒适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瓷砖可以说是进家之后我们对家的第一感觉,如何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家有一种满意之感,瓷砖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陶瓷十大品牌之一的新润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瓷砖的品质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专业的。要想让家变得亮丽起来,要想让家能够成为我们爱之所在,在选择瓷砖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些,毕竟大品牌有时就是品质的有力保证。之所以成为十大名牌,那是跟其产品的品质分不开的。

延伸阅读

国博十大镇馆国宝


一个世纪,几代国博人建成国家宝藏。120余万件藏品,国宝荟萃。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后母戊鼎、晚清“海内三宝”的大盂鼎、有“中华第一龙”美誉的红山玉龙、国内博物馆收藏的体量最大的宋代木雕“木雕观音”……

盘曲欲飞 红山玉龙

档案:高26厘米,重1000克,周身呈墨绿色,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红山文化文物,1971年出土于翁牛特旗赛沁塔拉。1989年红山玉龙被调往北京参加展出随后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赏析:这是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龙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平齐又微微上翘,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粗壮的龙尾内屈,迎向龙首,整个身体构成一个反“C”字。

目前已发现的原始玉雕中,时代较早、工艺最有特色的,首推红山玉雕。红山玉龙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克商之证 利簋

档案: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铸造于西周时期,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出土,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重器,也是国家禁止出国展出的64件珍贵文物之一。

赏析:簋,流行于中国商至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盛装煮熟的稻、粱等食物的器皿。在商周时期,簋除了作为盛放食物的器皿之外,也是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簋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青铜利簋见证了中国古代武王伐纣的重大历史事件

鸿盘史诗 虢季子白盘

档案:重215.3公斤,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铸造于西周时期。据传,清朝道光年间,虢季子白盘出土于陕西宝鸡嵋县。1959年入藏国家博物馆。

赏析:虢季子白盘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形制,还有盘内底部正中铸刻的111字铭文。这些铭文被后人赞为青铜器上的“史诗”,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鉴赏价值。

青瓷之王 青瓷莲花尊

档案:高59.5厘米,北朝时期,大约烧制于公元四世纪到六世纪,出土于河北景县的封氏墓群。此物为馆藏,而相似的南朝文物青瓷莲花尊正在国博地下一层展出。

赏析:莲花尊除了是佛教文化孕育出的产物外,它的用途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因为现存的莲花尊大多是处于墓葬之中,所以专家认定,它们是带有宗教意义的随葬品。

青铜奇葩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档案:长58.1厘米,高34.1厘米,重13.5公斤。铜犀尊是一件西汉时期的酒器,1963年在陕西出土。

赏析: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盛酒器,多为圆腹,大侈口,下有圈足。犀牛背部有一个形似马鞍,可以启闭的活盖,犀牛腹部是空的,可以存酒,在犀牛嘴的一侧可以往外倒酒。

青铜美器 四羊方尊

档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器身高58.3厘米,重量接近34.5公斤。铸造于商后期。1938年春天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山村。1959年入藏国家博物馆。

赏析:方尊上最引人注目的装饰,当属位于肩部四角的卷角羊头。“四羊方尊”便是由此得名。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则附着于方尊腹部及圈足上。

青铜之王 后母戊鼎

档案:原称“司母戊鼎”,通体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壁厚6厘米,重达875公斤,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铸造于商后期,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1959年入藏国家博物馆。

赏析:考古工作者认为后母戊鼎在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三个字中,“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jǐng)的庙号,“司”应为“后”,代表她生前的地位。根据铭文可知,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妇妌而制的。

宁静致远《木雕观音》

档案:坐像高两米,为宋代文物。2005年,国家文物局将这件长期被海外收藏家收藏的艺术精品收购回国,进而入藏国家博物馆。这是国内博物馆收藏的体量最大的宋代木雕。

赏析:据粗略统计,北美多家大型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宋代木雕佛像数量在20件以上,而国内各大博物馆在此之前尚无宋代木雕佛像精品。这件高达两米的大型木雕观音造像的入藏,填补了国家博物馆的馆藏。

西周重器大盂鼎

档案:高102厘米、重153.5公斤,铸造于周康王23年,即公元前1003年。清朝道光初年,也就是1891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1959年,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赏析:制作于西周早期的大盂鼎,是迄今所见西周最大的青铜器。西周时期的毛公鼎、大盂鼎和大克鼎,都为青铜器中的重器。因为三者都出土于晚清时期,故并称为晚清“海内三宝”。

圆鼎之最子龙鼎

档案:通高103厘米,鼎宽37厘米,腹深43厘米。铸造于商末周初,传于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辉县。是目前发现的所有商代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一件。

赏析:因其鼎腹内壁铸有“子龙”二字,因而得名。“子龙”二字铭文铸刻在鼎的内壁近口缘处。“子”字居左上角,字较小,实笔阴刻。“龙”字在右下,系双钩而成,很像一条竖立而尾向右卷的龙。子龙鼎和后母戊鼎也被一些学者形象地称为“方圆重宝”。

景德镇瓷博会侧记:中国十大名窑——汝窑


“这是一个盛会,是陶瓷的海洋。”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展区的李廷怀大师在被问到对参加本次瓷博会有何感受的时候,激动的向我说道。

中国陶瓷大师李廷怀向展台前兴趣盎然的客人介绍道:“汝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汝官窑。汝窑制品胎质细腻,俗称“香灰胎”。素面多,极少以花纹作装饰。造型端庄,釉色晶莹似玉。传世的汝窑瓷常见器型有碗、盘、洗、瓶、尊等日用品。汝窑瓷器一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他还说道;汝窑烧制时间短,传世不多。中国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之说广为流传。

他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景德镇参加瓷博会,这里空前的盛况是他未曾想象到的,虽然他之前也在其他地方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展销会。但是这里规模更大,规格更高。世界瓷都的魅力和感召力深深的震撼了他。最后他还对作者感慨道“下一届我还想来”。

铸就景德镇陶瓷辉煌成就的十大瓷厂!


景德镇的陶瓷远近闻名,它还集合了众多私人窖场组建成了十大国有瓷厂,只要家里有陶制品的小伙伴都会有1-2件十大瓷厂制造的陶具,景德镇也以这十大瓷厂为代表在陶瓷行业不段崭露头角,在新中国的陶瓷史上铸就了辉煌的成就。

人民瓷厂

景德镇市人民瓷厂,1956年由公私合营的华光、群益、光大三个瓷厂合并而成,称“景德镇第三瓷厂”,1957年更名新平瓷厂,1969年改为景德镇人民瓷厂。人民瓷厂以生产经营青花瓷为主,产品分日用瓷和陈设艺术瓷两大类。

建国瓷厂

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前身为明、清皇家御窑厂,1950年成立建国瓷业公司,1952年更名为景德镇建国瓷厂,是景德镇解放后第一家国营企业,也是全市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瓷厂。

艺术瓷厂

景德镇市艺术瓷厂,原名工艺美术瓷厂,始建于1958年,1972年改为景德镇艺术瓷厂。艺术瓷厂是最能代表景德镇绘画技艺的国营瓷厂。1965年7月,郭沫若在艺术瓷厂视察工作时即兴挥毫,题写了“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在此都.....”的赞美诗篇。

红星瓷厂

景德镇市红星瓷厂,1958年由原第一、第四制瓷手工业合作社,分别改为第十一和第十四瓷厂,再由二者合并而成,全市实现陶瓷生产半机械化最早的企业,是景德镇釉上新彩出口瓷生产专业厂。

看来景德镇陶瓷能获得现如今的辉煌成就,不光需要扎实的制陶技术,还需要集合各个陶瓷厂的精湛手艺相结合,才能一步步扎实的走到现在。

别老拿十大瓷厂倒闭说事儿


十大瓷厂倒闭了,伴随着20世纪的尾巴,迎着21世纪的曙光。都接连倒闭了,一根根高耸入空的烟囱,依然如一位位威武的老兵,沉默,耸立,坚毅,不屑于向苍天诉说。

景德镇十大瓷厂厂房图

是谁在废弃的厂房,这样轻轻吟唱:“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深夜,我喜欢伴随着一杯浮梁浓茶,翻阅《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看多了王朝倒闭,你又怎会觉得王朝倒闭值得惊讶?

十大瓷厂的倒闭和王朝倒闭相比,就如山崩地裂和十棵大树被砍伐,又有什么值得惊诧的呢?

然而,总有一批景德镇人和外地人对十大瓷厂的倒闭而莫名惊诧。

我尤其不愿意看到对十大瓷厂的倒闭怀有一副痛心疾首、大义凛然的样子,也不愿意听到将倒闭的原因统统归罪于政府,却丝毫不理解政府的难处。

没有谁能永葆青春,没有谁能长生不死,王朝也一样,十大瓷厂也一样。

说起景德镇的十大瓷厂,景德镇需要永远铭记一个人。

赵渊,山西昔阳人,1938年参加革命,自1953年6月至1963年12月任景德镇市委书记,又自1963年12月至1968年9月兼任景德镇市长。

毛主席虽然没来过景德镇,但他老人家很是知道大清督陶官唐英,很是关心景德镇瓷业的发展,他在寻找新中国的唐英,他要重振景德镇瓷业的辉煌,他选择了赵渊。

1956年的一天,毛主席在南昌特地召见赵渊,当面指示:“你是管理瓷器的,就得把瓷器的事儿管好。”

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支持,还有什么干不好的?!

赵书记极为勤政,不辞辛苦,带头创建了陶瓷学院,促成了原轻工业部在景德镇设立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以及一个又一个数千工人的国营大企业:建国瓷厂、人民瓷厂、艺术瓷厂、雕塑瓷厂、为民瓷厂、宇面瓷厂、光明瓷厂、红星瓷厂、东风瓷厂、红旗瓷厂、景陶瓷厂、华电瓷厂等,简称“十大瓷厂”;此外,还有配套企业:原料总厂、陶瓷机械厂、瓷用化工厂、耐火器材厂、石膏模具厂等。

当年,国内市场上曾一度流传“景德镇在为六亿人造饭碗。”

可有谁能让历史永远辉煌?可又有谁能让气数不尽?

人心散,则气数尽。气数尽,则王朝倒闭。

工厂尚未倒闭,人心却早已涣散。又有多少人无情地提前离开十大瓷厂?

又有几人知道,十大瓷厂自身存有的难以克服的种种的弊端?又有几人理解上世纪90年代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为挽救十大瓷厂而所做的种种努力?!

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直到2012年,景德镇竟然还有一些商家向我兜售老瓷厂的餐具、花盆和鱼缸等,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店家总是唠叨地反复介绍:“这是老瓷厂的最后一批货了。”

我抚摸着这些老瓷厂生产的瓷器,仰视周边高耸的烟囱,突然感到一种悲哀。

在计划经济年代里,景德镇瓷业管理,堪称三国鼎立,自称系统,导致生产与销售背道而驰,越驰越远:陶瓷工业公司,是老大,管生产制造与科研教学。陶瓷出口公司,管外贸。陶瓷销售公司,管内销。

拼命生产,拼命积压。

生产不顾销售,生产无视市场所需,已经不是计划经济的市场了,你还按计划经济的年代生产,不亡何待?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首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宫女怎会懂得大唐兴亡的原因,只能说说皇上的风流韵事。

关于唐朝的兴亡和启示,江西的大伯乐,欧阳修,率领一批千里马,历经17年,主编了一部《新唐书》,共有225卷。

关于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兴亡和启示,我的这篇文章又算得了什么呢?忍不住“闲坐说玄宗”罢了。

十大名家画瓷盘 景德镇瓷品中一朵奇葩奇葩


■程十发《少女》

■朱屺瞻《钟馗学耕》■张大壮《鱼乐图》■林风眠《仕女图》■刘旦宅《马前泼水》■陆俨少《青花山水》■关良《宋江杀惜》

■谢稚柳《泼墨山水》

1964年,沈智毅陪画家唐云、林风眠、朱屺瞻等赴江西景德镇蹲点绘瓷。这期间,林风眠为沈智毅在十寸瓷盘上画了《仕女图》:瓷盘上仕女盘膝而坐,手持鲜花,妩媚温馨,优雅文静。线描匀细,圆润、飘逸的曲线美,令人羡爱。唐云除了在瓷缸盖上为沈智毅画了蝴蝶花之外,还在十寸的瓷盘上画了《水仙麻雀》:翠绿为裙的水仙,梢头数朵白底黄心的花蕊,清姿幽香,水仙旁有一大青石,麻雀站立于上翘首自乐,沈智毅说:“此乃唐云瓷盘画中的精品,他是用着心为我画的。”在景德镇,沈智毅一面照顾画家,一面偷闲学画。他说:“那时我学到了两样本领,一是林风眠用纸揿画及用牙签刮画的本领。二是掌握了画瓷的颜料、调色以及基本材料的运用。”沈智毅发现请名家在瓷盘上画些小品,用作市领导出访礼品,效果很好。于是他带回了许多画瓷材料。正巧,时任领导王一平要出访日本,希望上海美术馆请一批画家画一批瓷盘,于是沈智毅策划了十大名家画瓷盘的活动。活动很成功,烧制了近十套瓷盘。

岁月沧桑,“文革”中这些瓷盘砸的砸,散的散,能成套、完整无损的几乎没有。然而沈智毅家的一套用锦盒装好的十位名家画的瓷盘,非常精致。沈智毅说:“我这一套瓷盘前前后后也收集了近四十个年头,最早的数唐云和林风眠,1964年画的,最晚的是刘旦宅2003年画的《马前泼水》。”

1974年,“文革”尚未结束,沈智毅偷着请朱屺瞻画钟馗。心有余悸的朱屺瞻说:“钟馗捉鬼有多种解释,画得不好有含沙射影之嫌,这样吧,还是画幅《钟馗学耕》吧,它没有政治性。”果然画面上的钟馗头戴乌纱,身穿红袍,拿着锄头使劲劳作,颇为好笑。然而笔挟风雨之味还是能让人捕捉得到的。

关良画了《宋江杀惜》,陆俨少画了“青花山水”《一帆风顺》,张大壮画了浮萍、桃花、鲦鱼,陈佩秋画了兰花和石头,程十发画了他的拿手绝活“民族少女与飞鸟”,而谢稚柳却画了泼墨山水。沈智毅说,请谢老画时,谢老很实在地说:“这活我从来没有画过,要出丑的。”沈智毅对他说:“你按平时画山水画的手法大胆地去画,你要用什么颜色,我为你调好。”在沈智毅的协助下,谢老画了一张如张大千式的大泼墨,气势很大,待烧制出来后,谢老自己也爱不释手。谢老在上海美术馆办展览时还专门以它为封面制作了首日封。从此,谢老爱上了瓷画,也常为上海美术馆画些小品之类的东西了。一次,他与沈智毅开玩笑地说:“你教会了我画瓷盘,我又在为单位画,单位付的稿费当与你对半分。”沈智毅说:“谢老讲的尽管是玩笑,但亦能折射出一个画家的人格魅力。”

沈智毅的这套十大名家的瓷盘画弥足珍贵,也可以算是景德镇瓷品中的一朵奇葩。名家喜瓷,玩瓷,在瓷盘上挥毫抒情,这更增加了瓷器的魅力。

陶瓷中的珍奇瑰宝 五大名窑瓷器之一钧瓷


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我国古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1101-1125)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城北“古钧台”附近设置窑,烧制宫廷用瓷,故窑名“钧窑”,瓷名“钧瓷”。

我国瓷器源远流长,从商、周的原始青瓷起,经秦、汉、南北朝的摇篮期,到唐代得到飞速发展。当时,在河南更是窑业昌盛,种类繁多,釉色艳丽,禹州市神后镇的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烧制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为宋代钧瓷开启了先声。北宋工匠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创烧成功了窑变铜红釉——钧瓷,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驰名于当世,进入宋代名窑的行列。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尤以神后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

靖康之变(1126年),宋室南迁,钧官窑停烧,钧瓷一时间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后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唯艰。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钧瓷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5年,钧瓷又在它的故乡——禹州市神后镇得到恢复。

陶瓷文化:古代名窑·中国著名茶具的产地介绍之一


瓷库中国讯我国陶瓷业历史悠久,中国的英文名China即是最初瓷器传入西方,“瓷”字的谐音。古代名窑颇多,不能一一介绍,只选与茶具关系密切的名窑,简介于此。

1.越窑该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系对杭州湾南岸古越地青瓷窑场的总称。其形成于汉代,经三国、西晋,至晚唐五代达到全盛期,至北宋中叶衰落。中心产地位于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始终以生产青瓷为主,质量上乘。陆羽《茶经·四之器》中评述茶碗的质量时写道:“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煮饮绿茶,故极推崇越瓷。

2.邢窑在今河北内丘、临城一带,唐代属邢州,故名。该窑始于隋代,盛于唐代,主产白瓷,质地细腻,釉色洁白,曾被纳为御用瓷器,一时与越窑青瓷齐名,世称“南青北白”。陆羽在《茶经》中认为邢不如越,主要因为他饮用蒸青饼茶,若改用红花比较,或要反映真实的茶汤色泽,则结果正好相反,所以两者各有所长,关键在于与茶性是否相配。

3.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宝丰清凉寺一带,因北宋属汝州而得名。北宋晚期为宫廷烧制青瓷,是古代第一个官窑,又称北宋官窑。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4.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禹县,此地唐宋时为钧州所辖而得名。始于唐代,盛于北宋,至元代衰落。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至今仍生产各种艺术瓷器。

5.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北曲阳润磁村和燕山村,因唐宋时属定州而得名。唐代已烧制白瓷,五代有较大发展,白瓷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北宋后期创覆烧法,碗盘器物口沿无釉,称为“芒口”。五代、北宋时期承烧部分宫廷用瓷,器物底部有:“官”、“新官”铭文。宋代除烧白瓷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