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至清代陶瓷观音造像研究

引言

佛教自东汉传入以来,就不断与中国本土的文化艺术相互影响,对中国陶瓷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观音在整个佛教文化中的演变以及在汉化佛教中的定型是一个最丰富、最意味深长的过程。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陶瓷产区,生产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其中也包括观音造像。

一、宋至清代观音造像的发展特征

从现有的资料表明,北宋时期景德镇开始烧造陶瓷观音,且多为素胎,后施以彩绘,尚停留在对泥塑彩绘及木雕彩绘造像的摹仿阶段,没有突出陶瓷本身的材质特点。南宋时期,其烧造得以发展,从所收集的标本来看,像身仍为素胎,但服饰已经开始施以青白釉。菩萨大多头戴化佛冠,其花鬓较为复杂。身穿通肩袈裟,饰璎珞。此时虽然延续了北宋时期素胎加彩的装饰手法,但已经逐渐显现出陶瓷材料的特质。

元代“二元配方”的运用使陶瓷材料的表现力增强,所以摆脱了其他材质造像的影响,光润莹洁的釉面及繁复华丽的装饰使瓷塑本身的魅力展露无遗。此时的观音像一般为通体施青白釉,花鬓冠不如南宋时期夸张,但更加精细,多着通肩袈裟,璎珞装饰更加复杂,坐姿多轮王坐姿势。此外,这一时期的其他附加装饰有所增加,出现了加佛龛类型的观音造像,并且出现了侍者、跪拜弟子等。同时,由于青花的出现,这一技法也用在了陶瓷观音的装饰上。元代因其技术改革,造型贴合时代审美需求,所以观音的制作达到了顶峰。

但随着德化窑的崛起及审美倾向的变迁,观音在明代走下了巅峰。从笔者收集到的资料可看出这一时期景德镇观音造像由元代的精细繁复转为学习德化窑的艺术风格,追求流畅简洁,头饰中,披风、高髻取代了繁复的花鬟冠,复杂的璎珞装饰也不见踪影。此外,由素三彩观音伏狮坐像可推知随着明代五彩、斗彩及各种颜色釉的逐渐流行,景德镇还生产除单色釉以外的其他种类的陶瓷观音塑像。

清代观音继承了明代观音造型的特点,即装饰较为简洁,造型线条流畅。另外,清代将粉彩运用在了瓷塑观音上面,佛教造像十分讲究色彩的鲜艳明亮,粉彩的技术特征正好可以对其加以诠释。据《唐英瓷务年谱长编》载:“四月十四日,太监胡世杰交观音木样一尊,随善才、龙女二尊,传旨:交唐英照样造填白观音一尊,善才、龙女二尊,尽力烧造,窑变更好,…,,送到京时庄严安供。于十三年七月十二日烧造得....,持进。”;“初十日,太监胡世杰传旨:着江西照现烧造的观音菩萨、善才、龙女再烧造一份,得时在静宜园供。”;“五月初一日,太监张玉传旨问烧造的观音如何还不得?……太监张玉传旨:想是唐英不至诚,着他至‘诚’烧造。”;“六月二十三日,唐英面觐干隆。面奉谕旨:着烧造青花五彩观音菩萨一尊,随善才、龙女。”干隆曾多次降旨景德镇御窑督陶官唐英,要求烧造各类瓷塑,然而由于造像的造型复杂,对细部要求高,成功之作甚少,加之难以保存,故传世的粉彩佛像十分稀少。

二、景德镇窑陶瓷观音造像与龙泉窑及德化窑观音造像的比较

元代是观音生产的一个高峰,而明代是从高峰滑落的时期。本文将元代龙泉窑陶瓷观音及明代德化窑陶瓷观音与同时期的景德镇窑陶瓷观音进行对比,以突出其发展特征。

2.1景德镇窑与龙泉窑观音造像的比较

元代的龙泉窑是除景德镇之外,烧造陶瓷观音较多的窑址。从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其釉色多为青釉,而且为了体现出龙泉窑釉色莹润如碧玉的特点,往往施釉较厚,但较厚的釉层会使细节处模糊不清,而使塑像的造型略显粗拙,不够精致。而且其施釉手法类似于景德镇南宋时期,塑像肌肤裸露处往往不施釉来表现自然肤色。从露胎处可见其胎色较深,为浅褐色,这是为了衬托青翠的釉色在胎土里掺和了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而观音通体施青白釉,釉色莹洁,透明度高,能很好地反映出塑像细节的处理,而且胎质洁白坚细,比龙泉窑青釉露胎的装饰手法更能表现出佛教造像纯洁性和神圣性的宗教意味。此外,元代景德镇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胎中氧化铝的含量增加,烧成温度相应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这使观音的造型更加精致细腻,装饰更加繁复,这也更加贴合元代追求华丽的审美倾向,所以观音在元代达到了顶峰。

2.2景德镇窑与德化窑观音造像的比较

明代陶瓷观音造像的生产以福建德化窑独占鳌头。就其胎釉而言,德化白瓷观音胎质细白,加之氧化铁含量极低,氧化钾含量特高的纯白釉,焙烧时又采用中性气氛,所以釉色显得格外纯净,如凝脂冻玉。如果说景德镇的青白瓷较之龙泉青瓷更能体现佛教造像的宗教意味,那么德化窑白瓷则是其宗教意味的最好诠释。而且与景德镇的永、宣甜白相比,其釉层较薄,透光度极好,有利于表现其细腻的刻划,精细的制作。究其造型装饰而言,追求简洁洗练,主要以人物神形兼备,造型及衣纹的精妙处理取胜,符合明代简洁、精雅的审美倾向。而观音,因时代审美倾向的变迁,已不可能延续元代的繁复华丽的艺术风格,从北京西城区平安里出土的白釉观音可看出,其造型类似于德化窑的观音造型,说明景德镇在明代摹仿德化窑的瓷塑观音,但因其白釉釉层较厚,使其线条比较模糊所以难以达到德化窑的艺术效果。由于景德镇观音造像的审美和技术要求均未能达到时代的尖端,所以才从元代的顶峰滑落下来。

三、观音造像的文化隐语

除专为内廷供奉而烧制的粉彩观音像外,宋至清代的观音造像均为柔美宁静的女性化形象。从唐代开始,观音的形象就开始出现了女性的特征,并且在宋代彻底完成了由男到女的性别转变。观音形象的女性化一是因为中国文化中阴阳对偶的思想影响,女性的观音与男性的如来相对。其二是两性之中最能体现慈爱和悲怜的是女性,女性形象的观音是佛教慈悲胸怀最适于本性的体现。

女性的观音形象说明景德镇烧制陶瓷观音时遵循的是汉传佛教的造像法则,但随着观音信仰的变迁,其造像也在发生异变。从南宋开始,形式普通、宽袖长袍的通肩袈裟代替了程式化观音造像中的天衣、披帛,清代的造像更是直接穿着世俗的广袖长袍和长裙。而且所有标本中轮王坐姿势的观音有11尊,占相当大的比例。轮王坐不同于圣观音即观音的标准像的结跏趺坐姿势,是一种比较随意自在的坐姿。这些都是更接近世俗化的一种表现。最明显的特征是头冠的变化。从元代开始,观音造像头冠中的化佛就在逐渐消失,元代的青花观音像甚至头戴凤冠,明清时期则完全被披风所取代。化佛冠是汉传佛教中观音的标志,观音是净土三圣之一,他和大势至是阿弥陀佛的胁侍,阿弥陀佛是观音的精神之父,因而在观音的冠上有阿弥陀佛的形象,这是识别早期观音的最好标记。但随着宋代开始佛教的世间化,民间观音信仰渐渐广为流传,最著名的就是妙善公主的传说,称观音为妙庄王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已为人,在大香山成就正果。其无视正规佛教经典的权威说法,另外为观音立了一个身世。化佛冠的消失过程正反映了观音信仰的民间化,世俗化倾向,渐渐脱离了正统的佛教经典。

景德镇观音造型反映出汉传佛教及民间的观音信仰,而元、清时期的上层统治阶级均信仰藏传佛教,但从笔者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元代及清代景德镇生产的陶瓷观音都未反映出明显的藏传佛教观音的特征,仅清代御窑烧造的少数专供内廷供奉的陶瓷观音带有这样的特征。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受陶瓷材料的限制,要表现藏传佛教造像的复杂造型有一定难度。其二,两朝的统治者虽然信奉藏传佛教,但其目的是作为沟通西藏关系,羁縻边远居民的手段,信仰的成分甚少,主要是出于“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政治目的。而且因其采取的宗教宽容政策,对民间信仰的汉传佛教并不排斥,所以民间信仰仍以汉传佛教为主。而远离政治中心,居于江南的景德镇受其影响的程度就更小了。有学者认为元代景德镇观音遍身的璎珞装饰源于藏传佛教,但从本文材料来看,璎珞装饰一直存在,其变化主要是受到审美倾向的变化,由简到繁,再由繁入简罢了。

四、结语

北宋时期景德镇开始烧造陶瓷观音,南宋得以发展,在元代由于工艺的革新达其制作顶峰,而明代开始滑落,但其烧造一直延续至清代。随着制瓷工艺的不断进步,观音经历了素胎彩绘——素胎彩绘加部分施釉——满釉装饰——满釉加彩绘的发展过程。景德镇的陶瓷观音造像遵循的是汉传佛教的造像法则,但也因为观音信仰的世俗化,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正统佛教造像的仪轨。

编辑推荐

宋代至清代陶器


从宋元至明清,陶器生产大幅萎缩。但各个时代的特殊品种,如宋、辽三彩,宜兴紫砂陶,琉璃和珐华,以及随葬用的陶俑、砖雕等陶器品种仍多有制作。

宋三彩的釉色以黄、绿、褐三色为主,还有白釉、酱釉三彩。器型以日用的盘、碗、盆、瓶、枕、灯、香熏等为主,还有小型的狗、马、猪等玩具。一般器物在表面施釉,底部和内部不施釉。装饰方法以划花和印花为多。辽三彩则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其器型中的皮囊壶、鸡冠壶、海棠花式盘碟、暖盘等都带有鲜明的契丹民族特色。辽三彩胎质松软粗糙,呈淡红色,因此,制作时一般要施白色的化妆土,再上釉烧制。釉色以黄、绿、白为多,有单彩、两彩和多彩的器物。刻、划、印花纹是常见的装饰。

宋辽金元时期,陶俑的使用逐渐减少,但仍有其自身的时代特色。此时期的陶俑造型取材比以前更加生活化和多样化,在形象面貌和肌肤的刻画上,力求反映现实人物的风貌。同时砖雕俑这一陶俑的新形式开始流行,其内容以反映市民文化生活内容的杂剧、散乐人物、民间社火等较为常见。明代陶俑的种类趋于单一,数量也大为减少,到清代初期陶俑基本绝迹。

宜兴紫砂陶器在明清两代制作极为兴盛,它以其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陶器品种。琉璃和珐华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山西地区的低温釉陶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以铅作助熔剂,而后者则为牙硝。琉璃器多用做建筑装饰材料和香炉、狮子等寺庙用器。广东佛山的石湾窑创烧于宋,盛于明,而极盛于清。胎体厚重,釉厚而光润,尤以仿钧釉最为著名。石湾窑制品以建筑用陶最多,但代表其制陶水平的是陈设文房用器和各种陶塑。

总之,宋代至清代,陶器虽然不再是陶瓷业的主流,但是上述这些历代陶器名品,仍以其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邢窑陶瓷佛教造像


佛龛

圆雕佛像

释迦头像

邢窑是我国白瓷发源地,它始于北朝、盛于隋唐,宋元逐渐走向衰落。邢窑中心位于今邢台市内丘县城周围。内丘唐代属邢州辖,古时窑口常以州名命名,故内丘的瓷窑场得“邢窑”之名。邢窑自被发现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出土了大量的陶瓷佛教造像,加强邢窑陶瓷佛教造像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邢窑文化和佛教艺术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邢窑遗址在内丘境内被发现,“千年邢窑之谜”从此被逐渐揭开,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极大关注。然而,也许由于邢窑白瓷耀眼的光辉遮蔽了佛造像的光环,而使得邢窑佛造像艺术一度被忽视。而对邢窑佛造像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邢窑文化和佛教艺术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邢窑佛造像

邢窑自被发现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出土了大量的陶佛造像,尤其在2003年,内丘县城旧城改造时于县礼堂至县影院一带(现已为商业步行街)“在南北长380米,东西宽40余米范围发现邢窑中心窑场,包括较完整的窑炉、窑床、窑具及手工作坊等陶窑、瓷窑遗迹。”其中有细白瓷、唐三彩、带“翰林”、“盈”、“官”字款残件,以及透影瓷残片等“数以万计”。并在H32、H08、H09号灰坑发现“素烧佛龛立佛像、坐佛像、武士俑、以及菩萨、罗汉”。(见韩秋长、贾忠敏《邢窑揭秘》)除此以外,在内丘县城的西关、县外贸、县工商行北、城西的西邱、长寿岗、北双流,城东的白家庄等遗址均有陶瓷佛像出土。“有瓷必有佛像,有佛像必有瓷”似乎成为内丘窑口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内丘以外的其它“邢窑系”窑口均未出现。

事实进一步证明以内丘县城为中心的邢窑,不但是邢窑白瓷的烧造中心,也是烧造陶瓷佛教造像的重要窑场。

众所周知,邢窑白瓷曾以“类雪”、“类银”(唐·陆羽《茶经》)以及“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李肇《国史补》)而闻名。那么邢窑艺人为何又以如此大的规模和精力去烧造佛像?又是什么力量驱驶着他们与佛结下不解之缘?

渊源与环境

佛教又称“像教”。为了宣传普及佛教,通过有形的图像宣传教理教义,从而使普通民众更为形象和直观的理解佛教,由此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市场需求。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波及到政治和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尤其在后赵佛图澄襄国(今邢台市)弘法之后,邢台佛教即与中国佛教的兴衰息息相关,包括佛造像在内的邢台佛教艺术也与这一地区的宗教信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洛阳建白马寺和齐云塔(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与此同时又在南宫(今邢台市辖)建普彤寺塔。1990年普彤寺塔重修时,发现明嘉靖十五年铜佛像41尊,其中一尊背铸铭文曰:“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按:始建于永平十年,竣工于永平十五年)摄摩腾、竺法兰建”,与普彤寺唐、宋二碑碑文形成互证,说明该塔比洛阳白马寺(塔)早一年,为中国佛教第一塔。(见赵福寿《邢台通史》)由此看到中国寺庙、佛塔以及佛教造像的源头。也进一步证实了“东汉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同时,也传入了邢地”。(赵福寿《邢台佛教文化》)

十六国时期的后赵,(永嘉三年,公元309年)石勒在襄国(今邢台市)建都。西域高僧佛图澄以襄国为中心弘扬佛法,石勒为佛图澄在襄国创建宫寺、中寺。佛图澄收徒弟众多,以释道安最为著名。道安成为佛图澄所遗后赵僧团领袖,期间营造佛像不计其数。

邢台地区亦有着非常精湛的石窟造像艺术,如隆尧县宣务山(尧山)石窟,沙河市广阳山石窟,邢台县玉泉寺棋盘山摩崖石刻,其中以宣务山石窟群规模最大,最为著名。宣务山是一座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集儒、释、道三教精华为一体。隋唐到宋,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石窟、摩崖石刻造像群,其主体为千佛堂、同声谷石窟、卧佛殿等唐代造像。摩崖造像群分两群6号(组)共计1380龛;千佛堂石窟佛像940龛,大多为供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见张稼农《隆尧县宣务山文物古迹概况》)

应当说无论从印度高僧南宫建塔造像,到佛图澄襄国弘法;从邢台一带高僧辈出、寺塔林立,到工艺精湛的宣务山石刻造像群,以及民间石佛龛造像,它们对邢台地区佛教思想的传播和邢窑佛教造像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艺术特征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传入以及在中土的兴盛促进了雕塑艺术的大发展,佛教题材成为雕塑最主要的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如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它们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出其他门类,同时波及到陶瓷艺术之中。而邢窑佛造像的创作题材和艺术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无论衣饰的处理,面部表情的刻划,还是“刀法”的运用,甚至质地的追求,均与石刻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诸如雕塑语言中的“犍陀罗风格”、“湿贴薄衣”、“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等,同样见于邢窑陶佛像之中。

内丘西关曾出土单体圆雕陶佛造像,头像头顶肉鬓,面相方圆,两耳垂肩,鼻部残(原应为高鼻梁),眉目清秀,表情庄严,略显冷峻。头光内有莲瓣花纹,惜肩下无存,它们为北朝释迦坐像。说明邢窑在北朝烧造瓷器同时,亦有佛像烧制,其造型特点追逐同时期石刻造像之风;2003年在内丘礼堂邢窑遗址出土白陶立佛像,通高23厘米,系硬质白陶。头束有发结佩饰,宝缯耷于双肩之前。面相方圆,眉如弯月,眼睛眯成一条弯缝,嘴角含笑,两侧各有小圆酒窝,表现了健康的女性之美。体态轻盈匀称而优美,线条流畅疏朗,取舍有度。细处精微,整体简约,有学者曾将此类陶佛造型风格定为北齐是有道理的。

邢窑陶佛龛有早、晚期之分。烧造时间约在北齐至中唐之间,其表现内容和艺术特点,延续了石窟造像之风,其形制类于缩小的石窟佛龛。北朝的佛龛多为硬质陶,龛的中央为弥陀佛,端坐于“工”字座上。面形长方,高鼻修直,眼长而弯,两耳下垂。身着袒右肩,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细密有序;左侧有观世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侧有大势至菩萨左手持花蕊,分别站于两侧;左右边框又有金刚力士分别站立。龛正上方有正面龙首,两侧有飞天飘舞。龛下方基座中央有佛祖出世或赤身夜叉,左右各有形状类狗的护法狮子蹲坐两旁。而晚期(中唐以后)的陶佛龛大多为低温白陶或粉红陶,形制与北朝虽有类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无论“形”的准确性和“线”的力度等,都与北朝造像无法比拟。

邢窑陶佛造像的兴衰,与邢窑白瓷的命运息息相关,到了邢窑衰落期的宋元,邢窑陶佛造像也由原来规格的圆雕和佛龛,逐渐退化为小巧玲珑、类于玩具的摩诃罗而流传于民间,完全失去了昔日庄严、神圣的灵光。随着印刷术的出现和普及,这一宗教传播手段逐渐被简便易行的木刻版画——纸马(又曰神码)所代替,并在这一地区发扬光大。

【观音文化】观音宝相


观音菩萨可以显化为多种宝相,《楞严经》也有明确记载:“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依据观音菩萨随意显化这一特点,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各佛教宗派和中国民间又各各供奉着各种观音,如密宗所传为六观音,天台宗所传也为六观音,中国民间则盛传三十三观音。

密宗六观音为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和如意轮观音。分别简述如下:

千手千眼观音:又称“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大悲观音”。据密宗经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记,观音菩萨在“无量亿劫”前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法,就发誓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于是身上长出了千手千眼。千眼表示遍观世间,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其形象分两种。一是实有千手千眼。其典型造像为首戴宝冠,冠有化佛。面有三眼,臂有千首,千手掌上又各有一眼。千手为法身八手,手最大,其中二手作合掌状,其他六手各执法器。报身四十手,稍细小,其中二手合掌,其他三十八首各执法器。化身九百五十二手,皆于手中各执兵器。二是简化了的千手千眼观音,实为四十手眼观音。典型造像多是两眼两手下,左右各有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四十手眼各配上二十五有(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无色界四有),也成千手千眼。

圣观音:亦称“正观音”、“圣观自在”,是观音各种宝相的总代表,一般所说的观音即正观音。一面两臂的圣观音可说是观音菩萨的标准像。形象是头戴宝冠或作宝髻,宝冠中有化身阿弥陀佛形象,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也有站于莲花座上的。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印相,妙相庄严。

马头观音:亦称“马头观世音菩萨”、“马头菩萨”、“马头大士”、“马头明王”等。形象是以马置于头,和一般温柔慈悲的观音像截然不同,此观音面呈忿怒相。头发倒竖,双目圆睁上吊,獠牙显露凸出,恐怖威严,勇武神气,一般右手捻莲花,左手持长柄大斧,或坐或立。此观音以照破众生瞑暗、击毁恶趣苦恼、摧伏妖魔和各种魔障为本愿。

十一面观音:此观音以具有十一个颜面而得名。十一张颜面面貌不一,重叠而上排列,有如宝塔。描述此观音像的佛典有北周耶舍崛多译《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唐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唐不空译《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规经》。其形象为,正面三面为菩萨善面慈悲相;左侧三面为瞋怒相,右侧三面为獠牙上出相;中间后一面作暴露大笑相;顶上一面作佛面。十一面上各戴宝冠,宝冠中有阿弥陀佛像。十一面观音前后左右十面代表大乘修行的十个阶位,即十地,修习内容为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智慧)、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十项。上面的佛面则代表十一地——佛果。

如意轮观音:因手持如意宝珠和轮宝,故名。据《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记,形象为“手持如意轮,六臂身金色”。多为坐像,其姿态为竖右膝,右臂一只手支面颐,左膝盘坐,是为“思维相”。此观音所持如意宝珠和轮宝分别表示满足众生祈祷和法轮常转。六手也各有寓意:右方第一手意为誓愿救拔地狱道;第二手托如意宝珠于胸前,意为誓愿实现一切愿望,救拔饿鬼道;第三手持数珠倚膝,意为誓愿救拔畜生道。左方第一手置于莲花瓣上,或按在山形物即“光明山”上,意为誓愿救拔阿修罗道;第二手持莲花,意为誓愿救拔人间界;第三手捧于眉前,意为誓愿救拔天界。如意轮观音救助六道众生之宏愿于六手中得到全面显示。

准胝(zhi)观音:亦名“准提观音”、“准提佛母”、“尊提观音”等。“准胝”意译为“七亿佛母”、“三世诸佛之母”,六道中导化饿鬼道。其形象为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坐于出水莲花上,下有二龙王支撑。

天台宗崇奉六观音为大悲观音、大慈观音、师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深远观音。《摩诃止观》对天台宗六观音作了简要说明:“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三障,此道苦最重,宜用‘大悲’;大慈观世音破饿鬼道三障,此道饥渴,宜用‘大慈’;师子无畏观世音破畜生道三障,兽王威猛,宜用‘无畏’;大光普照观世音破阿修罗三障,其道猜忌嫉疑,宜用‘普照’;天人丈夫观世音破人道三障,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称‘天人’,理则见佛性,称‘丈夫’;大梵深远观世音破天道三障,‘梵’是天王,标王得臣。”

中国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1)杨枝观音:造型为立像,手持净瓶、杨枝,常戴女式风貌和披肩长巾。(2)龙头观音:造型为云中乘龙。(3)持经观音:坐在崎岖岩石上,手持经卷。(4)圆光观音:合掌坐于岩石上,身后现圆光火焰。(5)游戏观音:乘五色云,左手放于偏脐处。(6)白衣观音:身披白衣,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7)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8)泷见观音:坐岩石观赏瀑泉。(9)施药观音:手持药草。(10)鱼篮观音:手提鱼篮。(11)德王观音:趺坐于岩畔,左手置膝上,右手持树枝。(12)水月观音:法相现身月色水光中。(13)一叶观音:乘一片莲花飘于水面。(14)青颈观音:坐于断岩,右膝立起,右手置膝,左手扶岩壁。(15)威德观音:坐岩畔,左手执金刚杵,右手持莲花,作观水状。(16)延命观音:头戴宝冠,或着白衣,手持草药赤柽柳。(17)众宝观音: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在弯膝上,身挂宝物。(18)岩户观音:在山洞中打坐,欣赏水面。(19)能净观音:伫立海岩边上,望海沉思。(20)阿耨观音:左膝倚于岩上,两手相交,眺望海景。(21)阿摩提观音:三目四臂,乘白狮,身有光焰,天衣璎珞,手持宝棍,怒目瞋容。(22)叶衣观音:四臂,身披千叶衣,头戴宝冠,冠上有无量寿佛像。(23)琉璃观音:乘一片莲叶,双手捧琉璃壶,轻浮水面。(24)多罗观音:直立乘云,合掌持青莲花。(25)蛤蜊观音:乘蛤蜊上,或居于两扇蛤蜊壳中。(26)六时观音:左手执摩尼宝珠,右手持梵筴,立像,常作居士装束。(27)普慈观音:头戴天冠,身披天衣,立于山岳之上,为大自在之化身形象。(28)马郎妇观音:右手持《法华经》,左手持头骸骨,为民妇形象。(29)合掌观音:合掌立于莲台上。(30)一如观音:坐于云中莲座上,立左膝,作飞行状。(31)不二观音:两手重叠,在水中坐莲叶上。(32)持莲观音:坐莲叶,持莲茎,常作童女或童男面孔。(33)洒水观音:又称“滴水观音”,右手执洒杖,左手执洒水器,作洒水相;或作右手持瓶泻水状。

除三十三观音外,中国民间还有大量各不相同的观音,如自在观音、不空羂索观音、送子观音、三面观音、不肯去观音、鳌头观音等等。观音变化形象之多,在佛教圣众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这一现象本身也就是观音菩萨最受万民百姓崇信的证明。即是说,是因为万民百姓最崇敬观音菩萨,相信观音菩萨,万民百姓才创造了这样众多的观音形象。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