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在世界上是著名的瓷器古国

为什么说中国在世界上是著名的瓷器古国呢?

中国的英语名称"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早在历史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造和使用了陶器,瓷器则更是我们中国的发明,它又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我国陶瓷的生产和发展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都是很少见的,这是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佩、学习和引以自豪的。中国陶瓷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物质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瓷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钧瓷的出现,改写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历史,使世界陶瓷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极其辉煌的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能的不断提高,在漫长的烧制瓷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断改进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在提高烧成温度和瓷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在商代又发明并烧制成质量更高、更美观实用的瓷器。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发明,是对人类物质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而钧瓷的成就足以让人顶礼膜拜。中国陶瓷在世界上属于著名的陶瓷古国,至今英文的“瓷器”和“中国”还是同一个单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陶瓷工艺从实用向艺术方面不断迈进,到了宋代开始进入辉煌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瓷都诞生在这个朝代。在这五大名瓷中,河南占了三个,而钧瓷则以创新的精神,用铜的氧化物作呈色剂,使中国陶瓷结束了单一釉色的历史,谱写出“一窑万彩”的新篇。当时的国君宋徽宗因对钧瓷宠爱有加,将其定为御用珍品。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钧瓷的发展却一波三折,受机制、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以至于当钧瓷的身影遍及众多窑口,在全国形成一个庞大的仿钧窑系时,钧瓷自己却失去了至尊的身价。她曾经有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惑,但更多的则是独吞着因盲目发展、粗制滥造所结下的名誉扫地的苦果。有这样一个故事:许昌人把钧瓷作为礼品赠给北京一位贵客,客人激动不已。但当客人来到禹州,发现地摊上堆满了钧瓷时,客人十分不解地问:这就是“黄金有价钧无价”的钧瓷吗?

今天,当我们站在历史之巅,回首钧瓷曲折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钧瓷能真正走出河南,并名副其实地成了河南的一张名片,其中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艰辛。

那么,钧瓷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钧瓷是一种高贵的艺术品,它有百看不厌的艺术魅力,其釉色是自然形成而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正所谓“钧瓷无双,窑变无对”,具有极高的鉴赏、收藏价值,而成为豪门巨贾和鉴赏收藏家们争相收购和馈赠贵宾的高档礼品。钧瓷以其神、奇、妙、绝四大特色而名冠天下:神-----以其玄妙独有的“窑变”艺术,创造出绚丽缤纷,千变万化的钧瓷神韵来。“神”在同施一种釉,一经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烂、乳光交融、变幻无穷且特点各异的产品来故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人意不可为的纯天然形成,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奇-----似琴如铃的开片声,优雅骇俗,寓动于静,伴以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络,使其莹润釉质更加透活欲滴,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的釉面上呈现出珍珠点、蟹爪痕、蚯蚓走泥纹等奇妙的艺术效果古语曾云 :“官钧瓷器玉为泥”,好似:“创过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捕鱼”......妙-----浑活莹润的钧瓷极富艺术灵犀,它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即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给你以新的发现、新的感受、灵动透活、别具神韵似“指纹”般独一无二的窑变自身特色更是奇妙、迷离,因为你拥有任意一件钧瓷,你就拥有了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唯一”,诗云:“钧瓷无双,窑变无对”......绝-----因“窑变”聚色成形,而形成景观者为绝,看似:暮沉霞飞、紫翠生烟 、寒鸦归林,仙山琼阁等意境万千的钧瓷景观画卷来诗证曰:“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茫霞微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呈岚。在这五彩渗化寓变万千的钧瓷面前真可谓:“画家嫌笔拙丹青难画,诗人怨词穷佳句难描”,凡具有这些景观的钧瓷作品都被列为绝代珍品而流芳百世钧瓷以其浑然天成的“窑变”和端庄典雅、艳丽绝伦的艺术特色倍受世人的推崇和渴求......

钧瓷以开片为奇,开片又称“迸瓷”,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就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了人力不可为的奇迹:珍珠点、鱼子纹、蟹爪痕、兔丝缕、蛛丝张网,蚯蚓走泥。即成瑰宝珍品。

钧瓷以出现景观为绝。形品在窑变中出现:暮沉霞飞、紫翠生烟、寒鸦归林、星辰满天、仙山琼阁、杏雨江南。呈现景观画幅的钧瓷,列为空前绝后的极品。

钧瓷经宋钧、元钧、明清之后,特别是当代作品:取‘元钧’的聚色成形;纳千年之传统技艺;汇百家之精粹秘方,重建起新的辉煌。我国陶瓷在世界上属于著名的瓷器古国,今天也是世界上的瓷器大国,但不是瓷器强国,而是我们正在全力成为瓷器强国而努力奋进着。

扩展阅读

青花瓷为什么是青色的?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将之简称为“元青花”。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

青花瓷无论从用料、纹饰、烧制时间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极为考究。通过揉泥 、做坯 、印坯、利坯 、荡里釉、画坯、施外釉、挖底足 、写底款、施底釉 、装釉足、满窑、烧窑、开窑等十几道工序。

不起眼的土和石制成泥胚,泥胚又经过一道道工序脱胎换骨。每一件瓷器都出自一帮手艺人经年累计的技艺,都经历一笔一划的精心绘制,即使是相似的内容,每一只却都具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

青花瓷还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

“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清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如此瑰宝,也难怪文人墨客为之书写芳华,丹青妙手为之留下光彩了。

瓷器上的纹饰 是那一抹浪漫风情


从原始陶器的加饰,到釉的发明、化妆土的运用、剔刻方法的出现、彩绘装饰的普及等,中国古陶瓷在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光彩熠熠的精美之作。

说到陶瓷就不得不提到陶瓷上的纹饰,在古瓷纹饰中,大多用纹样来表达祝福和吉祥,细细品味,古代陶瓷的纹饰就好比是凝固在瓷器上的一抹浪漫风情。

陶瓷纹饰之鹤纹

古人以鹤为仙禽,喻意长寿。《淮南子·说林训》记:“鹤寿千岁,以报其游”,用鹤纹蕴涵廷年益寿之意。

·鹤纹

鹤纹始见于唐代,越窑青瓷上有刻划鹤在云间飞翔的图案,习称“云鹤纹”;宋代耀州窑青釉瓷器上有双鹤展翅上下翻飞、群鹤飞舞穿行云间以及群鹤与博古相间的图案,还有罕见的仙人骑鹤纹样。

明、清瓷器上多画丹顶鹤,景德镇窑青花瓷、五彩瓷、黄釉绿彩瓷上多见,仙鹤衔筹飞向海上瑶台祝寿,称作“海屋添筹”纹;云鹤纹葫芦瓶,鹤纹与寿字相配,组成长寿画面;黄绿彩鹤纹碗,鹤衔葫芦穿云而飞,寓意福禄寿。

陶瓷纹饰之鹿纹

鹿纹原指鹿身上的花纹,古代汉族人民认为鹿是一种神物,是人升仙时的乘骑。人们将其多用于瓷器装饰纹样,鹿在民间绘画中作为“仁”兽,以表示太平无事。鹿与禄同音,所以也是官“禄”的象征。

·鹿纹

定瓷双鹿盘中两鹿奔跃在枝叶缠绕的石榴花丛,前鹿回首顾盼,后鹿追赶呼唤;磁州窑瓷枕的鹿纹更多,描绘了小鹿的种种形态,或立、或卧,或奔跑于山间,或漫步于林莽,均极秀美生动;吉州窑小鹿衔灵芝纹,风格则古朴典雅。

陶瓷纹饰之花鸟纹

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瓷器上,宋代则主要见于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及耀州窑青釉刻花瓷器上。

·花鸟纹

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彩瓷上盛行花鸟纹装饰,如明宣德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描绘绶带鸟正在啄食枇杷的生动图象,成为彩瓷花鸟纹的代表作。成化时期瓷器上花鸟题材比宣德时更为普遍,鸟的种类更多,大多栖于枝头,形态活泼有生气。清康熙瓷器上的花鸟纹更多地揉进中国画工笔画法,使所绘花鸟更加生动逼真。

陶瓷纹饰之牡丹纹

牡丹纹是一种典型的汉族瓷器装饰纹样或织锦纹样,以牡丹花为主题。

·牡丹纹

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故成为瓷器上的流行装饰。宋瓷中的瓶、罐、盘、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构图多样的牡丹纹,或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或花朵环抱,或一枝独放。工匠们因器施画,千姿百态,极尽其华丽妖娆之美。

瓷器上的“开光”


一说起开光,我们马上想到的也许是自己戴的护身符在寺院里开光了,从此有了驱邪祈福的功效。在佛教中,“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像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这些经过开光的佛像自此便具有了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但是在瓷器上“开光”就要另当别论了。于瓷器上构成圆形、长方形、菱形、扇面形等外框,并在其内绘画,称之为开光。一般为白地开光,也有色地开光。在成型器物表面,贴上圆形或方形的湿纸,施色釉后把纸揭去,在没有釉的空白处,以色料绘花纹,干燥后即行吹釉或以其它方法施釉,高温烧成。有一种洒蓝地开光五彩器的制作,先贴上长方形湿纸,然后用青料吹青,揭去贴纸,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即为洒蓝地。再在白色开光内用五彩绘画,低温烤烧即成。

“开光”在景德镇的老艺人中又称“开堂子”,这是陶瓷美术、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以静衬动等特点。为了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方形、圆形等)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里饰以山水、花纹、人物等,称为开光。陶瓷上经常利用纹片釉及花釉等特殊效果来进行“开光”的装饰,原是从古代某种建筑物上窗户的形式演变而来。

瓷器上的“开光”工艺多出现在古粉彩瓷上,现今仿古的“开光”瓷器甚多。开光之法,犹如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从不同的窗口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有俊秀的闺阁仕女,有无忧无虑的牧童放牧,还有明丽的青山绿水……万千精华,美不胜收。无疑,透过一件瓷器“开光”承载了更多的内容,艺术表现自然也越发的丰富多彩,备受人们的喜爱。

什么是琉璃?


习惯上泛指的琉璃,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种是古代的玻璃;一种是陶胎琉璃制品,下文介绍的是陶胎琉璃釉制品。

琉璃是古代山西用来装饰陶瓷器的一种低温色釉。琉璃于战国时已经出。现,在隋、唐、辽时更为流行,明代仍继续烧造。

琉璃器的釉是以铅作为助熔剂, 以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的。一般都采用二次烧成,即先烧好素胎再施琉璃釉,然后再经低温釉烧而成。

明初宫廷建筑所用琉璃瓦,在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饰件中,很多都用到琉璃制品。

古色古香——书斋里的瓷器世界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材质温润坚硬、洁净高雅,有似冰类玉的特质,暗合了文人以德比玉的理想境界,因而从书斋独立出现起,瓷器就和书斋结下了不解之缘。

瓷器形制灵活、宜浓妆又适淡抹,是书斋中的笔筒、印泥盒、笔洗等多种器具的首选。

笔筒

相比其他文具,笔筒在古代文具中出现得最晚,大致到了明朝晚期文人的案头才设置笔筒,传统笔筒常以竹、木制成,而瓷器笔筒不仅品种丰富,有青花、单色釉、粉彩、五彩等,几乎囊括了所有陶瓷品种,且图案也不拘一格,式样繁多。

水洗

也称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奇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笔洗问世,造型多为扁圆形,上饰各种花纹图案和象形物,或富贵吉祥,或文雅庄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墨床

亦称墨架、墨台,多为瓷制,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一般为几案式或床式,或曲折,或简练。明代由于制墨业的繁荣,墨床也随之流行,又因明代尚朴素浑厚之风,因此明代的墨床大都线条劲挺,棱角分明,表面纹饰极浅,呈平面化,有的通体光面不加任何雕饰。

印泥盒

印泥盒是用来放印泥的盒子,是文房必备用具之一。在印泥盒中,瓷印泥盒无疑具有无可争辩的老大地位,瓷器表面有一层釉,能够很好的保护印泥,又不吸油,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陶瓷工艺与文化的发展,陶瓷的装饰手法极为丰富,青花、粉彩、颜色釉诸多变化,使得瓷制的印泥盒可以呈现出无穷的样式,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审美偏好。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