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共鉴“五帝赐福粉彩宝瓶”

日前,由中国陶瓷艺术画院举办的“五帝赐福粉彩宝瓶”鉴赏会在景德镇召开。中国陶瓷界大师周国桢、熊钢如、戴荣华、张育贤、何叔水、唐自强、宁勤征、朱正荣、涂翼报、许国胜、方文贤以及景德镇市部分青年陶瓷艺术家参加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由中国陶瓷艺术画院耗费一年时间设计创作的“五帝赐福粉彩宝瓶”创意来源于民间流传甚广的“五福图”,将清代五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的御笔之宝以第一次以瓶的方式来表现。器形选用乾隆粉彩缠枝纹双象耳瓶型,据了解,该器型瓶2011年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5900万元的高价。为达到皇家用瓷珐琅彩的效果,中国陶瓷艺术画院开发出独具特色的釉料,采用景德镇皇家用瓷的传统工艺,严格按照国礼瓷的标准制作,手工拉坯,手工绘制。

会上,各位大师对宝瓶进行了细心品鉴,对作品的取材、构思、器型、收藏价值等都作出高度评价,并对作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会后,大师们还挥毫泼墨,为作品题词。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探秘神奇仪器如何鉴宝


现在很多藏友的藏品真假难辨,收藏过程上当受骗的也不少。据悉,确定收藏品真假与否,一般有权威专家眼学鉴定和科学仪器检测鉴定两种方法,但因专家鉴定存在争议,所以科技仪器鉴定藏品,因成分含量分析准确而受到关注。8月27日,记者采访国家级珠宝鉴定师、沈阳玉潴龙艺术博物馆馆长胡庆斌先生时,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从德国引进了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能量光谱仪,该检测仪器能把藏品中所有元素检测出来,具有快速、无损、准确等特点。这种光谱能量仪在我国只有三台,东北地区惟一的一台在沈阳。”

能量光谱仪的工作过程是,把陶瓷、金银器、青铜器等藏品放入仪器后,在真空的状态下,先进行成分分析,如发现铷、锶、锆、钡、锌五大现代化学元素,即可定为赝品。因为现代仿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加入了现代化学元素,以便仿制古代瓷器的色、光泽、包浆、老化等特征。

为了一探神奇,胡庆斌先生将记者带到设在沈阳古玩城二楼的沈阳玉潴龙艺术博物馆鉴定中心,该中心同时还是辽宁省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设在此的办公室。

一般不让人进入的检测中心的门被打开,记者站在门口仔细观看了鉴定中心的全套设备,其中那台从德国引进的大型光谱能量仪,能容纳600mm×600mm的大型藏品。从藏品放进仪器舱门,仅10多分钟的时间,一份鉴定报告就自动生成了,这一切令人感到很神奇。胡庆斌透露,前几天,有个藏友收藏了一块怪异的石头,他跑遍全国让专家鉴定都没得出定论。当他来到沈阳玉潴龙艺术博物馆鉴定中心,通过这台仪器一分析,精准地测出该样品为陨石,这让藏友非常激动。本报记者陈凤军

鉴宝--青白瓷印花牡丹盒


本报读者方先生与记者联系说,他自市场购得一只瓷盒,看上去很古老,釉色不太正,想请专家鉴定一下。本期我们请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张书裔副研究员鉴宝。

经张书裔副研究员鉴定,这只瓷盒为子口,弧腹壁,圆饼足。配圆形平顶盖,盖面饰牡丹花纹,盖边饰竖条纹,属宋代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印花牡丹盒。此类造型盒为南宋多见。

盒,为生活日用品,由器身和器盖两部分组成,盖多微鼓,器身与盖的高度相近。造型多为圆形,还有方形、六方形、八方形、瓜形、果形、花形等。按用途分为镜盒、药盒、油盒、香盒等。青白瓷盒在宋代广为流行,元代继之,但瓷质粗劣,造型和纹饰简略。

专家介绍,景德镇为我国重要瓷器产区,目前发现的早期窑址属五代时期。宋代窑址发现有湖田、湘湖、南市街与柳家湾等处,烧造青白釉瓷器。器型有盘、碗、瓶、壶、罐、盒、枕。装饰有刻、划、篦划、篦点、印花等技法。北宋后期景德镇吸取北方定窑的覆烧法,产量大大提高,有“南定”之称。其中湖田窑制品质量较好,釉色纯正,纹饰精美。宋以后景德镇瓷器销往海外,制瓷技术也随贸易文化交往传播国外,对亚非及欧洲瓷器的出现,起了关键性作用。

专家说,方先生购得的瓷盒虽然是真品,惜剥蚀较为严重,有大面积脱釉,对品相影响很大。同时期的一些出土瓷盒,市场估价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

鉴宝:成化年制 属于日本瓷


“这个盘子是我爷爷留下来的,家里做菜时一直用它当鱼盘。”18日上午,在济南市文物保护与收藏协会、济南市博物馆、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山东地区分会联合举办的鉴宝活动上,很多市民把家里收藏的宝贝带到了现场。记者发现,藏友们带来的宝贝不少,其中有的藏品背后还有一段历史故事。

专家表示鱼盘是仿“成化年制”

上午8点多,很多市民就大包小包地把家里的宝贝带到了鉴宝现场,让专家“一看究竟”。市民秦女士与母亲一起带来了两个精美的瓷器,其中一个鱼盘做工、画工都很精美,背面印有“成化年制”。经过一番鉴定,瓷器鉴定专家陈玉泉给出了结论:“这个鱼盘是昭和年间制的,但它是仿‘成化年制’,属于日本瓷”。陈玉泉说,这款日本昭和年间的瓷器,相当于光绪时期,虽然是仿制明成化年间瓷器样式,但仍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据秦女士说,这个鱼盘是爷爷那辈留下来的,当年家里做菜时一直用它盛鱼,后来听别人说是“古董”,才收藏了起来,但不了解其中到底有什么价值。据了解,秦女士的爷爷当年做酱园,日本人在济南开饭店赊了很多货,后来日本战败投降后,开饭店的日本人没钱还账就用日本瓷来抵债。秦女士说,家里还有好几个类似的日本瓷,早些年一直在厨房用着,后来还打碎过几个。现在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后,秦女士说要放回家好好保管,也算是对历史的记录。

在鉴宝现场,市民带来了瓷器、玉器、青铜器、杂项等五花八门。记者注意到,有市民带来的藏品被鉴定为赝品后,很是失望。专家也劝诫市民,喜欢收藏不是坏事,但是不能投机,更不能想着靠其一夜暴富。一件古董只有同时具备历史价值、研究价值、考古价值和欣赏价值,最后才能谈经济价值,所以市民要抱有一颗平常心。

鉴宝讲座元青花的寓意


8月20日下午举办的古玩城鉴宝讲座,由东南亚华侨收藏家、鉴定家宁志超先生主讲“元代青花瓷器鉴赏”。宁志超先生长期从事青花瓷器的研究,特别是对元代青花瓷器的发生、发展与断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主要论著有《中国早期青花瓷》等。

元青花瓷是以元代优质的原料和先进的工艺技术,结合大元政治思想、宗教信仰、治国方略等为寓意做绘画内容,用传统中国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极高的艺术特色,显示出清雅高贵的内涵,从这个角度讲,即使是前不久以2.3亿元拍出的元青花“鬼谷下山”,也还不能算当时一流的青花瓷器。

虽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霍布逊就已撰文论述过元青花瓷,可惜并未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直至50年代,美国人波谱博士根据英国伦敦大卫德基金会东方艺术博物馆馆藏元青花云龙象耳瓶颈部铭文,确定为元青花瓷,命名为“至正型”,元青花瓷才被世人所公认。

元青花瓷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元代蒙古人重要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之一。这蓝白两种代表性颜色组成的青花瓷器,成为了蒙古人信仰的物质体现。

体现大元崇信藏传佛教的信仰和以儒道治国的方针政策的内容与纹饰,成为元青花瓷纹饰中的重要部分。如缠枝牡丹和缠枝菊花即蕴指千秋万代的寓意,海水则表现浩瀚大海一样的胸怀和佛教普度众生之意,以及松竹梅、鸳鸯和鱼藻纹等代表儒家思想。

而元青花造型多为中华传统造型,如葫芦瓶(道教)和所绘葫芦叶等。狮子、象耳和代表帝王的龙纹等都包含着佛道的寓意和象征。

陶瓷鉴定大师的鉴瓷秘籍


陶瓷鉴定大师的鉴瓷秘籍。

近年来,制作古瓷之风愈演愈烈,不仅给正常的陶瓷收藏事业与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无穷的困扰和危害,给爱好者和消费者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不可挽回地败坏了中国古瓷优秀艺术传统的美誉。

在此给大家列举一些张浦生先生的鉴瓷秘籍,帮助更多人提升专业鉴赏知识。

一、五种瓷器不能要

如何防止收藏古瓷上当受骗.张浦生总结了五种瓷器不能要:

1.器形不规整,古里古怪的不能要,器形太规整的也不能要。

2绘画看上去不顺眼的不能要,说明作者绘画水平低下。

3.胎体分量太重的不能要,古瓷分量一般也有规范。

4.釉面光泽太亮的不能要,但釉面光泽不亮的也不能要。

5.款字书法不像样的不能要,而款字书法写得太逼真的也不能要。

二、元青花特征口诀及鉴定要点:元青花主要外销,分高档外来材料和本土材料制作。

1、高档外来材料制作特点:器型高大,胎体厚重,青色浓艳,蓝中闪黑,纹饰繁密。

2、本土材料烧制特点:器型矮小,胎体轻薄,青色淡雅,纹饰简单。

3、元青花瓷鉴定要点:一看青,青花瓷中闪黑的呈色要深入胎骨,不能浮于表面,侧看有锡光,手摸局部有下凹感。二看花,绘画粗犷、豪放,用笔有力度、深度、速度。三看胎,胎色不白,不致密,貌似厚重,实际不重。叩之声响似铜钟。四看釉,釉汁厚润,白中闪青,少有洁白。五看工,底部砂底,不细,底心带一点釉,很少见火石红。

三、新老瓷器鉴定最简单方法:水放瓷器上。很快被吸收,并有味道散出,则为老瓷;反之为新瓷。

张浦生简介

陶瓷鉴定大师,享誉全球的“青花王子”、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江苏仅三位)、南京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秘书长。

乾隆粉彩描金宝相花五联方瓶


早在商晚期我国就有了“五联”形式的青铜羊形尊,西汉时有了“五联”陶罐,五联瓷罐器型丰富多样,堆塑别开生面,造型宏伟神秘。此外,还有三联、双联等多种器型,样式之多不胜枚举。

乾隆官窑瓷器,特别是各种新奇淫巧的制品层出不穷,其工艺技术之高可谓巧夺天工。这件五联方瓶,集各种吉祥纹饰、彩于一身,造型新颖,奇思妙想,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传世甚少,弥足珍贵。

此五联方瓶,造型奇特,有借鉴先古时期的青铜器型,器身由五个相同的瓶体粘连而成。通景以粉彩绘缠枝莲宝相花,仰莲纹等装饰图案,胎体厚重,釉色温润,画面布局丰满、层次清晰,绘画笔触清晰自然细腻,色调温润柔和,此瓶以奇巧取胜,十分罕见。

绘画则以宝相花为主体,宝相花是一种吉祥纹饰,它综合融会了牡丹、荷花、菊花、石榴等诸多名花的成分、特点,通过艺术加工,重新创作组合成一种装饰性的吉祥花纹。相传它是一种寓意有“宝”、“仙”之意的花,显得富丽、华贵,烘托出了强烈的吉祥寓意。

五联瓶的放置也颇有讲究,为了能稳稳而立,岿然不动。烧制工匠特意将环绕的四只方瓶的高度缩短约一厘米,以中心的大方瓶为主体支撑,这样就稳如泰山。

粉彩的意境,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莲纹八宝纹梅瓶


青花瓷在乾隆时期,其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都是清代其它各朝所无法比拟的。乾隆时期的青花瓷,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前朝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

粉彩始于康熙,盛于雍正,至乾隆时则更倚靠唐英一己之力,工艺之精,未有出其右者。从乾隆开始,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乾隆彩瓷的主流。乾隆粉彩与雍正粉彩相比,已由淡雅清丽而变为浓艳豪华。

此器纹饰极尽繁缛之能事,粉彩”八宝”不仅与青花交相呼应,更显得器型秀雅端庄,其色泽深浅交替,渲染自然,所施粉彩恬雅夺目,黄彩鲜妍明快,绿彩娇嫩亮丽,青花淡恬幽雅,诸色萃汇,熠熠生辉。

主体纹饰为缠枝莲八宝纹,缠枝莲纹有名“万寿藤”,寓意吉祥喜庆,是以一种卷草演变而来,婀娜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纹饰以植物的枝干或藤蔓作为骨架,相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浪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如此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因其架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

八宝纹始见于元,流行于明清。常与莲花组成图案,作折枝莲托八吉祥的图案。八种法器的排列顺序因年代不同各异,清代基本排列次序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及盘肠。清乾隆以后有见将次序打乱的现象。

八吉祥,又称“佛家八宝”,由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八吉祥是佛教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分别是法轮,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之物;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物;宝伞,佛说张弛自如曲覆众生之物;白盖,佛说遍覆三千净一切药之物;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金鱼,佛说坚固活泼鲜脱禳劫之物;盘长结,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

此器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圈足,瓶体修长,造型挺秀、俏丽。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缛精妙,布局巧妙且疏密有致。以青花粉彩相结合的方式更显清秀淡雅,超凡脱俗,足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永乐青花宝月瓶鉴赏


关注的朋友,绝大多数人是收藏爱好者,也有不少喜欢古典历史和文化的朋友。不管如何,大家能够通过今日头条这个平台,相识相知,就是缘分,希望这份缘分能够持续更久。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海外收藏的永乐青花宝月瓶。这种器型是永宣青花瓷器最富盛名的器型之一。也可以说是永宣青花瓷器知名度最高的品种之一。所谓宝月瓶又称抱月瓶。因瓷器宛如一轮明月,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喜月爱月追求圆满的传统味道,所以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器型明初之前不见,估计也是传自中东地区,后来成为中国特色的艺术品的瓷器品种之一。明初永宣多见,后来就少了。到了雍正又比较多见,主要是仿永乐宣德的制品。器物和永宣器的区别在于,永宣胎为上下横接,雍正胎为左右竖接。再者,永宣为苏麻离青,雍正用的多为国产浙料。

永乐时期的宝月瓶,最主要的特点是胎釉肥厚,宛如凝脂。通体用中东进口的苏麻离青彩绘,发色明艳有黑疵。青花深入胎骨,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

通体白釉白中闪虾青色,是因为釉里含有的微量铁分子在还原气氛中被还原称氧化亚铁的缘故。底部一般为细沙底,无釉,少有火石红的现象。采用麻仓土为主要成分的二元配方法制作胎体,器物为模具制作,上下两节相接而成。胎釉的成分陈腐时间较长,制作精细,绝非现代那种机器磨粉,缺乏陈腐的瓷泥瓷釉所比。所以,通过胎釉的特征就能区分永宣青花瓷器的新老。

值得注意的是,永乐青花瓷和宣德青花瓷的细微区别。永乐时期,青花瓷原料尚比较罕见,烧制的水平也不太稳定,所以出现了精品极精,粗品很粗的现象。这和当时的瓷窑结构有很大关系。但到了宣德中期以后,由于瓷窑结构和胎釉配方,青花原料配方的改进,宣德青花瓷器的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出青率相比永乐成倍递增。

但出现了橘皮棕眼这种釉病。所以永乐青花瓷一般都没有橘皮棕眼,而宣德青花大多数都有橘皮棕眼。也有少数精品是没有橘皮棕眼的,属于宣德早期的制品。

再者,永乐青花采用的基本上是纯苏麻离青,不过据现在的研究看来,已经出现浓淡色调之分。纯苏麻离青的特点是高铁低锰高钴,所以发色极为蓝艳,但不是嘉靖回青那种艳蓝色调,而是蓝中带黑。基本上综合了浙料和回青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其特殊的晕散效果,好似用饱含水分的毛笔在生宣上写字或画画。形成独特的氤氲之感。有的地方却仿佛使用的是久已干涸的墨汁画画,结果墨汁渣子就顺着笔锋留在了每一道笔痕里。形成了苏麻离青独特的无法模仿和复制的效果。

雍正时期仿制永宣瓷器,由于没有了进口的苏麻离青原料,结果就采用重笔点划的方式,人为加重部分笔道的青料,也形成了铁锈斑。再者,雍正也仿宣德的橘皮纹,但和宣德橘皮纹不同的是,宣德橘皮纹釉下气泡大中小不一,宛如唾沫。而雍正橘皮纹釉下气泡大小比较一致,则外观看似类同的橘皮纹,在显微镜下的观感不同。

新仿永宣瓷器,由于没有采用过去那种柴窑长时间烧制,再者,胎釉的成分和古代有较大区别,也没有经过古代那种长时间的陈腐,人物加铁的青花原料和天然成分的青花原料在烧成的效果上也有细微的区别,所以,极难做到胎,釉,型,彩,工,款完全一致。对于熟悉和精通永宣瓷器的大行而言,还是可以分辨出真伪的。

那件是永乐器,哪件是雍正仿,你分得出吗?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大师共鉴“五帝赐福粉彩宝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大师共鉴“五帝赐福粉彩宝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艺宝瓷砖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