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观音的造型来历

水月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由于此尊观音之形像,多与水中之月有关,故被称为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水月观音的图像在敦煌千佛洞中曾被发现。法国罗浮宫美术馆收藏有其中最古老的一种,相传是唐代中叶所作。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

名称由来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苏州),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叠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中;然后插好杨柳,继续诵念。

当地百姓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建台念经,十分不解,于是在旁围观,并且议论纷纷。观音菩萨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受金人欺侮,有数十万人冤死,非常可怜。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缘来到此地,决心超度他们,所以发愿筑台,诵经四十九天,遍洒杨柳甘露,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斋。等四十九天后,我再与你们详细解说。”众人知道她是在无偿替姑苏人做功德,就不再议论了。

四十九天后,菩萨诵经期满,众人也如期而至。观音菩萨向众人详细解说了所诵经文。其中一人悟到:这个美丽的妇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走上前拜道:“我听说观音菩萨时常云游人间,常常现出宝相,不知今天我们是否有福气得见您的真身?”菩萨说道:“可以。”然后指了指河边:“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萨吗?”

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众人这才明白,美丽的妇女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众人在菩萨诵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观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诵经洒水的法像,民间称之为“洒水观音”或“滴水观音”。

在河边看到菩萨现出宝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长绘画的人,名叫丘子靖。他为了让世人看到菩萨的宝相,就将菩萨在水月中的呈现的宝相用工笔画出,所绘制的画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众人无不叫绝。这幅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世人称之为“水月观音”。后来,百姓纷纷向丘子靖求画,并在家中供奉。

至今,苏杭一带的民间所供仍以水月观音居多。

三亚南山寺三十三观音堂为其设有道场。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与水月观音之间的关系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又名《水月观音经》

本经内容为向观音发愿,以求救度。对研究我国观音崇拜的流传及其形态有一定的价值本经未为我国历代经录所载,故亦不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发现一号,收藏于中国天津艺术博物馆,编号为4532号。整理本以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本为底本,无校本。

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尔时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一切识情,种种人民,欲诵持念《大圣观音水月光菩萨经》名者,于诸众生,起慈悲愍,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证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超于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成戒足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已同法性身。

若值刀山处,刀山自摧锋。或向火汤里,火汤云消灭。若遇地狱者,地狱或竭枯。或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或向阿修罗,恶心自发如是愿已,志心称念:

我大慈大悲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广大圆满无碍悲心陀罗尼,愿救法界一切苦,能满众生于觉道。

水月观音与千手观音的关系

水月观音最早是在敦煌偶然发现的,这是禅宗与宋代以后文人最喜爱的观音类型(Chang1971,王1987)。现存证据,是从敦煌发现的一部记载着这尊菩萨称号的经典。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史1987:34-37),有位地方官翟奉达(活动于902-966)委托一位未具名的书法家,在三个卷轴上抄写了十部经,其中有部经名为《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翟为了利益已逝的妻子马氏(1),而举办为期十天的法会,并抄写了这十部经典作为纪念,而这部有关水月观音的特别经典,则是为了二七日而抄写的。有些抄写的经典属于正典,如《心经》,不过大部分都属于本土经典,包括《十王经》与《盂兰盆经》(Teiser1994:107-116)。《佛说水月光观音菩萨经》的内容很短,仅有十七行,而且每行只有十七个字。经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六种祈求与十大愿,这六种祈求的内容是希望消除刀山、火汤、地狱众生、饿鬼、阿修罗与畜生难等危难,或祈求观音的保佑,这些内容都摘录自《千手经》,与《大悲启请》(《大正藏》第二八四三经)的内容完全相同。抄写《千手经》这部分内容,与集中于吟诵的忏仪原始型态,两者的根据都在八世纪的敦煌获得证实。原文起始与结尾的部分一探端倪:比丘、比丘尼、童男、童女,一切有情众生,欲受持读诵《大圣观音水月光菩萨经》者,应发大悲心,随我同发此愿。……既发此愿已,谨以至诚持诵大慈大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祈愿法界一切苦痛悉皆消灭,一切有情悉发菩提心。以上所引述的内容,使我们更加清楚水月光观音与许下十大愿并揭示大悲咒的千手观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水月光」是「水月」的地方性异名。此外,「水月观音」是「千手观音」的异称,因为在敦煌艺术中,这两尊观音形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最早有纪年(后晋出帝天福八年,943)的水月观音是在敦煌发现的,那是一幅现藏于巴黎吉美(Guimet)博物馆的绢幡。由画面上可见,在千手观音像下方右侧的题记中,可以辨识出这尊菩萨是「水月观音菩萨」。他右手持杨柳枝,左手持净瓶,以「如意坐」的姿势悠闲地坐在水中的一块岩石上,水中长满莲花,他的左脚踏在其中一朵莲花上,在他的背后有片茂密的竹林,这景象使人想到观音就在他神圣的岛屿家乡—普陀洛迦。虽然佛经中的普陀洛迦岛是在印度南方的海上,但五代时的中国人却认为普陀洛迦就是在浙江外海的普陀岛。这个新图像最独特的特色,无疑是包围着菩萨像满月的祥光。对敦煌的画家们而言,水月观音是平易通俗的主题,在完整的敦煌石窟壁画目录(1982)中,水月观音占了十五幅,其中六幅完成于十世纪,其他的则完成于十一至十三世纪。学者搜集到更多的例子,数量超过三十幅(王1987:32)。(2)然而,这些形象可能创作于八、九世纪。画家们在这种形象的创作上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例如张彦远在其所著《历代名画记》的前言中提到,周昉(740-800)在长安圣光寺画了一幅水月观音,他是画水月观音的第一人。那幅画描绘一轮满月将观音团团围住,周围有片竹林,构图十分类似前面所提到的画作。因为随着文学的发展,九世纪后这新的图像在艺术家当中流行起来,《益州名画录》与《宣和画谱》的前言都记录了几位曾画水月观音的名画家,这也是在宋代以后逐渐广泛流行的另一位中国式菩萨──白衣观音的基础。

水月观音造型

其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施无畏印,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种。其所以命名为水月观音的缘由,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因为其形像作观看水中之月状,也有说是由于其形像浮在海上,犹如水中之月云云。

水月观音的造型来历

《华严经·入法界品》里善财童子去拜记观音的住处普陀洛迦山。一般认为这就是水月观音造型的创作源起。依经文上说:

尔时善财童子……渐渐游行至光明山。登彼山上周遍推求。见观世音菩萨住在山西阿。处处皆有流泉池。林木繁茂地草柔软。结跏趺坐金刚宝座。无量菩萨恭敬围绕。而为演说大慈悲经。

国南滨海有秣刺耶山……秣刺耶山东有布咀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奇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流出大海。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

文中所描绘的流泉、岩石、草木等景象,不断出现在中国水月观音的造像系统中,影响深远。

另一幅著名的水月观音作品是由弗瑞尔美术馆收藏的唐代供养绢幡[南无大慈大悲水月观音菩萨],采传统观音造型,观音并不是如意坐姿,而是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手持杨柳净瓶,端坐在圆月中,整个场景布局仍延续普陀洛迦山的山水意象。

相传,最早绘画水月观音的人是唐代的画家周昉(740—800)。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録》卷十有周昉在长安胜光寺画了一幅水月观音,画中绘一转圆月把观音团团围住,周围有一片竹林,构图很接近前面的画作。可惜这幅画作已失传,但却很可能是后来绘画者或雕刻者创作水月观音形象的根据。从周昉的画来推测,水月观音流行时代应该在西元八世纪中叶的唐朝。

宋代以后出现女性水月观音

唐代的水月观音是男性造型,脸上留有胡须。到了宋代以后,水月观音逐渐出现女性造型。元代颜辉的水月观音,背景依然有圆月、湖水、杨柳净瓶以及瀑布,观音却是身披长袍、坐姿忧雅的端庄女性。此时水月观音也完全变身成为女性观音的造型。

在中国民间盛行的女性观音,大多伴随大量灵验传奇、宝卷或朝圣地等,来催化信仰传播,例如白衣观音有白衣宝卷,妙善公主有香山寺等等。唯有水月观音缺乏这类民间文学推波助澜,也因此在宋元以后,水月观音不若其他女性观音普及与盛行。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元青白瓷窟龛水月观音造像赏析


千江月涌 万法归宗 ——元青白瓷窟龛水月观音造像赏析

千江月涌 万法归宗 ——元青白瓷窟龛水月观音造像赏析

千江月涌 万法归宗 ——元青白瓷窟龛水月观音造像赏析

余澜

水月观音、净瓶观音、鱼篮观音、书卷观音、数珠观音、送子观音、千手千眼观音,都是观世音菩萨的法身。造像有金铸,有玉雕,有瓷塑。笔者介绍的这尊元代窟龛水月观音便堪称青白瓷中杰作。

首先,是造像美。

龛中水月观音为如意坐姿,一脚翘起,另一脚放下,呈优美娴雅的半跏趺状。她头戴宝冠,腕饰手链,胸前佩缀珠璎珞。右手握飘带,手臂搁于弓起的右膝上,左手抚贴于左大腿侧。容颜端庄美丽,神情安定祥和,雍容华贵而又自然超脱,极具艺术魅力。

其次,是窟龛精。

观音菩萨的道场是普陀洛迦山。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详细地描述了普陀洛迦山的景致:国南滨海有秣剌耶山……秣剌耶山东有布呾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欹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流出,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其间。为展现普陀圣境和“水月”语汇,这件作品大胆揉进了自佛教传入中土后千余年间造像艺术积淀的一些华夏元素。窟龛先用以大观小法,将十余座大小高低的欹倾危峰收入咫尺之内,再用近景特写和贴塑手法对菩提树、玉净瓶、南海潮进行细致刻画。于是,“水月禅心”主题便被成功地推上了广阔无垠的佛国海空,使人如临其境。

再次,是手法高。

这件瓷塑作品非常老练地运用了艺术上的对比法。一是黑白对比。为模拟洞天石色,窟龛特地用了黑灰色瓷土;而观音大士却是用极细白的瓷泥塑造,外罩的也是肥厚的卵白釉。这就使得黑者愈黑,白者愈白。二是粗细对比。为使窟龛外部酷似海岛峭壁,匠师大刀阔斧,力求粗犷;而观音菩萨从面部表情到身上服饰,却细致得无以复加。这也使得粗者愈粗,细者愈细。三是纵收对比。在表现海天大环境时,作者纵情挥洒,以致有少许膏脂般的釉汁都溅到了山峰和龛内壁上,我们甚至能从中想见作者那种刀酣笔畅的创作状态;而细部如人物眉目,宝冠花饰,衣带皱褶等处笔触却极收敛。这样就更使得纵者愈纵,收者愈收。这种极强烈的对比手法虽属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但只有才情丰沛的高手方能运用自如。

最后,是窑口正。

宋元青白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景德镇生产的青白瓷代表了宋瓷的发展水平。元代青白瓷整体上虽稍逊于宋代,趋向胎厚且釉色失透,但这种釉色失透的卵白釉瓷与青花瓷恰恰成为元瓷的标帜。元代青白瓷尤其是其中的卵白釉瓷,细腻如凝脂,滋润如美玉。因带有“枢府”、“太禧”、“东卫”等官府机构的铭款,常被人们当作官窑瓷器,称之为枢府釉瓷或枢府窑瓷。其实,元代枢府瓷本质上仍然是青白瓷。它除碗、盘、碟、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外,还有长颈瓶、玉壶春瓶、连座双耳瓶、兽头衔环罐,以及炉、匜、水盂、注子、砚滴、笔架等器型。佛道造像更是享誉中外。

宋元时代观音崇拜早已深入人心,而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的兼容并蓄政策,特别是对佛教的崇奉,无疑也极大地推动了造像艺术的兴盛繁荣。这尊卵白釉窟龛观音,无论从立意构思的新颖奇特角度上讲,还是从精雕细塑的技艺水平高度上说,抑或从胎质釉色的细腻白皙程度上看,都能证明供奉者非富即贵。元代带龛观音在龙泉窑青瓷中所见甚多,景德镇窑青白瓷则极罕见。故尔此尊卵白釉窟龛观音像的背景山峰和菩提树枝虽略有残损,仍不失为一件极为难得的艺术精品。

“千江水映千山月,一切水月一法摄”,这就是水月观音所要演示的佛门著名的“月映千江”禅偈。而这种演教方式的诗化,也正是水月观音美之所在。

观音瓶:观音瓶瓷器的寓意和由来


什么是观音瓶?

“观音瓶”造型是钧瓷常见的一个品种,其基本形体是喇叭口、脖颈内收、丰肩、圆腹、直腿到足,与观音菩萨所持净瓶特别相似。

观音瓶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禹州旱灾严重,恰逢观音菩萨下凡而来,便要布云施雨,拯救禹州人民。当观音菩萨要做法之时,发现手中无装盛用的器物。观音菩萨心想,听闻禹州盛产钧瓷,何不借这钧瓷瓶一用呢?此时,正有一女,手持钧瓷瓶而来。只见这宝瓷瓶,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特别适合用来装盛。观音来到东海上空,把宝瓶口朝下,嘴里念念有词,只见大海里一股水柱直冲上来,钻进宝瓶口里。观音用宝瓶吸罢水,返回到禹州上空,手捧宝瓶开端行雨。宝瓶里每往外滴出一滴水,就化作滂沱大雨。禹州百姓为感谢菩萨的救命之恩,便将宝瓷瓶命名为观音瓶。这即是观音瓶外型的由来。由于观音瓶外型简练,线条流畅,对比适于钧釉的改变,加上与观音菩萨有必定的联系, 有吉利美好之意,所以深受我们的喜欢,到现在还盛烧不衰。

观音瓶图片

孔家钧窑炉钧釉观音瓶(点击图片查看观音瓶图片及价格)

观音瓶的寓意

因“观音”同“官印”,常被寓意事业步步高升,加上与观音菩萨有一定的联系,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之意,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到现在还盛烧不断。

钧瓷观音瓶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的传奇故事上,更在于宝瓷瓶自身的魅力上。

钧瓷观音瓶图片及价格

器型上,观音瓶以细颈丰肩为基础特征。线条流畅,如流水瀑布顺山势而下,毫无造作之感。远观,好似“一个直立的人”,束颈、丰肩、修腹、敛足,线条比例之和谐如观音玉立,令人有不能妄加增减一分一毫之感。

中华钧窑钧瓷观音瓶(点击图片查看观音瓶图片及价格)

钧瓷观音瓶

釉色上,钧瓷特有的开片纹理和窑变色彩,使观音瓶具有震撼人的美感效应。而窑色多变,依靠工匠严格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烧制过程中温度、冷却等因素,才使得瓷器表面美不胜收。只有正宗的钧瓷工艺加上正宗的钧瓷窑口才能造就出似高山白雪,如红霞漫天的窑变美感。

神韵上,大宋官窑小观音瓶,釉面色彩高雅,于穆穆之中透出一股尊贵典雅之气。整体神韵天然意趣,每一处窑变色彩都自成图案,韵味十足。纵观小观音瓶,其浑然天成的高贵气质,独具一格的色彩变化,都让人眼前一亮,无法忘怀。

钧瓷观音瓶器型优美、釉色高雅,堪称珍品。窑火凝珍,凝结出火与人的艺术;求珍去凡,创作传世宝藏。

瓷器造型的鉴定


古陶瓷鉴定中,首要的一项是造型的鉴定。孙瀛洲先生在《鉴定瓷器的要领》中说:"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征,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所有的古陶瓷鉴定家都把造型鉴定列为鉴定的第一要素。造型鉴定,在对元代以前陶瓷器的真伪、时代鉴别中尤为重要。到明清时期,由于陶瓷器的多样化、产地化扩大等原因,造型鉴定虽然为首要因素,纹饰彩釉的重要性比较元以前重要些,在划分时代的鉴别上,有些情况下要造型、纹饰并重,尤其是在划分较细的时代,如某一朝的早、中、晚期时。这点是要注意的。

古陶瓷鉴定专家们积数十年之经验,总结出造型鉴定的要决是: 首看总体风格 详察局部变化

1.我国古陶瓷的时代总体风格 商周:幼稚粗糙--保持了陶器的特征,式样(器形)很少,不太规整。此时原始瓷多仿陶器造型。 春秋战国:刚劲古朴--多仿青铜器。 东汉:简单粗疏--青瓷刚刚成熟,品种少,质量(胎、釉等)还差。 南北朝:西晋--浑园矮胖,许多器物仿动物造型,仿其他质料的实用器物,如仿漆器、铜器等,陶瓷明器更是如此。 东晋:秀骨清象,比西晋瘦长。这个风格从南朝直至隋代。 唐:浑园饱满--显出勃勃生机 宋:修长轻盈--优美清新、秀丽典雅,有些地方显得精细入微。 元:厚重粗犷--质朴无华,有些则近乎草率了。 明:敦厚古朴--有唐宋遗风。 清:轻盈新颖--特别注重创新,因而器型秀丽多姿。 认识以上这些古陶瓷器的时代总体风格,有助于我们在鉴定时首先把握住一件器物的在造型上反映出来的时代界线,即人们常说的大致范围,上线下线。因为各时期总体风格的形成,是跟那时期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的,是受那些时期经济文化,特别是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美学等意识形态的制约,是时代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民族的意志的反映。有些时代,封建帝王个人的爱好(修养、兴趣乃至个性等)就会决定一个时代陶瓷器总体风格的形成。如北宋政和、宣和年间,宋徽宗赵洁的很高文化素养,深爱文学艺术,尤长书法绘画的气质、个性,就影响到当代瓷器总体风格的秀丽典雅。明嘉靖帝崇奉道教,此时瓷器风格多与道教相关。清雍正帝好古,时仿古瓷大为成功。乾隆好大喜功,意识比较开放,乾隆朝瓷器风格多创新、奇特、多洋味,等等。

2.具有时代特征的器物造型举例 虎子:仅见于六朝。三国时器身为较短的蚕茧形,提梁作奔虎状。西晋时器身变得较长,整个器形作卧虎形。东晋以后,器身多简化成园筒形(横筒状)。 谷仓罐:又称魂瓶,三国、西晋时矮胖粗大,上部堆塑复杂,楼阁、人物、鸟兽众多。东晋时变得较为修长。东晋后一度消失。到宋代,又大量出现形体更为修长轻盈、形式上迈宝塔的魂瓶,但上面大多堆塑十二生肖像,极少见楼阁鸟兽。品种也由南北朝时的青瓷,变成青白瓷、白瓷。明代一些地区,魂瓶更简化为形体修长的带盖罐(有些人叫做骨灰罐,并不全对,因为有些罐里就装谷物),罐身多堆塑朗龙等,多为釉陶器。 莲花尊:仅见于南北朝后期,上面堆塑、缓雕装饰繁复,工艺水平很高,青釉厚润。有 人认为它可能是南北朝前期谷仓罐的发展。(图一)

高足盘:首见于隋,有人按古时称谓把它叫浅盘圈足豆。隋代高足盘里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盘壁较直,较浅,里心多团形小印花(朵花纹)及阴刻圈纹。全为青瓷。清代中晚期高足盘又突然多起来,但与隋代大不相同:盘壁弧,多花口,高足成喇叭状柱足,高,足径较小。品种多为青花、粉彩等。虽同为高足盘,但二者在造型风格上迥然不同,没有渊源关系,清代高足盘由无明高足杯、碗引发而来。 凤头壶:唐代有三彩,青釉凤头壶,造型浑厚,有把有盖,盖和壶口合做成写实凤头,十分生动。后来代、辽代也有绿釉凤头壶,无把天盖,只在口、颈间谁塑一凤头作装饰,与唐代凤头壶不可同日而语。

盒子:始于隋唐。隋及唐代前期器形较小,器身较高(相对而言,即盒径与高之比值较小),呈扁圆形,多素面。中唐以后,器形变大(身加高,径也增大),出现刻花、划花盒面。这之前,盒子是作为盛化妆品用的。宋代盒子造形多样,盒径较大而身较矮(径与高之比较大),盒面装饰多而精,品种亦由单一青瓷发展到有青瓷、青白瓷,由一格盒发展到多格盒,用途也多样些,发展到除粉盒外还有镜盒、药盒。 注子注碗:这种品形仅流行于五代、北宋,之后极少见。

枕:最早见于隋,唐代才大量生产使用,唐代的瓷枕体形小而样式较少。各种形式的枕,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宋代瓷枕样式多,形体变得大些,一般长20-30厘米。元枕形体更大,一般长40厘米左右。明以后,日用者少,多作明器--寿枕,形体大而制作较粗糙,多作成沈面深深下弧凹进的形式。 关于我国历代陶瓷杭的有关问题,范冬青先生在《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1987年)上有一篇论文《陶瓷枕略论》讨论较详,且绘有各时期各种形式枕的演变图,较有利于我们对此种器物的鉴定,特附于此供参考。

梅瓶:其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肩以下收敛,椭腹,形体修长。为什么称之为梅瓶,其说虽多,但难以令人信服,比如一种说法是其口小,仅能插一枝梅花,故名。这同古器命名规律不相符合。许多学者已经指出,这种瓶应叫"经瓶"。宋赵德鳞《侯鳍录》:"陶人之力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之'酒一经',或径至五经焉。"这才符合此器用途--酒器及命名习惯。宋代经瓶多为鸭蛋形,腹较丰,有的小口为洗口,整个形体秀长优美。金、南宋时期多为窄肩、瘦长的鸡腿式。到元代,经瓶多为丰肩,园腹,带盖,有的盖成钟形,中有管住形子口,使用时可倒过当酒杯用。明清经瓶多抬肩,最大腹径上移至肩以下,腹瘦,多有盖,形体笨拙,上大下小,远不及宋代的造型轻盈秀美。带座瓶:南宋出现,以元代为多,造型粗犷,形制大小皆有,此为元代瓷器一个显著特点,品种大多数为青白瓷,也有枢府釉者。 炉:宋、元时多,以宋代的炉造型多样,品种丰富,我们前面介绍的宋代瓷器造型图之图30就是宋代炉类。

现举二式以比较宋元炉造型上的差别。 鬲式炉:宋代炉身较高,足瘦长,鼓腹。元代炉身较矮,足粗而短,且靠近腹中部、鼓腹。 鼎式炉:宋代鼎式炉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足多为柱足。元代鼎式炉造型生硬,线条呆板,耳僵硬如板,足多为兽足。 荷叶盖罐;南宋已有,元代最为典型,明以后渐消失,代之以将军罐之类。荷叶盖罐造形上的特点是直口,直须短,丰肩鼓腹,罐身敦厚饱满。盖似荷叶覆子盖口上,故名。盖纽多作如意形或事养形。品种有青瓷(龙泉窑最好),青花等。高足杯:元代兴起并最常见器物。这可能是为适应蒙古族席地而坐的风俗习惯而兴起的。元代的高足杯四微撇,腹下部丰满。高足较直,足下部微撇,多有竹节纹。品种有黑釉、青釉、青花等。明代高足杯口撇,足略成长喇叭形,看起稳度比元代大。清代则多高足碗、盘,高足杯不多见。明代高足杯品种多样,清代高足碗盘以青花、粉彩器为多。

砚 六朝时,砚足较少,多为三足或五足。足多为兽形或兽蹄形(兽形较早,蹄形较晚),砚面较平。 隋唐时的砚,足明显增多,十多个为常见,也有近二十个的。砚面隆起,砚中部与砚墙间形成一圈凹槽,称为砚槽。 五代宋时的砚,足大大增多,成一圈,有的把足端用一圈连起来,形成栅栏式圈足。砚的形式也多样,不光圆形,也有箕形等。 明清时期,除石砚大为兴盛外,陶瓷砚、金银砚也不少。就陶瓷砚讲,数量比唐宋时大大减少,形式却比较丰富,有鼓形砚,箕形砚等。许多造形美观,彩釉鲜明,图案纹饰丰富的砚并不是为了适用,而是为了观赏、陈设。 军持,又名军墀,君迟、群持、捃稚迦,一种盛水器,瓶类,有些书上就称之为净瓶。是一种外来文化器物,我国唐代以后南北方窑均大量生产,也大量出口,作为云游僧人,伊斯兰教徒盛水用。这种器物在我国陶瓷业中,生产时间上千年,南北窑都产,品种丰富,时代特征鲜明,我们不妨将它作为器物造型鉴定的典型,在这里略为详细介绍。(下面的材料据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编《古陶瓷研究》第一辑所刊李知宴、黄宝玲《关于军持的几个问题》,1982年) 军持造型的基本特征是:长颈,颈上部突出一条宽棱,肩部和腹部丰满,肩、腹之间置流,无柄,平底。各时期的军持造型上有明显不同: 唐代:腹部比较饱满,流短,流与颈间夹角很小,两者基本平行。各窑的产品形体上差别很大。

北宋:腹体比较瘦长清秀。流比较短,流与颈间角仍比较小,约为20-30度,但比唐代的角度已变大。各窑产品变化多,差异大。 南宋:腹部较为鼓园,或扁园,颈变粗,流与颈间角增大到35-45度。各窑所产形体差别较小,同密所产基本一致。 元代;腹部以扁园为主,颈也粗短,流变得细长,流、颈间夹角进一步扩大,约45-60度。形体差异更小。 明清:形体大体一致,腹部鼓园,直颈较粗短,流为丰满的乳房状,流尖端园滑。唐宋至明清军持这种器物的显著的发展变化,最能说明古陶瓷造型随时代不同而变化的特点了。时代不同,器物造型变化如此剧烈,如不把握此种器形的基本特征,很难把宋代军持和明清军持视为同一种器物。这也正好表明掌握各时代器物造型特征在鉴定时代中的重要作用。 壁瓶:明代后期出现,清代增多。清代前期、中期多为半边瓶的形式,晚清多仿动物(如蟹、鱼等)、植物(如白菜、茄等)的造型,亦多有时代特色。 帽筒:清中叶嘉庆时出现,多为单个,圆筒形,按海棠形孔多个。清末民初多成对生产,形式上除圆筒形外,有节竹形、六方往形等,多为陈设观赏品。 套杯:大小十个、十二个成套,乾隆后出现,清末大盛,以道光窑质量较好。 全盘、金碗(攒盘、攒碗):几件造型各异的盘或碗,拼组成一套长方形或方形(为主)组合盘、碗,有的还能组合成花形。此种器形明末即已有之,康熙、乾隆时盛行。清末又大盛,但造型不规整,瓷质粗劣,绘画草率。此种碗、盘一般都有一个漆盒,或皮盒、木盒包装。

三、器物局部变化的时代特征举例 1.碗、盘的足 六朝:平底、实心饼形内凹,较大。 唐:早期承六朝特征,实心饼形,但大而平,足底有螺旋纹。中期出现壁形足,愈往后足端愈窄,向环形发展,到晚唐五代成定留足形,称为玉环足。 北宋早期:高留足,足径较小,足墙很薄。 北宋中、后期:小底浅圈足,足径与口径之比一般为1:0.26,因腹壁斜直,形似一个倒立的斗笠,所以叫"斗笠碗"。 南宋:典型的留足--足墙较矮、较厚,足径较大。 元:典型的元代留足是一种足壁厚,足径较小,足端平削,足底有鸡心点(文有人叫它乳突壮突起)圈足。在南宋末、元初又出现一种饼形足,这种足不同于唐初瓶形足,足径很小,足中心有一小圆圈,圈外有螺施纹。 有人以景德镇湖田窑碗的足部的变化列了一个图表,以此来代表五代至宋元碗的局部变化规律,很有参考作用,转录如下。 到了明清,器物造型多样,思想开放,事情就不如我们前面讲的时代那么简单了,几乎抓不住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有时,一个王朝的碗、盘足部变化多达十余种,非常复杂,足这部分的特征,对于器物时代鉴定的意义就比较不太重要了。 本书图39列有永乐、宣德、康熙器足示意图,可供鉴定参考。 明、清的官窑瓷器,足背皆削得滚圆,以雍正器最典型,足背圆滑光润,俗称"泥鳅背"。民窑器就不这么工细了,足背明代器较尖,清代较平。清代晚期器的足背尤平的多,削线整齐可见。 由于自我国明代中晚期起(约当日本的后柏原天皇永正年间前后),日本多有仿制中国青花、五彩等品种瓷器,除造型、釉色、纹饰等有所不同于中国瓷器的特点外,日本仿品和中国瓷在器足的处理上,工艺是不相同的:日本瓷是在器足削好后再上釉,所以足部釉线模糊不整齐,足跟较粗糙。中国瓷是在上好釉后再削足,所以足部釉线整齐明显,足跟光滑。 以上所讲历代碗、盘足部的变化,只是每个时代典型的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千变万化,有很多差异的,上面这些足部特征决不是全部中国陶瓷碗、盘足部的包罗,有很多是没有可能都讲到的,所以我们所讲的还要请读者来补充,增添新内容。下面讲的内容,情况也是如此。

2.碗、盘口部、腹部 六朝:前期为大而圆的敞口,后期圆口微敞。六朝前期、后期的碗、盘腹均为斜弧腹,较浅。 隋、初唐:圆口,深腹较直,有些碗腹近似盅形。 中唐: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圆口微撇,弧腹,一种为圆口斜直腹,斜度约为45度,称做成45度斜出。 晚唐、五代:多为花口(又有荷口、海棠口、葵口或菊瓣口等之分),瓜瓣腹(又有四出、五出、六出之分,及凸线、凹线之别)。 北宋:多花口斜直腹,这以斗笠碗为典型。 南宋:多芒口器。

元代以后,碗、盘口、腹部变化太复杂,太多,不可能用较为简单的文字予以归纳。 壶、瓶的腹 六朝:前期,浑圆短胖,重心偏上 后期,形体略瘦,重心偏下 隋:形体修长,重心在中、下部。 唐:浑圆饱满。 晚唐、五代:多为瓜形腹。 宋以后,壶的腹变化多样,形式增多,每个时期都有多种造型,每一种又有不同制式,不能用一两句话简明的概括。尤其是明、清时期,许多器的造型着意仿古,更是花样翻新。但我们可以从造型的其他方面来观察、鉴别。 壶流 西晋:多为较写实的鸡首或羊首,实心、只作装饰,不能实用。流的位置在肩上靠近颈部。因为较为写实,所以流也短。 东晋南朝:仍为比较写实的鸡首、羊首,但逐渐变成空心,成为真正的流,既起装饰作用,也有实用意义。流的位置渐渐向肩部外沿移动,距颈渐远。 唐;鸡首壶消失,壶流为短直流,即流口大大低于壶口。流的形状多为六方或八方形,流中空,名副其实。这时的壶的正式名称为注子(或叫执壶)。 五代、北宋:流渐长,成营状曲流或直流。 元、明:一般为长曲流,流口与壶口平齐,流的曲线十分优美,又成为既实用又有装饰性的部件。 不言而喻,同明、清壶、瓶腹部的情况一样,明、清时期的壶流也多种多样,正与壶身的多样同步,构成此时变化多端的壶的一个组成部份,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了。

韵味飘逸的清代德化窑观音


清代持如意立莲观音像, 高63厘米

清代德化窑沿袭明代的制作工艺,但注重以精细、复杂的手法来表现雕塑外在的复杂和工艺上的难度,比例不如明代严谨准确,塑像内心和面部的表现逊色于明代的水准。以观音瓷像为例,清代早期的德化观音继承明代的艺术风格,但清代中后期的制作工艺追求工巧华丽之风,多有提篮、持花、立鱼、骑兽、戴冠等造型,观音身上则装饰有璎珞、飘带等装饰。

清代观音像(博及渔人·款)

清代持经书立礁观音像 (博及渔人·款),高28厘米

清代披坐观音像(博及渔人·款),高30厘米

清代持经书披坐观音像 (博及渔人·款),高24厘米

清代渡海观音像 (博及渔人·款),高46厘米

清代披坐观音像(博及渔人·款),高27厘米

清代持经书观音立像 (博及渔人·款),高26厘米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陶瓷专家耿东升担任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德化窑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德化窑著名收藏家陈明良担任副主编的《明清德化白瓷》专著,从明清时期德化白瓷的胎釉、造型、装饰、纹饰等特征进行论述,精选百余件代表性器物辑录成册,图文并茂,以展现明清时期德化窑白瓷所具有的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期,小编对该书收录的清代观音部分进行选登,以飨读者。

三十三观音的形像与特征


观世音菩萨为摄化而自在示现之三十三种形像。法华经普门品及其他诸种感应传、持验记常述之,由此,民间亦流传此类图像,较著者有清代卓峰之观音应化图三十三幅(现藏于日本东京帝室博物馆)。

三十三观音之名称及形像为:

(一)杨柳观音,踞坐岩上,右手执杨柳,表千手观音之杨柳手三昧。

(二)龙头观音,乘云中之龙,表三十三身之天龙身。

(三)持经观音,箕坐岩上,右手持经卷,表三十三身中之声闻身。

(四)圆光观音,身边放光明,表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七下)‘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之文意。

(五)游戏观音,箕坐云中,表同品(大九·五七下)‘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之文意。

(六)白衣观音,敷草坐岩上,结定印,表三十三身中之比丘、比丘尼身。

(七)莲卧观音,合掌,左向坐荷叶上,表三十三身中之小王身。

(八)泷见观音,倚岩视右方之瀑布,表(大九·五七下)‘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之文意。

(九)施药观音,坐于池边,注视莲华,表(大九·五七下)‘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之文意。

(十)鱼篮观音,乘大鱼,浮于水上,表(大九·五八上)‘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之文意。

(十一)德王观音,趺坐岩上,右手执柳枝,表三十三身中之梵王身。

(十二)水月观音,乘莲瓣,立于水中,注视水中之月,表三十三身中之辟支佛身。

(十三)一叶观音,乘一叶莲瓣,浮于水上,表三十三身中之宰官身。

(十四)青颈观音,倚岩,左方有瓶,插以柳枝,表三十三身中之佛身。

(十五)威德观音,箕坐,左手持莲,表三十三身中之天大将军身。

(十六)延命观音,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颊,表(大九·五八上)‘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之文意。

(十七)众宝观音,向左平坐,表三十三身中之长者身。

(十八)岩户观音,端坐岩窟中,表(大九·五八上)‘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之文意。

(十九)能静观音,在岩壁间,两手按一岩上,表(大九·五六下)‘为求金银琉璃(中略)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之文意。

(廿)阿耨观音,坐岩观海,表(大九·五七下)‘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之文意。

(廿一)阿摩提观音,箕坐岩上,表三十三身中之毗沙门身。

(廿二)叶衣观音,敷草坐岩上,表三十三身中之帝释身。

(廿三)琉璃观音,乘莲瓣,立于水上,两手持钵,表三十三身中之自在天身。

(廿四)多罗尊观音,立云中,表(大九·五七下)‘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之文意。

(廿五)蛤蜊观音,示现蛤蜊中,表三十三身中之菩萨身。

(廿六)六时观音,右手持梵夹之立像,表三十三身中之居士身。

(廿七)普悲观音,衣端受风之立像,表三十三身中之大自在天身。

(廿八)马郎妇观音,妇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之妇女身。

(廿九)合掌观音,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之婆罗门身。

(卅)一如观音,坐云中作飞行状,表(大九·五八上)‘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之文意。

(卅一)不二观音,两手相叉立荷叶上,表三十三身中之执金刚身。

(卅二)持莲观音,持一茎之莲,立荷叶上,表三十三身中之童男童女身。

(卅三)洒水观音,左手持钵,右手执杨柳枝之立像,表(大九·五六下)‘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之文意。其中,除白衣、青颈、多罗尊、叶衣、阿摩提等五观音外,皆为唐代以后民间流传信奉之观音形像。

青花云龙纹菱沿大盘的来历


青花云龙纹菱沿大盘的来历

到目前为止,元代的青花瓷是我们青花瓷的始祖,至少带现在为止没有成熟的证据可以将其推翻。为什么在元代的时候能烧制出那么漂亮的瓷器呢?这和我们江西景德镇釉质的瓷土有关。元代青花瓷器鉴定其胎质有重要的证据和依据。

景德镇在宋代烧造影青瓷器开始就慢慢确定其制瓷老大哥的地位,以它优良的胎土作为根基,烧造了无数名器。到了元代,以景德镇为主的制瓷中心就确定了,随后的几百年里,其制瓷老大的位置从来都没有动摇过。元代青花瓷鉴定,说说一下几点。

一、元代青花瓷器鉴定胎体

1、胎质:瓷石+高岭土二元配方,能制大器,练泥不细,但润泽。

2、胎色:灰白色,漏胎处有“火石红”,有沙眼。

二、元代青花瓷器鉴定釉质

1、釉料:分三种——影青釉、白釉、卵白釉。

2、釉色:影青釉透明、淡蓝色;白釉白中泛青,比较莹润;卵白釉釉层乳浊,有浸釉抓痕。

三、元代青花瓷器鉴定青花料

1、原料:有苏麻泥青和国产料

2、料色:进口料浓艳深沉,有铁锈斑;国产料蓝灰、蓝黑,泛红,亚光。

四、元代青花瓷器鉴定器型

种类繁多,时代风格明显,整体来说比较粗犷。主要器型有:碗、壶、盘、罐、杯、瓶、大罐、梅瓶、方形扁壶、多棱梅瓶、多棱玉壶春瓶等。

五、元代青花瓷器鉴定纹饰

元青花的装饰纹样丰富多变,最大的特点就是纹饰层次多、繁复。

1、装饰方法:笔绘、贴、塑、镂、刻、划花等。

2、纹饰纹样:龙纹、花卉纹、云纹、人物故事纹、鱼藻纹等、

六、元代青花瓷器鉴定款识

元青花很少有款识,有的话大多数是供养款。

七、青花云龙纹菱沿大盘:

此件作品即是明早期一朝大器中难得的精致之作。高7cm、口径47cm、重4.6kg、该盘体量厚重硕大,浑厚凝练。全器以青花满绘龙穿缠枝花卉纹样。盘心绘正面苍龙,内外壁周饰首尾相对的侧面苍龙,其间填缠枝花卉图案,虽仍采用传统的勾线加平涂的技法,但却非常细致周到,繁而不乱,装饰效果非常好。龙身较瘦,龙鳞排布细密整器,双目圆睁,龙角冲天,威风凛凛。龙嘴较长,俗称猪形嘴,比目眼,鬃毛前冲,五爪呈风车状,强劲有力。表现出明显的明早期时期龙纹特点。

缠枝勾连,绵密不绝,曲线婉转细腻,绘制精细。缠枝是中国艺术品的重要装饰纹样,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之美好愿望。样式表现婀娜优美,富于动感。此件大盘虽为大器,然做工细腻,修胎精致,青花发色完美,艳若宝石,纹饰繁复富丽,体现了皇家气度,实为一件难得的明早期青花大盘精品。

这件藏参加澳门中信专场拍卖

这件藏参加澳门中信专场拍卖

您要是对藏品感兴趣可留言:

古陶瓷造型的鉴定


古陶瓷鉴定中,首要的一项是造型的鉴定。孙瀛洲先生在《鉴定瓷器的要领》中说:"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征,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所有的古陶瓷鉴定家都把造型鉴定列为鉴定的第一要素。造型鉴定,在对元代以前陶瓷器的真伪、时代鉴别中尤为重要。到明清时期,由于陶瓷器的多样化、产地化扩大等原因,造型鉴定虽然为首要因素,纹饰彩釉的重要性比较元以前重要些,在划分时代的鉴别上,有些情况下要造型、纹饰并重,尤其是在划分较细的时代,如某一朝的早、中、晚期时。这点是要注意的。

古陶瓷鉴定专家们积数十年之经验,总结出造型鉴定的要决是: 首看总体风格 详察局部变化

1.我国古陶瓷的时代总体风格 商周:幼稚粗糙--保持了陶器的特征,式样(器形)很少,不太规整。此时原始瓷多仿陶器造型。 春秋战国:刚劲古朴--多仿青铜器。 东汉:简单粗疏--青瓷刚刚成熟,品种少,质量(胎、釉等)还差。 南北朝:西晋--浑园矮胖,许多器物仿动物造型,仿其他质料的实用器物,如仿漆器、铜器等,陶瓷明器更是如此。 东晋:秀骨清象,比西晋瘦长。这个风格从南朝直至隋代。 唐:浑园饱满--显出勃勃生机 宋:修长轻盈--优美清新、秀丽典雅,有些地方显得精细入微。 元:厚重粗犷--质朴无华,有些则近乎草率了。 明:敦厚古朴--有唐宋遗风。 清:轻盈新颖--特别注重创新,因而器型秀丽多姿。 认识以上这些古陶瓷器的时代总体风格,有助于我们在鉴定时首先把握住一件器物的在造型上反映出来的时代界线,即人们常说的大致范围关闭窗口,上线下线。因为各时期总体风格的形成,是跟那时期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的,是受那些时期经济文化,特别是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美学等意识形态的制约,是时代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民族的意志的反映。有些时代,封建帝王个人的爱好(修养、兴趣乃至个性等)就会决定一个时代陶瓷器总体风格的形成。如北宋政和、宣和年间,宋徽宗赵洁的很高文化素养,深爱文学艺术,尤长书法绘画的气质、个性,就影响到当代瓷器总体风格的秀丽典雅。明嘉靖帝崇奉道教,此时瓷器风格多与道教相关。清雍正帝好古,时仿古瓷大为成功。乾隆好大喜功,意识比较开放,乾隆朝瓷器风格多创新、奇特、多洋味,等等。

2.具有时代特征的器物造型举例 虎子:仅见于六朝。三国时器身为较短的蚕茧形,提梁作奔虎状。西晋时器身变得较长,整个器形作卧虎形。东晋以后,器身多简化成园筒形(横筒状)。 谷仓罐:又称魂瓶,三国、西晋时矮胖粗大,上部堆塑复杂,楼阁、人物、鸟兽众多。东晋时变得较为修长。东晋后一度消失。到宋代,又大量出现形体更为修长轻盈、形式上迈宝塔的魂瓶,但上面大多堆塑十二生肖像,极少见楼阁鸟兽。品种也由南北朝时的青瓷,变成青白瓷、白瓷。明代一些地区,魂瓶更简化为形体修长的带盖罐(有些人叫做骨灰罐,并不全对,因为有些罐里就装谷物),罐身多堆塑朗龙等,多为釉陶器。 莲花尊:仅见于南北朝后期,上面堆塑、缓雕装饰繁复,工艺水平很高,青釉厚润。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南北朝前期谷仓罐的发展。(图一)

高足盘:首见于隋,有人按古时称谓把它叫浅盘圈足豆。隋代高足盘里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盘壁较直,较浅,里心多团形小印花(朵花纹)及阴刻圈纹。全为青瓷。清代中晚期高足盘又突然多起来,但与隋代大不相同:盘壁弧,多花口,高足成喇叭状柱足,高,足径较小。品种多为青花、粉彩等。虽同为高足盘,但二者在造型风格上迥然不同,没有渊源关系,清代高足盘由无明高足杯、碗引发而来。 凤头壶:唐代有三彩,青釉凤头壶,造型浑厚,有把有盖,盖和壶口合做成写实凤头,十分生动。后来代、辽代也有绿釉凤头壶,无把天盖,只在口、颈间谁塑一凤头作装饰,与唐代凤头壶不可同日而语。(图二)

盒子:始于隋唐。隋及唐代前期器形较小,器身较高(相对而言,即盒径与高之比值较小),呈扁圆形,多素面。中唐以后,器形变大(身加高,径也增大),出现刻花、划花盒面。这之前,盒子是作为盛化妆品用的。宋代盒子造形多样,盒径较大而身较矮(径与高之比较大),盒面装饰多而精,品种亦由单一青瓷发展到有青瓷、青白瓷,由一格盒发展到多格盒,用途也多样些,发展到除粉盒外还有镜盒、药盒。 注子注碗:这种品形仅流行于五代、北宋,之后极少见。(图三)

枕:最早见于隋,唐代才大量生产使用,唐代的瓷枕体形小而样式较少。各种形式的枕,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宋代瓷枕样式多,形体变得大些,一般长20-30厘米。元枕形体更大,一般长40厘米左右。明以后,日用者少,多作明器--寿枕,形体大而制作较粗糙,多作成沈面深深下弧凹进的形式。 关于我国历代陶瓷杭的有关问题,范冬青先生在《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期(1987年)上有一篇论文《陶瓷枕略论》讨论较详,且绘有各时期各种形式枕的演变图,较有利于我们对此种器物的鉴定,特附于此供参考。图四

图五

图六梅瓶:其造型特点是小口,短颈,肩以下收敛,椭腹,形体修长。为什么称之为梅瓶,其说虽多,但难以令人信服,比如一种说法是其口小,仅能插一枝梅花,故名。这同古器命名规律不相符合。许多学者已经指出,这种瓶应叫"经瓶"。宋赵德鳞《侯鳍录》:"陶人之力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之`酒一经`,或径至五经焉。"这才符合此器用途--酒器及命名习惯。宋代经瓶多为鸭蛋形,腹较丰,有的小口为洗口,整个形体秀长优美。金、南宋时期多为窄肩、瘦长的鸡腿式。到元代,经瓶多为丰肩,园腹,带盖,有的盖成钟形,中有管住形子口,使用时可倒过当酒杯用。明清经瓶多抬肩,最大腹径上移至肩以下,腹瘦,图七图八多有盖,形体笨拙,上大下小,远不及宋代的造型轻盈秀美。(图七) 带座瓶:南宋出现,以元代为多,造型粗犷,形制大小皆有,此为元代瓷器一个显著特点,品种大多数为青白瓷,也有枢府釉者。 炉:宋、元时多,以宋代的炉造型多样,品种丰富,我们前面介绍的宋代瓷器造型图之图30就是宋代炉类。现举二式以比较宋元炉造型上的差别。 鬲式炉:宋代炉身较高,足瘦长,鼓腹。元代炉身较矮,足粗而短,且靠近腹中部、鼓腹。 鼎式炉:宋代鼎式炉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足多为柱足。元代鼎式炉造型生硬,线条呆板,耳僵硬如板,足多为兽足。 荷叶盖罐;南宋已有,元代最为典型,明以后渐消失,代之以将军罐之类。荷叶盖罐造形上的特点是直口,直须短,丰肩鼓腹,罐身敦厚饱满。盖似荷叶覆子盖口上,故名。盖纽多作如意形或事养形。品种有青瓷(龙泉窑最好),青花等。(图八) 高足杯:元代兴起并最常见器物。这可能是为适应蒙古族席地而坐的风俗习惯而兴起的。元代的高足杯四微撇,腹下部丰满。高足较直,足下部微撇,多有竹节纹。品种有黑釉、青釉、青花等。明代高足杯口撇,足略成长喇叭形,看起稳度比元代大。清代则多高足碗、盘,高足杯不多见。明代高足杯品种多样,清代高足碗盘以青花、粉彩器为多。 砚 六朝时,砚足较少,多为三足或五足。足多为兽形或兽蹄形(兽形较早,蹄形较晚),砚面较平。 隋唐时的砚,足明显增多,十多个为常见,也有近二十个的。砚面隆起,砚中部与砚墙间形成一圈凹槽,称为砚槽。 五代宋时的砚,足大大增多,成一圈,有的把足端用一圈连起来,形成栅栏式圈足。砚的形式也多样,不光圆形,也有箕形等。 明清时期,除石砚大为兴盛外,陶瓷砚、金银砚也不少。就陶瓷砚讲,数量比唐宋时大大减少,形式却比较丰富,有鼓形砚,箕形砚等。许多造形美观,彩釉鲜明,图案纹饰丰富的砚并不是为了适用,而是为了观赏、陈设。 军持,又名军墀,君迟、群持、捃稚迦,一种盛水器,瓶类,有些书上就称之为净瓶。是一种外来文化器物,我国唐代以后南北方窑均大量生产,也大量出口,作为云游僧人,伊斯兰教徒盛水用。这种器物在我国陶瓷业中,生产时间上千年,南北窑都产,品种丰富,时代特征鲜明,我们不妨将它作为器物造型鉴定的典型,在这里略为详细介绍。(下面的材料据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编《古陶瓷研究》第一辑所刊李知宴、黄宝玲《关于军持的几个问题》,1982年) 军持造型的基本特征是:长颈,颈上部突出一条宽棱,肩部和腹部丰满,肩、腹之间置流,无柄,平底。各时期的军持造型上有明显不同: 唐代:腹部比较饱满,流短,流与颈间夹角很小,两者基本平行。各窑的产品形体上差别很大。 北宋:腹体比较瘦长清秀。流比较短,流与颈间角仍比较小,约为20-30度,但比唐代的角度已变大。各窑产品变化多,差异大。 南宋:腹部较为鼓园,或扁园,颈变粗,流与颈间角增大到35-45度。各窑所产形体差别较小,同密所产基本一致。 元代;腹部以扁园为主,颈也粗短,流变得细长,流、颈间夹角进一步扩大,约45-60度。形体差异更小。 明清:形体大体一致,腹部鼓园,直颈较粗短,流为丰满的乳房状,流尖端园滑。图九唐宋至明清军持这种器物的显著的发展变化,最能说明古陶瓷造型随时代不同而变化的特点了。时代不同,器物造型变化如此剧烈,如不把握此种器形的基本特征,很难把宋代军持和明清军持视为同一种器物。这也正好表明掌握各时代器物造型特征在鉴定时代中的重要作用。 壁瓶:明代后期出现,清代增多。清代前期、中期多为半边瓶的形式,晚清多仿动物(如蟹、鱼等)、植物(如白菜、茄等)的造型,亦多有时代特色。 帽筒:清中叶嘉庆时出现,多为单个,圆筒形,按海棠形孔多个。清末民初多成对生产,形式上除圆筒形外,有节竹形、六方往形等,多为陈设观赏品。 套杯:大小十个、十二个成套,乾隆后出现,清末大盛,以道光窑质量较好。 全盘、金碗(攒盘、攒碗):几件造型各异的盘或碗,拼组成一套长方形或方形(为主)组合盘、碗,有的还能组合成花形。此种器形明末即已有之,康熙、乾隆时盛行。清末又大盛,但造型不规整,瓷质粗劣,绘画草率。此种碗、盘一般都有一个漆盒,或皮盒、木盒包装。 三、器物局部变化的时代特征举例 1.碗、盘的足 六朝:平底、实心饼形内凹,较大。 唐:早期承六朝特征,实心饼形,但大而平,足底有螺旋纹。中期出现壁形足,愈往后足端愈窄,向环形发展,到晚唐五代成定留足形,称为玉环足。 北宋早期:高留足,足径较小,足墙很薄。 北宋中、后期:小底浅圈足,足径与口径之比一般为1:0.26,因腹壁斜直,形似一个倒立的斗笠,所以叫"斗笠碗"。 南宋:典型的留足--足墙较矮、较厚,足径较大。 元:典型的元代留足是一种足壁厚,足径较小,足端平削,足底有鸡心点(文有人叫它乳突壮突起)圈足。在南宋末、元初又出现一种饼形足,这种足不同于唐初瓶形足,足径很小,足中心有一小圆圈,圈外有螺施纹。 有人以景德镇湖田窑碗的足部的变化列了一个图表,以此来代表五代至宋元碗的局部变化规律,很有参考作用,转录如下。图十到了明清,器物造型多样,思想开放,事情就不如我们前面讲的时代那么简单了,几乎抓不住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有时,一个王朝的碗、盘足部变化多达十余种,非常复杂,足这部分的特征,对于器物时代鉴定的意义就比较不太重要了。 本书图39列有永乐、宣德、康熙器足示意图,可供鉴定参考。 明、清的官窑瓷器,足背皆削得滚圆,以雍正器最典型,足背圆滑光润,俗称"泥鳅背"。民窑器就不这么工细了,足背明代器较尖,清代较平。清代晚期器的足背尤平的多,削线整齐可见。 由于自我国明代中晚期起(约当日本的后柏原天皇永正年间前后),日本多有仿制中国青花、五彩等品种瓷器,除造型、釉色、纹饰等有所不同于中国瓷器的特点外,日本仿品和中国瓷在器足的处理上,工艺是不相同的:日本瓷是在器足削好后再上釉,所以足部釉线模糊不整齐,足跟较粗糙。中国瓷是在上好釉后再削足,所以足部釉线整齐明显,足跟光滑。 以上所讲历代碗、盘足部的变化,只是每个时代典型的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千变万化,有很多差异的,上面这些足部特征决不是全部中国陶瓷碗、盘足部的包罗,有很多是没有可能都讲到的,所以我们所讲的还要请读者来补充,增添新内容。下面讲的内容,情况也是如此。

2.碗、盘口部、腹部 六朝:前期为大而圆的敞口,后期圆口微敞。六朝前期、后期的碗、盘腹均为斜弧腹,较浅。 隋、初唐:圆口,深腹较直,有些碗腹近似盅形。 中唐: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圆口微撇,弧腹,一种为圆口斜直腹,斜度约为45度,称做成45度斜出。 晚唐、五代:多为花口(又有荷口、海棠口、葵口或菊瓣口等之分),瓜瓣腹(又有四出、五出、六出之分,及凸线、凹线之别)。 北宋:多花口斜直腹,这以斗笠碗为典型。 南宋:多芒口器。 江西景德镇陶瓷馆的黄云鹏先生,就景德镇窑宋代到元代碗类造型各局部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列出一个示意表。虽然如前所述这仅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特点,但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抄录于下,可作鉴定宋代碗类时代鉴定参考。 变化情况 北宋初 北宋中 北宋晚 南宋初 南宋中 南宋晚 元 圈足 高低 低 高 假圈足 径 大 小 小 壁厚 厚 薄 薄 深度 深 更深 浅 浅 假圈足 壁厚度 厚 薄 薄 薄 唇口 多 少 高 矮 高 稍矮 芒口 无 无 少 多 多 装饰 印花 无 无 少 多 多 刻花 无 少 多 少 少 (注:箭头所示为变化渐进过程)表十四 景德镇窑宋代碗类造型变化表 元代以后,碗、盘口、腹部变化太复杂,太多,不可能用较为简单的文字予以归纳。 壶、瓶的腹 六朝:前期,浑圆短胖,重心偏上 后期,形体略瘦,重心偏下 隋:形体修长,重心在中、下部。 唐:浑圆饱满。 晚唐、五代:多为瓜形腹。 宋以后,壶的腹变化多样,形式增多,每个时期都有多种造型,每一种又有不同制式,不能用一两句话简明的概括。尤其是明、清时期,许多器的造型着意仿古,更是花样翻新。但我们可以从造型的其他方面来观察、鉴别。 壶流 西晋:多为较写实的鸡首或羊首,实心、只作装饰,不能实用。流的位置在肩上靠近颈部。因为较为写实,所以流也短。 东晋南朝:仍为比较写实的鸡首、羊首,但逐渐变成空心,成为真正的流,既起装饰作用,也有实用意义。流的位置渐渐向肩部外沿移动,距颈渐远。 唐;鸡首壶消失,壶流为短直流,即流口大大低于壶口。流的形状多为六方或八方形,流中空,名副其实。这时的壶的正式名称为注子(或叫执壶)。 五代、北宋:流渐长,成营状曲流或直流。 元、明:一般为长曲流,流口与壶口平齐,流的曲线十分优美,又成为既实用又有装饰性的部件。 不言而喻,同明、清壶、瓶腹部的情况一样,明、清时期的壶流也多种多样,正与壶身的多样同步,构成此时变化多端的壶的一个组成部份,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了。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28cm,底座径13.3cm

生产时代: 明代陶瓷

生产窑口或产地: 其它窑口

品种: 白瓷

陶瓷造型: 雕塑

说 明: 明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此像出自明代德化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之手,其工艺成就代表了德化窑的高超水平,是何朝宗传世塑像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福建德化窑瓷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别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所创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如达摩渡海像、观音像等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使之和蔼可亲但没有媚俗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