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现全国大优质瓷石矿 预测17亿吨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今天通报了江西省地勘基金项目“紧缺和优势资源保障工程”首期地质找矿项目成果情况。首期地勘基金项目共有包括“新余梅山煤矿实现了‘红盆地’下找煤”等3个项目获得重大突破。

这三个项目分别为:新余梅山煤矿实现了“红盆地”下找煤、弋阳大源岭—来龙岗瓷石矿实现优质瓷石找矿、安福灯盏窝铁矿实现中深部找铁等3项项目。其中,弋阳大源岭—来龙岗瓷石矿勘查到的瓷石矿体,预测远景资源量达17亿吨,为目前全国第一大优质瓷石矿。

其中的弋阳大源岭—来龙岗瓷石矿已勘查到的瓷石矿体平均厚度104米,最大厚度149米,已探明控制的瓷石矿资源储量5亿吨,预测远景资源量达17亿吨(500万吨为大型),为全国第一大优质瓷石矿。对充分满足江西省陶瓷工业发展需要、建设新的大型优质陶瓷原料基地作用重大。

据悉,江西国土资源厅2009年共集中投入6400万元,紧抓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煤矿、铁矿、瓷石矿等长产资源的矛盾,优选找矿勘查区,经过技术人员连续作战,首期地质找矿项目取得了3项重大突破。

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期地勘基金项目成果中的龙岗瓷石矿、安福灯盏窝铁矿及南城县蒋源水泥硬灰岩采矿权将拟在2010年1月中旬进行集中拍卖,预计采矿权询价底价超2亿元。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一项新技术将使30亿吨煤矸石变废为宝


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们日前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煤矸石制造瓷质砖的新技术,这项技术的产业化有望使约占中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40%的煤矸石变废为宝。煤矸石是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是煤工业的主要废弃物。中国现有煤矸石山1500多座,累计堆存30多亿吨。这些煤矸石侵占了大量土地,且易坍塌形成人为地质灾害,并污染水、土和大气环境,是一大公害。为了大量利用煤矸石,变废为宝、化害为益,中国地质大学自2002年底,在海内外率先对煤矸石制瓷质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煤矸石作为主要原料,通过配方和工艺条件的试验和优化,可以制造出达到国家标准的瓷质砖。据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焰新介绍,煤矸石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因产地不同而差异较大,为了使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课题组选取了山西右玉、河北峰峰、湖北黄石、黑龙江鹤岗等四地的煤矸石进行了系统实验,并于2003年12月在广东佛山进行了中间性试验和烧成试验。经权威机构检测,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瓷质砖样品的电离辐射水平均和天然本底水平接近,说明煤矸石瓷质砖不会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这表明,这项技术可满足瓷质砖工业化生产要求。瓷质砖,又被称作玻化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建筑装饰材料,正逐渐成为天然石材装饰材料的替代产品。中国瓷质砖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消费量逐年递增15%左右,市场潜在需求量巨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大力提倡和开展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中国能源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十五”计划提出,到2005年,中国煤矸石综合利用量要由2000年的6600万吨增加到8000万吨,综合利用率由43%提高到60%。利用煤矸石制造瓷质砖技术是科技部863计划地方引导课题之一,这项课题的成功不仅将大量消耗煤矸石,促进环境和耕地保护,而且会开拓出新的瓷质砖原料,促进瓷质砖产业的持续发展。(完)

投资4亿元 南庄兴建全国大陶瓷市场


南庄将斥资4亿建佛山陶瓷综合市场,该市场集陶瓷产品批发零售、仓储、物流、网上交易多功能于一体,预期在今年3月动工,2008年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综合批发市场。

项目总投资4亿元

据介绍,即将动工的佛山陶瓷综合市场位于禅城经济开发区季华桥路脚、季华路以南,距佛山一环入口不足1公里。项目总占地面积500亩,预计总投资4亿元。该市场将建设独立商品展示商铺区、仓储物流区、前铺后仓式一体商铺区、大型的停车场和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包括展示、批发、零售、仓储、物流、酒店服务,辐射国内和国际市场。既与南庄的华夏陶瓷博览城紧密联系,又与石湾的陶瓷市场相连。有关专家认为,该市场将是全国最大的陶瓷业综合性市场,将带动禅城区专业市场业态升级。

填补陶瓷专业市场空白

南庄是佛山陶瓷的主要销售和物流中心,佛山陶瓷综合市场将填补南庄在专业陶瓷综合批发市场方面的空白。

南庄镇建筑陶瓷年产量占全国建陶产量20%,是中国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新中源陶瓷企业集团和全国最权威的行业研发中心——中国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但在南庄陶瓷产业链中,却一直缺少大型的专业销售市场。2002年建成的华夏陶瓷博览城填补了南庄陶瓷产品在展示、展览、贸易方面的空白,但面对每年6亿平方米的建陶生产量,建设大型的批发市场迫在眉睫。

南庄镇委委员梁梓熙介绍,佛山陶瓷综合市场以陶瓷和陶瓷相关产品、及建材批发零售为主,与华夏陶瓷博览城功能互相补充,完善了南庄的陶瓷商贸物流体系,使南庄真正成为陶瓷贸易和物流的中心,推动南庄向城市经济优化升级。佛山陶瓷综合市场是南庄镇委、镇政府今年成功引进的第二个第三产业大项目。

该项目的投资者也表示,南庄自身有陶瓷产业支撑,发展陶瓷综合市场有较好的基础,具有极佳的专业市场发展前景。

村民坐享城市化红利

除了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该市场的建设还将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据了解,佛山陶瓷综合市场落户地是南庄堤田村,南庄镇有关负责人透露,镇政府努力通过留成地开发增加村民收入,让堤田村民分享到城市化的红利。

该市场的建设为村民带来了什么收益?堤田村委会主任刘允桥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市场的租金为村民带来每人每年1000多元的收入,以后还随着租金递增分配会不断提高,而且市场投资者表示会优先聘请村民,村民的就业机会就多了。”

刘允桥说,该项目落户后目前收益最明显的是带动了土地升值。“市场旁边的零碎地块,原来没有人愿租,现在市场落户后大家都抢着要租,租金也上升了不少。另外市场建成后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车流必然会带旺饮食、商店和其它服务业,村民的物业出租收入也必然增加,这是一个无价之宝的项目。”

堤田村的村民代表黄伯也说:“佛山陶瓷综合市场落户堤田我们都很高兴。扩建后堤田市场的租金收入也从40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开发好留成地,集体收入会增加,村民肯定会得到实惠。”

40亿吨陶土的出路 白银市平川区陶瓷产业发展调查


“如果平川区有100条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平方米的墙地砖生产线,以当地丰富的陶土资源,完全可以开采使用700年以上。”广东佛山陶瓷学会专家李沃等人在对平川区陶土资源考察后,这样评价。

据调查,平川区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粘土、长石、石英石等陶瓷资源,现已探明陶土储量超过26亿吨。但是,过去低水平、小规模的生产状态,却难以使如此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为40亿吨陶土找到出路,就是为平川区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出路!”平川区委书记陈其银的一席话,表明了陶瓷产业在平川区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陶瓷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随着西部大开发,整个西部的经济实力在上升,陶瓷的使用量会大大提高,市场前景看好,假如平川区能抓住发展机遇,完全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陶都’。”山东客商游国庆对平川区陶瓷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措施:国退民进走出困境

平川区招商旅游局局长何丰功说:“我们这里不仅有储量丰富的陶土资源,还有质优价廉的煤炭和电力,这奠定了我们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此外,平川区距离兰州135公里、西宁300公里、银川290公里、西安500多公里,可以说,西北几个中心城市都处于平川陶瓷企业的销售半径之内。区位优势明显,比外来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尽管具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体制等原因,前几年平川陶瓷产业一度陷入困境,上亿元资产闲置。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平川区曾经面临的一大难题。

对此,平川区积极招商引资,促进企业改制。同时,落实发展非公经济优惠政策,放宽非公经济准入条件,简化各种行政审批程序,成立企业权益保障办公室,千方百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非公经济人士进城落户、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提供方便,重奖贡献突出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构筑非公经济发展高地。

一系列改革措施,吸引了各地客商,为平川区陶瓷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经过多方努力,白银新乐雅、白银华顺、贵州艺术腰线等一批规模大、工艺新、技术含量高的骨干陶瓷企业纷纷入驻平川经济开发区;盈耀陶瓷、陇烨陶瓷等一批传统企业得到进一步改造和提升。改革使全区陶瓷产业重新焕发出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资源和区位优势也得以逐步显现。目前,平川区陶瓷产业已发展为拥有墙地砖、卫生陶瓷、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四大类,100多个品种的大产业,全区年生产卫生陶瓷50万件,墙地砖700万平方米,日用陶瓷1000万件,仿古陶瓷120万件,年产值达3亿余元。

问题:资金与人才仍是瓶颈

华顺陶瓷有限公司是平川区第二大墙地砖生产企业,销售范围辐射陕、甘、宁周边500公里左右的市场,年产值4000万元。该公司经理陈顺火说:“我们公司现在有三条生产线,目前已经投资近1亿元,我们再想扩大生产规模,贷款总是批不下来。”

由于在平川区各银行贷不到款,陈顺火不得不回到温州老家贷款5000万元,才使公司有足够的资金上马一条高档抛光砖生产线。对此,陈顺火感到十分担忧,他说:“目前,华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已拥有相当规模的陶瓷产区,而在西北地区却仅有零星的墙地砖生产企业,几近空白,市场被外来产品所占据。由于企业缺乏资金,我们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只能靠低端产品在市场上立足。”

资金断档不仅困扰着华顺一家,在平川区,所有的陶瓷生产企业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发展资金,平川区现有陶瓷生产企业都以生产中低档墙地砖为主,且主要针对农村市场,这直接导致全区陶瓷产业长期处于低附加值状态。

除资金外,人才问题也困扰着一些企业。新乐雅陶瓷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杨晓云说:“由于平川区大环境、配套设施发展滞后,很难吸引外地高水平人才,导致企业在开发、研制新产品方面受到很大限制,难以做大做强。”

对此,平川区委书记陈其银认为,由于县级银行的贷款权限十分有限,金融支持几乎不可能解决全区陶瓷企业遇到的资金问题,这主要是现行金融体制导致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上级银行进一步放宽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另一方面需要尽快建立社会诚信体制,同时,加快对民间资本的开发速度。陈其银表示,区委、区政府目前正在吸引本地煤矿矿主在投资方面下工夫,由于发展前景广阔,已有不少矿主对投资陶瓷产业产生了兴趣,这应该能够缓解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至于人才问题,平川区目前正积极改善配套设施,也制定了大量政策以方便外来人才就业及子女就学;此外,平川区也鼓励在景德镇、夹江、佛山等国内主要陶瓷生产基地务工的平川籍技工回乡创业。

出路:发展中培育多元产业“我第一次到平川,就好像看到了15年前的淄博。”去年,山东客商游国庆到平川区考察时说。如今,淄博已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陶瓷产品生产、流通基地。游国庆的话既说明了平川区的发展现状,也说明了平川区的发展潜力。

由于对陶瓷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游国庆已在平川区陶瓷工业园内投资建设了一座占地203亩的“国泰陶瓷建材城”。目前,占地103亩的一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工程建成后,可容纳400多商户入驻,建成星级酒店一座。全部工程完工后,可建成拥有仓储、物流、商业、科研、住宅等功能的陶瓷建材城。

“这个项目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平川区陶瓷产业销售的问题,同时吸引四川、山东等地的客商前来经营,使本地企业在竞争中完成产业升级,进一步完善陶瓷产业链,充分发挥我们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何丰功对在建的陶瓷建材城给予了高度评价。

游国庆说:“这个项目可以引导陶瓷产业向产、科、工、贸方向多元发展,使平川区成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省区的陶瓷交易中心。进一步扩大陶土资源利用规模,大力开发陶瓷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新型陶瓷制品,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完全可以使平川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陶都’。”

全国大陶瓷琉璃文化城落户博山


博山作为淄博陶瓷的佼佼者,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同时又被称为我国著名的“陶琉之乡”、“机电泵业城”和新材料基地。今天的博山,正在酝酿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文化浪潮:如今一项足以撼动全国陶琉文化的项目在博山启动——中华陶瓷琉璃文化城。

据调查,博山区目前获得高级职称的陶琉艺术大师达到70余人,拥有陶琉品种1200余种、1000多种花色,博山陶琉业传承着源源不断的艺术气息。中华陶瓷琉璃文化城建设项目,为更多喜爱陶瓷琉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把淄博陶瓷琉璃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向全国。项目总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454亩,总建筑面积487200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经竣工。

建成后的陶琉文化城将成为集旅游、文化、休闲、商业、四位一体的新型旅游休闲娱乐中心。为了能提前领略陶瓷琉璃文化城的韵味,记者迫不及待地走进文化城中,整座陶琉城仿明清北方时的建筑风格,走在其中感觉气势磅礴,道路蜿蜒曲折,院落曲径通幽,各种寺庙、公园、古商业街三者浑然一体,给人一种宛若天成的质感。跨进景区标志建筑“炉神庙”中,一座座仿古香炉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瞬间把人带回了时间的走廊。

中华陶琉文化城项目2008年2月开工,预计2010年2月完工,博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我们博山陶琉艺术种类繁多,陶瓷产品包括骨质瓷、高白瓷、美质强化瓷、琉璃工艺品包括花球、琉璃雕刻、内化鼻烟壶等十几类工艺品,陶琉文化城的落地,将把我们博山最美的工艺作品展现给全国人民,而且还能带来地区经济效益,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质量。”

中华陶琉文化城,如同博山文化产业的标杆,带动着一批品牌文化产业的兴盛,博山已经慢慢成长为一个树立创新品牌文化产地的新兴市场。

北流:全国大日用陶瓷生产基地产业转型


作为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北流市,针对陶瓷等一批工业企业设备落后所带来的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做好进与退、减与增、调与转产业转型的文章,实现生态环境质的飞跃: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今年1月,捧回“国家园林城市”称号;7月,荣膺“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市”称号;今年1-9月全市财政收入14.49亿元,同比增长21.05%。

“退二进三”,最早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缩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于北流,即指把城区直接烧煤的企业或其他工矿企业,整合提升进入工业园区,实行清洁化生产,腾出城区土地,发展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实现绿色发展。这意味着,一大批重污染、能耗大、效益差的工业企业要搬迁、改造或关闭停产。

为抓好产业转型,强壮陶瓷产业,北流成立“退二进三”办公室合力攻坚。为鼓励全市60多家陶瓷企业如期“退”出城区,除出台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外,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陶瓷技改和更新;企业每拆掉一根烟囱,财政补助25万元,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损失;全面推动工业园区的提质扩容,年内将完成投资3亿多元,以加快形成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新型陶瓷等产业集聚,夯实打造400亿元陶瓷产业基础。为防止新企业二次污染周边环境,该市要求企业“净身入园”,实现100%的污水处理。目前,全市40多家陶瓷企业已进入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共关停企业19家,其中关停并拆除、搬迁企业15家,完成改制企业5家,共拆除烟囱41根;淘汰落后水泥生产线9条、产能90万吨,完成减排项目42个,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9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36%。今年1-9月,全市工业总产值(预计)225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仅陶瓷产业产值超80多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如何让脆弱的生态坚强?北流坚持生态立市理念,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了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商业、物流、旅游等产业齐头并“进”步伐。坚持“严格选商选资,严格产业准入”,扶持发展一批生态工业企业尽快“进”城。如加快物流市场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城北区集商贸、会展等为主的经济圈;建成国际陶瓷贸易城、家居建材商贸城;重点培育发展健康食品和电子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以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形成以陶瓷、水泥、电子、制药等8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建成广西县级市面积最大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方式,大规模实施市政攻坚工程,全面加快完善城市道路、城市集中供水、供气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公交设施等一批市政工程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18%和100%。

通过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让绿色丰富城市的内涵成为全民共识,该市共建成各类公园、游园25个,城区建成区绿地率32.79%、绿化覆盖率37.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83平方米。三项绿化指标居广西前列,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谁埋下瓷片百万成谜 北京发现全国大瓷器坑


在北京西城区毛家湾1号,北京文物局等发掘出近百万片陶瓷残片,且大都来源于明朝早中期。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说,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瓷器坑。目前,该瓷器坑如何形成,尚是待解之谜。

左为青花大罐,右为康熙五彩罐。记者浦峰摄

已整理出70多万片

31日,一千多箱陶瓷残片整齐地堆放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据介绍,发掘工作8月3日结束,目前已整理出的陶瓷残片共70多万片,还有部分尚未整理。

瓷片来源于西城区毛家湾1号。该地目前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办公点,昨日,大楼正在整修,地面上坑坑洼洼,但发掘出瓷器的坑已经铺设好供暖管道,并已经添埋。

据介绍,埋藏陶瓷残片的大坑呈不规则长方形,长7.8米,宽5米,最深的东南角距离地表4.3米,大坑之内,满满当当地装满了陶瓷残片。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说,在盛产瓷器的景德镇,也未一次性出土过如此大量的瓷器。初步估计应该是明代中后期埋下的。

残片年代跨度200年

此次出土的陶瓷残片绝大多数是属于明代早中期的,有极少数属于元朝,大概年代跨度为200年。蹊跷的是,在70多万残片中,却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器皿,有的器皿有使用过的痕迹。

除了年代不一之外,残片并非来自一个地方,而是产自全国各个窑口,包括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瓷州窑、枢府窑、德化窑、哥窑等,其中以景德镇烧造的最多。

同时,这些瓷片多是民窑产品,仅有个别出自官窑。所出的器型基本涵盖了日用瓷、陈设瓷和建筑用瓷等。

出土瓷片在釉色上,以青花釉、白釉为主。瓷片中,采用步施釉手法的器皿也占不少,而此种技术目前已经失传。

梅宁华说,此次发掘的陶瓷残片,对中国明清时期的瓷器研究有着重大的价值。市文物研究所将对所有瓷片清洗分类后,再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随时向社会公布研究成果。

■分析

瓷器坑形成有三种可能

31日,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坑形成有三种可能。

1.瓷器库的碎窑处理地据史书记载,毛家湾位于明皇城西北角的西侧。可能当时在此设立了一个瓷器仓,存放宫廷所需陶瓷。久而久之,一些碎瓷则堆放在固定的位置,形成这个瓷器坑。

2.皇宫破碎用品堆积地该瓷器坑可能是当时宫中用过的旧瓷破瓷的堆放地,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没有完整的器皿,而且有使用过的痕迹这两点。

3.运输中的碎窑处理地毛家湾在当年可能是水路运输的某个终点站。在运输途中,一些瓷器损坏后,为了不造成环境污染,人为挖出大坑,用于掩埋这些碎窑。

孔繁峙表示,目前,这些都是推测,相关部门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确认瓷器坑的来源。

新考古发现:全国首座釉里红窑炉现瓷都


千年瓷都再传喜讯。10月22日,本报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意,独家发布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湖田窑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经考古专家长时间的考古发掘和认证,确认此前发掘的一座元代龙窑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可以确认的首座保存最好的烧造元青花和釉里红的窑炉”。这一考古发现证明了景德镇早在元代时即已掌握高难度的釉里红瓷器烧造技术,瓷器生产进入成熟阶段。

熟悉瓷器的人知道,釉里红烧造技术代表了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我国曾在一些地方出土了釉里红瓷器,却一直未曾发掘出土釉里红烧造窑炉。虽然我国乃至世界上许多著名考古专家和陶瓷专家都把最早烧造釉里红瓷器的地方定格在景德镇,但至今没有考古实物确证最早生产釉里红瓷器的产地。像美丽的名字一样,釉里红也披上了一层美丽而神秘的面纱。

此次对湖田窑的考古发掘始于去年12月,止于今年4月。根据景德镇市吕湖二级公路改造工程的需要,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公路经过段的湖田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按公路走向共布方15个,发掘面积达1200平方米。发掘中最有价值的是出土了一座元代龙窑,该窑砌建考究,有两处窑门,有窑炉护墙,原还有窑炉护棚。窑炉内出土大量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许多还粘有匣钵及窑渣,证明该窑炉在废弃前还烧造过元青花和釉里红。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可以确认的首座保存最好的烧造元青花和釉里红的窑炉。该窑炉底部还残存大量装烧时用于稳定窑位的匣具,这也是我省的首次发现,它对于研究窑炉装烧、窑位、产量等一系列问题有重要价值。元代龙窑的发掘出土,有力地证明了湖田窑烧造元青花和釉里红的事实,证明当时釉里红的生产达到了成熟阶段,说明元朝的湖田窑已经完全掌握了釉里红烧造技术,当时生产的主要场所就是现在的发掘场所南河南岸。

湖田窑考古发掘还揭示了多组元、明时期作坊遗迹群以及窑炉、码头护坡等重要遗迹。其中元代码头护坡墙完整处长达25米,延续残长超过40米,局部高达2米,是湖田窑至今发现保存最为壮观的遗迹。遗址出土物主要为元、明时期的青白瓷器、黑釉器、枢府釉器、青花器,以及少量霁蓝釉器、孔雀绿釉器等生活用器。出土瓷器时代特征明显,是元、明时期景德镇不可多得的陶瓷标本。(徐锦忠)

明代永乐官窑极品现蓉城 专家估价过亿


专家估计市场价格超过亿元的一件明代永乐年间青花缠枝莲纹双环耳扁大壶7月31日惊现蓉城:在成都市首家拿到文物拍卖许可证的金沙拍卖公司内四川新闻网记者亲眼看到了这件稀世之宝。据四川瓷器专家成勇透露,目前相同器件仅藏于故宫博物院,全球民间只此一件,因此估计市场价值在1.2亿之上。

据悉,此件天价瓷瓶是金沙拍卖公司在征集今年10月秋拍拍品时发现的。公司方面以保密为由拒绝透露藏家身份,甚至不愿意透露是如何发现这件稀世奇珍的。成勇告诉记者说,“经过鉴定,这件瓷瓶被确认是明永乐时期的官窑极品。其中瓶上青花用料采用的是价值等同黄金的苏嘛泥青进口料,整个壶造型独特,形体硕大无朋,系仿自阿拉伯铜器式样。从资料来看,此壶造型目前仅见明代永乐年间,是用来盛酒的器皿,可以说是郑和下西洋时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金沙拍卖公司负责人透露说,青花缠枝莲纹双环耳扁大壶高四十七厘米、直径三十九厘米。大壶画面酣畅,笔法硬朗,釉色肥厚莹润,瓷瓶上的青花浓重艳丽,是成都某收藏大家委托公司秋拍时征集到的拍品,从掌握的资料来看,相同器件目前仅藏于故宫博物院,全球民间只此一件,因此估计市场价值在1.2亿之上。

据业内人士介绍,明永乐是我国青花瓷器史上的黄金时代,其青花瓷的胎质、底釉、绘画无一不精,青花用料采用苏嘛泥青。“苏嘛泥青是一种进口青料,含钴和铁的比例较高,而锰的含量较低。苏嘛泥青发色浓重易晕散,但散得自然。呈色的基调是青蓝色,浅处为天蓝色,深处是靛蓝色,浓重处出现铁钴斑。出现铁钴斑是苏嘛泥青特点,喜欢收藏的人通常将苏泥勃青简称为苏料”,成勇介绍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弋阳现全国大优质瓷石矿 预测17亿吨》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弋阳现全国大优质瓷石矿 预测17亿吨》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全瓷瓷砖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