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釉成分的变化与釉面显色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已经走向成熟,制瓷原料已由传统的瓷土“一元配方”改为采用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并在青花器烧制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胎体上用钴料描绘纹饰,然后施影青釉、白釉、卵白釉等釉料,在高温1200℃左右一次烧成。元青花瓷以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纹饰风格,为收藏界所珍重。

近年来,笔者已鉴定过不少仿制的景德镇元青花瓷器。据初步统计,仿制元青花的中、低档水平瓷器占有97%左右,高仿、精仿的青花瓷占3%左右。我认为这类瓷器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器身的釉面显色无法达到景德镇元代真品的程度。现就元青花釉面的显色的鉴定谈一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元朝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元代至正期烧制了各类精美的瓷器,大体上早期釉面莹润透亮,微带淡青色。瓶、罐类釉面亚光居多。至正中期釉色白中泛青,光洁滋润。晚期则较白,称卵白釉。这是含铁比例不同所致。元代早期因铁含量较高,故釉色微闪青蓝。中、晚期随着陶瓷釉药技术的进步,釉中铁含量渐渐减少,器物釉面白度也相对提高。元代青花瓷早期釉料的结构也由宋代的石灰釉变为长石釉,这种改变使胎和釉之间的成分差距缩小了,在同一高温还原气氛下,胎与釉能够相互构成良好的整体。同时由于窑火温度的提高与还原气氛的稳定,釉层中的气泡也增加了。

元青花瓷的釉色以白中闪青者居多,莹润透亮,有的釉层会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厚的地方呈鸭蛋青色,有的釉色含青显淡牙黄色。元代青白瓷的釉色温润中略带淡淡的蓝色,好像鸭卵一样,故又称卵白釉。

对景德镇宋元湖田窑标本测试发现,元代釉中氧化钙的含量从宋代的15%左右减少到8%~9%,而钾、钠等含量从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成分的变化使釉的烧成温度提高,也使釉的浓度增高。因烧制的温度不同,釉面的显色也相应地改变了。

景德镇瓷釉料宋代以前采用釉果掺入釉灰配制。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元代时增加了釉果,减少了釉灰的用量,这样,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改变了釉面状态,釉表光泽柔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在密布的雾状大小气泡中无中等气泡过渡,同期的早期青白釉也称透明釉。元代枢府釉无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早期元期青花瓷和枢府釉是没有气泡的。

元青花瓷的三种釉面

①青白釉,又称影青釉。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元期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元期釉面的显色似有活性之感。

②白釉。从至正年间开始使用,釉面白中含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厚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

③卵白釉。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多用于小型器,以高足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器盖内侧素胎,呈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陶瓷文化】元青花瓷釉面显色的鉴定


图1元代至正期青花釉面泛青

图2元代至正期青花釉面含青

元代瓷釉成分的变化与釉面显色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已经走向成熟,制瓷原料已由传统的瓷土“一元配方”改为采用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并在青花器烧制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胎体上用钴料描绘纹饰,然后施影青釉、白釉、卵白釉等釉料,在高温1200℃左右一次烧成。元青花瓷以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纹饰风格,为收藏界所珍重。近年来,笔者已鉴定过不少仿制的景德镇元青花瓷器。据初步统计,仿制元青花的中、低档水平瓷器占有97%左右,高仿、精仿的青花瓷占3%左右。我认为这类瓷器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器身的釉面显色无法达到景德镇元代真品的程度。现就元青花釉面的显色的鉴定谈一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元朝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元代至正期烧制了各类精美的瓷器,大体上早期釉面莹润透亮,微带淡青色。瓶、罐类釉面亚光居多。至正中期釉色白中泛青,光洁滋润。晚期则较白,称卵白釉。这是含铁比例不同所致。元代早期因铁含量较高,故釉色微闪青蓝。中、晚期随着陶瓷釉药技术的进步,釉中铁含量渐渐减少,器物釉面白度也相对提高。元代青花瓷早期釉料的结构也由宋代的石灰釉变为长石釉,这种改变使胎和釉之间的成分差距缩小了,在同一高温还原气氛下,胎与釉能够相互构成良好的整体。同时由于窑火温度的提高与还原气氛的稳定,釉层中的气泡也增加了。元青花瓷的釉色以白中闪青者居多,莹润透亮,有的釉层会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厚的地方呈鸭蛋青色,有的釉色含青显淡牙黄色。元代青白瓷的釉色温润中略带淡淡的蓝色,好像鸭卵一样,故又称卵白釉。对景德镇宋元湖田窑标本测试发现,元代釉中氧化钙的含量从宋代的15%左右减少到8%~9%,而钾、钠等含量从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成分的变化使釉的烧成温度提高,也使釉的浓度增高。因烧制的温度不同,釉面的显色也相应地改变了。景德镇瓷釉料宋代以前采用釉果掺入釉灰配制。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元代时增加了釉果,减少了釉灰的用量,这样,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改变了釉面状态,釉表光泽柔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在密布的雾状大小气泡中无中等气泡过渡,同期的早期青白釉也称透明釉。元代枢府釉无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早期元期青花瓷和枢府釉是没有气泡的。元青花瓷的三种釉面①青白釉,又称影青釉。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元期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元期釉面的显色似有活性之感。②白釉。从至正年间开始使用,釉面白中含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厚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③卵白釉。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多用于小型器,以高足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器盖内侧素胎,呈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

陶瓷釉面针孔与气泡缺陷原因


泥釉制备方面产生釉面针孔和气泡的原因如下:

1.泥料颗料粗,含水率又大,陈腐期短,捏练不充分,捏练时真空度不够,气孔率大,在高温时釉虽熔融,却被坯体气孔吸收而造成釉面针孔。

2.釉料颗粒过粗,造成釉料高温粘度大,阻碍了气体的排出,易形成釉面针孔或气泡,同时釉流动性能也差,难以填平气体排出釉面时留下来的凹坑而形成釉面针孔。

3.泥釉最好各进行三次除铁,以免高价铁在高温阶段反应生成气体而造成釉面针孔或气泡。

4.注浆泥浆也需要陈腐,因为陈腐可使粘土与电解质溶液间的离子交换进行得充分,促使粘度降低,因而泥浆的流动性和空浆性能均可改善,注浆时有利于气体的排除,否则气体被封闭在坯中,烧后便易形成釉面针孔或气泡。

5.釉浆过细。釉浆中细颗粒适量增多可以提高成釉速率,提高颗粒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使颗粒相互反应完全,减少残留大气泡的存在;但釉料过细,熔点降低,过早形成粘度大的釉熔体,使泥釉分解产生的气体不能顺利排出,从而造成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

6.釉浆制备时混入杂质或气泡、釉浆制备后存储的时间过长或存储釉浆的地方温度偏高等都会造成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

泥釉制备方面产生釉面针孔气泡的相应克服方法如下:

(1)泥釉颗粒不宜过粗,泥料一定要经过陈腐,通过陈腐,可以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使泥料中的水分湿润渗透、分布均匀,还可以通过细菌的作用,促使有机物的腐烂而生成有机酸,还可以发生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使FeS2分解成H2S气体和铁的氧化物,CaSO4还原为CaS,并与H2O及CO2作用形成CaCO3,放出H2S气体等一系列反应,由于FeS2分解成H2S气体和铁的氧化物,这样使非磁性的FeS2转变为具有磁性的铁的氧化物,就可以用吸铁器、吸铁棒除掉FeS2(注浆泥而言),减少了FeS2氧化反应产生气体和Fe2O3,同时由于Fe2O3减少,也减少了Fe2O3在高温时进一步分解或还原而放出气体,故减少了制品的釉面针孔或气泡;由于CaSO4转变为CaCO3,这样使在高温下才能分解的CaSO4转变为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分解的CaCO3,故也减少了制品的釉面针孔或气泡。

(2)泥料捏练要充分,真空度要达到要求,经过真空练泥机练泥可以除去空气,增加泥的致密度,从而减少了坯的气体含量、减少了坯的气孔率,故有利于减少了制品的釉面针孔或气泡。

(3)在釉浆制备过程中,如果球磨效率低、球石质量差,会造成球磨时间长,球石磨损量大,使釉中SiO2含量提高,增加釉的高温粘度和釉烧温度,若仍按原温度进行釉烧,则由于温度低、高温粘度大,阻碍釉中气泡的排除,以及气体排出后留下的凹坑未能及时弥合(尤其是低温快烧的低温釉),从而形成了釉面针孔或气泡。

(4)釉浆制备后存储的时间过长,碱类物质会继续分解而改变釉的成分,釉烧后也会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存储釉浆的地方温度偏高,釉浆会发酵产生气泡,釉浆搅拌速度太快,易卷入空气,如果施釉前过滤不好,这些气泡就会留在釉层中,烧后而造成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

成型方面产生釉面针孔和气泡的原因如下:

1.旋坯、注浆模型过干(模型必须含有5%—6%的水分),吸水快,也容易造成釉面针孔;如果模型过湿(含水10%—18%),吸收水分过慢,也容易产生釉面针孔。

2.坯体上釉前坯太干燥、过热,洗水时将坯面润湿得又不彻底,以致使釉不能被坯体均匀地吸收,也容易封闭气体而出现釉面针孔或气泡。

3.坯体过湿就上釉,且上釉后没有干燥就进行装烧(坯体的入窑水分应根据烧成速度而定,烧成速度越快,坯体的入窑水分越低,一般的情况下,日用瓷、卫生瓷坯体的入窑水分应控制在2%以内,墙地砖类制品快速烧成时,坯体的入窑水分一般控制在1%以下,甚至在0.5%以下),则由于烧成时水蒸气大量逸出而产生针孔(如果温度上升过急还会起泡)。

4.坯体磨坯不完全,洗水又没有注意,坯体上粘有有机杂质尘,烧成时亦变成釉面针孔。

5.釉浆过稀、过稠,不但容易产生釉裂,而且也因为容易封闭气体而容易引起釉面针孔或气泡。

6.注浆产品注浆过急,空气不能充分排出,或者泥浆过热,容易发酸而失去水分,气泡不容易排出,均容易出现釉面针孔或气泡。

7.湿坯利用窑炉余热进行烘干时,时间过长,坯体吸收了大量的碳素而容易形成釉面针孔或气泡;或釉坯放置时间过长,坯体上粘有大量的有机杂质灰尘,而装坯时又没有将有机杂质灰尘吹干净,也可能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

8.釉层厚度过薄,部分熔釉被多孔的坯体吸收而形成釉面针孔。

9.模型设计不合理,注浆时气体无法排出,封闭在坯体中的气体在烧成中易形成釉面针孔或气泡;模型上的尘埃未能消除干净,烧成时浮尘挥发从而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

10.施釉工艺不妥也易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生坯落有灰尘,施釉前未能清扫干净,在烧成过程中会出现釉面针孔或气泡;施釉线进行速度太快,釉幕易封闭坯体表面颗粒间空气,这些空气最终冲破釉面逸出从而引起釉面针孔,没逸出则形成气泡;底釉与面釉施釉距离太远,施面釉后会有气泡,烧后易造成制品形成釉面针孔或气泡。

11.坯体干燥不均匀,也易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当坯体内部某个位置干燥不完全,含有一定的自由水时,使得该位置的温度相对高且收缩小,颗粒间隙较大,在施釉过程中吸入到坯体中的水分,比较容易在该部分达到瞬间的饱和,出现釉浆不易干固的现象,当吸入坯体中的水分在坯温的作用下汽化时,这些水汽会沿颗粒的间隙集中在该处排出坯体外,这样使得水汽排出与釉面该部分的干固同时进行,最后由于釉浆的逐渐干固,在该部分会出现许多小孔或气泡,这些小孔或气泡有时看不见,但经过烧成后会出现釉面针孔或气泡缺陷。

陶瓷釉面针孔与气泡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克服方法


罗日军在陶瓷生产过程中釉面针孔和气泡是陶瓷生产中的主要缺陷之一。其降低了制品的透明度和釉面光泽度,影响了产品的表面质量,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等级,提高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职工的收入,而且还影响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效益。而釉面针孔和气泡产生的原因牵涉面极广,所以如何尽可能地减少釉面针孔和气泡缺陷,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也一直困扰着各陶瓷生产厂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全方位阐述了陶瓷釉面针孔和气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克服方法,供同行参考。

1.泥釉用原料方面产生釉面针孔和气泡的原因如下:

1.1.原料中含有的有机物和碳素过多,如果这些有机物和碳素由于升温过快、氧化温度过低、氧化气氛不足等原因,在氧化分解阶段没有完全反应,而在高温阶段,釉已经熔融时再反应放出气体,就可能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其反应如下:

C有机物+O2→CO2↑(350℃-450℃)C碳素+O2→CO2↑(约600℃以上)

1.2.原料中含有硫化铁,因为硫化铁没有磁性,所以用吸铁器、吸铁棒没法除去这些杂质,硫化铁氧化反应产生的气体不仅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而且反应生成的Fe2O3还会影响制品的外观颜色,且Fe2O3在高温时又会进一步分解或还原而放出气体容易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其反应如下:

FeS2+O2→FeS+SO2↑(350℃-450℃)

4FeS+7O2→2Fe2O3+4SO2↑(500℃-800℃)

2Fe3O3→4FeO+O2↑(1250℃-1370℃)

Fe2O3+CO→2FeO+CO2↑(1000℃-1100℃)

1.3.粘土类原料中所含有的结构水,因为粘土类原料中所含有的结构水的排除温度与其结晶程度、矿物组成及升温速度等因素有关,如升温过快等操作不当的原因也可能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陶瓷生产中常用的几种含有结构水的原料的脱水温度分别为:高岭石类粘土400℃—600℃,蒙脱石类粘土550℃—750℃,伊利石类粘土550℃—650℃,叶蜡石600℃—750℃,瓷石600℃—700℃,滑石800℃—900℃。

1.4.原料中含有碳酸盐,因为这些碳酸盐矿物的分解反应一般要在1000℃左右才基本结束,而这时釉已经烧结,甚至熔融,分解反应所产生的气体相对较难排除,所以也较易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其反应如下:

CaCO3→CaO+CO2↑(600℃-1050℃)MgCO3→MgO+CO2↑(400℃-900℃)

MgCO3·CaCO3→CaO+MgO+2CO2↑(730℃-950℃)

4FeCO3→2Fe2O3+3CO2↑(800℃-1000℃)

1.5.如果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硫酸盐和高价铁,则非常容易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因为这些硫酸盐和高价铁在氧化气氛中要在高于1200℃以上的温度下才进行分解,在还原气氛中也要在高于1080℃以上的温度下才进行还原分解反应,而此时坯体已经有液相存在,釉面已经开始融化,反应所产生的气体较难排除,所以非常容易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其反应如下:

MgSO4→MgO+SO3↑(>600℃)

CaSO4→CaO+SO3↑(1250℃-1370℃剧烈)

Na2SO4→Na2O+SO3↑(1200℃-1370℃)

2Fe2O3→4FeO+O2↑(1250℃-1370℃)

Fe2O3+CO→2FeO+CO2↑(1000℃-1100℃)

以上反应在还原气氛中温度为1080℃-1100℃

泥釉用原料方面产生釉面针孔和气泡的相应克服方法如下:

(1)泥釉用原料尽量选择不含有或尽可能少含有硫酸盐和高价铁的原料,也尽量选择不含有或尽可能少含有硫化铁的原料,也应尽量选择那些含有有机物和碳素较少的原料,泥用原料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含有碳酸盐的原料,釉用原料中含有碳酸盐的原料也不宜过多使用。

(2)硅灰石不含有有机物、吸附水及结晶水,所以硅灰石几乎不产生气体,因此用硅灰石代替方解石或白云石配泥、用硅灰石代替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配釉时,可以减少泥釉中气体的产生量,从而相应减少了釉面针孔或气泡。

2.烧成操作方面产生釉面针孔和气泡的原因如下:

2.1.低温火焰不清,燃烧不充分,造成沉碳素,在高温时随着过剩空气系数的增加或在还原末期、冷却期而被烧掉,从而留下釉面针孔或气泡。

2.2.强还原气氛过浓,强还原时间过长,造成坯釉吸收过多的碳素和碳化物,而这些碳素和碳化物如在还原末期或冷却期而被氧化,从而留下釉面针孔或气泡。

2.3.氧化分解阶段,如果升温过快、氧化温度过低或氧化气氛不足等原因,造成有机物、碳素和硫化铁未被完全氧化而进入了还原期,那么这些有机物、碳素和硫化铁在还原末期或冷却期有可能才被氧化而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

2.4.氧化分解阶段,如果升温过快等原因,造成碳酸盐没完全分解以及粘土类原料的结晶水没完全排除,当烧成进入高温阶段后,坯体出现液相、釉面已经开始融化,反应所产生的气体无法自由排出釉面,于是便出现了釉面针孔或气泡。

2.5.对于低温快烧的陶瓷,虽然坯内的有机物、碳素、硫化铁和碳酸盐等杂质在釉熔融前都已经完全氧化分解,但由于升温过快,所产生的气体在釉熔融前没能完全排出,在釉熔融后仍有大量的气体排出,这些气体冲破釉面而造成釉面针孔,没能冲出釉面便形成气泡,因升温速度过快,釉也难以拉平气体冲出釉面留下的凹坑,即使延长高温保温时间,仍会在釉面留下釉面针孔缺陷。

2.6.烧成温度不够,使釉料未能充分的均匀流布而造成釉面针孔。

2.7.强制通风,灰粒过多,水蒸汽存在,可能造成釉面针孔或气泡。

2.8.釉面玻化时升温过快或烧成温度过高,釉面产生沸腾而造成釉面针孔或气泡。

2.9.当坯体采用还原气氛烧成时,还应注意两个重要温度点的选择,即由强氧化气氛转为强还原气氛的温度点(气氛转换温度)和强还原气氛转弱还原气氛的温度点。窑内的气氛及其强弱以烟气中的游离氧及一氧化碳的含量而定,游离氧浓度为8%—10%时,称强氧化气氛,游离氧浓度为2%—5%时,称弱氧化气氛;游离氧浓度小于1%时,而一氧化碳的浓度为1%—7%时称还原气氛,其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为2%—6%时称强还原气氛,一氧化碳的浓度为1%—2%时称弱还原气氛。转换温度应根据坯釉配方情况适当选择,转换温度太低或太高,即转换温度太早或太晚都可能造成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还会产生阴黄、烟薰等缺陷。

2.10.烧成气氛对釉面针孔也有很大的影响,氧化气氛可促进釉熔体化学反应的进行和有机物及碳素的燃烧,有利于气体在釉料熔化之前迅速排除,从而避免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而还原气氛则抑制釉料中氧化反应的进行和有机物及碳素的燃烧,致使气体的排出推迟到釉料熔融之后(尤其是锆釉),从而导致釉面针孔或气泡。

烧成方面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的相应克服方法如下:

(1)氧化分解阶段,要保证足够了氧化气氛,升温不宜过快,氧化温度不宜过低,还可以在进入强还原气氛之前,一般使制品在950℃-1050℃附近,于强氧化气氛下适当保温一段时间,以期在釉层玻化前使坯内的有机物、碳素、硫化铁和碳酸盐等杂质尽可能地完全氧化分解,以及结晶水的充分排除。

(2)还原末期,升温速度不宜过快,缩小温差,促使釉充分熔化流布均匀,但又必须防止过火而引起釉面沸腾。

(3)强还原气氛不宜过浓,结束不能太迟,以免造成过多的沉碳,也有利于沉碳等物质早点被烧掉。

(4)窑炉操作人员应根据产品的种类,窑车的装车密度等进行小火操作。窑车装杯类产品的装车密度比装碟、碗类产品的装车密度大,氧化温度可适当高一些,且氧化时间可适当延长些;注浆类产品的氧化温度可比可塑类产品的氧化温度适当高25℃左右,且注浆产品的氧化时间比可塑类产品可适当长些;厚胎类产品应比薄胎类产品的氧化温度适当高15℃,且氧化时间比薄胎类产品可适当长些,这样以使产品(窑车各个部分的产品)中的有机物、碳素、硫化铁和碳酸盐等杂质尽可能地完全氧化分解,以及结晶水的充分排除。

(5)当坯体采用还原气氛烧成时,气氛转换温度因坯釉配方而异,要慎重选择,一般气氛转换温度确定在釉层始熔温度前150℃左右为宜,气氛转换温度太低或太早,因有机物、碳素、硫化铁和碳酸盐没有完全氧化分解容易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还会产生烟薰等缺陷,气氛转换温度太高或太晚,则容易使制品产生阴黄等缺陷;强还原气氛转为弱还原气氛的温度也要根据坯釉配方情况适当选择,一般日用瓷制品在1250℃左右转入弱还原气氛,转换太早易使制品产生阴黄等缺陷,转换太晚,则会增加坯釉吸收的游离碳素而可能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

3.泥釉配方方面产生釉面针孔和气泡的原因如下:

3.1.釉料中含有碳酸盐(尤其是石灰石)过多,高温时碳酸盐分解产生的气体,以及碳酸盐分解生成的CaO在烧成过程中容易吸收游离碳素和碳化物,这些被吸收的游离碳素和碳化物随着温度的提高而被烧掉而生成的气体,这些气体如果逸出则可能产生釉面针孔,如果没有逸出则可能形成气泡。

3.2.釉料的高温粘度大(釉料的高温粘度与釉料的颗粒、流动性能和釉料的化学成分有关),使釉下层排出的气体,最初会出现小气泡,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大气泡被熔掉,而小气泡被留下,也会出现釉面针孔或气泡;釉料的高温粘度大,釉料的流动性能也差,使气体逸出釉面时所产生凹坑难以被流平而产生釉面针孔。

3.3.釉料的始熔温度过低,阻碍了气氛渗入到坯体中,从而推迟了坯体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当釉熔体封闭坯胎后,这些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容易使产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而釉料过早玻化,氧化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不易逸出,只能滞留于釉层中而形成气泡,这些气体如随温度的升高而冲出釉面便形成釉面针孔。

古陶瓷釉面的鉴定


古陶瓷釉面的鉴定

釉是陶瓷器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釉层的作用是使陶瓷表面光洁美丽,吸水性小,易于洗涤和保持洁净。由于釉的化学性质稳定,釉面硬度大,又使瓷器具有经久耐用和耐酸、碱、盐侵蚀的能力。此外,颜色釉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瓷器美观。

我国古代陶瓷釉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釉的成分,可以分为石灰釉、长石釉等;按照烧成温度,可以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按照烧成后的外表特征,可以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结晶釉、玻璃釉、开片釉、窑变釉等。此外,施釉方法也有多种,如浸釉、蘸釉、浇釉、喷釉、荡釉、滚釉、刷釉等。

釉与器物窑口鉴定

古代陶瓷生产,釉的材料来源,同胎土一样,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由于釉的成分不同,以及烧成温度、窑内气氛、施釉方法、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地区、各个窑口的陶瓷产品在釉方面往往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如唐代寿州窑瓷器以生产黄釉为主,另外还有黑釉、茶叶末釉和窑变釉等。黄釉色调深浅不一,釉色呈现出黄、蜡黄、鳝鱼黄、黄绿、黄褐等色,器物积釉较厚处常呈现翠青色窑变釉。采用蘸釉法施釉,一般施釉不及底,多数器物的底和圈足无釉,常有流釉现象,在器物下腹部出现蜡类痕。釉层厚薄不均,釉色浓淡不一,玻璃质感强。胎釉结合有时不紧密,出现剥釉和自然开片现象。

古代瓷窑,有的虽然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但一般都以一种或几种釉色的产品而闻名。如邢窑、定窑的白釉,寿州窑的黄釉,汝窑、南宋官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的青釉,建窑的黑釉,钧窑的天青釉、月白釉、玫瑰紫釉等。一些窑口釉的特征,有时甚至比胎的特征更明显。有经验的古陶瓷鉴定者,有时只需要看一看器物的釉,即能大致断定其窑口。如钧窑的蚯蚓走泥纹、定窑的蜡泪痕与竹丝刷痕、宋代耀州窑瓷器底足处的姜黄色釉等特征,这些都是鉴定瓷器窑口、乃至真伪的要点之一。

提高日用陶瓷釉面质量的探讨


陶瓷是我国文明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享誉四方。近些年,中国日用陶瓷销量大增,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日用陶瓷釉面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釉面光泽度、光滑度直接影响陶瓷的外观,以及清洗、使用等等,因此进一步研究影响日用陶瓷釉面质量的因素,并采用合理的措施,提高其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日用陶瓷餐具 青花园林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日用陶瓷出口数量不断提升,转变过去以量取胜的观念,实现规模型向效益型增长的转变,生产高质量日用陶瓷,是世界陶瓷大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陶瓷釉面是影响陶瓷质量的关键因素,探究提高日用陶瓷釉面质量对策,对提高日用陶瓷整体质量,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1、影响日用瓷釉面质量的因素

随着我国在陶瓷烧制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优化,过往陶瓷产品容易产生斑点、规整的不佳与瓶体偏白等现象利用过筛法、采用不同温度烧制等方式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陶瓷用品的制作上,釉面质量层次不齐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同时该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陶瓷制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的最大阻碍。

由于胚体与工艺的影响和限制,陶瓷釉料在熔融无法充分进行,再加上胚釉之间的反映,导致釉中一些成分挥发,因此高温下的釉料不能达到像玻璃一样的均一组织,而往往是内层、外层分布很不均匀的玻璃质和晶体的混合物,进而影响釉面的光泽度。另外,如果釉的粘度过高,在其中会残留一部分气泡,这样会影响釉面的平整度。

釉的性质受着坯体的影响:因为胚体是釉的承载体,釉是依附在胚体之上的,两者联系非常紧密,胚体的性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釉的性质。两者相互作用,釉的一部分组成会被溶解扩散掉,胚体表面的波纹,会影响釉面的平整度。高温作用下,胚体组分之间、胚釉之间产生反映,并释放气体,通过釉层。此时如果无法合理控制,那么气体不能充分释放,就会残留在釉内,导致釉面出现坑洼,并使釉面性能发生改变。

杂质的影响:为了提高釉的粘附能力和釉浆的悬浮性,釉料中都引用了一定数量的粘土原料,这些粘土原料的引人,一方面,提高了釉料中Ah03的含量,另一方面,也带人了一定数量的云母类杂物和游离石英颗粒,由于这些云母和游离石英不易磨细、颗粒较粗,在高温下往往不易溶解而以晶体的形式残留于釉中。这些云母和游离石英晶体的存在,一方面降低釉的折射率,另一方面,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体积变化,易使釉层产生“发裂”,也会影响釉面光泽。

景德镇富贵吉祥青花瓷器餐具

2、如何提高日用陶瓷釉面质量

为更好提升釉面质量,首先要保障釉面的光滑程度高、无凸凹等缺陷。其次,陶瓷瓶整体性较好,手感无明显的缺陷,同时其通透度要好。为妥善做到上述两点要求,制作者需要在釉料、烧制工艺三方面入手。

2.1釉料选择

2.1.1采用不含铅且抗腐蚀能力相对较高的色料与釉料

针对白瓷类陶瓷瓶,通常情况下采用不含铅的釉料进行烧制。针对低温处理的陶瓷瓶,需要采用无铅熔块进行烧制。而部分出口用的陶瓷制品,在进行纹路绘制前需要严格控制其铅含量与镉溶出量,保证其成分中不含有铅元素。最后,针对部分对色彩要求较高的色釉产品,需要在色料选用上加以检测,确保使用的色料符合无铅的规范。

2.1.2使用无铅、镉装饰燃料

为更好迎合目前我国陶瓷釉面的欧盟新标准,在陶瓷瓶尤其是需要低温烧制的陶瓷瓶上,只有使用不含铅与不含福的色料进行上色,并对其烤花的过程加以严格的控制,如正确区分有铅与无铅的产品加以不同的熔炉进行烧制、把控好烧烤的温度等。

2.2釉料配方

釉料配方种类非常多,而好的配方,比如要符合以下条件:

(1)釉的烧成温度与胚体相互适应,能够在预定的烧成气氛与烧成温度下,生成如同玻璃相组织一样的结构;(2)釉溶液的粘度稍稍高于2000泊;(3)釉的膨胀系数小于胚的膨胀系数,也就是a胚-a釉≈10×10-7;(4)釉的折射率相对较高,因此在配置的时候,要采用发生率较高的原料,这样可以釉面的光泽度会更好。

2.3工艺分析

2.3.1制釉工艺

积极引入先进的制釉工艺,将高压注浆法、等静压成型法、冷塑型成型法的技术用于我国日用陶瓷制品烧制上,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优化调整,更好还原出我国传统的工艺手段。同时,对石膏制品加以优化,改善过往模型不平整的问题。其次,在釉料的原料配比上加入一定数量的金属氧化物,以期解决釉料在高温下呈现的不稳定状态,切实扩大釉料使用上的可融范围。最后,采用机械上釉的方式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并在保障釉面平整的基础上,保留0.35至0.4毫米的坯面区域,便于日后的调整作业。

另外,在制釉工艺方面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精选粘土原料,将其中的杂质以及有机物去除,如果粘土中含有游离石英以及云母较多,那么必须要进行淘洗加工,增强其纯度。

(2)对釉料中那些在加热时体积变化较大的原料,如石英、滑石、氧化锌等。最好先单独锻烧再配料,即以熟料的形式引人釉中,使晶形和体积趋于稳定,或促进这些氧化物在釉中的熔融或溶解。适当提高釉料的细度,采用熔块釉时,釉料中的石英最好全部加到熔块中。使石英更容易溶入釉液中,形成均质的玻璃体。此外,釉料研磨得越细,就能使釉料各组分得到充分均匀的混合,可以促进石英在高温中的转变,并使熔融趋于完全,这些都有利于提高釉面的平整与光滑,并使光泽增加。

2.3.2烧制工艺

如果单纯从提高釉面质量的角度来考虑,烧成过程中应该使釉料排除气体、促进熔融、防止挥发、获得无气泡、无结晶、无分相、均质透明平整光滑的釉面。

就陶瓷烧成而言,有两类基本不同的烧成制度,即还原焰烧成和氧化焰烧成。南方各瓷区,由于瓷泥中含铁质较多,一般采用还原焰烧成,使氧化铁转变成氧化亚铁或低铁硅酸盐玻璃,瓷胎白里泛青。北方各瓷区,由于瓷泥中含氧化钦使其转变高价钦,瓷胎白里泛黄。一句话,要制定合理的烧成制度,应该是要有合理的温度曲线,临界点准确,阶段清楚,氧化阶段要充分氧化,高温阶段(不论是还原焰或氧化焰烧成)都要使气氛稳定合理,要使釉料在熔融的全过程中处于较稳定的压力(正压或负压)、气氛和温度下成熟,防止釉溶液性能(如粘度、表面张力等)的波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烧制工艺上,相关的制作人员要改变过往一次烧制完毕的观念,将二次烧制与多次烧制的手法运用于陶瓷制作上。同时,要积极使用更为清洁环保与成本低廉的无匣明焰烧成技术。在借鉴国外先进烧制技术的时候,除了本行业的相关经验与方式以外,可在跨专业区域寻找陶瓷制作上的共同点,并将其化为己用更好在自身的制作陶瓷瓶上。

2.4外观装饰

釉面外观装饰,也属于釉面质量的一部分,优美的图画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能够大大提升釉面质量和观赏度。

为了保有我国陶瓷制品产业的生命力,相关的从业者应当向其他产业如服装设计产业、工艺美术行业等积极吸取经验,对日用陶瓷产品外观设计做出应有的创新改变,绘画设计工作作为重点内容,除了加强其设计以外,还需要对其上色使用的釉料加以优化,要选用高质量、高品阶的釉料,保障绘画纹路的清晰明亮。此外,还要针对瓶体的印花技术加以提高。采用更为高档花纸,创作如浮雕效果、金属效果等花纸。

3、结语

本文针对日用陶瓷釉面质量控制相关内容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日用陶瓷釉面质量的因素,接着提出了如何提高釉面质量的对策,从釉料选择、烧纸工艺以及制釉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我国日用瓷产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瓷器“釉”与瓷釉的区别


瓷器上的釉水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加以水稀释,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

宋代名釉

影青釉:釉色青白中带有深浅不一的浅湖色;表面晶莹润澈,透明性强。宋代景德镇著名瓷釉。(注:施以影青釉的瓷器叫做“影青瓷”,瓷质坚硬,釉色似白而青,暗雕花纹的话,凹凸交接处因着釉略后,釉色泛青;器身平整处着釉较薄,青中透白)。也叫“隐青”或“映青”。影青釉属“铁系釉”,以铁为着色剂,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1.5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300℃。

元代名釉

釉里红:(注: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把产生于宋代、盛行于元代、并在元代成为名贵品种的釉里红看作是颜色釉的一种,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釉里红不是颜色釉,而是一种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色料。釉色红黑之中泛紫;在高温窑火中易流动,呈色及其不稳定。是元代景德镇著名的釉下彩绘色料。

釉里红一般研磨极细后,用于彩绘材料,和元代的“青花料”共同构成“红”和“蓝”色料(注:釉里红的用法等同于青花料的用法,但是和其它颜色釉的用法相比较来说差异较大,原因就在于它的呈色难度比其它颜色釉都要大)。釉里红也叫“元紫”或“钧紫”。一般人把釉里红归属为“铜红系釉”,以铜化合物为着色剂。釉里红绘制在生坯上后,需再罩上一层与之匹配的青白釉以1280℃至1320℃温度烧成。

明代名釉

甜白釉:在色调上温润如玉,清甜滋润,故称“甜白釉”。明代永乐朝景德镇的著名瓷釉。(注:甜白釉和青花料相容性好,且在色泽上既能有效衬托清华发色效果,又能和青花的蓝色相映成趣,在一定程度上说为成就明代青花的历史地位功不可没)。又称“填白釉”。甜白釉属“铁系釉”,以铁为着色剂,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1.5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280℃。

浇黄釉

在色调上黄润光滑,如葵花初开之色。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著名瓷釉。多用于刻有花纹的瓷胎,黄色纯正且透明性强,刻画的花纹清晰可见。也称“娇黄釉”。浇黄釉属“铁系釉”,以铁中的赭色为着色剂,在生坯上施釉适合厚度为1至2毫米,烧成温度为1250℃至1280℃(注:在素烧坯上施浇黄釉900℃左右的温度在红炉亦可烧成)。

铁系釉

在色调上深沉安定,不脱口,无浮光也没有流淌现象,口底有都有灯芯边——这个“灯芯边”在鲜红釉面的衬托之下显得轻松舒缓(注:清《历代名瓷图谱》中对祭红的说明文字:……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祭红是明代宣德朝成功创新的著名瓷釉(注:由于当时烧造这种红色釉是为了装饰大明皇权的祭器,其他任何器皿上都不被允许使用,是皇权唯一可以使用的瓷釉,所以被叫做“祭红”)。

祭红

景德镇方言中“祭”和“醉”发音一样,所以又把祭红叫做“醉红”,同样因为方言的原因,还有把祭红叫做“极红”或者“鸡红”(注:又由于这种红色釉湿润温和,镇民们又把祭红称作“霁红”;)。明代晚期,祭红开始被允许在其它器皿上进行装饰,但是祭红釉对烧成条件的敏感性极大,因此成品率极低,成功烧造之后身价高。(注:历史上历代官窑在配置祭红釉时,都不惜工本,使用珊瑚、玛瑙、寒水石、玉石、珍珠、黄金等,但是极少有成功作品存世)。祭红釉属“铜红系釉”,在生坯上施釉,以1250℃至1320℃的温度烧成。

清代名釉

桃花片:一种浓淡相间的浅红色,颇似桃花、海棠红色调,故称“桃花片”或“海棠红”,也称“美人醉”或“美人祭”。清代康雍时期盛行的著名瓷釉。其色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呈色变化大,是色釉里最难烧造的瓷釉之一(注:因其呈色千变万化极难掌握,按照呈色效果得名不同:呈淡色时称做“粉红”或“豇豆红”;呈粉红又略带灰色时称“乳鼠皮”;呈色最为艳丽时才叫“美人醉”;呈粉红又略带绿点时叫“胎果青”;呈粉红又略有积块时被叫做“孩儿脸”)。桃花片属“铜红系釉”,是颜色有发生“窑变”现象的典型代表性瓷釉。一般在生坯上先施较薄的青白釉,再施桃花片釉,最后罩一层白釉,以1250℃至1280℃温度烧成。

郎红

在色调上发类似于红宝石般的鲜艳红色。清初郎廷极督陶期间景德镇著名瓷釉。又称“宝石红”或“郎窑红”(注:据说郎红釉的形成有偶然性,是在仿明“祭红釉”时因配置误差或者烧成控制不当,阴差阳错烧制出“郎窑红”瓷釉,从配釉、工艺、烧成等情况推测,这种推测有相当的可信度)。郎窑红属“铜红系釉”。郎红釉也是极难控制的瓷釉之一,是容易发生“窑变”的代表性瓷釉之一。在生坯上均匀施釉,以1300℃至1320℃的温度烧成。

乌金釉

在色调上乌黑如漆、光泽发亮。我国名贵高温色釉之一。清代康乾年间景德镇著名瓷釉(注:乌金釉是在定窑和建窑的瓷釉基础上创新得出的,同时得益于产于景德镇本土的乌金土,这种土含铁量在13.4%,色泽纯正)。乌金釉属“铁系釉”。在生坯上施釉1至1.5毫米,以1250℃左右温度烧成。

冬青釉

在色调上青中泛绿,釉面浑厚明亮,质坚有寒光,故名“冬青釉”。大清乾隆朝以后景德镇的著名瓷釉。也叫“冻青”(注:冬青釉是实际上是仿北宋东窑瓷釉而制,所以原本应该叫作“东青”。景德镇在明代时只仿釉色,乾隆朝冬青釉瓷盛极一时,后来把高级瓷泥生产的冬青釉瓷叫做“东正器”)。冬青釉属“铁系釉”。在生坯上施釉厚1.5毫米,以1300℃温度烧成。

茶叶末

是由督陶官唐英研制官釉时新创的,最开始分为“鳝鱼黄”、“皮绿”和“黄斑点”三种单独色釉,后整合出在色调上呈暗绿色,又散布着暗黄色星点的一种瓷釉,看上去像茶叶细末,被叫做“茶叶末”(注:茶叶末釉面呈亚光状态,一般研磨的颗粒较粗,故意保留较大颗粒的铁、镁与硅酸化合物,可使暗黄色星点形成机理,从而产生结晶)。茶叶末是清雍正朝景德镇著名瓷釉。茶叶末属“铁系釉”。在生坯上施釉1毫米左右,以1250℃至1280℃温度烧成。

祭蓝

在色调上鲜艳发亮,釉色不流淌,无纹理,呈色稳定(注:是从天蓝釉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因为釉色积淀深沉,又叫“积蓝”)。清代著名瓷釉。在祭蓝釉烧成的瓷器上,用金水描绘各种花卉图案再经红炉焙烧,形成“祭蓝描金彩”(注:这是釉下和釉上综合装饰手法,金线耀眼,相得益彰)。祭兰以钴为着色剂,配以釉果、长石,以钙、镁做助溶剂。在生坯上施釉,以1280℃至1320℃温度烧成。

影响彩色卫生瓷釉面色差因素


随着卫生瓷工业的发展,生产技术和陶瓷配方的不断改良,卫生瓷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与之相适应的产品釉面质量和产品颜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在生产卫生瓷的过程中产品釉面由于色料的质量、施釉的工艺参数,色釉的制备以及烧成气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品釉面经常不同程度的出现色差缺陷,致使陶瓷产品分成若干个等级甚至作废,从而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影响釉面色差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色料

工业卫生瓷所用的色料,大多数是人工合成的显色无机化合物。色料质量的优劣,对产品釉面色差的产生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厂家生产色料的配方不同、工艺流程也有所差异,生产色料的工艺流程—般要经过进厂原料的预处理、配比、混合、烧成、细粉碎、洗涤、脱水、烘干、打粉、包装使用等。由于加工所用原料质量有所波动,同一厂家生产同一配方的色料,呈色也有所波动。

二、色釉的制备。

色釉是按一定量的原料和色料配制而成的,是与坯体的配料相辅相成的,经过研磨过筛、以及施釉后,在高温下熔融而覆盖在坯体表面的玻璃层,各厂家生产彩色卫生瓷的配方不同,有用透明釉做基础釉,也有用乳浊釉做基础釉,各原料配合的比例也各不相同。配合色釉时各原料的用量一定要准确,色料用量更要精确,这是容易产生色差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制备过程中,釉浆细度、色料颗粒大小控制也有影响。球磨时间过长,颗粒细,会削弱颜色,并且施釉时易使釉面开裂、烧后釉面易滚釉。球磨时间不足,颗粒太粗,会使釉浆悬浮性降低色料在釉浆中分布不均匀,这是产生色差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三、施釉。

施釉是将充分悬浮的釉浆涂敷于坯体表面,坯体吸收了釉浆的水分,于是原来悬浮在釉中的固体粒子就均匀地积累在坯体表面。在坯釉的化学组成及操作工艺相同的条件下,釉的厚度愈重、呈色愈深。因而,色釉的施釉厚度对釉面呈色的影响不可忽视。施釉薄,呈色变浅,容易导致釉面的光泽度差。坯体釉层厚薄往往取决于釉浆的比重、粘度、施釉气压、喷釉次数和喷釉时喷枪与坯体的距离,所以,坯体施釉厚薄是否均匀,是克服色差的重

要关键。

四、烧成

烧成是生产陶瓷制品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工序之一,科学地制订和执行烧成制度,选择最佳的烧成气氛对克服色差等缺陷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色釉对烧成制度极为严格,烧成气氛,烧成温度高低以及保温时间的长短对颜色的呈色变化有着重要影响,烧成温度偏高,烧成时间和保温时间过长都会引起色料挥发而出现色差,所以,烧成温度或烧成气氛的变化,是产生彩色卫生陶瓷色差的主要原因。

我们弄清了影响卫生瓷呈色变化的因素后,就应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克服色差缺陷的具体措施,求得解决来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1、每批引进的原料和色料,应进行反复的试验,选择理想配方,一旦优选使用,不要随意变动。

2、球磨机制备不同的色釉时,要清洗干净防止不同的色釉混合产生色差。

3、制成的釉浆要悬浮性好,在色釉中着色物质应分布非常均匀。

4、制备的色釉在生产前应预先试喷或烧色板,与样板对色确认后,方可生产。

5、加强色釉的工艺控制,出磨前应测定釉浆的比重、细度、粘度等是否达到要求,确认后方可出磨。

6、严格施釉操作,坯体所喷釉的厚度要达到标准且厚度要保持一致,釉面要保持均匀、平滑,减少不必要的色差。

7、要稳定窑炉的烧成制度,克服窑内的上下温度差,确定烧成气

蝙蝠纹瓷器的特征与价格变化


蝙蝠虽乃异形生物,形态奇特,但因其谐音“福”,所以常常被作为“吉祥、幸福”的象征。而蝙蝠纹在中国传统装饰中更是常常被使用的,比如瓷器中的蝙蝠纹,细致精美,为瓷器增色不少。那么蝙蝠纹瓷器有何特征,其价格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首先,蝙蝠纹瓷器也分两种,即单独以蝙蝠纹为独立主题的瓷器与以蝙蝠纹作为辅助纹饰的瓷器,这两种瓷器各有千秋。以前者为例,以纯粹的蝙蝠纹作为装饰,在瓷器的腹部、底部都绘制上各色蝙蝠,或者大小相团、或者倒飞、挂壁,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线条流畅优美,观赏性很高;而后者则更注重蝙蝠纹与瓷器寓意的结合,这种蝙蝠纹瓷器往往会有一个主题,如:祝寿、平安等等,所以在蝙蝠纹的基础上绘制祥云、如意、寿桃等等,不仅使瓷器画面更加丰盛、喜气,寓意也十分吉祥。

但蝙蝠纹瓷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图案较为复杂,这就对瓷器的精细度与画面的布局有了一定的要求。以“五福捧寿”这个经典的主题蝙蝠纹为例,虽自康熙以来清瓷重色彩的运用,但因为五蝙蝠与一个“寿”字的组合已经线条繁多、布局紧凑了,如果加之过于绚丽多变的色料,会导致瓷器画面乱而不雅。所以蝙蝠纹瓷器在画面丰盛之外,还有注重布局、偏好简洁的特点,不会杂色过多,在青花瓷中有不俗的表现。

同时,蝙蝠纹瓷器因为其“祝福”、“祝寿”等等充满祝愿真情的美好寓意,往往选用饱和度较高的色料,如粉黄、明红、宝蓝等等,色虽丽而不杂、形虽满而不乱。并且清代的蝙蝠纹瓷器多采用粉彩,较之前朝多了些富贵华丽之美,且这一时期的蝙蝠纹也开始富于变化,特别是乾嘉时期,整体画面优美生动,色泽鲜丽饱满,加之釉面丰厚莹澈,品相佳者好寓意与观赏性具备,可以卖出极高的价格。

总体而言,蝙蝠纹瓷器因通“福”音,所以常常被作为“吉祥、幸福”的象征。而蝙蝠纹因为其精细、复杂,对画面的布局、色料选择要求较高,一般来说,粉彩与青花的蝙蝠纹瓷器都是表现力绝佳的,虽然色料的饱和度较高但并不冗杂,画面美而色泽鲜丽,尤其以乾嘉时期的蝙蝠纹瓷器最具收藏价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元代瓷釉成分的变化与釉面显色》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元代瓷釉成分的变化与釉面显色》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的釉面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