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卷土重来未可知欣赏

诗词是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想要学好语文,诗词的功课也不能落下,哪里有快速帮助我们理解诗词的文章?小编为你推荐《唐诗:卷土重来未可知欣赏》,更多诗歌内容敬请关注淘词网

摘要

作者介绍: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卷土重来未可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

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注释:

⑴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⑵兵家:一作“由来”。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

⑶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⑷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

⑸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创作背景:

杜牧于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

赏析:

诗作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男子汉”三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诗类似。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精选阅读

唐诗:鸳鸯欣赏


摘要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前者被认为是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后者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自己培养的政治团队,如果表现出色,也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官僚的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有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唐]李商隐

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

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

鸳鸯

唐诗:立春欣赏


摘要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

唐诗:天涯欣赏


摘要

《天涯》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作者沦落天涯,又值春残日暮,人有情而鸟无意,伤春伤时又自伤身世。首句平直叙起,蕴藏着极深沉凄惋的感情;次句使用“顶针”格,重复“天涯”二字,再点题意;转句用意深婉曲折,在婉曲回环中见奇警;结句余音袅袅,哀艳动人。全诗短短二十个字,运用寓情于景、移情于物的手法,用极艳之语抒发了极悲之意,明白如话而又宛转多姿,极有盛唐绝句风味,较典型地反映出李商隐的艺术创作特色。

[唐]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

为湿最高花。

天涯

唐诗:可惜欣赏


摘要

《可惜》为杜甫所作一诗,五言律诗体裁。诗文借咏叹时光荏苒,聊表作者临世事变迁之孤愁,山河败落之无奈。

[唐]杜甫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可惜

唐诗:闲适欣赏


摘要

七律《闲适》作于洛阳,时诗人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所谓分司东都,就是以太子宾客的名义,派往洛阳工作,是一个高级闲官,品级高(正三品),禄俸厚。这两句是说,无论是风光和暖时外出游赏,还是雨雪严寒时邀朋宴饮,供给都是不成问题的。然而,正因为无事可做,等于坐冷板凳,“官不卑”,实“闲适”,“只是蹉跎得校迟。”,意在言外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唐]白居易

禄俸优饶官不卑,就中闲适是分司。

风光暖助游行处,雨雪寒供饮宴时。

肥马轻裘还且有,粗歌薄酒亦相随。

微躬所要今皆得,只是蹉跎得校迟。

闲适

唐诗:桥欣赏


摘要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

[唐]李峤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

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唐诗:梅欣赏


摘要

诗词大全为您提供赠梅处士,赠梅处士 张籍,赠梅处士赏析,赠梅处士原文,赠梅处士的意思,赠梅处士全文,赠梅处士出处,赠梅处士张籍,张籍赠梅处士.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唐]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唐诗:初夏欣赏


摘要

李世民(599-649), 陇西成纪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武德九年(626)继位,改元贞观,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在位期间,重文教,是唐初文学事业的实际组织者。

[唐]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初夏

唐诗:梅雨欣赏


摘要

《梅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诗中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壮美与纤丽互见,宏观与微观俱陈。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壮阔。

[唐]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梅雨

唐诗:杜鹃欣赏


摘要

在中国古籍中,杜鹃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杜鹃也因此走进古代文人的写作视角,成为文学中一个经常使用的意象。本文将结合文本分析与杜鹃有关的神话传说,试图以此探究出历代文人笔下杜鹃意象之神话渊源。

杜鹃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

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上一篇:皿的组词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