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与狐谋皮

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故事,深入的学习成语故事对你的终生受益,哪里的成语故事值得我们分享的?这里给大家带来《成语故事:与狐谋皮》,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与狐谋皮成语故事/成语典故】

鲁国有一位国君,想让孔子来担任自已国家的司寇(一种职位),便去征求左史官左丘明的意见。

国君说:“哈哈我想叫孔子来担任司寇,你意下如何?”

左史管说道:啊!我看这事不太好办哪!”

国君问道,哦!怎么个不好办啊

“大王,孔子是当今公认的圣人哪!圣人是什么概念那和神仙没什公区别呀!那假如要圣人当官,其他人怎么敢和他做同事呢!”

“大王!我给您讲个故事吧!”

周朝时有个农夫好逸恶劳,平日里总喜欢胡思乱想。

一天他在树下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穿了一件狐袍走在大街上。

旁人羡慕不已,议论纷纷。

“哇!好美的狐皮太衣,瞧瞧这毛色!”

“对呀!这皮衣穿起来多上档次,完全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农夫醒来后发现是场梦,便自言自语道“唉!原来我又在做白日梦,不过我要是真能有件狐皮该多好啊1可惜皮大衣太贵了!村子东边的树林里不是有一只白狐经常出没吗?我何不去向它借一张狐皮来缝制一件狐袍呢!"

于是,他找到狐狸:

“狐狸老兄,能把你的皮送给我吗?”

狐狸听后,一溜烟跑开了。

“村子西边的草场上不是有群羊吗?我何不去向它们要几斤肉吃,哈哈!我真是天才”农夫又有了主意。

于是农夫又来到羊群,

“羊兄弟!我好饿啊!你们能不能把肉割下来一些给我吃!”

羊群听到农夫的话后,也都跑开了。

“大王!那个农夫之所以一无所获,原因在于他找错了对象。现在打算让孔丘当司寇,却与那些会因此而辞官的人商议,这和农夫在与狐谋皮、与羊要肉有何不同呢!”

“哦!有道理呀!”

【与狐谋皮成语道理】

与狐谋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厉害冲突,一定不能成功,现多用来形容跟恶人商量要其牺牲自已的利益,一定办不到。

扩展阅读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 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 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 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 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 亡羊补牢 ,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成语故事:背道而驰


【成语】: 背道而驰 背的成语、驰的成语接龙

【拼音】: bèi dào ér chí

【解释】: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魏国的臣子季梁,奉命出使到外国,可是他在路途中听到魏王准备要攻打赵国邯郸的消息,就赶紧回国去劝魏王。

匆忙回国的季梁对魏王说:“我在太行山下,看到一个驾着车子的人,他赶着马想要去北边,说他准备到楚国去。”魏王说:“楚国应该是向南走的,为什么他要往北走呢?”

季梁回答说:“我也这么跟他说的啊!可是,他认为他的马是匹好马,速度非常快,加上他也带了足够的钱;而且车夫经验丰富,所以他觉得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此,他不听我的劝告,就继续往北走了。”魏王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这个人是个疯子。虽然他有很多好的条件,但是他却往反方向走,怎么可能到得了目的地呢。”

接着季梁就告诉魏王说:“大王说的话一点也没错。但是,像大王现在这样一直攻打附近的国家,这种举动也会让大王离称霸的目标越来越远,这不也是和那个往反方向去走的人一样吗?”

成语故事:从善如流


【成语】: 从善如流 从的成语、流的成语接龙

【拼音】: cóng shàn rú liú

【解释】: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成语故事】: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从善如流指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自然。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