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鉴赏

从幼年开始诗歌与诗词就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诗词上面的知识犹如广阔的海洋,无穷无尽,诗词理解技巧在哪里可以学?下面有关诗词的内容希望你能够喜欢!

摘要

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出处

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原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

逾:更加。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赏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羽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m.taOCI52.cOM

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小编推荐

唐诗:江雪 柳宗元鉴赏


摘要

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805年—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他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 柳宗元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唐诗:鸟的诗句鉴赏


摘要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的诗句

【注释】: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们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我们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唐诗:霜落荆门江树空鉴赏


摘要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出自唐代李白的《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霜落荆门江树空

译文

荆门山秋来霜降,树叶零落眼前空;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

此次离家远行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

注释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空:指树枝叶落已尽。

布帆无恙: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此处表示旅途平安。

鲈鱼鲙: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

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

唐诗:江雨霏霏江草齐详细解释


摘要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唐朝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出处

唐•韦庄《台城》

原文

见“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霏霏:(雨、雪、烟、云等)很盛的样子。

赏析

诗句的意思是,江上下着迷濛的细雨,江岸的青草已经齐刷刷地长起来,铺满了岸边。六朝的繁华如春梦逝去,了无痕迹,只有鸟儿还在空自啼叫。诗有一种深沉的历史兴亡感,与杜牧的“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意境相似。

江雨霏霏江草齐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唐朝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韦庄是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与温庭筠并称“温韦”。韦庄的弟弟韦蔼所编之《浣花词》流传。《花间集》收四十八首。杨慎《升庵外集》评韦庄词“明白如画,蕴情深至”。况周颐《蕙风词话》称他“尤能运密如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近人王国维谓之“骨秀也”,评价更在温庭筠之上。

唐诗:江村解析


摘要

《江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作者便作此诗借景抒怀,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首联描写环境,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也就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颇有生活情趣。

[唐]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村

唐诗:鸟详细解释


摘要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与儒者论理,与居士论道,与佛家论经。如果说李白是世间的精灵,随性而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济天下,仁义无边,又在知足中寻求解脱。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诗:我宿黄山碧溪月下一句鉴赏


摘要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出自唐代李白的《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我宿黄山碧溪月下一句

译文

昨夜是谁唱出吴地的歌声,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

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而闻听山岩下的歌音。

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

早晨才知道您果然是位隐逸之士,便提盘沽酒并以霜栗当饭助兴。

酒至半酣您又发出江涛海啸的歌声,使我的愁绪在酒杯中消失殆尽。

注释

①《江南通志》:黄山,在太平府城西北五里,相传浮丘翁牧鸡于此,又名浮丘山。此诗所谓及下首“鸡鸣发黄山”,正是其处,在太平州当涂县,与徽州、宁国二郡界内之黄山,名同而地异矣。

②吴会,吴地也,详十二卷注。

③《说文》:“酤,买酒也。”

唐诗:黑云压城城欲摧赏析鉴赏


摘要

本诗描写北方边塞上一座城池被外族军队包围后,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守城将士下定决心,坚决守卫,誓死报国;诗人李贺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对出击外族侵略热烈将士赞颂。这句诗意思是:战事急危得就像浓厚的乌云笼罩,象要把整个城头压毁一样。“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诗现在多用来形容邪恶势力一时猖獗所造成的紧张局面。

黑云压城城欲摧

出处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如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赏析

注释

压城:笼罩着城墙。摧:垮塌。

赏析

本诗描写北方边塞上一座城池被外族军队包围后,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守城将士下定决心,坚决守卫,誓死报国;诗人李贺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对出击外族侵略热烈将士赞颂。这句诗意思是:战事急危得就像浓厚的乌云笼罩,象要把整个城头压毁一样。“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诗现在多用来形容邪恶势力一时猖獗所造成的紧张局面。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称他为李昌谷。因擅长写鬼魂,被世人称为“诗鬼”。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宋词:地上碧苔三四点鉴赏


摘要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地上碧苔三四点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随处可见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不由的浮现出了笑意。

注释

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逢迎:碰头,相逢。

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双脸:指脸颊。

唐诗:江雨霏霏解析


摘要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唐朝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出处

唐•韦庄《台城》

原文

见“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霏霏:(雨、雪、烟、云等)很盛的样子。

江雨霏霏

赏析

诗句的意思是,江上下着迷濛的细雨,江岸的青草已经齐刷刷地长起来,铺满了岸边。六朝的繁华如春梦逝去,了无痕迹,只有鸟儿还在空自啼叫。诗有一种深沉的历史兴亡感,与杜牧的“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意境相似。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唐朝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韦庄是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与温庭筠并称“温韦”。韦庄的弟弟韦蔼所编之《浣花词》流传。《花间集》收四十八首。杨慎《升庵外集》评韦庄词“明白如画,蕴情深至”。况周颐《蕙风词话》称他“尤能运密如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近人王国维谓之“骨秀也”,评价更在温庭筠之上。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