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养壶艺术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七件事。茶,不可一日无,讲究饮者,对茶、水、薪、壶、之茶道、茶事、茶艺、茶具、茶的冲泡、茶的品味。茶的文化都有一番研究。饮茶自有它的真趣,客来敬茶,礼谊增情;口渴饮茶,润喉解渴;闲静品茶,修身养性;疲劳喝茶,舒筋消累,滞食用茶,去腻消食;烦恼吃茶,去燥清心。茶有解渴、健身、美容、除疾之功能,又富有欣赏,康乐之情趣,茶不仅是一种饮料,也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杯茶在手,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地处幽雅的饮茶环境之中,用上名贵高档的茶具、茶器,品茶玩味,妙趣横生。相约自己品泉茗茶,这既是一种丰富的物质享受,也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唐代诗人钱起写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李嘉的诗写道:”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都说出了茶艺之美,美不胜收,使人悠然神往。

我国文豪鲁迅先生饮茶有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必须有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由此,会喝茶不等于会欣赏啊,而会泡茶会欣赏茶,则才能会喝好茶,才能探知茶的佳处,才能步入高层次的茶艺境界。

1995 年,我夫妇受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工商文化协进会“的热情邀请和中国国务院台办的玉成,在台北举办了”夫妇暨学生的紫砂陶艺作品展“。展览期间,有幸结识了很多茶艺专家,并和他们开展了对泡茶,茶道、茶艺、品茗、养壶等方面的广泛交流,领悟了不少泡茶、养壶的知识和法则。

讲究饮茶者,大都采用了宜兴紫砂壶,容积一般在800cc-200cc为多。泡茶时,首先,观于茶形,闻于茶香,选好茶后用茶抄抄起卷紧如珍珠的茶叶,倒入紫砂壶中,发出清脆的”嘀嘀... ...“之声,随之注入沸水,壶口泛出茶泡沫,用壶盖轻轻括去茶泡沫,壶盖盖约一二分钟,把壶中茶汤倒入放有茶滤斗的牛奶杯中(此杯在茶道中称公平杯),这叫洗茶,再把奶杯中的茶分别倒入闻香杯和口杯中,再把杯中的茶汤浇在紫砂壶上,人称”茶汤养壶“。然后开始泡茶,一巡巡的泡,一杯杯的饮,使大家真正领略到台湾茶的扑鼻茶香,和妙不可言的润喉甘甜滋味。台湾同胞喜用紫砂壶沏泡台湾茶,并一致认为台湾的茶,唯有用宜兴的紫砂壶,才能沏出真茶之味。用宜兴紫砂壶泡台湾茶,才能更得壶之真趣,什么样的茶,该取什么样的壶,沏茶饮茶怎样用好壶和养好壶,都有一番科学的方法和养壶之术。沏好茶的壶,周身是热的,浇在壶身上的茶汤容易被壶热蒸发,同时也容易被壶体表面吸收,另外,新壶初用,不免有点土味,由于紫砂壶体壁内有双重气孔结构,使壶透气而不渗水,并容易吸收茶汁,使新壶逐渐在壶内留下浓郁茶香,使用的壶的表面往往会积有茶迹,这就需要”养壶毛笔“或”软的牙刷“在壶表面经常刷新,以保持清洁,这就称之谓”茶汤养壶“。如此日擦、涤加,壶的表面亚光逐起,愈用愈光亮,亦有人称亚光为”包浆“(葆浆),这种亚光(葆浆)用高温高压冲洗都冲刷不掉,甚显高雅品味,亦有人为使砂壶快些,光亮,用油手、油布在壶身揩擦,这种出现的光,称为”和尚光“,假如用清洁剂一洗,亮光随即退去,露出一块块的疤痕,很不好看,《阳羡茗陶录》云:”而爱护垢染舒袖摩挲,惟恐式去,曰吾以宝其旧色尔,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所以,切不要把油污垢物沾上壶身,一定要保持壶的洁净,才能养好壶。

另外一种养壶的方法:即每天早晨洗茶壶茶具时,把壶中的茶渣取出,在壶体周身润擦一遍,这样,一则可擦去壶身的茶垢结渣痕,二则经湿茶叶水磨一遍使壶体光润亮泽。

再一种养壶的方法谓:把瓦片(江南黑土瓦)磨成很细的粉末,用六层砂布包扎成枇杷大小的布球,趁茶汤浇在壶体时,砂布球沾上茶汤轻轻顺序抚摸使壶体洁净光润。在现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可采用精细磨料粉末替瓦片粉末做成砂布球,亦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还有人干脆把壶放在茶中煮,有的研制成功用机器养壶的养壶机,这些虽然有它另一方面的功效,但总觉不如日积月累的茶汁浇洗涤揩来的柔和绚丽。

宜兴紫砂壶,经久用,久养的功夫培养,养成了浑圆脂润,方敦厚重,珠玑隐现,肌体丰满,亚光宝气,似玉洁莹,像是撩开了神秘的面纱,看到了完美肌理的真容。紫砂段泥壶,有人认为”段泥壶泡茶容易脏,爱者甚少、“而今天我看到台湾人用段泥壶泡台湾包种茶,养好的段泥壶,如钟质之色。似玉石之光,击声之有铿锵声,胡玉胡金别有一番精神,朴质可爱。

有时雕装饰的《四方印纹竹壶》采用”茶汤养壶法“不仅养出了紫砂你可爱肌理,更使人迷惑不解的是,泥色之变,乍阴乍阳的呈色,衬托着薄薄的贴在壶面上的竹叶,如微风吹着的动感,方壶的面养出了似镜一般,真是养功独运,法度宜人。 又一件是还原焰烧成的黑紫砂壶,用”茶汤养壶“壶身呈瓦蓝黑色,黑而不墨,汁生光,瑰琦之窑变,如钟鼎陈明庭,端庄大方。红泥小壶,脂注如南国之红豆,灿若婉付精英。古旧紫砂壶,有的原是蓬头垢面,有的原是略有一点疵点和一些缺陷,通过清整理培养,用茶汤养壶法则,使他重新继续使用,切不可束之高阁,烟没它的光彩,相反,经人们泡茶使用,供养,哪怕壶上有一点小裂缝,疵点通过精心供养,还能自己愈合而不渗茶水,你说怪也不怪。在有书画陶刻装饰的旧壶、古壶上经养壶后,对笔法、刀法加强立体感,更有书卷气,逗人喜爱,有些旧壶,古壶,大都虽不出自大家之手,但都十分可爱,不禁使我想到曼公云:”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这才是真正欣赏艺术的艺术观,他给你从古典中品味到各种回味无穷的滋味来,使你爱不释手,道理也是如此,假如过分约束在法度之中,钻牛角尖,不免给人有一种倔犟,机械和呆板的感觉,缺乏手工艺趣味。陶,不仅是有严谨的制作造型工艺,它还有土的谫钵和火的艺术,在土于土稍有不衬中,难免会有一点缺陷的产生,只要不在显见之面,疵点勿超越一定的标准,它仍有存在玩赏的生命力,虽则与比较完美的作品相比价值上稍逊一筹,但在艺术欣赏中,这种难得的,特殊的,出格的作品,更有他的一种特有价值之处,”窑变“为宝,所有无需从这些微细处去过分计较而认为不足。阳羡茗陶录云:”吴笛美曰‘用涓人买骏骨,孙膑刖足事,以喻残壶之好’。伯高乃真赏鉴家,风雅又不必言矣。“恐就是这个道理了。

因壶适茶,因茶选壶,用壶养壶养出道理,愈是紫砂古壶、旧壶、愈能养出个名堂;愈是名人名作,愈容易养出精神;愈是别人感到难养的壶,愈能养成好壶、如果不是紫砂古壶,或泥质不好的壶,通过养壶还能把它鉴别出来,爱茶爱壶者,以适用的,实用的,时代的、科学的泡茶方法,养好紫砂壶,把握着茶、壶、茶的量、壶的容积、水、水温、水候、时间、形成优选的结构,编成规范的泡沫之法,乃使紫砂壶供真茶,色、香味皆蕴。养壶天趣,珍如珠玉,以自己的实践探索出紫砂壶确是世间茶具之首的科学道理。肌理之贵可与隋珠赵壁比美,玉不琢不成器,壶重养养出神。

用养壶之法,同时也能养好紫砂雕塑和其他紫砂艺品。充分显示紫砂自发暗光,人手可鉴,久且色泽生光明的真相,还报人间。我是个制陶(制壶)艺人,对泡茶、养壶能使紫艺显现

真、善、美的灵光宝相,仅刚入门,今以抛砖引玉,愿和同好为弘扬我民族文化和鸣共济。来共同享受茶艺、壶艺之乐。将这滴水穿石、不烦不燥的养壶之功,细拭保洁、日久持恒之科学养壶之术,使爱茶爱壶者悟出玩壶,养壶的道理和法则,培养出赏壶,藏壶的真情,玩物养志,从中陶冶我们的性情,以致达到休闲的美之享受。

编辑推荐

历代的紫砂壶艺术


 古,距今远矣;艺,离俗远矣。好古之人,恋艺之君,不愿随波逐流,不肯相信时间可以改变永恒的美。他们寂寞地搜寻,固执地坚守。他们找到了被时间这个永恒而严酷的滤器所淘下的艺术菁华,更找到了古往今来智者雅士同心向往的精神归宿。

历代艺术品正是由于文人骚客们的吟唱歌颂而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本篇所论之紫砂壶艺术,也正是由于文人的参与而成就辉煌。

在紫砂史上,最早有文人士大夫参与的事例是宋代的苏东坡。他设计了一款“东坡提梁壶”,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句。但保守地说,这大概只能算是美好的传说,采信证据不足。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应为元末蔡司霑《霁园丛语》里所云:“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这里罐即壶。

孙高士即元末名士孙道明,号清隐,曾名其居所为“且吃茶处”。今人无缘见此壶。中国古史以确信而著称,既见诸史料,必确有其事。由此可以说,元末孙道明应为文人参与紫砂壶事的第一人了。吴镇(元)在其著作《论画》中有“墨戏之作,盖士大夫之余,造一时之兴趣”,想必,这位孙高士就是这种“一时之兴趣”,于不经意间,偶尔在紫砂壶史上留下了自己的鸿迹。

真正受文人影响并明确有文人参与的紫砂壶制作,应推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清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记有“时大彬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眉公与瑯琊、太原诸公,诸公品茶试茶之论,乃做小壶”。这里的陈眉公为与董其昌齐名之陈继儒,时大彬作为一个身处底层的紫砂艺人,能与当时艺术界顶尖人物“品茶试茶之论”,可见大彬时名之盛。当然,“品茶试茶”之茶具,定为时大彬所作之大壶。那么这个大壶究竟有多大?可参见明人丁观鹏、文徵明所绘之画作,确实很大。按画作之比例,用现在的眼光看,应有2500C之多。这样的壶使用起来很是不便,很重。

这对“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结茅蓖山之阳……诗文虽短翰小词皆极风致”的陈继儒等人来说,肯定是难以接受的。明代是一个保守与前进、严酷(文字狱是其代表)与浪漫并存的非常时代。充满矛盾和怀才不遇是这时文人的普遍心结。结茅山野,超逸脱俗,连诗文都“端翰小皆极风致”的陈继儒,难免会对时大彬提出:要把壶从大改小,做成一把可以一手持之、一手捋须吟诗的雅器,那该有多好。朋友相聚,人手一壶,对合吟唱,岂非乐事?时大彬听从了陈继儒等人的建议,开始改制小壶。

当然,这些小壶的概念并非如今只有100 200CC的小壶。不过,时大彬将壶从2500CC改到了只有300 400CC左右(确切纪年出土的三把大彬壶容量均在300 400CC左右),确实是文人参与后的一大变革。时大彬这一变革,将制壶工艺手法和壶型大小规格基本固定下来,并使流传至今,可以说,陈继儒等人功不可没,是文人参与紫砂壶制作的一个光辉里程碑。

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紫砂史上又出现了一位承前启后的紫砂巨匠—陈鸣远。陈鸣远的紫砂制作技艺“年少成名,特以表之”,可以说是一位天才的紫砂艺术家。他年少即成名,固然是其天才、努力的一面;但鸣远之技能数百载而流传至今,仍被视为珍宝,与他和文人常联系、互学习、相结合,亦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云:“鸣远名噪一时,其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特别值得注意的,这里是“争相延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是彼时文人仰慕、佩服陈鸣远的紫砂技艺,并以为鸣远制器题诗落款为幸事。鸣远先后与陈维崧、汪柯庭、杨中讷、曹廉让等文人相交甚密,在交往过程中,陈鸣远听取、吸收、采纳了这些文人学士对紫砂器物制作的喜爱和偏好,积极地将他们所提奉的意见建议付诸实践,并由此开创了紫砂文房制作的先河。

多姿多彩的紫砂壶艺术


紫砂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茶具,凝聚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寸柄之壶,盈握之杯,韵致幽逸,光华潜蕴。宜兴紫砂,始于宋而盛于明清。宋代诗人梅尧臣品茗时留下《寄茶诗》写道:“小石冷泉留翠味,紫砂新品泛春华”,其中“紫砂新品”四字意喻紫砂乃新兴的陶器,为紫砂创烧宋代遗下佐证。紫砂泥是深藏宜兴山腹地层中薄薄一泥层,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韧性。有紫色砂泥,奶色白泥,橘色黄泥,黛色绿泥,猩红原泥等等,被誉为“五色土”。用紫砂泥塑造的佳壶皮色繁多,有白砂、淡墨、沉香、水碧、墨绿、豆青、冷金、海棠红诸多名称。在制壶工艺上明代大师金沙寺僧和供春作了开创性贡献,作品多为自然形、树瘿壶,质坚胎薄,有“供春之壶,胜如金玉”之誉。明末清初大家倍出,壶式千姿百态,尤其注重筋纹器制作,以时大彬、徐友泉为名家,使制壶技艺益发细致,造型由大壶向小壶类发展。制壶造型更讲究空间对比,重复对照,整体形象的虚空感,从而使紫砂壶追求精神享受,身心愉悦迈进一步。康熙、乾隆年,自然形壶广受欢迎,注重施釉和彩饰,代表人物是陈鸣远,他所造壶有意把筋纹器与自然器相融合,再被自然体取代,开创一代宜兴紫砂文丽工雅风尚。清嘉庆年间至光绪年,紫砂造型艺术发生转化,以壶上镌刻画为风尚,式样典雅适古,宜于表现书画艺术为主。西泠大家陈曼生与著名壶手杨彭年、杨凤年兄妹,珠联璧合,携手奏刀,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刻于一体,茶壶成了文人思想和才学的积淀与展示。新中国成立后,以顾京舟,蒋蓉为代表的工艺师,大力开创新工艺,新造型,汇集历代精华,融先贤妙思于壶,使紫砂壶艺术绽放更耀眼光芒。

此件乾隆“圣和”款提梁壶(图一),外观呈紫色,坯体坚致洗炼,砂粒研细。壶身成型工艺用打筒技法打成,壶嘴塑—螭,盘蜒构成多层次立体感画面。提梁浑圆厚实,根植壶身肩部增加了稳定性,壶造型优美构思已蕴玄妙,远望呈“圆”字,壶盖、壶钮、提梁,无论侧视和俯视都交叉呈现“圆”形轮廓,舒畅而自然。提梁壶成形不易,要求对紫泥可塑性和烧成温度有精确估算,是对匠人综合技艺考验。

在紫砂传世品中,有少数题款“雍正”、“乾隆年制”、“贡局”所制官府定烧器,以其精巧雅致而备受青睐。(图二)这件雍正年造团砂泥绘井栏壶就是这类器具典型。泥绘装饰,流行清初,是一种在紫砂坯体上装饰方法。即在已完工尚有一定湿度的泥坯上,用其他色泥或本色泥料堆画山水、花鸟,泥料画出有一定厚度恰似薄雕效果。色泥有乌泥、朱砂泥、白泥等。此壶用乌泥绘竹、菊、蝙蝠。笔意跳跃富朝气。桥形钮内扣绳纹环,小巧可爱。壶盖为平嵌盖,达到“准缝无纸发之隙”水平。壶身弧度与桥钮弧度一致,体现了对称性。壶把向外回转得大了些与嘴的长度契合,求视觉上调和。匠师充分利用紫砂泥特有肌理质感,与朴素玄妙乌泥对比,恰如其分的装饰,达到含蓄而提神醒目的艺术表现力。底款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可见显然是由官府指定装饰,交付宜兴“贡局”烧造,然后奉贡皇室使用,故而弥足珍贵。

(图三)壶身成竹鼓式,桥钮、把柄、壶嘴塑成竹节型,壶盖几片竹叶点缀摇曳,盖内钤“玉麟”椭圆形款。黄玉麟,宜兴上袁村人,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幼孤,年十三学艺,善制供春、鱼化龙式壶,精巧不失古意,善画山石皴法,妙若天成,金石家吴大先后聘请其为自己造壶,得大收藏,壶艺大进,文亦高。

这四把凝取历代藏家真爱的壶中珍品,由上海长城艺术品拍卖公司征集而来,将现身2005年12月28日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

紫砂壶壶韵 朱泥的残缺美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

紫砂壶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供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吴梅鼎:《阳羡瓷壶赋·序》)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

古朴别致紫砂壶

长久以来,紫砂壶即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它优良的实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即有所记载。明清两代人们认为茶壶之所以“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关于“越宿不馊”的说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紫泥确实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备了制陶所必须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从显微观察发现,紫泥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铁矿。合理的化学、矿物、颗粒组成,使紫泥俱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

壶上纹饰

据专家介绍,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而从制作的工艺上细分,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等三种。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把有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其形真可谓纷繁多样。

历代流传的紫砂壶型制都有一定名称,至今还有数十种流行。如洋桶、一粒珠、龙蛋、四方、八方、梅扁、竹段、鱼儿龙、寿星等,仍普受欢迎。现代人较注意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单从其收藏价值考虑,紫砂古壶价值连城、寸柄之壶则更珍贵。

家居装饰·紫砂壶

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的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同时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如果抽象地讲紫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

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壶艺所内涵的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

紫砂壶茶具

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侧重于从沏茶名饮的方面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当然,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

紫砂壶的造型及装饰艺术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名家辈出,代有精品。历代紫砂壶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也规范其紫砂壶的造型及纹饰。纵观其历史发展及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复又返朴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即经历古朴、华丽、淡雅三个阶段。陶都名器紫砂壶就是中国工艺品发展及演变的缩影。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向有“方匪一名。圆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之誉。在古今中外文献上,对紫砂壶有多种称谓,如“茗壶”、“注春”、“茶瓶”、“茗瓶”、“瓦壶”、“泥壶”、“紫瓯”、“砂罂”、“紫砂罐”、“朱泥壶”、“茶注”、“茗注”、“砂壶”、“宜壶”、“砂器”、 “紫砂器”等等,名号不一,称谓互异,但都是指宜兴的紫砂壶。

紫砂壶的制作成型都是由手工操作的,以泥片镶接法成型,也有模制的,造型变化多样,不受时代局限。制坯的工具,在明代还极简单。金沙寺僧制壶只用一把竹刀,所谓“削竹为刃,刳山土为之”,到了清初,制壶工具即增加到数十种,主要有椎、碓、钗以及圭形、笏形、贝形、月形和蝎形等工具。后来制壶工具又增加了搭子、拍子、转盘、直尺、矩车、线梗、明针等;而制造工具的原料也有竹、木、角、石和金属等等。各种各样的工具,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用途,所谓“意至器生,因穷得变”。

(一)

紫砂壶如按造型形式分类,可分为几何形体造型、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器造型及水平壶和茶器造型四类。在紫砂壶生产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几类造型的壶均有制造,但每个时期生产的主流却有所偏重于不同造型、艺术风格及发展趋势。其造型工艺特点及装饰艺术简要介绍如下:

一、几何形体紫砂壶造型,俗称“光货”。光货造型讲究器皿的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以及形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辅以一些简洁的线条装饰,其造型又可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造型要求达到“圆、稳、匀、正”,要“柔中寓刚”。珠圆玉润之圆中要有变化,壶体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曲直要匀称,比例要恰当,整个造型要端正挺括。紫砂传统造型掇球壶、仿古壶和汉扁壶等,就是紫砂圆器茶壶的典型造型。方器主要有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长方等。方器造型讲究“方中寓圆”,要求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不论是几方形的造型,紫砂壶口盖必须规划统一,任意转动壶盖,口盖准缝吻合。紫砂传统造型四方桥顶壶、传炉壶、僧帽壶、雪华壶等,就是紫砂方壶的典型造型。

二、自然形体紫砂壶造型,俗称“花货”。花货取材自植物、动物的自然形态,最能代表制壶艺人的匠心独运,以造化为师。这种造型带有一些浮雕、半浮雕装饰,模拟自然形态。主要是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将自然形态变化而来的造型。另外则是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的手法,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如壶的嘴、把和的子。花货造型既要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更要表现对象的本质,表现自然形态最美的部分,并要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触觉舒适和使用安全的原则。紫砂传统造型鱼化龙壶、松竹梅壶、翠蝶壶、茶花壶等,是花货造型的代表作品。

三、筋纹器紫砂壶造型,是将花木形态规则化,结体精确严格,制作精巧的一种陶瓷造型类别。其特点是将形体分作若干等分,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组成于精确严格的结构之中,形成一个完美在整体。其筋纹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筋纹线条纹理清晰,疏密变化得体。制作粗工,要求口盖准缝,任意调换壶盖的方向合到口上,都能很滑爽吻合。紫砂传统造型合菊壶、瓜菱壶、玉兰花壶、水仙花壶、葵花壶等,就是筋纹器造型中有代表性的产品。

联想紫砂壶空间的艺术美


艺术应该是能给人们精神上赏心悦目的享受,给人们借某一物体以联想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大,其艺术水准必然愈高。那么,紫砂壶是什么呢?紫砂壶艺不是现代陶艺,它首先受功能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要能作泡茶之用。在泡茶时能领略美感,又能为大多数人喜欢。紫砂壶艺是集实用、欣赏、把玩三种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又是能包容吸收陶文化、茶文化及书法、绘画等多种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艺术载体。书画艺术欣赏性很强,但缺乏日用性、把玩性,玉雕艺术具有欣赏性、把玩性,但缺乏实用性,起码不是大多数人的日用品。紫砂艺术不同,既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又能在使用中把玩、欣赏,既有适用美感,又有视觉美感,亦有把玩抚摸的触摸美感。这种艺术,可能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起码不多见。紫砂艺术自身的、客观存在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又有很大的适应性,能为众多的人所接受。

并且砂壶的手工制作方式方面,天工造物般打开了历代紫砂艺人的联想紫砂壶空间的艺术美空间,上古至玉器、青铜器、瓦当、漆器、乐器、生活中老井、木桶、锅、碗、瓢、盆,自然界中的松竹梅兰菊等花花草草,飞禽走兽,无不为造化之物,形成了千姿百态,百媚丛生的器型世界。圆无一相,圆可从方中来,方非一式,方可从圆中求,不管造型取材如此随意,铁定的格律一丝不变,把、嘴的三点一线,壶身均匀得体,比例和谐,线条流畅,韵律协调,圆器口盖旋转紧密,几无空隙,滑顺而不凝滞;方器挺括传神,花器刻画传神,师法自然而不拘泥于自然,其堆、贴、雕、塑丝毫不含糊。例如随风飘逸的桃叶、刚劲挺拔的竹、饱经风霜的松、采花的蝶、跃跃而动的蛙,无不栩栩如生,充满朝气,清动灵秀。陶刻装饰,其一文人气息浓郁,画面题字内容极为高雅,追求安逸乐道,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其二以刀代笔,金石味极浓厚,刻工细腻生动,有笔有墨,字里行间,精确、利落,刀中含笔,笔中见刀。其它的金银镶嵌装饰、浮雕法、彩绘法、绞泥法手段层出不穷,看似繁杂,实则贵而不俗,华而不繁,皆能与朴实的紫砂壶原味相得益彰,韵味十足,无奈何有人赞叹,一件精、气、神俱佳的紫砂工艺品,犹如一幅立体的画、无韵的诗。

紫砂壶艺术:实用性、工艺性、艺术性


紫砂壶是明清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即使是盛暑时节,所泡之茶仍不易馊。由于泡茶日久,茶素漫漫渗入陶质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

紫砂壶从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陶坯一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泽取胜,只是在陶坯成型后,上面印刻的书画诗文纹案都要用粉质颜料加填与轮廓中。这种自然本色和着色方式是紫砂陶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造型上,虽然每个制壶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但大体上还是可以分为素色、筋瓤和浮雕三种类型。鉴定紫砂壶的真伪,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油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蜡打磨上去的。再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都是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摹仿或显呆板,或笔画长短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紫砂壶既是一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把玩、欣赏的艺术品。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方面获得极高的肯定。壶艺爱好者在选购紫砂壶时,不妨就以下几点加以斟酌: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壶把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心应手。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选择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应清晰与流畅。还须审视其“泥、形、款、功”四方面的水准。上乘的紫砂泥应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著特性。所以,选购紫砂壶应就紫砂泥的品质加以考察。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至于选择何种形状样式的壶,则因个人需求的不同,很难一统而论。不过,因紫砂壶属于整个茶文化组成的部分,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应属茶道所追求的淡泊明志,淡雅的意境。所以紫砂壶的造型应以能表现“古壶艺的气韵格调和书法、绘画等艺术同传,所用印款,有可能出自一个金石篆刻名家之手。紫砂壶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口盖严谨及出水流畅两个方面。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器形的完美与制作技术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紫砂壶的造型美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可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艺术宝库。从形而言,有取材于自然,这里主要指动物和植物两个内容。动物,有飞禽、游鱼、走兽和人体。植物,有树木、藤草、花卉和蔬菜。这些都是壶艺造型、装饰的题材。从形而言,有借形改装,亦就是借古代陶瓷器、青铜器、漆器、竹木器、玉石器生产、生活用器具,如包、帽、秤砣、乐器等实物之形改装成壶等。从形而言,有几何形体、运用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的壶体造型,有正方、长方、锥形、菱形、梯形、悬胆、张臂、扁长形、方圆组合等造型。从形而言,有自体伸缩,其中有整体的伸缩和局部的伸缩两种,这和造型的放大缩小概念又有不同,而是指构成造型的轮廓,整体的局部的向高度伸展,或向扁平压缩和扩张,达到效果。从形而言,还有抽象启示,天上云纹的变幻、烟的萦绕、纹乱线组合、奇石山川的花纹,给人以偶尔一得的启迪。以上这些都是紫砂壶传统的、创新的壶体造型的源和家

其次,造型有造型的神态,紫砂壶形制取裁确定以后,以工艺艺术的手法表现神态,其中一个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一个是以变化的方法来处理。写实则力求形象逼真,变化经艺术手法的处置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浓郁的回味,或给人有动与静的感受。

另外,一个造型还有一个造型的气度,作品的气度,亦包含着作者个性的表现和作者风格的体现、气质的体现,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有的对造型气度的欣赏干脆拟人化,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神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纵观造型的型、气,构成造型美,给人以先入为主的选择。

紫砂壶的工艺美


紫砂壶由壶身、颈、底、脚、盖、嘴、鋬等组成。砂壶既有本身严谨完美的整体,又具有与壶身相辅相成构成和谐完美整体的附件。"若壶说"赠邵大亨君"记述:"其掇壶,顶项及腹,骨肉亭匀,雅俗共赏,无乡者之讥。"可见壶体与附件之关系。

在砂壶丰富的造型中有凹凸线、凹线、圆线、鳝肚线、碗口线、鲫背线、飞线、翻线、竹丬线、云肩线、弄堂线、隐线、侧角线、阴角线、阳角线、方线等装饰和应用线条清晰在造型中增加美感。

砂壶的盖有截盖、压盖、嵌盖、虚盖、平盖、线盖,增加实用功能和欣赏趣味。口盖直而紧,直径通转,壶身倾注无落帽忧,说明工艺之严谨。 砂壶的嘴有直嘴、一湾嘴、一湾半嘴、二湾嘴、三湾嘴,嘴孔有独孔、多孔、球孔,有直握鋬、横握鋬,提梁、半提梁,嘴鋬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注水流畅,理、趣都有理想效果。

紫砂壶的品类,有光货、花货、筋瓤货、光货的工艺处理,圆形珠圆玉润,方器轮廓周正,花货的工艺写实表达逼真,写意表现浓有趣味;筋瓤货线条脉络有致,卷曲和润,嘴鋬处理得体。 砂壶装饰,有刻、塑、雕、琢、贴、绘、彩、绞、嵌、缕、釉、堆、印、镶、漆、包、鎏。

砂壶的工艺可以说是百看不厌,屡有新的回味,维妙维肖,巧夺天工,令人赞叹。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