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李白诗集解析

从幼年开始诗歌与诗词就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诗词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语文,诗词理解技巧在哪里可以学?一起来看看《唐诗:李白诗集解析》一文里的内容里吧。

摘要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诗集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陈王:即曹植,曹操的第三子。

【简析】:

《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小编推荐

古代诗人李白诗词原文鉴赏


李白,又称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代称为“诗仙”,他为后代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诗词原文鉴赏,欢迎阅读。

古代诗人李白诗词原文鉴赏(一)

1.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唐【作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

2.李白——《渡荆门送别》

【年代】:唐【作者】:李白——《渡荆门送别》【内容】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3.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年代】:唐【作者】: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内容】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4.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年代】:唐【作者】: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内容】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赏析】:这首诗写于天宝八载(749)。

5.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年代】:唐【作者】: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内容】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6.李白——《灞陵行送别》

【年代】:唐【作者】:李白——《灞陵行送别》【内容】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7.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年代】:唐【作者】: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内容】其一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8.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年代】:唐【作者】: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内容】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赏析】: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

9.李白——《送友人》

【年代】:唐【作者】:李白——《送友人》【内容】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0.李白——《送友人入蜀》

【年代】:唐【作者】:李白——《送友人入蜀》【内容】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赏析】: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称的抒情诗。

1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年代】:唐【作者】: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内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2.李白——《山中问答》

【年代】:唐【作者】:李白——《山中问答》【内容】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13.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年代】:唐【作者】: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内容】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14.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

【年代】:唐【作者】: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内容】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赏析】:这是作者寓居东鲁时的作品。

15.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年代】:唐【作者】: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内容】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16.李白——《把酒问月》

【年代】:唐【作者】:李白——《把酒问月》【内容】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17.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年代】:唐【作者】: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内容】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赏析】:《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

18.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年代】:唐【作者】: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内容】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19.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年代】:唐【作者】: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内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20.李白——《登太白峰》

【年代】:唐【作者】:李白——《登太白峰》【内容】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古代诗人李白诗词原文鉴赏(二)

2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年代】:唐【作者】: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内容】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2.李白——《望庐山瀑布》

【年代】:唐【作者】:李白——《望庐山瀑布》【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赏析】: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23.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年代】:唐【作者】: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内容】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24.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年代】:唐【作者】: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内容】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5.李白——《望天门山》

【年代】:唐【作者】:李白——《望天门山》【内容】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赏析】: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

26.李白——《客中作》

【年代】:唐【作者】:李白——《客中作》【内容】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赏析】: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

27.李白——《夜下征虏亭》

【年代】:唐【作者】:李白——《夜下征虏亭》【内容】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赏析】: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

28.李白——《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作者】:李白——《早发白帝城》【内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赏析】: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29.李白——《秋下荆门》

【年代】:唐【作者】:李白——《秋下荆门》【内容】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赏析】:“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

30.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年代】:唐【作者】: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内容】我宿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赏析】: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

31.李白——《越中览古》

【年代】:唐【作者】:李白——《越中览古》【内容】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赏析】: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

32.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年代】:唐【作者】: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内容】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下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不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33.李白——《望鹦鹉洲悲祢衡》

【年代】:唐【作者】:李白——《望鹦鹉洲悲祢衡》【内容】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34.李白——《谢公亭》

【年代】:唐【作者】:李白——《谢公亭》【内容】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赏析】:谢公亭位居宣城城北,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在这里送别诗人范云。

35.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年代】:唐【作者】: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内容】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36.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年代】:唐【作者】: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内容】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赏析】: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

37.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年代】:唐【作者】: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内容】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赏析】: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38.李白——《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作者】:李白——《独坐敬亭山》【内容】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赏析】: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

39.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年代】:唐【作者】: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内容】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赏析】: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

40.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

【年代】:唐【作者】: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内容】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赏析】: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之处。

古代诗人李白诗词原文鉴赏(三)

41.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

【年代】:唐【作者】: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内容】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42.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年代】:唐【作者】: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内容】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43.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年代】:唐【作者】: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内容】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赏析】: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

44.李白——《劳劳亭》

【年代】:唐【作者】:李白——《劳劳亭》【内容】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赏析】: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

4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唐【作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内容】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赏析】: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

46.李白——《长门怨二首》

【年代】:唐【作者】:李白——《长门怨二首》【内容】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赏析】:《长门怨》是一个古乐府诗题。

47.李白——《哭晁卿衡》

【年代】:唐【作者】:李白——《哭晁卿衡》【内容】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赏析】: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

48.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

【年代】:唐【作者】: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内容】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赏析】:这首五绝是李白在宣城,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写的。

49.李白——《乌栖曲》

【年代】:唐【作者】:李白——《乌栖曲》【内容】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赏析】:《乌栖曲》是乐府《清商曲辞。

50. 李白——《怨情》

【年代】:唐【作者】:李白——《怨情》【内容】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赏析】:先写美人盼望的动作,后写美人失望的神情。此作写一位美人由于殷殷盼望的情侣不至而引起的幽怨之情。

唐诗:王维诗集欣赏


摘要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诗集

【注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韵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唐诗:杜甫诗集鉴赏


摘要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杜甫诗集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唐诗:清平调 李白赏识


摘要

《清平调三首》是李白供奉翰林时所作。传说有一次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看着满园的艳丽牡丹,唐玄宗一时兴起,便命翰林学士李白进宫为他填诗作赋。李白进宫后,略一思索,主意上来,下笔如神,一挥而就,作下了《清平调三首》。这是李白在长安期间创作的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诗篇之一。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属七言乐府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天宝三年(744),唐玄宗、杨贵妃赏红牡丹于兴庆宫沉香亭,时李白供奉翰林,奉诏作《清平调》词三章,一挥而就。宫廷乐师李龟年以之为歌,玄宗以笛伴奏,为一时盛事。

清平调 李白

三词因花及妃,花人合咏,以花衬人。首章以“春风”句为中峰,前以行云、百花侧衬,后以玉山、瑶台仙子拟之,极写红牡丹之临风承露,风神摇曳,而寓贵妃承恩得宠之娇艳华贵。花之与人,融为一体,加以词气流转,得恍惚缥缈之致,令人遐想无限。

原文

清平调词三首⑴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⑵,春风拂槛露华浓⑶。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⑷。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⑸,云雨巫山枉断肠⑹。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⑺。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⑻,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⑼,沉香亭北倚阑干⑽。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是关联句,“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⑸红艳:红艳艳的牡丹花滴着露珠,好像凝结着袭人的香气。红,一作“秾”。

⑹巫山云雨:传说中三峡巫山顶上神女与楚王欢会接受楚王宠爱的神话故事。

⑺飞燕:赵飞燕。倚新妆:形容女子艳服华妆的姣好姿态。

⑻名花:牡丹花。倾国:喻美色惊人,此指杨贵妃。典出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⑼解释:了解,体会。释,一作“识”。春风:指唐玄宗。

⑽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

翻译

其一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其二

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

请问汉宫佳丽谁能和她媲美,就算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

其三

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

赏析

《清平调三首》是李白供奉翰林时所作。传说有一次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看着满园的艳丽牡丹,唐玄宗一时兴起,便命翰林学士李白进宫为他填诗作赋。李白进宫后,略一思索,主意上来,下笔如神,一挥而就,作下了《清平调三首》。这是李白在长安期间创作的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诗篇之一。

第一首,用牡丹来比杨贵妃的美艳。诗歌首句用云霞比作衣服,用花比作容貌,极写贵妃的美丽。第二句,以写花受春风露华的润泽,就好像妃子受到君王的宠幸一样,写出了贵妃当时的春风得意之态。诗歌的第三四句分别用仙子和嫦娥来比贵妃,反复作比,塑造出一个美艳如牡丹一样的美人形象。

第二首,写贵妃所受到的宠幸。首句以写花受香露来暗喻贵妃所受到的君王宠幸,第二句借写楚王遇神女的虚妄,反衬出杨贵妃常与君王相伴的幸福,第三、四句以赵飞燕作衬托,以赵飞燕靠新妆方能得宠反衬出杨贵妃的天姿国色。在这一首诗中诗人运用抑扬手法写出了贵妃的花容月貌。

第三首,总承一二首,在这里诗人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融为一体。首句把名花与倾国相融合,第二句则是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极为生动形象。第三、四句是写君王的行为,唐皇在沉香亭依偎着贵妃赏花,此时胸中的忧恨全然消逝,人倚着阑干,花在栏外,此时的唐明皇是多么的潇洒、优雅、风流倜傥。

从艺术上来看,三首诗有机地融为了一体,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将人物杨贵妃的花容月貌的形象地刻画了出来。全诗语言艳丽,句句如金玉,字字如奇葩,人花交映,给人迷离恍惚之感,也无怪乎《清平调》会得到玄宗和贵妃的欣赏。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年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

唐诗:送友人 李白欣赏


摘要

这首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年)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 李白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注释

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白水:清澈的水。

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别:告别。

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征:远行。

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兹:声音词。此。

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唐诗:李白 北风行欣赏


摘要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大致有两种说法。

原文

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 北风行

注释

烛龙栖寒门:烛龙,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龙,人面蛇身,身长千里,住在寒冷的北极之山。那里没有太阳,靠烛龙口衔蜡烛照明。它睁眼为昼,闭眼为夜,吹气为冬,吸气为夏。见《山海经•大荒北经》。寒门,神话中北极酷寒之地。

光耀犹旦开: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

燕山:山名,在今天津蓟县东南,东经河北玉田、丰润,直达海滨,绵亘数百里。

轩辕台:故址在今河北怀来乔山上。

幽州:今北京及河北北部一带。

双蛾摧:双蛾,即双眉,古代常以蛾眉来形容女子眉毛之美;摧,双眉低垂。

虎文金鞞靫:指饰有虎纹的金色箭袋。鞞靫(bǐng chá),装箭的袋子;文,同“纹”。

裁:消除。

赏析

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在河南开封一带游玩,听北方回来的朋友谈起安禄山,就动了到范阳走一趟的念头。范阳就是过去的幽州。天宝十一年十月,李白到达幽州,看到了安禄山搜刮民膏准备战争的狼子野心,就借被迫出征而牺牲的军人遗孀之口,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乐府诗。清人王琦说:“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而作。”李白的乐府诗,不满足因袭模仿,而能大胆创造,别出新意,被誉为“擅奇古今”。《北风行》就是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疾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诗分两段。第一段从开头到“片片吹落轩辕台”,余下是第二段。诗歌按照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诗人借助于神话传说,在读者面前展开一个幽暗寒冷的环境。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足以显示北方冬季特征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日月不临承上,“惟有北风”是转,接下来就写北风和大雪。但暗无天日的前三句和刮风下雪的后三句也是互相衬托的关系。这三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力形容北风之凛冽;巨大的雪片飘落在历史悠久的轩辕台,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第二段写“幽州思妇”。作者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正是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这里没有对长城作具体描写,但幽州苦寒已被作者写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便不言自明。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别时提剑救边去”以下更进一层。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遥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排遣愁怀。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画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睹物思人,而所思之人已经战死了。

当我们读到“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的时候,我们和诗中思妇一样,恍惚觉得被思念的人儿还活着,而看到结网生尘的箭袋,才从痴情的梦中醒来。真的死了吗?看到行人,还会想起送他出征的日子;他会回来吗?箭袋上落满灰尘,人还没有回来。箭袋于是成了折磨着思妇的相思,等了又等,谁还忍心再看到它!“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极端痛苦的绝望心情。

诗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滔滔黄河当然不是一捧土就可以堵住的,但这里说的是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这就极其鲜明地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已的强烈感情。北风号怒,飞雪漫天,阴沉昏暗的冬季烘托出悲剧的气氛,它不仅又一次照应了题目,使首尾呼应,结构更趋完整;更重要的是使景与情极为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人几乎分辨不清哪是写景,哪是抒情。思妇的愁怨多么像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思妇的世界多像那不知什么时候天晴的冬季!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年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