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赏识

千古绝句往往能带给大家非凡的震撼感,有条理的鉴赏诗词会让学习变得举重若轻,有哪里诗词是应该摘抄下来的?阅读完《{唐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赏识》一文你会有所收获的。

摘要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作者:王维 年代: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精选阅读

唐诗:思君不见下渝州赏识


摘要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唐诗:空山松子落解析


摘要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出处

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原文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释

松子:松树上结的果实。未眠:未曾入睡。

空山松子落

赏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寂静的空山,松子一颗一颗的落在地上;幽居山林的人儿,也许直到现在还未曾入睡。这两句诗是描写作者对山居朋友的怀念;也是描写山居生活的美好,颇有一种清雅高妙的韵味。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宋词:不见泰山赏识


摘要

王柏,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

和立斋书怀二首其一

【作者】王柏【朝代】宋

平生景风操,慷慨怀赋竹。

恨无百亩地,相与种黄独。

只有满架书,可寄千古目。

何敢偭规矩,周容竞追曲。

不见泰山

彼不见泰山,政以鹿斯逐。

子酌芝山泉,天连两回复。

应感鹤鸣章,聊以石攻玉。

迁乔岂不佳,岁寒须入谷。

天地何方圆,吾将叩归鹄。

王柏,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

唐诗: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赏识


摘要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但使龙城飞将在的下一句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唐诗:不见详细解释


摘要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郑虔在台州的消息后,引起对李白的思念而写的。次年即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诗也应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之作。

唐代: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不见

唐诗:今人不见古时月解析


摘要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今天的人不曾见过古时候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却曾经抚照过古人。两句诗造语极备重复、错综、回环之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出处

唐•李白《把酒问月》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月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今人不见古时月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注释

今人:今天的人。

见:看见、见过。

赏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今天的人不曾见过古时候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却曾经抚照过古人。两句诗造语极备重复、错综、回环之美。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二,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年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

唐诗:但去莫复问鉴赏


摘要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出处

唐•王维《送别》

原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莫:不要;复:再;尽:穷尽。

但去莫复问

赏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尽管去吧!不必再多问了,山上的白云是永远没有穷尽的。世上的富贵功名,有如过眼云烟,瞬间即逝,惟有隐居山林,欣赏浮云升沉,悠然自得,其乐无穷。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唐诗:空山百鸟散还合解析


摘要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出自唐代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空山百鸟散还合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韵译

当年蔡琰曾作胡笳琴曲,弹奏此曲总共有十八节。

胡人听了泪落沾湿边草,汉使对着归客肝肠欲绝。

边城苍苍茫茫烽火无烟,草原阴阴沉沉白雪飘落。

先弹轻快曲后奏低沉调,四周秋叶受惊瑟瑟凋零。

董先生通神明琴技高妙,深林鬼神也都出来偷听。

慢揉快拨十分得心应手,往复回旋仿佛声中寓情。

声如山中百鸟散了又集,曲似万里浮云暗了又明。

象失群的雏雁夜里嘶叫,象胡儿恋母痛绝的哭声。

江河听曲而平息了波澜,百鸟闻声也停止了啼鸣。

仿佛乌孙公主远怀故乡,宛如文成公主之怨吐蕃。

幽咽琴声忽转轻松潇洒,象大风吹林如大雨落瓦。

有如迸泉飒飒射向树梢,有如野鹿呦呦鸣叫堂下。

长安城比邻给事中庭院,皇宫门正对中书省第宅。

房琯才高不为名利约束,昼夜盼望董大抱琴来奏。

注解

弄:乐曲。(“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王褒《洞箫赋》)

房给事:姓房名琯,任给事中之职。

蔡女:蔡琰(蔡文姬)。相传蔡琰在匈奴时,感胡笳之音,作琴曲《胡笳十八拍》。

有:通“又”。(“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

戍:边戍哨所。

苍苍:衰老、残破貌。

烽火:借代烽火台。

荒:边陲、边疆。(“乞赐褒奖,以慰边荒。”《三国志》)

沉沉:低沉、阴沉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摵摵:落叶之声。

言:语助词。(“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

更:gèng连词,与、和。(“着尽工夫是化工,不关春雨更春风。”杨万里《春兴》)

将:语助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进行。(“宫使驱将惜不得。”白居易《卖炭翁》)

且:表选择关系的连词,抑或、或者。(“是且非邪。”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酸:悲痛、悲伤。(“日磾观状,益增酸哽。”朱敬范《朱岱林墓志铭》)

断绝:不连贯,时断时续。

乌孙:汉代西域国名。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昆莫。

逻娑:唐时吐蕃首府,即今西藏拉萨。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皆远嫁吐蕃。

迸泉:喷涌出的泉水。

飒飒:飞舞貌。(“飒沓矜。”鲍昭《飞鹤赋》)

木末:树梢。(“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李贺《十二月乐辞·七月》)

呦呦:鹿鸣声。

东掖:指门下省。门下省为左掖,在东。

凤凰池:中书省。(“中书监令掌赞诏令。。。多承宠任,是以人因其位,谓之“凤凰池”焉。”杜佑《通典》)

青琐门:汉时宫门,这里指唐宫门。

高才:指房琯。

脱略:轻慢,不在意。

唐诗:马踏深山不见踪解析


摘要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一作:独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马踏深山不见踪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唐诗:青冥浩荡不见底解析


摘要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出自唐代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度通:渡)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青冥浩荡不见底

上一篇:双笔造句范例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