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青瓷脉脉传承

视线

上林湖依偎于群山怀抱中,湖岸曲折多姿,湖面碧波荡漾,湖的四周山势峻峭、果木丰盛。山中极其幽静,小径蜿蜒,溪流淙淙,鸟声啁啾,宛转从容。时适丰水时节,瀑布飞泻,犹如白练腾舞。此外还有湖东的杜湖、白洋湖、五磊寺、金仙寺等名胜古迹,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思。入夏,杨梅沉甸甸地压枝头,满山红艳艳,诱得游人垂涎欲滴。潋滟的湖光山色与飞禽走兽相映成趣。“夏至杨梅满山红”,杨梅上市,梅雨纷纷,我们来到慈溪上林湖附近的慈溪越窑青瓷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著名青瓷工艺美术大师孙迈平用来盛杨梅的盆钵就是一件莹绿淡雅的青瓷,紫红的杨梅衬着青瓷,摆在那里就是一幅绝佳精品。

孙迈平本是龙泉人,因慈溪要恢复青瓷而迁居此地。但他说,越窑才是青瓷的祖宗。

青瓷世家,代有传人。

在慈溪越窑青瓷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个清秀的小伙子如姑娘绣花一般在仔细地修补着瓷器。我上前询问这小伙子几岁,做瓷器有几年了。他略显腼腆地说他已经在这一行做了6年了,今年30岁。孙迈平师傅骄傲地介绍说:“这是我儿子。”

小孙师傅名叫孙越,原来在广东读书,专业与瓷器八杆子打不着,他是学体育的。但因出身瓷器世家,从小耳濡目染也爱上了这一行,于是改行回家专攻瓷艺。有道是“上阵父子兵”。这父子二人如今在青瓷行业已做得有声有色。

我们正与孙氏父子说话时,一个年轻姑娘从雨里冲了进来,开口就喊“爸爸”。原来这是孙越的妻子,是个川妹子,孙越和她在体校时结识相爱,然后双双回到慈溪投入瓷器的研究和生产。川妹子个子小巧,原本却是体校田径专业的,如今在丈夫一家的熏陶下,对越窑青瓷也是娓娓道来无所不知。

老孙师傅说,天下的瓷器烧制过程都是一样的,但同一窑、同一人、同一块泥,也能烧出完全不同的瓷器来,这是瓷器最大的秘密,也是最大的魅力所在。孙迈平师傅说,一件好作品必须有其完整性,除了专精的功夫外,临到收尾了,更要坚持到底不折不扣地完成它。更重要的,还不仅在于工艺本身的完美,如何营造作品的气韵与内涵,以强化创意与设计的深度,才是创造的价值所在。

如今,孙氏青瓷世家的公司已颇具规模,借助现代化网络的大众传播工具,当代文化与远古的传统终于接上了地气。孙迈平现在心心念念想的是如何让青瓷艺术进入当代生活。他设想在公司附近,上林湖畔建立一个青瓷文化基地,融研发、生产、鉴赏、旅游、普及于一体,将越窑青瓷这一千年传承的绝妙工艺代代相传下去。

传奇

越窑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名窑,上林湖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和生产中心,是一座天然的露天青瓷博物馆。越窑青瓷从东汉到北宋末南宋初延续烧制了一千多年,至唐鼎盛,当时烧制的秘色瓷是青瓷中的精品。北宋末期,由于各种原因,越窑青瓷渐渐消逝,瓷工们也迁居各地。用孙迈平师傅的话来说,青瓷是:烧制了一千年,消逝了一千年,直至当代,才重见天日、发扬光大。

“越泥似玉之瓯”

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浙江慈溪,这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铸造了唐宋时期越窑的辉煌,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仰,代代传颂,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初创时期,汉代的工匠尽种种努力美化青瓷,在许多产品上有动物形象和几何纹样装饰,在1800年后的我们看来,却是满眼的古拙与朴实。到了唐朝,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心的杰出代表。迄今发现唐宋窑址170余处。唐代有许多咏越瓯的名句,如顾况《茶赋》:“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

2001年,越窑青瓷在沉睡了千年后的今天,在慈溪这块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上,在美丽的上林湖畔,在慈溪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承了传统制瓷工艺的龙泉制瓷工匠又重新回到了青瓷的发源地――慈溪上林湖,并在这里恢复了越窑青瓷的生产,使越窑青瓷再现辉煌。

“九秋风露越窑开”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把全国各地所产的瓷器作了评比:“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唐代邢窑白瓷的质量在当时是最好的,特别精细,是向朝廷进贡的瓷器。那什么样的瓷能够胜过邢窑白瓷呢?陆羽在《茶经》里把越瓷拿来做了比较,其结果是越瓷胜出邢瓷。或者以行内人的话来说,青瓷中的“秘色瓷”是胜过邢瓷的最佳瓷器。据孙迈平师傅说,“秘色瓷”至今在业内还有争议,一说“秘”的意思是宫廷用物,平常人无以得见。相传唐五代吴越国王钱氏朝廷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一说是“秘”是指某种特定烧制方式的青瓷。有人认为,其秘密就在诗篇里:“九秋风露越窑开”,越泥在做成越器之前要经过9年的秋天风露。研磨锤炼,越泥在人工和天气的作用下,使泥土焕发出它本身的一切泥土特性,淘炼它的精髓,使它成为所需要的精细、温润,做成器皿,再浇上用同样方法研制成的釉,然后开窑烧制,经过9年秋天风露的泥和釉才能烧出“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效果。这种效果把“九秋风露越窑开”所指的越器的胎质也就是泥称“秘”;“夺得千峰翠色来”所指的越器的釉称“色”;缺一不可。胎质是骨,类玉;釉色是衣,类冰。用这样的胎骨和釉衣烧成的瓷就叫秘色越器。

在孙迈平的陈列室里,摆放着他精心烧制的杰作:“似水流年“、”“绞泥笔洗”、“褐彩画罐”、“绞泥花器”、“远山”、“蝶恋花”……

“似水流年”是一个大盘,它的材质为瓷土、色泥、釉土,采用拉坯、流绞泥工艺。它以多种不同色泥原料经手工揉捏,使瓷土原料形成不同的纹理,再通过拉坯成型,使其形成自然旋转的纹路,给人无穷想象空间,如夕阳西下的一抹红云,又如一泓流水,在心底荡起涟漪,温暖着美好时光的绵绵追忆。

记忆

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青瓷之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一件件翠色欲滴的青瓷,分明就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的风骨写照。中国青瓷从创始到鼎盛到衰退,先后经历了汉、魏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两千多年的发展史,造就了璀璨多姿的青瓷文化。青瓷以敦厚的造型、拙朴的颜色和清淳的艺术风格给中国悠久的陶瓷史、手工业史增添了古朴而华美的思想内涵,在中外贸易史、海上交通史的研究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上林湖越窑遗址,1964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林湖不仅是越窑青瓷中心产地,也是秘色瓷的中心产区,晚唐时上林湖窑场烧制出精美绝伦的秘色瓷代表了当时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在上林湖设置“贡窑”大量烧制秘色瓷供奉朝廷。浙江省临安水邱氏墓出土的许多秘色瓷,制作精致,造型典雅,釉色晶莹滋润,如冰似玉,为越窑青瓷之精粹。唐代的越窑造型又逐渐丰富,有执壶、瓷罂、瓶、罐、耳杯、盏托、粉盒、碟、水盂、油盒、脉枕、唾壶、瓷塑、多角瓶、墓志罐、瓷墓志等,造型风格上,也突破以往以圆形为主的单一格局,出现多棱形、仿生形,如青釉八棱瓶、莲花形托碗的造型等。其装饰特点仍以釉色的精美取胜,釉层厚薄均匀,晶莹润泽,如冰似玉。碗是唐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最喜爱的越窑青瓷器。尤其是一种被称为“瓯”的小碗,倍受唐代青睐。

上林湖越窑青瓷上贡朝廷,下供庶民,还远销海外。在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伊朗、伊拉克、坦桑尼亚、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也门、埃及、苏丹、索马里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土了许多中唐至北宋的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外销始于中唐晚期,大量外销于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

唐朝时,明州港是朝廷指定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之一,上林湖瓷器从这里起航,至广州,销往东南亚直至非洲等地区。这条陶瓷之路为陶瓷贸易和中西文化的交流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北宋末期,由于各种原因,越窑青瓷渐渐消失于上林湖畔,部分制瓷工匠迁徙往浙南的龙泉,并且保留继承了这珍贵的传统制瓷工艺。

扩展阅读

深山蕴瓷史——浙江宝溪传承龙泉青瓷千年血脉


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这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偏远乡镇,本该寂寂无名。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在龙泉青瓷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于式微中延续着青瓷的血脉,于断断续续中承载着传承的窑火,在近现代龙泉青瓷的发展史上,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宝溪也因自身所深蕴的历史内涵,一如镶嵌在大山中的一棵明珠,熠熠生辉。

山中乡镇传承龙泉青瓷千年“血脉”

宝溪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历史。 

“宝溪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它不仅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填补了龙泉青瓷历史上的空白,还在龙泉瓷厂的恢复和当代青瓷发展的两个过渡时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宝溪乡乡长周义泉在谈到宝溪的制瓷历史时这样告诉记者。

众所周知,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窑之一,它始于三国两晋时期,发展于北宋,兴盛于宋元,而衰落于明末清初。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从宋元以来极盛数百年的龙泉青瓷几近断脉。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一批土生土长的宝溪青瓷艺人却一直在家乡传承着龙泉青瓷的窑火。

据《龙泉瓷厂厂志》记载,1825年间,宝溪乡溪头村李君义在当地建窑称“李生和号”,这是近代龙泉青瓷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私人窑厂。

1934年,当时的宝溪乡乡长陈佐汉邀本乡瓷工李怀德、张高岳、张高文、张照坤等组织成立了第一个仿古青瓷研究小组,青瓷生产技术和工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复承,仿制古青瓷的热情也在龙泉民间一度高涨。

“应该说,民国时期宝溪的仿古青瓷技艺已经很精湛了,否则,当时的宝溪乡乡长陈佐汉也不会挑选百余件精品送给政府。”据周义泉介绍,1945年,陈佐汉曾把仿宋弟窑制品牡丹瓶、凤耳瓶等100余件仿古青瓷精品寄送南京中央实业部请功,分送盟友,并被蒋介石题赠“艺精陶仿”予以勉励。而这在宝溪的历史上也有明确记载。

至于宝溪在现代龙泉青瓷史上的地位更是毋庸置疑。

据张高岳老人的回忆录记载,1955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恢复面临绝迹的“龙泉青瓷”生产。当时,浙江省政府按照总理批示成立了11人的仿古小组,由他牵头,连他在内,包括李怀德、李怀荣、李怀川、张照坤、龚庆平、张高文等共有七位宝溪青瓷艺人参与其中。当时,仿古小组把地址也设在了宝溪,即当时的宝溪张二昌小厂内,取名“宝溪仿古瓷厂”。可以说,现代龙泉青瓷的第一窑火就是在宝溪点燃的。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宝溪仿古青瓷的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据周义泉回忆,1967年,从张家菜园里挖出300多件仿古青瓷没收,八十年代中期,仿古青瓷被禁,很多仿古艺人也不得不放下了这门手艺。但时隔不久,80年代后期随着浙江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90年代初仿古瓷又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龙泉瓷厂、艺术瓷厂等国营企业先后破产,龙泉青瓷又一次走向困境,一大批宝溪青瓷艺人下岗回到了家乡。而正是这批下岗工人,重新拿起瓷土,做起了仿古瓷。

对此,宝溪青瓷艺人曾轶星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在大批国营瓷厂倒闭的时候,龙泉青瓷行业几乎是奄奄一息,但是一大批宝溪工人却回到宝溪做瓷,形成了一个仿古青瓷的文化市场,延续着青瓷的血脉。 “在关键时刻,宝溪总是成为青瓷文化延续的最后一块净土,把宝溪称为近现代龙泉仿古青瓷中心一点也不为过”。

百年龙窑群“佐证”人类文明 

曾轶星是现在宝溪青瓷艺人中从事仿古青瓷制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看来,龙窑是2000年中国南方烧制陶瓷的历史见证。“龙窑在结构、功能和形状上延续了2000年,从未有过改变,可以说龙窑也是见证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佐证。 ”

对于龙窑,曾轶星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眼中,宝溪不仅有龙窑,还有龙窑群。“这样的龙窑群,现在只有宝溪乡有,世界上也只有宝溪有。”作为土生土长的宝溪人,对宝溪的认知自是不同一般。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记者实地走进了宝溪乡溪头村,感受龙窑群见证历史的痕迹。

据曾轶星介绍,宝溪共有12支龙窑,大多建于民国时期,也有几支建于清代,主要以生产民间家用器皿为主。由于后来煤气窑取代了龙窑,古老的龙窑逐渐退出实用生产领域。“煤气窑成品率高,宝溪的几支龙窑几年前都先后停火了”。

而在溪头村,记者看到,现存的几支龙窑依岗而建,气势不凡。窑室多为宽1.6-1.8米,一般为19间,多则26间,整体风貌保存较好。

位于溪头村老桥头附近的龙窑,是最迟停烧的,之前一窑可烧制上万只碗。窑主丁绍清对当年的龙窑盛况记忆犹新,他说,“每逢烧窑,火出窑尾,烈焰腾空,数里之外均可看到”。虽然歇业多年,但从龙窑的轮廓和摆设中,我们仍能够想象出当年民间利用龙窑烧制土碗的场景。 

曾轶星告诉记者,龙泉市窑工在北宋时期就建立了龙窑,一直持续到现在它的结构都从来没有改变过的,“可见龙窑应该是非常科学的制瓷工具”。

但宝溪拥有的12支龙窑,自停烧后,命运各不相同。“龙窑占用面积较大,有几支龙窑在几年前被村民拆除了,现在仅剩下7支。近期在宝溪乡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组织人手进行了清理,目前已焕然一新,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几支。”

据他介绍,为了让龙窑炉火再燃,日前,宝溪乡的一批青瓷艺人打算重新烧窑。“龙窑隔5-6年就要修缮一次,长期不用会坍塌,近期有准备开窑的打算。”曾轶星告诉记者,龙泉青瓷申遗成功,是荣誉也是责任,“作为青瓷艺人,现在最重要的是传承技艺传承历史,而重燃龙窑窑火,就是传承的重要一步”。

而记者也从周义泉那里了解到,“恢复宝溪龙窑烧制领导小组”已于8月初成立, 目前正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预计10月底前可以开窑。“做为党委政府,我们也在做一些规划,以更好的保护及传承宝溪的这份历史。”

深山蕴瓷史 浙江宝溪传承龙泉青瓷千年血脉


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这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偏远乡镇,本该寂寂无名。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在龙泉青瓷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于式微中延续着青瓷的血脉,于断断续续中承载着传承的窑火,在近现代龙泉青瓷的发展史上,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宝溪也因自身所深蕴的历史内涵,一如镶嵌在大山中的一棵明珠,熠熠生辉。

山中乡镇传承龙泉青瓷千年“血脉”

宝溪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历史。

“宝溪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它不仅在清末和民国时期填补了龙泉青瓷历史上的空白,还在龙泉瓷厂的恢复和当代青瓷发展的两个过渡时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宝溪乡乡长周义泉在谈到宝溪的制瓷历史时这样告诉记者。

众所周知,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窑之一,它始于三国两晋时期,发展于北宋,兴盛于宋元,而衰落于明末清初。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从宋元以来极盛数百年的龙泉青瓷几近断脉。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一批土生土长的宝溪青瓷艺人却一直在家乡传承着龙泉青瓷的窑火。

据《龙泉瓷厂厂志》记载,1825年间,宝溪乡溪头村李君义在当地建窑称“李生和号”,这是近代龙泉青瓷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私人窑厂。

1934年,当时的宝溪乡乡长陈佐汉邀本乡瓷工李怀德、张高岳、张高文、张照坤等组织成立了第一个仿古青瓷研究小组,青瓷生产技术和工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复承,仿制古青瓷的热情也在龙泉民间一度高涨。

“应该说,民国时期宝溪的仿古青瓷技艺已经很精湛了,否则,当时的宝溪乡乡长陈佐汉也不会挑选百余件精品送给政府。”据周义泉介绍,1945年,陈佐汉曾把仿宋弟窑制品牡丹瓶、凤耳瓶等100余件仿古青瓷精品寄送南京中央实业部请功,分送盟友,并被蒋介石题赠“艺精陶仿”予以勉励。而这在宝溪的历史上也有明确记载。

至于宝溪在现代龙泉青瓷史上的地位更是毋庸置疑。

据张高岳老人的回忆录记载,1955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恢复面临绝迹的“龙泉青瓷”生产。当时,浙江省政府按照总理批示成立了11人的仿古小组,由他牵头,连他在内,包括李怀德、李怀荣、李怀川、张照坤、龚庆平、张高文等共有七位宝溪青瓷艺人参与其中。当时,仿古小组把地址也设在了宝溪,即当时的宝溪张二昌小厂内,取名“宝溪仿古瓷厂”。可以说,现代龙泉青瓷的第一窑火就是在宝溪点燃的。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宝溪仿古青瓷的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据周义泉回忆,1967年,从张家菜园里挖出300多件仿古青瓷没收,八十年代中期,仿古青瓷被禁,很多仿古艺人也不得不放下了这门手艺。但时隔不久,80年代后期随着浙江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90年代初仿古瓷又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龙泉瓷厂、艺术瓷厂等国营企业先后破产,龙泉青瓷又一次走向困境,一大批宝溪青瓷艺人下岗回到了家乡。而正是这批下岗工人,重新拿起瓷土,做起了仿古瓷。

对此,宝溪青瓷艺人曾轶星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在大批国营瓷厂倒闭的时候,龙泉青瓷行业几乎是奄奄一息,但是一大批宝溪工人却回到宝溪做瓷,形成了一个仿古青瓷的文化市场,延续着青瓷的血脉。 “在关键时刻,宝溪总是成为青瓷文化延续的最后一块净土,把宝溪称为近现代龙泉仿古青瓷中心一点也不为过”。

百年龙窑群“佐证”人类文明

曾轶星是现在宝溪青瓷艺人中从事仿古青瓷制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看来,龙窑是2000年中国南方烧制陶瓷的历史见证。“龙窑在结构、功能和形状上延续了2000年,从未有过改变,可以说龙窑也是见证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佐证。 ”

对于龙窑,曾轶星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眼中,宝溪不仅有龙窑,还有龙窑群。“这样的龙窑群,现在只有宝溪乡有,世界上也只有宝溪有。”作为土生土长的宝溪人,对宝溪的认知自是不同一般。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记者实地走进了宝溪乡溪头村,感受龙窑群见证历史的痕迹。

据曾轶星介绍,宝溪共有12支龙窑,大多建于民国时期,也有几支建于清代,主要以生产民间家用器皿为主。由于后来煤气窑取代了龙窑,古老的龙窑逐渐退出实用生产领域。“煤气窑成品率高,宝溪的几支龙窑几年前都先后停火了”。

而在溪头村,记者看到,现存的几支龙窑依岗而建,气势不凡。窑室多为宽1.6-1.8米,一般为19间,多则26间,整体风貌保存较好。

位于溪头村老桥头附近的龙窑,是最迟停烧的,之前一窑可烧制上万只碗。窑主丁绍清对当年的龙窑盛况记忆犹新,他说,“每逢烧窑,火出窑尾,烈焰腾空,数里之外均可看到”。虽然歇业多年,但从龙窑的轮廓和摆设中,我们仍能够想象出当年民间利用龙窑烧制土碗的场景。

曾轶星告诉记者,龙泉市窑工在北宋时期就建立了龙窑,一直持续到现在它的结构都从来没有改变过的,“可见龙窑应该是非常科学的制瓷工具”。

但宝溪拥有的12支龙窑,自停烧后,命运各不相同。“龙窑占用面积较大,有几支龙窑在几年前被村民拆除了,现在仅剩下7支。近期在宝溪乡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组织人手进行了清理,目前已焕然一新,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几支。”

据他介绍,为了让龙窑炉火再燃,日前,宝溪乡的一批青瓷艺人打算重新烧窑。“龙窑隔5-6年就要修缮一次,长期不用会坍塌,近期有准备开窑的打算。”曾轶星告诉记者,龙泉青瓷申遗成功,是荣誉也是责任,“作为青瓷艺人,现在最重要的是传承技艺传承历史,而重燃龙窑窑火,就是传承的重要一步”。

而记者也从周义泉那里了解到,“恢复宝溪龙窑烧制领导小组”已于8月初成立, 目前正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预计10月底前可以开窑。“做为党委政府,我们也在做一些规划,以更好的保护及传承宝溪的这份历史。”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