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刻不容缓的典故

言简意赅的成语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引人深思,每一个成语故事都需要我们牢记在心的,课外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小编整理出得《{成语故事:刻不容缓的典故》,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成语】: 刻不容缓 刻的成语、缓的成语接龙

【拼音】: kè bù róng huǎnTaocI52.COM

【解释】: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成语故事】:

铜壶滴漏忆昔时

铜壶滴漏元延礦三年

古人受滴水间隔很有规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先于世界其他民族、闪烁民族智慧之光的计时器--铜壶滴漏。

人们以铜铸一壶,壶底有一细孔,壶内坚一支刻有度数标号的箭形浮标,注水后,水由孔中慢慢漏出而逐渐减少,浮在水中的漏箭也随之下降,通过观察箭杆上落在壶沿口的刻度,便可知道时间。这种较圭表先进和准确的计时器称为“漏壶”,又叫“漏刻”、“铜漏”等等。

只有一个贮水壶的叫单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贮水壶的叫复壶。目前存世最早的单壶是西汉初年(约公元前100年)制造的。单壶因水滴速度受水压变化而不能均匀,故计时精确度不高,每天大约误差15分钟。东汉以后开始使用复壶。典型的复壶有四个贮水壶,自上而下互相迭置。上面三个方形壶为播水壶,壶底均有孔,最上面的壶注水后,水即依次滴入各壶,最底层的是园形受水壶,壶内有浮标,叫“箭舟”,舟上坚着一枝漏箭,上有表示时间的刻度。随着水位渐高,水涨舟浮,漏箭随着上升,壶沿口处有一铜铸的小人,手臂向前伸出,伸出手指靠近漏箭,小铜人手指的刻度即当时的时间。陆游有诗咏道:“夜润重笼香,灯残漏箭长。”(《晨起》)

应用漏壶测时,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周礼.夏官》就已经谈到设官来管理漏刻。铜壶设计。制作要求很严格。元代延礦年间(1314-1320年)制作的四壶一组的漏壶,通高2.64米,由日、月、星、受水壶四壶组成。每壶都有盖,放在阶梯式的座架上。日壶高75.9厘米,月壶高58.8厘米,星壶高56厘米,受水壶高76.3厘米,水从日壶中依次下滴,进入受水壶。壶中水位上升,木箭(标尺)随之上升,观其刻度,即知时间。测时精确度竟达到一昼夜不超过一分钟。这真是古老文明的杰作,中华民族的自豪!原置广州城拱北楼上,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掌握了精确的时间,保证了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明清以后,我国开始有了钟表,铜壶滴漏逐渐废弃不用了,但它并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仍然随处可感觉到它的存在。

古人为了计时精确,把一个昼夜分为十二等分,用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来表示。每一个等分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二个小时。现在的零点相当于子时,两点相当为丑时……到了近代,人们又觉得这种时段太长,又把每一个时辰分为两个小时辰,每一个小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一小时。头一个小时辰叫“初”,后一个小时辰叫“正”。如子初,就相当于现代的23点;子正,就相当于现代的零点。再到后来,人们把小时辰简称为小时,一昼夜就成了24小时了。

《说文》解道:“漏,以铜授水,刻节,昼夜百刻。”即箭漏上刻有一百个刻度,表示一昼夜。每一刻合今天的十四分二十四秒。由于100刻不好与十二时辰相配,不能被十二整除,所以又改为96刻、108刻、120刻……清朝初期,确定一昼夜为96刻,这样每一时辰就是8刻,每一个小时辰(小时)就是4刻。现在的一小时是60分钟,60分钟除以4刻,为十五分钟,所以十五分钟就叫一刻。

如今“刻”仍为时间单位。“倾刻”、“刻不容缓”、“立刻”中的“刻”都是指很短的时间。人们目睹时间随流水一去不返,不禁感慨“时光流逝”,进而悟出“一刻千金”的时间价值。毛泽东诗词中也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著名诗句。

小编推荐

成语故事:骑虎难下的典故


【骑虎难下成语故事/典故】

晋成帝咸和三年,镇守历阳的将领苏峻和镇守寿春的将领祖约,以讨伐辅佐晋成帝的中书令庾信的旗号,率军攻入都城建康,控制了朝廷。

在这危急时刻,担任江州刺史的温峤挺身而出,和逃到他那里的庾信共推举征西大将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起兵讨伐叛军。

由于叛军人多势众,陶侃接连打了几个败仗,不久军粮也出现了困难。由于战争一再失利,陶侃产生了畏惧心理,他责备温峤说:“起兵时,您说要将有将,要粮有粮,只要我出来当盟主就行了,可是。现在将在哪里?粮在何方,如果粮食实在接济不上,我只能带领本部人马回老家去,待到以后条件具备了再干。”

温峤劝说道:“您的看法不对,战胜叛军最要紧的是队伍自身的团结,当年刘秀、曹操之所以能以寡敌众,就是因为他们代表着正义。现在皇上蒙难,国家正处在危急关头,我们代表国家的正义来讨伐贼子苏峻祖约,绝对不能半道放弃,而且这帮家伙有勇无谋,我们最后一定能战胜他们。”

陶侃听了这些话之后,语气也软和了。

温峤接着说:“现在我们就像骑在猛兽身上,如果不把他打死,反而会被它所伤,肯定不能放弃,如果您违背大众意愿独自带兵回老家,必然会影响士气,使讨伐失败,这个罪责您是推卸不了的。”

陶侃听了温峤的话,只好打消了回老家的念头。

接着,温峤和他仔细商讨了作战计划,改从水路进攻叛军,温乔又亲自率领一支精壮的骑兵,突然袭击叛军,最后苏峻祖约两个叛贼先后被击败,盟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就是成语骑虎难下的故事,故事中说道,像骑在猛兽身上就是成语的原意,指的是骑在老虎身上很难下来。比喻做事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不能停止,进退两难。

成语故事:螳臂当车的典故


【成语】: 螳臂当车 螳的成语、车的成语接龙

【拼音】: táng bì dāng chē

【解释】: 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故事】:

颜阖担任卫灵公大儿子蒯瞆的老师,但蒯瞆自以为将来会当国君,作威作福,蛮不讲理。颜阖感到十分为难,于是对卫国大夫蘧伯玉诉苦。蘧伯玉劝他说:“你的意图是好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你知道嘛,螳螂吗想举起它的臂膀,以挡住前进中的车子,这是不可能的啊!”

成语故事:天夺之魄的典故


【成语】: 天夺之魄 天的成语、魄的成语接龙

【拼音】: tiān duó zhī pò

【解释】: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成语故事】:

公元前594年,狄人(赤狄)丞相丰舒执政后杀了他的国君潞子婴儿的夫人,又伤了潞子的眼睛。潞子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因此,晋国在同年夏季出兵攻打赤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灭了赤狄。

丰舒逃亡卫国,卫国人怕殃及自己,把他缚送晋国,晋景公下令把他杀死。晋国派大夫赵同(赵国国君的先人)去向周朝的天子进献俘虏的狄人。赵同依仗晋国强大,对周天子表现得很不恭敬,很傲慢。周天子的儿子刘康公看了很不高兴,骂道:“不及10年,原叔(即赵同)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意思是说,要不了10年,赵同必定遭到大祸,老天爷已将他的魂魄夺走了。“天夺之魄”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已离死期不远了。

成语故事:返老还童的典故


【成语】: 返老还童 返的成语、童的成语接龙

【拼音】: fǎn lǎo huán tóng

【解释】: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成语故事】:

据东晋葛洪《神仙传》记载,汉朝淮南王刘安喜好学道求仙,用重金招聘这方面的门客。一天,八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前来求见,说有长生不老术愿意奉献。守门人进去通报。刘安说:他们自己都老态龙钟了,哪会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术!分明是欺骗。快把他们给我赶走。老人们听说刘安嫌他们老,就一下子都变成了儿童。刘安一听,慌忙出来迎接。这个成语形容老人恢复了青春。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