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炼制与烧造

紫砂泥是从日用陶矿土中精选出来的,如果取得色泽纯正、颗粒细腻、烧成范围宽、可塑性好的泥种,须经严格的加工和配置,方可产生色彩斑烂的五色土。

常见方法有:

(1) 纯净的泥质加工处理。

(2) 掺入颗粒并与不同泥质混合。

(3) 适量掺入金属氧化物,使其色泽丰富,提高明度。泥与泥相拼,又会产生各种色泽变化,

常见泥色相拼有:

(1) 本山绿泥与紫泥相拼,制成团泥。

(2) 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氧化钴,制成墨绿泥。

(3) 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锡黄,制成枇杷黄色。

(4) 本山绿泥与白泥相拼,并适量加入铬绿,制成菜茄泥。

(5) 紫泥中适量加入氧化锰,制成褐色拼料泥。

(6) 紫泥中适量加入氧化钴及氧化锰,制成黑料泥。

(7) 伏东红泥适量加入铁红粉,制成朱红泥。

紫砂茗壶随窑炉烧成温度的变化,会产生深、浅、浓、淡不同的色泽,如茗壶中需加入金属氧化物,一般不宜超

过千分之五,否则茗壶使用时间一长,壶表面会产生龟裂纹。

编辑推荐

柴窑烧造难在何处?


1.政府明令禁烧柴窑,没有松柴供应;

2.一窑下来,烧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

3.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班子集体协作,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决不是凑合几个人就行的,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

揭秘柴窑烧制与现代方式烧制的内在区别?

景德镇柴窑因烧松柴得名,也称镇窑。在过去,砌造技术完全由家族行帮垄断,师傅言传身教,密不外传。每次烧窑前,必须请"挛窑户"专门检修,外人无法操作。一座窑使用60-80次必须重建。每烧1公斤瓷器需松柴2-3公斤,大的蛋型窑一次可烧10-15吨日用瓷器,需松柴25-40吨,小窑烧松柴的比例要高一些,当然成本就更高了。不是什么人随便砌个炉子就可以用几根木头烧瓷器的。

为保护森林资源,景德镇在50年代末期改烧煤、油时候,发现祖祖辈辈使用的配釉已经不适应了,高温下粘度降低很快,烧出来的釉面阴黄、沉碳、烟熏,注意一下上面话里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粘度,一个是釉面阴黄,其实这揭示燃料改进后温度曲线和窑内物质元素已经发生变化。古老的石灰釉已经不能用了,后来改革成长石釉,又叫5311釉。

古代釉水里面的天然着色氧化物含量高,在部分胎釉接合处产生一线窑红的现象,这是一种特征。在古代老柴窑的烧制环境中,那些着色氧化物是不用担心的,老柴窑可以灭掉它的危害,甚至在灭掉危害性的同时造出釉面白里泛青的玉质效果,巧夺天工。

煤窑、气窑、电窑呢?做不到。现代那些做高仿的,如果按古代配釉技术配釉,他必须得拿柴去烧,用其他燃料他烧不出来,哪怕用计算机控制窑内温度的变化也最多解决个“粘度”问题。

柴烧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质,只要大原则掌握住,其他的呈现就视为随机性的效果,柴烧陶的特质本来就不那样精准,在预期效果外,出现某些意外的精彩效果。这也是柴烧迷人的部分。出窑时总是有出乎意外的收获。

陶瓷名词:生烧与过烧


生烧的制品外观发黄、吸水率偏高、釉面光泽差而粗糙、强度低、敲打时声音浑浊。过烧时产品发生变形,釉面起泡或流釉。主要原因在烧成温度偏高或偏低,高温保温时间控制不当,装车密度不合理或烧成温差大等产生局部过烧或生烧。

汝瓷的胎质、釉色及烧造工艺


汝窑瓷器胎质细洁、胎色灰中略带黄色,俗称“香灰胎”;为了使器物外观完整,采用绝细的芝麻钉满釉支烧,因此器底仅见三至五个细如芝麻的支痕;汝瓷的釉面开有细密的本色纹片,釉下气泡疏稀、寥若晨星。汝窑瓷器最主要的特点,不以装饰纹样为重,而以釉色作为美化器物的重要手段。汝窑青瓷由于胎、釉中含铁量的恰当、烧成时还原火焰控制的适度,因而釉色达到了宋人所理想的境界。

汝窑青瓷器物的釉色呈现一种纯正的淡淡天青色,从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收藏有数的一些汝窑作品来看,它们的色调变化不大,有的虽稍深些,有的稍淡些,即使有粉青、卵青、灰青之分,但呈色比较稳定,都离不开天青这个基调,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汝窑尊”釉色天青,仿佛雨过初晴的明朗天空。汝窑的烧造,可以说恰如其分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汝窑内有玛瑙为釉,玛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而瓷釉的主要成份也是氧化硅。汝窑青瓷天青色的形成,玛瑙这种贵重的釉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宋史》载:政和初,“提辖京西坑冶王景文奏,汝州青领镇界产玛瑙”。宝丰清凉寺汝窑址发掘资料也表明:“在窑址作坊附近除发现瓷泥料外,还发现玛瑙矿石,石质坚硬,颜色有红、黄、绿、白、蓝等。”由此可知当时宫廷用的官窑瓷器不惜工本,姿意挥霍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汝窑天青色在色彩上介乎绿色与蓝色之间,绿色是一种充满静谧的温和色彩,而蓝色则带有神秘的冷色。汝窑青瓷器物的天青色,既有蓝色之冷,又带绿色之暖,是一种冷暖适中、十分谐和的色调,这种色感正是当年统治者审美情趣的反映。汝窑主要是徽宗在位期间烧造的,赵佶是历史上著名的崇奉道教的一位封建君主,崇尚自然含蓄、冲淡质朴的审美观。道教的仪式中,献给天神的祈祷词,称为青瓷,更是表明崇信道教的教人对青色的崇尚。而汝窑天青色的幽玄、静谧正适合这种审美情趣。因此,汝窑器物所具的清逸、高雅的色泽,体现了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和宋代上流社会的风尚。

以汝窑青瓷为代表的宋代官窑器物之釉色素朴、清雅,也反映了宋代和唐代瓷器两种完全不同的时代风貌。宋代统治者鉴于武人跋扈、藩镇作乱的教训,在努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同时,大力推行文治主义。北宋建国后,虽出现一个时期内的相对安定,然而盛唐时期那样雄健尚武的精神已经完全丧失。在这种特定的时代环境下,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为了逃避现实更是追求安逸和享乐,带有世俗、田园、花间生活熏陶而产生的艺术情趣,强调平淡、自然之美,已不具备盛唐那种绚丽、豪华的特色。在思想领域中,构成宋代社会哲学思想的基础是程朱理学,信奉理学的封建文人,追求平易质朴的风尚和禅宗深奥神秘的哲理。在艺术上爱好幽玄苍古之趣,这种所谓的文人趣味,也必然反映到工艺美术中来。汝窑青瓷器物不求纹样装饰,釉色以素雅、沉静为美,体现出宋代上流社会用瓷推崇理性美的特色。

宋代的文学一直以平淡作为审美要求的最高理想,平淡是要求作到平易而隽永、淡泊而含蓄。作为赵佶御用的青瓷器物,这种文学思潮必然反映到汝窑瓷器中来。以汝窑为典型的供御用瓷,其釉色平淡含蓄,于素朴之中表现着内在心灵的意蕴,体现了北宋晚期以赵佶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审美追求。 (木木)

唐三彩的创烧与远销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空前发展的时代,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百花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制品,它以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色泽、生动逼真的造型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于世,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唐三彩的生产烧制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汲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刻花、印花、划花、堆塑等技法进行装饰。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其制作工艺十分繁复。通过对现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及作坊的考察研究,初步总结推断出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原料采集、制胎工艺、烧制工艺、施釉工艺与开相工艺。

唐三彩大体可分为俑类、器皿类、建筑用品等,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唐三彩分类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文献从作用的角度,将其分为器物类和俑像类,器物类包括水器、酒器、饮食器、文具以及建筑模型等,式样新颖,色彩绚丽;俑像类从妇女、文官、武士伎乐、牵马俑、胡俑、天王等等,于细微处描摹俑像社会地位和性格特征。李知宴将其分为四类,即生活用具、模型类、人物形象类、动物形象类。台湾的谢明良先生也将唐三彩大体划分为四类,即俑类、模型类、器皿类、建筑用品类。日本学者佐藤雅彦将唐三彩分为两类,及俑类和器皿类。而对于唐三彩的分类本人更倾向于刘谦功的划分,“从题材来看,唐三彩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即人物俑、动物俑、生活用具和建筑模型。”唐三彩塑造的形象造型生动,形式多样,品种繁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美。

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是中国唐代的艺术精华,它同中国丝绸一样,在中国历史上的输出品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陶瓷外交”,在中国与日本乃至与世界的交流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颗璀璨的明珠对当时的世界震动很大,生产唐三彩的技术随之通过各种方式很快就传出了海外。唐三彩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均有发现,据资料表明,其踪迹几乎遍布欧、亚、非各大洲,特别集中在“丝绸之路”沿线和海上交通线附近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深受唐三彩的影响,日本也成功地烧制了各种三彩,称之为“奈良三彩”。唐三彩的输出正史几无记录,但日本乃至世界各地出土的陶器本身填补了这页史书的空白。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庞大的唐三彩家族,锁定了它的源头。唐三彩的横空出世,雄辩地向世人宣告,这是中华民族与四大发明一样对全人类的又一项伟大贡献,其艺术价值也值得世代传承。

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 中华陶瓷烧造艺术珍品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位于今福建德化,故名。作为著名的瓷窑,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一百八十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德化瓷器是中华陶瓷烧造中的艺术珍品,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其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种类繁多,有爵杯、梅花杯、香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负盛名。瓷塑胎质优异,别有情趣,所塑人物性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风格洗练,有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其中,以何朝宗所塑最佳。《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都称其为善塑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共宝之。德化窑所制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闽山记》中所称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

·德化窑瓷器

·德化窑瓷器

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

如何了解钧瓷柴烧、煤烧和气烧呢?


如何了解钧瓷柴烧、煤烧和气烧呢?近年来,随着柴烧钧瓷的恢复,煤烧窑口的增多,一些钧瓷爱好者探讨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到底哪种烧成方式最有收藏价值?有人说是柴烧,有人说是煤烧,也有人说是气烧,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钧瓷烧制工艺复杂。从选料到烧成,自古就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无论哪道工序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加之烧制极其复杂严格,这是钧瓷珍品率极低的重要原因。因此,钧瓷烧造“十窑九不成”。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钧瓷烧造的历史。宋代时钧瓷始于柴烧,金元时期开始出现煤烧,到元代末年由于煤炭浅层枯竭,深层煤炭不易开采,又改用柴烧。到了明代,由于南方瓷器崛起,北方连年战争,树木柴草被毁,燃料缺乏,大多钧窑停烧。直到清朝末年,钧瓷开始恢复,当时多在烧碗窑中带烧。后来又在炉窑内用蓝炭(没有烧透的煤炭,烟少易燃)烧制。20世纪50年代初,神垕的任坚工程师试建倒焰煤窑烧制钧瓷成功。从50年代初直至1994年,钧瓷都用煤烧。1994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试验液化气烧制钧瓷成功,该技术从防止空气污染,减轻劳动强度,改变钧瓷作品空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点,很快在神垕大多数窑口推广,并在实践中对气烧方式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柴、煤、气烧三大主流钧瓷产品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种不同燃料烧制的钧瓷,艺术效果上各有千秋。从工艺上讲,煤烧钧瓷劳动量最大。产品需要装匣钵,煤质需要严格把关,烧池需要清理,每次烧窑点火需要装窑、铺烧、砌堵窑门,烧成中需要添火、撬火、平火、盖天眼、焐火还原等,工艺最复杂,成品率也较低。其次是柴烧。由于柴燃烧火焰长,柴的质量比较直观,比烧煤少了出渣撬火的劳动量,所以劳动量相对小点,但工艺要求较高,成品率比煤烧略高。气烧劳动量最小。不用匣钵使用现代抽屉窑或者梭式窑,无论温度、气氛都容易掌握,工艺难度小,成品率也高。从烧成的表面效果看,煤烧由于煤的质量差异,煤的成分复杂,燃烧时火焰较难控制,所以产品烧成效果比较丰富、凝重,从艺术表现上容易表现力量感强的作品。柴烧由于木炭随火焰与釉接触,使釉面 变化温润如玉,烧出的产品比较细润柔和。气烧钧瓷由于温度气氛容易控制,特别是当人们明白了钧瓷的成色成釉机理后,容易形成人们所期望的艺术效果。

柴烧钧瓷柴烧钧瓷窑炉特别是宋代双乳状钧瓷窑炉,双火煻增加火网面积,双火口轮流添柴,有利于在烧成过程中炉温平稳上升。柴燃烧快,燃尽后灰烬即落入灰坑,所以火煻内没有很厚的燃烧层。勤、快、少的添柴烧制方法也为炉温的平稳上升提供了有利条件。柴燃烧时火苗长,火焰柔和,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氛浓淡适宜,为釉料中的铜元素还原成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所以柴窑制品釉色相互渗化过渡自然,呈现出清丽淡雅、俊秀飘逸的艺术风格,这也是使作品最接近宋代钧瓷艺术效果的一种烧成工艺。

煤烧钧瓷煤烧钧瓷窑炉有倒烟、直烟、平烟等多种类型,内部结构和烧成原理基本相同,只不过烟道出口所处的位置不同。煤燃烧时间长,不易烧尽,容易形成较厚的燃烧层。在下渣松动燃烧层时往往会引起窑温骤升。煤所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大,火势猛烈,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氛浓度差别较大,这些客观条件在合理烧成制度的控制下,为窑变效果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釉汁在高温下的流动受窑温起伏和一氧化碳气氛浓淡的制约,也就容易出现曲线变化和色彩交融。煤窑制品具有热烈奔放、生气勃发的艺术风格。釉面容易出现山水画面活霞彩纷飞的艺术效果。清代炉窑以碳作燃料,这里的碳指未燃尽的煤渣,俗称“蓝碳”,所以广意上讲也属于煤烧钧瓷一类。炉窑一次之烧一件产品,一次添加燃料烧成,用风箱通风控制窑温。这种独特的烧成方法和特殊的燃料,使炉内一氧化碳气氛相对较淡,不利于铜元素呈色。所以炉窑制品以天青、月白类单色居多。这也就形成了自然恬淡、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气烧钧瓷液化气钧瓷窑炉所用的液化气或天然气,纯净、少杂质,燃烧完全。火苗由喷火口控制,喷火口的大小多少都在人的掌控之中,是最容易操作的钧瓷窑炉。炉火的纯净,升温曲线的平和,为釉面的平稳呈色提供了空间。气窑制品一般都鲜艳明亮、色彩秀丽。在合理的烧成制度下也能产生丰富多彩、品味高雅的艺术效果。

如何了解钧瓷柴烧、煤烧和气烧呢?从1994年气烧工艺普及以来,气烧钧瓷多是明亮艳丽,这与人们的传统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有关。由于去掉了匣钵束缚,大件异形体钧瓷也越来越多,釉色也愈加鲜艳夺目。这样,就是人们有个错觉:气烧钧瓷色彩艳丽但失之轻薄,没有煤烧厚重、柴烧温润。但真正掌握气烧技术,采用一些工艺手段,完全可以烧出煤烧和柴烧的效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了解钧瓷柴烧、煤烧和气烧呢?从收藏角度来说,禹州钧瓷艺术品的收藏,无论哪种烧成方式,首先要看的是作品的造型和窑变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作者文化背景、作者名气、尺寸大小、烧制难易都应是考虑的重点。当然,柴烧、煤烧作为一种钧瓷烧造的历史文化,也应是收藏的因素之一。

紫砂壶的品类与式样


一把紫砂壶可分为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

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

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之分。

盖有嵌盖、压盖、截盖三种。

把有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之分;圈把又有与嘴对称式、倾斜式、三平式等。

历代流传的紫砂壶品类都有一定名称,至今仍流行的还有数十种,如:洋桶、掇球、一粒珠、龙蛋、四方、八方、梅扁、竹段、鱼儿龙、寿星等。

紫砂壶从造型上来区分,可分为:

(1)自然造型:以自然界中的瓜果花木、虫鱼鸟兽等自然形象加以简化,结合实用而变形,如梅茶壶、莲子壶、葵花壶、柿子壶、竹形壶等,统称"花货"。

(2)几何造型:以不同的几何形体为艺术造型,如各式方形壶、圆形壶、直筒壶、双棱形壶等,统称"光货"。

(3)博古造型:取材古代文物的造型,如:仿青铜器、汉简、玉器、秦汉瓦当等造型的茶壶,形象质朴、雅致,古趣盎然。

(4)微型刻壶:因紫砂中存有石英砂粒,历代都有微型刻壶问世,且微刻技艺日益精臻。现今,在一把容量35O毫升的掇球壶上,琢刻茶圣陆羽七千余字《茶经》全文的紫砂壶业已成功。

紫砂壶在造型上"方非一式,圆非一相",几近三千多种。在形体与线条的运用上变化无穷。通过壶线的运用,使原来的形体变得安稳、活泼、深厚,又富有轻巧感。紫砂壶的形体主要分高、矮两种,依茶性而设,高壶彻红茶,香浓醇厚;矮壶泡绿茶,色、香、味皆蕴。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的窑具与装烧工艺


永嘉坦头窑址出土的窑具主要包括支烧具、匣钵、间隔具三种类型。

窑炉内的支烧具

窑炉内的支烧具局部

支烧具均为粗陶质,器型较为单一,主要呈直筒型或喇叭型,均较粗矮,托面圆平。

粗瓷质筒型匣钵

匣钵内的施釉情况

用釉封口的瓷质匣钵

匣钵数量较多,包括筒型、钵型、M型与直筒型几种。筒型为直口、上腹较直,下腹弧收成平底,近底的下腹部通常有圆形镂孔,器型一般较高大。钵型器型与筒型接近,造型较底矮。M型的下凹较浅。直筒型则为直口,直腹、平底。以粗瓷质为主,发现内腹施釉的现象,一般口沿上有泥点痕;少量为细瓷质,匣钵之间用釉封口而不见泥点间隔痕。

间隔具数量不多,以细瓷质为主,粗瓷质数量更少。造型呈覆直筒型、覆束腰型与碟型等,一般中心有圆孔,足端与顶面外圈有长圆形的泥点痕。

根据窑具及出土的器物粘结情况判定这一时期的装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明火叠烧、一种是匣钵装烧。

瓷质垫具

窑炉上粘结的叠烧器物

支烧具上的叠烧器物

匣钵内的叠烧器物

不同器物的叠烧

明火叠烧直接置于喇叭形垫具上,用泥点间隔,一般是同类器物叠烧,如各种碗,也有不同器物叠烧的。出土一组烧结的器物中,最上面是一件小罐,外面套一件较大的罐,罐外面是一件盆形器,盆形器外面烧结一件折敛口的钵,总共至少四种器物套叠在一起。

间隔具的使用

间隔具的使用

间隔具一般放在叠烧碗类器物的最上面,再在上面放置罐类器物,因此推测间隔具是碗与其它的器物叠烧时间隔使用。

这类间隔具在上林湖地区主要是作为垫具使用,虽然目前在地层中发现的粘结标本是主要是作为间隔具使用,但不能排除作为垫具直接将器物放置于匣钵中烧造一批高质量的器物如褐彩的执壶罐等的可能性。

另外少量的小碟状支烧具,仅托面上有泥点,应该是置于匣钵的底部使用的。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