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工艺奇异的民间传说

宜兴地处江南,人杰地灵,陶文化誉满世界,陶文化中紫砂工艺尤为杰出,壶人利用紫砂泥的可塑性造出一件件富有艺术色彩的工艺品,随着紫砂文化的发展,关于宜兴地区的传说逐渐被流传发掘,一桩桩奇异的民间传说引起世人高度兴趣,神秘的紫砂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魔力,丁山老镇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神秘砂将带您进入一个未知的紫砂世界,在玄幻、灵异、恐怖中寻求真知。

神秘砂第一季壶中天地

第一集老村

当宏国得到那把鱼化龙紫砂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尽管窗外已是街道冷清一片寂静,可宏国心中的高兴劲就象十个八个太阳般的亮堂。

据说这把鱼化龙是一位“摸金”高手从一座清代县令墓里找到的。壶的本身并不太吸引人,真正引起宏国兴趣的是关于这把壶的传说。

根据该壶的发现者,也就是那位盗墓者说,在墓中发现壶的地方同时找到一块陶板,陶板上用小篆刻着这样几个字:得此壶者,如是有缘,可大福大贵!

宏国打量着这把鱼化龙,心里寻思着何为“有缘”?

这是一把用传统底槽清泥制作的鱼化龙壶,壶身通体由波浪纹构成,壶盖的子处有个吐着舌头的龙头,做得相当逼真;壶身原本应该一侧是条鱼,另外一侧是条破浪而出的四爪金龙,可现在这把鱼化龙壶龙和鱼都做到了同一侧上,细细看来,仿佛那条巨龙张着血盆大口扑向那条惊慌失措的鲤鱼,宏国仔细检查了这把壶,除了龙和鱼的位置和传统鱼化龙壶有区别,其他并无特别之处,难道关键就在龙和鱼位置上?宏国百思不得其解,感觉有些困倦,只能先行休息,等明天再作打算。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天就亮了,宏国稍稍梳洗一下,便匆匆赶往菜场买菜去了。

买好菜,宏国回到家里,把刚买的鱼往水池里一放,急忙跑去卫生间方便,在他解完手走出卫生间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凄厉的惨叫,登时感觉全身莫名其妙地阴冷。

什么声音?宏国心里发毛,胆战心惊地顺着声音的方向小心翼翼地走去,房间里的气氛让他感觉无比的压抑,可他寻遍了房间每个角落也没发现什么不对,正当他满腹狐疑地走进厨房想做早餐的时候,忽然发现,鱼不见了。

哪里去了?宏国使尽全力把厨房翻了个遍都没找到那条鱼,心里不仅嘟囔道:“是不是自己不小心让野猫跑进来把鱼叼走了?”心想也罢了,就当自己是做了回善事。

宏国草草地喝了几口粥便走进自己家的房间。

鱼化龙壶端放在床头柜上还象昨天一样透着神秘的气氛,宏国点上一支烟盯着壶思考良久,脑海里忽然闪过一道灵光,“难道秘密在壶里面?”宏国这才想起昨天只顾看壶身上龙和鱼的位置,忘了打开盖子检查壶的里面,于是他满怀期待地打开壶盖。

就在他打开壶盖的一刹那,宏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出现在鱼化龙壶里面的是一条只剩下鱼头的鱼骨架,两只鼓在外面的死鱼眼睛仿佛冒着绿光死死地盯着宏国,宏国只觉得头皮一麻,紧接着眼前一黑栽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宏国被一阵凉风吹醒,他站起身一看,大呼奇怪,原来宏国身处的地方已经不是自己的房间,而是一个陌生的村落外。

“我怎么到这里来了?这是什么地方?”宏国自问道。

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的自然村落,村子坐落在一座不大的山脚下,村中房子建筑结构很象5-60年代早期山村,散落着大小形状都差不多的木结构楼房,村子外面是一片环绕4-5米高的树林,如果在远处是发现不了这个村庄的。德-化-陶-瓷-总-站

宏国看看四周到处都是树林和旷野无处可去,只能向村落走去。

走了10多米,宏国在一座老木楼前停了下来,木楼门前地上有一堆土块引起了他的注意。当他蹲下身来仔细看那堆土块的时候,不仅惊叫起来:“这不是紫砂原矿料吗?”原来,在当地政府封闭几处紫砂原料矿藏以后,很少见到这样摆放在露天里的原料矿了。本地紫砂艺人制壶的泥料一般都是泥商原来囤积的原矿,不过价格高得惊人,一般中低档商品壶只能用同样中低档的紫砂矿料添加色料佐色练制的化料,俗称化工泥;关于化工泥的争论近几年无论现实和网络上都讨论得很激烈,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早在民国时期,前辈们就有用氧化钴练制民国绿泥的事实存在了。

“年轻人,你来了啊?”正在宏国仔细打量那堆矿料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着实把他吓了一跳,他猛地站起身来,机械地回过身去。

那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慈祥老者,老者年龄70开外却一点也不显老态,只见他身穿一件绣有团寿图案的老式唐装,手里捧着一把养得和老人脸色一样红光满面的紫砂壶,透过壶表面养成的包浆,清晰的调砂恰倒好处地分布在紫砂壶面上,宏国心想,这应该是一把名匠用上好清水泥制成的上新桥壶。

“我,我,我......”宏国想说些什么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年轻人是不是在想在这里怎么还有那么多原矿紫砂料啊!”老者笑着问道。

“是啊!是啊!”宏国答道。

老者笑着说:“年轻人,请进寒舍小坐,待我慢慢叙来!”说罢伸出右手对着身后的老楼作了个请的动作。

宏国随着老者走进老楼。

老楼尽管显得有些古久,却一点没破败的迹象,楼前滴水檐下的雕花很精致,细看竟是一排精细的茶壶图案,不禁瞧得宏国暗暗称奇;进得门厅,正对着门口的木墙上挂有一幅中堂,中堂上画有一老僧手捧一钵盂,钵盂里装有五色土,老僧表情栩栩如生,画得相当精细,正当宏国看得入神的时候,老者已经命人奉上好茶,两人入座边饮边聊起来。

老者笑着说道:“知道中堂上画的老僧是谁嘛?”

“应该是五色土传说中的异僧!不过关于这个传说详细的情况我了解的还不多。”宏国边答边饮了一口茶,眉头一舒心想:“上好的雨前茶。”

“确实是五色土传说中的异僧。”老者点点头说道:“在明周高起著的《阳羡茗壶系》有这样的记载:相传壶土初出用时,先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日: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日贵不要买,买富何如。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去。及发之,果备五色,烂若披锦。”

关于这段传说宏国也略知一二,大概说的是古时有一个老和尚。一天,他背着个囗袋来到了宜兴县丁蜀,一边走一边喊“卖富贵喽,卖富贵喽!”很多人都围过来看。老和尚手捧的钵盂里装有五色土,这五色土有黑、黄、绿、红、紫五种颜色,非常好看。

延伸阅读

紫砂文化:紫砂壶起源的传说


紫砂壶的历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期到明末启年间。当时有个叫周高起的在《阳羡茗壶录》中记述的一个有趣的传说:古代有一远方方僧人游到宜丁鼎蜀山村边行边叫卖富贵土卖富贵。引得路人嗤笑不已,僧人又说贵不欲买,买富何如?后有几个好奇的村民随他来到附近的青龙山黄龙山脚穴中掘出的泥土,果备五色,烂若披锦,选便是其后烧制紫砂器的原料紫砂陶土其土具有砂性制品烧成后,又主要呈紫红色,紫砂之名由此诞。紫砂器不假釉饰亦无彩绘,纯粹手工捏制烧成,造型别致古朴典雅。

紫砂陶家族最具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的当数紫砂壶,引来无数骚客文人的倾情盛赞。北宋时期的梅尧臣曾咏叹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喜华。欧阳修亦有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采清。诗句中所吟紫泥,紫瓯说的都是紫砂茶壶。另外I1974年江苏宜兴羊角山发现紫砂窑址并有明确记录的出土物作为佐证。那么我们们已经基本可以认定紫砂烧造的历史始于北宋。

到了明代紫砂壶烧制技术开始广泛传播,宜兴紫砂工艺盛极一时,良师名匠纷纷涌现。现代紫砂之风愈演愈烈。文人士大夫的介入,更把紫砂壶艺推到了新的高峰,紫砂与诗人的结合使其艺术性又有显著提高。

陶的传说


陶瓷的发明是人类社会伟大的事件之一。在中国,凡是古代重要的发明,往往把它和“圣人”联系在一起,把这发明本身也当作“圣事”或者“圣迹”。这一点,在《考工记》里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陶的发明,也同样被称作“圣人”之作,当作“圣事”,“圣迹”。这在众多古籍中,记载着有关圣人发明陶器的传说。

女娲: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始见于《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土作人。”

神农:神农制陶器的文献,记载在《周书》一书中。据清马啸《经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而种之,作陶冶斤”。清朱琐所著《陶说》卷二引《周书》:“神农作瓦器”。宋《太平御览》卷八百之十三亦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舜:《墨子·高贤下》载:“瓦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其它如《韩非子·难》也有类似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舜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宁封子:据《列仙传》载: “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炉,犹有其骨。时人葬其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

以上就是专家摘录的有关陶器的传说,欢迎大家来预订陶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