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的起源和烧制技术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之传说。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尤以神垕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在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出土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是宋代钧瓷的先声。宋“靖康之变”(1126年)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

钧瓷的烧制是一种复杂的高难技术,还原程度很难控制;加上过去由于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而其中的上品则更为罕见,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尊贵名声,唐玄宗曾立令“钧不随葬”;宋徽宗时又成为御用珍品,诰封“神钧宝瓷”,每年钦定生产36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墓葬出土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目前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也寥寥无几。

编辑推荐

制作一流钧瓷的工艺技术


钧瓷是华夏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她以神奇的自然窑变耸立于众瓷之首,她的造型线条流畅,红中透蓝,润莹剔透,五彩渗化,开片声清脆悦耳,器物以出现自然意境为佳,历代君王,侯爵倾心赏析。

钧瓷工艺技术要求极其严格,某些关键环节如釉料配方和原料比例被代代口耳相传,成为不宣之秘,但有些简单平凡的工艺亦同样重要,同样对钧瓷作品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制作一流的钧瓷,首先应选用最佳的原料,原料经风吹日晒,雨淋滋润软化陈腐后,利用碾磨粉碎,筛网过滤,池中澄泥,然后将钧泥反复拍打,搓揉,才能达到要求的钧瓷,制作的作品胎质细腻坚实,极易变形。

制瓷,传统制作钧瓷主要以手拉坯为主。拉坯是靠轮盘转动,利用双手挤,压,拉,的力量,使钧泥变正自己要求的器物,此种方法可千变万化。拉坯,首先将泥千拍万打后再双手反复揉搓,排出泥中之气体,增强瓷泥的韧性和柔顺程度,揉成泥柱后,双手抱泥,对准轮心定泥,使泥和轮盘同心转动。将泥柱拉成要求的器物尺寸后,干燥,待可修整时进行修胚,修胚时应保持原有器物的线条流畅,表面光滑,修整完毕进行烘干。

素烧,将烘干的坯子装入窑炉中进行素烧,让坯体充分脱水,增加其质密坚实性。素烧点火起始升温不宜太快,以免胚体烘干时湿干不均造成炸裂。待550℃——600℃后封闭窑门,加快升温速度。温度升至1000℃左右时住火,合闭闸板使坯子上下均温。

施釉,将素烧后的坯子(俗称胎子)从窑炉中取出,冷却后才能施釉,施釉可分为喷釉法和浸油法两种,钧瓷施釉一般采取浸油方法较多,浸油施将釉子注入容器内调整好浓度,将胎子按入容器内,使胎子充分浸人釉中取出,胎子再釉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施釉工匠可根据操作经验定夺,施釉后再次烘干。

釉烧,将烘干后的釉坯装入窑炉内点火,起初升温速度不宜过快,应用小火烘烤,缓慢升温,使坯体及窑内的水分充分挥发,不致于产品因气体膨胀导致炸裂火滚釉。这一阶段再500℃以前即能完成,封闭窑门。待温度升至1040℃时开始还原,还原气氛的形成主要依靠人控制燃料程度来实现。即通过窑内空气的进入量,使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产生CO气体,实现窑内的还原气氛,使油料中的着色物CUO达到还原状态,待温度升至1180℃左右时,转入轻还原阶段,此时,釉面更加光亮,这一阶段严格防止氧化产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待温地升至1280℃以后转入氧化阶段直至住火,开放闸板,打开窑门,保证产品的鲜艳程度,还原阶段可称为整个工序的重中之重,俗有”生在成型,死在烧成“之说。

中国人常用”浑然天成,巧夺天工。“等词来形容精美绝伦的钧瓷珍品,每一件钧瓷作品都凝聚这工匠师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是人类利用打自然所赋予的先天条件和时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人间奇迹。

字串5

吴道子和钧瓷的故事


名扬海外的钧瓷,据传是唐朝大画家吴道子和几个老窑工一起烧制成功的。吴道子是民间画匠出身,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凡是穷人向他求画,他是有求必应。唐朝天宝年间,吴道子的画成了宝画,一幅画能值二十石米。玄宗知道这情况以后,心想:要是平头百姓都有了他的画,这还有啥主贵的?于是挖空心思,给他赠了一个美名叫“封笔吏”,没有皇王圣旨,不准随便作画。吴道子一气之下,告病回到了故乡阳翟(今禹州市)。

这一天,吴道子到古钧台游玩散心,他看到古钧台旁边有不少瓷窑,窑工烧制成的瓷器,尽管胎质浑厚,工艺精细,可就是釉色非常难看。道子心想:朝廷封了我的笔,但封不了我的双手,我帮助家乡父老想想办法,改进一下瓷器釉色,这总不会犯啥王法吧?

吴道子来到一窑场门口,窑工们认出他是大画家吴道子,连忙热情地把他请进屋里。窑工为他倒了一碗清茶,递了过去。吴道子接过茶碗仔细看了一阵儿说:“这瓷碗做得够精细的,如果改进一下釉色,就是一件瓷器珍品。”

屋里坐着两个窑工,一个叫卢青,一个叫卢红,他俩是一圣亲兄弟。听罢吴道子的话,卢青叹了口气说:“先生有所不知,俺爷当年是个烧窑高手,为了攻破釉色这道难关,花费了半辈子的精力。他一直摸索到八十多岁,才算烧出一件色彩如玉的花瓶。不料这花瓶出窑以后,被窑霸抢走了,爷爷上门去要,被窑霸一脚踢死在地上。俺爹爹一生,只知道配方,上釉,可就不知道料里是啥成分。爹爹去世后,俺兄弟俩也费了不少工夫,可是搞来搞去,总不成功。”

吴道子听罢,起了一会儿,说:“我们画匠对颜料十分讲究。我曾用神垕山上几种彩石配制出一些颜料。百姓们都称我是神笔,其实是这种颜料帮了我的大忙。”

卢红上前恳求说:“吴先生,能不能用你的颜料在俺坯子上试一试呢?”

吴道子笑了笑说:“这当然可以喽!我又不怕你们抢我的生意!”

卢青拿出早已制成的坯子,请吴道子往上面涂抹他配制的颜料。涂好以后立即装窑里烧。几天过后出窑了,打开匣钵一看,只见件件卢氏兄弟双跪在吴道子面前,感激地说:“吴先生,你给窑家带来了希望,窑民子孙万代都要感激你啊!为了纪念先生为家乡烧出宝瓷,这瓷就取名叫‘道玄瓷’吧!”

吴道子扶起卢氏兄弟,摇着头说:“这万万使不得。这瓷虽是道子配料,可主要是经过你们兄弟俩烧窑,火工也是重要哪!这是大伙儿的功劳。咱阳翟这地方,存有几千年的古迹‘钧台’,这瓷就叫钧瓷吧!让它和钧台一样流传百代。”

陶器起源的传说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陶瓷制品就是养一盆花也需要有一个陶制的花盆。那么第一个发明制陶的人是谁呢?据古籍载他名叫 宁封子是黄帝身边一个能工巧匠。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制陶的故事。

传说黄帝时期人们虽已懂得用火烧熟食物吃,但却没有锅、盆、碗、罐等只能把猎获的食物用明火烧熟后双手抓着吃。口渴了就到河边爬下用双手掬水喝。这对老年人和小孩特别不方便。

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结果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就在这时黄帝派宁封子出外办事,他一走就是三天。回来后有人问起烧鱼的事,宁封子这才想起他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急忙跑到火堆去刨。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能看不能吃;再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响声。周围看的人都笑了有人挖苦他说:“宁封子本事大把软鱼烧成硬鱼了。”宁封子毫不在意,只把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对大伙说:“你们别笑,鱼虽没吃上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

说着他把泥壳拿到河边盛满水后详细地观察了很久发现装进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宁封子很喜欢用脑子,他想假若把泥封在其它东西上用火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看到河滩上,有些被砍过的树墩灵机一动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等火熄后他刨开火灰一看;眼前已不是泥湖的半截树墩了而是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宁封子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硬泥筒里直到灌满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

宁封子高兴得忘记了一切想把硬泥筒连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报喜。谁知用力过猛却把泥筒弄破了。水流得满地都是。宁封子并不气馁。他坐在地上一直在想泥土经过火烧能变成硬壳既能装水又能盛食物为什么不多烧一些呢?可是到底怎么烧制他还是心中无数。他把两次试烧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黄帝作了汇报又把打碎的泥壳请黄帝看。黄帝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于是就任命宁封子为桥国的“陶正”(官员),也就是后来我们常见的史书记载中的官窑瓷器检察官。

不知又经过多少次的实验和失败,中华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终于烧制成功了。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考古工作者多年来从西安半坡,黄陵的桥山,河南的仰韶、龙山等地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都充分证明制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随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又发明了应用更广的瓷器,在上海世博会礼品中,有仿制古陶器、古瓷器的参展产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