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恢复八百年前制瓷工艺

“家有家财万贯,不如定瓷一片” ,这句话曾用来形容定瓷的难得和珍贵。日前,被誉为“定窑第一传人”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文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失传了800多年的定窑制瓷工艺已恢复成功,并将向艺术陶瓷和生活用瓷双向发展,定瓷将不再“一片难求”,新产品将走进寻常百姓家。

定窑是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因宋代曲阳隶属定州,故命名为定窑。定窑烧制始于唐代,北宋时期进入鼎盛。后定窑毁于元代战乱,造瓷绝技也随之失传。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定窑制瓷工艺恢复工作逐渐展开。从那时起陈文增就开始参加定瓷恢复研究。30多年来,陈文增和他的同事不畏艰辛,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掌握了宋代定窑制瓷工艺,使沉寂了800多年的定瓷重现人间。

陈文增说,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定瓷生产厂家仅有曲阳陶瓷有限公司一家,规模小、产品少,使得定窑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扩大定窑生产规模,使定瓷走进千家万户,陈文增宣布“定瓷配方可以有条件无偿使用。”此决定一出,众多投资者找他合作。

据介绍,“无偿使用定瓷配方”的三个条件,一是受让单位必须在曲阳县工商部门注册;二是受让单位注册资金必须在100万元以上;三是出让单位负责受让单位的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他说,“定窑历史上就在曲阳,受让单位在曲阳县工商部门注册更利于定窑的发展;而注册资金100万元,是因为购置设备、简易厂房至少需要投资100万元。”

陈文增认为,定瓷向生活用瓷方向发展并走进寻常百姓家,不是说定瓷就贬值了,而是艺术陶瓷和生活用瓷双向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定窑制瓷工艺再创八百年前辉煌的同时,也使定瓷产品再现民间传统工艺的辉煌。”M.TAoci52.Com

近年来,擅长诗、书的陈文增根据“定窑以装饰见长”的传统,以瓷为载体,以诗书作咏唱,自制定窑瓷器并自刻诗书,独创了“瓷、诗、书三联艺术”。他的“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等多件作品被定为国家级珍品,并被人民大会堂和一些博物馆永久收藏。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中国定窑白瓷烧制工艺失传八百年后重现风采


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的定瓷,失传八百年之后如今重放异彩。使这一制作工艺得以恢复的工艺美术家陈文增因此成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

定窑烧制始于唐代,北宋时期进入鼎盛。江西景德镇、山西平定、四川彭县、辽宁上京、北京龙泉等诸窑皆群起仿效。人们赞美定窑白瓷“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后定窑毁于战乱,造瓷绝技也随之失传。

1972年,经周恩来总理专门批示,国家拨款在河北省曲阳县定窑遗址附近成立了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探求恢复烧制定瓷之路。由于制造定瓷的原料设备、技法工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建厂初期即进入该厂工作的陈文增就到定窑遗址捡拾不同时期的碎瓷片,拿到陶瓷厂进行化验,再根据化验结果寻找原料配方……经过多年努力,定窑白瓷的制作工艺得以恢复,失传八百年之久的绝技终于重现人间。

近年来,擅长诗、书的陈文增根据“定窑以装饰见长”的传统,又发明了三把刀具,以瓷为载体,以诗书作咏唱,自制定窑瓷品并自刻诗书,独创了“瓷、诗、书三联艺术”。他的“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等作品被定为国家级珍品,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前不久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将“瓷、诗、书三联艺术”证书颁发给他。

邢窑——八百年薪火相传


瓷,是一种物质,一种有着仅次于金刚石的硬度,经久耐用,在自然界永远不会腐烂的物质。瓷,是一种工艺,是经历无数道工序才能完成的工艺。瓷,是一种媒介,一种跨越国门,让世界最先了解中国的媒介。瓷,是一种记忆,一种沉淀了年代、历史故事和悲欢离合的记忆。

瓷,坚实而华丽。瓷,是五颜六色的,内敛与豪放的,大众与高贵的,中国与世界的……如果说陶的产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起始,那么瓷的发明则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其特殊的身份地位,一直也必将继续伴随着世界文明的进程而发展。

八百年薪火相传

邢窑从北朝后期诞生到元代结束,历经了创烧、发展、鼎盛、衰落到消亡的过程,前后存续了大约八百年的时间,成为古代制瓷窑场中非常罕见的范例,也证实了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批批、一代代窑工,辛勤劳作,薪火相传,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邢窑,邢州瓷窑的简称。邢州,从隋代至元代一直沿用的行政区名,大致相当于包括内丘县在内的今邢台大部。唐宋时期的各种文献中提到邢瓷的地方有十多处,有正常叙事或诗词中提到的“邢州土贡瓷器”、“邢瓯”、“邢客”、“内丘瓶”等,有溢美之词的“类银”、“类雪”、“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等,这些记载与赞美成就了邢窑的千古美名,奠定了邢窑瓷器“南青北白”的历史地位。

邢窑遗址从发现至今已过去三十多年了,目前已知的邢窑遗址有三十多处,分布地域涉及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期间专业人员共进行过四次考古发掘工作,每次都有新的收获,也证实了邢窑从北朝后期创烧到元代结束的史实,前后存续了大约八百年时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目前,邢窑最早的遗址位于邢台县的西坚固村和内丘县城关一带,发现北齐时期的瓷器、窑具和废弃的灰坑等。其釉的特点是青中多泛黄,少数泛白。器物特点是器形小,种类不多,以碗、杯、高足盘为主,另有少量的钵、盆、罐、瓶等。窑具种类也不多,以三角支钉为主,另有少量的齿形支具、筒形窑柱等。

到了隋代特别是后期,邢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制瓷窑场数量激增,产品数量也迅速扩大。其产品仍为青瓷主导的同时,各色釉瓷迅速增长,白瓷已经比较普遍。瓷器种类趋于多样化,造型上的立体、挺拔成为隋代的重要特色,透影白瓷的烧制成功也成为邢窑独步天下的拳头产品。窑具中出现了较多的蘑菇形窑柱、喇叭形窑柱和筒形匣钵等,为不同档次的瓷器烧制成功提供了相应的保障。

唐代的制瓷窑场经历了改朝换代的洗礼,有的已停止生产,但新的窑场不断涌现,遍地开花,相当一部分产品器形明显趋于大型化,种类丰富,多姿多彩,除了日常用品外,建筑材料、陈设、明器、冥器、玩具、佛龛、仿金银、仿铜、陶等产品一应俱全,装饰手段如三彩、彩绘、描金、点彩、印花、刻划、雕镂、贴塑等应有尽有。窑具种类不断丰富,创造了适合各种细瓷烧制的薄体和组合匣钵,窑炉单产提高,细白瓷产量大增等,都成为邢窑鼎盛时的重要标志。

晚唐五代是邢窑走向衰落的时期,除了战乱的因素,也有原材料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井陉窑、定窑等新制瓷窑场的崛起和发展壮大,此消彼长,邢窑已风光不再,相当一部分窑场停火,但在邢窑原烧制区域内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窑场和新的匠人,继续发展着传统的工艺技术,成为薪火相传的接力人,一直延续至元代。

宋代瓷器之制瓷工艺的进步


化装土的广泛应用

古代陶瓷由于选料方法不精,特殊是早期成品配方,不敷科学,也不稳固。只能利用自然产出的黏土或瓷石、瓷土,因而有烧成后瓷器外貌出现污点或颜色欠好的题目,为了粉饰这一缺陷,人们用了起美化作用的化装土。化装土是以上好的瓷土加工调和成泥浆,施于质地较粗糙或颜色较深的瓷器坯体外貌。化装土可以使瓷器粗糙的坯体外貌变得光滑、整齐;深颜色的坯体得以被覆盖,整个釉曾外表显得雅观、光亮。

化装土颜色有灰色、浅灰色、白色等。这种装饰工艺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浙江金华的婺州窑,以后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等处也开始接纳。到宋代更为广泛,尤其是磁州窑,不但用它来化装,而且还剔划出各种格式,已经远远凌驾了遮掩瑕疵的最初目标。正是化装土的出现为制瓷工业的遍及、质料范围的扩大、瓷器质量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覆烧法推广

宋代瓷业的发展还体现在烧制工艺的创新上,此则首推覆烧工艺的创新。隋唐之前,瓷器多为裸烧,每每会在器物上留下烟灰及沙尘的缺憾。隋唐时期,匣钵出现并敏捷推广,补充了这一缺陷。但匣钵个体大,占据空间较大,使装烧量受到影响,烧制本钱增长。为办理这个题目,唐代早期曾接纳三叉支钉叠烧法,窑炉用圆桶状匣钵实验叠烧,烧成后器底会留有三角垫饼烧痕。唐代中期,匣钵正

烧法出现,并渐渐代替前者,瓷器的质量有所进步。

宋代接纳漏斗状匣钵,一匣一器,实验单件烧装。匣钵相套堆叠,在窑室内形成匣钵柱,充实使用了馒头窑的纵向空间。单件匣钵内用器足支持垫饼,坯体并不承重。为了包管瓷器形体的浮滑机灵,烧装后釉色完善无缺,做坯时器壁、器足只管修薄。

宋代早期,瓷器的胎体较厚,从出土的碗、盘类器物口上均有釉来看,此时仍接纳正烧法,以漏斗状匣钵正烧而成。从宋末期遗址中所出土的碗、盘类器物口边无釉来看,到了北宋后期,烧造工艺又有了显着的变革。由于定窑器物的大量订制及为了自己的生存,烧装方法的改变势在必行,窑工们起首在漏斗状匣钵正烧法的底子上发明白支圈仰烧法,很快发现器物在此方法烧制过程中易塌陷,于是改为支圈垫烧法,此方法的乐成使得定窑得到了新生,对天下各地瓷窑的生产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但云云,在北宋后期,定窑还改进了覆烧法。相对正烧而言,覆烧是将盘、碗类坯胎反扣在窑具上的支烧。覆烧分为釉口覆烧和芒口覆烧两种。釉口覆烧为无匣裸烧,即在支烧台上置齿形垫圈,将盘、碗类坯胎反扣于支烧台,垫圈顶住碗心,朝上的碗底上再放垫具,依次反扣其上,云云重复少则5层,多则10层,此种方式不晚于南朝,不停相沿到宋代。另有一种釉口覆烧则以砂垫覆烧,其方法以碗形支托做底儿,以五六堆沙堆为隔断置于倒扣的碗足之上,云云反复,因其口沿悬空,故口沿有釉。覆烧时所用的匣钵不再包涵整个器物,且高度仅及器物的几分之一,层层相叠,能使内里的实物上下隔断缩小到最低限度。这种装烧方法充实使用了窑炉的空间,扩大了烧造数目,低落了生产本钱,又节省了燃料,因此问世不久,就被其他窑口广泛接纳。北方接纳这种装烧工艺的窑口有河北磁县观台窑;河南汤阴县鹤壁窑、新安窑;陕西旬邑县安仁窑;宁夏灵武窑;内蒙古辽上京窑以及赤峰的缸瓦窑。南边窑口有景德镇湖田窑和浙江泰顺玉塔窑等。

北宋时期芒口覆烧最早劈头于定窑,最初是多级碗、盘覆烧,以后又发明白桶形匣钵支圈覆烧,其烧造方法是在较厚的底圈内放一两个碗坯,其上再放一个支圈和一个碗坯,云云反复,支圈和碗坯叠置到肯定高度后再入窑烧造,因防止器物与垫圈粘连,器物口必须露胎不施釉。

北宋定窑瓷器碗、盘一类器物,由于多用覆烧法造成口边无釉的征象,即芒口,为补充芒口的缺陷,人们常在口沿边处镶以金、银或铜扣边。

金代时,定窑仍接纳支圈覆烧法,扣器多见,胎釉精致。金元后大量实验涩圈装摞烧,虽低落了本钱,但工艺趋于粗糙,致使产物品相不佳。

巨大谜团让人不解 三百年前古瓷上竟有简体字


20日,福建东海“碗礁一号”水下考古重大发现:发掘出几天来最大的青花瓷器———将军罐。就在大家兴奋时,另一个巨大谜团却让人不解:300多年前清代沉船舱内器物上的“双龙”两字,竟是建国后才有的简体字。

谜团一不同年代器物同船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介绍说,目前“碗礁一号”出水的瓷器,按照制作工艺判断,绝大多数是清康熙中期,由景德镇制造的外销瓷。

但有意思的是,一些瓷器却明显为清康熙早期的,为何同批货物中会有不同年代的瓷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华莎认为,这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谜底。

谜团二瓷器上怎有简体字

五天来,共出水万余瓷器,在大量瓷器中,有许多难解之谜。比如一件瓷器上,绘有骑马狩猎图案,从人物的发型上可以看出,骑马的男子为契丹人,陈华莎表示这是首次在青花瓷器上出现契丹人物,但骑着一匹花马、手持一只“海东青”的女子却身穿汉族服装,难道她就是王昭君?在一个正面绘着梅花的小盘背面,用简体字写着“双龙”,这两个被深深烧入瓷器的文字是工匠的姓名还是装饰图案,为什么在清康熙年间就会出现简体字?专家难以解释,只表示小盘是标准的清康熙中期青花瓷器。

谜团三瓷船缘何沉没在此

“碗礁一号”因为什么原因沉没在这里也是考古人员感兴趣的一个内容。此前有专家认为沉没有几个可能,一是瓷器上船后从景德镇由水路运至长江出海,而后在到福州途中沉没。另一种可能是景德镇瓷器从陆路运到福州口岸装船,而后在碗礁海域等待船队集结远行时遇难。

但是厦门大学教授、原中国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文程通过比照清代福建港口图后认为,这艘船还没有完全驶出福州港就沉没了,其中是遇到意外还是船只自身原因而沉没目前还不得而知。

谜团四“海丝”航线怎么走

专家除了关注出水的瓷器和沉船本身以外,另一个关注的焦点就是这艘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否有关联,沉没地点是否位于“海丝”的航线上。专家介绍,在清代,可用“器行天下”来形容当时景德镇瓷器风行的程度。康熙年间,景德镇是外销瓷的主要产地,运输主要走海路,而福建的泉州、福州等地成为重要的出海口。

据介绍,目前已知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商船由广东、福建等沿海港口出发,纵跨南海、横越印度洋,至东南亚,甚至是非洲,将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物产运往欧洲。据有史记载,仅在这条海道上发生的沉船事件就有100多宗。但“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路线、有哪些停泊港口还是一个谜。

青瓷大师制瓷技艺


青瓷大师世博会秀绝活

随着双手的微妙变化,陶瓷碗形也在不停地变化,手引泥走,泥随手变,在制瓷大师的手下,一只轻薄的泥碗胚胎成型,虽但在游客的眼中,俨然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这是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瓷坊里德精彩一幕。世博会期间,徐朝兴、毛正聪、徐定昌、陈爱明、张曦等制瓷高手先后在瓷坊现场表演拉坯、刻花、跳刀等传统制瓷技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全球陶瓷界首张“人类非遗”名片的独特魅力。大师现场表演活动为期一个月,每天安排一位大师,三天一换,目前已是第七位大师在表演。为吸引人气,瓷坊还安排了青瓷大师与游客的互动节目,中外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制瓷技艺,自己动手制作陶瓷。

20天的时间里,热爱青瓷技艺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大师们常被中外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既要为游客做解说,又要知道制瓷技艺,大师们忙的不亦乐乎,但是他们都心情愉快。大师们纷纷表示,能有机会代表龙泉青瓷的制瓷者到世博会现场展示技艺感到很自豪,他们将尽全力,想游客展示出自己最高的制瓷技艺。

瓷为国粹。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质量最高的名窑——龙泉窑,如今在世博会上正通过大师们的现场表演,让千年瓷韵成为一段可以触摸到的历史。

阅读延伸: 龙泉青瓷产品成功走进世博会

国际陶协主席望中国龙泉青瓷接轨国际现代陶艺

中国第一套大型龙泉青瓷乐器研制成功

制瓷原料分为几类?有哪些最基本的制瓷原料?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泥土做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当这些陶瓷器最初运到欧洲时,轰动一时,称为"天上的珍品",其价格与黄金等同。这就是历史上"泥土变黄金"的事实,今天有"泥土"同样也能制成精美的瓷器,同样也能再现"泥土变黄金"的事实,可今天制瓷用的不是普通的泥土,这就在讨论"制瓷原料"的问题。

制瓷原料虽然有许多种,但陶瓷工业生产中有的最基本的原料是石英、长石、粘土三大类和一些化工原料。

上述三类原料,提供了配料的基本组分,并以一定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各"相"!,而构成瓷。

从工艺角度讲,它们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塑性的,另一种是非可塑性的。前者主要是粘土类物质,包括高岭土、多水高岭土,烧后呈白色的各种类型粘土和作为增塑的膨润土等。这些可塑性原料在生产中起塑化和结合作用,赋于坯料以塑性与注浆成形性能,保证干坯强度及烧后的各种使用性能,如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它们是成形的基础,也是粘土质陶瓷的成瓷基础。

属于非可塑性的原料主要的石英,它可降低坯料的粘隆。烧成时部分石英溶解在长石玻璃中,提高相粘度,防止高温变形,冷却后在瓷坯中起骨架作用。除石英外可以起到瘠化作用的尚有由粘土、高岭土煅烧后变成的熟料和碎瓷粉等。

长石则属于熔剂原料,高温下熔融后可以溶解一部分石英及高岭土分解产物,熔融后的高粘度玻璃可以起到高温胶结作用。除长石外,还有伟晶花岗岩、滑石、白云石、石灰以及景德镇地区常用的釉灰等也起到同样作用。

北大古代制瓷工艺实践课程在景德镇圆满结束


日前,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大学古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哇陶众创空间协办的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古代制瓷工艺实践课程在景德镇市圆满结束。

此次实验课程班为期9天,来自国内外20余所高校的5位博士生、17位硕士生、6位本科生,1位中学生,以及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9所单位的9位专家学者共38人参加了理论、实验实践以及作坊群、古代窑址和博物馆的考察等课程的学习。

在结业典礼上,河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宫鑫、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娜妮、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生刘云松、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思阳、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闫铭等分享他们参加课程的收获与感想,其他学员们也提出了课程学习中应推荐一些书目、纪录片,参观博物馆时需增加更多的细节介绍,实践课程中应更加合理规划时间等意见和建议。

结业典礼上还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翁彦俊作为导师代表作了结业总结,首先向学员表示了祝贺和感谢,表示今后会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其他单位建立长期的陶瓷课程项目,希望能给学员带来更多的学习收获,并建立更多的专项陶瓷课程实践项目。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主任崔剑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大学古陶瓷研究所的各位老师以及景德镇哇陶众创空间表达了感谢,正是因为各单位的全力配合与支持,才使得这次课程成功举行,让学生既能体会陶瓷理论的博大精深,又能了解到制瓷工匠的精湛技艺。

“铜雕”真人秀再现瓷都千年制瓷工艺


10月19日上午,在新都陶瓷园中华陶艺村内,摩肩接踵的参观人群被一组组摆着各种poss的“铜雕”所吸引。这些“铜雕”人物完整地展示了制瓷工艺中的踩泥、吹釉、挑坯、满窑、彩绘、拉坯等环节。

细心的人们发现,这些“铜雕”太“逼真”了。他们漆黑的外衣已经脱落,露出斑驳的黄铜本色,同时还泛着蓝绿色铜锈。这些铜雕人物的发丝根根可见,鼻孔不时翕动,眼皮也一眨眨的。原来,这里上演的是“铜雕”真人秀。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踩泥环节。踩泥俗称练泥:将瓷胎的原料——高岭土、瓷石经过磨洗、除杂揉匀后调和成为用于制作瓷器的瓷泥。(江西网记者何淳勇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制坯环节。将调质的瓷泥经过模具等制成所需要的瓷器的外形,将坯胎凉至半干后至于车盘,用刀旋削表面,保证瓷器外表的光洁。(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陶工在挑坯。做好的陶瓷坯模需要转移风干。(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吹釉环节。瓷器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不同的种类。大一些的瓷器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瓷器,采用吹釉的方式上釉,也叫釉上彩。(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吹釉环节。瓷器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不同的种类。大一些的瓷器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瓷器,采用吹釉的方式上釉,也叫釉上彩。(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上釉环节。将颜料直接涂在未上釉的瓷胎上,再进行上釉。由于颜料被包裹在釉之下,使得色彩能够长期保存,并不易被磨损。这种方式叫釉下彩。(江西网记者 何淳勇 摄)

“铜雕”表演者在展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上釉环节。将颜料直接涂在未上釉的瓷胎上,再进行上釉。由于颜料被包裹在釉之下,使得色彩能够长期保存,并不易被磨损。这种方式叫釉下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定窑恢复八百年前制瓷工艺》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定窑恢复八百年前制瓷工艺》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工艺

上一篇:元龙泉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