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灵武窑剔刻花瓷浅谈

西夏王国的主体民族党项很早就生活在祖国的西北大地。唐朝末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九传至李继迁时,势力大增,四处侵掠宋朝边境,地盘不断扩大。后经其子李德明30年休养生息,为西夏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德明之子李元吴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开国雄主。他于1038年建国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国号大夏,宋人称其为西夏,此一称谓沿袭至今。西夏王国的领土,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抵大漠,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和青海部分地区。西夏王国前期与北宋和辽,后期与南宋和金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1227年为成吉思汗所灭,立国长达190年。

西夏王国的制瓷手工业,以灵武窑生产规模最大,产品有粗细之别。有些精品如高质量的白瓷、剔刻花瓷等显然是为官府生产,但大量较粗的瓷器是为民用。到元代及以后,则主要生产民用瓷。灵武窑地处西北的沙漠地区,烧瓷年代可能始于西夏中期。它的瓷器工艺及大量的产品,证实了西夏王国有着高度发达的制瓷手工业。它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灵武窑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是采用剔刻花工艺,一般有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刻花,刻花不是在乎面上绘画,而是直接在上好釉的器体上,用刻刀刻绘花纹和图案的轮廓。刻花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器体纹饰的效果,所以要求工匠不但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还要有高超的绘画水平。第二道工序是第一道工序的延续,即剔釉,是将所要表现的花纹图案周围多余的釉剔掉或刮掉,露出胎体。这道工序的技术性很强,不但要熟悉所要表现的花纹图案和结构,而且剔釉不能剔得过深,过深会损坏器体。剔刻花又分为刻釉、剔刻釉、刻化妆土和剔刻化妆土四种。刻釉、剔刻釉都是先在器物胎体上施釉,二者的不同在于当胎体稍干后,前者是在釉上刻划纹饰,后者是剔刻掉部分釉层而形成纹饰。但无论是刻釉或是剔刻釉,刻掉的部分均露出胎体。剔刻釉的技法多用于施墨釉、褐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等器物,从而形成了釉色与胎色的鲜明对比,装饰性很强。剔刻花又有留花剔底和留底剔花两种,前者是在坯体上刻划出纹饰,再剔去花纹外的空间,使花纹凸起,具有浅浮雕的效果,后者则是在施釉的坯体上直接剔出露胎的纹饰。

刻化妆土和剔刻化妆土均先在胎体上施化妆浆料(一种稀释胎土,烧后呈白色),待其稍干后再刻掉部分化妆土而形成纹饰,然后罩以透明釉。器物烧成后,剔刻掉化妆土的部分便成胎色。无论是白地上显出胎色花纹还是在胎色的地上衬出白色的纹饰,都具有对比强烈的装饰效果。

剔刻釉(化妆土)的技法是游牧民族在黄河岸边淤泥地上随意刻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其风格粗深挺健,从而使瓷器显得质朴、粗犷,具有极强的立体感,是西夏古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西夏瓷器上的剔刻构图常以花草为主,并饰以圆形、长方形、菱形、扇面形的边缘。在出土的西夏剔刻花中,以菱形开光的构图较多,尤以一花两叶的构图简洁美观。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刻瓷艺术浅谈


作为我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刻瓷采用钻石等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镌刻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纹饰,根据画面需要再填以墨彩。刻瓷作品观之有形,触之有感,既有“金石之韵”,又有“笔墨情趣”,风格迥异,自成一刻,极具魅力。

一件体量不大的精美刻瓷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数天或者数十天的刀雕凿刻才能完成。刻瓷与其他陶瓷装饰技法相比,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绘画基础,更要掌握娴熟的镌刻技法。众所周知,瓷器硬度高,釉面光滑,既硬又脆,需用坚硬的工具进行雕刻,关键部位一刀失误就会前功尽弃。古往今来,学画者众,事刻瓷者寡,历存的刻瓷作品数量也因此较少,透过这些存世不多的刻瓷作品,其发展轨迹渐呈世人,延续至今。

清乾隆年间已经有人将山水等纹饰镌刻于瓷板之上,再用紫檀木镶边,做成挂屏供室内陈设之用。清光绪年间,刻瓷艺术得到较大发展,用刻瓷技艺装饰的瓷器品种逐渐增多,有花瓶、茶壶、帽筒、罐、缸等。

清末从事刻瓷艺术的艺人逐渐形成了一个行业。在清末烟画的一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刻瓷师傅正在依照顾客的要求,在其购买的茶具上雕刻书画,由此可见刻瓷业在当时的影响力。

民国时期,刻瓷艺术继续流传。中国陶瓷馆(淄博)所收藏的清代、民国时期的46件刻瓷作品中有44件源于民国时期。民国后期,由于政局不稳,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制瓷业落入低谷,刻瓷艺人生活无法保障,纷纷转行另谋生计,能坚持下来的也寥若晨星。

唐黄堡窑黑釉剔刻花填白花卉纹壶欣赏


黄堡窑是耀州窑的前身,宋代黄堡属耀州治,故宋以后称耀州窑。长久以来,人们对耀州窑的青釉刻花瓷熟知,并公认其为耀州窑鼎盛时期的代表产品,但宋代以前尤其是五代时期黄堡窑的生产状况和内涵知之不详。80年代以后,经对黄堡地区大规模发掘,第一次确定了五代地层,揭露出了五代足迹和遗物,对五代黄堡窑的产品风格和生产状况有了认识。出土遗物中一批胎体细薄、釉色粉青或天青的标本,及底刻“官”款的标本引起了学术界对五代黄堡窑青瓷的广泛关注。

铜川黄堡位于陕西西安以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倾斜,海拔高度一般为700一1600米。境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川原山丘交错,大部分为黄土覆盖的丘陵山地。漆水河自铜川市由东北往西南流,至黄堡地段河谷开阔,阶地发育,有较宽的川道。黄堡附近盛产煤炭、陶瓷粘土和耐火粘土,古时森林茂密,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这里自古宜陶,据《德应侯碑》记载,铜川黄堡烧造瓷器的历史可早至东晋,这虽然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掘来证实,但铜川黄堡早在唐代已有发达的陶瓷业已为考古发现所证明。五代瓷业在唐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不断创新,其窑场仍分布在黄堡镇。

唐黄堡窑黑釉剔刻花填白花卉纹壶,小唇口、直颈、修长腹、平底;肩上有鋬与口相连,另面出短直流,流下采用剔刻花填白形式饰花卉纹;通体施黑釉,釉层近底,釉色略带酱色,为唐晚期物。

镶嵌瓷和青釉白彩瓷是晚唐时期陕西黄堡窑特有的产品,其中镶嵌瓷就是人们通常称呼的黑釉剔刻花填白彩瓷。其加工方法是,先在生坯上加施黑釉,晾干后划出纹饰轮廓,将轮廓中的釉和部分坯胎剔刻掉形成凹槽,然后将白色的粉状材料填入剔刻后的凹槽处,再入窑烧制。这种装饰手段使得瓷器表面具有立体感,黑白对比分明,装饰效果很好。

中国工艺品制作中的镶嵌技术由来已早,它的发展是从“线”到“点”再到“面”。战国青铜器加工制作上就有错金银的方法,这种方法镶嵌的是“线”,唐代金银器中就有“点”的镶嵌方法了,如镶嵌宝石、镶嵌玉等等,而黄堡窑陶瓷工匠就借鉴了这种金银器的加工方法,发明了陶瓷剔刻填白的装饰技巧。到宋代,磁州窑工匠更进一步将这种技术发展,将轮廓线内所有的胎釉剔去,再用白色化妆土充填后入窑烧制,这就发展到“面”了。明代以后的“景泰蓝”则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技术,将“线”和“面”结合起来,以镶嵌的“线”框轮廓,以填彩的“面”突出图案和色彩,装饰效果更加绚丽多姿。所以,一切工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均是累积的结果。

黄堡窑的这种剔刻花填白的装饰方法对高丽瓷器制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宋代高丽青瓷发展出镶嵌填白青瓷,其源头就与唐黄堡窑剔刻花填白瓷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西夏瓷器以灵武窑为佳 它们有哪些特征


西夏是我国古代党项族人民建立的一个西北割据政权,其历史长达189年,建国时合北宋宝元元年,受蒙古入侵及政治内乱而灭亡,时合南宋宝庆三年。西夏存在时间短暂,但是政治、文化内容非常丰富。随着它的消亡,加之蒙古军队扫荡国界,西夏文化遗迹变得几不可寻。

庆幸的是,解放后西夏灵武窑遗址被发掘,西夏瓷器神秘面纱的一部分终于得以揭露。灵武窑是西夏瓷器生产中占比很大的一处窑口,根据出土情况来看,也是品种西夏境内最丰富的。遗憾的是,相比于宋元明清瓷器,西夏瓷器遗存非常稀少。西夏瓷器主要受到宋朝磁州窑系影响居多,在此基础上又糅合了当地民族独有的生活生产特色,形成了我国瓷器制造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从造型来看,西夏瓷器具有突出的游牧民族特色,尤其是生产了扁壶、四系瓶、牛头埙等众多生活器皿。其中,扁壶是西夏瓷的典型代表造型,分大小两种。大扁壶口小、颈短、腹呈扁圆,由两个浅腹钵对接粘合而成,腹侧带两耳或四耳,腹部中央有圆形圈足;小扁壶造型与之相似,但是腹部中央没有圈足,腹侧带双耳,可以穿带绳索随身携带。另一种造型很特殊的就是牛头埙,它是瓷埙的一种,做成牛头状,是当时流行的乐器之一。

而西夏时期常见的瓷瓶,大多是双系瓶或四系瓶,口小、圆唇微外侈,束颈斜肩,腹大而长圆,圈足平底,肩腹交接处置对称耳。西夏时期,瓷瓶在造型上或许不尽相同,但是腹大、口小的特征是一定的,这是为了满足游牧活动中盛水、盛奶而不易洒的便利性。此外,西夏瓷中有大量建筑用瓷,如筒瓦、瓦当、滴水和各种脊饰瓦件等,大部分属于素烧,脊饰多施黑釉,少数板瓦或滴水施黄釉。

从装饰技法来看,西夏瓷器采用了剔花、刻花、刻釉、剔釉、剔刻化妆土、少量印花及白釉黄褐彩等。其中受到北方磁州窑系影响最大的是剔花技法,主要运用有三种情况:①不施化妆土,直接在粗胎上施釉,半湿半干时剔掉花纹以外的地子;②在粗胎上挂白色化妆土,剔刻掉多余化妆土并施透明釉,再入窑烧成,花纹呈化妆土的白色;③前两者并用于一件瓷器上,造成明显的色彩反差和图案层次。

从纹饰题材来看,西夏瓷器主要有植物纹、动物纹、图案纹及反映民间生活习俗的纹饰。其中,植物纹最常见的题材是牡丹,形态丰富大方,莲花纹、菊瓣纹等的使用情况次之;动物纹则以鹿纹为代表,最具特色的就是鹿衔牡丹纹样;另外还有一些瓷器的纹饰图案是表现党项族人出游狩猎或者游牧的生活场面,很是纯真稚拙。西夏瓷器中也有极少量婴戏纹,但是婴儿形象为作秃发状,显然是有别于中原民族的瓷器纹样特征。

西夏灵武窑瓷器在拍卖市场上为何表现不佳


西夏是我国古代1038年由党项族人建立的一个西北割据政权,史称大夏,因地处西北而称西夏,享国189年。作为一个有帝制的皇权国家,西夏在历史上的色彩历来被冠以神秘二字,这是因为蒙古铁骑灭西夏以后,几乎横扫其界域,使得西夏国的遗存非常稀少,目前仅见西夏王陵墓一处较大遗址。在王陵墓以外,西夏国比较显著的遗址就要数西夏瓷器生产的窑址了,其中又以灵武窑比较著名。

灵武窑地处甘肃省灵武县一带,是目前西夏瓷器遗址中最丰富的一处。根据对西夏辖区内的考古情况来看,灵武窑的瓷器烧制在西夏早中期并不存在,而是出现于西夏中期偏晚,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西夏就已经是统治晚期。女真部落灭西夏以后,灵武窑并未随着西夏的消亡而立刻陨落,相反还在元明时期经历了第三到第五个发展阶段。

西夏灵武窑是当时西夏瓷器最主要的生产地和来源,灵武窑瓷的覆盖范围很广,从生活用器、文房用具到娱乐用品、雕塑艺术品甚至是建筑用材,均有涉及。其形制丰富,在西夏境内作为商品流传甚广,仅1956到1986年间就出土了上百件西夏瓷器,这也是侧面的一大映证。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西夏晚期的西夏灵武窑瓷器中,已经不少马匹和骆驼的素范,这证明当时灵武窑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瓷器翻模制造的工艺。

笔者曾经有幸在一位藏友家中见过一件真实的西夏灵武窑瓷器,是一件黑釉剔花双系瓶。这件黑釉剔花双系瓶造型规整,胎体坚实,釉色黑亮泛褐调,瓶肩部立双耳,便于系绳携带,耳右下部刻西夏文字,瓶身以剔花技法剔绘牡丹纹样,俊美大气。藏友说这是他前几年在国外拍卖会上以25万拍得的,自己一直珍藏着。

这件双系瓶具有典型的灵武窑特色,其所采用的剔花技法是在瓷坯半湿半干状态下就进行纹样剔刻,剔出图案以后将多余的胎土撇去,再进行最后的烧制。因此从工艺角度来说,剔花的难度要比刻花更大,剔花瓷器价格也更高。但是,藏友表示自己咨询过专家,现在这件双系瓶的市场价值仅有18万,比自己当初拍得的价格还低。这又是为什么呢,是拍卖行情不好吗?

笔者向专家求教,专家表示,西夏灵武窑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原因主要有二:第一,是我国相关文物政策法令的规定,这类器物属于限制交易类的,不能上国内大拍更不允许出境。这件双系瓶是藏友在海外小拍捡的漏,在国内也很开门但是没有上拍可能。第二,西夏灵武窑瓷器文物价值极高,但是就收藏来说群体规模不太大,因为存世太少,所以即使能上拍,交易也受到客观限制。

浅谈漳窑瓷


“漳窑”严格来说是与“漳州窑”有区别的。“漳州窑”泛指漳州地区各处古窑址所生产的各种青花、色釉、五彩等瓷器。而“漳窑”瓷如清末所著《闽产录异》云:“漳窑、漳州,明中叶始制的色米色器,其纹出冰裂。旧漳琢器虽不及德化,然犹可玩。惟退央处略黝,越数年黝处又复洁净。近制者釉水、胎地俱松。”所以说“白釉米色器,纹如冰裂”是“漳窑”瓷的显著特征。

“漳窑”窑址是在近二十年才被发现和确认的,早在明、清时期的白瓷中,“漳窑”瓷就与“德化窑”和广东“潮州窑”同享盛誉。由于三者地域较近,产品和工艺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不少收藏家和学者把“漳窑”的器物划分到“德化窑”和“潮州窑”中。随着窑址的发现和对窑址瓷片的研究,以及对传世品观察对比,其虽也属漳州地区窑口,但造型古拙,线条优美,层次多变,釉色润泽,格调典雅。特别是釉色白中泛黄或呈米黄色,釉面普遍开冰裂纹,形成纵横交错、妙如天成的浅细片纹装饰。其典型之处不同于漳州地区其它窑口,也不同于“德化窑”和“潮州窑”的器物。所以按明、清文人所著,称之为“漳窑”瓷当之无愧。

“漳窑”瓷器烧制温度大部分是在900℃—1200℃中温烧制而成,主要生产是在明、清时期。早期胎质细密厚实,手感沉重,烧结成度较好,施釉较厚,釉层莹润有玉质感,后期胎质粗松,有少量肉眼可视气孔,胎薄体轻,施釉较薄,但釉层玻化度高,“漳窑”瓷器带有款识的器物较少,款识一般落在器底或腹面,常见的有釉上书写,釉下模印和刻划几种,内容有纪年、寄托、花押古语、商号、工匠款和供养款等。

我收藏有一件清早期的“漳窑”释迦牟尼佛瓷塑像,全高43厘米,莲花瓣底座,底座呈圆型,直径16厘米。佛双眉微睁,两耳下垂,慈眉善目。胸前有一“万”字结,体态雍容,衣服褶皱感强,线条流畅飘逸,似有动感,栩栩如生。佛像的每一部分都塑造的十分传神,惟妙惟肖,胎质坚细厚重,釉色呈浅米黄色,釉面润泽,布满细水的交错冰裂纹,佛像背后有“福圣”二字椭园形款,此塑像不失为一件“漳窑”精品。

我还见到由“漳窑”研究专家林俊先生收藏的一件明末清初的暗刻人物纹盘口尊“漳窑”瓷器。其高51.8厘米,口径20厘米、足径1.9厘米,盘口圆唇,短颈微束,孤腹向下缓收,圈足双刀斜削平切。盘口外壁拍印浅细枝花草纹,颈肩部压印上仰蕉叶纹。器腹刻划戏曲“西厢记”中人物图案纹。图案题材与刻法符合顺治一朝特征。釉色白中泛黄,开细小纹片,釉面肥润。

这瓶造型大器端庄,线条流畅纤细,纹样清晰。从口沿至腹下,釉下刻划工力深厚,是以古戏人物纹装饰瓷器的佳作。

总之,“漳窑”瓷器在单色釉中,运用了拍英刻英堆贴、透雕、镂雕、彩绘等多种工艺和艺术手段,突出了其产品的层次,烧结成度较好,施釉较厚,釉层莹润有玉质感,后期胎质粗松,有少量肉眼可视气孔,胎薄体轻,施釉较薄,但釉层玻化度高。“漳窑”瓷器带有款识的器物较少,款识一般落在器底或腹面,常见的有釉上书写,釉下模印和刻划几种。内容有纪年、寄托、花押古语、商号,工匠款和供养款等。

总之,“漳窑”瓷器在单色釉中,运用了拍英刻英堆贴、透雕、镂雕、彩绘等多种工艺和艺术手段,突出了其产品的层次变化和动感,使其形貌丰富多彩,更趋完美,在中国古代各窑中独树一帜,存在和流传了近三个世纪,当时上贡朝延,运销东南亚极为风光。如今“漳窑”器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成为诸多鉴赏家和收藏家珍视的藏品之一。随着人们对“漳窑”瓷的不断研究和认识,今后它的升值和影响空间还会更大。

龙泉务窑白釉刻花注碗


收藏机构:首都博物馆

大小尺寸:注壶高21.4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8.7厘米,温碗高13.3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10.2厘米

生产时代:辽代

生产窑口或产地:龙泉窑青瓷

品种:白瓷

陶瓷造型:碗

说明:辽(907-1125)北京永定门外南苑彭庄辽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注壶和温碗组成一套温酒器。注壶口沿微侈,折肩,圆腹,胫内收,圈足外撇。一侧颈肩之间连以带状曲柄,另一侧肩部置管状流。通体施白釉,釉下施白色化妆土,足内无釉有支烧痕,腹部刻折枝花,花纹淳朴自然。釉色白中泛黄,施釉较厚,釉面莹亮,釉下有明显的旋坯纹。温碗敞口,深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下有白色化妆土,外壁施釉不到底,内心有四条支烧痕。外壁刻折枝花。胎质略粗,胎体坚实。注壶和温碗为宋辽金时期流行的一套温酒器,与盏托、盏盘配套使用。

陶瓷工艺:剔花


剔花--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在划出花纹的瓷坯上,将花纹以外的部分剔除,使花纹凸起,故名。始于宋代北方磁州窑系,以褐地白花最具特色。金元时期山西地区瓷窑亦颇流行,黑釉剔花独具一格。

浅谈西夏瓷器的纹饰题材


西夏瓷器的纹饰题材与中原北方诸窑瓷器大体相似,有动物、植物和人物,图案多样,构图完美和谐。

(一)植物纹饰

1.牡丹纹

牡丹被人们视为富贵的象征。宋周敦颐《爱莲说》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所以,牡丹花又称富贵花。西夏在经瓶、扁壶、罐、盆、钵、盘和碗等器物上剔刻或模印大量牡丹花。花纹有折枝、缠枝和交枝三种。西夏陵出土的牡丹纹盘,盘内模印三枝交枝牡丹,枝头缀以怒放的花朵,花朵两俯一仰,宛如牡丹池中盛开的牡丹花交织在一起。同时出土的牡丹纹碗,碗内模印两枝牡丹,一俯一仰,两花相对,婀娜俊俏。磁窑堡窑址出土的牡丹花纹瓷器多为剔刻技法,其中折枝牡丹在开光内,以一朵花为最多,也有两朵或三朵的,枝叶舒展,花姿各异;缠枝则无开光界限,布满整个画面,如在扁壶上用一花枝曲折缠绕四个花朵,枝叶相互缠绕,花叶纷披,俯仰有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出土的西夏酱釉剔刻花罐,图案上的缠枝牡丹呈宽带状布满罐腹。回民巷窑址内更是出土了不少单模凸印的牡丹花纹碗和外壁阴刻牡丹花纹的碗状印模。

总之,牡丹花纹是西夏瓷器中最常见的纹饰,体现了西夏人民对牡丹花的情有独钟,这也可能与牡丹花雍容华贵,象征着幸福美满有关。

2.莲花纹

我国人民自古即喜爱莲花,同时,莲花又是佛教的象征,所以莲花在西夏瓷器、建筑材料中多有出现。西夏经瓶常见剔刻鹿衔莲花纹。在盆内壁也有剔刻莲花现象,磁窑堡出土白釉盆内壁剔刻串枝莲花水波纹,盛开的莲花茎蔓相连,似在水中飘浮荡漾。建筑材料中多在滴水表面饰莲花。

3.菊花纹

菊花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同样也受到西夏人的喜爱。磁窑堡窑出土的经瓶,在开光内剔刻有折枝菊花,花朵硕大,刻工纤细秀丽。西夏陵出土的六格菊花纹盘,六条棱将盘内壁分为六格,每格模印一折枝瘦叶菊花,盘底为四瓣四叶团花纹,其造型、印花、青绿色釉浑然一体,给人一种制作精细工巧、装饰俊秀之感觉。

4.葵花纹

葵花纹饰在中原各窑较少见,磁窑堡和回民巷等西夏窑址并未出土葵花纹瓷器,仅在西夏陵建筑遗址中有少量器物发现。如陵区北端建筑遗址中出土的葵纹盘,盘内壁刻划葵花纹,两葵两叶,两花相对;葵纹碗内壁刻葵花纹,一叶两花。葵纹盘、碗均施青绿色釉,釉质晶莹透明,而纹饰用笔简练,线条明快,显示出西夏工匠较高的技艺。

(二)动物纹饰

1.鱼纹

鱼字因与多余的“余”同音,所以鱼就具有了丰收、富裕的意义,并广泛用于瓷器装饰上。磁窑堡、回民巷、西夏陵等西夏窑址或遗址中都出土有鱼纹盆,可见鱼纹在西夏瓷器纹饰中的重要地位。西夏鱼纹盆内口下刻一带卷草纹,其下,刻划水波鱼纹。水波鱼纹一般刻三条游鱼,相互追逐,鱼纹与水纹巧妙结合,产生了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2.鹿纹

同样,鹿字与福禄的“禄”同音,故鹿也成了吉祥的象征。西夏鹿纹有两种,鹿衔牡丹花和鹿衔莲花。如磁窑堡标本褐釉经瓶,主体图案为一只长着长角的鹿奔跑在花丛中,并回首顾盼,嘴衔牡丹花,体态生动。伊金霍洛旗西夏窖藏发现的一件褐釉经瓶,在腹部剔刻牡丹花纹之下又剔刻一只梅花鹿,回首作惊恐状,口吐云雾。鹿纹与表示祥瑞的花草结合在一起,既好看又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3.狩猎图

仅见于磁窑堡窑址出土的一件深腹瓶上。瓶腹刻一周送葬狩猎图。图中间刻有一马,鞍上立幡旗,马前有一狗在奔跑,狗左前侧为一猛禽(海东青)在抓一鹅,右前方有一惊慌奔逃的小兔,马后有一高靴,内插长竿前挑一灯,靴后另有一灯。

(三)人物纹饰

人物纹饰仅有婴戏纹一种。婴戏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故宋、辽、金、西夏在剔刻花瓷器中多有此题材。磁窑堡窑出土的深腹罐片上剔刻的婴戏纹,婴儿肥头大耳,两眼凸起,炯炯有神,简洁的线条表现了婴儿天真幼稚之态。碗模中的婴儿则头梳“冲天槌”,攀缘在牡丹花丛中,体态活泼,惹人喜爱。

(四)边饰

除上述主要纹饰外,作为边饰还有不少,如卷草纹、几何纹、钱纹、水波纹、卷云纹和山形纹等亦比较常用。

1.卷(花)草纹

在一条连续不断的“S”形波状主茎上,饰以各种花卉、枝叶或其他装饰纹样,构成一个以图案化的藤蔓植物为主的装饰带。卷草纹在西夏瓷器边饰中数量最多,有卷草、卷枝、卷叶和花草等纹样,多饰在盆、碗的内壁近口处。

2.卷云纹

像一朵朵翻卷的白云,多饰于经瓶腹部下边。

3.几何纹

有Z字形、山形和波浪形等,连续不断,呈一带状,在盆的内口和经瓶腹下边亦间有此边饰。

4.钱纹

盆内口部有此装饰,也有用作主体纹饰的。

另外,西夏瓷器纹饰还有剔刻藻井式图案、点彩菱形和梅花纹、刻划弧纹和模印石榴花纹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西夏灵武窑剔刻花瓷浅谈》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西夏灵武窑剔刻花瓷浅谈》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剔刻花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