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五彩龙凤纹碗的破绽与鉴定

真品

新仿品

真品

新仿品

从图片判断,这件“珐琅彩碟”混合了五彩与粉彩的特征,因为图案上更倾向于五彩,整体五彩特征比例比较大,可暂将其归类为“五彩”。“五彩龙凤纹碗”自康熙初创图案,之后成为清代历代皇帝大婚所使用的主要宫廷摆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其特殊地位,做工精美极致,但因为五彩容易磨损而难以保存。如果至今保存完美的实属难得,市场价格甚高。如能保存到现在很难得。

图片中的“清雍正的五彩龙凤纹碗”是今年夏季拍卖会上的拍品,以40万元成交。如果该碗是康熙年代制造的,价格很可能达到50万元左右。五彩器物因为亮丽而一直受到收藏爱好者们的追捧,是不可多得的名贵品种。除了官窑器物外,一些康熙民间的器物有精美画面,与同期的青花可以媲美。

不过,一般混合五彩和粉彩的器物比较少,再将该件彩碟与今年夏季拍卖会上的拍品“清雍正的五彩龙凤纹碗”对比,可发现多处错漏,据判断应该为赝品。

五彩瓷始起源于明宣德甚至更早的时候,具有明朗、鲜亮、绚丽的艺术特色,独树一帜,迄今是景德镇制瓷的精华,并被称为“古彩”。雍正时期的五彩使用粉彩彩绘,具有立体效果,以及受当时欣赏风尚的影响,这一工艺本身相应发生变化,变浓艳为淡雅,情调柔和,图案纹饰取材多是人物,由繁而简,稀疏清秀,突出主题,极为雍容典雅,官窑五彩胎骨洁白坚致,修胎规整,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

珐琅是一种玻璃质,加入各种金属氧化物后烧制会呈现不同颜色。珐琅在明初永乐时传入中国,当时用于铜器,以景泰时的宝石蓝色最好,故称景泰蓝。珐琅彩烧成的器物由于彩料较厚,花纹凸起,富有立体感。装饰花纹主要是花卉,画面瑰丽,华美绝伦,为宫廷御器,皇宫独享。产量不多,传世品更少,向来被视为稀世珍宝。

破绽一:器型

“清雍正的五彩龙凤纹碗”器型给人整洁、伶俐的感觉,非常秀气;而“彩碟”器型笨拙随意。

破绽二:纹饰

“彩碟”上的图案潦草,细节处皆漫不经心;龙的神态和龙爪都草率而成,没有体现出清朝龙纹的特点。而“清雍正的五彩龙凤纹碗”画工精细,线条流畅,龙头威武,龙爪有力。

破绽三:釉

“彩碟”釉色轻浮、颜色不正;而真正的五彩颜色亮丽,如对比2件器物的红色部分就可以明显看出差别。

破绽四:胎骨

“彩碟”的胎骨粗糙,而“清雍正的五彩龙凤纹碗”胎骨细腻、光洁。

破绽五:款

“清雍正的五彩龙凤纹碗”的款识标准化,而“彩碟”的款无论是样式或颜色都没有严格的标准。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五彩竹纹笔筒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清宫旧藏

生产时代: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五彩

陶瓷造型:笔筒

说明:清康熙

笔筒直口,筒形身,璧形底。器外壁一面绘墨竹两枝,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勃。竹枝于黑彩外又润以绿彩和赭石色少许,风格苍劲潇洒。另一面题行书诗句:“终获万龙化,曾留彩凤吟”,末有红彩阳文篆书“西”“园”联珠方印。底施釉,无款。

清康熙朝官窑瓷器的装饰画面有许多出自当时名画师的手笔。此笔筒所绘的簇簇墨竹清秀挺拔,瘦劲有力,深浅相宜,富于层次感,有如画在白纸上的国画一般生动细腻,绝非一般工匠所能为。加之墨彩黑亮如漆,光滑浓艳,与纯白的底釉构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赋予此笔筒不同凡俗的审美意趣。此墨彩笔筒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为康熙朝五彩瓷文具中的精品。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清雍正)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清雍正,高16.9厘米,口径3.9厘米,足径4.9厘米。

瓶直口,垂肩,圆腹,腹下渐敛,圈足。内外皆施白釉。外壁白釉上,以珐琅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松树苍劲,翠竹挺拔,梅花秀丽,绿叶衬托红花,画笔委婉细腻,此瓶不失为雍正时期官窑的绝美佳器。图案上方墨书“上林苑里春常在”7字,笔法自然流畅。在诗句的上、下方分别用胭脂彩画成印章式款,分为“翔采”、“多古”、“香清”三组。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款。

此瓶造型呈橄榄状,又称“橄榄瓶”,造型秀美,工艺精细,胎体轻薄,似半脱胎。釉质莹润无瑕疵,彩绘纹饰精湛,是清代雍正瓷器中的杰出之作。

这件器物是在江西景德镇御窑中烧成瓷胎,解运入宫后,在宫中造办处按照雍正皇帝批复的画样,由珐琅彩画师用珐琅料绘画,再入低温炉中烘烧而成。此器不仅反映出制瓷技艺的精湛也表现了高超的绘画技法。

珐琅彩松竹梅纹瓶底部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5cm,口径12.3cm,足径14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五彩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康熙

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主题图案为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纹,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仿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瓶造型端庄古朴,构图疏密有致,纹饰画工精细,用色考究,所绘内容寓意吉祥。

清康熙时的五彩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类,其中釉上五彩最能显示和代表康熙五彩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清宫所藏康熙五彩器是官窑或“官搭民烧”的上等品。这时期的五彩器造型以古朴、凝重、挺劲见长。五彩器的款识式样颇多,除本朝款,还有仿前朝款、堂名款等。仿前朝款以仿“大明成化年制”居多。

清康熙青花五彩描金花卉纹花口碗


这件青花五彩描金花卉纹花口碗(见图),高8.2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7.9厘米,敞口,口作八瓣花瓣形,口沿有描金装饰,弧腹,圈足,足底青花单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

碗的外壁绘折枝花卉纹,枝干折曲苍劲,绿叶青翠新鲜,花朵有的含苞,有的绽放,花的颜色有红、黄、茶色等,五彩缤纷,千娇百媚。除了花卉纹饰外,外壁与内壁还绘有葫芦四个,其中最大的一只葫芦翻碗口沿而过,分绘于碗的内、外壁,类似于过枝花卉纹的绘图技法,大葫芦内亦绘有繁缛的锦地花卉纹饰,而四个葫芦中部均系有绶带,绶带相连。碗的内壁还绘有扇子一把,碗内心绘云龙纹图案,祥云朵朵、龙游云间。另外,在碗圈足外壁上绘有一周青花几何纹饰。

所谓青花五彩,就是指以釉下青花作为一种色彩,与釉上多种彩(五彩只是泛称,有的不止五种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这种瓷器品种最早出现于明代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期进一步发展,清代康熙年间则达到鼎盛。这件青花五彩描金花卉纹花口碗就是康熙年间民窑生产的青花五彩瓷器,虽然底款书“大明万历年制”,但这并非万历当朝款,而是康熙时期的寄托款。据说,康熙帝认为把自己的年号书于瓷器底部,如果打碎会很不吉利,所以康熙朝官窑、民窑瓷器中书康熙本朝款的比较少,一般不书款,或书前朝款(以书“大明成化年制”和“大明万历年制”最为多见)。

康熙青花五彩瓷器,相比于明代同类产品而言,釉下青花色彩青翠,釉上的低温釉彩种类比明代丰富很多,色彩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也有大大增强。就此碗而言,釉下彩计有红、黄、绿、蓝、棕色等,各色间又有深浅之别,再以釉下青花绘龙首等部位,及口沿描金装饰,更增添了全器色彩的多样性。

再说这件青花五彩碗上的葫芦与扇子图案,葫芦纹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因葫芦多子,故民间象征子孙万代之意。又以葫芦谐音福禄,故更赋予吉祥寓意。另外,葫芦形状独特而美观,尤其是道教人士常将其掏空,作为装水、装酒用具,视作宝物,这更使葫芦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流行一种“暗八仙”纹饰,即以八仙手中的法器、宝物为纹样,其中葫芦是铁拐李的法器、扇子是汉钟离的法器、吕洞宾为宝剑、张果老为鱼鼓、曹国舅为阴阳板、韩湘子是笛子、蓝采和是花篮、何仙姑是荷花。这种“暗八仙”纹饰正是始见于康熙时期,后来则多将八种法器同时出现,此康熙青花五彩碗上的葫芦与扇子或为“暗八仙”纹饰的雏形阶段。

清代康熙官窑瓷器五彩仙人图碗


五彩仙人图碗是康熙官窑瓷器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六字双行款。

清代康熙官窑五彩仙人图碗高7.7厘米 口径17厘米 足径7厘米,碗口外撇,弧壁,深腹,圈足。器施以红、黄、黑等彩料的五彩装饰,外壁绘仙人图,人物以红彩勾勒轮廓,加以平涂敷色,碗心绘折枝桃纹,碗胎薄体轻,施彩搭配协调,人物形神兼备,构图疏朗明快,展示出清新典雅的瓷器艺术风格。

五彩是明清时期御窑厂生产的重要彩瓷品种之一,到康熙时期,釉上蓝彩和黑彩的运用,使五彩瓷更加绚丽多姿。陈浏《陶雅》记:“康熙官窑彩碗上画过海八仙,而并无海水,面目秀异,身段灵活,乃叹康窑画手非后世所及。

名瓷欣赏—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嫩蕊包金粉,重葩结绣云”,娟秀而雅逸的行书诗句,书写在了莹白如雪、温润如玉的胎体上,映衬着“佳丽”、“金成”、“旭映”这几方胭脂红釉的闲章分外鲜艳。然而,将碗转到图案的正面,你才真正体会到这件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的富贵与华丽:一对雌雄雉鸡在山石牡丹丛中觅食,雄雉鸡身披锦绣,回首凝望,浑身毛色绚烂夺目,一翎一羽描绘得精细入微。粉红、藕荷、杏黄、淡黄各色牡丹花竞相绽放,花瓣轻透、娇嫩欲滴。如果有幸上手,捧起那半脱胎的瓷碗,感觉如同掬起一汪春水,轻盈而又清润;又如同丝绸滑过手背,细腻而又温柔。

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在康熙晚期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一种新品种瓷器。

起先,绘制珐琅彩的颜料要从欧洲进口,到了雍正皇帝时候,开始拨专款专项研发珐琅彩颜料,终于在雍正六年的七月研发成功,不仅能自炼出与原先进口颜料一样的颜色,还大大丰富了颜色的种类,使雍正朝的珐琅彩瓷器制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制作珐琅彩瓷器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这里不能不提到唐英,他于雍正六年起担任御窑厂的督陶官。正由于他的督窑有功,御窑厂才能烧制出完美造型、白润坚质的薄胎瓷,为珐琅瓷的制作完成首要条件。白瓷胎运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在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又有专人题写诗句、款印,最后入炭炉经600℃炉火焙烧而成。

雍正朝的珐琅彩不惜工本,名手彩绘,名工烧制,一件珐琅彩瓷器烧制成功往往要经历数月时间,还时常由于瓷胎太薄,在二次烧制时极易破裂,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珐琅彩瓷器的数量极为有限。

不得不承认,还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珐琅彩瓷器如雍正朝的那般典雅秀丽,以瓷胎为画绢,布局章法继承了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传统。我们可以用《陶雅》中之语评价雍正朝珐琅彩瓷器:“质地之白,白如雪也,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欲飞,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光,鲜艳纤丽,蝶有茸毛,且颈项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我们看到的这件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正是这“四绝”的完美体现!

五彩茶壶


收藏故事:刘先生喜欢喝茶,因此也酷爱茶具。这个清代茶壶是刘先生多年前收藏,壶体总体造型古朴,精巧雅致甚为喜爱。

宜宾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贾少奎点评: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清代的陶瓷茶具,种类繁多,其造型、釉彩、纹样、型制及装饰风格等都各有特点。在釉彩方面,清代的瓷工瓷匠们精心探索,突破明代时期釉中以红、蓝、黄、绿、绛、紫等几种含量饱和的原色为主的范围,创造了各种带中性的间色釉,并达几十种之多,使得瓷绘艺术更能发挥出其独特的装饰特点。作为彩绘器发展的基础,清代的白釉器质量很高,清代可以纯熟地烧造出牙白、鱼肚白、虾肉白等浓淡不一的器皿,这就为彩釉器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红釉从明代的鲜红、郎窑红发展到朱红、柿红、枣红、橘红、胭脂水、美人醉、海棠红等新品种,青釉则从仿唐宋名品中的秘色天青、冬青、豆青等,到新创出了豆绿、果绿、孔雀绿、子母绿、粉绿、西湖水、蟹甲等多种品种;黄釉一类又新创了淡黄、鳝鱼黄及低温吹黄等色;此外在蓝釉、紫釉等方面也很有成就。

清代的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茶桶茶壶制作千姿百态,款式多样。清宫茶具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并以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器最为出色。茶具以壶器形繁多,有扁平形、高桩端把式、提梁式、竹节式、石榴式、佛手式、桃形倒流式、人形、鸟形及做成福、禄、寿、喜字形的;另外还有菊瓣式、瓜式、梨式、莲子、方体和直流式等茶壶。

清朝品茶所用之器具,无论在纹饰、釉色,还是造型方面,都比前代有所发展。如青花、粉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画面构图疏朗,描绘细腻。刘先生这把清中期的五彩茶壶市场估价在3000元左右。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9cm,口径6.7cm,足径2.6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五彩

陶瓷造型: 杯

说 明: 清康熙

杯撇口,圈足。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杯胎轻体薄,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细润洁白。十二月花卉纹杯以12件为一套,按照一年12个月分别在杯上描绘代表各月的花卉,再配以诗句加以赞美。其分别是:

一月 水仙 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 玉兰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 桃花 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 牡丹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 石榴花 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 荷花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 兰花 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

八月 桂花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 菊花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 芙蓉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 月季 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 梅花 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每首诗后均有一方形篆书“赏”字印。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装饰瓷器,体现了古人对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艺术创作思想。十二月花卉纹杯构思巧妙,风格新颖,使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美器的韵味。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