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里的人生

豫君

好友甚爱瓷器收藏,每次去外地,总不忘逛逛当地的收藏市场,日久天长,家里的瓷器藏品多得可以办一个小型瓷器博物馆。

我与好友交往甚密,一来二去,在他的熏陶下,对瓷器的发展也有所了解,每次与好友探讨瓷器话题,我朗朗而言,朋友笑而不语,末了一句话定论:“你不当瓷器鉴赏专家,实在屈才。”然后他背手而立,对着面前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瓷器或凝神或眯眼、或皱眉或大声叫好。我想,那刻他一定沉浸在某种无与伦比的幸福之中。

上周,老家一位远房亲戚揣着一个老式旧皮包按响门铃。亲戚进屋后,简单客套几句,打开皮包,从中拿出一样用布裹了又裹的东西。纳闷之际,裹在外面的布一一展开,一件瓷器出现眼前。亲戚说是上辈子老人留下的,想托我找专家鉴定一下,看能值多少钱。我的第一感觉,亲戚的这件古董是青花瓷。若是真的,价值不菲,遂带亲戚携青花瓷直奔好友家。

好友捧起瓷器里里外外观察一遍,思考片刻后又从橱柜里取出放大镜,在青花瓷上搜寻。好友判断是件仿元青花瓷,不过这件仿品仿制得实在美轮美奂,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好友说得兴致勃勃,我的亲戚却非常失望。好友说,虽是仿品,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好友感叹道:“收藏一件真品固然重要,但在我的所有藏品中,真品也就那么可怜的几件,十有八九均为仿品或赝品。而我明明知道它们是仿品或赝品,但我收藏的目的不是它们的价值,而是藏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好友的话让我既惊讶又释然。

收藏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对待生活,我们也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名、利、贪、欲不过是烟花一场,在平凡的日子里能享受到自己心中追求的快乐,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延伸阅读

当代陶瓷的人文价值


中国当代陶瓷的发展路径,和西方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当代陶艺的全面发展受到传统陶艺和西方当代陶艺的双重影响,这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限制与束缚。因此,我们绝不应当断然否定优秀的传统,以及在这个传统基础上的延续和创新;我们也应当以宽阔的胸怀,迎接对西方当代陶瓷观念的对接。二者的一个共同的价值,都是在创新,无论是基于传统还是基于当代。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便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当代陶瓷的人文价值。

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对中国陶瓷的影响巨大。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重大区别,在于中国画对于线条的强调以及二维空间的应用。这在对具象的表现力上似乎受到一些约束,反而使得中国绘画更加专注于画面的形式感和意境。中国的书法艺术,世界上独一无二。从象形文字绵绵数千年发展至今,仍然有巨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但是,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以及诗歌和印学完整地表现在陶瓷上,是从中国当代陶瓷开始的。在陶瓷创作上,真正做到诗,书,画,印俱佳者,即使是在当代,也不常见。这里,我们要特别将陶瓷上的绘画创作和所谓的将中国画“移植”到陶瓷区分开来。区分的唯一标准,就是创新。

做陶瓷,悟人生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中国被英译为China,其小写形式意思就是陶瓷。通过这个小事,就能看出陶瓷与中国的关联。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居无陶不雅”,陶瓷在古代也是品节的象征。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甚多。清帝乾隆曾写道:“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正是描写了中国古瓷器的巧夺天工。

那天,我们新华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以陶瓷艺术手作DIY为主的艺术体验馆,零距离接触陶瓷这一传统文化。店堂内,一个个精美的陶瓷艺术作品,真是巧夺天工啊!陶艺老师介绍了陶艺的起源、文化、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等。每个小记者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才知道,陶艺制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先要固定好泥坯的中心,旋转的速度调整到不能太快,再用手指把中心点转一个洞,大拇指继续在洞里转动,使洞或大或小。然后用其他的手指托住整块泥坯,往上或下提或压,控制好高度。拉坯、捏塑,我本想做个小杯子,但是事与愿违,最后成了一只小碗。期待老师将我们的作品完成最后的烧制。自己动手的感觉很开心、很有趣,虽然头发、脸上都是泥巴,依然兴奋不已。这一坨小泥巴,竟然可以成为中国赫赫有名的瓷器工艺品。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具有更多的创作力,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这次的陶艺文化体验活动,让我们这些小记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体悟。一捧黄土加水搅拌,经过陶瓷艺人的捏制有了完全不同的外观。再经过高温烧制就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人生之路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对自己进行“捏制”和“烧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钧瓷作品的人物造型


说起钧瓷的人物造型,似乎大家并不看好。仅从见过的钧瓷人物造型来看,能入眼的确实不多。在市区一家出售钧瓷的店里面,见到过一件有着文革印迹的人物钧瓷。如果从收藏的角度看,非常有价值,因为它是特定年代的钧瓷,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还很罕见。但从审美的角度看,还是有很多欠缺的。

钧瓷难道真的不适合烧造人物吗?

换一种思路,也许便别有洞天了。

的确,换了一种思路,避开了钧瓷的弱点,似乎便找到了钧瓷烧造人物造型的出路。

在荣昌钧瓷坊的展厅里,见到了钧瓷十八罗汉。虽说是佛教题材,但每个罗汉造型生动,甚至连肌肉感都表现出来了。不过表现肌肉的不是钧瓷的釉色,而是素烧后的胎质。这并不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拿来主义,因为在中国古陶瓷人物造像上,面部或手足部一般为素胎,不上釉。而利用素胎的单色和质地,刻画人物表情,就容易得多了。有许多时候,能够拿来为我所用,也是难能可贵的。对于现代钧瓷来说,在纷杂的人物造型中,便表现出一种独特来。这一组罗汉造型,体量较大,面部表情更容易刻画,相对来说,表现得更为写实。

不过,仍有不少失败的人物造型。过分的繁琐、肢体造型太过丰富、表现内容太多,都让钧瓷人物造型承载太多内容而变得面目全非。

倒是近一段时间,笔者发现了一位名叫李明的钧瓷制作人,他的钧瓷人物作品,真是可圈可点。李明并不是钧瓷业内人士。他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班,曾在河南电视台工作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绕了一大圈重又回归于自己雕塑的老本行。不过,他选择了钧瓷斑斓的釉色。但是,对于李明的作品来说,你很难说是钧瓷的釉色表现了人物,还是人物的神情凸显了钧瓷釉色。

李明的作品,以泥塑为型,以钧瓷釉色来表现自己的人物。在其人物作品中,明显地显示出扎实的造型艺术功底。没有什么装饰,人物表情精准,逼真的胡须,往往是寥寥几笔却生动传神。李明的作品非常好地运用了钧釉的装饰功能,大面积的钧釉反而使整个作品显得非常干净利落,又仿佛中国画的泼墨笔法,虚实之间,让作品有了更多的内容。他的人物作品突出的是人物的表情和一双大手,仅此而已,却让你感知到了人物的整个体态。

看他的作品,人物的表情会深深地打动你,让你随着人物来静思默想。想过之后,你会觉得是人物在思,还是李明在想?

看过李明的作品,总是想,钧瓷的人物作品一定能做好的。钧釉厚重,表现人物表情不适合,但表现人物体态一定可以,关键还在于创作者。造型创作一定要懂得取舍,不能为表现而表现,而要让作品自己表现,让釉色与造型互为一体。

钧瓷人物造型绝不仅仅是想当然捏出来的,它是创作出来的。一件好的作品,一定会有创作者的思想在其中,要有审美的眼光,还要有扎实的艺术功力,这样才能创作出给力的钧瓷艺术品。

瓷板砖上“绘”人生


近日,笔者走进界首市顾集镇南李村应玉德的家中,入眼就看到其堂屋正门两侧分别嵌着“松龄”与“鹤寿”两幅长条画。而屋内的后墙则嵌满一幅“黄山松云”的风景画。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充满着艺术气息。

应玉德从10岁左右迷上了绘画。初中毕业后,他就找到了一家壁画厂做画工。因有一些绘画功底,加上师傅的悉心指导,应玉德只用几年时间,就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工。

“这些墙上的画有的都快20年了,都是我自己画的。”见笔者看得入神,应玉德说,这些瓷板画所用的颜色在制作时都烧融到瓷板砖里面了,而且几十年风吹日晒也不会褪色。

为让笔者明白瓷板画的制作过程,应玉德顺手拉了一张小方桌就在院子里现场画了起来。他先在桌子上铺一块洁白的瓷板砖擦净,又拿出盛着颜料的小碟子和笔筒。只见他用毛笔蘸上颜料,三笔二笔、点点划划,三分钟不到,一幅颇具神韵的“竹报平安”图就画成了。

“在瓷板上作画,不像在纸张上作画,需要用专门的釉彩来调。”他说,每次作画前,都要提前一天把釉彩材料放在碗里浸泡,画时还要再和一下。尤其是在窑里烧制时,更需要技巧,不仅火候要掌握好,而且烧制时间也很讲究。应玉德随手从桌上拿出一个成品工艺碟子说:“温度控制好了,烧出来的瓷板画颜色很亮,很好看。烧不好就会把瓷板砖烧坏!”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农民家庭在翻盖新房时,时兴在新房上镶嵌一些瓷板画。2004年,应玉德回乡创业,在自己的小院里建了一个小窑,专业做起瓷板画来,生意异常红火。

现在,他不仅在瓷板砖上作画,而且还在家用的碗、盘、碟子上绘画。在内容上,应玉德最近在向“中国孝文化”方面延伸。应玉德说,原来画的大多是松、鹤、福、寿等民俗画,时下,全国都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的画中也融入了文明和谐、孝老爱亲等元素。

应玉德在瓷板砖上即兴画“竹报平安”。陈振强摄

中国当代陶瓷的人文价值


中国当代陶瓷的人文价值分享到新浪微博

当代中国陶瓷作为一个主要的收藏品种,已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关于其市场价格的探讨,也越来越热烈。价格是价值的体现。探讨中国当代陶瓷的人文价值,可以使我们对这一重要收藏品种,有更加深刻和长远的认识。

陶瓷起源于中国。商代以降,及东汉时,青瓷盛行;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取代金银铜器、漆器,始为民用;宋崇理学和禅宗,尚典雅、质朴、含蓄,北宋官窑、南宋官窑、汝窑、钧窑、定窑等五大名窑应运而生,中国瓷器的烧造达到了第一个历史高峰;至元以后,宫廷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专制御瓷;至明清,瓷器出口成为对外贸易之最大宗;清三代时期瓷器胎质缜密,釉质细润,图案华丽,装饰高雅,遂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第二高峰。

乾隆后期,中国瓷器逐渐衰落。各陶瓷产区固化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和传统工艺。工艺技法的同质现象开始明显制约现当代陶瓷的进一步发展。如景德镇青花、粉彩,醴陵釉下五彩,龙泉青瓷、宜兴紫砂、佛山公仔,陶艺作品过于强调其地域和工艺特色,反而千篇一律,不敢越雷池半步;陶瓷的造型、烧制和绘制等上百道工序各有专人,陶瓷艺人穷其一生专攻一道工序,不涉其他。手工艺者大量抄袭,借鉴,临摹前人作品。从材料到工艺,从构思到呈现,了无新意。

清末民初,对中国当代陶瓷产生积极影响的是程门、金品卿、王少维、潘匋宇等浅绛派艺人以文人画绘制釉上彩瓷;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艺人也逐渐以绘画的技法、品格绘制陶瓷。这成为近现代陶瓷史上的一抹亮色。这种以艺术家鲜明的个人风格进行陶瓷创作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但远远没有形成主流。受重“官(窑)”轻“民(窑)”,厚古薄今的思想影响,人们对于器型与工艺的欣赏,远远超过对当代陶瓷艺术本质的追求。

陶瓷界通常将中国当代陶瓷分为三种流派:传统派,现代派,和介于其中的传统与现代结合派。大概没有人会对这三大流派的分类作过多的争议。争议反而在于,艺术家本人或者市场对于各个流派的具体内涵。大量的争论甚至结论,将这三者严重地对立起来,肯定一个而全面否定其他。这是十分片面的。

中国当代陶瓷的发展路径,和西方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当代陶艺的全面发展受到传统陶艺和西方当代陶艺的双重影响,这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限制与束缚。因此,我们绝不应当断然否定优秀的传统,以及在这个传统基础上的延续和创新;我们也应当以宽阔的胸怀,迎接对西方当代陶瓷观念的对接。二者的一个共同的价值,都是在创新,无论是基于传统还是基于当代。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便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当代陶瓷的人文价值。

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对中国陶瓷的影响巨大。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重大区别,在于中国画对于线条的强调以及二维空间的应用。这在对具象的表现力上似乎受到一些约束,反而使得中国绘画更加专注于画面的形式感和意境。中国的书法艺术,世界上独一无二。从象形文字绵绵数千年发展至今,仍然有巨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但是,将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以及诗歌和印学完整地表现在陶瓷上,是从中国当代陶瓷开始的。在陶瓷创作上,真正做到诗,书,画,印俱佳者,即使是在当代,也不常见。这里,我们要特别将陶瓷上的绘画创作和所谓的将中国画“移植”到陶瓷区分开来。区分的唯一标准,就是创新。

紫砂壶趣味人生品出来


紫砂壶是悠久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独特产物。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壶艺家将自己匠心独具的审美情趣注入其中,使紫砂壶从煮水冲茶的普通茶具,变身为和瓷器一样可供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品珍品,广受人们的喜爱。紫砂壶的挑选固然重要,但“养”壶更有讲究,让爱好紫砂壶者在养壶中体会趣味人生,真正的品出来高质量的生活。

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涵香纳味,并使紫砂壶焕发出其本身浑朴的光泽。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

养壶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兼收并蓄,才能养出好壶。外养就是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油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事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否则,相互混杂,几无个性可言,养出来的壶品性也不见得高雅。

养壶最好用好茶,这样养得快;用一般的茶养也可以,只是养的时间就要长一些罢了。养壶是心急不得的,不然的话就会事倍功半,反而不得其所。养壶的每个细节都要细心,但每个细节也都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至少要有了这样的感觉才算是明白了养壶的真正意义。

总之,紫砂壶的收藏者是决不会把形态各异的壶囚放在橱架上的。真正爱惜茶壶茶具的人,会定时将其在不同时期收藏的壶儿们挨着个儿沏茶。精心挑选有不同香味的茶叶,配合不同温度的水,去养壶之色泽,养壶之香气。就算那茶水,常常是倒掉不喝的。养壶人的壶不是盛茶用的,而是以茶去养壶的性情。

养壶,除了要有钱,还得要有闲;除了要有闲,更得要有心。若能用养壶的心情去学壶之“有容”而又不急于“盛满”,以岁月为茶去涵纳岁月,也让岁月蕴养自己,这样,到最后,当岁月流逝如倒掉的茶,我仍如壶,有着茶也带不走的温香。如此长年养壶,养到后来,就不仅是养壶的气质,更是养自己的气度了。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