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瓷器与荷兰

17、18世纪,中国除了江西景德镇瓷外,福建德化瓷以它洁白的瓷胎和釉色、适应西方用途的品种和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观音瓷塑像而著称于欧洲。欧洲人称德化瓷器所特有的洁白如玉的釉色为“中国白”,直到现在,荷兰等欧洲国家还是这样称呼它。

荷兰早就与福建进行陶瓷贸易,1932年冯和法在《中国瓷业之现状及其状况》一文中提到:“宋末,荷兰人从福建(主要应指泉州)贩运瓷器至欧洲,价值每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17世纪,葡萄牙占据了澳门,荷兰就以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作为它和中国开展贸易的基地。大批的福建商舶来到爪哇,带去德化瓷器、丝绸等。荷兰入侵厦门后,以厦门作为贸易的据点,德化瓷器也就成为荷兰商人们经营的主要商品。不但如此,德化也有人前往荷兰进行贸易活动。据该县《蕉溪吴氏族谱》记载:清末,该族吴大光与吴德标有“五湖托迹陶公业,四海交游晏子风”之志,远涉荷兰呵老坡经商,获利满载,慷慨乐施,造路桥捐资不吝,后分别于光绪卅一年(1905年)和卅二年卒葬荷兰。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博物馆等地,至今仍珍藏着一些古代的德化瓷器。

德化瓷器为销往西欧,在适应西方人生活习俗和保持传统民族风格的同时,也在造型和装饰上进行了革新。据朱培初先生的介绍和分析,17、18世纪,德化生产销往欧洲的啤酒杯是荷兰商人提供本国或德国的金属或陶质的啤酒杯式样并来德化定制的。德化的特品瓷塑也很多表现了荷兰人的生活题材,如“打猎”生动地塑造了荷兰人在打猎时的场面;题为“前进”的瓷塑,表现了欧洲商人在中国旅行的情景。至于表现荷兰和欧洲商人骑马、骑狮、骑龙、骑麒麟甚至骑在荷兰北海中的海象身上的作品,就更多了。这类荷兰商人定购的德化瓷塑在欧洲流行了很长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德化陶瓷企业家纷纷走出国门,到荷兰等欧美国家了解市场信息,利用古瓷都的工艺技术,成功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西洋小工艺瓷,如圣诞、釉盘、花瓶、动物、公园等系列产品,为中荷经贸往来再谱新章,如今的德化县已为中国最大的西洋小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编辑推荐

德化窑的历史与发展


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州潮州(一说为湖南醴陵)齐名。德化瓷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曾在史书上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

德化窑制瓷的始止时间可用10个字概括,即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碗坪仑窑在生产青白瓷的同时就生产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白瓷独具的优良品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德化很快就以生产白瓷而著称,并且成为了闽南的瓷业中心,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

据考古发掘出土资料表明,在碗坪仓窑遗址出土有北宋至南宋初的青白瓷残片,在屈斗宫窑遗址则发现有大量元代烧制的青白瓷。历史资料记载,德化窑经过宋、元时期的稳步发展后,特别是元代所生产的青白瓷,很大部分是通过海陆运输大量销往海外。德化窑在元代其实应该就已经成为中国比较重要的瓷窑之一了,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经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有过专门的介绍。而整个元代德化瓷器在海内外的一个良好的销售市场,为德化窑在后代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非常优越的经济基础。到了明代,德化窑白釉瓷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工艺大师们研制出一种温润乳白,如脂如玉的白瓷,这在当时全国制瓷业中独树一帜,至此,德化窑达到了全盛巅峰时期。

明代万历年间的《泉州府志》云“又有白瓷器,出德化程寺后山中,洁白可爱”。在明代,该窑多产观玩器品,如瓷塑等。《天工开物》故曰“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不过到了清代,还以瓶炉、文具等为多产。德化窑的瓷器在近代寻常可见,而一向以明代德化为贵。德化窑创新不断,精品层出不穷,直至沿续到清代早期。全盛时期的德化瓷器蜚声海内外,其特殊的制造工艺为德化瓷器打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德化瓷器瓷塑胎质优异,瓷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近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中国白”之称,别有情趣。民国时的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说:“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这一时期,德化瓷塑造也是大师辈出,其中以何朝宗最为出名,他的观音像形态万千、丰润饱满,为广大百姓所喜爱。

你知道景德镇瓷器与德化瓷器有什么不同吗?


说道瓷器,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景德镇陶瓷。景德镇陶瓷以它高超的技艺享誉世界,令人惊叹。目前市面上所售卖的瓷器鱼目混杂,常有商家拿德化瓷器去冒充景德镇瓷器,让人防不胜防。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分享一下景德镇瓷器与德化瓷器到底有什么区别。

特色不同

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景德镇特点,大量生产艺术瓷、陈设瓷,品种齐全、装饰多样,青花、粉彩、斗彩、青花玲珑等,品类闻名世界。

德化瓷:德化以白瓷闻名世界,生产的白瓷洁白如玉、优质美观,享有“中国白”、“象牙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的美称,以生产生活日用瓷为主。

釉色不同

景德镇瓷:因景德镇的粘土含铁量高,高温烧制后成品不会显得特别白,还原焰下的白瓷也会泛着一点青色。

德化瓷:德化瓷也是高岭土为原料,但原料内富含的元素不同,烧制出的成品也不同。传统德化白瓷温润如玉、釉色通透白净,因此德化也以经典的白瓷雕塑著称。

烧制方法不同

景德镇瓷:高温烧制,1300℃窑温,依赖经验,成品率低,但烧成后白净细腻,不变色易清洗,泡多久茶都不留茶垢。

德化瓷:800℃烧制而成,成品率高,量大,用后容易变色,多以贴花工艺为主,大批量生产。

专注领域不同

景德镇瓷:人力资源优势决定景德镇主要以大件艺术品瓷器为主,例如大花瓶或瓷桌等,并且景德镇拥有很多国家级的陶瓷美术大师,人才优势,专注艺术品生产。

德化瓷:原材料资源决定德化适合生产精巧的白瓷器物,德化本地的高岭土也更加优质,烧制出的瓷器白的更纯粹,加上德化本来是做雕塑的,玲珑雅致的茶具更符合当地的发展。

价位不同

景德镇瓷:景德镇的制瓷组织通常都是个人独立的陶瓷小型作坊,全手工制瓷为主,人工成本高,关注的是艺术水平,价格方面就更高一点,凸显匠心。

德化瓷:德化瓷基本上都是以工厂为主,大型陶瓷企业更多,工业化模式,涉及的人工成本较少,价格便宜,走量为主。

景德镇瓷以工艺收藏品为主,多为手工制作,价格偏高。德化瓷多为日用品,多为机器批量生产,性价比高。其实只要多留意一下,景德镇瓷与德化瓷还是很好区分的。

景德镇瓷器与德化瓷器价格为何会相差这么大?


陶瓷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它已经成为了我国独有的一个象征。在瓷器中,当然是以景德镇陶瓷最为出名,但是德化瓷器也是非常有名的。那么既然这两种都是非常出名的瓷器,那它们之前的价格为什会相差的如此之大呢?

1、从烧制技术来看

德化瓷,即福建德化所产的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瓷质作乳白色,洁白晶莹。

景德镇瓷器,采用的是景德镇地区特有的高岭土,矿物含量丰富,经高温(1300℃以上)烧制,成色和质感都非常好,“明如镜,声如磬”就很好的说明景德镇陶瓷的特点,景德镇瓷土必须经高温烧制,做出来的瓷器属于高温瓷(1340℃左右),所以成本较高,稳定性好,不会褪色,属于摆设、收藏的高档产品。

2、从绘制工艺来看

德化的瓷器更多的是利用贴花的技术,将颜料做成花纸,大量量产,直接贴在白瓷上,艺术性较为不足。

而景德镇的瓷器大都为手工绘制,笔触和细致的程度令人叫绝,因此产量低,质量好,大都价格不菲,一分价钱一分货,尤其是艺术大师的作品,一把茶壶的价格都令人咋舌。

简单地说,德化的瓷器就像批发的服装,产量高,追求性价比,所以价格低。景德镇的瓷器就像高级的时装,产量低,艺术感强,所以价格高。

不过无论是景德镇瓷器还是德化瓷器,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大家知道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瓷器就好了,并不需要过分在意不同瓷器间的区别。

中国瓷器窑口大全(福建篇)


福建省:

德化窑:在今福建德化县,故名。创烧于宋代,宋元时期烧青白瓷,明代盛烧白瓷,清代又有进一步发展,除烧白瓷外,还烧青花和彩绘瓷器。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宋元时期所烧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划纹装饰。器物中盒子多见,式样有圆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种,盖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纹饰。(2)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3)清代德化白瓷与明代白瓷的区别是釉层微微泛青,与明代相比釉感较硬。(4)白瓷产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一般来说,明代以生产供器和瓷塑为主,清代以生产碗、壶等日用器物为主。(5)德化瓷塑极为著名,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类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记。(6)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蓝色的线痕,图案花纹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题材也常见。在今福建德化县,故名。创烧于宋代,宋元时期烧青白瓷,明代盛烧白瓷,清代又有进一步发展,除烧白瓷外,还烧青花和彩绘瓷器。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宋元时期所烧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划纹装饰。器物中盒子多见,式样有圆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种,盖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纹饰。(2)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3)清代德化白瓷与明代白瓷的区别是釉层微微泛青,与明代相比釉感较硬。(4)白瓷产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一般来说,明代以生产供器和瓷塑为主,清代以生产碗、壶等日用器物为主。(5)德化瓷塑极为著名,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类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记。(6)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蓝色的线痕,图案花纹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题材也常见。

泉州窑:在今福建泉州市,故名。共发现碗窑乡、磁灶、童子山等窑址十一处,主要烧青白瓷、青瓷和黑瓷,时代均在宋元时期。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青白瓷产品以碗、盘、洗为主。碗外壁多刻莲瓣纹。盘类以折沿大盘居多,盘心留有叠烧粘结的条形支具痕。洗类器皿胎薄釉润,采用覆烧法,口边无釉,与景德镇同类器物相比,口缘较厚;器内心印有花卉纹饰。(2)青瓷产品中的壶胎较薄,器形很小,与其它地区不同。(3)黑瓷产品以碗为主,兼烧长流曲柄壶。另有黑釉、绿釉军持,主要外销菲律宾等国。(4)童子山窑专烧青黄釉褐色彩绘大盆,有直口与折沿两种造型,器内多画折枝花卉纹,有写寿山福海或其它诗句的。日本福冈曾出土该窑所烧制的彩绘盆。

南安窑:在福建南安县,因名。为宋代窑场,有窑址近五十处。主要烧造青瓷和青白瓷。器形以盘、碗等日用器皿居多。青白瓷碗多由碗里刻花或蓖划纹饰。胎质细洁,致密。

福清窑:在今福建福清,故名。是闽东沿涨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五十年代在县东门外东张区发现宋代窑址五处,均烧青釉刻花筐点纹及黑瓷两类器物,风格与福建各地宋代同类窑址出土遗物基本属于同一类型。

连江窑:在今福建连江,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建国初在浦口、魁岐发现宋元时期窑址群。浦口镇所属井头里、锦上窑及西山顶三处遗址钧烧青白瓷,有精粗之分,精者为白胎,数量较少,粗者釉偏灰。三处遗址也烧少量青瓷碗,碗里饰以刻花篦划纹,碗外刻龙泉窑浮雕莲瓣纹碗的,胎釉纹饰均很相似。

莆田窑:在今福建莆田,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

仙游窑:在今福建仙游,故名。窑址于1953年发现,遗留有青瓷、青白瓷及黑瓷标本,属宋代瓷窑。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兴化府志》之卷十二:“近仙游县万善里潭边有青瓷窑,烧造成器皿颇佳;……北洋澄林有瓷窑烧粗碗碟”

在荷兰代尔夫特看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世人皆知青花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精品之一,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一个遥远的欧洲小镇,青花瓷同样家喻户晓,名扬海外。

上月,作为青花瓷爱好者,我造访了代尔夫特。这个小镇距离荷兰政府所在地海牙20公里,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广为世人所知的荷兰国宝典范——代尔夫特蓝陶(DelftBlue)就出自这里。不过话说回来,这代尔夫特蓝陶同样源自中国。

十六世纪未,荷兰海外贸易如日中天,曾叱咤风云的东印度公司就位于代尔夫特。当时,东印度公司努力扩张亚洲市场,当他们看到中国精美瓷器,便认定要引入荷兰。可是到了1647至1665年间,中国大陆内战频繁,以往供给海外的中国外销瓷一度断供。于是,代尔夫特的陶瓷业者便把握机会,开始仿造能以假乱真的中国式青花瓷,后来亦发展出独树一格的蓝陶风采。

在代尔夫特,大大小小的陶瓷销售店为数众多,精美瓷器令我爱不释手。代尔夫特还是荷兰大画家维米尔的家乡,他的名画《带珍珠耳环的女孩》以及荷兰的标志——风车,是代尔夫特蓝陶中出现最频繁的图案。在有些陶瓷店,你还可以看到匠人们在一笔一划手工绘制蓝陶。一瞬间,我有些恍惚,竟弄不清这青花瓷的祖宗到底是在景德镇还是在荷兰了。

大凡我相中的瓷器,一瞧价签立即气馁,拿起了又放下。为表“到此一游”,我给孩子挑了件最便宜的——一块手绘的带有风车图案的瓷砖,二等品售价11.5欧元,如是一等品,则卖47欧元。

青花瓷在遥远的代尔夫特得以“发扬光大”,那么来自青花瓷故乡的瓷器命运如何呢?事实上,欧洲上流社会对于收集中国青花瓷器有着持续的热情。今年七月在卢森堡国家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晚明、清初青花瓷器展览吸引了众多清花瓷器的爱好者前往观赏。这次展览是由索斯比拍卖行欧洲部总裁的私人收藏和一位英国贵族的私人收藏连昧展出。八月,在阿姆斯特丹的国家博物馆也在展出荷兰王国历代收集的最珍贵的青花瓷器。这两个展览我都去了,不过都不让在展馆照相,非常遗憾。

不过,以我多年“淘宝”的经历看来,尽管中国古瓷备受追捧,在佳士得、索斯比拍卖行动辄拍出成百上千万的价格,中国现代日用瓷在国际主流市场却是难觅踪迹。

上世纪90年代我在纽约住了几年,在美国最大百货公司梅西找到了瓷器销售部。这里的瓷器来自世界各地,有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也有美国本土的。这里的日用瓷多走精细之路,西餐具、茶具、咖啡具烧制得十分精美,拿在手中观看、把玩简直找不到一丝缺陷,价格自然也不菲。遗憾的是,我在这里找不到一件中国日用瓷。同样的,在布鲁明戴尔、博格道夫古德曼、巴恩斯纽约等以豪华、时尚着称的百货店,来自中国的日用瓷更难找到。

纽约并不是没有中国瓷器,在唐人街的“珠江百货”就能找到。但都是国内常见的“老三样”:形状不一、印花模糊的粗瓷大碗。购买者都是初到纽约、手头不宽裕的新移民。纽约市内还有一种定位低收入家庭的商店,叫“99分店”。顾名思义,其商品售价都不超过“99美分”,那里也可以找到中国生产的瓷杯。

美国主流百货商店出售的瓷器多数来自欧洲或美国本土。英国品牌的精细瓷器很受美国人喜爱,它们的设计特点是金边玫瑰花型等传统的欧洲设计图案,看上去很奢华。有些品牌也主打青花瓷,它们的青花图案据说从中国景德镇学去的。

日本瓷在美国也比较畅销,值得一提的是店主的服务很有特色。我去过的一家日本瓷器连锁店,开店的日本妇女英语说得结结巴巴,服务却无可挑剔。她耐心地给你解释各种日本瓷在不同场合的用途,比如喝汤的碗、放酱的盘。想必店主将瓷器作为文化商品来经营,才有如此热情。

现在国内上档次的百货商店都能见到来自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的瓷器,外国瓷跑到瓷器的故乡来叫板、争夺中国的消费者了。而我们国内的日用瓷与进口瓷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

首先,设计上“精美上不去、朴拙不到家”。国际流行的日用瓷要么走精美之路,美轮美奂;要么走纯朴天然之路,讲究天人合一。与之相比,国产瓷往往是个“半吊子”:洋不洋、土不土,没有特色。

第二,制造上“工艺不够精,质量不够好”。举个简单例子,你买个日本碗,摸它底部是光滑如丝的。而你买个中国碗,十有八九底部粗糙不堪。就这点差别使中国瓷失去国际市场,也正在失去国内高端市场。

第三,未摆脱“锅碗瓢勺”概念。在国外商店,日用瓷不单独陈列,而与其它家具饰品一起出售。日用瓷范围也从厨房延伸到起居室、卧室、厕所和园林。在中国,好像还没有一家企业做这种一条龙服务的。

第四,营销手段落后。近年常听到去海外展卖的中国瓷器厂家流落异国他乡的消息,别说商品卖不出去,连回国的盘缠都没了着落,让人唏嘘不已。我们的瓷器厂多是个体户,缺乏大集团促销的经济实力。在国内也常看到这种情景,几个瓷器厂家合伙包一场地,在公园、展馆内出售瓷器,一阵吆喝后对观者开个天价,一个花瓶成千上万,遭众人白眼后立马降价到30-50元出售。在国内表演尚有市场,到了国外还忽悠人,又有谁吃这一套?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