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会开幕式谈陶瓷,瓷业需要来点让人记住的中国元素

在陶瓷行业大谈特谈关于陶瓷文化的今天,张艺谋无疑又给我们陶瓷行业上了一大课。

多少人天天都在讲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窑火五百年,五千年与五百年的延续绝对不是弹指一挥间,它的记忆,它的积淀,它的每一个流向,陶业人随便驻足总能感应出身边有着厚重的东西让我们难以释怀。

其实,陶瓷仅仅是这时空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细节,也正是因为它的普通,中国才没有任何顾虑便轻松地将它同丝绸一起带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也因此让世界记住了陶瓷,也因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

在这次被40亿人关注的奥运会开幕式上,陶瓷远渡的渊源何曾不是让人记住的中国元素?在那无尽的沙漠,在那浩瀚的海洋。我们至今还会听到那些精美的陶瓷在行进的颠簸中发出的那天籁般悦耳的碰撞声。

可是有多少陶瓷人哪怕就是亲临其境,他们能有一丝震撼吗?又有多少陶瓷人在场内场外能够感动得热泪盈眶?做为陶瓷人,你听到了这种声音吗?或者说在此时此刻,你听到了压机的声音吗?你听到了那熊熊烈火在窑炉里燃烧的声音吗?你听到了质检员在检验每一片产品的敲击声吗?你听到了那些不合格产品在碎裂时发出的声音吗?

你或许没有,你可能真的被张艺谋制造出来的那种气势,那种场面,那种色彩给惊呆了。

细细回想一下,张艺谋这点把戏也算不了什么,尽管有《英雄》的翻版之嫌,尽管有《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不褪色的模样,尽管还有很多很多都说得上与之有些关联。

但他就是有本事让那些外国人惊叹,让那些真正看懂了的中国人兴奋,让那些看不懂的中国人呐喊,让那些自以为什么都看明白了,实则根本就没有沾上皮毛的人捶胸顿足,让那些模棱两可的人实在难受,但又不能表露。

因为他总会觉得有人能够窥探出他的心思,要么就是真懂,要么根本就是不懂装懂。尽管有些似是而非,一半明白,一半没法说清楚。这没什么,在那一刻谁都不敢说他就真的看明白了。

其实许多的所谓策划,所谓文化,所谓创意,所谓的震撼,统统都是在于通过后期的解说与争论,然后就有了更多更新的观点便更加丰富了它的中国式的国际意义。诸如那个击缶倒计时的光影控制,诸如那个孔子三千弟子的朗诵神态,诸如那烟火脚步的形象逼真度,诸如那个立体的升空地球之不同层面的动感,诸如那个百米画卷所承载的无穷艺术,诸如那个“和”字的主题胸怀,诸如那个齐刷刷的古典美人与出海划桨的男人们……

要在这么短一个时间,要在这么大一个空间,要在这么长一段历史,要在这么多数也数不尽的中华瑰宝名册里,去选出精当的让那些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种都能够留下最为烙印式的中国记忆的确不容易。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认定的好东西都一一展现给他们。

要达到让更多的人认可,在张艺谋看来,让他们傻眼就行了,让他们毛发倒竖就行了,让他们合不拢嘴就行了,让他们弄不明白又想弄明白就行了。

至于有多少人喝彩,至于算不算忽悠,那就真正要考量一个人是不是就认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了。

因为天下总是拥有太多太多的事后诸葛亮。

其实,陶瓷行业很多人何尝不是这样呢?成天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地弄一些土不土洋不洋的东西来,你说怎么不叫人恶心?

看看这次开幕式,中国元素又是何等的简单,中国文化又是何等的具有张力,具有感染力,具有穿透力和具有慑服力。中国陶瓷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最为核心又是最简单的东西,这恰恰就是最为致命的又总是被企业及企业家忽略的东西。

陶瓷大腕小腕们,别在那儿自欺欺人了!真诚真心地玩一点叫真文化的东西来让世界瞧瞧,那是多么“愉人愉己”的事情啊!不要再去坚持“娱人娱己”了,更不能再继续坚持“愚人愚己”了。

大胆地来一点哪怕是夸张的中国元素也好,这一定会让我们觉得有一种“吃不上猪肉,至少也可以听听猪叫”的痛快,那何尝不是一种安慰呢?

延伸阅读

陶瓷中国元素的应用


近几年陶瓷行业中特别是在瓷砖企业,中国风格的瓷砖设计和展示设计悄然兴起。“风尚中国”、“中国印象”、“民族魂”等等概念频繁地出现在企业的产品展厅和各地的旗舰店里。这种中国意识和民族情结能被企业所释怀,确实值得肯定和赞扬。我留心了这些企业所倡导的中国风格的产品和展示设计,发现除了只是概念的提出外,要么就是中国传统元素直接在瓷砖或花片、腰线等上的应用。而且这些元素基本都是“拿来主义”,没有就传统元素进行再加工再设计。

记得06年,一位朋友把在意大利陶瓷展会拍下的照片拿给我看,其中就有外国陶瓷企业利用中国的书法和竹子等元素做瓷砖设计。我看了感觉设计的很幼稚,汉字(书法)歪歪扭扭,像中国的儿童体,竹子画的像中国的农民画。那位朋友特意向我介绍这些设计,好像从中察觉到了某种设计趋势的气息。果然不久,中国的陶瓷企业特别是佛山产区开始刮起了“中国风”。我对国内企业敏锐的洞察能力非常佩服,也对他们的“觉醒”感到欣慰。毕竟开始了“中国设计”。说到中国设计,我想一定要说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

新苏州博物馆是世界级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看过新苏州博物馆的人都会感到新馆,既有中国传统味道和苏州地域特色,又有新时代中国的形式和风格的体现,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这正是贝先生对新苏州博物馆设定的“中而新,苏而新”设计理念的体现。

在新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中贝先生延续其一贯的建筑理念———能与环境对话的建筑设计。新苏州博物馆延续了他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并不遗余力地发掘历史和文化根源,注重地方风格和乡土气息。绝不仅仅满足对现代科技的表现。使新苏州博物馆“不高不大不突出”,而“隐立”在苏州城中。新苏州博物馆建造在古城东北角齐门路与东北街的交叉口,老苏州博物馆(忠王府)旁边。紧邻拙政园与狮子园。鸟瞰新苏州博物馆,发现它与周围远近环境融为一体,并借景于拙政园和狮子园的景色。贝先生给新苏州博物馆整体风格的定义———“粉墙黛瓦”,延续了苏州民居传统建筑样式。他说:“要有苏州特色”,“苏州建筑粉墙黛瓦的特色不能随便放弃,但要有创新,既要有传统特色,又不能是传统苏州园林的复制……”

“粉墙黛瓦”是苏州民居传统建筑特色,但新苏州博物馆的“粉墙黛瓦”却又是现代的风格。放眼新馆,整体建筑与苏州民居混合在一起,从建筑的基本构架、色彩的展现、建筑空间格局都是江南民居的感觉。但仔细观察与品味便会发现新馆与苏州民居又有很大的不同。基本构架的形态发生了微妙的调整,色彩的反射光线略有不同,构建的材料与肌理则完全不一样。新馆中,白墙元素基本被保留,青瓦被一种深灰色石材替代,这种叫“中国黑”的花岗岩石黑中带着灰调,被雨淋湿是黑色的,太阳一照则颜色变浅呈深灰色。新馆建筑以现代钢结构取代了苏州民居传统建筑中的木构材料。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结构,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

贝先生的新苏州博物馆设计,看似是对苏州民居传统建筑的“仿制”,实为苏州民居意境与韵味的“渗透”,是苏州文化内涵的“传承”,是中华民族血脉相传的“延续”。

刻在清瓷上的沈阳人 将中国瓷业发展推向巅峰


清瓷碗(资料图)

china的意思是瓷器,也就是说西方认识中国由瓷器开始。

中国瓷器声名鹊起应该是在宋代,而能当得起瓷都二字的,则是江西景德镇。明清两代的官窑都设在这里,由明至清,中国陶瓷业走向了巅峰。追寻其源头执掌雍正、乾隆两朝官窑的唐英,功不可没。

祖籍沈阳

唐英在自己的诗文集等作品上,都落款“沈阳唐英”,但是他却不是出生在沈阳。

唐英(1682~1756),字俊公、隽公,号叔子,晚号蜗寄老人,沈阳人,其祖先隶汉军正白旗。唐英在清朝官至五品,虽然督陶政绩卓著,但却是皇室家奴的身份。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举兵反明,他所依*的武装力量为满洲八旗,这是一种以旗辨色、以旗统人的兵民合一组织,战时这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平时则是务农为本的部落组织。

八旗之中又有旗佐领、包衣佐领之分,旗佐领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是一群自由人;包衣佐领,又有皇室包衣之称,隶属于上三旗,即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他们专供皇家差遣使用。随着各旗势力的壮大,又有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唐英的曾祖父唐应祖就是后金时期的汉军正白旗包衣鼓人。包衣,是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包衣有家的意思,阿哈则是家奴、奴隶的意思,这些人的来源是战俘、罪犯或破产者的后代,他们因不同原因成为满洲贵族的家奴。初时没有人身自由,但是随着满族统一中国,建立大清王朝,许多包衣因战功而置身仕途。有的成为一时显贵,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先。

鼓人,清朝八旗军出征时,在队伍的前面有一支仪仗队,在仪仗队中负责打鼓的即被称之为鼓人,唐应祖就是这样的一名鼓人。当后金定都沈阳后,唐应祖也定居沈阳,后来他的后人跟随八旗军征战全国,因战功一步步升迁,最后入关定居京城。

到了唐英出生时,唐家应该已经在今天的北京一带定居下来。唐英行三,7岁进乡塾,16岁因家世及家境的因素,进内务府服役,继续上代皇室家奴的身份,为皇家服务。

结缘陶瓷

唐英16岁进入内务府,给皇家当差,干过的差事各种各样,但是没有一样能和陶瓷沾上边。

在他50多岁的时候,被怡亲王看重,雍正六年(1728)当江西景德镇御器厂督陶官出现空缺的时候,怡亲王口宣圣命,要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厂署,协助年希尧办理皇家瓷器烧造事情。

年希尧任淮安关税并兼管景德镇御窑厂事务,可督陶两年,御窑厂烧造的陶瓷无论数量、质量都很有限,内务府鉴于御窑厂烧造瓷器不力,决定派一名办事干练的内务府官员来景德镇御窑厂协助年希尧督陶,就这样唐英结缘陶瓷,获得了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机遇。

对陶瓷一窍不通的唐英,为了不负皇家使命,到任就住进窑厂,与工匠们同吃同住,从第一道工序学起。他用真诚打动工匠,不但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掌握了烧瓷技艺,而且在许多地方还能够指点工匠。

为了烧出精美的瓷器,唐英想到博采众长,曾派自己的幕友吴尧圃到均州调查均窑釉料的配制方法。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不但对烧造火候、釉彩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可以得心应手地管理窑厂业务,烧造出精美的瓷器,还对传统陶艺产生极大兴趣。

有了与工匠们同吃同住的三年经历,唐英不但在陶艺上大有收获,对管理陶务也大有收获。唐英从陶民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调动陶民烧陶的积极性在于关心他们的疾苦,从生活上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他在管理陶务期间,利用自己可以向皇上反映下情的机会,革除以前留下的弊政,为陶民争取权益,使他们能够与自己合作,有精力研究制陶工艺,并且安心制陶。

原来景德镇从明朝设置御器厂开始,督造官员出自宫中太监,这些太监持宠虐下,根本不把陶民当人看待。他们随意增加烧瓷数量,为了满足皇家及太监对瓷器的需索,每年投入到烧瓷上的费用动辄十几万两白银,而这些白银最终又加派到老百姓的身上,因此烧瓷越多老百姓越苦,根本没有研究陶艺的兴趣。

清朝接过明朝御器厂,改名御窑厂,也改变了明朝向窑户工匠派索瓷器甚至坐地勒索的做法,即解除窑户的“匠籍”,实行雇用制度,此外烧瓷所用物料也按照时价“公平采买”,只是政策虽然定下来,许多官员们并未切实执行。

唐英来到景德镇协办陶务,遇到皇家要烧造瓷器的时候,除按时付给工匠们工资外,烧瓷所需要的物料,也按市价付给,他的这种做法不但得到陶民认可,也让地方官员感到方便。

烧出龙缸

龙缸,又称鱼缸,是一种专门为宫廷烧制的名瓷,因缸壁上绘有云龙纹而得名。

在明朝,景德镇有30余座烧造龙缸的大窑,因为龙缸形体庞大,一座窑只能烧造一至两个龙缸,除工艺、火候的要求非常严格外,其耗资也十分巨大,所以只有皇家才有烧造的实力。

清军入关,景德镇烧造龙缸工艺因战乱失传。顺治皇帝曾命景德镇官员烧造龙缸,规格是直径三尺五寸,壁厚三寸,可没有成功。唐英督陶后,开始琢磨已经失传的龙缸烧制方法,并着手烧制龙缸,“自国初烧造龙缸未成,至唐窑始复其制。”

龙缸是皇家的象征,唐英作为督陶官,自然也接下烧造龙缸的责任。为了烧造龙缸,唐英除在御窑厂与工匠们一起探讨研制外,一有闲暇,他便到民间寻访老工匠,从中了解明朝烧制龙缸的情况及工艺,他还查阅地方典籍,找寻一切与烧制龙缸有关的资料,希望已经失传的龙缸烧制工艺从自己手上重新恢复。

唐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他协助年希尧到他自己亲自督陶的近30年的时间里,一件件龙缸成品呈进到皇宫。据清朝《乾隆记事档》记载:在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曾传旨要唐英在御窑厂烧造青花钵盂缸、官釉小缸、青龙小缸、紫金釉小缸等,第二年又传旨唐英,要他烧造青花白地缸时,尺寸要再放大一些,而且要成对。乾隆四年(1739)在唐英的诗集《陶人心语》的序中,作序者提及“龙缸、均窑,均绝业,复古制”。

上海博物馆所藏清朝雍正豆花青釉刻花云龙纹缸,高45厘米,腹径62厘米,缸壁之上刻着凸出的云龙纹饰,看着巨龙翱翔于祥云之中,再看它纯净的釉色及规整的制作,你再将它与博物馆中明朝嘉靖年间的龙缸相比较,你能不赞叹唐英的陶艺和他对中国陶瓷业的贡献吗!

仿造古瓷

唐英一生经历康雍乾三代,这三位清朝皇帝各具特点,但是都称得上雄才伟略,其学问审美也有独到之处。尤其是乾隆皇帝诗文书画无所不通,因此对宫廷用瓷也要求极高。

他们经常拿出宫中所藏古瓷,要求督陶官员按古陶形制、色彩、图案烧出仿制品呈进,但是古瓷的烧造工艺多数已经失传,想要烧出逼真的仿古瓷器,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乾隆所要仿造的古瓷,主要是宋代的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均窑出品。宋朝的这五个名窑,历经战乱到了清朝的时候已经不存在了。它们的烧瓷工艺也随窑厂的消失而消失。如何才能恢复那时的工艺,唐英首先派人到各地寻访烧瓷的老艺人,向他们了解以前的烧瓷工艺。其次是与人共同研究从宫内拿来的烧造样品,一次次琢磨烧造,失败就找出失败的教训,通过总结经验再行烧造。终于,一件件仿制的宋窑瓷器被烧制出来,有的足可乱真。

唐英仿制汝窑瓷器,主要在于仿其釉色,为了仿得逼真,采用与汝窑更为接近的灰胎,因此比明朝的仿品更接近汝窑瓷器;仿官窑的瓷器,则不如仿汝窑成功,因为宋朝官窑瓷器中有紫口铁足效果,而唐英所仿官窑,由于胎色关系,一直解决不好紫口铁足问题。

于是,他通过黑褐色料画出紫口铁足,这种办法时间一长,颜色就会出现碎断现象,因此有些美中不足;仿哥窑的瓷器多一些,颜色上有粉青、灰青、灰黄、灰白等等,为了力求接近宋哥窑产品,唐英在釉色上下了一番功夫,以至于一些瓷器由于过分强调真实性,反倒有些失真了;均窑瓷器以其色彩变换为特点,唐英在仿制过程中除继承了均窑的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骡肝、马肺等颜色外,还烧制出新紫、米色、天蓝、窑变等新品种,使仿均窑瓷器的色彩比之以前更加丰富。

唐英除了仿制宋朝名窑瓷器外,在仿制明朝官窑瓷器上也取得了成功,他仿制的明朝永乐、宣德脱胎白釉、甜白刻花、印花器等达到乱真的程度,而且所仿制的宣德青花、釉里红瓷器不但色彩逼真,就连器型、图案等也十分逼真,在落款宣德的瓷器上,你如果不是鉴定专家,大概很难判定那是明朝瓷器,还是清朝官窑的仿明瓷器。

创新瓷艺

唐英并不满足于仿古的成功,他要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唐英做到了这一点。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瓷器的釉色、品种以及图案三个方面。

釉色在烧陶工艺中,可以说是门面,釉色不好造型、图案再好也无法表现出来,唐英在他头三年向工匠们学习烧陶技术时,已经深刻认识到釉色好坏对瓷器烧造是否成功至为关键。后来为了仿制古瓷器,他除自己细心搜求釉色配方外,还一再派人到各处搜求,并且在实验烧制仿古陶瓷的时候,留心各种配方的差别,通过添料、减料来观察釉色的细微变化。

最后他在与窑厂工匠等人的努力下,不但研制出仿古瓷器的釉色配方,还在此基础上制出新的釉色配方。他新制的法青釉,比仿宣窑的霁青釉更显浓红深翠,而且没有橘皮棕眼;新制乌金釉包括黑地描金、黑地白花两种;新制西洋紫色釉,从名称上就能判断出这种釉色是他借鉴于外国的经验。

陶瓷器具主要用于生活、祭祀以及后来的欣赏,其造型根据需要有缸、盘、瓶、碗、樽、彝、笔筒等等,但是以往花色品种比较单一。唐英督陶之后,在创新釉色的同时,还烧造出一批新的瓷品。

根据他所著《陶成纪事碑记》中介绍有57种陶瓷品类,其中经他创新的品种主要有:抹红器皿、彩水墨器皿、抹金器皿、浇黄五彩器皿等。在他之后成书的《景德镇陶录》、《古铜瓷器考》等著作中,对唐英督陶期间窑厂生产的瓷器品类丰富情况,都大为赞叹:“厂窑至此,集大成矣”,“泄造化之秘”、“佑文明之瑞”,称自唐英督陶创“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的盛况。

唐英长于书画,对美有着独到的欣赏品位。督陶之后,他便把书法、绘画与陶艺结合到一起。在唐英之前,官窑烧制的瓷器图案,主要有龙凤、西番莲和一些吉祥图案,图案显得单一古板。

唐英接手陶务之后,上面的皇帝是乾隆,这位皇帝好大喜功的特点反映到陶务上,就是经常要督陶官烧出一些新奇精美的瓷器,他常将一些自作的诗词拿来,要督陶官员烧制到瓷器上。

这使得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唐英有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他除精心将御制诗烧制到陶瓷之上外,还尝试将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图案烧制到陶瓷器具之上,并且取得极大的成功,官窑陶瓷图案自唐英起,开始丰富起来,而且越来越趋于精致。

提起景德镇,人们马上会想到那些精美的陶瓷制品。

如果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你应该记得,其中一期展示过一件瓷器,那件小小的瓷器,因为款识有唐英二字,其价格竟然以几十万计。

也就是这位唐英,在雍正、乾隆两朝执掌官窑,将中国瓷业发展推向巅峰。

英国瓷器中的中国元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发明了瓷器,比欧洲早两千多年。17世纪,中国瓷器开始大量出口欧洲,引起了欧洲各国的仿制热潮。

这是一个可悲的现象,不少人提起英国威基伍德瓷器时,不停地赞美,并以购买、使用之为时尚。但殊不知,英国瓷器的制作比中国晚了两千年,而且英国瓷器的发端、发展,完全跟随着中国瓷器的脚步。

四百年之前,中国瓷器等艺术品影响了欧洲,带动了整个欧洲的瓷业生产。中国瓷器影响欧洲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先是传播到中东,然后,随着阿拉伯人的扩张,把中国瓷器带到了欧洲,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受中国瓷器的启发,意大利发展了自己的锡釉陶器。随后,意大利的制陶技术影响到法国,法国影响到荷兰与英国。可见,英国受中国瓷器影响较晚。

17世纪上半叶,英国人约翰·德威特发明了炻器(介于瓷与陶之间的器物)。但许多资料介绍,中世纪末,德意志莱茵河畔曾烧制炻器,之后,德国与荷兰的陶工到达英国,把技术也带去了,影响了当地的炻器生产。炻器的烧造过程不同于一般的陶瓷:炉温在1200度,把食盐撒在器物上,食盐中的钠分子变成硅酸苏打,再与器物中的氧化铝化合,形成玻璃质的釉覆盖器物表面,多呈棕色、黄褐色或灰蓝色。之后英国发展了锡釉陶生产,这是受荷兰代尔夫特窑的影响,而代尔夫特窑的瓷器生产是模仿中国青花瓷,可见英国的锡釉陶生产源头又来自中国瓷器的影响。

不过,尽管英国各类陶瓷生产都受益于中国瓷器,但威基伍德、德威特等人力图摆脱中国的影响,研制自己的产品。德威特在1672年4月向国王查尔斯二世提出辞呈,辞呈上说:“英国的陶瓷器,无法与闻名世界的中国瓷器、帕提亚(波斯)陶器,以至一般称为科隆陶器的炻器相比……”此信看上去反映了这个艺术家的失望,其实委婉表达了他的雄心。事实上,他流露的失望,正是欧洲许多国家所担心的,因为中国瓷器等艺术品长时间出口欧洲,欧洲各国因银子大量流失,而十分恐慌,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在研究中国瓷器生产的秘密,德威特、威基伍德等人就是这样,最终经过刻苦努力,生产出自己的产品。那些最初的产品都带有中国青花瓷的特征,即白地蓝花的图案、中国风情的题材等。其中,比较知名的是一种柳叶图案,大量生产,当时英国几乎家家户户都用这类瓷盆,而且英国人还假想中国人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这类背景下的,以致这类图案反复出现在瓷器的装饰中。(文/成机工)

陶瓷行业需加入更多中国元素


承载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历经千年而不衰,形成中华文明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今天,陶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吸引了当下众多艺术大师的目光,将其以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呈现给大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肯定。

多少人天天都在讲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窑火五百年,五千年与五百年的延续绝对不是弹指一挥间,它的记忆,它的积淀,它的每一个流向,陶业人随便驻足总能感应出身边有着厚重的东西让我们难以释怀。其实,陶瓷仅仅是这时空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细节,也正是因为它的普通,中国才没有任何顾虑便轻松地将它同丝绸一起带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也因此让世界记住了陶瓷,也因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那次被40亿人关注的奥运会开幕式上,陶瓷远渡的渊源何曾不是让人记住的中国元素?在那无尽的沙漠,在那浩瀚的海洋。我们至今还会听到那些精美的陶瓷在行进的颠簸中发出的那天籁般悦耳的碰撞声。可是有多少陶瓷人哪怕就是亲临其境,他们能有一丝震撼吗?又有多少陶瓷人在场内场外能够感动得热泪盈眶?张艺谋以其宏大的场面、壮阔的场景展现给国人乃至全世界中国元素。尽管有《英雄》的翻版之嫌,尽管有《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不褪色的模样,尽管还有很多很多都说得上与之有些关联。但他就是有本事让那些外国人惊叹,让那些真正看懂了的中国人兴奋,让那些看不懂的中国人呐喊,让那些自以为什么都看明白了,实则根本就没有沾上皮毛的人捶胸顿足,让那些模棱两可的人实在难受,但又不能表露。因为他总会觉得有人能够窥探出他的心思,要么就是真懂,要么根本就是不懂装懂。尽管有些似是而非,一半明白,一半没法说清楚。

要在这么短一个时间,要在这么大一个空间,要在这么长一段历史,要在这么多数也数不尽的中华瑰宝名册里,去选出精当的让那些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种都能够留下最为烙印式的中国记忆的确不容易。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认定的好东西都一一展现给他们。要达到让更多的人认可,在张艺谋看来,让他们傻眼就行了,让他们毛发倒竖就行了,让他们合不拢嘴就行了,让他们弄不明白又想弄明白就行了。至于有多少人喝彩,至于算不算忽悠,那就真正要考量一个人是不是就认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了

其实,我们的陶瓷行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开幕式上的中国元素是何等的简单,中国文化又是何等的具有张力,具有感染力,具有穿透力和具有慑服力。中国陶瓷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最为核心又是最简单的东西,这恰恰就是最为致命的又总是被企业及企业家忽略的东西。中国名瓷网提醒,陶瓷行业如果真诚真心地玩一点叫真文化的东西来让世界瞧瞧,那是多么“愉人愉己”的事情啊!不要再去坚持“娱人娱己”了,更不能再继续坚持“愚人愚己”了。大胆地来一点中国元素,会让中国的陶瓷盛宴更具有张力和影响力。

上一篇:陶瓷历史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