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瓷坛明珠德化窑

福建德化是一处颇负盛名的地方窑场,该窑以生产优质而风格独特的白瓷闻名古今中外。商周时期生产原始青瓷,唐代生产青釉瓷器,再从宋代,元代发展到明清时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的白瓷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德化窑以其独具特色和风格的白瓷而极盛一时,其产品曾远销海内外,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德化窑白瓷在国外被誉为“国际瓷坛上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

德化白瓷作品,胎釉浑然一体,胎质洁白致密,釉色乳白如堆脂。透光度极佳,色泽光润明亮,有“猪油白”、“象牙白”、“鹅乳白”等美称,外国人则称之为“中国白”——中国白瓷的代表。

德化窑的白瓷雕塑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和成就,独步一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这里所生产的炉、觚、尊、杯、箫等仿铜器式样的瓷器,特别是典型作品梅花杯、八仙杯和瓷狮子,为民间所喜爱、所珍藏。德化白瓷雕塑久负盛名,是德化窑作品之精华所在。德化窑瓷塑题材,内容丰富,造型多样。主要取材于民间宗教的神仙佛像,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一些历史人物,各式动物和花鸟盆景等。

人物雕塑有观音、如来、弥勒、达摩、罗汉、菩提、文殊、普贤、八仙、伏虎祖师、十八手准提佛、文昌帝君、福德正神、天后、关公、朱熹、孩童等。

观音是德化窑瓷塑中数量最多、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明代,瓷塑作品有渡海观音、送子观音、童子观音、坐莲观音、坐岩观音等。渡海观音雕塑,头顶披巾,身着宽袖大衣,手藏袖内(有的双手戴玉镯外露,呈宝印相),立于海浪纹座上;一脚被海水遮没,一脚外露(有的双脚外露,呈游脚相),长裙随风飘扬,显得慈祥、传神。还有一种样式,头梳螺式发型,双手戴玉镯,袒露胸脯,堆贴宝相花纹饰,身着宽袖长衣,随风飘动,立于荷花波纹座上,一脚外露,一脚藏于浪花之中,脸稍长,眼微合,显得格外慈祥、端庄。又如一尊送子观音,梳发披于两肩,身披宽袖长衣,袒胸外堆塑宝相花纹饰,一孩童坐于观音右膝,下身赤裸,神态悠然自得。在岩石座上两侧立着两个天真的孩童,左孩结髻,着长农,右孩下身赤裸,呈行动状,显得活泼可爱。

明代德化著名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的观音塑像,人称“何来观音”。塑像背后有戳印的篆书“何朝宗”葫芦形阳文印记,表明这件作品是出自何朝宗这位著名的德化窑制瓷大师之手,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再如德化窑的瓷塑达摩像,有坐像达摩、立像达摩等。一件立像达摩塑像,露顶大耳、浓眉张目,两眼注视前方,胡须由耳垂至下唇部;身披袈裟,袖手合拱手胸前,赤脚外露踩于翻滚的波涛上,袈裟迎风飘荡,漂洋过海形象逼真。有的达摩造型,身披袈裟,头顶巾,背负一草帽,一手执鞋,赤脚立于葫芦苇叶海浪座上。

白釉是明代德化瓷器的代表。胎质细腻坚实,釉色特别滋润,近乎于小孩白中泛红的脸色,显得调和秀丽,很是珍贵,成为明代德化瓷塑中鲜明独具的地方特色,是瓷塑中的精品。有不少瓷塑的釉色莹白、素雅,有的白而泛青或泛灰,在白胎里稍泛氧化浅红色的斑点。

明代德化瓷塑主体部分大都用模印制成,有的分前后或上下两部分合模而成,头为单独印模采用插入式构成整体(有些手也采用插入法衔接而成)。有的塑像是直接用手捏的,带有明显的指纹痕迹。

至于瓷塑人体某些部分用刀刻利(如头发、胡须等),有的用毛笔蘸着泥浆堆成(如罗汉浓重的双眉和大胡子、观音的宝相花和璎珞等),有些(如莲花瓣)是用另外印制的零件花瓣逐瓣进行堆贴,有些塑像的胡须(如关公像),是在塑像坯体上留着小洞,待塑像烧成后,用真的胡须插进小洞黏接而成的。

明代德化窑瓷塑,不施加彩色,是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取胜。用温润晶莹的乳白色釉烧制的瓷塑观音,与人物的温柔、娴淑、善良和圣洁的形象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就题材内容来说,虽然大都取材于宗教,但主要不是作为顶礼膜拜的偶像,而是作为群众所熟悉喜爱的带有某些高贵品性和神异力量的艺术典型,这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美好理想、愿望和对幸福追求的精神寄托。

在人物的塑造上,艺人们发挥了我国传统的传神写意的雕塑手法,以其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刻画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传统故事,活龙活现地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德化瓷塑艺术塑造的群像,基本上达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和谐统一,整体感与细部刻画的结合以及不同距离、不同角度艺术效果的协调;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在衣纹装饰的刻画。其特点是线条秀丽简洁、潇洒,变化多端,柔和流畅,翻转自然,富于节奏感与韵律感。因而,各种人物无不形神兼备,动静相乘,栩栩如生,既保留了神化的色彩,又蕴涵着美好、健康、幸福的意境,给人以艺术享受和感染力,显示了明代德化窑瓷塑艺人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无论从窑场中出土的残件、残体,还是各文博单位收藏的传世品,都不失为明代瓷塑的精品,其精湛的技艺很值得现代瓷塑艺术家们学习和借鉴。

明代德化瓷塑的烧制相当成功,为明代瓷坛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白瓷雕塑神态匀称、自然,衣纹清晰,衣裙飘然欲动,线条优美,富有动感。何朝宗等著名匠师雕塑的观音等人物像,神态自然庄重,超然脱俗,釉色洁白,更增添了观音像的圣洁感。面部刻画细腻,衣纹洗练,线条流动,衣裳飘拂洒脱,有随风飘动之势。

德化窑白釉瓷器的兴起和发展,是顺应海外贸易发展和当地人民生活的需要而兴盛起来的。它生产的白瓷与其他地区的白瓷不同,而且与景德镇同时期的白瓷也不同,它的白瓷生产的水平和成就不亚于景德镇,在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据最新考古资料证实我国白瓷早在北魏时期就已出现,这就是我国出现的北方早期白瓷。及至唐代,北方邢窑生产的白瓷,与南方生产的青瓷,构成“南青北白”的格局,此种白瓷在当时可谓较精美的一种。到了宋代,名窑辈出,其中定窑生产的白瓷,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精湛程度比邢窑更好。元代景德镇也烧造出“枢府白”的白瓷,胎较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而微泛青。明清时期,景德镇烧造出不少白瓷,如“甜白”等等,质量也不错。但上述这些白瓷,如与明代德化窑的白瓷相比较的话,风格迥然有异。明代德化窑白瓷无论是胎、釉、白度、工艺水平皆是一流的,成就斐然。

德化历史上烧造的瓷器,值得称赞的有青白瓷、白瓷、青花瓷和彩瓷等各类品种,尤其是明代德化生产的风格独特的白瓷,成为当时制瓷工艺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明代德化窑白瓷,无论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瓷雕工艺品,在器物造型、产品质量、生产品种、烧造技术、工艺水平和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水平都达到历史最高峰。所以,明代德化窑白釉瓷器特别是瓷雕塑品,在国内以及亚洲、欧洲、非洲及美洲都有巨大的影响。

精选阅读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藏宋代德化瓷


宋 釉下彩“富贵”盖罐

宋 青白釉鼓腹瓶

宋元时期,随着“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崛起,德化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品,主要是日用生活器皿,物美价廉。宋元德化窑址发掘的有盖德的碗坪窑和城关的屈斗宫窑,反映了当时烧窑技术水平。宋代早期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德化窑场,其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和白瓷的各式碗、盘、杯、碟、瓶、罐、壶、粉盒、洗、花瓶等日用生活器皿。产品造型精致,圈足宽矮规整,胎质薄细,致密坚硬,釉色滋润,白里泛青,富有光泽感。

宋 青釉盖罐

宋 青白釉盏

宋 青白釉撇口碗

宋 酱釉瓶

宋 酱釉盏

北宋 大口碗

北宋 执壶、粉盒、撇口碗

北宋 大口碗

北宋 长颈瓶、深腹碗

南宋 军持

南宋 荷口瓶

南宋 盘口执壶

南宋 刻划莲瓣纹碗

南宋 长颈瓶

南宋 套烧碗

南宋 粉盒

古代瓷器:德化陶瓷博物馆馆藏宋代德化瓷


宋釉下彩富贵盖罐

宋青白釉鼓腹瓶

宋元时期,随着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崛起,德化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品,主要是日用生活器皿,物美价廉。宋元德化窑址发掘的有盖德的碗坪窑和城关的屈斗宫窑,反映了当时烧窑技术水平。宋代早期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德化窑场,其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印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和白瓷的各式碗、盘、杯、碟、瓶、罐、壶、粉盒、洗、花瓶等日用生活器皿。产品造型精致,圈足宽矮规整,胎质薄细,致密坚硬,釉色滋润,白里泛青,富有光泽感。

宋青釉盖罐

宋青白釉盏

宋青白釉撇口碗

宋酱釉瓶

宋酱釉盏

北宋大口碗

北宋执壶、粉盒、撇口碗

德化窑青花瓷器的装饰图案


绘画装饰是德化青花瓷艺术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在装饰图案上,青花瓷器花纹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题材也比较常见,生活气息较浓,青花瓷纹饰中既有文人高仕琴棋书画的生活场景,也有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及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等,及大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等。如莲塘游龙、晨兴半炷香、溪山行旅、携琴访友等。

这件清代德化窑青花瓷瓷盘,主题图案绘青花山水人物图,取古文人雅士“携酒寻芳”及“携琴访友”之意,颇富情趣。瓷盘图中一老一少结伴而行,老者似高士,只见他神态怡然,携琴漫步徐行,旁有一儿童随行引路。老者仙逸儒雅,少者天真活泼。但见天空一轮明月高悬,微风和煦,远处群山滴翠,云雾缭绕,路旁柳树松树随风摇曳,表现出一种祥和康宁的生活和纯朴且无拘无束的乐趣,呈现给观者一幅祥和的共享天伦之乐的画面。整幅图构图精妙,工写兼备,勾勒、渲染、点缀并用,绘画技艺娴熟,画法工稳老练,工整中见放逸,线条简洁有力,疾徐得体,细谨而不板滞。瓷盘置陈布局,精心铺排,主次分明:明月、远山、云雾、岩石、围栏、柳树、松树等笔墨概括简练。特别是人物的刻画,能撷取人物神态勾点精到,神态具尚,神形逼真,生动有趣。图画面善于利用色料浓淡散晕的多变色调,获得水墨画一样的绘画效果:笔法中浸墨韵,墨色中见笔法,犹如一幅精美的中国水墨画。

德化窑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蓝色的线痕。由于德化窑青花瓷钴料采用金门料与江浙料混合使用,钴料中含铁量较多,往往在聚釉多处造成崩裂现象,俗称“蚯蚓走泥纹”呈现于图画之中,成为德化窑显著的特征。德化窑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绘,含氧化钴的矿石作为颜料在瓷器的生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施以透明釉,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因釉下的钴料在高温下烧成后呈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由于当时生产技术限制,青花瓷器胎釉淘洗不精,色调青中泛黑、泛灰,且略有晕散,但色调浓重,描绘的图案具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水墨画的韵味,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

德化青花瓷器白釉质地和青花色调的特点,大体有如下的发展趋势;前期白釉质地洁白微泛淡淡的水青色,青花色调比较肥厚滋润,蓝中泛紫,色彩浓艳,浓重处有铁锈斑点;后期白釉质地白中发灰,青花色调稀薄光亮,蓝中泛灰,色彩淡雅,缩釉处往往呈现崩裂纹。

这件清代德化窑“携琴访友”青花瓷盘质地白中发灰,青花色调稀薄光亮,蓝中泛灰,加上娴熟的绘画技巧,称得上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之器。

王春城鉴清德化窑白釉瓷上品


藏品名称:白釉刻缠枝莲纹罐

收藏者:甘友三

藏品特征:这件白釉缠枝莲花纹罐高31厘米,口沿直径11.3厘米,底足直径13厘米。罐子的腹部满刻缠枝莲纹,肩部以及腹下部仰覆蕉叶纹,器物的内部和釉面都有缩釉现象。

相关背景资料:白釉瓷器是我国古瓷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类瓷器,它萌发于南北朝,到隋朝时就已经发展成熟。到了唐代,白釉瓷器又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了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宋代,制瓷工匠们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此时烧制的青白釉瓷器,白而不莹,白中闪灰,清淡高雅,形秀色润。明清时期,德化窑烧制了色泽光润明亮的“象牙白”,永乐窑烧制了釉色温润如玉的“甜白釉”,这些都不失为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鉴定专家:王春城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从事瓷器、杂项等研究鉴定工作35年。

专家评述:这件白釉瓷罐装饰得非常精美,它的肩部和底部都刻有蕉叶纹,腹部呢刻的是缠枝莲花,釉色也非常美,造型也非常漂亮,应该说是民窑中的一件上乘作品。它虽然没有残破,但是在平常使用或者是陈设过程当中,没有注意保护。在它的表面,有很多的磨的痕迹,因为它是刻花,凡是凸起的花纹的部分,几乎都受到伤害。因为时间久呢,有的部位出现了一些开片,胎体出现一些裂纹。因为这个保护的原因呢,使这件非常精美的瓷器,等于蒙上了一层污垢一样,那么这件瓷器的年代,应该说是清代中期偏早一点,那么由于它的年代应该是不错。但是它保护有点不太完美,那么我们专家团呢,经过商量以后,给了一个4万元的市场参考价格。

专家鉴定团估价:40000元人民币

明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赏析


明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德化窑始于宋代,盛于元明,衰于清代。德化窑以白瓷著称,因胎土纯净细腻,胎料和釉料中含铁量极低,而含钾量较高,故所产瓷器呈现温润而光亮的象牙白色。欧洲人冠之以“中国白”、“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的美称。直到现在,法国人还以“中国白”直呼德化窑白瓷。明代德化窑生产的白瓷,品类繁多,有盘、碗、杯、瓶、炉、觚、壶、盒以及文房用具的笔筒、笔架、水洗、印章等。德化白瓷中最负盛名的是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瓷塑像,其题材多为佛教、道教人物,如观音、达摩、罗汉、关公、王母等。明德化窑白瓷之所以能够名扬海内外,与当时涌现出一批做这类器物的能工巧匠是分不开的。 这批艺术大师有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婕隆、陈伟等人。其中尤以何朝宗最为出色。

何朝宗又名何来,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著名雕塑家,擅长木雕、塑雕,尤其精于后者。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画,线条清晰、简洁、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何氏塑造的观音像以世俗女子形象为蓝本进行艺术加工,无论是整体的塑造,还是眼神、面部肌肉、手指的细部刻画,都一丝不苟,准确生动。

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何朝宗款的白釉观音,高20.9厘米、底宽15厘米。此尊塑像通体白釉,观音舒坐,发髻高耸,眼帘下垂,身着羊肠裙,左臂下垂手扶一卷经,右手置于左膝上,双膝交叉,呈交腿坐态,跷足。神态肃穆,衣纹简练洒脱,由于雕塑技艺娴熟,线条洗练,深刻表现了观音超凡脱俗的神态。塑像背面有一阴文葫芦形“何朝宗”款。此尊观音应为何朝宗的代表作。坚细的胎质配以莹润的白釉,观音愈发显得如脂似玉、典雅可爱,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系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研究人员)

古代瓷器:温润雅致“中国白”——明清德化窑佛像


福建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此地所产的白瓷瓷质如脂似玉,光滑细腻,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光感、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故有中国白之称。德化白瓷中国白原文(BLANCDE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之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德化窑宋时已开始生产白瓷。明代德化窑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由于胎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较底,氧化钾含量较高,烧成时采用中性气氛,因此釉色光润明亮,貌白如凝脂,故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而其中的白瓷佛像更是久负盛名。宋应星《天工开物》称:德化窑善烧造瓷仙精巧之人物玩器。

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明代德化白瓷具有特殊的地位。观音像又是德化窑的常见题材之一,以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慈悲安详的神态,超凡脱俗的典雅气质、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胎骨匀称坚实,美如脂玉,质感性强,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据传德化窑白瓷以嘉靖万历年间的瓷工何朝宗所制瓷像最佳,尤善塑观音菩萨像,称若通静慈祥、神态端庄,深受人们的喜爱。故德化制作的白瓷观音像是举世公认的德化白瓷珍品,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及收藏机构竞相珍藏。

北京故宫藏品:明代德化窑白釉观音菩萨立像尺寸:46.5x14cm

此像为福建德化窑制品。胎质厚重,坚细洁白,釉面莹亮温润,白中闪黄呈乳白色。观世音头顶发髻高盘,饰花箍,容貌温婉闲雅,双目下视,鼻直小口,微露笑意,神态庄重慈祥。身穿高腰长裙,外罩连帽披风,风帽遮头,衣褶流畅,随风飘动。胸前配戴珠饰,双手交于腹前,跣足而立,足下是海水飞溅浪花翻卷的滚滚波涛。观世音神情自若,飘然于海上。像背后有方形篆书何朝宗印四字戳记。

北京故宫佛教藏清代德化窑白釉送子观音像高18cm宽8cm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此观音身穿天衣,胸饰璎珞。左腿盘坐,右腿斜倚,双手抱一童子,坐在镂空山形座上,其左侧置放经卷。母亲的世俗亲情与神祇的超然气韵在这里被工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送子观音题材的造像在北宋时期即已有之,到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云: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送子观音像即典出于此。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家族宗法制为基础的,人们对血脉传承极为重视,也就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观音具有大慈大悲心肠,对信众有求必应,人们也将民间送子娘娘的司职与观音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明清时期,送子娘娘的形象多被观音取而代之。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清代德化白瓷:观音菩萨坐像尺寸:17.1x13.1x10.9cm

纽约私家收藏清代德化白釉持经观音坐像像高17.8cm

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珍藏十七世纪德化白瓷观音菩萨立像尺寸:34.012.99.8cm

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藏十七世纪德化窑白瓷观音菩萨坐像尺寸:151220.5cm

美籍华人私家收藏明清瓷器德化窑白瓷观音菩萨坐像高8英寸,22公分美籍华人赵文虎丘珍妮伉俪收藏明清瓷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十七世纪明代福建德化瓷自在观音菩萨坐像规格:23.8x12.7x7.9cm

这尊明代福建德化瓷观音造像是目前存世观音造像中最为精美的一尊。胎体滑润致密、如凝脂冻玉。容貌端庄、超凡脱俗、高贵典雅。神态庄严雍容、造型优雅,是釉瓷质地美和艺术表现美与佛教艺术完美的结晶。

观音菩萨头梳高髻,顶戴如意花冠,最上披一风巾。面容清秀,五官秀美细腻,广额弯眉,丰腴端庄的容颜,显露出安然慈祥的表情。凤眼微启,双眼低垂,唇角深凹,微微上翘,浮现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显得饱满秀美、妙丽庄严。着袒胸广袖上衣,下着裙,衣褶层次明快清晰,自然舒卷,显得流畅飘拂。右腿半蹲,左腿后曲,右手心向下置于右膝上。左手在身后侧自然支撑于岩石之上,上身略向左倾,头微俯,凝神静思,赤足坐于岩石上。岩石雕塑得十分工细,突出了太湖石漏、瘦、透的特点,和观音清秀的仪表、简练深凹的衣纹相增益。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清康熙年间白瓷造像像高:83.8cm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中国藏品清代德化窑观音菩萨坐像19世纪规格:25x13.2cm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收藏

观音菩萨现清纯少女形象,披戴风帽,发髻高束,双目微闭俯视,面露笑意,神情安详,脸部饱满丰润,肤如凝脂、秀丽庄严。胸前佩饰璎珞项圈,衣饰简洁、衣纹自然流畅。身体略偏左侧呈游戏姿安住在波涛之岩石上。置于膝上微微上扬的芊芊玉手,为静态的雕塑增添了不少动感。整尊造像身姿优美、清灵活泼。通体施釉均匀,胎质细腻,凝脂似玉,是一件极其精美的清代德化窑珍品。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收藏清代德化窑白瓷狮吼观音像像高26.7cm

观音菩萨发缕清晰,由前后梳,面相圆润,神态慈悲安详。胸前饰璎珞挂件,臂钏、手钏等璎珞宝珠庄严全身。身着天衣,衣纹厚重,自然飘落。双足呈金刚跏趺坐安住于仰头回望的吼背之上。此像工艺精湛,色泽洁白,光润明亮,釉层微微泛青,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很好地表现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慈悲安详的神态。是自明代后,清代德化白瓷造像之代表作品。

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代以后。骑吼观音现知则至少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又被称为骑狮观音、狮吼观音和骑独角兽观音等。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藏何朝宗观音立像高度:49cm

波士顿美术馆藏明代德化白瓷何朝宗款观音像规格:36cm

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藏17世纪中国德化瓷造像观音菩萨规格:24.1x12.1x8.9cm

美国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17世纪中国德化瓷《观音菩萨坐像》高17.15cm宽13cm

海外私家典藏清代德化白釉观音坐像像高:19.2cm

这是一尊清代仿明代何朝宗款的观音菩萨坐像;观音菩萨呈少女形象,披戴风帽,双目微垂、神态安详、法相庄严。佩璎珞项圈,着披风长裙,衣纹简练,线条流畅,以优美典雅自在姿安住。此像釉面晶莹光亮,纯净滋润,如凝脂冻玉,洁白无瑕,温润如玉。匠人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充分展示了观音菩萨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给人以力量、信赖和希望的感受,令人见而欢喜,法喜充满,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崇敬和信仰。

海外私藏明代德化窑白釉何朝宗印款观音菩萨坐像像高37.4cm

观音菩萨头戴风帽,发髻高束,顶戴阿弥陀佛像。低首垂目,神情安详,脸部饱满丰润,秀丽而庄严,姿态优美,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芸芸众生。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芊芊玉手脐前结印,肤如凝脂,纤细秀美。衣纹自然垂下,雕工细腻精美,法座莲瓣饱满圆润。

通体施白釉,施釉均匀,胎质细腻,凝脂似玉,象牙色的瓷质,白中泛黄。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此像多次出现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深为国际收藏家所推崇。

古代瓷器:明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赏析


明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德化窑始于宋代,盛于元明,衰于清代。德化窑以白瓷著称,因胎土纯净细腻,胎料和釉料中含铁量极低,而含钾量较高,故所产瓷器呈现温润而光亮的象牙白色。欧洲人冠之以中国白、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的美称。直到现在,法国人还以中国白直呼德化窑白瓷。明代德化窑生产的白瓷,品类繁多,有盘、碗、杯、瓶、炉、觚、壶、盒以及文房用具的笔筒、笔架、水洗、印章等。德化白瓷中最负盛名的是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瓷塑像,其题材多为佛教、道教人物,如观音、达摩、罗汉、关公、王母等。明德化窑白瓷之所以能够名扬海内外,与当时涌现出一批做这类器物的能工巧匠是分不开的。这批艺术大师有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婕隆、陈伟等人。其中尤以何朝宗最为出色。

何朝宗又名何来,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著名雕塑家,擅长木雕、塑雕,尤其精于后者。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画,线条清晰、简洁、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何氏塑造的观音像以世俗女子形象为蓝本进行艺术加工,无论是整体的塑造,还是眼神、面部肌肉、手指的细部刻画,都一丝不苟,准确生动。

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何朝宗款的白釉观音,高20.9厘米、底宽15厘米。此尊塑像通体白釉,观音舒坐,发髻高耸,眼帘下垂,身着羊肠裙,左臂下垂手扶一卷经,右手置于左膝上,双膝交叉,呈交腿坐态,跷足。神态肃穆,衣纹简练洒脱,由于雕塑技艺娴熟,线条洗练,深刻表现了观音超凡脱俗的神态。塑像背面有一阴文葫芦形何朝宗款。此尊观音应为何朝宗的代表作。坚细的胎质配以莹润的白釉,观音愈发显得如脂似玉、典雅可爱,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系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研究人员)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


青白瓷是对天然瓷土材料人为控制含铁量后生产出的一个新品种。正是由于有了它,明清两代才会演绎出斑斓绚丽的彩绘瓷,所以青白瓷在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繁昌窑青白瓷就是这样一朵奇葩。1995年,全国古陶瓷学术年会在繁昌召开,一百多位知名学者云集繁昌,实地考察,给予当地出土青白瓷以极高的评价,并将其命名为“繁昌窑”。繁昌窑始烧于五代,兴盛于宋代早、中期,衰退于宋末元初,是长江下游专烧青白瓷的重要窑址,对研究我国青白瓷的早期发展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繁昌窑遗址分布在安徽省繁昌县城南郊和西郊的丘陵地带,现已发现窑址多处,主要有柯家冲窑、洛冲窑、姚冲窑、半边街窑等,面积约1平方公里,遗留有龙窑30余座。其中,以位于繁昌县南郊的柯家冲窑址面积最大。虽然烧造的是民间日常生活用器,但器物造型工整,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釉面光洁莹润,达到了较高水平。

200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和繁昌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科学发掘。在五百多平方米的面积中,就清理出北宋龙窑窑址一座,作坊遗址一处,还出土大批瓷器标本及窑具,其中较完整或可复原的器物数百件。从发掘出的器物看,繁昌窑的性质是民窑,以烧造民间生活实用瓷与冥器为主,品种有碗、盏、杯、碟、盆、盘、盂、瓶、罐、盒、炉、壶、奁、俑、玩具、谷仓等。造型工整,制作精细,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繁昌窑产品的工艺特点是:胎质相对来说普遍较厚,大都为矮圈足,足圈外直内撇,稳实而厚重,以素瓷为主,少量的瓷器有简单的刻花、印花,朴素无华。

通过实物可以确证,这些窑址遗物既有青白瓷窑系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

繁昌窑的碗、碟或宽厚唇,或外卷唇,或斜浅腹,或弧形腹,或大平底,或矮圈足,极具地方风格。

从五代到北宋,繁昌窑还注重托盏的烧造。托盏的托柱是由矮向高逐渐演变的,形制很多,造型各异,有荷花形、莲蓬形,还有高托柱素面托盏和连托盏。

窑址发现的盒分镜盒和粉盒两种。镜盒有扁圆形和筒形,均子母口,弧形盖,盖顶蒂形钮青白泛翠。粉盒腹径约6厘米左右,形制多样。

执壶有多种。双系盘口壶是繁昌窑的典型器,盘口束颈,系置于肩二侧,多见于五代至北宋初。另有长颈喇叭口壶、折肩壶、瓜棱壶等,是繁昌窑的一般产品。

繁昌窑的杯也种类繁多,有高足、圈足、卧足、饼足等。

有学者将繁昌窑青白瓷与宋代以前的瓷器进行器形比对,认为它具有五代的特征,这说明繁昌窑也是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之一。

由于繁昌窑的研究还在深入进行中,所以对窑的性质专家看法也各有不同。安徽省文物鉴定站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广宁指出:“当时的南唐国就在繁昌这片区域,繁昌窑每年烧出的青白瓷中的精品都要进贡给皇上,所以具有官窑性质,其他差一点的流入市场销售。”南京南唐二陵曾出土大量白瓷,一直未确定窑址,如果能确定南唐白瓷出自繁昌窑,将对五代白瓷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巩县窑白瓷概要


唐代白釉长颈瓶。

唐代白釉贴兽面纹罐。

唐代白釉双龙柄瓶。 河南巩义市东约5公里,伊洛河的一条支流由东向西汇入伊洛河,然后又与黄河交汇。巩县窑址就分布在这条支流的两岸,总长5~6公里,分为3段:上游为白河段,因主要烧制白瓷而得名;中游为铁炉匠段,主要烧制酱瓷、黑瓷兼烧白瓷;下游为黄冶段,因主要烧制唐三彩而得名。白河段、铁匠炉段和黄冶段之间并没有明确分界,只是因各段主要烧制的陶瓷制品略有不同,所以学术界有人分别称之为“白河窑”“铁匠炉窑”“黄冶窑”。

巩县窑是我国北方烧制白瓷的代表性窑场之一。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时期便已烧制白瓷,隋唐时期臻于成熟阶段,所烧制的精细白瓷曾为朝廷贡品。除文献记载外,西安唐代大明宫的考古发掘中亦发现了巩县窑所产精美白瓷残片,为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巩县窑烧制的白瓷,也和其他陶瓷品种一样,由粗到精,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巩县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相当优越,附近有丰富的陶瓷胎料、釉料资源,以及燃料和水资源,并具有良好的商品交易环境。加之工匠师具有长期烧造陶瓷的传统经验和创新精神,因之巩县窑以其各类陶瓷制品工艺精良、品质上乘、风格特殊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并被邻近地区瓷窑竞相模仿、学习,乃至成为驰名中外的名窑。

北魏窑炉、窑具与白瓷制品

北魏窑炉(ⅢY1)残长13.7米,由窑前作业坑、火膛和烟囱组成。作业坑平面呈长方形,长6.1米,宽6米,深0.7米。作业坑的东部有炉灰堆积,东壁与附近地面均有一层烧结面,表明这里是窑工把炉灰从火膛清出时暂存炉灰的地方。火膛平面呈马蹄形,残高1.1米。火膛口部残缺较严重,火膛两壁下部残留部分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壁砖,后壁用耐火砖平铺9层,与窑床面持平。窑床平面呈长方形,残长4.7米,宽3.35米。窑室壁残厚仅0.22米,保存状况较差,周围护墙以及窑后烟囱均已破坏无存。

窑膛内出土大量青瓷器和少量白瓷器,以及大量三角形或柱形支烧等窑具。有的支烧器与青瓷器粘连一起。从窑炉形制结构与窑内出土遗物可判定此窑炉是北魏时期烧制青瓷和白瓷器的窑炉。

窑炉周围比较集中地分布着多个包含北魏白瓷和青瓷制品的灰坑。

窑炉与同期灰坑中遗存大量大小不一的三足支垫和柱形支垫等窑具。两种支垫均为捏制而成。

从遗迹、遗物情况观察,初步推测北魏时期烧制瓷器的装烧办法是:先在窑床上放置柱形支垫,柱形支垫上放置器物,器物内底放置三足支垫,三足支垫上再依次叠加数层器物。以柱形支垫支撑器物,其作用是避免和防止器坯受窑床底部沙尘污染釉面,又可使瓷器坯件处于适当的最佳温度区;三足支垫的作用是隔离瓷器坯件,防止坯件在烘烧过程中相互粘结。

这种“重合叠烧法”在汉末、魏晋时期已经出现。其优点是增加了装窑密度,充分利用窑室空间,因之这种装烧方法延续时间很长。

巩县窑的北魏白瓷一般是与青瓷同窑一起装烧的,数量上青瓷多于白瓷,两种瓷器在窑床上安放的位置可能不同并且是固定的。就目前而言,这是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烧制白瓷的窑炉。

与青瓷同窑烧制伴出的白瓷,在器类、形制、制作工艺等方面基本上与青瓷相同,器类以碗为主,皆为深腹,下有饼形足,口沿外饰弦纹一周。其次是杯,此外有盘、斗、钵、盆等。一般北魏白瓷制品胎壁都比较厚重,而且厚薄均匀,自口沿向下逐渐加厚,胎质较细白,可知瓷泥经过了淘洗,烧成温度高,胎体有的有气孔和黑点。一部分器物通体施化妆土。器内壁施满釉,器内积釉现象较普遍,外壁色釉过腹,少见垂釉现象。釉色一般白中泛青,显然是早期白瓷的特征。这也表明早期白瓷是在烧制青瓷的基础上逐步改进而来,主要是选用含铁量低的胎、釉原料,通过筛选、淘洗、制作、烧制等工艺改良而完成的。当然,早期白瓷的烧制成功,是制瓷技法上的重大突破和进步,成为我国制瓷史上由青瓷向白瓷转化的一个里程碑,为以后的精细白瓷和多种多样的白釉彩瓷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的白瓷

巩县窑烧制白瓷,隋唐时期是以白河段为主,其次是黄冶段。由于白河段北魏时期已烧制出较精的白瓷,随着时间的推移,隋唐时期的白瓷烧制技术已臻成熟阶段,烧制的白瓷制品其特点是烧制技术起点高,产品精,以高品质与精美的造型取胜,在唐代已成为河南府开元前后贡白瓷的重要窑场之一。

1.窑炉、窑具与装烧技术

唐代窑炉(ⅡY1):此窑炉是在以前黄冶段考古发掘中发现多座窑炉之后,于2005年至2008年白河段发掘中发现的。瓷窑炉残损较甚,残长8.5米,宽4.6米,由窑前作业面、火膛、窑室和烟囱构成。烟囱和窑室后半部因被民房所压未进行清理。

作业面是用废弃的耐火砖铺垫而成。呈扇形。火膛口损毁相当严重,平面呈马蹄形,底部遗留一层炉灰。火膛北部被现代水井打破处的断面可看到火膛底部有两层堆积,上层是废弃耐火砖铺成的火膛面,下层是厚薄不均的青灰色烧结面。窑室与火膛结合处的断面上,可以看到用石英沙粒铺垫的三层窑床面。窑室平面呈长方形,残长3.6米。根据火膛、窑室等各部位残留的痕迹,以及火膛内和窑床上清理出的璧形底白瓷碗、器盖、盏、瓶等器皿以及大量匣钵、垫饼等窑具,可以判断此窑炉是以烧制白瓷为主的唐代窑炉。窑具的种类相当多,仅匣钵的形状就有筒形、漏斗形、盒形等,另有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垫圈、垫饼、支烧等窑具。

装烧方法也有改进:首先在窑床上摆置与器物相应的垫饼或三叉支烧,然后置放器坯。大件器物如炉、钵等,多在器内置放支烧具,装上小型器物,然后在大件器物口沿上放一个拱形三叉支具,拱面向下,这就形成一个套、摞并用的烧造方法。为了充分利用窑床空间,还采用窑柱上架设垫板以分层摞烧的新工艺。这又是装烧方法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一直沿用到晚唐时期。此外,匣钵烧造已在瓷器烧造中广泛应用。

2.巩县窑白瓷制品的阶段性发展

从隋到唐代晚期,巩县窑白瓷制作水平逐渐提高,且有明显的阶段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其发展、改进过程中,精美白瓷的出现以及整体白瓷制品的质量和数量的普遍提高,加之各类华丽典雅而独树一帜的色釉瓷和白釉彩瓷等优良产品的生产,使巩县窑在河南陶瓷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当时的创新型名窑。

隋至唐初,白瓷的品类较少,仅见罐、塔式罐、瓶、砚、碗,以碗、罐数量较多。盛唐时期,白瓷的品类大增,成为大宗产品,这从文化层和灰坑中包含的白瓷残片数量之大得到证明。品类有罐、碗、杯、盆、执壶、瓶、盘、灯、水注、茶托等。各类白瓷制品的器体造型、胎质、釉色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较之北魏与隋、唐初期大有提高,出现一批质坚、胎薄、釉色纯白的精美、细致、规整的白瓷,标志着巩县窑的白瓷生产已达到鼎盛时期。中晚唐时期,白河段和黄冶段生产的白瓷仍为大宗产品,并且烧制工艺和整体质量普遍提高,但精美、规整、薄胎的白瓷制品确已极为少见,显然此时白瓷的生产和使用已趋向大众化。由此可以推测,晚唐时期,巩县窑可能出现了专烧对外贸易或为朝廷、权贵所用白瓷精品的窑炉,只是尚未被发现而已。

巩县窑白瓷产品的质量逐渐普遍提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在胎料的选择与加工方法的改进上,首先是选择含铁元素与其他杂质少的胎料,再经过多次淘洗、沉淀,已达到净化、减淡胎色的目的。同时,胎体表面开始普遍涂一层化妆土或二次涂釉的方法,不仅改变了胎体表面的颜色,也可以填补瑕疵,增强胎体表面的平滑度。此外,选择铁元素与其他杂质少、而含硅铝元素高的釉料,使烧成后釉的成色更清淡。施釉的工艺技法有所改进,可能是器物内壁以荡釉为主,外壁则为蘸釉,施釉后,在烧前作二次修整,使釉层薄而均匀,烧成后达到釉面洁白、透明、光亮、莹润的效果。

窑炉内烧造气氛和火候的控制及装烧方法的优劣,对瓷器的呈色、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是瓷器烧制技法中的关键所在。在窑内烧装与气氛控制的改进上,隋到初唐时期,白瓷的烧制技术较之北魏与北齐时期更为完善和成熟,已初步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体现在外观上,是减轻了釉色不均和白中闪黄或泛青程度,更趋于洁白、透明,为盛唐时期烧造出整洁、纯白、薄胎的精美白瓷,以及成熟期炼制白釉蓝彩、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釉红彩等彩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述情况表明,隋唐时期白瓷制作与装烧工艺的不断改进并不是孤立进行的,更多的是延续了两汉以来低温釉陶器的烧制工艺,也直接促进了白瓷制作技术的多种创新,这从青瓷、白瓷同窑装烧以及器类、器形、制作与装烧工艺等方面的较大的一致性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几点认识

白瓷制品是巩义窑的大宗产品。从考古发掘与暴露的文化层堆积都可看出,大量白瓷制品是供大众日常生活用的较粗放产品,而不见作为外贸和宫廷贡品的精致上乘白瓷掺杂在内。

形式多种多样的塔式罐(包括白瓷、绿瓷、青花瓷以及陶质三彩塔式罐)和双龙瓶(包括白瓷、青瓷、绿瓷以及陶质三彩双龙瓶),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都可看到这两种造型规整、形式多样并带有中东伊斯兰风格的产品。因而可以认为它们是巩县窑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是巩县窑的经典。

在河南省范围内烧制白瓷的窑场中,学界一般认为以安阳相州窑为早,年代可早到北齐或隋。安阳北齐范粹墓(葬于575年)出土10件白瓷器,可能即是相州窑的产品。这次巩县窑白河段出土的大量北魏白瓷器,与距巩县窑址不远的洛阳汉魏皇城中出土的北魏白瓷器在造型、器类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完全一致,由此表明:一、找到了北魏皇城所出白瓷器的产地;二、安阳相州窑在白瓷的烧造工艺与器物造型上曾受到早于它的巩县窑的影响。

日本国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所著《陶瓷之路》《晚唐五代的贸易陶瓷》等著作中谈到,在中东伊斯兰国家如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伊朗、埃及以及菲律宾群岛等地区的考古调查中都发现了巩县窑所产白瓷制品。由此可知盛唐至中晚唐时期,巩县窑白瓷产品和唐三彩制品曾大量出口到海外,并受到当地人的青睐。三上次男先生在谈到尼罗河流域和菲律宾群岛地区时写道:“中国陶瓷不仅为下游地带贵族、富人所崇拜,而且是尼罗河流域所有都市普遍的爱好物。”“中国陶瓷的研究脱离了名品鉴赏的领域,现在可以说已经渐渐地开始活跃在艺术史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甚至世界贸易史的舞台……它对于广义的历史的贡献是很大的。”

明代瓷业之最——宣德窑


《陶说》叙述宣德瓷道:“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提款无一不精。”

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宣德窑烧制最优秀的是青花、祭红、甜白和霁青。《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宣德青花用料有进口、国产两种,以进口苏麻离青料描绘为主。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一书记载:“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腙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

单色一道釉历来被视为瓷器赏玩的最高境界。也许是因为摒弃了图案和杂色的吸引,鉴赏者方能屏息凝神地欣赏釉色和泥土融合在一起创造的纯净之美。

宣德甜白瓷上承永乐,也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但器物胎骨较重,施釉较厚,器面有密集的小橘皮棕眼,这一特征为明代宣德器所独有。

自古以来,"祭红"是最难烧造的品种之一,据文献记载:明代造鲜红不成是事实。明朝初期虽然已试制成功"祭红"而且宣德"祭红"也不错,但是到了正德、嘉靖、隆庆三代封建王朝"祭红"频于失传,无法烧出。

祭红是中国传统陶瓷产品的佼佼者。是高温颜色釉中的一颗明珠。其釉面特点是红不刺目,鲜而不过,釉面不流,裂纹不出。

“霁青釉”如今习称“祭蓝”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是为“霁青”,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明代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青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

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1、里外满施霁青釉和里白釉外青釉者并存。

2、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足圈足露胎。

4、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5、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除此之外,宣德时期官窑瓷器造型比永乐朝丰富得多。大件器物风格雄伟浑厚,庄重古朴,小件器物精致细巧、厚薄适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

宣德青花纹饰取材范围也比较广泛,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无所不有。纹饰线条流畅、粗犷,古朴,画法布局根据器型讲究变化,既灵活多变又有较强的规律性,显示了当时装饰艺术的高超及绘画功力的娴熟。

(明 宣德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合碗)(明 宣德 青花月季花纹鸟食罐)(明 宣德 紫金釉桃形把壶)(明 宣德 青花牵牛花纹折方瓶)(明 宣德 仿龙泉青瓷葵口仰钟式碗)(明 宣德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合碗)(明 宣德 白釉墰盏)(明 宣德 仿哥釉灰青菊瓣盘)

宣德时期瓷器的胎,瓷土讲究,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好,所以胎质细腻、洁白、坚硬。细砂底器物,手感极其细腻滑润,有时可见杂质,呈褐色斑点。

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纹饰画法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纹饰的安排、布局、留白都非常注意,使画面更加疏朗清新、端庄稳重。

宣德时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两种,釉底釉质细腻、光滑,积釉处泛青,呈湖水绿色;砂底细白,抚摸极为细腻,如糯米粉的感觉。

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宣德款识,作有歌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坚花四双单园,晋唐小楷最出群”。当时写篆书款极少,双圈往往有深浅, “德”字“心”上无一横。

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共33年,且永、宣两代之间的洪熙帝朱高炽在位只有10个月,永乐宣德两朝相近,生产瓷器的大部分应为同一批工匠,加之宣德帝基本上承袭了永乐时期制定的国策,因此永、宣两朝的社会习俗无明显变化,造成永、宣青花瓷器无论器形、纹饰风格大致相同。

永乐宣德两朝青花瓷器的区分曾一度是学术界的一个难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