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鹿野苑”的故事

“鹿野苑”是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圣地。当年释迦牟尼悟道后,第一次向世人宣讲佛教教义,就是在“鹿野苑”进行的。虽然“鹿野苑”是一处印度的圣地,明代瓷器纹饰上却也有表现。本文介绍的两幅瓷画,画意都与“鹿野苑”有关。

第一块瓷片(图1)上画着两只鹿。右面一只鹿站在平坦的岸边,微昂着头,似在思考什么;左面一只鹿站在河流的浅水中,低着脑袋望向岸上那鹿,似在等待什么。两鹿周围的环境:岸上有一棵粗壮的松树,河水的对面是一处陡峭的崖壁。从鹿的画法看,岸上的鹿身材匀称,动作矫健;水中的鹿体态臃肿,步履艰难。这样一幅瓷画,表现的应是“鹿王代死”的故事。

“鹿王代死”故事出自佛教《出曜经》。据此书卷十四记载:古代印度婆罗奈国有一条“婆犁”河,婆罗奈国因此河得名。河边旷野,常有鹿群出没。

有一天,“国王出野游猎。值群鹿千头,悉入网里。王布步兵围绕一匝。群鹿惊惧,有失声唐突于弶,或有伏地自隐形者。”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正是这群鹿当时的鹿王,他“告诸群鹿:汝等安意,勿怀恐惧。吾设方便,向王求哀,必得济命,各令无他。时鹿王即向人王下膝求哀。王遥见之,敕诸左右,各勿举手伤害此鹿。鹿复举声跪向王曰:今观王意,欲杀千鹿,一日供厨。今且盛热,肉叵久停。愿王哀愍,日杀一鹿,以供厨宰。不烦王使,鹿自当往,诣厨受死。肉供不断,鹿得增多。王问鹿曰:汝在群鹿中最为长大耶?答曰:如是,最为长大。王复问鹿:汝审实不?答曰:审实。王即舍鹿,摄阵入城。时菩萨将鹿五百,调达亦将鹿五百。日差一鹿,诣王供厨。”

鹿王与国王达成协议后,按约定,每日献一鹿给国王。有一次,轮到“调达遣鹿诣王。值一鹿母,怀妊数月,次应供厨。鹿母向王自陈哀苦:次应供厨,诚不敢辞。今垂欲产,与子分身。我次应至,子次未至。愿见差次,小听在後。调达恚曰:何不速往。谁能代汝先死?鹿母哀泣,悲鸣唤呼。辄就菩萨,自陈启曰:怀妊日满,产日垂至。愿王开恕,听在後次。分身適讫,自当诣厨。菩萨问鹿:汝主听汝自陈不?答曰:主不见听。菩萨闻已,八九叹息。慰劳彼鹿:汝且自安,勿怀恐惧。吾今代汝,以供厨宰。菩萨鹿王即召千鹿,恳切诫敕:汝等各各,勿怀懈慢。亦莫侵王秋苗穀食。调达闻已,瞋彼鹿母:汝死应至,何为辞不时就死?时菩萨寻语调达:止,止,勿陈此言。鹿母诚应次死,但为愍彼胎子未应死耳。吾今当代,济彼胎命。”

鹿王菩萨要代母鹿去死。“群鹿跪向菩萨,各各自陈,吾等愿欲代王受死。王在我存,得食水草,随意自游,无所畏忌。王遂意盛,舍而诣厨。群鹿追逐,随到王宫。鹿王就厨,自求供宰。厨士见鹿王,分明识知,即往白王:鹿王入厨,次应供宰,不审大王,为可杀不?王闻斯语,自投床下。诸臣水洒,扶令还坐。王敕诸臣,速将鹿王来,吾欲见之。寻将至王所。王问鹿曰:千鹿尽耶?汝何为来?鹿白王言:千鹿孚乳,遂成大群。日有增多,无有减少。复向人王,说鹿根原。王自恳责,自怨不及:吾为人王,不别真伪,枉杀生类,乃至于斯。王告大臣:普令国界,其有游猎杀害鹿者,当取诛戮。即遣鹿王,将诸群鹿,还山自安。复令国内,不得食鹿肉。其有食鹿肉者,当枭其首。因是立名鹿野苑也。”

读完上述佛经故事,我们再回过头来品味图1,对画中细节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岸上那只鹿显然就是鹿王,水中那只鹿则是怀孕的母鹿。两鹿的姿态显示,它们正在对话。而且是怀孕母鹿讲完自己的请求,鹿王正沉思对策的那一瞬间!环境的画法也很有深意:母鹿站立的河流,应即是“鹿野苑”中的“婆犁”河;母鹿身侧的峭壁,象征着母鹿身处险境;而鹿王身后的松树,则象征着鹿王的高风亮节。所以,整幅画面表现的是鹿野苑“鹿王代死”典故无疑。

在佛经中,“鹿王”号称“鹿王菩萨”,被解释成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对它的赞美其实就是对释迦牟尼的颂扬。

“鹿王代死”故事是“鹿野苑”地名的由来,也使婆罗奈国善名远扬。《出曜经》卷十四还说到:此后,“诸有神仙得道五通学者,皆游学彼国。”尤其是“鹿野苑”,成了“纯善之人非凡夫所住”的地方。因此,“鹿野苑”又称“仙人鹿野苑”。

释迦牟尼到“鹿野苑”首次讲道,史称“初转法轮”。据佛教的传说,当时正好苑里有两只鹿也旁听了佛讲的道理,并因此得以觉悟。这个传说在藏传佛教中影响特别大,许多藏传佛教的寺院都有两只鹿一左一右卧对一只法轮的雕塑或图画,名为“二鹿听经”,来历就是这个传说。所以,图2中画两只鹿,暗示此处为佛教圣地“鹿野苑”的意图十分明显。

taoci52.com小编推荐

赵泰来“世界华人艺术品珍藏馆”进驻国粹苑


他是英籍华人,与金庸、陈香梅同获“世界杰出华人奖”;他身为亿万富翁,却连一台像样的小车也舍不得买;他向祖国捐赠文物、藏品5万余件,总价值超过8亿元;他卖掉伦敦的4处住宅作为运费,为了让文物漂洋过海回到中国“娘家”。他是中国最穷的亿万富翁-英籍华人收藏家赵泰来。据悉,赵泰来世界华人艺术品珍藏馆即将落户国粹苑,向世人展现千年的稀世珍宝。

大爱.回归上世纪五十年代,赵泰来出生于广东东莞一个名门望族之家,曾祖父伍廷芳近代著名外交家、民国司法总长、外交总长。1969年,在“文革”中失去双亲的赵泰来投奔香港的大姨,15岁的他得以成为赵少昂的入室弟子,1979年,赵泰来接收了大姨妈在香港的遗产,价值数千万元的房产以及放满两层楼的收藏品,1981年又赴伦敦接受赵氏家族难以估价的古书画、陶瓷、玉器、铜器,这些收藏品每件都来历不凡,价值不菲。但他并没有享受物质丰厚的生活,而是用十多年的漫长守候,精心照看打理着稀世古董,并且做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决定:从零开始,让这些珍宝回归祖国,重放光彩。

(国际收藏大家赵泰来先生)

国宝.珍迹为了将上万件稀世珍宝运回祖国,赵泰来卖掉了伦敦的4处别墅,用卖别墅的钱把这些文物一一运回国内。1991年,赵泰来向江苏省盐城博物馆捐赠各类文物共853件,又向中国历史博物馆捐赠清代名家书画作品32件,包括乾隆亲笔御书《孙子兵法》竹简、明代文徵明所绘《百美图》画轴、圆明园的菊花石等国宝级的文物。赵泰来后来又陆续向广州艺术博物馆捐赠藏品1万多件,其中近千件是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在广东番禺宝园,他捐赠的文物和艺术品的数量达20个集装箱,其中不乏金缕玉衣、王子午鼎等珍贵文物,其年代可追溯至商、周、春秋战国至明清。整理10年,又运了10年,赵泰来将八亿国宝无偿捐赠给祖国。历经数载,变卖了4栋别墅,赵泰来终于让这些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回到了祖国。

国粹.传承

2011年在机遇与缘分的安排下,赵泰来先生(英籍)与夫人将一批精品珍藏国宝交由外甥女孟颖(加拿大籍)永久传承,孟颖女士与北京三赢双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手合作,在北京国粹苑(国贸向东2公里,四惠桥东500米,通惠河南岸)建成“世界华人艺术品珍藏馆”,把这些稀世国宝展示给世人。

据悉,世界华人艺术品珍藏馆(位于国粹苑中央展馆负一层)是当今国内乃至世界上“种类最齐全、品味最高尚、历史最悠久、观赏最价值、文化最深蕴的艺术殿堂。

该馆展出面积10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地下珍藏馆。珍藏馆内文化内涵丰富,所陈列的古代艺术品,均为英籍华人、收藏家赵泰来先生收藏,作为对祖国和人民贡献的珍贵礼物。

此馆将展出:五百罗汉系列、皇家寝室用品系列、楠木精雕佛系列、古铜鎏金系列、羊脂玉、白玉精雕系列、翡翠精雕系列、青铜器精雕系列等。年代从商、周、春、秋、战国以至明、清。品种有食器中的鼎、鬲、甗、簋、簠、豆,酒器中的爵、斝、觚、壶、卣、觥,水器中的匜、盘、鉴,乐器中的钟、鼓以及千姿百态的佛像、菩萨像、人像、动物等。不仅铸造技术高超,而且造型繁复,纹饰精美,堪称珍品。

6.19日在国粹苑国际拍卖厅盛大召开【世界华人艺术珍藏馆】发布会

该馆还收藏了众多当代近代名家书画作品,其中有历史名家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刘奎龄、陆抑非、蒋兆和、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郭沫若、赵檏初、李叔同等名家字画。件件堪称绝世珍宝,价格不可估量。国粹苑此次与赵泰来先生的合作,就是为了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与传承的共同终旨。国粹苑以收藏中华国粹、汇聚全球创意为宗旨,藏品琳琅满目,大家作品云集,艺术品爱好者可以欣赏收藏不同品类、多种风格的艺术品,同时也为艺术品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张大千作品)

国粹苑艺术殿堂南大门

(出席发布会的赵泰来先生)

自开业以来,为了打造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无论是自身大师团队的打造,还是进驻商户的品质,国粹苑都严格审核,力求实现产业连带和集群效应,以实现园区产业经济的快速成长。最终实现通过国粹苑这一优秀平台,更好的展示国之瑰宝,打造“京城最大艺术购物殿堂”。

此外,国粹苑还立意通过一系列营销举措推进园区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艺术交流。赵泰来“世界华人艺术珍藏馆”的进驻,为聚集园区人气,提升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潜力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完美体现国粹苑高端艺术平台的特质。

瓷器鲜为人知的故事


尽管古玩、黄金和钻石历来是王公贵族们最贪心的三种东西,但是还有一种更能使17、18世纪的王侯、贵族们动心的东西——“白金”,但这“白金”并非是真的白金铂,而实际上是今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瓷器。

景德镇瓷器珐琅彩红色福寿赏瓶工艺品摆设

陶瓷一词取自意大利,语意为光滑的玛瑙般贝壳。

据说,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奥古斯都,就曾用一队龙骑兵来与波斯国交换过48件瓷器花瓶。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奥古斯都确实拥有过大量的东方陶瓷收藏品,并且花了很多钱在购买中国瓷器。

历史上把陶瓷记录成一种高级的化学工艺品,但是就像在人类历史上的许多事件一样,它也有人类奋斗和尔虞我诈的因素在内。

陶器的制造是许许多多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大多数早期陶器实用但无甚审美价值。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早开始生产具有审美价值瓷器的。我们的先辈们利用高温窑烧制法,使瓷器装饰并发出光彩。

陶制品的重要性,已从我国2000多年前的陕西成阳秦始皇陵周围出土的兵马俑看出。在公元三四世纪期间,用高温浇制的青色器皿逐渐取代了用于吃饭、饮酒洗涮用的漆器、竹器和低温烧制的陶器。以后人们又利用专业化的原料和更多的高效窑,从而导致了我国初唐时期精制白瓷的出现。白瓷是陶瓷的最佳境界。然而,准确地说明陶瓷是有困难的。

瓷器这一术语通常是指硬而白色及纯正、高贵、透明的陶瓷。因为陶土不透明的特性,所以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出现的化学变化也是异乎寻常的。当我国精制的透明瓷器最初被传到欧洲时,引起了轰动。

那些给欧洲人带来极大嫉妒和贪婪欲的瓷器,是公元960年——1279年我国宋代南方,今天的江西省景德镇生产的。

宋代是我国古代瓷器生产鼎盛时期,宋代以后的朝代也曾生产过美妙绝伦的瓷器制品。

后来,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除能满足国内需用以外,还通过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将瓷器销往世界各地,中国瓷器以蓝白相间的最为著名,最早大概生产于公元14世纪。

这些瓷器被出口至中东,那里的人曾下工夫仿制这些瓷器。瓷器上色的钴蓝资料则是从如今伊朗进口的。

那些使景德镇瓷器获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一种称之为瓷石的岩石。这种岩石包括一种主要陶瓷矿物质,丝云母以及铝硅矿长石和石英。丝云母颗粒十分精细,使用这种岩石加常规的粘土更具韧性。在经加工后,这些岩石被压成了细小白瓷砖,叫做瓷泥。这一词西方人称为“白铜瓷”。随着瓷器制造业的发展,瓷石与许多各种各样的瓷土混合,粘土中富含高岭石。当瓷土中加入添加物时,需要烧制瓷器的温度就越来越高。但是增加了温度范围,这种材料加温烧制过程中,也增进了所生产制品的光滑度。

到18世纪,瓷器便开始用含50%的白瓷土材料来生产了。欧洲人早期开始仿制中国瓷器的尝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少与瓷石类似的材料。

除了瓷石以外,我国还具有高温瓷窑的优势,这种瓷窑可以使窑温达到1350摄氏度。龙窑长而低,沿山脚而建成,在较低处的尽头装有烧木柴炉子膛,凭风箱便足以让上万个物件立刻烧制。在明代末期景德镇出现了卵形的瓷窑。

卵窑一词的含义是因其排烟的烟囱是鸡蛋形的。炉膛位于烟囱对面的尽头,同时让各种瓷制品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烧制。另外,瓷窑的某些部分的气压正在减少,同时其它部分也在氧化。这种情况解释了涂料中出现的色彩变化,用来装饰烧制的瓷器。制造白瓷器皿含铁量低,但是,如果瓷土含高量铁,那么在氧化环境中烧制的瓷器是红色时,而在气压减少的环境中烧制的瓷器是灰色的。

当瓷器在欧洲受到了广泛地欢迎时,许多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尝试,以寻找瓷器制造的奥秘。尽管处于封建时代的中国人对瓷器制造工艺倍加保密,但还是有个别工匠到了国外,同时也有少许外国使团来到中国。在江西景德镇传教的耶稣会会士彼尔当·特雷斯,是第一位详细描述瓷器加工工艺的人,他分别在1712、1722年给在巴黎的使团领袖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中,他写道:“我已被这些美丽的瓷器的加工工艺陶醉。好像只经简短的解释,就能把这种工艺用于欧洲。”

不过,欧洲人的瓷器制造始于德国炼丹术士的活动。据说有位木工叫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曾是一位药房学徒,最初在柏林传闻他发现了神秘的哲学家的石头——点金石,这些流言蜚语使他不得不逃出柏林,先来到威登堡大学,在那里他学习自然科学,后来到梅林开始开发几种新兴的产业,在一位玻璃制品监制人的建议下,伯特格开始制造瓷器,在经过多次试验和历经艰辛后,他于1708年1月15日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烧制,制成了一种白而透明的瓷。

他的发现于1709年3月28日公布于众,最后终于促成了著名的梅森瓷器工厂的建立。

伯特格利用一种当地的可溶化的岩石来获取瓷石混合一种瓷土。大概他已了解到中国人的这种制作工艺。他在当地的沉积岩中寻找到两三种成分。他所获得的成功大概是因为其在持之以恒的用当地矿物进行实验并检验了它们的性能。

伯特格一直对此加以保密。但是,瓷器的制造业还是在欧洲各地开始了,梅林一直是处于欧洲瓷器之都的地位,直到1756年7月战争开始之时,才为德累斯登所替代。

无论如何,中国人所获得的成功,或多或少刺激了18、19世纪期间欧洲人大量的技术创新。

制造的秘密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而且也得益于我们先进的技术。如今我们知道一些有关将一种不透明的轻柔膏状物变成一种透明而美丽的物品。有三个主要的成分用来生产瓷器,其中只有石英不会由烧制而产生化学变化。而只是产生瓷的硅铝酸盐瓷土和长石中会发生急剧的化学变化。用来生产瓷器的粘土通常包括有较纯的瓷土,因为与其他粘土矿或有机矿物质的混合加热时会改变瓷土的性质。

高岭石中包括氧化铝和氧化硅,用力的挤压让他们相互作用产生柔韧更强固的瓷土。如果瓷土在空气中变干,这种“夹层”中的水失去了,土开始变硬,尽管再加水能让其变软。当瓷土被加热到500-600摄氏度时,结晶水就会从晶格中脱出,保留下二维层状结晶态。

当温度上升时,其他反应就会发生,形成尖晶石晶体结构的二维层被毁的结果。大约有1/4的氧化硅在这一转化期间从结晶格中脱出。

在温度超过1050摄氏度的时候,尖晶石结构失去了更多的氧化硅成分,它以白硅石的形式出现,并变成莫来石晶体。

土中的任何杂质,如碱土氧化物,增加了这种反应的速度。就是在这个阶段,瓷器的特征开始被反映出来。

尖晶石在1010-1100摄氏度时开始熔化,然后将产自高岭石的白硅石熔解,保留石英晶体的固态。这种新的液体由于硅酸盐溶液十分粘稠,但是它依然能把剩下的晶体紧紧团固在一起。如果这种瓷混合物在这一阶段冷却下来,就产生了陶瓷。然而将温度增加到1200-1250度,会有更多的液态产生,而且粘滞性下降。这种液体然后渗透入瓷土的缝隙,消除微孔。形成陶瓷玻璃就是著名的玻璃瓷,真正的瓷是在窑温高达1280摄氏度时形成的,莫来石晶体开始增长,这些晶体产生于高岭石分解形成的莫来石的密度要大得多。当它们增加时,玻璃状态变得稀而不粘,而且逐渐溶解氧化硅晶体。这种在制造过程之中复杂性也是使得欧洲人在装饰品的早期的尝试中难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因而,制造瓷器技术成了我国人民除了四大发明外,又一项引以为荣的技术。有人考证表示中国的China,即瓷的译音。

景德镇:收藏的故事


2008年秋拍整体成交率比前一阶段显著下降,颓势尽显,但瓷杂专场却是市场最坚挺的。瓷杂市场的宫廷艺术一直被藏家推崇,甚至有人认为,不管市场如何不好,古董中的宫廷艺术专场也可逆势而上。

景德镇,作为陶瓷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着太多的陶瓷收藏故事。

火爆的现当代陶瓷

“现在最火爆的就是那些艺术大师的作品,无可置疑,景德镇的艺术瓷市场国内外实力最强。”商会副秘书长、景德镇古窑芳气澜轩掌柜伍模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在景德镇的现当代陶瓷市场中,高仿瓷曾长期独占鳌头。这个门类因为有不惜工本、耗时绵长、成功率极低等因素,以及产品几可乱真使得其很特殊。

研究多年的罗学正教授曾将景德镇二十多年来生产的仿古瓷分为高仿瓷、中档仿古瓷和低档仿古瓷三大类。

本报记者同当地多位仿古瓷作坊主人交流得知,高仿瓷走的是精品路线,一般以真古瓷(或瓷片标本)为仿制对象,对于胎体的质地、造型的精确度以及器物烧成后的尺寸、厚薄、重量等等,都极为到位。

经过恰到好处的做旧处理后,仿品的形、神皆具古瓷风貌,但能仿到如此程度的数量并不多,每个品种两三件,主要销往海外,国内的拍卖图录中也时有出现。

除了仿古瓷外,景德镇的现当代艺术大师的陶瓷艺术作品居市场主导地位。据悉,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这些名家名作已经行情看涨,如李菊生单件作品可以拍到190万元,这差不多可以购买一件不错的明清官窑瓷器了。

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组成单位——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刘少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现在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主要分为六个方向,分别是以珐琅瓷为代表的现代日用瓷生产;以御窑厂为代表的高级仿古瓷生产;以陶院为代表的现当代陶瓷艺术瓷生产;以珠山八友后人为代表的民间陶瓷生产;以三龙陶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建筑陶瓷生产;以及其他和配套上下游生产。

景德镇的798——雕塑瓷厂

原雕塑瓷厂厂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在传统的陶瓷创作,景德镇的实力在国内外首屈一指。”

据悉,这股非常强劲的陶瓷创新势力是以陶瓷学院的年轻师生为主体,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美术院校的艺术家,甚至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

据刘远长介绍,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基本上都聚集在雕塑瓷厂,开设工作室和展示间,也有一些画廊、咖啡店、酒吧穿插其中,虽然数量不及798(指北京798艺术区,或称大山子艺术区、大山子798厂艺术区等)那么多,但是基本结构、功能、形式已经和798差不多。

然而,今天的景德镇瓷器不论是仿古还是创新品种,都很难达到昔日“官窑”水平,当年“7501”(毛主席专用瓷)项目负责人杨火印对中国经济时报社记者说,过去工匠、大师设计的图样比现在要精致很多。很多传统工艺正慢慢消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而今天很多艺人是“身兼多职”,仅从精细活就难与古人比肩。

动人的收藏故事变“活”了


清朱耷《墨荷图》

唐长沙窑绿彩写意壶

“上海2010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最为吸引公众的项目《京沪收藏家藏品邀请展》,昨天下午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举行了只有一个小时的预展,让许多参观者意犹未尽。该展今起向公众开放。

听收藏传说

昨天下午,应邀前来的宾客站满了展馆前的广场。2008年首届收藏家大会上,专家、藏家与学者坐而论道,与会人士觉得不太过瘾,希望藏家打开自家雅室的大门,晒一晒自己的收藏。展览是今年新增的项目,北京和上海的部分藏家慷慨亮宝。

“你看,这件瓷碗我在拍卖行看到过,当时价佃不算贵。”“这算啥……当时我怕眼光不准。10年前,人家300元给我我没要,现在卖掉房子也买不起了。”“侬不要看那个先生穿得不哪能,屋里东西搬出来勿要太结棍哦!”和证券交易所、房产交易市场一样,追悔声、艳羡声、崇拜声充满了整个收藏品展览区。大资金在拍卖场上的博弈,在福佑路古玩地摊上的捡漏,或者多财巨贾和清贫艺术家的患难之交……站在实物跟前,一个个收藏故事在参观者口中变得“活”起来。参观者三五成群聆听真假莫辨的传说,也颇得几分趣味。

侃收藏门道

八大山人朱耷的《竹鸟图》《水仙图》《墨荷图》《佛手香橼图》“并肩”现身展馆现场,令不少参观者啧啧称赞:“这才是大开门的八大啊!”其中数《佛手香橼图》最为珍奇,莫非是已故画家唐云珍藏的那幅?过去只有研究“朱耷画的香橼为何物”的文章见诸报端,实物从未露面。细看这幅画,果然在画作左下发现印章“杭郡唐云鉴之真迹”。一位年长的参观者边看边跟朋友说:“这几幅画本来是挂在唐云先生的书房里。”

一幅落款为唐伯虎的扇面《幽蕙兰香图》引起了一些内行的参观者的争论。在洒金的金笺扇片上,寥寥数笔,只见空谷幽兰,大气且幽雅。据唐寅的题字可知,是一位叫“石庵”的朋友送给他蕙兰,他画了此扇回报。扇面上还有文彭、王宠、朱应登、徐尚德等人的题款。但有细心人发现这件扇面的中央上部有题词落款被抹去的痕迹,上面尚留有依稀字迹。而且为什么没有唐寅的印章?一同欣赏的另一位观众则反对他的质疑,认为这扇面的字和画俱佳。一时得不到答案,双方约定以后请教专家。

赏珍贵藏品

收藏家、世华艺术馆馆长赵月汀巡走在自家藏品的展区,热心地为同行和记者做“讲解员”,介绍自己的古陶瓷珍藏。他手指“五代北宋年间的越窑秘色瓷刻团花纹壶”自豪地说:“这把壶世界上仅存4件,数我的收藏最美观最精致。”

这场展览分成三个部分:北京“十墨山房书画藏品”、上海“曹王李白雅集”藏品和“海上收藏家藏品”。许多收藏家都拿出了镇宅之宝。在展出的书画、瓷器、犀角、铜镜、钟表、古玩、家具等400余件藏品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珍品。其中,“十墨山房书画藏品”计80件,重点展示20世纪的近代书画,包括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31位大师名家的精品力作。(记者 林明杰 乐梦融 实习生 严琦)

三国故事与瓷器的融合


《三国演义》虽然成书于明代初年,三国故事在民间却流传甚早。早在宋元时期,三国故事就被大量搬上舞台,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十多种。而元代到民国的陶瓷制品上,三国故事也是最常见的题材。今天,一起来看看瓷器上的“三国故事”吧。

以人物的形象在陶瓷器上作装饰,大致可分为传说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文学故事人物、生活场景人物、佛教人物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曾经在瓷器上出现。陶瓷上的三国故事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赵云、乱世佳人二乔等。

清晚期 青花三国演义之辕门射戟人物故事图瓶

高 43.7cm

清康熙 青花三国演义人物故事图罐

高 20.2cm

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也是陶瓷艺术中常见的题材,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家归晋都有涉及。其中以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刺杀董卓、三顾茅庐、大宴铜雀台、凤仪亭、空城计、火烧赤壁、大闹长坂桥、七擒孟获等为多。这些题材大多描绘了一些历史上的故事场景,记载了重要的人物活动和重大的战争场面,寄托了普通人民群众对英勇奋战、仗义豪爽的精神品质的推崇和敬重,表达了人们惩恶除奸、扶弱扬善的愿望。

清康熙 五彩三国演义之凤仪亭人物故事图盘

直径 27.5cm

吕布和貂蝉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讲述在王允的安排下,貂蝉巧妙周旋在董卓和吕布之间,终于令两人反目成仇的故事。这只明崇祯青花筒瓶描绘的正是凤仪亭的故事。画面中貂蝉亭亭而立,吕布站立左侧,头戴小冠,身穿铠甲,显得威风凛凛。最右侧为董卓,面部皱纹堆积,一手扶须,神色震怒。吕董两人的矛盾由此激化。

清道光 粉彩三国演义之空城计人物故事图花口盘

直径 24.8cm

三国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刘备的宽厚仁德、曹操的奸诈多变、孙权的雄才伟略、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肝义胆……更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三国演义》虽然成书于明代初年,三国故事在民间却流传甚早。早在宋元时期,三国故事就被大量搬上舞台,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十多种。而元代到民国的陶瓷制品上,三国故事也是最常见的题材。今天,一起来看看瓷器上的“三国故事”吧。

以人物的形象在陶瓷器上作装饰,大致可分为传说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文学故事人物、生活场景人物、佛教人物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曾经在瓷器上出现。陶瓷上的三国故事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赵云、乱世佳人二乔等。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人马乱纷纷。”空城计出自《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讲的是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这只花口盘,画面是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头镇定自若地抚琴,城下司马懿策马迟疑不前,惟恐中了诸葛亮的埋伏。

清康熙 五彩三国演义之孟德献刀人物故事图盘

直径 23.5cm

三国中的诗词名句、人物话语也会出现在瓷器上,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这些诗词表达了对道义、亲情、友情、爱情等的认识,引起了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人物故事,花鸟鱼虫与瓷器的结合使瓷器更加的生动,演绎出更精彩的故事。

明清瓷器的故事:喜庆与神话占多数


与陶器相比,细腻的瓷器更容易让制瓷艺人产生各种美好的联想,富贵吉祥、妻贤子孝、欢庆锣鼓各色喜庆故事都是瓷器制作钟爱的题材。发展到明清时期,瓷器上又出现了一大主题,那就是历史故事。

有的历史故事因为篇幅比较长,还会出现类似“连载”的情况,就是一个故事必须用一套瓷器来叙述,每件器物只是故事中的一出或一个场景;而篇幅短的故事,在同一件器物上就能运用它的几个侧面来一次说清。

早在数百年前,画工就知道出现在瓷器上的故事必须家喻户晓,这样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如果都是陌生面孔谁还会买呢?因此世俗的主题应运而生,明亡以后,宫窑匠人流落在民间,于是更精良的工艺和世俗主题同时出现在清朝前期。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突出这些故事的情节,越曲折越好,哪些场景冲突多就描绘哪些。于是,一些神话和传说出现在瓷器上:伍子胥举鼎、周处斩蛟、西游记等。而民间故事和话本也为瓷器提供了另一个故事来源,比如空城计、《西厢记》等。因为《西厢记》这份古典的浪漫更有人情味,也被描绘得更多,所以瓷器发展到清初又成为文人雅士眷顾才子佳人戏的一个艺术载体。

神话故事也是民间对美好事物遍布人间的寄托。八仙、麻姑、《封神榜》都是瓷器钟爱的题材。麻姑做为道教女仙,“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关于麻姑的传说很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麻姑原是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仙人,是长寿的象征,所以后世不同艺术载体都将麻姑献寿当做吉祥的作品献给尊长。

陶瓷收藏家苏银溪的故事


瓷库中国讯“我现在藏有德化近代名家作品有数百件,另外还有上百件上世纪德化厂集体创作的各类作品,这些作品的时间横跨半个世纪。可以说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雕艺人的创作历程。所以,在我展厅里,精品荟萃,也是德化当代瓷艺作品的集中展示。”在德化进城大道“德化古玩城”内的主建筑大楼五层,“宝兜艺瓷”的苏银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些来,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一定程度也促进瓷雕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苏银溪的这批作品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据介绍,苏银溪的这些名家作品大都来自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那时市场意识相对淡薄,收藏这些作品纯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种偶然,是他年轻时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经营瓷器店留下来的。对此他笑着说:“不是我有什么独到的眼光。”

中国人最早是用陶器的,大概是新石器时期,发明了瓷器,已经是汉代的事了。陶瓷一词前后一字之差,在时空上却跨越了数千年。早先的瓷器,色泽是青灰色的,汉时的人在端详着灰不溜秋的瓷器时,大概在想,如果瓷器能烧成白色该有多好看。白是一种非常高雅的颜色,白云、雪花还有女人脂白如玉的肌肤,都是极美的东西。古人不知道瓷器能不能烧成高贵的洁白色,孜孜不倦地追求了一千年,终于在北朝末期或唐初才烧出相对意义的白瓷。到了明代,白瓷烧制到达一个顶峰,之后又有各种色泽瓷器被烧制出来,但“白如雪,润如玉”似乎永远是瓷器色泽的最美境界。

何朝宗的存世神品至今几乎都在国家博物馆,民间难得一见。建国后德化瓷人凭借日趋先进的烧制工艺,在继承古人的艺术风格下,大胆创新,创作了相当多的瓷艺精品。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德化陶瓷一厂一些老工艺师所创作的艺术精品,目前在收藏市场亦价格不菲,为有识之士的关注收藏对象。

德化“宝兜艺瓷”的掌门人苏银溪,就是这样的一个收藏家。在几十年大江南北经营德化陶瓷艺品的过程中,他早已深深热爱上了这些“沉默的朋友”,作为商人,他本是要把这些优秀瓷塑作品卖掉赢利的,“但有的东西太美了,卖了就没了,有的甚至是孤品,所以不舍得卖。”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他的“宝兜艺瓷”已收藏了几百件德化白瓷近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德化瓷艺名家的创作历程,“宝兜艺瓷”便真成了德化白瓷的“宝兜”了。

《鱼篮观音》是当代德化著名艺人陈德卿的作品,作品精雕细刻,线条流畅,衣纹自然、飘逸,面相饱满温柔又庄严肃穆,是当代德化瓷器仿何朝宗观音的上乘之作。

《毫光如来》与《毫光观音》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许兴泽的作品,二佛通体用上好的德化瓷泥烧制而成。这种白似乎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白到极致么?似乎也不是,因为分明有点透明,却只是有一点透明,那么若隐若现,就如佛的拈花一笑,却又非笑,让人不由自主神定气闲。

陈德卿另一作品《浴女》,把一个东方女子的绝美身材在一条浴巾上中展露无遗,细脖与腰身,让人窒息的臀部曲线,以及乳白如凝脂的皮肤,或许只有德化白瓷才能如此艺术逼真地表现出东方女子的含蓄与开放,每个部位看上去都是那么匀称与自然,让人回味无穷。

《思》在刻画一个闺中少妇的淡淡忧愁。齐整的刘海、标致的五官、瓜子型的脸庞以及对襟的短衫,年轻却挽着传统的中式发髻,看来是已为人妻了。在想些什么呢?是思念远行的夫婿?还是在追忆少女时代快乐的时光?不说也罢,就这么永远含蓄着,这便是典型的东方风情了。这件作品获得福建省“文明交通杯”艺术陶瓷大赛的金奖亦不为奇了。

只要喜欢,就有收藏故事


伍立桥喜好收藏补丁碗

对于藏友而言,玩收藏讲的就是一个喜好。尽管收藏的门类不同,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并且耐心、细心、诚心地收集保藏起来,就拥有无限的收藏乐趣和让人欣赏的收藏故事。

他与邮票“玩”了60年

梁劲斌这个名字,在广东省顺德集邮爱好者中,几乎无人不识。他今年62岁,与邮票“玩”了60年。

受父辈、兄姐的熏陶,梁劲斌从2岁开始就认识邮票,5岁起“深爱”邮票,从此不能自拔。1975年考上大学后,他推动了同学间对邮票的收集、整理和交换,也使自己对集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995年,他开始参与容奇集邮协会的组织工作以及后来的容奇、桂洲两集邮协会的合并工作。此后,他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热爱的集邮事业。他每年以协会名义向会员寄发纪念封、片三次,用封、片来记录协会的活动史;要求会员每年至少要以个人的名义向其他会员寄发纪念封、片一次,让“邮谊”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2004年,梁劲斌自办了不定期的小报纸《多彩邮苑》,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邮识和喜闻乐见的消息,并以此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2009年9月,他接手了顺德区集邮协会的《顺德邮讯》,每2个月出版一期;2010年10月,他又创办了《校园邮报》,为中小学师生集邮爱好者提供服务。

为了推广集邮文化,他还热衷于使用互联网和电脑技术,制作大量彩色实寄纪念封,如汶川大地震的纪念封、中国第一乡纪念封、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封、五四青年节封、无烟日封等。梁劲斌说,每一封都要仔细收集挑选材料、寻找邮票、到邮局盖上当天的邮戳等,很花心思和时间。

“目前,顺德有多所中小学校开展集邮活动。”梁劲斌说,从自己成长的经历来看,集邮可以给人带来综合素质的提高,他愿意在推动青少年集邮文化方面下功夫。

(杜达雄)

情迷古老补丁碗

有人爱收藏字画,有人爱收藏陶瓷。63岁的伍立桥先生反而喜欢收藏各式各样的古代陶瓷碗。

近日,伍先生在广州芳村一号文化广场3号中庭的老兵画廊,展出自己收藏的各类清末文初陶瓷碗。其中最大的是口径43厘米的青花大碗,最小的仅为口径7.8厘米的青花小碗,还有最名贵的是家族留存、市值数十万的宋代影青碗,此碗胎薄如纸、敲声如磬。在琳琅满目的陶瓷碗中,当属最奇怪的打补丁碗,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眼球,名为“笠式碗”。

奇怪的补丁碗让参观的年轻人莫不称奇道绝,而同行的老一辈长者则笑谈:“清末民间乃至解放初期,修补陶瓷碗算是广州城的一种"揾食"行当。俗语云"没有金刚钻,不做陶瓷活"就是形容这一种工种,非常受人尊重。”衣服可以缝缝补补,但陶瓷碗也可以缝补确实令人大开眼界。

伍先生介绍,清末明初人们生活并不富裕,民窖碗并不多见,若然碗有一些裂缝,就会请师傅用铜线把碗像补衣服一样缝起来。解放前,广州十三行有专门补碗的手艺工,现在补碗工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这珍贵的补丁碗也成了他收藏的宝贝。

6月8日端午节期间,伍先生将在老兵画廊再次举办“碗”收藏品的小型展览会。届时,他会把收藏的几十只“太公级”瓷碗展现出来。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