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黄冶窑有可能是唐青花瓷发源地

文物考古部门对河南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近日获得重大发现,数座烧制唐三彩的窑炉露出地面,窑址内发现唐代的青花瓷片和接近于青花的蓝彩白瓷。据专家推测,这里极可能是唐代青花瓷器的发源地。

2005年7月,文物考古部门开始对巩义黄冶唐三彩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唐代窑炉六个,瓷片、三彩、素烧器残片一千五百余袋,完整和可复原器物八百余件。

一大批完整和较完整的白釉、黑釉、黄釉、青釉瓷器标本,尤其是出土的大量精美三彩器皿、半成品和各类窑具,再现了唐三彩制作工艺流程,为研究黄冶窑的分期、手工业作坊的布局及窑炉的整体结构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这次发掘的地层堆积丰厚,出土的文物保存都非常完整,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次发掘出土了青花瓷片和彩釉瓷器。20世纪80年代初期,考古专家专门对在扬州出土的唐代青花进行分析,推断扬州城出土的青花很可能是巩义黄冶窑烧制的,但巩义窑没有发现青花瓷,此次发现唐代青花,足可以证实巩义黄冶窑便是唐代青花瓷产地。

据了解,在中国范围内,唐代青花瓷目前仅于扬州出土过,世界保留的唐代青花瓷器也仅有五片,且都流于国外。

延伸阅读

河南巩义市黄冶村唐三彩窑址


唐三彩造型精致,釉色斑澜,为古代艺术世界之珍品风靡世界,但是这些产品出自何处?1972年,在巩义市黄冶村发现了烧制唐三彩的窑址,揭开这一谜底。唐三彩窑址位于巩义市东10公里大黄冶和小黄冶村之间黄冶河两岸台地上。遗址范围南起大黄冶村的烟房胡同,长约1.5公里。

1972年至1978年,河南省博物馆曾多次进行调查和试掘,出土大量窑具和小型艺术品范模,如幼马、象、人骑骆驼、狮子、猴头埙、燕子、麻雀、卧狮和小儿骑狗等。还有器物贴花装饰范如雀衔绶带、翼狮、茶花、海石榴、榕花、涡轮团花、樱花和马鞍饰等。另有建筑构件饰范如云雀薄、瓷砖、狮子头、龙头和骆驼头等。出土的器物多为生活用品,有炉、盆、罐、壶、杯、枕、盘、碗、碟、灯台、玩具和瓷砖、瓦当、兽头等。器物上饰三彩釉有褐黄、褐红、土红、翠绿、白、蓝、红、淡青和黑等。还有大量的唐三彩戏片,为洛阳和西安等地出土的大量的唐三彩物器等找到了产地。

陶瓷作坊包围佛山历史发源地


河宕贝丘遗址周围的围栏很多地方遭到破坏。河宕贝丘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土墩形的贝丘遗址,迄今5000年,被史学家称之为佛山历史的开端;1989年河宕贝丘遗址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的控制建设区域高达5万平方米。但随着城市发展,周围土地陆续被占用,保护区仅剩1万平方米。记者现场调查发现,遗址缺乏有效保护,局部遭到损坏。

日前,规划部门正在编制《佛山市禅城河宕贝丘遗址修建性详细规划》,遗址周围

3.5万平方米有望得到建设控制。

文/图:记者李欣欣、陈钰凤实习生杨会平通讯员刘锋

【寻踪】唯一“身份标志”石牌模糊破裂

前日上午8时,记者搭乘公交车进入了河宕村口,但记者沿途问了好些路人都不知晓河宕贝丘遗址。村委会一位村干部当向导,从河宕村委会正门出来拐到雾岗路上,“那个被围起来的就是贝丘遗址了,”顺着村干部手指的方向望去,雾岗路的东边,一排排的陶瓷厂房中间确实有一块被水泥围起来的空地。

走近才发现,水泥围墙上有一个石牌,上书“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宕贝丘遗址”。石牌上留有斑驳的红色,原来的漆字已剥落;石牌上是几道裂痕,上面有石灰重新填补的痕迹。一片夹杂在陶瓷厂房中间被围起来的空地,唯一的“身份标志”石牌也已模糊破裂,难怪记者绕过了此处也没有发现——误以为此处是一片荒地。

河宕贝丘遗址

贝丘遗址是考古学一个术语。河宕贝丘遗址,位于澜石镇河宕村的贝丘遗址,是在1960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土墩形的贝丘遗址,面积达到一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佛山市区人类活动最早的遗址,是佛山历史的开端。

1975年广东省和佛山市博物馆合作发掘了其中750平方米,其中下层为贝壳层,有新石器晚期密集洞穴遗迹、遗物和墓葬26座。河宕贝丘文化遗址作为珠江三角洲贝丘文化典型,对研究石湾陶瓷历史和广东省原始居民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1989年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残景】与陶瓷作坊为邻缺乏保护

西墙:围栏被破坏容得一人通过

遗址大门上挂着锈迹斑斑的大锁,里面有间四门瓦屋,据说是给看护遗址的人住的,但记者没看到人。沿着遗址的西墙一直往南走,却发现用水泥做成竹状围栏不少已经被人恶意砸坏。在一处破坏得最严重的围栏,记者探身试了一下,完全可以出入自如。

北墙:装饰贝壳大多剥落

在延续数十米的北墙,记者意外地发现了墙上原先嵌着大大小小的贝壳装饰图案。估计是时间长了出现风化现象,贝壳大多都剥落了。北墙脚下,堆积着不少破损的陶瓷,显然一些陶瓷加工厂将这里当成了免费垃圾场。

东墙:陶瓷作坊倚遗址围墙

记者绕到东墙,这里别有洞天——十几间陶瓷作坊和仓库一字排开,空气里弥漫的陶瓷粉味道呛得人喘不过气。这些简易的作坊竟然都是倚着贝丘遗址的墙搭建的,透过这些简易作坊的窗户,直接看见就是贝丘遗址里的一切。忙碌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清楚这里是什么遗址。

【展望】遗址有望纳入区域综合开发

昨日,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佛山市禅城河宕贝丘遗址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上层次指导规划《佛山石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之中,该片区规划的目的是将目前以陶瓷工业为主的城市功能向居住与文化旅游为主的城市功能转变。石湾片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将与贝丘遗址开发相互补充。

针对贝丘遗址周边土地陆续被占用的情况,有关规划将扩大遗址保护范围。除了划定核心区,即原遗址保护区1万平方米为绝对保护区外,遗址周边3.5万平方米也将受到建设控制。今后,周边区域的建设高度、密度都将报规划部门严格审批。

元代青花瓷稀少的可能原因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是让全世界收藏者都如雷贯耳的中国瓷器,2005年的2.26亿元人民币,这个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至今也没有被打破。日前,在北京长风春拍上,一件估价1000万元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以1344万元成交,另一件估价20万至30万元的元青花凤纹盖盒以50.4万元成交,人们的关注显然并不是因为又出了什么天价,而是它发出了一个信号,“元青花热”经过大浪淘沙,进入黎明前的宁静,收藏者开始分化并思考着下一步出路。随后,北京保利春拍将推出的元青花凤穿牡丹梅瓶(估价120万至180万元)、北京匡时的元青花福禄万代葫芦瓶(估价300万至400万元)、元青花云龙纹竹节高足杯(估价9万到12万元),可能意在投石问路。左图为元青花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成交价67.2万元。

最具争议的国宝

带有元朝蒙古部落的粗犷豪放,在中华民族传统审美中特立独行,元青花是中国最名贵也最具争议的瓷器。一位美国学者最早提出元“至正型”青花瓷一说,上世纪50年代,他根据对英国戴维得基金会所藏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和土耳其、伊朗博物馆所藏青花瓷器的研究,将元青花推上了国际舞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出国的收藏者从国外带回信息,元青花在国外拍卖而且价格不菲,国内更多的人才意识到元青花这么珍贵,并开始关注它。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拍卖前后,民间出现了元青花收藏研究的第一个高潮。

国内从开始到现在都在争论,在中国民间有没有元青花?有没有精品大器?以及元青花的青料、用途、鉴定等问题上,民间收藏者同博物馆专家之间、民间收藏者同民间收藏者之间、文博专家同文博专家之间,一直唇枪舌剑。“但相信中国民间有元青花的人越来越多了,原来一口咬定没有的博物馆专家也有所改变。”武汉收藏者耿志潮说,他是相信民间有元青花一方的代表之一。

旅居日本的收藏者宣草园主人认为,元人对艺术的追求没有倒退。青花瓷制作当时属新兴产业,绘画烧制能表现出纸墨效果,装饰更加精细生动,这种独特之处建立并巩固了青花在瓷器业中数百年的主导地位。

根据烧制时间,有瓷器研究者将元青花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3个阶段,认为其中以“至正型”为最佳。但也有不同意见,萱草园主人就觉得“至正型”元青花的概念还不是非常清晰,仍然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所谓的“至正型”,很大程度是研究者对某些理想元青花的一种统称,还缺乏明确、严格的界限和确凿的历史断代证据。

为什么元青花不被人所认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清宫旧藏历朝历代艺术品都有,就是没有元青花,故宫博物院收的元青花也是各地发掘出土的。耿志潮推测,元青花当时不一定是最高统治者赏用之物,可能是达官贵族或者文人雅士所用。因为元朝蒙古族统治者更喜欢金银器,瓷器不是元朝皇帝最喜欢之物,所以皇宫库存没有元青花。

有资料记载,目前全世界元青花精品不足200件,国外约有9个国家、30多个美术馆藏有元青花。国内共百余件精品,其中北京故宫有十余件,上海博物馆有几件,其余代表器分散于全国各地。但这组关于元青花存世量的数据,已被国内收藏者认为过时。“根据我多年的研究,国内元青花精品应该有一两千件,日用小件器物更多些。”与耿志潮一样,认为国内的元青花数量不只百件的收藏者不占少数,但最后的结论谁也还下不了。

唐青花:并非真正的青花瓷


唐青花被认为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青花瓷。那么唐青花究竟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呢?唐青花的胎体是由细腻的黏土制成,胎质多呈浅黄白色,胎体烧结不很致密,疏松,吸红。釉青灰色,略显乳浊,釉面玻璃质感不很强烈,布满细小开片,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化妆土与釉烧结不很紧密,容易出现剥釉。青花发色浓艳,晕散效果不甚明显,纹饰着色较浓处呈深蓝色或出现缩釉,所用钴料为高铁低锰类,来源于当时的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唐青花的施彩工艺方法是,先在胎体表面施一层透明釉,然后用钴料在釉面上描绘纹饰图案,最后在纹饰图案上再覆盖一层透明釉。青花纹饰图案其实是在上下两层釉之间,属于釉中彩而非釉下彩。

唐青花的釉尽管与同期的巩义窑白瓷中一般白瓷的釉极为相似,但两者在胎体、制作方法和装烧工艺上却依然存在明显区别。巩义窑一般白瓷的胎体都比较厚重、粗松,烧结度相对较高,胎釉烧结更为紧密,不容易出现剥釉。器物内外通常都施釉,但有的器外施釉不到底。唐青花的胎体较为细腻,胎体略显轻薄,烧结度相对较低,吸水性较强,胎釉烧结不很紧密,容易出现剥釉,琢器内不施釉。在胎体和制作工艺上,唐青花更类似于同期的唐三彩。因而唐青花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而是青花釉陶。从胎体表面施有化妆土推测,在装烧工艺上唐青花极有可能是与同期的唐三彩一样,采用的是先烧制出素坯,然后再施釉重新入窑烧制的二次烧造方法。

图中为一件唐青花人物钓鱼纹釉陶罐。其胎质呈浅黄白色,较为细腻,胎体烧结不很致密,疏松,吸水性较高,属于陶的范畴。釉呈青灰色,略显乳浊,釉面布满细小开片,胎釉之间施有化妆土,化妆土与釉烧结不很紧密。青花发色呈蓝紫色,色料着色较浓处出现了缩釉,没有黑色铁锈斑痕。器内壁近口沿处有化妆土流淌过的痕迹,由此可知,当初对胎体表面施化妆土是采用了类似于对坯体表面蘸釉的方法。釉面局部因磕碰而出现了剥釉。从剥釉处可以看出青花纹饰图案并不是被绘制在化妆土表面,同时在靠近底足的釉面处还发现有几处上下两层釉重叠的痕迹,且底层釉施釉较薄,这证明这件器物表面曾被施过两次釉。也就是说,青花纹饰图案是在上下两层釉之间,属于釉中彩。纹饰图案绘画线条流畅,洒脱,画面生动,传神。船,尖首,方尾。船尾站立者,头戴尖顶帽,右腿向前跨立,左手扶船篙,似正在举目向远处的湖面张望;坐在船首的垂钓者,头戴进贤冠,左手抬起执握鱼线,正全神注视于其前方水面上的鱼漂。画面中人物的首服尖顶帽和进贤冠均体现出唐代服饰的典型风格特征。

唐瓷器文化的发源


早在唐朝,我国的瓷器制作工艺就已经非常精美了,如今从流传下的那个时期瓷器可以看出来。虽然在汉朝就已经有了陶器和瓷器的区分,但是那时的烧制温度控制的技术不成熟,烧出来的瓷器很脆,称之为原瓷。因为烧制技术在唐朝时的成熟,瓷器在该时期才算真正的时期,下面给大家科普下唐朝瓷器的特点和文化。

越窑青瓷莲花碗越窑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邢窑白瓷葵口碗邢窑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邢窑所产的白瓷,土质细润,器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

唐朝瓷器在中国瓷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仿佛可以透过那个时期的瓷器中,看到唐朝的繁华,给后人留下向往之情。

“青花瓷”是中国的


李杜

对于诗人王美玉的创作,其实我一直心存好奇。她开始诗歌创作较晚,已是2007年,且已超过了绝大多数诗人最初写诗的年龄。而且不仅如此,她的诗作大多为情诗,写得结结实实、坦坦荡荡、潇潇洒洒、真真切切,全无“过来的人”的那种“追忆”或“惘然”(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所有这些,都让我深感不可思议,让我试图更努力地去理解她所创造的诗的境界,并渴望由此能切近她的人生轨迹和内心世界。

在反复阅读王美玉的诗之后,我突然看到了一片久违的天空,一些我自己(甚或是当下大多数诗作)所迷失了的诗歌元素或传统。那是今年暮春,她以新近出版的诗集《青花瓷》见赠(这是由蒋韵先生主编的“三晋女书”之一种),我阅读再三,自以为大致了解了王美玉创作的某些特质——并认定这些特质对于当下诗歌创作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在这里,我谨想以12字来概括之,曰:中国元素,古典意蕴、文人情怀。

中国元素“青花瓷”是中国的。我想这是王美玉选择它作为书名的原因之一。近些年来,在现代招贴及现代标志设计、广告设计等诸多领域,对于中国元素的发掘和运用,似乎已成潮流,但在诗歌界,好像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人谈论这样的问题,也没有谁竭力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将这些元素张而扬之。惟此,当我在《青花瓷》中读到菱花镜、蝴蝶结、乌蓬船、团扇、蒲扇、箜篌、木鱼、荷包袋、汉字、宣纸、砚台、紫砂壶、红盖头,当然还有作为节令的清明、谷雨、小暑、秋分等时,便不由得丛生感慨。我想,美玉之所以选择这些中国元素作为意象,是本能的,却也是自觉的,是有意而为之。

我们毕竟都是中国诗人。是中国的。然而现代汉诗的发展,是建立在吸收西方诗歌传统的基础上,撇开欧化了的句式不说,就说意象:我们已见到了太多的夜莺、缪斯、小提琴或竖琴……而说到底,它们真的无法淋漓尽致地表达我们的情感。亦惟其如此,我才更看重《青花瓷》在张扬中国元素上所作出的努力。

在这里有必要征引辞书对“中国元素”所作的界定:所谓中国元素,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中国元素,中国元素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

而这一切,对于一个中国诗人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古典意蕴“青花瓷”是古典的。青花瓷(blue-and-white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是以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青花瓷的美,首要的是古典的美、高雅的美、和谐的美。

而王美玉也正是一个以古典、高雅、和谐之美为美的诗人。在上面所列举的她常用的意象中,大多既中国也古典自不必说,她常用的意象或喜欢的意境还有:青铜、繁体字、繁体《诗经》、酒旗、伊人、蓑衣、烟雨杏花、油纸伞、水墨丹青、唐诗宋词、元朝小令……在这里,有一些属于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事物,而王美玉在诗歌中将它们唤醒,并赋予它们高贵而又典雅的意义。她说,“但雨水喂养着大地/那些醒来的事物/在扬花抽穗”。

文人情怀“青花瓷”是文人的。从创造者到欣赏者。因而我觉得在欣赏王美玉诗歌的过程中,除了中国元素、古典意蕴外,还必须加入另一个因素,即“文人情怀”。

在我的印象中,她的生活环境,大致也都是在北方。然而读她的诗,尤其是她的情诗,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一种江南背景,这也是我对她的诗歌产生好奇的原因之一。我曾这样想:这或许是源于生活的真实?(若是如此,那就什么也不必说了)或者不是,而只是因于诗人的某种意念,譬如对于文人、文化的某种偏爱?(若是这样,那就有了研究的价值)这里只说一点:北方出“悍匪”,南国多“文士”,在古代中国,大致是这样的。

然而我说王美玉的文人情怀,却绝对不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而是因为她的诗歌中的“用典”。

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话题——这个话题被台湾学者黄永武先生多次提到,他在他的巨著《中国诗学》里说:

西方人写诗贵在自创,看中国诗动辄用典,觉得老爱袭用前人旧思想……不足为训。但中国人就有用典的喜好,你也用桃花源,我也用桃花源,桃花源不但是过去,也是现代人的。而且它一直存在并继续增长,虽老犹新……此种用典的习惯,没人指责思想抄袭,必有其理念上的背景,原来中国是一个喜欢“尚同”的民族,谁写诗能与古人的心思相应合一,读者不讨厌,反而喜欢……这不是西方人能想象的。

用典一次,等于将某个故事、某个象征重新获得认同一次。典故的普遍应用等于无数同类经验采用了同一反应,久而久之,变成潜藏在创作中的原始表达内容,也就成了集体无意识中的部分,形成了原型。

我欣赏这样的判断,也在王美玉的诗中,读到了这样的“原型”,譬如世外桃源、梁祝化蝶、举案齐眉、青梅竹马、结草衔环、杜鹃啼血、鹊桥、红豆、梧桐、雨巷、丁香、南山、西窗、西楼、雁叫、捣衣声……而所有这些,已经被太多的中国诗人所忘记。因而我在读到这一切时,我觉得有必要向王美玉表达敬意。

青花瓷的由来是怎样的?


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名列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原始青花瓷于唐宋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景德镇康熙款青花瓷龙纹将军罐

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名列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元代在景德镇成熟发展。明代诗人周晋的一首《咏瓷花》词:“如轻云宿墨,似春葓泛幽;甚可夸,浮梁瓷器白无瑕,巧借蓝色写青花。”

另外青花瓷在中国是最优良的瓷器之一,也就是良瓷,良瓷在汉语当中的发声和“良知”相近,听一听自己敲出来的青花瓷的声音,意思是入行以后,要时刻不忘记听听自己的良知是否还在。

青花瓷传说:

提起青花瓷,人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但问起它的来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元代时,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啊。”

青花听后,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并央求专门找矿的舅舅,带她进山找矿。开始舅舅不肯,说找矿太辛苦,女孩子吃不消。后来,经青花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下来。第二天,天刚拂晓,青花和舅舅便进山找矿去了。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小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山前,发现前面山谷有一缕青烟,顿时心头一热,匆忙朝冒烟的方向奔去。

来到山谷,小宝才看清,青烟是从一座倒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便钻进破窖,发现窑的一角堆满各色各样式料石,再一看,窑的另一角还躺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老人身边堆有几段柴火,柴火上正冒着一缕缕青烟。小宝仔细地朝老人瞧去,这才看清,躺在地上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他急忙抱起舅舅,不停地叫喊:“舅舅!舅舅……”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一看是小宝,急忙对小宝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拚命朝山顶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的雪地上,还堆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石料。小宝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小宝含着泪水,搀扶舅舅回到镇上。从此,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如娘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蘸饱,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出现了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瓷便从此诞生。

青花瓷的出现,突破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框框,把瓷器装饰推进到釉下彩绘的新时代,形成了鲜明的景德镇瓷器之风格。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之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之为“青花料(廖)”这两种叫法,一直沿至今天。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