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瓷片说窑口——唐代邢窑

“……凉风盈夏扇,蜀铭伴邢甌,笑向权门客,应难见道流。”唐代诗人薛能一首《夏日青龙寺寻僧》把蜀地名茶和邢窑瓷具当做化解尘世种种无名烦恼的佳品,把原本“内丘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寻常之器,提升到了移情寄思的精神世界。

陆羽《茶经》中邢瓷虽似银类雪,但色白而茶丹,邢不如越的评价,直接影响了千年来人们对邢窑瓷器的全面认识,加之近人对邢窑瓷器片面的认识,使这个曾经首开中国古代白瓷先河的名窑,成为了人们眼中只会烧大众白瓷饭碗的普通窑场。

近年来,河南、陕西等地隋代墓葬中出土了许多白瓷,尤其是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的6件白瓷,其胎质比较细白,釉色白中泛青,可见早在唐代以前已经烧出了比较优质的白瓷。从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里出土的“盈”和“翰林”字款的白瓷,都证明了邢窑在唐代的贡瓷地位。

唐代制瓷呈现出“南青北白”的布局和风貌。南方窑场秉承烧制青瓷的悠久传统,而青瓷窑场则遍布浙江、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北方地区在邢窑的影响下,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分布了以烧制白瓷为主的窑场,其中河北内丘、临城的邢窑及其曲阳的定窑已经烧制出大量成熟精美的白瓷。

早期的白瓷将半透明状白釉施于洁白的胎体上,随着烧制窑场的不断扩大,产品数量的大量增加,白色化妆土的应用与推广,使白瓷的烧造更加普遍,形成了以烧制白瓷为主的邢窑系,唐代的白瓷才得以天下通用。

邢窑的器型多以碗、碟、盒、瓶等日用器为主,器表多光素无饰,以简洁优美的造型和晶莹润亮的釉色取胜,与其他窑口的瓷器一样,器型多源于同一时期的金银器,少数邢窑白瓷模仿了金银器的纹饰装饰方法。许多类雪似银的胎釉上积釉处微闪青绿,有玉润之感,十分美观。

唐代邢窑白瓷有精细和一般之分,精细者胎体轻薄,造型规整,釉色莹润,釉色有白中闪青,玻璃感较强和釉色乳白呈半透明状两类。胎质细白并印刻有精美的纹饰,但数量较少。而邢窑一般白瓷胎色黄白,有的通过施白色化妆土来增加瓷器的白度,造型亦较随意。如唐代邢窑花口钵,可以从残片上看到同样的器型却有不同的釉色,其一胎质细白,施釉均匀肥厚,釉层透明感很强,积釉处呈淡青绿色并有小型气泡密集,与两宋时期景德镇湖田窑白影青瓷又十分接近。其二胎质细白,施釉均匀略薄,釉层略失透,釉色乳白,积釉处微闪青色。其三胎质较黄,使釉色较暗,白中闪黄。

唐代邢窑白瓷盒器型丰富,大小不一,有的在盒盖上印刻蝴蝶纹,器径约5厘米,娇小精致的器型说明它是一件唐代妇女使用的粉盒,唯胎质灰白,受土沁较重。

唐代邢窑印花卉盒残片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件邢窑烧制仿金银器的高档产品。它整体的器型呈葵口,胎质白细,胎体轻薄,盒盖上及侧面与刻划花卉纹,施透明釉,釉色青绿,纹饰生动,十分罕见。

茶臼的出现,说明了唐代邢窑当时烧制了大量的茶具和酒具,茶臼唇外襄,外壁施白釉,流釉处闪微青,胎质细白,碗壁内敛,内壁无釉,壁上划满纵横纹线,形成了细小的网格,用于研磨茶叶,煮烹茶汤。

梅瓶自宋代以后大量出现,谓之经瓶,贮酒盛浆。唐代邢窑烧制的梅瓶,有的体型较大,应为酒具,器型也区别宋元之器,胎色白中略黄,胎质较细,外壁施半透明状白釉,有的器型被设计成四系穿带的鱼形十分美观。M.TaOCi52.cOM

唐代佛教的几度兴盛,直接反映在邢窑瓷器上。从白釉炉残片看器型规整,胎色洁白,胎质细密,外壁及口沿施满釉,胎釉结合紧密,釉色乳白,略失透。釉厚处略闪青,显示出唐代邢窑匠人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瓷制狮子往往会被今天的研究人员当成当时社会崇佛者的信物,而唐代的瓷制狮子于宋元时期瓷制狮子不同,人们对外来物种的神秘、新奇感要强于佛祖弟子身下的坐骑。唐代正处于一个对外交流融合的大变革时代,许多文化艺术甚至食物都是从哪个时期逐渐进入到我们生活之中。从残片看,邢窑白釉瓷狮为模制,胎质细白,由于釉质的淘练不细,形成了褐斑,釉色偏灰青白。

唐代邢窑白瓷多以光素为主,少见刻划纹饰,这是两块类似瓷枕面的残片,胎质细密,胎色粉白,施釉透明感很强,釉下刻花卉纹,纹内积釉闪微青,应为唐代晚期邢窑瓷器精品。

像所有的窑场一样,碗、盘、盏为烧制数量最多的品种,唐代邢窑碗,以唇口和玉壁足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少数碗口被制成仿金银器的菱花口,相对碗壁很薄。唇口和玉璧足能使碗体更加坚实耐用,不易损坏,而菱花口碗既要求胎壁不能过厚影响美观和使用,同时也对烧制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实物观察看出,唐代邢窑菱花口碗、盏等瓷器均为模制,但轻薄的胎体要求工匠必须有高超的修胎、控制窑温等技术。尤其是这些瓷器无釉处都显示出经过仔细的打磨,手摸的感觉有如明代永宣官窑瓷器胎体,不仅显示了当时工匠的制瓷态度,也显示了邢窑的普通瓷器烧造已达到了一千度以上的窑温。它使邢窑瓷器的胎体玻化程度更高,胎釉结合得更加紧密。使邢窑瓷器的坚硬耐用性居唐代所有瓷窑之冠。正因如此,唐人才有在邢、越两窑的瓷瓯中置水而击之,使之成为了当时一种特殊的乐器。

历史上的帝王可以轮换,朝代可以更替,而古代陶瓷承载着人文精神的工艺则如雨后的芳草在春风的吹拂下蓬勃的生长。品种不仅局限白釉,还有三彩、黄釉和黑褐釉瓷器。窑场也由内丘、临城影响到年代稍晚的曲阳定宣和北京龙泉务窑。今天我们在研究邢窑时,不能因为“邢不如越”和“天下通用之”就忽视了唐代邢窑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尤其是许多唐代邢窑瓷器从胎土淘炼、制坯定型、刻纹施釉及入窑烧成后的工艺性和美观度来看,毫不逊色于唐代越窑和明清官窑瓷器。令人遗憾的是入宋以后,邢窑白瓷的领军地位却被100多公里以外的定窑白瓷所取代,以釉色牙黄为主流的定窑系白瓷以更加强烈的态势风靡大江南北数百年间,当北宋王朝预选定窑瓷器为御瓷时,嫌其口芒不堪用。令人不解的是改覆烧为正烧即可口沿无芒,但历史选择了没有。它的原因就像人们宁可放弃晶莹青白的邢窑瓷器而转向牙黄芒口的定窑瓷器一样诡秘。

精选阅读

说“盈”字,话邢窑(征求意见稿)


提起邢窑,一般认为:“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是中国白瓷烧造最早的窑口之一”。虽然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老一辈古陶瓷专家及考古工作者就对邢窑的众多未解之谜展开了探寻与研究,但邢窑的发现与发掘,却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与曲折。提起邢窑,就不能不从“盈”字说起。一、邢窑的发现从“盈”字开始

1956年春,在西安一个废弃的学校旁,几个建筑工人在平整场地时,无意间发现埋在地下的一块大条石。后经考古专家发掘,惊奇的发现这块石碑上刻有三个明显的大字----大明宫。经多方考证,此地正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大明宫的遗址所在地。随后,考古队又在附近陆续发现了一些极有学术价值的物品,其中,还找到了部分白瓷残片,有些瓷片上面清晰地可见刻写有“盈”、“翰林”等字。由于受当时资料所限,这一“重大发现”也就只能成了一宗悬案。

20年后的某一天,河北省内丘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从一个放羊娃那里得到的几个白瓷片中惊奇的发现,其中一个玉璧底的中心刻写有一个“盈”字。考古人的责任心和职业敏感,立刻引起了时任内丘文保所副所长贾忠敏的极大兴趣。他迅速带着这件“宝贝”赶赴京城,很快找到了中国古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冯先生结合西安前些年出土的“盈”字瓷片认为:“这应该是邢窑考古工作的一个重大起点和突破”。随后,有关人员又做了大量查询与核实工作,也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证据,但确切的窑址却始终迟迟不肯露面。

二、窑址发掘与“邢窑”命名的一波三折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河北师范大学杨文山老师的指导下,以张志忠为首的河北临城县的 “邢窑研究人”,率先在本县展开了大面积深入普查工作。经过不懈努力,1980年,终于在该县祁村一带,首先发现了古窑址和堆积层,大量与唐代邢窑瓷器相吻合的邢瓷标本,渐渐露出了真实面目。其中“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残片也赫然位列其中。故宫博物院及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几位知名专家也亲临现场考察、指导。随后,在临城县境内又相继发现了多处邢窑窑址。

1981年4月,在临城召开了“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经与会专家论证,得出了当时的考古结论:“此地就是当年盛极一时的邢窑所在地,或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1982年7月,临城邢窑遗址被正式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此同时,以贾忠敏为代表的内丘“邢窑研究人”,却始终耿耿于怀。他们在无比纠结的同时,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早晚有一天,“内丘白瓷瓯”的史籍记载,会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得到印证。为此,他们风雨兼程、马不停蹄的加紧邢窑的搜寻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充分准备,1985年12月由国内十几名专家参加,在内丘县又一次召开了“邢窑鉴定会”。通过查看几百片瓷片标本及实物,尤其是一些带有各种款识的标本和资料,以及对几处窑址进行实地考察等,与会专家一致确认:“内丘是中国历史上唐代邢窑所在地”。

1988年制99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牵头,组成了“邢窑考古队”,队长先后由刘来成、王会民担任。经过对内丘、临城部分重点窑址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果。其中,透影白瓷、邢窑三彩的首次发现,极大丰富了邢窑的“想象空间”。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邢窑遗址”的名字也想当然的被列在其中,其定义是:“邢窑遗址,隋-五代,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至此,“邢窑解谜”工作初步告一段落。

三、关于“盈”字款

1、邢窑“盈”字款发现地的偶然与必然。 第一块“盈”字标本在西安大明宫遗址被发现,似乎是一种偶然。那么,第二块“盈”字标本在内丘的复出,也似乎不足称奇。然而,“盈”字款陆续在邢台老城区(1997年考古发掘)、内丘古城西关一带(2003年考古发掘),以及在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等地先后成批出现,无疑就揭示了一个历史的必然。

邢窑,以“盈”字款瓷器,与“大盈”、“翰林”“官”、“进奉”等款瓷器为主,构成了当年邢窑白瓷贡奉“百宝大盈库”“翰林院”等,宫廷、皇族、显贵等的铁证。邢窑是唐代御用系列贡品瓷器的首选,是唐代宫廷贡瓷中响当当的“大哥大”。

2、“盈”字的刻写方法。

邢窑“盈”字款的主要形制有:平底(平足或饼形足)无釉“湿刻款” ;玉璧底,釉上、釉下款;圈足,釉上、釉下款;玉璧底、圈足“后刻款”(砣刻款) 等多种形式。

3、西安出土的其它窑口“盈”字款瓷器。

除邢窑“盈”字款外,笔者还在西安藏友那里以及有关资料中,见到一些其它窑口的“盈”字款标本及图片。其中至少有越窑、巩县窑等邢窑以外的“盈”字款标本,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绝大多数为“后刻款”。

四、邢窑的定位与研究

我们探讨、发掘邢窑,学习、研究邢窑,应该对于一些看似简单和基本的问题,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例如何为“邢窑”?邢窑究竟在哪里?邢窑的烧造年代?

(一)关于“邢窑”

1、邢窑的烧造地:位于河北省境内,太行山东麓,汦河、李阳河流域的丘陵与平原交汇处,以内丘为核心的周边广大地区。包括内丘、临城、邢台、高邑等市县区在内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相关区域。只要它的烧造年代、品种、工艺等,基本要素和产品特性符合邢窑瓷器的主要标准,都是邢窑的烧造地,也是邢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邢窑白瓷:以内丘为核心的,以“盈”字为代表的,以供奉唐代宫廷及上流社会享用的,“类银类雪”的高档白瓷,就是邢窑。

3、邢窑家族:白釉瓷、绿釉瓷、黄釉瓷、酱釉瓷、褐釉瓷、黑釉瓷、白地绿彩瓷、三彩瓷、白地点彩(点褐釉或黑釉)瓷、白陶、施彩佛龛等的品种,使邢窑更加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4、邢窑烧造年代:根据现有资料表明,邢窑的烧造年代,大致为创烧于北朝(或许更早),隋代中期烧制成功白瓷,唐代使其发扬光大,达到顶峰,后经五代、北宋、金元,直到元末明初结束。

5、邢窑的器型品种:略、、、、、、

(二)邢窑的历史定位

陶瓷,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和璀璨耀眼的标志物之一,绝不辱历史使命。邢窑白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时代先锋和典范作用,更是当之无愧。(一致认可的是以下的前面2点。后5点,供讨论)

1、邢窑白瓷,首先创烧并使白瓷达到了历史的高度,一举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2、邢窑白瓷,为后来的青花及各种彩瓷的多彩纷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邢窑白瓷,隋代就开始使用三元配方,烧制出透影白瓷,这不能不说是陶瓷发展史上科学进步的里程碑。

4、有证据显示,匣钵装烧法为邢窑首创。窑工们并且充分组合、调动和发挥各种有利用因素,使窑温达到1380度至1400度以上。经科学测定,唐代邢瓷的物理性能,与现代世界制瓷业最先进的所谓“硬质瓷”烧成的物理性能十分接近。

5、罕见的组合式窑炉。几个窑炉环绕在一个工作场周围,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区。这种窑炉组合形式“国内罕见”(节能、省工、、、、)。

6、以“盈”字为代表的系列款识,作为供奉当朝的高档器物的标志(标识系列化)之一,是否也是值得纳入标识史学里程碑呢?

五、结束语

邢窑的伟大,不仅仅是最早创烧了白瓷,而且烧造出了当时最高档白瓷,更以开创和引领一个白瓷时代而傲视群雄。邢窑白瓷,釉色洁白如雪、轻薄如云、造型规整大气、叩之音翠悦耳。邢窑白瓷,不仅名声蜚声海内外,还实实在在为丰富全人类的物质、精神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随着邢窑发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邢窑的谜底一个个被揭开,但新的谜面却还在不断在增加,这就更加促使我们要不断的加倍学习、探索、研究。

瓷器窑口


说起窑,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发明了“穴窑”用来烧造陶器。商周时期,又出现了升焰式的圆窑和方窑,但当时的瓷器与陶器同窑烧造,并无专门的瓷窑,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即是同窑烧制。随着制瓷业的不断发展,瓷窑才逐渐从陶窑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烧造瓷器的窑炉。

按形制来分,窑炉有馒头窑(圆窑)、龙窑、阶级窑、葫芦形窑、蛋形窑等多种.其中的馒头窑与龙窑是最为常见的,且沿用时间较长,北方的平原地区多使用馒头窑,而南方的山区、半山区则多依山建造龙窑;下面就谈一下这几种形制的窑炉。

馒头窑又称“圆窑”,火膛与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而得名。馒头窑大约出现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北方地区流行的陶瓷窑炉形制,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馒头窑的特点是容易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由于它升温、降温都比较慢,烧成时间相对较长,且窑内温度前后、上下分布不够均匀,所以容易出次品。

龙窑又称长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多在30-80米之间,形似长龙,故称之龙窑。龙窑结构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龙窑逐渐增长,各朝的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进,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成若干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即所谓的“分室龙窑”。直至当今,南方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龙窑的特点是建筑方便,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很快,容易维持还原气氛,适合于焙烧胎体较薄、高温下釉黏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所以有人说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阶级窑出现于明福建德化窑,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它是以砖等材料依倾斜的山坡建筑,倾斜度在21度左右,由窑门、火膛、若干个室和烟囱等组成,各室依次相连,自下至底形成层层阶级,故称之“阶级窑”。它集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适合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含氧化钾成分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葫芦形窑是由龙窑发展而来的,对龙窑做了较大的改造,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烟囱等部分组成,适合烧制氧化钾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

蛋形窑出现于明末清初江西景德镇,由元明时期的葫芦窑发展演变而成,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部分组成。其结构合理,所需材料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烧造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多类品种瓷器可一次烧成;蛋形窑以柴做燃料,烧成时间短,产品质量好,它对于清景德镇瓷器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火焰走向,窑炉又分为直焰窑、倒焰窑、半倒焰窑、平焰窑等。

烧制瓷器的窑口,各省各地可谓数不胜数,历代名窑也是星罗棋布。北宋时期,出现了由官方营建、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称为“官窑”。其实早在五代十国吴越钱氏宫廷垄断越窑的部分生产,已经具有了官窑的性质,但尚未形成具体的概念。史上著名的官窑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设置的北宋官窑,南宋的修内司窑,明代的宣德窑、万历窑、成化窑,清代的康熙窑、雍正窑、乾隆窑等等。历代的官窑瓷器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官廷御用瓷,包括赐赍给功臣国戚的赏瓷;二是对外交往的礼品瓷;三是用于海外贸易的商品瓷。由于官窑工匠的工艺水平较高,还有专门的监督官员来监督生产,并且会将产生的次品严格销毁,所以官窑瓷器一般比较精致,且存世量较少。

相对宫廷兴办的官窑而言,民间的瓷窑即称民窑,历代绝大多数的瓷窑皆数此类,民间的众多瓷窑中,以一个窑口为代表,产品的胎釉成分、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一批瓷窑,往往被划分为一个窑系。窑系形成于民间制瓷业空前繁荣的宋代,元代继续发展。重要的如宋代八大窑系。各窑系产品多以一个品种为主,如定窑的白瓷、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瓷、耀州窑系的刻花青瓷、龙泉窑系的青瓷等,但有时也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产品。相对于官窑产品必须代表皇家意愿,反映统治阶级心理需求的限制,民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题材更加自由、丰富。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这时出现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窑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是我国陶瓷史上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瓷窑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较为均衡,窑址遍及全国,名窑星罗棋布,如上面提到的宋代八大窑系,就是南北方各有四大窑系,而宋以后制瓷业的发展则出现了倾斜,由于战争的原因北方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制瓷业随之衰落,瓷业的重心南移,许多窑工南迁。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在原有的雄厚制瓷技术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终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名扬天下的“瓷都”。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制瓷产区分布广泛,由于各窑分布的区域不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有差异,不同的制瓷原料制约着各窑的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使各窑产品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准确鉴别古瓷产地及其真伪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