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回流文物 爱国心陷阱?漂白非法身份?

估价800美元至1200美元的民国时期“蓝釉描金印花粉彩开光壶”最终成交价高达1800万美元。

乾隆玉玺“八徵耄念之宝”被伦敦苏富比以人民币4000万元拍出,却被行家认为是赝品。

马首铜像拍出惊人的6900万元高价,是“爱国式竞买”极端例子。

中国买家在国际上频频出手

天价艺术品却被行家定为赝品

在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生产下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越来越多的资金将艺术品价格推上了高峰。其中,来自中国的买家成为夺目的力量。然而在热闹的国际市场上,却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景象:一方面,中国买家的频频出手让不少流落到海外的文物精品重回国内;另一方面,一些叫出天价的艺术品,却被许多行家认为是赝品,或者是远远脱离了其实际价值的作品,说是落入了“爱国主义的陷阱”。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活跃在海外艺术品市场中的中国买家和中国文物的这种古怪关系?

一千美元估价拍出近两千万

外国买家惊呼“中国人疯了”

纽约苏富比3月22日推出“戴润斋清宫瓷器工艺品珍藏”专拍,拍卖320组共约600多件宋元明清及民国时代瓷器及其他古董,一件民国时期的“蓝釉描金印花粉彩开光壶”,原本估价800美元至1200美元,经过拉锯战式的热烈竞投,以160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1800万美元,创造民国瓷器全球最高拍卖纪录;另一件编号119的民国粉彩瓶,估价6000美元至8000美元,也拍出131.45万美元的高价。据现场观拍的人士称,当天场内约90%都是亚洲面孔,其中又以中国内地人士为多,气氛也是异常热烈。有外国买家惊呼:“中国人疯了”。

那么这两件作品是否真的值那么多钱?恐怕未必。这从拍卖行开出的不过6000~8000美元的估价中便可以看出。1800万身价的那件瓷瓶,甚至连苏富比都对其出处不甚清楚,仅仅谨慎地标明“类属民国”,而且中文名称也多少有些含糊——“描金印花粉彩开光壶”。此件瓷器的状态报告说,瓶身与底足断开又粘合上,瓶口及耳朵鎏金部分有些磨损。品相并不精良。

如果将目光投到更早些的2009年11月,乾隆玉玺“八徵耄念之宝”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拍出。但随后便有中国文物专家出面称,这件作品不过是仿品。

对于中国买家在欧美市场上的突出表现,有国外媒体称:“藏品的品质,或者品质的缺乏,被完全忽略。为皇帝特制的艺术品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现在,始终酷爱宫廷物品的中国人视之为国家特征的崇高标志。”而马未都也有如是的评价:“全体买家都以捡漏的心态奔赴战场,捡漏于是成了堵漏,堵漏于是成了壮举,因此震惊世界。”

有藏家向记者表示,经由拍卖行拍出的艺术品,即使其真假存在疑问,多数情况下仍可以被认为是市场认可了的,因此具有继续流通下去的资格。而上一次拍卖的价格,也会变成下一次拍卖的参照和起点。这里面存在着偏离市场规律的可能,因此那些让人“看不明白”的成交价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为经济利益

也可能暗藏猫腻

对于中国买家的疯狂表现,有国外媒体称之为中国“民族主义的狂热”。但一些人士认为并非如此。追索圆明园流失铜兽首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相较于大家强调的“爱国主义”,更多的买家到国外去买东西只不过是出于经济目的,“这两者之间不能画等号”。

刘洋说,这种大规模到海外去收购文物的情况,是依托于中国市场的变化的。鉴于目前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不明确,艺术品投资作为保值增值的手段,在过去十多年中可以取得每年约20%左右的不错回报。中国人口基数大,富裕人士数量就大,他们进入之后,就搅热了市场。

同时,国内艺术品市场还在培育期,并不完善,赝品较多,部分专家的鉴赏能力也存在问题,因此很多买家到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到更加强调资质、看重信用的拍卖行中去收购文物,以求得相对较为安全的投资品。

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海外回流”文物存在猫腻。比如对于一些价值并不高的文物,通过先让其流出,然后再高价竞买回来,人为拉升了其价格。还有一些近年经由非法途径流出的文物,经过境外“藏家”、拍卖行等几轮过手的“漂白”,就可以以“流传有序”的面目重新回到国内,堂而皇之地进入流通市场。这与人们理解中的“爱国主义”不啻天渊之别。

“马首”拍卖幕后团队曝光

警惕国际炒家疯狂拉升

近年曾经屡次掀起波澜的“圆明园兽首”事件是“爱国式竞买”的一个极端例子。在其中的马首铜像拍出惊人的6900万元高价后,媒体和网络上掀起了挖掘其幕后操作团队的热潮,包括著名艺术品经纪人、台北寒舍艺术中心董事长王定乾等都被列入裹挟国人爱国心,炒作兽首的怀疑人对象。有激愤者还进一步认为,存在着一个沟通境外中国文物收藏者和国际炒家、掮客、“托儿”等在内的网络,用“流失文物”将中国人绑架在“爱国主义的火堆”上烧烤。

在兽首事件发酵的几年中,一组据称是中国文物学会统计的数据被广为引用:因战乱等原因,中国流失海外达国家博物馆一二级馆藏标准的文物不下百万件,其中“国宝级”的精品达数十万件,至少分布在47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者手中。欧洲的中国文物收藏以英国为最,仅大英博物馆就藏有汉代玉雕驭龙、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南北朝陶猎鹰坐俑、敦煌书画等。法国枫丹白露宫内中国馆藏有众多1860年英法联军劫自圆明园的文物,且均为无价珍品。

毋庸置疑,大批有价值的中国文物多年流散海外,是中国收藏界挥之不去的遗憾。但是对于流失文物也不能一概而论。除了众多因战乱、走私、盗卖等渠道流出国境的文物,还有很多境外文物是通过几十个世纪以来正常的贸易途径,或者合法的文物流通途径出去的。有专家指出,在国际艺术品流通的大市场中,仅凭“爱国心”而分不清目标,可能会好心办了坏事,让国际炒家有疯狂拉价的机会。

记者也观察到,近两年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虽然也多次出现“疑似”劫掠文物,比如多枚属于乾隆的玺印,但在媒体和社会上并没有如同之前的圆明园兽首事件一般掀起激烈的反弹。人们逐渐愿意采取更为冷静的方式,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精选阅读

明清外销瓷回流火热升温


考古发掘证明,中国陶瓷外销至迟始于唐代,当时是作为特产随丝绸输往国外的。在今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巴林、约旦、叙利亚、苏丹、埃及、坦桑尼亚等国都出土了中国唐、五代时期的陶瓷标本,品种有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长沙窑瓷器、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窑瓷器等。长沙窑就是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瓷窑。

宋、元时期

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加强,中国陶瓷的外销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特别是在广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后,大批外销瓷从这些港口启运,沿着唐、五代时期开辟的航道,源源不断地运往亚洲、非洲各国,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发现居多,埃及和伊朗出土的数量也很可观。宋、元时期的外销瓷以龙泉窑系青瓷为主,其次是景德镇窑系青白瓷,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瓷也大量用于外销,另有磁州窑系、耀州窑系、建窑系瓷器及福建、广东沿海专烧外销瓷的瓷器。

明清

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瓷器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永乐、宣德时期,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外销瓷不但大量输出到亚洲、非洲各国,而且自明代晚期开始倾销欧洲诸国。明中叶以后,有不少外国商人到中国收购、订制中国瓷器,而且数量都非常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运到荷兰的瓷器最多一年(1639年)竟达366000件。清代鸦片战争以前,外销瓷的主要市场有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和欧洲,特别是欧洲市场。18世纪前期,欧洲的英、法、荷兰、丹麦、瑞典等国被允许在广州设置贸易机构,使中国瓷器在欧洲的销售量达到历史上的高峰。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载,每年仅巴达维亚一地远往欧洲的瓷器就达300万件之多,如果再加上其他国家及中国商人直接运往欧洲的瓷器,其数量之巨是可想而知的。明、清时期的外销瓷主要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和釉上彩瓷。许多瓷器的装饰图案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画工精心摹绘的,题材大致包括纹章(又称徽章)、人物故事、船舶及码头风景、动物花卉、鱼草、博古等纹饰。在广州生产的“广彩”瓷即属于这一类。

19世纪20年代以后

由于日本和欧洲瓷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而造成社会动乱,中国瓷业生产每况愈下,瓷器的外销也就衰落了。中国古代陶瓷对外贸易的海上运输路线,被当代考古学家称为“陶瓷之路”。中国陶瓷运往世界各地后,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自唐代以来,各国陶瓷工匠竞相仿制,并生产出各具民族风格的陶瓷制品,从而推动了世界陶瓷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瓷上隐约帝王心


如果说康熙青花是瓷中水墨,那么清三代珐琅彩可谓是瓷上工笔,其画工之精美简直不可思议,楼台水榭一丝不苟,飞禽走兽可察秋毫。

珐琅彩瓷器创烧于康熙晚期,盛行于雍正乾隆年间,系“庶民不得一窥”的御用品,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被誉为绝版的宫廷艺术瑰宝。它的制作过程非常特别,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顶级原料制成素胎送清宫造办处,再由宫廷画师绘上珐琅纹饰二次入窑烧成,所绘纹饰由如意馆草拟后必经皇帝钦定。由此可见,每一件珐琅彩瓷都蕴含着当朝皇帝的审美情趣。雍正喜淡雅,故雍正器清新隽永;乾隆重华贵,故乾隆器雍荣繁缛。

让我们先看看乾隆一朝的珐琅彩器,它们往往镀金边,多满工,甚至采用轧道工艺,不肯留下一点的空白。我有一对乾隆珐琅彩瓷碗,以松竹梅为纹。若是雍正的岁寒三友,或梅枝过墙,或疏影横斜,数枝数叶尽得风流;而此乾隆碗的装饰就繁杂了许多,不见了“疏可走马”,皆是“密不透风”。花朵成团,松针稠密,碗口碗底添够了繁纹后再镀一层金色,华丽有余而空灵不足。

“本自心源,想成形迹”。一对小碗便可窥见这位“十全老人”的秉性,他是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人,非得把事儿做足做满不可。乾隆一生六次南巡,十大武功,还留下了四万两千首诗作,仅写玉器的就达八百多首,太平皇帝多多益善,好大喜功。

看过了乾隆瓷再看雍正器,你会觉得自己仿佛从一个热闹的街市突然拐进了谁家幽静的后园,小桥流水,云淡风清。我收藏的另一件珐琅彩瓷是只雍正单色珐琅小碗,冰清玉洁,把玩掌间不能盈握。它以一色蓝料绘出一道山水通景:咫幅千里,山高水远,无限江山。“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桑边”,这是画面留白处的题诗。既有王者之风,又见禅家趣味。

珐琅彩本是极尽华美之色,五彩缤纷,而雍正帝居然单爱蓝彩,独僻蹊径以素色入画,淡雅恰似成化青花,创下空前绝后之举。

一代天子,其心焉能如此清幽恬静,这是一个始终困扰我的难解之谜。近日,偶然读到他的《御选语录总序》,总算恍然大悟。

“夫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消殒,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彻底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为初步破参,前后断者。破本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十方虚空,乃至色声香味触法尽是本分,皆是菩提,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境智融通,色空无碍,获大自在,常住不动,是则名为透重关,名为大死大活者。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暗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体斯用斯,无生故长生,无灭故不灭,如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方能踏末后一关。虽云透三关,而实无透者,不过如来如是,我亦如是。”

在这里,雍正讲的是参禅透三关之理,从中我们多少可以感受到他那宁静空灵的心境,明白其别样情趣之由来。原来,雍正皇帝还是一个心若止水的禅者!

品雍正珐琅如阅汉魏笔墨,迹简而意澹;玩乾隆珐琅似展盛唐丹青,雍荣而瑰丽。此为艺术的蜕变,抑或精神的异化?瓷器上隐约着两颗不同的帝王之心。

锔瓷,从中国到海外


锔,南朝梁顾野王《玉篇》释云:“以铁缚物。”锔的方法是:先将金属条两头敲尖,弯曲成钉脚,做成锔钉,再用来钩合物件,使其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锔合工艺在古代广泛运用于器物制作、建筑、造船等多种行业。锔的技术最早产生于何时,已难考证,但至少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

最早提及锔瓷技术的要数李时珍

锔瓷出现得比较晚,应该是工匠受到古老锔合工艺的启发而发明。所谓锔瓷,就是用金属钉(即锔钉)将破裂的瓷器进行加固和修复,以便继续使用。其方法是:先用金刚钻在瓷面裂缝两侧等距离相对应处各钻一个浅眼,然后将预先做好的近似订书针那样的锔钉的两脚分别敲进两个眼中,把碎裂部分钩住拉紧;视破损情况决定锔几个钉,锔好后再在锔钉空隙处抹上用糯米汁与石灰粉(或用鸡蛋清与白瓷粉)调制成的白泥,等干透后即可使用。锔好的瓷器无论装冷水还是热汤,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由于古代文献向来忽视对于手工技艺的记载,有关锔瓷的文献记录更少,故我们很难考证锔瓷最早起源于何时。事实上,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过宋元锔瓷的实物。

国内文献最早提及锔瓷技术的要数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编写完成的《本草纲目》。该书在介绍“金刚石”时说:“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李时珍说的补瓷应即锔瓷无疑。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钻头是锔瓷工具上不可缺少的关键部件。

海外最早接触到中国锔瓷实物的应是日本人。根据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著名儒学家伊藤东涯在1727年(相当于清雍正五年)所著的《蚂蝗绊茶瓯记》中记载:日本室町时代(1336~1573年)的足利义政收藏有一件南宋龙泉瓷碗,不小心摔碎了,就请人拿着这个碗到中国来,想找一只相似的,却没有买到,于是只能请中国锔瓷匠用铁钉将那只破碗锔好后带回日本。由于锔钉排列的形状近似一条弯曲的蚂蝗牢牢吸附在碗上,所以日本人称锔瓷工艺为“蚂蝗绊”。足利义政的生活年代相当于我国明代正统至成化年间,也即明代早期,而国内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锔瓷实物也是明代早期的瓷器,因此,将锔瓷技术发明的时间锁定在明初较为合理。此项技术诞生后,便很快在中国民间广为流行,世代传承,被称为360行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从明初算起,锔艺流传了500多年。

损坏瓷器不舍丢弃,锔补应运而生

锔瓷的产生,应与景德镇高岭土瓷器在中国民间的普及有关。早期的民间日用瓷器由众多地方窑口烧造,一般在当地销售,成本相对较低,价格便宜,故损坏后丢弃也不觉可惜;而朝廷、官僚以及富户使用的精细瓷器,如果损坏了,又不屑于做修补。到了明代,采用高岭土烧制的瓷器胎白釉润,行销全国,广受百姓喜爱。因其材料成本加上运输成本比一般地方窑口的瓷器价格要贵不少,老百姓比较节俭,不小心损坏了,不舍得丢弃,自然会产生修补的念头。于是锔补便应运而生。

17世纪初,欧洲人才了解到锔瓷这项技艺。这要归功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在《中国见闻札记》中对锔瓷有这样的记载:“锔补修复后的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开裂,而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按,利玛窦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到达中国,后定居下来,直到万历三十八年去世。他的《中国见闻札记》应该成书于17世纪初。文中“用铜丝熔合”一语如果不是翻译不准确,那就是利玛窦对锔瓷工艺不太了解而致误。锔瓷是用锔钉咬合碎瓷,而非“熔合”。

欧洲锔瓷修复技术至少延续了300年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掌握着锔瓷技艺。起初我也这么认为,但后来改变了看法。近些年来,我在收藏外销瓷时意外发现,一些从海外回流的伤残外销瓷器上竟然也有锔钉,其形状明显不同于我以前所见国内瓷器上的锔钉。于是我思索:如果这些外销瓷在中国已受损,就不可能锔好后再出口;如果是卖到欧洲后再受损,也不太可能再漂洋过海拿回中国锔补,因为那时海运的成本太高了。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些伤残的外销瓷应该是由欧洲工匠锔补的。

据我了解,由欧洲匠人锔补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外销瓷是明万历中期(17世纪初)中国出口欧洲的克拉克瓷。而同时期,利玛窦还在自己的书里惊叹中国锔瓷技术之高超,显然当时欧洲还不知道中国有锔瓷术,上述克拉克瓷自然是后世锔补的。那么,欧洲是什么时候引进中国锔瓷技术的呢?

我想这与中国瓷器大量销往海外,在欧洲民间普及有关。最初中国瓷器是欧洲各国皇室和贵族购买,他们一般不会将已经损坏了的盘碗等实用器皿修复后再继续使用。18世纪前期,清政府允许英、法、荷兰、瑞典、丹麦等国在广州设置贸易机构,大量欧洲商船源源不断地将中国瓷器运往欧洲,使得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猛增,价格随之大大降低,在欧洲越来越平民化。到了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外销瓷已基本普及于欧洲平民家庭。而平民家庭购买了相对昂贵的中国瓷器,不小心碰坏了不舍得丢弃,必然会想到修补。因为有需求,故促使欧洲匠人引进中国锔瓷的技艺。我推测,锔瓷技术传入欧洲应在18世纪晚期,相当于乾隆末年。锔瓷技艺后来也被用来修补欧洲制造的瓷器。欧洲的锔瓷修复技术至少延续了300年,大约在20世纪上半叶消逝。或许因为欧洲锔瓷在当时习以为常,消失后又无人再提及,故这段历史竟渐渐被遗忘了。

我见过的欧洲锔补瓷多为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的外销瓷。仔细观察这些瓷器后,我感叹外国工匠锔艺之高超丝毫不亚于中国锔瓷匠,甚至有些锔补技术的美观程度还超过中国民间某些普通锔补瓷。稍稍不足的是,欧洲锔补瓷往往锔钉脚敲进钻孔后,尚留有部分空隙,需用白泥填塞。而中国锔补瓷的钉脚因上宽下尖,故敲入钻孔后,大多与钉孔严丝合缝,几乎找不出空隙,以致锔钉一旦敲进去,就再也拔不出来,硬拔的话要么钉脚折断,要么造成钉孔周围的瓷面碎裂。

根据锔钉形状判断它曾经在哪里修复

欧洲锔补瓷与中国锔补瓷的区别主要在于锔钉的材料和形状。中国锔钉材料主要为铁和铜,民间以用铁居多。而欧洲锔钉的材料则主要为铜。同样是铜锔钉,两者所含的金属成分有异,表现在中国铜锔钉锈蚀较严重,而欧洲锔钉锈蚀很轻微。至于锔钉的形状,两者差异更明显,中国锔钉均被敲扁,大致呈菱形,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窄变细,且有两钉合并形成一组一组的钉法;欧洲锔钉则多用铜丝,微微敲扁或不敲扁,铜丝形状仍在,外露的锔钉基本一样粗细,也未见有两个锔钉合并在一起的钉法。之所以造成锔钉形状的差异,应与制作锔钉的工艺不同有关。中国的锔瓷匠都挑着炉子,当场对锔钉进行热加工,容易敲得很扁,从而使锔钉紧贴瓷面;而欧洲锔钉可能采用的是冷加工,铜丝基本保持原形。另外,所见不少欧洲锔补瓷的锔钉部分都涂有白漆,可能是为了美观;而中国锔补瓷的锔钉是不做任何修饰的。

如果掌握了以上所述洋锔瓷的特点,就能从某件瓷器上的锔钉形状来判断它曾经是在哪里修复的。比如北京中汉拍卖公司于2011年秋季曾拍卖过一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大罐,此件拍品原藏家购自伊朗,罐体残裂严重,浑身布满锔钉,锔艺高超。根据锔钉的形状,大致可以推断此罐曾经在欧洲锔补修复。

寻觅那些流失海外的单色釉珍瓷


坐在从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回上海的飞机上,心里却仍然惦念着那些如珍珠断线般散落在国外古董堆里的中国古陶瓷,虽然它们的乳名还叫china,可早已炫如窗外时暗时明的星星,在人家的星空下闪烁,但愿它们能早点回家。还是第一次来参加已办了二十五届的世界古董博览会(TEFAF),展会的隆重和展厅的精致充分显示出世界各国人民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刚踏进展厅就身陷其中却宛若华丽之梦境。尤其是展会上那道单色釉的光芒吸引了很多中国的参观者,更让我诧异的是居然还有那么多老外围着这些高古瓷,费劲却可爱地说着:“唐代、宋代……定窑、湖田窑……”高古瓷,乍看平淡如水的单色釉,多少年来都是收藏家眼中最绚丽的色彩,是许多人倾囊终身而追求的永恒光芒,它在纷扰的斑斓世界里,以它最独特的色彩,从远古闪耀到当代。那神秘莫测的珍稀官窑,那变化万千的纯朴民窑,仿若蜿蜒的不肯离去的历史长河,久久围绕在现代人的身旁,让你感受博大精深的同时,更让你感受太平盛世收藏人的幸福和满足。三年多来我收藏的分明是历史的标识和记忆,让自己无法不以虔诚的心去捧、去品……从西周、春秋、战国、两汉的原始青瓷,到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代的六朝青瓷;从唐代的北白南青,到宋代各大窑口的极致精品,乃至延伸至金元时期的各类瓷器,一步步将高古瓷的生命之春推向高潮,收藏知识有限的我无法用言语将它们的好有序地一一道出,只能支离破碎地将我对它们的美的理解娓娓道来。湖田窑,好听的名字,它是景德镇瓷的鼻祖,更是宋代人的骄傲,一声怆然的呼唤,就将中国以china的名义传得好远,那薄如纸、声如磬的赞美说的是你吗?小巧精美的荷叶粉盒啊,你让我想起《韩熙载夜宴图》中美女们出场前涂脂抹粉的场景。无论是娃娃壶身的精美,还是温酒壶身的饱满,都展示着宋代人生活的精致和内涵。瞧,一对小小的雕塑竟带给我无比的神韵和几多的佛教知识,文殊骑狮,普贤骑象,一个是来自远古五台山的智慧,一个是来自远古峨眉山的力量,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古董,它们承载佛教的那份神韵随单色釉的光芒传至千秋万代。五代东窑温酒壶,是我收藏的骄傲,它曾是一场老窑百壶展会上的佼佼者,它周身饱满的高浮雕牡丹花,向人们展示了宋代人的富足和高贵。生活在江南的我原来对西北人总有几许的陌生感,一把酒壶却完全让我领略到北方人不仅有的粗犷和同样拥有的细腻,好感激缘分,展主居然同意将此份美轮美奂转让给我让它陪伴我身旁。每当藏友相聚,它总会被我虔诚地捧出,并变成我们不老的话题,谈它那神奇的美,谈它那出奇的极致,和被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评为“国宝奖”的佳话。一经进入单色釉的世界,就宛若进入万花筒的世界,不知深浅却深陷其中,我无法像很多大收藏家那样把祖国几千年的历史用一道单色釉串成一串美丽的珠链,我只能捧起我收藏不多的心爱,去和历史对话,去和历史相拥。龙泉,以它妖娆的浓郁走过宋元明,十六世纪的浪漫之都巴黎遇上漂洋过海的中国龙泉曾情不自禁地喊出“雪拉同”的呼声,那是一部著名舞剧的男主角的名字,因那釉色如他的华服一样流青滴翠,从此Celadon就成了中国青瓷的代名词。小水盂、鬲式炉、琮式瓶,以及各类雕塑都那样给人圆润细腻的感受,友人曾指导我收过一个南宋龙泉窑碗,莲花瓣,粉青色,釉开片,再烫的水注入,捧在手中也是温润,神奇唯美!有人说它很像官窑,有人说不到官,无所谓,因为它在我心中已是最好的。五十知天命的我同时还幸运地知晓了高古瓷,那一道美丽的单色釉如晚霞般把我心照耀,随着那道永恒的光芒,我深深眷恋祖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热爱那历史文化的璀璨。

《华豫之门》品鉴青花瓷前身 藏品回流也需谨慎


红绿彩狮形枕

罗盘

在收藏市场,很多人一听到“回流”二字,立马就觉得一定是真藏品,一定是好藏品,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本周四晚22:05,河南卫视《华豫之门》节目现场针对海外回流现象引发热议,且看专家教你如何火眼金睛揭开“假回流”的面具。青花瓷蜚声海内外,你知道它的前身是什么吗?本期《华豫之门》邀您一起品鉴。

盛世收藏“回流”难挡真假回流现原形

近几年,藏品回流现象日渐火热,有大量流散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陆续“回流”到国内的各级、各类艺术品市场中进行交易。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处于高速上升期,大多数投资者的经验不足,鉴定能力有限,而且“水往低处流,货向高价走”,中国市场逐渐成为海外“回流”文物艺术品的理想销售地。

宋长刚,一位在日本岐阜拥有五家中式餐馆的东北人。他带来了自己一年内收藏的三件中式瓷器,均带有日式的包装盒和包装带。宋先生说,自己其实并不懂收藏,近些年手头有了些积蓄,身在国外思念故乡,在日本看到这些老式的中国瓷器,就萌生了带回国内的想法。如果藏品是真的,也算是为中国的藏品回流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像宋长刚这样饱含一腔赤子心的藏友大有人在,那么,海外回流现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金代珍贵红绿彩狮形枕现身《华豫之门》

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之一,青花瓷为世人所熟悉,但是你了解它的前身红绿彩吗?釉上彩的萌芽——红绿彩,这种宋、金时代新创烧的瓷中珍品,开创了在瓷釉上进行彩绘装饰的新方法,直接影响到明清五彩、斗彩、粉彩乃至珐琅彩的创制,为之开创了先河,打下了基础。这么难得一见的藏品,让现场的专家和观众们都惊叹连连。持宝人陈豫今年已经五十出头了,依然精神矍铄,说起自己的藏品就笑得合不拢嘴。原来,这是当年谈恋爱的时候,老公送给自己的,二十多年过去了仍旧精心保存。说起这个狮形枕还闹了一个笑话,因为自己属虎,所以老公就把它当做虎形枕送给了陈豫。用专家徐鸿老师的话就是:“你老公是一个文物鉴定家,但不是一个动物学家,他把狮形枕和虎形枕搞混了。”这也难怪,古时候瓷器的器型都是“象形”的,换个时髦的词儿就是仿生。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不妨碍他们夫妇俩的深厚感情。

本期《华豫之门》,还有很多珍奇的藏品。规矩镜的三种叫法你了解吗?更有《茶花女》的翻译者林纾的书画作品,指南针的鼻祖罗盘等藏品为您细细品读。

探寻故宫哥窑文物的身世之谜


连日来,一件宋代哥窑瓷器在故宫被人为损坏一事在网上迅速传播,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件哥窑为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从经济价值来讲这件文物价值连城,更令人称奇的是笼罩在神秘光环下的身世之谜,引起人们无限的追问和猜想。

什么是哥窑?

哥窑一直是陶瓷史上的一个谜,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虽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台湾故宫博物院等都收藏有哥窑实物,但由于哥窑不仅未见于宋人的记载,也未发现有窑址,因此难以用考古所得的资料与传世哥窑相互印证。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拨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纹片多为黑色,俗称“金丝铁线”。按颜色分有: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 

属于青瓷系的哥窑器,以釉色取胜。鉴定哥窑瓷主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等方面着眼。哥窑器在胎骨、瓷釉、造型等方面均似宋官窑,胎质呈黑色,细腻、坚实。

60年代时,浙江省文物考古单位曾对龙泉大窑等几处窑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不少黑胎片纹青瓷,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瓷。但与另一部分传世的哥窑器物相对照,这二种哥窑的造型、胎色、釉面和纹片均有不同之处。为此,文物界将这些原藏于宫廷、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流散于民间和国外的这类哥窑器称之为“传世哥窑”。

哥窑作品主要是陈设瓷,多仿古铜器形制传说哥哥技高一筹,烧出了“紫口铁足”的青瓷,销路很好。弟弟顿生妒意,就抓了一把黏土搁在釉缸里。哥哥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瓷器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后来,他把浓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炭黑水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金丝铁线”在这不经意中形成了。

实际上,,如贯耳瓶、兽耳炉、鼎式炉、葵口碗等。哥窑胎子非常坚密,呈深紫灰色,灰色或土黄色曰釉色较多,有粉青、灰青、米黄等。施釉较薄,温润似玉,器表有一层不是很亮的酥油光,并有较大的黑色及较小的黄色开片,俗称金丝铁线。轻轻敲击哥窑的瓷胎,没有一般瓷胎的金石声,而是近于破碎的“噗噗”声。

哥窑的来历是什么?

相传为南宋时章氏兄弟所创,分别为“哥窑”及“弟窑”(弟窑又称龙泉窑)。 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

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哥哥的烧造技术比弟弟高明,招致弟弟的嫉恨。为破坏哥哥的声誉,弟弟就偷偷地在哥哥配好的釉料中添加了许多草木灰,而哥哥全无察觉。烧好后开窑一看,瓷器釉全裂开了,裂得很有趣味,有的像冰裂纹,有的像鱼仔纹,还有的像蟹爪纹。心地善良的哥哥见此情景惊呆了,怎么办呢芽只好拿到市场去处理,没想到一到市场,人们对这种带有裂纹的青釉瓷产生极大兴趣,一抢而空,于是哥窑便由此而闻名天下。而弟弟仍烧造青釉瓷器,质量总是略逊于哥哥一筹,人们称其为弟窑。然而,现在虽有流传下来的哥窑产品,但哥窑窑址却至今未能确定,成了一个谜。

哥窑瓷器为何珍贵?

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是最富神秘感的一个,窑址至今不明。有人说它的窑址在杭州,有人说在河南,有人说在景德镇,还有人说在龙泉,但就是没有挖出真正的窑址来。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今浙江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章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

哥窑的神秘还在于它的“金丝铁线”。“金丝”是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铁线”是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金丝铁线在古代还叫“文武片”,指的是开片的大小。在烧造中,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瓷器出窑以后,釉就会开裂。如果你们看过出窑,就会觉得非常神奇。瓷器刚一出窑,釉面炸裂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哥窑瓷器能够呈现“金丝铁线”,原因就是它的釉面要炸裂两年。当瓷器出窑冷却以后,过去直接放到炭黑水里,现在直接搁进墨汁里,拿出来以后,瓷器就形成大块的黑开片,非常清晰。那些细小的开片,由于间隙过小,颜色进不去。搁在那里时间长了,气体进去以后,会氧化成黄色。可以说,“金丝铁线”是时间造成的。

“金丝铁线”的说法始于清代。《处州府志》中载:“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圾碎,亦冠绝当世。”这表明,哥窑的工艺,已经由原来的无法控制,到能够主动控制,成为制作者的主观追求。

哥窑表面的纹片本来是瓷器烧制过程中的缺陷,但这种缺陷被文人赋予了美感,成了典型的缺陷美,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被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

马未都回应说:“哥窑存世稀少是事实,但不至于到只有几件的地步,据我了解,全世界几百件还是有的。如果从经济价值角度来说,苏富比2010年5月在伦敦拍过一件哥窑瓷器,100万英磅,同年秋天苏富比在纽约拍的另外一件哥窑瓷器是176万美元,近年最贵的有成交记录的价格大约是300多万美元。当然,故宫的东西肯定要更珍贵,不能以价格为绝对标准。”

如何鉴定哥窑?

哥窑瓷器的名贵吸引了无数仿造者,从明代开始就有大量的仿品,到清代,仿品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了顶峰。据说到目前为止,传世哥窑瓷器的三个特征还不能仿制。一是瓷器釉面不光亮,有一层酥光,看上去好像器物釉面出汗。二是瓷器上的“金丝”和“铁线”各自形成一个网,两网又重叠又互不相干。三是器物底足有铁锈红颜色,还有近千年岁月氧化的自然包浆。

让沉睡的陶瓷文物醒过来


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关键看这个城市有没有历史感。

当一个城市开始爱恋自己的往事,说明这个城市开始有了历史感。博物馆发挥着锻造历史、讲述历史、书写历史,培养民众历史感的重任,但遍观国内博物馆,大都停留在文物“孤芳自赏”阶段,如何让沉睡的文物“说话”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放骨灰的宋代魂瓶精美别致

但问及为什么不去博物馆一睹实物时,已有近10年收藏史的黄先生表示,“通柜、实物加说明牌的展览方式,难以诠释展品的内在美,因而难以吸引生活在信息时代的观众。”

刘志泽对历史颇感兴趣,喜欢到全国各地旅游,感受文化氛围,他曾看过关于省博有三件“国宝”的报道,这次专程来“一睹芳容”,但看后有点失望,刘老师说,“看后没留下什么印象,就拿亓北古剑来说,除了剑的特征介绍,其他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是不知道。”

他认为,文化遗产就是人类的记忆,是可以唤起相关记忆的,如果不能,那保护就失败了。他认为,不同的历史遗迹会唤起人们的不同记忆,所以保护就要保留住个性,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投了钱,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此次参观更让他感到迷惑的是,墙上宣传画亓北古英文是“QIbeigu”,而实物说明的却是“QIbaigu”。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这就要求运用多媒体展示、场景再现、幻影成像等技术手段,下一步将继续在此基础上,拓展领域,吸引更多的人气,不仅仅是让游客知道省博的丰富的馆藏,更吸纳周边城镇的居民来了解海南历史,利用接外展方式丰富馆藏,扩大文物的影响,同时进行文物礼品开发,对讲解人员进行培训,丰富讲解人员的历史知识,通过讲解人员的精彩讲解和科技手段,让沉睡的文物“醒来”。

遗址文物体现当时社会景象


与西大街富丽堂皇的仿古商业建筑群相得益彰的是,宋元明清时的西大街同样是一幅清明上河图的景象。截至昨天,西大街自去年8月以来已经发掘了436口古井,出土数千件珍贵宋瓷、金三彩、钱币、陶罐、铁器以及建筑构件、铜饰。历朝历代官署、寺院、商号基址也陆续展现。

一进入西安文物考古所城市考古抢救清理工作人员办公室,记者就被一件高20厘米的漂亮瓷罐吸引住了,只见它茶叶末釉上散射着淡淡光泽,手一摸光滑透凉,瓷罐花纹清晰浑然无伤,系珍品宋瓷。一件元代水波莲纹瓷碗,碗径16厘米,釉色润绿。一件金代三彩碟,碟正面抹胎彩绘的折枝菊花,颜色艳丽夺目,枝叶摇曳繁茂。一件金代交枝牡丹瓷盘犹如一朵墨绿色牡丹般高雅。再来看看一件宋代花口白瓷碟,碟四沿有花纹,釉色极其洁白。一件别致的唐代花口钵,式样不俗。另一件刻花宋碗,其表面折枝花卉舒展自然。考古专家张全民自豪地说,这些瓷器制作工艺细腻,釉色多为茶叶末色,瓷壁匀薄,表面花瓣枝叶逼真;这些瓷器执于手掌,轻盈;晾于光下,柔和,其完整传承下来实在难得。

除了发掘,张全民给记者展示了一件追回的西大街出土六曲花口碗,碗面刻花,釉色莹润,尤其碗口六曲成莲花状,碗制作之精湛堪称瓷器艺术杰作。

大量的其他生活器物也陆续重见天日。一件高30厘米的双耳罐,为市井之民盛油盐米醋之用。陶瓷台灯,今添油仍可发光。城市商业贸易离不开钱币,西大街一带出土钱币有汉五铢、唐开元通宝及宋元明清铜币,其中一口井中的钱币达15斤重。

西大街出土的众多文物,专家们说对于研究我国城市发展和贸易居民生活很有历史、自然价值。西大街留下的大量古井都是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表明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西安(长安)城地下水位离地面较浅,到了民国及当代地下水位就大大下降了。井内大量的瓷器产自耀州、邢、钧、定、官等历史名窑,说明西安城自定国都以来一直为商业鼎盛人文繁华之地。大量现实生活器物真切地反映了西安城古代居民的饮食起居情形,如瓷器有小灯碗、高足瓷杯、单系瓷罐;装饰品有木梳、骨簪;日常用具有汲水器、台灯、瓷枕;小孩物品有土弹丸、陶瓷玩具。有意思的是,钟楼附近出土的瓷片尤其多,证明钟楼附近是宋元明清西安城的中央商业区。

历史资源让专家们激动也让他们担忧,极个别社会闲散人员屡屡干扰西大街考古发掘,他们偷挖文物上市交易,西安各大古玩市场上轻易就能觅出西大街出土的宋元瓷器及其它物品。另外,西大街上的宋元明清官署、寺院、民居、商号基址不时呈现在考古人员面前,有的距离现今地表只有1米,但建设高楼大厦需要深挖地基,所以这些基址的消失令人无奈。

“克拉克瓷”兴衰之路:名扬海外而国内罕见


中国瓷器改洋名儿

公元17世纪,葡萄牙克拉克港的两艘商船被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截获,船内所载是先后从中国贩来的大宗商品(主要是明万历年间生产的瓷器)。这批瓷器被运往荷兰的米德尔堡和阿姆斯特丹拍卖,并在欧洲引起轰动,法王亨利四世、英王詹姆斯一世也争相购买。由于这批中国瓷器是从葡萄牙克拉克港的商船上截获的,没有人能够说出它们的产地和准确称谓,在荷兰又是首次亮相,所以被称为“克拉克瓷”。

其实早在16世纪,“克拉克瓷”就已经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皇室中使用。不过,荷兰的这两场拍卖使它走红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克拉克瓷”一度是欧洲人、阿拉伯人、非洲人以及东南亚各国皇室与平民所钟爱的珍宝,是身份的象征。贩卖“克拉克瓷”带来的丰厚利润,更坚定了东印度公司展开中国瓷器贸易的决心。此后,瓷器贸易一直延续到清雍正、乾隆年间。据史料记载,17世纪的80年间,该公司从中国运出的“克拉克瓷”达到1600万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阿姆斯特丹举行题为“晚到了400年的中国瓷器来了”的大型拍卖会,拍卖品均是从16世纪至17世纪沉船中打捞出来的中国瓷器,其中不乏被称为“克拉克瓷”的青花瓷器。“克拉克瓷”再度引起世人瞩目。令人费解的是,这种盛产于中国的瓷器在国内却罕有收藏者。“克拉克瓷”的产地到底在哪里,400年来争论不休,直到21世纪,这个谜团才得以揭开。

目前,已考证生产“克拉克瓷”的窑口有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福建漳州平和五寨、南胜窑等100多个窑址。做工精细者为景德镇窑口出品,销量最大者为漳州、德化窑口出品。

“克拉克瓷”的兴衰之路

没有制瓷传统的漳州平和县为什么能够在明清时期成为重要的外销瓷器生产基地?据《平和县志》记载,1513年,平和芦溪等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时任地方军事长官的王阳明率部平定农民起义后,为安定地方,选留随军兵众,在各新建置的县治衙门充当杂役或管理庙宇等,与当地百姓共建平和。王阳明所部多来自江西,其中不乏陶瓷方面的能工巧匠。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至崇祯六年(1633年),共有13位江西籍人士主政平和。时值明代著名的海外交通贸易中心——漳州月港海上贸易十分繁荣,瓷器又是对外出口的大宗商品,为造福百姓、获取厚利,这些主政知县赋予瓷业优惠的税收政策,组织民间生产烧制。从漳州平和采集到的瓷器标本看,尽管其胎釉有别于其他窑口,但其模印或刻划技法、构图与景德镇窑产品如出一辙,这也是其有时被混淆为景德镇瓷的原因。

以平和南胜、五寨窑址为代表的数以百计的民窑,地处九龙江支流上游,临溪依山而建,从平和花山溪顺流而下,可直达漳州月港。从南胜、五寨至月港,仅需一天航程。尤其是明正德以后,月港的海外贸易远远超过周边港口。明万历年间,月港的对外进出口发展到最高峰。而此时,漳州平和生产的瓷器也源源不断地从月港远销至世界各国。清朝初年,由于清政府实行“海禁”,月港衰落了,平和制瓷业也因销路受阻而衰败,“克拉克瓷”随之在海外销声匿迹。

名扬海外的瓷器为何国内罕见

为什么“克拉克瓷”在国内罕见收藏呢?“克拉克瓷”均为薄胎,特点是折沿、开光、锦地纹,盘底多为简笔变形人物、动物、花鸟。器底多有粘沙、塌底现象。与明末清初同时期的景德镇瓷器相比总体不够精致。

“克拉克瓷”瓷盘薄、易碎、不耐用。对于把瓷器作为主要日常器具使用的中国百姓来说不够实用,所以在国内并没有很好的销路。而对于欧洲人来说,这些瓷器更多被当做摆设,对于耐用程度则不计较。

从目前发现的“克拉克瓷”上,我们能够看到郁金香、骑士、城堡等异域风格图案,由此可判断它们是针对国际市场生产的。这也是专家推测“克拉克瓷”在国内极为少见的原因之一。

“散户、支锅、老广”串走私文物链


凤凰周刊记者商华鸽本版供图

□洛阳铲在当地疯卖

洛阳盗墓现象日渐猖獗,地下文物破坏严重,几乎“十墓九空”。那么,在整个盗墓行当里,地下文物的盗掘、鉴定、出售、流通又经历着怎样的环节?

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洛阳盗墓市场基本形成了一个由“散户、支锅、大佬、老广”等角色形成的地下文物流通链条,成百上千件珍贵文物通过这个链条流向海外。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洛阳盗墓江湖中的“终极大佬”为宋氏兄弟,他们几乎控制了大半个洛阳的地下文物市场。至于宋氏兄弟所掌握的盗掘文物,“其质量和数量远超洛阳博物馆所藏。 ”

散户:不会盗墓的农民不是好农民

●从25岁-50岁的农民都干过盗墓

盗墓的最底层,是洛阳城郊的农民,他们被称为“散户”,也是直接盗掘古墓的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洛阳农民老牛就开始在这个行当干,直到前两年50岁时“退休”。“主要是子女都长大了,知道老爸干这个不光彩。”老牛告诉记者,最开始干这个也是被生活所迫,种田没几个钱,而盗墓既轻松又来钱。至于一年能挣多少,他不肯透露,只说“比种田强得多。”

让老牛走上盗墓行当的,更因当地的风气。

“基本上,村里的农民从25岁到50岁,都干过盗墓这个活。”老牛告诉记者,盗墓在当地很盛行,“要致富,挖古墓”成为大家的共识,而且盗墓的门槛很低,三五个人一伙,“就是个力气活,跟着老手去,挖两回就上路了。”

老牛说,盗墓最关键的是要会看土,洛阳铲打进去,从带出来的泥土分辨下面是否有墓。一般土质均匀的说明没有,出现断层的则可能有墓。另外,土灰的颜色还能区分是哪个朝代的墓。“一般白灰是汉墓,草木灰则是唐墓。”

老牛所挖的,大多是唐墓。“唐墓坐北朝南,呈菜刀状,刀柄就是墓道,刀身就是墓室,很好挖,一口墓大概几个小时就可挖出来,进去把东西取出来就行。”他们钟情唐墓的原因,在于基本都能有收获。“汉墓的陪葬多是金银珠宝,早就被人盗完了,唐墓陪葬除了钱财外,还有陶瓷,以前的盗墓贼只拿走财宝,瓷器是看不上的。”老牛介绍,唐墓陪葬的陶瓷分为红陶、白陶和三彩。红陶最便宜,在外能卖几千元,白陶卖几万元,唐三彩则根据大小价值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不等。一套完整的唐墓陪葬,是十大件:两骆驼两马,两文官两仕女,再加两个镇墓兽,价值在数百万元。“最开始我们都是单干,挖到东西自己分,然后找人卖掉;后来墓少了难挖了,就是别人出钱我们出力,挖到东西分成,挖不到东西自认倒霉,白出了力白费了时间。”

支锅:要懂风水、地理、考古之术

●被称之为“民间文物专家”,专业知识甚至超过专家

出钱请农民散户去挖墓的人,洛阳盗墓行中称之为“支锅”。他们一般颇具实力,一些财大气粗的“支锅”手下还养有马仔,负责照看场子。

老鬼,一个身份在“支锅”和散户之间切换的人,他在洛阳盗墓界已经混迹20多年,他的信条是“地下文物都是祖宗留下的,谁有能力把它取出来就是谁的。”他告诉记者,“支锅”并不好当,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风水、地理、考古之学,可以称之为“民间的文物专家”,有时候他们的专业知识甚至超过真正的专家。老鬼得意地告诉记者,有次一文物专家在电视上断言“西汉前无黄铜”,他马上给其写了封信,还附了照片,证明专家所言为谬。“专家都没有看到过,所以出现错误,我亲眼看到过,当然知道有。”

老鬼说,“支锅”首先要勘察地形,判断地下是否有文物,一旦确定,就请人来挖。这相当于工程“立项”,而“支锅”就是项目经理。挖出东西后,一般有两种分配方式,一是“支锅”要货,散户拿钱,比如挖出来大概10万元的货,“支锅”拿8万元给散户分,这些货他再通过自己的渠道售卖。另一种是分货,挖出来的东西参与者内部分配,“支锅”拿两份。

并不是所有的“支锅”都能够发财,“支锅”支到破产的也有。“现在挖到东西的几率小了,你出钱挖了几个月甚至几年,啥都没挖到,那还不破产?”另外,“支锅”还要负责挖墓之外的风险,比如应付巡查、处理事故等。

老鬼说,在盗墓中,经常会发生爆破死伤事件,还有塌方、中毒等,这类事故一般是赔钱私了,家属再谎称车祸死亡之类。若是家属选择报案、起诉,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

洛阳警方在侦查中发现,依托宋氏兄弟建立起的洛阳盗墓、文物走私体系,可以分作四个层次(见图表):

散户

盗墓的最底层,以洛阳郊区、孟津、偃师等地的农民为主,是直接盗掘古墓的人,风险最大、收益最小

支锅

出钱请农民散户去挖墓的人,以“识文物、懂交易”的倒卖文物惯犯为主,他们有相对固定的下线,手下还养有马仔,负责照看场子

大佬

宋氏兄弟,他们是整个链条中的核心人物,控制整个盗墓及文物倒卖链条的关键环节。他们除了坐拥雄厚财力为第二层人员提供活动经费,更重要的是能够疏通文物通道,在盗墓及文物倒卖文物活动中确保安全,基本控制了洛阳的地下文物市场

老广

能沟通海外买家的文物贩子,以广东籍文物贩子居多。其主要将第三层级手中的文物变现——正是这一层级的人员,打开了致使中国大量文物流失海外的通道

大佬:宋氏兄弟独霸洛阳文物市场

●4兄弟:老大老二盗墓行大佬;老二老四跻身警界,任要职

“支锅”再往上,就是洛阳盗墓江湖中的大佬级人物。宋氏兄弟则被公认为洛阳盗墓界的“终极大佬”,基本控制了洛阳的地下文物市场。

洛阳宋氏共有4兄弟,坊间称之为“两红两黑”。老大宋彦彬和老三宋彦庆投身盗墓行,成长为业内大佬级人物,手下马仔无数;老二和老四则跻身洛阳警界,在公安系统担任要职。

混迹洛阳盗墓界,给大佬当过马仔的小刀告诉记者,洛阳当代盗墓江湖分为两个时段,以1990年为界,之前是以王茂堂(音)、王天九(音)“二王”为大,之后宋氏兄弟快速崛起,尤其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宋老三的崛起最为神速。小刀介绍,宋老三为人狡猾,且行事狠辣,他手下有一帮马仔,负责在各个村庄探听情报,只要听说哪里挖出了文物,就马上带着马仔去上门低价收购,威胁恐吓之下,对方只得就范。

宋老三的霸道,有一事可佐证。当时洛阳盗墓界也有一大腕级人物汤建强,最初跟着“二王”混,“二王”倒台后自成一家,“至少可以排在前五的位置。”这样一位人物,有次已经跟人谈好了价钱,正要将一批盗掘文物装车时,宋老三带着人马杀了过来,强行“抢锅”,当时他又没带够钱,逼着汤建强先行“垫付”了20多万元。汤建强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宋老三带着货扬长而去。后来,汤建强只得投靠了宋老大,才换来相安无事。

小刀告诉记者,宋氏兄弟通过自己的关系网,基本上黑白两道通吃,号称没有摆不平的事。

老广:直通海外

●广东的文物贩子 “接力”,将文物运到香港,香港是世界第三大文物交易市场,且文物买卖合法

那么,独霸洛阳盗墓江湖的宋氏兄弟,手中究竟掌管了多少地下文物?知情者称,宋氏兄弟手中的文物,“其质量和数量远超过洛阳博物馆所藏。”

一名国内文物鉴定人士曾经见识过宋氏兄弟设在广东的地下文物仓库,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当时我看到有两匹85厘米高五彩加蓝釉马、两匹90厘米高三彩骆驼、两头唐三彩狮子、一把三彩鸡头壶,还有一些其他文物,我一看就认定是正宗的唐代文物,价值不菲。”

此后,他又到了洛阳,在老城附近的一栋民宅里,见到了宋氏兄弟存在此的两百多件汉唐文物,他惊呼:“这座民宅简直就是一个精品文物世界。”其中有80厘米高的挂蓝坐鼓女俑、五彩蓝釉大马等几十件文物,且均为国家一级以上文物。特别是一匹1.2米高抬蹄大披鬃三彩马在国内极为罕见,堪称国宝。该文物鉴定人士感叹:“我研究收藏了一辈子文物也没亲眼见过如此精品。以我的眼力,如果这一屋子货卖出去,少说也得五千万元以上。”

在洛阳期间,这名鉴定人士还特意去参观了洛阳博物馆和古墓博物馆,他直言“洛阳市博物馆里收藏的文物与宋家在广州私存的文物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品位都是无法相比的。”

小刀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他亲眼所见的事,一次朋友过来,宋老三随手就拿了件五六十厘米高的三彩马送给别人,结果不小心打碎了,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又取了一件送人。

宋氏兄弟从洛阳搜刮而来的地下文物,找能够沟通海外买家的文物贩子,以广东籍文物贩子居多,称为“老广”。正是有了“老广”,打开了致使中国大量文物流失海外的通道。

在洛阳,宋氏兄弟名下有一个颇具影响的纵横文化城,知情者称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文物倒卖平台。知情者还称,他们在郑州机场有内线,可以将盗掘文物运出。此后,广东的文物贩子“接力”,将文物运到香港,香港是世界第三大文物交易市场,且文物买卖合法,到达这里后,地下盗掘文物就可以堂而皇之出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