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官窑曾烧制内造瓷器 偷发往民间销售

封建时期的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就拿烧造瓷器来说,“官窑”的瓷器老百姓就不能使用,窑场也不能私自出售,否则就是“违逆”、要杀头。可是服务于皇权的“官窑”也并非完全不计盈亏,它们也时常因为资金不足而难以经营。为谋求生计,官窑厂钻法律的空子,烧造出一种署款“官窑内造”的瓷器,偷偷发往民间销售。

笔者就藏有一只底款落“官窑内造”矾红印的彩瓷,它器型规整,画面清晰,胎白质密,釉面白而平整。关于“官窑内造”说法众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出现在清末,流行于民国初年。据笔者了解,其出现该款的原因可能如下:官窑厂为了下拨资金不足而向市场出售产品来贴补空缺,捞取外快,“官窑内造”应该是官窑厂为了与上交的官品区分所写的特殊款。这个时期款中的两字“官窑”或者一个字“官”缺笔画,大概是为了害怕上面的检查或者被别人抓住把柄而故意所为。

一般来说,“官窑内造”的质量还是比较上乘的,或者说比不是这个款的同类产品的要好。“官窑内造”瓷的作者巧妙地使用“官窑”这个品牌,以便提高产品的身价、吸引买主。总的来说,老百姓还是从官窑厂的“违逆”中得到了实惠。

延伸阅读

民间瓷器也有味道


瓷器收藏者,历来瞩目官窑瓷器,尤其是明、清的官窑作品更是成为人们集藏的重点。然而,来自市场最新的信息表明,长期来不为瓷件收藏者看好的民间瓷器作品,近来行情逐步好转,不仅收藏者渐多,而且市场价格也正在稳步攀升。

例如,一般的民间瓷件五彩花瓶、香筒和青花碗盘等,以往市场上三五十元至百余元就能买到,而现在的价格则普遍上升了50%至150%。一位常在古玩市场上看行情、“捡漏”的瓷器收藏者说:民间瓷器作品正在受到青睐,其后市走势将看好。有位卖古玩的摊主附和表示:市场上收藏民间瓷器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事实。仔细想想也对,哪有那么多官窑作品供人把玩?年份久的官窑作品极少,价格又高得吓人,还不如买点民间瓷器件玩玩。

市场变化反映了收藏者的需求,说明收藏者越来越明智。有位收藏者自嘲地说:比如瓷枕、瓷香炉、瓷佛像等民间瓷器件,历朝历代都生产,质量有好有坏,数量众多,价格不贵,如能及早择优收藏,恐怕照样有玩头、有花头。这位收藏者的话值得重视,他表明收藏民间瓷件是初入收藏业的一个很好的介入点。

景德镇烧制瓷器历史


景德镇在江西省东北部,邻近安徽省南部。东晋时叫新平,又因地处昌江东南而叫“昌南”,属浮梁县,县治在今景德镇市北浮梁。唐代天宝年间改新昌县。元代时升为州,明代仍为县。

景德镇在汉代时始烧陶器。《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在历史文献中,只有地方志记有江西景德镇窑始烧瓷器的有关情况。《景德镇陶录》载:“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烧。”《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瓷名天下。”“霍窑,瓷色亦素,土蟮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霍窑。”《邑志》载:“唐武德四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

陈万里先生于1953年在湖田和湘湖一带考察,发现了认为是“唐代”的古窑。1980年考古单位对这些古窑出土的瓷片再次分析,得出是“五代”时制品的结论。五代时以烧灰胎青瓷和白瓷的日用瓷器为主。

宋代是景德镇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江西通志》载:“宋景德中,置镇,始遣官制瓷贡京师,应官府之需,命陶工书建年景德于器,于是天下成称景德镇瓷器。”由此可知,从宋真宗开始,因景德镇瓷业发达,以生产青白瓷为主,所以在这里设置税收机构——“监镇”,官监民烧。这就是景德镇名字的来由。

景德镇具有适当的原料,青白瓷的白度和透明度都很好,已经接近现代细瓷的工艺水平,瓷器由半透明釉,发展为半透明胎,这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第三大飞跃。宋代景德镇青白瓷首先产生了这个飞跃,所以日后社会上大量使用的瓷器就是在青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景德镇也在宋代以后逐渐发展称我国的瓷业中心。

煤窑烧制青花釉里红瓷器


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瓷器始于元末明初,至明中后期渐渐消失,到康熙年间才重新烧制成功。清雍正、乾隆年间的作品最为杰出。其间又断断续续断过几代。由于它的烧成范围很窄,温度和气氛要求很严,想要烧成一个很完美、很标准的釉里红瓷器甚为困难。人们常用"十窑九不成"和"百里挑一"来说明它的难度。因而在如此困难中精选出来的珍品,往往是价值连城,也是可想而知的。过去只有皇帝设的御窑厂才能不惜工本,反复地烧制,也只有皇帝才能赏玩,民间是烧不起的,也见不到一件真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

到上世纪建国初期,由于长期以来以柴窑烧瓷,使得邻近省份树木全部烧光,景德镇因而不得不改良了陶瓷烧制环境,以煤窑代替了自古流传至今的柴窑,因为柴窑与煤窑的烧成气氛不同,所以青花釉里红又随之断代,整个景德镇再也烧制不出一件青花釉里红瓷器。青花釉里红是瓷都景德镇得天独厚且甚具特色、又极为名贵的重要陶瓷品种之一。

由于柴窑改煤窑后,始终烧制不出青花釉里红瓷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景德镇与中科院达成项目合作协议,将煤窑烧制青花釉里红瓷器作为中科院科研项目之一,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和景德镇烧窑能手艰辛努力,终于在1990年获得成功,该项成果登入中科院简报,是当今陶瓷史上又一重大突破,也填补了柴窑改煤窑后几十年来未烧制出青花釉里红瓷器这一空白。

煤窑烧制青花釉里红成功的消息传出,当即震惊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和中国陶瓷艺术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组织了大批陶瓷艺术家前来创作,基本上汇集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精英,包括王锡良、张松茂、汪桂英、徐亚凤、李菊生、辛青山、周国桢等一批陶瓷美术家。

青花釉里红是将青花和釉里红这两种釉下颜料绘于同一器物上的装饰。这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青花料和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色料所绘制的釉下彩综合式的装饰,既有青花青翠品澈、幽靓素雅的特色,又有釉里红瑰丽而沉静、艳媚而不浮躁、热烈而又含蓄的特色,红色中常见绿色苔点。两者的长处有机融合,既素雅又艳丽,形成了青红相间、冷暖相衬、动静相映的审美特征,这种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铜和钴彩绘的工艺,可谓精彩华美之至,也价值非凡。由于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故而从发明以来,经常因为工艺或颜料的问题而断代。属于瓷器中非常稀少的品种。凡是流传至今的元、明、清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可谓件件都是国之瑰宝。

艺术贵在自然天成,贵在人工加自然,既要人为地掌握它,又不能人工化。而釉里红是最能考验艺术家们是否能掌握和运用"土与火"相结合的能力。颜色画厚了会流动,画薄了不呈色,不厚不薄又是死色,略厚又保持一点流动,釉色方能活起来,才能与坯体、釉色互为渗透,浑然一体。如果红里透出绿色斑纹或绿色点状则就妙不可言,锦上添花了。更难的是绘制青花釉里红时,并不是烧成后的效果,当时既看不到红色也看不到蓝色,甚至画的真正的厚度和层次都分辨不出,也不能层层渲染,由于坯体吸水能力极强,其用笔既不能疾快又不能滞留,真是"笔下无悔,一笔成形"。这全靠作者丰富的经验,按描绘对象的需要心领神会去调配水与色、快与慢的关系了。由此看来釉里红从特定的坯胎、青釉、温度的高低、气氛的浓淡、釉层(釉里红)的厚薄、构图的好坏,画面与器型的结合与否,乃至窑位等一系列的工序都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只要一个工序上失误,就将前功尽弃。这些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们都极力在瓷坯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大胆运用多年来对"土与火"艺术的潜心研究,对材料的充分认识、掌握,娴熟的艺术功底、技巧和修养绘制了一批青花釉里红瓷瓶、瓷盘。他们大大超越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使人耳目一新,为之振奋。在他们笔下的青花釉里红不再是历史上单纯用细条组合的图案,而是大胆地将青花釉里红大面积的当作笔墨使用。他们创作青花釉里红作品时,挥洒自如、运笔舒畅、浓淡有致、节奏分明、肌理丰富、自然天成,可以说充分发挥了釉里红这一具有窑变特征的本来面目。同时,作品既有文人艺术的笔墨趣味,又有民间艺术的稚拙,既继承了我国传统艺术的优秀成分,又表现了浓厚的时代特征。再加上烧窑的师傅们都是景德镇顶级的烧窑能手,从而将这批青花釉里红瓷器烧制得完美无暇。

上个世纪末,由于长期使用煤作为烧制瓷器的燃料,使得景德镇地区大气污染严重,从而促使景德镇进行了第二次陶瓷烧制环境的改良,由煤窑改为气窑。气窑的优点是环保,节省能源,但与煤窑相比,青花釉里红最大的特点是"窑变色",却是气窑的先天不足,因为液化气中没有煤燃料中含有的丰富矿物质,这样的历史变迁和技术改革,形成了一批特殊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从试烧到结束仅短短五年,烧制出的成品瓷器数量有限,从而具备了极高的升值潜力。由于景德镇所有大型煤窑均被拆除,私人虽然可以自制小型煤窑,却不可能达到烧制青花釉里红瓷的温度。所以该批煤窑烧制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今后再也烧制不出同类的产品,成为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实为不可多得的陶瓷艺术珍品。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艰难而又漫长,而这正好说明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超前性和导向性,伴随着陶瓷文化的繁荣,景德镇是陶瓷艺术昌盛的古老"瓷都",是陶瓷文化繁荣的历史文化名城。她不仅有举世闻名的名瓷,而且还拥有出类拔萃的陶瓷艺术人才,他们创造出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她有着灿烂的历史和辉煌的今天,在这块土地上孕育成长的对陶瓷艺术执著追求的陶瓷艺术家们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以更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陶瓷艺坛上。对于中国陶瓷艺术乃至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必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