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宜兴紫砂陶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宜兴紫砂以独特的工艺,独特的泥料,独特的风格,博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数百年来,在东西方陶艺艺术和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特有的贡献。“宜兴紫砂”与瓷器不同,紫砂陶表面不上釉彩,突出了泥土本身的特色。真正的紫砂只产于中国宜兴,它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可塑性。紫砂泥生成于“甲泥”矿中,有“泥中泥”之称。数百年来,由于泥料的特点,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独特的传统工艺。其造型千姿百态,独具匠心。紫砂陶又集中国的书画、篆刻、雕塑、诗文于一身,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特色。宜兴紫砂又以壶艺为代表,数百年来,名师辈出,其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具有独树一帜的审美价值。

宜兴紫砂对西方早期陶瓷的影响

在中国北宋时期(公元12世纪前后),宜兴就已开始生产紫砂陶器皿,以日用陶为主。在公元15世纪以后,宜兴紫砂逐步由一般日用陶瓷,发展为工艺美术陶瓷。随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宜兴陶器也随着瓷器、丝绸、茶叶一道传到欧州。英人白谢尔写道:“当宜兴窑初输入欧州时,欧州人从葡萄牙之称,呼之曰:‘钵开饶’(Boccaro),斯名迄今犹存。有布斋尔(即伯特格)者,撒克逊瓷术之发明者也,于千七百零八年曾着手试验,仿烧此窑。且著有仿烧此窑之论文,题曰:‘朱砂瓷’(Porcelainrouge)。虽斯名今已湮没不彰,而当时仿烧,则颇著成效。后有埃勒尔者,在斯泰夫州烧造各种红色器皿,与宜兴窑之体制形成如出一范。故佛朗克(WkllastonFranka)尝谓英人所烧之窑,与东方者不易辨认云。”(商务版《中国美术》,戴岳泽)

最早传入欧洲的宜兴紫砂陶器,被称为“朱砂瓷”、“红色瓷器”。大约是15世纪以后,中国的洁净、明朗的陶瓷输入欧洲,使欧洲的宫廷开始抛弃笨拙的金、银器皿。使用中国陶瓷成为一种时尚,同时被认为是拥有财富和高贵的象征。瓷器所能带来的高额利润,更使欧洲人趋之若鹜。许多人都试着在欧洲生产陶瓷器皿。最早是荷兰的工艺师卡卢维(JcubusCacuwe)和米尔迪(AriadeMide),以及英国的埃勒尔(Elcr)兄弟进行仿制宜兴“红色瓷器”的试验。英国饮茶之风盛行,陶瓷茶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在欧洲和美洲没有发现优质高岭土以前,西方没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陶瓷产品。宜兴紫砂陶引起了西方陶瓷匠师的浓厚兴趣,被认为是最容易模仿的。

17世纪以后输往西方的宜兴紫砂陶,大部分为浅色朱泥,一般不用款印,茶壶以浅雕装饰,瑰丽多姿。但也有风格拘谨之作。与其他瓷器不同的是,宜兴紫砂主要是与茶叶一同出口的,但在制作风格上从未采用“欧洲题材”作装饰。当时输往欧州的许多“外销瓷”,已根据欧州商人的要求,画上了具有西方特征的图案花纹,而紫砂陶却没有。在丹麦国立博物馆,现在仍藏有一把早期的宜兴双流茶具。

据史料记载,早在1670年(清康熙初),荷兰德尔夫特就出现了宜兴窑的仿制品。欧洲著名的“皇冠”茶壶作坊也有大量的仿宜兴陶制品。在喝茶盛行的英国,有个德怀特曾要求国王查理斯二世批准其生产制造“红色瓷器”的专利。国王果真批准了。后银匠埃勒尔兄弟在伦敦定居,并用坚硬的,与宜兴紫砂相象的红色粘土生产茶杯,茶壶时,曾被德怀特起诉侵犯其专利。这场官司见诸报端,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当时仿造宜兴紫砂陶(红色瓷器)的宝贵资料。在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的藏品中就有埃勒尔兄弟的茶壶作品,其造型特征与那时的宜兴紫砂壶儿乎完全一样。

西方国家在葡萄牙传教士克罗兹(Gaspardecruz)于明嘉靖35年(公元1556年)访问广州以后,就一直想发现生产“瓷”的秘密。克罗兹是最早著书介绍中国情况和瓷器生产的西方人。他的著作在1569年出版。宜兴紫砂传到西方以后,受影响最大的是德国。贵族科学家特斯蔡霍斯(Tschirmhaus)用打碎中国瓷器、用其碎片与岩石、粘土作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瓷器的秘密。其代价是太昂贵了。国王奥古斯特斯资助了他大量资金和瓷器。特斯蔡霍斯还到荷兰和法国访问,寻找陶瓷匠师进行交流。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特斯蔡霍斯与著名科学家伯特格(Bottger)相识,并开始共同制造瓷器。

柏特格被认为是德国“瓷术的发明者”,他原是柏林的一个炼金匠,是历史上著名的“迈森工厂”的创建人。欧洲生产陶瓷是从模仿宜兴紫砂陶开始的。宜兴“红色瓷器”表面不施釉,那时烧成温度大约l000度左右,紫砂泥表面上与欧洲的红色粘土十分接近。选中宜兴紫砂作为样品模仿也不是偶然的,因为欧美大陆还没有发现制造瓷器的优质高岭土,在陶瓷的成型、烧成上,模仿宜兴紫砂是一个很好的试验阶段。欧洲的科学家在仿制过程中,发现了红粘土与宜兴的“红色泥”是完全不同的。而要生产与中国一样的“瓷器”,泥料是关键之一。

伯特格以其聪明的才智,终于在1709年3月28日宣布了其6项发明,其中就是“红色瓷器”与“白色瓷器”。在1710年莱比锡博览会上有“红色瓷器”出售。其中有一筋纹茶具,完全可以看出是模仿宜兴紫砂陶的。在德国奥厄(Aue)发现优质高岭土以后,伯特格终于烧制出了欧洲的第一件真正的硬质瓷器。伯特格在仿制过程中,借鉴他所能看到的宜兴紫砂陶,尽量使他生产的“红色瓷器”能与宜兴陶相象。由于他们不了解紫砂泥独有的泥性特点,以及当时工艺技术条件的限制,“红色瓷器”始终没有做出象紫砂完全一样的效果。其产品有时夹有黄色及黑灰色,表面不够致密,有时有砂眼等瑕疵。

聪明的伯特格还模仿宜兴紫砂特有的浅浮雕,捏塑,打磨等技术来改良产品质量。用含锰和钴的黑灰釉装饰表面,以掩饰疵点,而使其表现出金碧辉煌的东方特色。那时人们说“迈森工厂”的产品充满中国风格。工厂聘用了荷兰的制陶匠师。有一位漆器绘画师舒尼尔(MartinSchnell)专门负责绘制中国景物。在今天能看到的“波格炻器”上,仍可以看出宜兴紫砂陶的许多特征。德累斯顿茨温雅所藏的提梁壶,就用捏塑和浅浮雕等工艺手段来装饰。在英国,有名的“弓"工厂(Bow)还有模仿德国迈森工厂的瓷塑产品。

在古代,由于条件的限制,欧洲的陶瓷匠师们虽然知道东方有个“宜兴”,虽然知道神秘的东方是“红色瓷器”的故乡,但对紫砂泥,对紫砂艺术始终只有模糊认识,因为中国对绝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那时,西方的陶瓷匠师们对紫砂泥的特性以及开采,炼泥、成型、烧成,对窑炉,对制作紫砂的专用工具等,几乎一无所知。宜兴陶瓷产品随着贸易的发展,也传到了美洲大陆。但美洲大陆生产陶瓷的历史相对比欧洲要晚。在美国,它是先向欧洲出口高岭土,换回陶瓷产品,后来才开始自己的陶瓷生产。(这里说的陶瓷生产不包括土著民族早期的陶器生产)瓷是中国的发明,可以说欧洲制造瓷器,是从模仿和学习宜兴的“红色瓷器”开始的。

精选阅读

紫砂文化:宜兴紫砂陶刻的兴起和发展


任淦庭紫砂陶刻作品

宜兴紫砂陶刻由来已久,元人蔡司沾《霁园丛话》里就有“奈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五文字”的记载,这是目前所知在紫砂器物上题刻词句的最早年代,但仅见诸记载,原物已佚,尚不知是刻于壶底还是壶身。据考证最初的镌刻大多位于壶底和壶盖的边沿而很少见于壶身,其内容也仅仅记载着作者的名号而已。稍后便有在砂壶身上题刻诗句的作品出现,绘画绝少。明“供春壶”之前的紫砂陶刻是用竹尖刀(制陶工具)在坯体未干时刻制的,其刀刻痕与现代意义上的陶刻味有明显区别,后发展成用专门的铁制刻刀在坯将干未干时镌刻。明清以降,宜兴紫砂名气大盛,紫砂壶以简括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和安逸恬静之态深受文人学士关注,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来宜兴定制紫砂壶和文房玩具者甚众,如赵宦光、董其昌、顾元庆、郑板桥、吴大徵、任伯年等定制的壶器均署室斋名以传世。紫砂壶成为众多文人闲士品茗吟诗,风花雪月时的把玩物,其典雅、恬适、朴茂的风格正与文人澹泊、雅致、清丽的审美情趣相吻。

紫砂壶镌刻题辞的盛行,推进了文人直接参与创作。有意识地将紫砂壶作为创作的载体者,当推清嘉庆年间的陈鸿寿(字曼生)。陈曼生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不仅娴熟于金石书画,更是嗜壶成癖。他和杨彭年合作设计的紫砂壶,其色含蓄,其质温润,其形典雅,亦书亦画的陶刻艺术“切茶、切水、切壶、切情”,可谓美妙绝伦。由于陈曼生的倡导及一批金石书画家的参与,推动了紫砂陶刻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品位。陈曼生留下的“曼生十八式”可称道艺结合的经典,后世奉为圭皋。曼生之后“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成了文人和匠师合作时共同认呵的审美标准。与曼生同时代的梅调鼎,曾在一款称砣款式的“秦权”壶上题铭:“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称来”,其文回味十足,其字遒劲有力,方寸之间便构成壶、字、意、情皆佳的绝妙之作。

清末民初,紫砂产业大兴,宜兴紫砂陶商人始请本地书画名家参与紫砂陶刻,此时的陶刻装饰风格渐趋明朗,切壶切情的铭文款识减少,饰壶风格通常为壶身一面题词,一面绘画,诗文大致出自《茶经》或有关茶事的唐宋名句,画面多表现梅兰竹菊或简笔山水,也偶人物,笔意多仿石涛、八大、董其昌意。此时的陶刻刀法老到、技艺娴熟、构陈懋生、陈研卿、沈端田、韩泰、邵云如等人,遂形成了当时的陶刻行业。商户在普通产品上镌刻简单的字域,视技艺高低而刻制不同档次产品,其价位自然也就不同,此时的陶刻品种已从紫砂壶发展到花盆、陶瓶、餐具及其它品种,内容也不限于书法和绘画,还包括任淦庭等名艺人留世,他们的高足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毛国强等今已成为陶刻界的领军人物。又承金陵亚明、沪上唐云、王个移、京华韩美林诸大家的鼎力推助,几代艺人的探求和摸索,紫砂陶刻语言日趋丰富和成熟,形式风格已臻完美。再有大批民间爱好者的加盟,一时陶刻业红红火火,兴旺无比。近年收藏热带来紫砂热,因此陶刻艺术也渐人佳境,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

紫砂文化:漫话宜兴紫砂泥


紫砂泥是宜兴的稀有陶土资源。有人说,这是上帝对宜兴的垂爱,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蕴藏了丰厚的“五色土”,让聪明而又勤劳的宜兴制陶人忙碌了数百年,捏制了温婉大气的紫砂壶,书写了彪炳千秋的陶文化。为了科学规划,合理开采,2005年4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对黄龙山紫砂矿进行保护的通知。经省人大27次会议批准的《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也于2007年4月1日起实施。这对推动传统紫砂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010年7月初,宜兴市政府决定恢复对黄龙山矿的有序开采,专供制作紫砂壶。现将紫砂泥的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紫砂泥的分类

紫砂泥是宜兴甲泥矿中的细薄夹层里的特殊粘土,因其氧化铁含量较高,经1100℃~1200℃高温焙烧后呈紫色或紫褐色,所以称为紫砂。从广义上讲,紫砂泥是紫砂、红泥(亦称朱砂泥)和本山绿泥(古称团山泥),三种制作紫砂陶泥料的统称。这三种基泥由于矿区、矿层分布的不同,制品的烧成气氛和温度的变化,所以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言。清代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对紫砂泥作过这样的描述:“夫泥色之变,忽葡萄而绀紫,倏桔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玕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这“五色土”深藏于山腹地层之中,要像采掘煤炭一样打矿井取土。每一千公斤“甲泥”中仅有三五十公斤紫砂土,故称:“泥中泥”,“岩中岩”,其名贵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紫泥为粉砂粘土质结构,块状,有球形灰黄色斑点,并含细碎光亮的白云片,呈深紫、灰紫、暗紫诸色。品种有清水泥、底槽青、红皮龙、白麻子和乌泥等,以底槽青为贵,是做高档紫砂壶的上佳泥料。丁蜀镇黄龙山矿区的紫泥储量最大,品质最优。

红泥古时候称石黄泥,就是可谓的“未触风日的石骨。”矿土呈橙黄色,深埋于嫩泥矿土的底层,故产量很少。由于其含铁的多寡,烧成后呈现朱泥色、朱砂紫和海棠红等色泽。此泥原产于丁蜀镇的川埠西山和赵庄山。

本山绿泥以略带青砂色而得名,从前亦称“团山泥”。团山位于丁蜀镇黄龙山和青龙山的北侧交界处。绿泥是紫泥矿层中的夹脂,表面有油脂状光泽,属于完全解理的矿物,石英含量较高。

此外,还有天青泥,出于黄龙山山麓的蠡墅,烧成后成黯肝色。其支脉有梨皮泥,烧成后呈冻梨色。淡红泥,烧成后呈松花色。浅黄泥,烧成后呈豆碧色等。

这些紫砂泥都可以单独或者相互拼制调砂后做壶。早在明清时期,艺人们就能做到:“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种种变异,妙出心裁。”所以紫砂壶的色相是五彩的,有天青,黯肝、水碧、葵黄、梨皮、墨绿、黛黑、朱砂紫、海棠红等等,素心素面,古朴沉静。不但历史上就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之说,而且当代也有人赞叹:“我恋紫砂无釉彩,相见如人披肝胆。不靠衣衫扶身价,唯依本质令人爱。”

紫砂泥的特性

紫砂泥不仅色泽丰富,而且物理性能卓绝,无与伦比。紫砂泥是粘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矿原料,用其制作陶器经高温烧成之后,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磁铁和双重气孔结构等物相。这种双重气孔结构使紫砂茶具透气而不渗水,沏茶能保持汤色和茶香,越宿不变质。爱茶人在味觉、视觉、嗅觉方面均获得完美的享受。紫砂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任凭制陶人的随意捏制,揉进情感和创意。还可以让文人雅士参与,将诗、书、画、金石、篆刻、微雕诸艺集于一体,在把玩、品茗中陶治心情,得到精神上的至善至美。

紫砂泥的储量

宜兴陶土矿按其成因,均属内陆湖泊相及滨海相沉积矿床,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它们大约在2亿至4亿年前已经形成。

目前,宜兴境内已发现各类陶土矿床(点)102处,探明储量7300万吨,保有储量6500万吨,远景储量2800万吨。其中含有紫砂泥的甲泥矿28处,探明储量5983万吨,保有储量5796万吨,远景储量1160万吨。据权威资料表明,丁蜀镇黄龙山以北至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以南一带0.69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探明B+C+D级甲泥储量1157万吨,其中有紫砂泥35万吨~58万吨。矿层距地面60米~200米,这将是紫砂陶生产的大型原料基地。此外,宜兴其它甲泥矿中的紫泥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分别为90万吨。若按每年用量万吨计算,也可用百年以上。紫砂泥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会越用越少,所以,必须有序合理开采。

紫砂文化:名扬世界的宜兴紫砂壶


在明朝末年,宜兴紫砂壶大量被出口至欧洲大陆,并被外国商人命名为“中国的红色瓷器”。准确的讲,紫砂并不是瓷器,它是一种更接近陶的器物。江苏省宜兴市是中国紫砂壶的故乡,早在400多年前的明朝中叶,宜兴的紫砂壶已经出名。便利的交通使当年的紫砂壶,被传播到了东南亚及欧洲各国。

由于紫砂壶的出名,宜兴的壶艺大师们,从幕后走到了前台。第一位因紫砂壶艺而出名的大家是供春。据明朝宜兴县志记载,供春是明朝万历年间宜兴的一个书童。他随主人在寺庙中读书时,领悟到了制壶的真谛。供春把银杏树的树缨作为壶表面的装饰,用一把茶勺挖空壶身,朴拙古雅供春壶,一直成为后世收藏家争先收购的珍品。周澍的《台阳百咏》中说道:“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

中国的清代是一个追求艺术完美的时代。这种时代的艺术审美也烙印于紫砂壶。此时出现了加彩装饰的紫砂壶,这些紫砂壶富贵华丽,再现了清代精细繁密的装饰特征。紫砂加彩开光花卉壶就是延续了清代的细腻繁密、精致华贵的风格。但是紫砂壶艺也一直保留着清晰典雅与富丽奢华风格的共存,这种风格一直延续至今。

紫砂加彩,是紫砂与釉上彩工艺的结合,始创于清圣祖康熙末年,流行于乾隆年间。这类加彩紫砂壶,是精工细作而成的,为了使本色紫砂器绘上釉彩,进行了二次烧制。从事描绘彩釉的能工巧匠们用各种色彩的釉料,描绘人物、山水、花卉以及书法等各种地位象征的器物。

陶瓷文化:宜兴紫砂壶的别称


顾景舟大师作品【汉云壶】。

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这是晚明文震亨《长物志》中对壶的评价,文中所指的壶,即我们今天习惯上所称的紫砂壶,或称宜兴壶。前者是根据材料称呼,后者则是根据地名来称呼。

五百年来,紫砂壶的称呼,并没有统一的名称。不同的称呼,散见于各种史料中,俯拾即得,列举如下:

【瓯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作,颇极精工。《茶疏》明许次纾著。

【宜兴罐、砂罐】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陶庵梦亿》明张岱著,卷二砂罐锡注。

【荆溪壶】茶疏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皆精绝《陶庵梦亿》明张岱著,卷三闵老子茶

【时大彬罍】自余来阳羡,有客示以时大彬罍,甚小,而其价甚贵,余心恶之,曰:必击碎之为快。而所谓时大彬事,必屏诸四夷为快。《明文海》书时大彬事。

【瓦瓶】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瓦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龚春尤称难得,黄质而腻,光华若玉。《袁中郎随笔》杂著卷时尚。

【宜壶】宜壶作者推龚春,同时高手时大彬。碧山银搓濮谦竹,世间一艺俱通神。《赠高侍读澹人以宜壶二器并系以诗》陈维崧,《美术丛书》初集第三辑《阳羡名陶录》黄宾虹、邓实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阳羡茗壶】明人周高起著《阳羡茗壶系》一书。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一本关于宜兴紫砂壶的专著。书中对紫砂壶的创始、源流、名家、派别等进行了论述。《檀几丛书》二集卷四十六,清王晫张潮编纂。

【茗注】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闲情偶寄》卷十一清李渔

【宜兴泥壶】近日一技之长,如雕竹则濮仲谦,螺甸则姜千里,嘉兴铜炉则张鸣岐,宜兴泥壶则时大彬《池北偶谈》卷十七清王士祯撰。

【瓦壶】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皆吴人。瓦壶如龚春、时大彬,价至二、三千钱。铜炉称胡四,扇面称何得之,锡器称赵良壁,好事家争购之。然其器实精良,非他工所及,其得名不虚也。《居易录》卷二十四清王士祯。

【宜兴砂壶】宜兴砂壶以时大彬制者为佳《履园丛话》卷十二艺能清钱泳辑。

【宜兴茗壶】尝谓友人钱小谢曰:宜兴茗壶不能刻山水,虽摹古人画本亦不佳。数语真得此中甘苦者。《墨林今话》卷十六清蒋宝龄。

【宜兴茶壶】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供春者,吴颐山婢名,制宜兴茶壶者,或作龚春,误,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台阳百咏注》清周澍。

【宜兴沙壶】宜兴沙壶创于吴氏之仆日供春者,及久而有名,人称龚春,其弟子所制更工,声闻益广,京口谈长益允谦为作传。《五石瓢》清刘銮。

【宜兴砂注】壶以宜兴砂注为最,锡次之《五石瓢》清刘銮

【阳羡磁壶】自明季始盛,上者至与金玉等价。百余年来,名辈既尽,时工所制,率粗俗不雅,或涂以丹黄,无一可入清玩者。《桃溪客语》卷三吴骞。

【紫沙宜兴壶】俄而长须奴提一紫沙宜兴壶置几上。客窃笑其遽易粗品。《野语》清费南辉编。

以上所述,不同的称呼,均指的是宜兴紫砂壶,但有些史料中所出现的罐、罂、瓶,指的就不是紫砂壶了,而是指用紫砂陶材料做的用来存放茶叶的器皿了。

【紫砂新罐】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春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徐渭该诗中的紫砂新罐,即是用来贮存茶叶的。

【罂】藏茶,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故收藏之家,先于清明时收买箬叶,拣其最青者,予焙极燥,以竹丝编之。每四片编为一块听用。又买宜兴新坚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者。《茶说》明屠隆撰。

【茶瓶】瓶或杭州或宜兴所出,宽大而厚实者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茶经》明张谦德撰。

紫砂文化:宜兴紫砂盆艺的历史是怎样的


宜兴紫砂工艺盆,是有别于紫砂茶具功能而形成的一个大类品种,因其具备天然优良的材质性能。适宜于各种盆栽与盆景艺术,它造型千姿百态,装饰风雅悦目,历来深受园林和广大盆艺爱好者的喜欢几百年来,紫砂盆犹如陶都艺苑中的一株奇葩,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为古老陶都增添了陶艺的精美和文化的厚重。

紫砂花盆是陶艺门类中的一大品种,它的发端、发展、传承已经历了四个多世纪。作为盆栽、盆景器皿,紫砂优于瓦盆、瓷盆、陶盆、石盆及后来简易的塑料盆:它的造型装饰千变万化,艺术形态与文化品位独树一帜,彰显了紫砂盆艺的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风采。紫砂花盆有明晰的实物佐证应在明代晚期与紫砂壶出现的时间相当,传承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史料记载,在明代中叶之前,民间乃至上层一般流行挂釉花盆并以均釉盆和白泥黄釉盆等欧窑产品为主。之后,因紫砂花盆的问世而改变了盆的品种结构,开创了紫砂盆栽艺术相生的新面貌。其优异性在于盆器里外不施釉,盆壁具有优良的保湿、排水、透气性而越来越得到盆艺界的青睐,这一点,直到1987年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宋代紫砂陶残片作碳14理化分析,其分析数据和现代紫砂原料的化学成分、物理结构完全一样。经10万倍电子显微镜放大检测,紫砂陶烧结后其原子结构呈球体形重叠排列,中间留有链式双重气孔,气孔率高达7.8%:瓷土烧结后是片状重叠排列,中间单孔,气孔率1.3%;陶土烧结后是菱形状重叠排列,中间单孔,气孔率3%,在造型、装饰上趋于多样化。有人们喜欢的素面素心、价格低廉的普通盆,也有受文人雅士追捧的造型

奇特、刻绘、泥绘、加彩、凸花等不同文字与“宜兴窑紫砂花盆明代晚期开始出现,清代前期进入宫廷”。如宜兴窑“椭圆花盆”、“委角四足花盆”、“暗刻兰花诗句三角花盆”、“凸雕夔龙花花盆”、“凸花长方六角花盆”、“三折斜方式花盆”、“夔凤纹长方花盆”、“蓝釉加彩缠枝莲大花盆”、“盂式花口花盆”、“树根式梅花花盆”、“泥绘花卉方花盆”、“泥绘松竹菊方花盆”、“花鸟三角花盆”、“凸雕山水小花盆”。这批旧藏紫砂花盆,在造型设计与装饰手法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时过境迁,目前在一些有规模的如上海龙华苗圃、钓鱼台国宾馆园艺园、南京博物院及许多私家园艺园中,还能见到雍容大度、质朴旷达的明清紫砂盆古雅飘逸、厚重端庄,闪烁着耀眼的历史一页。从陶艺无国界的大背景看,它又随着明清时期朝廷与荷兰、英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欧亚国家商务交流与民间交往的开展而繁荣,紫砂花盆在海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尤其在日本,被盆栽界誉为“古鸟泥渡盆”,简称“古渡盆”而名贵一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紫砂花盆出口日本。苏州盆协高级顾问杨贵生在众多花盆藏品中,有件清乾隆年间的泰国皇宫用花盆,属宜兴桃花泥珐琅彩大盆。底色翠绿,四面开框工笔山水、亭榭、凤凰、牡丹、人物等,华贵高雅,目前泰国大皇宫尚存5件。这类花盆是进入外国皇宫的实物佐证紫砂花盆在清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盆艺造型以各类方圆、筋瓤、雕塑三大造型体系自立面貌,又延伸形成数以百计、代表不同审美需求的传统风格。装饰上更是出现并形成了与紫砂壶装饰相类、并驾齐驱的争妍风格。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外提高进口限制,因宜兴紫砂器关税等诸多因素,花盆生产外销产量连年下降直至停止。新中国成立以来,宜兴紫砂得到了长足发展。1954年蜀山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场在恢复紫砂壶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紫砂花盆的生产,一批从民国时期走过来的前辈艺人任淦庭(陶刻名家)、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陈福渊、施福生、谈尧坤、蒋蓉等,为推动紫砂壶、盆的发展而呕心沥血,以老带新培养出徐汉棠、徐秀棠、顾绍培、谭泉海、鲍志强、何道洪、周尊严等一大批既能制壶盆、又能擅陶刻的优秀青年陶艺家现多为大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为繁荣紫砂盆创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徐汉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创作的250多个品种的中、小、微型盆,被上海盆景协会及一大批收藏家捧为盆中经典,在盆艺界给予“汉棠盆”的美誉。最近几十年来,紫砂盆与紫砂壶一样,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优势,在人们追求不同的休闲、养生方式中越来越展现紫砂盆艺的强大活力,奠定了紫砂盆艺在传统工艺中的地位。

宜兴紫砂


江苏宜兴出有一种特殊的陶土,其制品被称为“紫砂器",简称“紫砂"。根据出土的器物,特别是明墓出土的器物综合研究分析,认为紫砂器的制作始于明代。

万历到明末是紫砂陶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时大彬、陈仲美、陈用卿、徐友泉等一代宗师,使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作品以仿古的风格为主流,主要壶形有汉方、菱花、僧帽、圆珠、梨式,以及花卉、竹节、橄榄和提梁等形式。经过以时大彬为首的壶艺家们的努力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合理完备的紫砂制作工艺和工具。万历时紫砂制作工具就已经十分完备了。时大彬最初以仿供春大壶开始,其后自成一格亦以大壶为主。他调制砂泥最为独特,独步当时的是紫砂泥中带有颗粒的效果。时大彬在游娄东时期,与名士陈继儒往从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阶层雅致的品味,他把紫砂壶缩小。为符合文人雅士手持把玩的需要,把壶“精雅化”,这是时大彬在紫砂壶史上最大的贡献。白此,紫砂壶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翻开了中国紫砂文化的新篇章。

从康熙时期开始,紫砂制器日益精进,被宫廷皇室看重而成为贡品。清代紫砂器品种较多,除茶具外,还有花盆、各种生活用具、陈设品及玩具等,花生、荸荠等象生器更是宜兴陶工的巧作。清代后期出现了紫砂鼻烟壶、帽筒、挂瓶、文房四宝等。除品种样式外,紫砂器的胎色也日趋增多,除朱色、紫色外,还有白色、黄色、梨皮色等。

清初著名的紫砂大家是陈鸣远。其文化素养和紫砂技艺造诣极高,其作品主要有三大类:壶类、文房用具和象生器。他制作的干果品和仿生动物惟妙惟肖,独步砂坛。陈鸣远继承了明代紫砂制作的优良传统,又开启了清代的新风格,紫砂陶的制作发展到了新的高峰。除陈鸣远之外,还有虔荣、王南林、邵元祥、邵阳茂、陈觐侯等紫砂名家,由于他们的作品遗传不多,后人对其了解程度远不如陈鸣远。乾隆以后,宜兴紫砂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当时最为著名的是陈鸿寿,他任溧阳县令后,振兴陶业,自创壶式,不但请陶工为其制壶,而且亲自捉刀,雕镌诗文,创制出所谓“曼生十八"式。杨彭年、吴月亭等名师专门为其制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明代那种文人参与制陶的风气。

咸丰至光绪末年,紫砂创作上比较缺少艺术的独创性设计和构想,由于太平天国与驻守宜兴的清兵作战,宜兴的陶业受到极大的破坏,只有极少数艺人仍在坚持制壶。名家邵大亨创造了鱼化龙壶,壶上的龙头在倾壶倒茶时可自动伸出,收缩自如,堪称鬼斧神工。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紫砂器的生产更为商业化。器物上开始印有店号的标记,有“豫丰"、“铁画轩"及金鼎图案等。这个时期的名家有俞国良、冯桂珍、汪宝根、吴云根、蒋燕亭,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程寿珍、朱可心等。他们被上海的古董商人出高薪聘请专门依样仿制古代名器,仿得最多的是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的作品,几乎难以辨识真伪。顾景舟在壶艺方面的成就极高,是公认的近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大师,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表现出相当浑厚的气势,线条流畅,质感温润。

陶瓷文化:宜兴紫砂艺术的创新方向


一、宜兴紫砂器创作的基本特征

砂壶形制,自发端以来起点与其它工艺美术品而言,相对较高。原因有三,一是紫砂陶源起于明代中叶。其时,中国的工艺美术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金、玉、青铜、石、竹、木等及各种民间工艺已呈百花齐放态势,各类精美工艺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紫砂艺人的创作思路,我们在传统的紫砂茗器中可以看到象葡萄壶、南瓜形壶、如意形壶、云龙壶、竹节形壶、玺印类壶等砂壶他们的形制及技艺方面就有以上诸多工艺品中的借鉴和运用;二是紫砂器的创作具有浓重的人文色彩。而知识分子对艺术的感悟往往善于去粗存精而领引潮流,采其长者而扬之,取其善者而用之,所以,传统茗器诸如曼生十八式、圣思桃杯、鸣远小品,无不体现文化人介入砂壶创作的独特之长;三是长江三角洲的文明在整个华夏文明中所体现的高度发展的态势。虽然江南一带的文明稍晚于北方,但自蛮荒之境,得遇开发,其文明发展的程度,借助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而神速发展。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能工巧匠砂器艺术依托这一优势得以长足发展。民问艺人诸如时大彬等利用江南绝佳山水和物产资源,创作了诸多茗器,从而丰富了砂壶的创作思维,拓宽了砂壶的创作渠道。综上所述,砂壶艺术虽属大器晚成,而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二、宜兴紫砂创作的基本方向

任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紫砂艺术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提高。就工艺精良而言,几近无可挑剔的境界。品种类型之多,装饰形式之美,可谓登峰造极,使宜兴紫砂的工艺之美更为广泛的流传和应用。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建设带来了动力,这是令人欣喜的一面。

然而,艺术的发展又是永无止境的。一方面,因为紫砂艺术是一门张扬个性的艺术,这就需要各级各类从艺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在飞速发展的前进步伐中,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创作激情源自各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应不断总结,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确定自己的发展方面,乃至整个紫砂艺术的发展方向。通过笔者的学习和实践思考,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紫砂艺术的创作方向,应尊重紫砂自身特色的发展基础,这是因为,紫砂的独特材质、胎骨裸露、里外不施釉,使紫砂泥的性能得到张扬,这也是紫砂艺术从根本上不同于其它陶艺的特色之点,所以一切创作应不脱离这一特色而进行,否则,就无紫砂艺术可言。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实中的一些所谓创作,张冠李戴,虎头蛇尾,缺乏自身特色。

紫砂艺术的创作方向,应有多种装饰手法来衬托其美,就现有的装饰手段而言,已十分丰富多彩,用雕、刻、印、染、镶、嵌,以及清时所创的局部点彩、用其他非紫砂材质的装配等。然而任何艺术的进步都包含着与时俱进的革新,因为有这种革新,才有金银丝的镶嵌,才有五色土的绞泥。我们绝对有理由判断并号召一切有志于创新紫砂艺术的人士,均应将更新更美的装饰手段作为自己创作紫砂的重大主题。我们坚信,更多地可以运用在紫砂艺术上的装饰工艺就象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人们尚未发现和获得的、但又坚信其有的元素一样,我们应确信和扶持它们的存在和成长,并加以张扬。

紫砂艺术的创作方向,应紧密结合生活实用和环境美化。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美不胜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审美情趣的变革,有的正逐步走向消亡。相比之下,我们的紫砂艺术尚有一碗饭可吃。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作品和产品自觉和不自觉地一直在沿着生活实用和美化环境的紧密结合方面的轨迹在发展,简而言之,我们的紫砂创作,应着力于艺术和实用方面的有机结合,这样的创作才有生命力,大家都在作这方面的努力,何愁紫砂没有美好前景。

与时俱进,涵盖了各种不同思维和领域的创作方向,紫砂工艺自明清以来,盛极一时,我们有理由以自己的这一独特工艺和创新,向更多的领域和更丰富的文化层次作突飞猛进的推动,以保持紫砂工艺队伍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迹,让更多的人们理解和喜爱紫砂工艺,让我们的紫砂工艺始终以更多的创新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陶瓷文化:美籍华裔谢瑞华笔下的宜兴紫砂


宜兴位于江苏省太湖的西边,离上海、南京、苏州、杭州不远。宜兴成为中国陶都,和它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宜兴山区产有大量的陶土,也有树木作为燃料。由于宜兴接近长江和上海等地,交通四通八达,产品很容易运销江南各地及海外。

宜兴是中国的陶都,产品特别丰富,它的花盆很受盆栽爱好者的欢迎,大龙缸也是宜兴的产品之一。可是,宜兴最出名的,就是它的紫砂陶器;有文房用具,画家的用具,仿古的小摆设,鼻烟壶等等,其中最有名的产品,就是宜兴的紫砂茶壶。它不但样子美观,有一百多种壶式,而且耐用,泡出来的茶味特别好,并能保持茶的香味和温度。一个壶用久了,它的外面就有一层光泽,好像玩玉器的人每天盘玉盘出来的光泽一样,很受茶壶收藏家的欢迎。宜兴紫砂陶的特点,就是泥质好,塑性很高。陶土是在宜兴附近的山采掘出来的,经过锻炼,制成各种各样的陶器。这种陶土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明朝万历年间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就这样说:相传壶土所出,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曰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曰贵不欲买,买富何如,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及去发之,果备五色灿若披锦。宜兴紫砂陶颜色的确是与众不同的,有朱砂、白泥、有黑的、绿的,各种颜色的,另外一种叫梨皮泥,就是加砂和烧过的瓦片在泥内,烧后形成一粒粒的,象沙梨皮的模样,这种梨皮陶的砂粒有小的、大的,也有粗的。紫砂陶含有大量铁质,烧成后呈黑点。有的壶,外表光滑,尤其是专为泰国出口而作的壶,它们经过抛光,是特别亮的。

宜兴陶器是用龙窑烧的,这种龙窑有两百多尺长,筑在山坡上,在远的地方看起来象一条龙一样,所以有此称。做好的陶器是用匣钵装的,这样烧的时候比较干净和安全,朱砂器通常用的温度是900℃,但紫砂器却要1100℃。

宜兴陶艺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春秋战国,我们听过范蠡和西施到宜兴隐居,范蠡跟土人做陶器,现在的人还拜他为陶朱公。民国六十五年在宜兴羊角山发掘了一些紫砂陶片,经过南京大学和南京博物院的研究,初步鉴定为北宋中期及南宋时代的遗物,有些碎片是茶壶的各部分,有壶嘴、壶身,也有提梁壶,这种提梁壶值得研究,因为苏东坡很喜欢提梁壶的。苏东坡喜欢宜兴,曾在宜兴买地,现在宜兴蜀山这个地名是他取的,因为这地方的风景与四川相似。

宜兴做陶器的人,名字是有记载的。这里的陶人和景德镇造磁器的人不同,宜兴陶人有签名而后盖品外居士清赏己酉重九大彬。时大彬先是做大壶的,后来他遇到陈继儒,陈继儒和他的朋友们提倡用小壶品茶,因为小壶能保持茶的香气,时大彬受到他的影响,就造小壶了。这个款题上的品外居士也就是陈继儒,是时大彬为他而作的。时大彬也有造别的壶,香港艺术馆的僧帽壶是仿当时宣德窑宝石红僧帽壶,这个壶上面有五瓣莲花冠,所以叫僧帽壶。但是,这个壶的形状是仿西藏茶壶的。永乐宣德年间,中国与西藏文化交流颇为普遍,所以有很多西藏的器物到中国来。美国华盛顿弗里尔艺术馆有三个筋纹型的茶壶,一个是时大彬高足李仲芳泰昌元年所作的瓜壶;另外一个是与时大彬同享盛名的徐友泉仿古代青铜器的三足鼎形壶;还有一个葵花棱壶是沈子澈所作的,他与时大彬齐名,此壶有崇祯壬午铭,即明亡之前二年。香港北山堂藏有一个大彬学生陈信卿造的方壶,梨皮泥是特别精致的。这时有另外一个陶人叫惠孟臣,他是作小壶出名的,新泽西州的NEWARKMVSEUM藏有一个朱砂孟臣壶,壶嘴和壶把曾经破裂,被日本人用金漆修补。惠孟臣死后三百年,许多有孟臣款的小壶不停出现,直到现在还有,可知他的壶是多么受欢迎。

《朱泥梨式壶》明惠孟臣

清康熙乾隆时代是宜兴紫砂茶壶第二个发展时期。这时宜兴茶壶宫廷里面也有,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个宜兴壶,外面有画珐琅花卉装饰,壶底有康熙御制的款,这时候的壶比较重视外面的装饰,但有些是沿明朝的形状,象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的梨皮水仙花壶,这壶是筋纹式,但有一样与明朝不同的地方作者许晋侯不用楷书签名,而用果子、松鼠表现逼真。这种葡萄的叶子比较长,果子数量较少,是标准江南品种之一种。

康熙到雍正年间,最有名的陶人就是陈鸣远,在宜兴陶人中,除了惠孟臣,陈鸣远可算是被后人摹仿最多。陈鸣远以技术精湛及富创新精神著名,很受当时文人欢迎,他多才多艺,除制茶壶外,还造士人案头摆件及小型象真果子,如栗和花生等。陈鸣远制的茶壶什么形状都有。弗里尔艺术馆的瓜壶,是仿明朝的款式。西雅竹枝及梅杆束成,壶盖隐于枝杆的横切面中,最有趣的是在壶上加两小松鼠。除了茶壶,陈鸣远的梅杆笔搁和别的文房用具也很出色的;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的水洗是仿造莲蓬、莲藕和红菱做的,莲蓬内的莲子可以活动;另外一件竹笋水洗也很逼真,上面有虫蛀的痕迹,北山堂的白菜水滴有两条小虫,在慢慢蠕动,黄瓜水滴的叶子也被虫蛀。香港艺术馆的花生也是鸣远的杰作,花生米会动。贝聿铭先生所藏的果子也不错,可以看到宜兴紫砂陶的多种颜色。研究陈鸣远的作品是一个问题,他的传世作品中,很难说哪些是真的哪些是摹仿的,这个难题需要慢慢的研究。

乾隆年间的茶壶形状比较简单,比较注重装饰,代表这个时候的紫砂器有弗里尔艺术馆藏的陈汉文六角壶,三面有茅亭树木,另三面有乾隆的题款。旧金山叶万华先生藏有一个硃砂万寿壶,这个扁圆小壶布满寿字,和六角壶的装饰一样,用细的泥浆线作出,壶底有大清乾隆年制印章。这时有很多壶随茶叶运到欧洲区,颜色多数是紫砂红。纽约莫特赫德所藏的双流壶和梅花壶都是外销货,用透雕玲珑手法装饰,这些茶壶对后来欧洲的陶瓷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一种乾隆时代的壶式仿汉朝的方壶,香港北山堂藏有两个,一个光身的是荆溪华凤翔所作,另外一个上了炉钧釉,是荆溪徐飞龙所制。宜兴紫砂陶往往有采用官、哥、及钧釉为装饰,也有涂上漆的,洛杉矶私人所藏的一个上漆四方茶壶,便是一独特的作品,上面有吉祥石榴以喻长寿多子,另一面有百合、柿子及如意,以示百事如意,整件作品既华丽又吉祥,极可能是为祝寿所造。壶底有荆溪蔡乾元制印章。

上承时大彬僧帽壶为传统,是圣路易艺术馆的一个高身圆壶,这个是仿西藏金属酒壶多穆壶的造型。可是,宜兴陶人不知道这是一个密宗法器,却加上了八仙画、篆刻皆精,是西冷八家之一,他设计了十八壶式,清代当时最有名的制陶名手杨彭年和邵二泉帮他做壶。曼生有很多幕客,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雅士,他们特别为茶壶作铭文,并且在茶壶上刻上他们的大作,这种壶后人称曼生壶,很受收藏家的爱好。曼生壶有它与众不同的风格,通常壶底有阿曼陀室印,壶柄下有彭年小章,壶身有曼生或他幕客的铭文。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有一个曼生壶,这个白泥小瓜壶的嘴和把造的很自然,看上去很舒服的,壶身有曼生的铭文。香港北山堂藏有一个壶公壶,是曼生送给七芗的,七芗是改琦的号,是当时有名的画家,画红楼梦士女著名。CHICALOARTINSTITUTE有一个觚稜型曼生壶,壶身刻有祥伯铭文,祥伯是曼生幕客之一,名郭麐。曼生订了很多把茶壶,上海博物馆的曼生壶上面刻了四千六百一十四号,香港艺术馆的曼生壶却刻了茗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壶底有十五个曼生朋友的名字,他们在嘉庆乙亥秋九月在曼生衙门里品茶,用这个壶作为纪念。

以上提及的曼生壶全是杨彭年的作品,和他同一个时代的邵二泉,制壶技术和刻字手法也不错,这个高身和球形圆壶是十九世纪初期的作品,泥质是深色紫砂,有邵二泉的铭文。

和曼生同一时代的上海人瞿应绍,也很喜欢在壶身上刻字,他的壶通常是一边刻梅花或竹,一边刻字。CHICALOARTINSTITUTE的黑梨皮泥帽形壶是个好的例子,刻有竹和行书体字,这种壶和曼生壶已经不是纯粹宜兴陶人的作品,而成为和当时文人的合作品。

道光时代还有一种新发明,就是用锡包紫砂壶,在上面刻字,这是朱坚的创作,锡壶很别致,有白玉作柄和流。

道光以后有大量紫砂壶外销,这些茶壶水准不高。但当时名人订制的壶,水准却不错,旧金山琴轩所藏的白泥小壶是个标准的宜兴壶,但是在广州制造。广州有个富商名伍元华,他住在万松园,特请宜兴做壶名手到他家炼土、开窑,此壶底款采用明朝风格,用楷书刻有癸巳年万松园鉴制。另外一个是晚清吴大澂订制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收藏,这个覆斗壶一面有诗,一面雕刻老人采茶白果、红枣及各种瓜子、果子等。

民国初年的壶是不错的,曾在外国的国际博览会得奖。这个时代茶壶是上承十九世纪的传统,茶壶一边刻山水人物,一面题字,诗文多取于《唐诗三百首》,《芥子园画谱》为参考。从前的陶人不会刻铭文,这时已有一批艺人是专门替人家刻字的,所以,一个茶壶不但有店子或工厂图章,也有陶人自己的章和刻壶专家的签名。芝加哥的自然博物馆藏有一白泥方壶,一面刻有人物,另一面镌北周石刻拓本,是出自《金石索》。旧金山琴轩的紫砂钵外面雕刻波罗蜜多心经,是铁画轩的出品,铁画轩是上海一间著名陶瓷店,专门到宜兴订购多种紫砂器。另一小壶是民初的作品,下面有一个特别的图章,是仿新莽的大泉五十,是当代名手王寅春所制。

我们已看过很多壶,我想大家都想知道是怎样断代的。宜兴紫砂器跟瓷器书画一样,有很多仿的。所以制陶人的声名越大,买者越要小心,还要看陶的颜色,看器物的造型和手工,另外的就是看里面有几个孔。民国以前的壶是多数有一个孔的,后来就变成多孔制度,用来隔茶;七十年代的孔是效法日本,像半个高尔夫球一样。可是,这种断代方法只可以用于普通中型和大型茶壶,小壶永远是一个孔的,高身茶壶就会有比较多的孔。现在宜兴继续造茶壶和其他用品,形状是不错的。台湾也有很多新型茶壶,这次来台北,我看见很多地方都提倡喝茶,用全套设计的茶具。日本有他们的茶道,我们也应继续我们的喝茶传统,希望中国的陶瓷专家多多创作,使茶具更加发扬光大。【文章选自《宜兴文史资料》

紫砂文化:宜兴紫砂矿藏还能开采多少年?


10年前,当时的宜兴市委副书记张运民在香港一次招商会上回答境外记者关于宜兴紫砂能开采多少年的问题时,不加思索地回答:至少可开采60年!

事实上,对于宜兴紫砂壶泥料矿藏总量,至今仍没有定数。江苏省地质部门1989年探明,在丁蜀镇有一总开采量为779。8万吨、其中紫砂泥42万吨的陶土新矿点,可建井投资起码要5000万元。瓷库中国记者从宜兴地矿管理局得到证实,宜兴紫砂地质储量一直是个未知数。目前,该市仍在继续开采并有合法采矿作业许可证的只有丁蜀镇台西村一个采矿点。这个采矿点地下最大掘进深度可达60米,近年来,这里年开采紫砂量约1万吨左右,仅能供部分紫砂工艺创作人员使用。

解放前,宜兴陶瓷生产均是私营企业。在1956年国家对私有制改造以后,所有私营企业全部收为国有,宜兴陶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60年成立的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负责宜兴整个陶瓷产业的研制、生产。陶瓷公司配备有专业的勘探采矿队伍,从紫砂矿的勘探、开采到陶瓷烧制,形成了一条陶瓷产品的半自动生产作业线,使紫砂矿产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创办于1956年的宜兴陶瓷原料总厂拥有多处地下紫砂矿井,是宜兴市陶瓷工业的给养基地。前几年,该厂陶土价格平均每吨在40元左右,而生产成本每吨则高达70元左右,如此一复一日,年复一年,致使企业运转步履维艰。直到今年年初,宜兴陶瓷原料总厂偃旗息鼓。宜兴陶瓷原料总厂李群初厂长十分焦虑的认为,该厂的四号井据勘测仍可生产5至8年,还有25万吨泥料可采。他说:"如果再不想办法开发,若干年后紫砂泥就可能断档,若真如此,宜兴紫砂艺术还能是颗明珠吗?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