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丁山刻壶记

前不久,刚从景德镇画瓷回来,戈野又约小李开车接我去丁山刻壶。丁山隶属宜兴的一个小镇。随着紫砂业的发展,现在已闻名遐迩,听说即将要分辖出来独立为市了。

紫砂为何独厚宜兴丁山,经过不断地开采,资源已越来越少。政府已不让黄龙山被随便开挖,在公路上可看到几座孤立的小山已被围墙围起来。原国营的紫砂厂都已关闭,最早的紫砂一厂也全承包给私人,这就肥了有技术的工人,而那些干部见紫砂红火,也都从头学起,家里都私藏着一包一包的紫泥。

做紫砂壶纯是手艺,私人作坊是完全可做成的,一个转盘,几把刮刀,敲打磨刮,有传统的一套模式。听小李说,工艺大师做的壶都在万元以上,有的要几十万元,而一般职称做的也得几千元一个。我劝小李不要被职称忽悠,小李说现在人就相信这个,没办法的。今非昔比,所谓的“大师”也就身价骇人。偶在书上看到一则拍卖行情,某人的紫砂壶拍了一千多万元,我真是太闭塞了。

我在三十年前曾来过丁山,沿河的一条老街还在,石板路依旧,店铺已失去了昔日的市容。几家门口闲着几个老人,不几步就见老屋门上镶着牌子,有制壶艺人任凎庭故居,有陈祥荣及吴永春紫砂陶器店旧址。那时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山坡上的一排排龙窑,烟雾蒸腾,运河船只都堆着大大小小的水缸、盆子、钵子、坛子、罐子,紫砂壶还未兴旺,5角钱就能买到一个不错的壶。现在龙窑都拆了,烧陶瓷多用电气或煤气,唯在前墅村保留一处明代龙窑,除了供人参观,有时也主产,这是目前唯一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的。龙窑两侧有40几对柴孔,是观火候用的,很像飞机上一个个窗孔,烧的时候便把窗孔用泥封上。窑里面内壁用耐火砖砌成拱形,人可背着器件一直爬到窑顶,我见龙窑旁堆了一大片柴火,一个年纪大的师傅说:烧一窑要耗去好几吨柴的。门口立有石碑,为2006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说我来这儿画壶,八年前我来紫砂五厂画过,那是台湾商人来投资的,台商有眼光,他早看出了紫砂壶的前景,还办了一个杂志《墨海壶天》,是通过张志安先生以笔会的方式邀我们去的,画好后由工人刻成,今志安先生已过世,令人感伤。我觉得画紫砂壶不及画青花瓷痛快,后来就一直未去过宜兴,这次来便想尝试着自己来刻,找了一把木刻刀,试了一个晚上,便上手了。方知刻壶是不可先画稿再照着刻的,照着画稿线条刻就等于学生写毛笔字描红,呆板而趣味出不来,所谓匠气也。亦如刻图章,刻刀直接在紫泥坯上草草地走动,会别有意趣。若没有把握,可用铅笔先比画几下,以刀代笔,其道理一样,需有感觉,需轻重适度,不可涂涂改改。

其实一把壶的器形更重要,在上面刻画只是装饰作用,小李说这些器形事先都是由平山先生选定的。我比较喜欢有三种:一种是方壶,方壶最难做,制壶的是陈女士,她为壶命名“寒山钟声”,她已60岁了,还在为职称叹息,其实她做的壶已很不错。她还做一种名叫“西施乳”的壶,浑圆光洁,手感诱人,真舍不得刻。再一种是容天壶,我是在图册上看到的,壶形敦厚拙朴,小李特定制了十八个,嘱我刻十八罗汉,当壶送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几处不到位,而做壶人却说供不应求呢,也罢。我还喜欢“秦权”,“六方井栏”,“提梁”等。以前我不关心紫砂壶,真研究起来是很有讲究的,正如作画“牵一发要动全身”,看到街头不少扭捏做作的“创新”壶,真不知什么人会去买它。

紫砂壶市场怎样,我一点不知,但从投资方来看,做一批好壶放在那儿,绝非亏本买卖,关键是艺术品位。明陈继儒说壶:“令人幽、令人远、令人爽、令人闲、令人侠、令人雅、令人清、令人旷、令人淡、令人怜……”颇有见地,他把壶、人、茶合一,提高到人文生活品质上来,就有玩头了。《阳羡紫砂壶图考》有“陈曼生公余之暇,辨别砂厧,创制新样,手绘十八式,倩杨彭年、邵二泉等制壶,曼生壶铭多为幕客所作,亦有曼生自为之者。”看来制壶家与文人名人的合作,是与后来紫砂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的。

刻壶对我来说只是一时之兴,好玩而已,这次陆续刻了一百多把壶,有山水亦有花鸟,有老头亦有美人,草草不工,同仁或笑:上不得大雅之堂耳。

相关阅读

陶瓷文化鉴赏-宜兴均山窑


吴晋时期南方青瓷窑址群。位于江苏省宜兴县汤渡村附近的均山,分布范围约0.5平方公里。1959年南京艺术学院首次发现两晋时期的窑址3处。1975年宜兴陶瓷公司又发现吴至两晋时期的窑址3处。1982年又有新的发现。这一窑群,是中国南方早期青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为研究中国瓷器的发展和江苏省古代制瓷工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在均山窑址发现有残留的窑墩,直径约20米,高4米。有的残窑用砖筑成,窑壁上架有石条。出土的窑具有窑垫、垫饼、窑托以及筒形、钵形、齿形和钉形窑具等,窑托中有的带“……年廿二只制”等铭文。出土日用器皿的碎片,有盆、洗、钵、盘口壶、双系罐等。装饰花纹有弦纹、网纹、羽毛状纹、连珠纹、铺首等。釉色浅绿微黄,或称蟹青色,胎色黄白,根据釉色分析,是采用还原焰气氛烧成。这种青瓷胎质细腻、坚致,吸水率为3~6%,气孔率为7~8%,烧成温度1160~1260℃。有人推测宜兴西晋周氏墓地出土的青瓷与之相似,很可能就是宜兴均山窑的产品。

紫砂文化:宜兴紫砂陶刻的兴起和发展


任淦庭紫砂陶刻作品

宜兴紫砂陶刻由来已久,元人蔡司沾《霁园丛话》里就有“奈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五文字”的记载,这是目前所知在紫砂器物上题刻词句的最早年代,但仅见诸记载,原物已佚,尚不知是刻于壶底还是壶身。据考证最初的镌刻大多位于壶底和壶盖的边沿而很少见于壶身,其内容也仅仅记载着作者的名号而已。稍后便有在砂壶身上题刻诗句的作品出现,绘画绝少。明“供春壶”之前的紫砂陶刻是用竹尖刀(制陶工具)在坯体未干时刻制的,其刀刻痕与现代意义上的陶刻味有明显区别,后发展成用专门的铁制刻刀在坯将干未干时镌刻。明清以降,宜兴紫砂名气大盛,紫砂壶以简括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和安逸恬静之态深受文人学士关注,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来宜兴定制紫砂壶和文房玩具者甚众,如赵宦光、董其昌、顾元庆、郑板桥、吴大徵、任伯年等定制的壶器均署室斋名以传世。紫砂壶成为众多文人闲士品茗吟诗,风花雪月时的把玩物,其典雅、恬适、朴茂的风格正与文人澹泊、雅致、清丽的审美情趣相吻。

紫砂壶镌刻题辞的盛行,推进了文人直接参与创作。有意识地将紫砂壶作为创作的载体者,当推清嘉庆年间的陈鸿寿(字曼生)。陈曼生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不仅娴熟于金石书画,更是嗜壶成癖。他和杨彭年合作设计的紫砂壶,其色含蓄,其质温润,其形典雅,亦书亦画的陶刻艺术“切茶、切水、切壶、切情”,可谓美妙绝伦。由于陈曼生的倡导及一批金石书画家的参与,推动了紫砂陶刻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品位。陈曼生留下的“曼生十八式”可称道艺结合的经典,后世奉为圭皋。曼生之后“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成了文人和匠师合作时共同认呵的审美标准。与曼生同时代的梅调鼎,曾在一款称砣款式的“秦权”壶上题铭:“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称来”,其文回味十足,其字遒劲有力,方寸之间便构成壶、字、意、情皆佳的绝妙之作。

清末民初,紫砂产业大兴,宜兴紫砂陶商人始请本地书画名家参与紫砂陶刻,此时的陶刻装饰风格渐趋明朗,切壶切情的铭文款识减少,饰壶风格通常为壶身一面题词,一面绘画,诗文大致出自《茶经》或有关茶事的唐宋名句,画面多表现梅兰竹菊或简笔山水,也偶人物,笔意多仿石涛、八大、董其昌意。此时的陶刻刀法老到、技艺娴熟、构陈懋生、陈研卿、沈端田、韩泰、邵云如等人,遂形成了当时的陶刻行业。商户在普通产品上镌刻简单的字域,视技艺高低而刻制不同档次产品,其价位自然也就不同,此时的陶刻品种已从紫砂壶发展到花盆、陶瓶、餐具及其它品种,内容也不限于书法和绘画,还包括任淦庭等名艺人留世,他们的高足徐秀棠、谭泉海、鲍志强、毛国强等今已成为陶刻界的领军人物。又承金陵亚明、沪上唐云、王个移、京华韩美林诸大家的鼎力推助,几代艺人的探求和摸索,紫砂陶刻语言日趋丰富和成熟,形式风格已臻完美。再有大批民间爱好者的加盟,一时陶刻业红红火火,兴旺无比。近年收藏热带来紫砂热,因此陶刻艺术也渐人佳境,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

陶瓷文化:宜兴第一座隧道窑诞生记


隧道窑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窑炉,具有产量大、质量好,节约燃料,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窑炉内设铁轨,陶瓷制品就像一个个小旅客,坐在一部部窑车上,车子首尾相连,形成一串,由油压顶车机的推动,在隧道内行驶,窑的两边设有几对燃烧室,供给窑的热量。制品在窑车上沿隧道运行时,炽热的燃烧气体迎面而来,使制品温度升高,一直升到1300℃~1400℃。

紫砂器在隧道窑内经历了预热、烧成、冷却的全过程。

制品在温度和气氛的作用下,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及化学变化,终于由泥坯变成了陶瓷器。当这些成品驶出隧道,开窑工人就把它们一个个从窑车上抱下。窑尾一车成品到站,窑头就有一车制品进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隧道窑就是这样日日夜夜、连续不断地运转着,工作着,烧造出大量的陶瓷制品。

宜兴紫砂


江苏宜兴出有一种特殊的陶土,其制品被称为“紫砂器",简称“紫砂"。根据出土的器物,特别是明墓出土的器物综合研究分析,认为紫砂器的制作始于明代。

万历到明末是紫砂陶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时大彬、陈仲美、陈用卿、徐友泉等一代宗师,使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作品以仿古的风格为主流,主要壶形有汉方、菱花、僧帽、圆珠、梨式,以及花卉、竹节、橄榄和提梁等形式。经过以时大彬为首的壶艺家们的努力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合理完备的紫砂制作工艺和工具。万历时紫砂制作工具就已经十分完备了。时大彬最初以仿供春大壶开始,其后自成一格亦以大壶为主。他调制砂泥最为独特,独步当时的是紫砂泥中带有颗粒的效果。时大彬在游娄东时期,与名士陈继儒往从甚密,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阶层雅致的品味,他把紫砂壶缩小。为符合文人雅士手持把玩的需要,把壶“精雅化”,这是时大彬在紫砂壶史上最大的贡献。白此,紫砂壶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翻开了中国紫砂文化的新篇章。

从康熙时期开始,紫砂制器日益精进,被宫廷皇室看重而成为贡品。清代紫砂器品种较多,除茶具外,还有花盆、各种生活用具、陈设品及玩具等,花生、荸荠等象生器更是宜兴陶工的巧作。清代后期出现了紫砂鼻烟壶、帽筒、挂瓶、文房四宝等。除品种样式外,紫砂器的胎色也日趋增多,除朱色、紫色外,还有白色、黄色、梨皮色等。

清初著名的紫砂大家是陈鸣远。其文化素养和紫砂技艺造诣极高,其作品主要有三大类:壶类、文房用具和象生器。他制作的干果品和仿生动物惟妙惟肖,独步砂坛。陈鸣远继承了明代紫砂制作的优良传统,又开启了清代的新风格,紫砂陶的制作发展到了新的高峰。除陈鸣远之外,还有虔荣、王南林、邵元祥、邵阳茂、陈觐侯等紫砂名家,由于他们的作品遗传不多,后人对其了解程度远不如陈鸣远。乾隆以后,宜兴紫砂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当时最为著名的是陈鸿寿,他任溧阳县令后,振兴陶业,自创壶式,不但请陶工为其制壶,而且亲自捉刀,雕镌诗文,创制出所谓“曼生十八"式。杨彭年、吴月亭等名师专门为其制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明代那种文人参与制陶的风气。

咸丰至光绪末年,紫砂创作上比较缺少艺术的独创性设计和构想,由于太平天国与驻守宜兴的清兵作战,宜兴的陶业受到极大的破坏,只有极少数艺人仍在坚持制壶。名家邵大亨创造了鱼化龙壶,壶上的龙头在倾壶倒茶时可自动伸出,收缩自如,堪称鬼斧神工。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紫砂器的生产更为商业化。器物上开始印有店号的标记,有“豫丰"、“铁画轩"及金鼎图案等。这个时期的名家有俞国良、冯桂珍、汪宝根、吴云根、蒋燕亭,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程寿珍、朱可心等。他们被上海的古董商人出高薪聘请专门依样仿制古代名器,仿得最多的是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的作品,几乎难以辨识真伪。顾景舟在壶艺方面的成就极高,是公认的近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大师,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表现出相当浑厚的气势,线条流畅,质感温润。

清代陶土茶具宜兴紫砂壶壶形和装饰变化多端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问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名贵。明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宜兴古代制陶颇为发达,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秦汉时期,已有釉陶的烧制。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先后山现了两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寺院里有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制壶大师。供春的制品被称为“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质地薄而坚实,被誉为“供春之壶,胜如金玉”。“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庞用心,怎称神明”。时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师傅传授的格局而多作小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饮茶品茗的趣味。因此当时就有十分推崇的诗句:“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有发展。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其驰名于世。陈鸣远制作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至今被视为珍藏。杨彭年的制品,雅致玲珑,不用模子,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当时江苏溧阳知县陈曼生,癖好茶壶,工于诗文、书画、篆刻,特意到宜兴和杨彭年配合制壶。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再由陈氏镌刻书画。其作品世称“曼生壶”。一直为鉴赏家们所珍藏。清代陶土茶具宜兴紫砂壶壶形和装饰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在国内外均受欢迎,当时我国闽南、潮州一带煮泡工夫茶使用的小茶壶,几乎全为宜兴紫砂器具,17世纪,中国的茶叶和紫砂壶同时由海船传到西方,西方人称之为“红色瓷器”。早在15世纪,日本人来到中国学会了制壶技术,他们所仿制的壶,至今仍为日本人民视为珍品。

名手所作紫砂壶造型精美,色泽古朴,光彩夺目,成为令人拍案叫绝工艺品。过去有人说,一两重的紫砂茶具,价值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名贵可想而知。

 

宜兴陶瓷


部 宜兴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素有“中国陶都”之称,宜兴陶瓷现有7500余种,精品如紫砂、青瓷、均陶、彩陶、精陶“五朵金花”等,早已誉满中外。

“家家做坯,处处皆窑”的陶都宜兴丁山、蜀山一带,以紫砂茶壶最为著名。工人将紫泥、朱砂泥、团山泥混合炼熟,制成瓜壶、树段壶、仿古提梁壶等。艺人刻上古诗、山水或花草虫鱼,配上印章,经过焙烧,一件件集雕塑、书法、绘画、金石于一壶的工艺品诞生了。

据说,紫砂壶的好处在于表里不施釉,透气性能好,用它贮茶不变色,不变馊。用久了的壶。由于内壁气孔积满“茶锈”,就是不放茶叶,冲入开水也能喝到清香的茶味。难怪有将紫砂茶壶称之为“神壶”。宜兴民间淬着许多关于紫砂壶的传说。其中一个故事是:一次某大户人家造屋,嫌墙没砌好,硬要扒了重砌,拆墙时,忽见空斗墙里放着一把茶壶。大伙一看才想起来,那天递一壶茶给师傅解渴,他随手放在墙上,没想给砌在墙里了。开盖一闻,虽说大前天沏的,茶味却依旧清香。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紫砂壶从此名声远扬。

有趣的是,紫砂壶在宜兴民间婚姻中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爱情臻于成熟,小伙子上门求婚时,依俗须带一把上好的紫砂壶。倘若老人乐呵地接受了茶壶,这门亲事便成功了,男家即务一对装满酒的瓮头至女家,作为定亲礼,故新媳妇双称酒瓮头。女家陪嫁必务龙凤坛一对。无锡缸尖渚是陶器铺的集中地,七月三十晚上叠缸为塔,燃灯其上,名宝塔灯。

瓷器与《西厢记》


——从雍正粉彩《西厢记》人物故事套杯说起

走进嘉兴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大厅,可见到一字排开,从小到大渐次陈列着的10件马蹄形瓷杯,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著名的雍正粉彩西厢记人物故事套杯。

所谓套杯,即成套之杯,是套具的一种,有各种质地制成的,或铜锡,或髹漆,或木竹,或瓷器,尤其以彩绘瓷器套杯受到世人的青睐。《清朝野史大观·大内异物》载:“其一酒杯,二十有四,由大及小,如堵波。高二寸许,旋木为之,质黄色有木理。薄如纸,嘘气辄可飞动,然能注酒。”清代景德镇窑烧制的瓷器套杯,以彩绘的居多,且多为十个一套,大小渐次可叠放成一个整体,散开来又形成依次递减的单体;既可作饮具,亦为一种精巧的工艺鉴赏品。

这种瓷器套杯,一套少则3至5件,多则20多件,因为是由多个大小不同的杯子依次套叠而成的,所以成型时必须严格把握每件单体杯子的尺寸大小,造型轮廓,胎体厚薄。只要制作过程中稍不留神,某处略有走样,就无法平稳地套叠,即前功尽弃,更谈不上渐次套装和分散自如了。要烧制好规整而又美观的套杯,首先要解决薄胎瓷的工艺技术问题。景德镇薄胎瓷的烧制始于明永乐年间。有道永乐薄胎瓷,细薄如纸,有的几乎以釉汁制成,故称为脱胎瓷。稍厚的又称之为半脱胎。明成化、隆庆与万历时的民窑,就有达到胎薄如纸的,时人称为真脱胎。到清康熙、雍正仿制品也达到了同样的程度。脱胎瓷的制作,从配方、拉坯、修坯、上釉到装窑烧成都有一整套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领。修坯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来不得半点差错和疏忽。一般要经过粗修、细修定型、粘接、修去接头余泥,并修整外形、荡内釉,然后精修成坯和施外釉。在修坯过程中,坯体在利篓(景德镇方言也称利斗,指利坯时在辘轳上盛放坯件的托盘架)上取下装上,反复近百次之多,才能将2至3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样薄。

解决了薄胎工艺之后,就是选择适宜套杯的釉彩装饰工艺。雍正年间盛行的粉彩,就是当时彩绘工艺的新品种,受到广泛的赞誉,直到今天。

康熙晚期已出现花朵用胭脂红色的洋细料施彩,至雍正朝,粉彩瓷器盛行,尤其是唐英(1682——1756年)从雍正六年(1728年)起奉命驻景德镇御厂任协理官。乾隆元年(1736年)起先后管理淮安及九江关并兼理窑务。直至二十一年(其中十五、十六两年一度中止),前后二十余年管理景德镇御厂,致力于制瓷工艺的研究,致使仿古、创新获得巨大成就。使景德镇制瓷业(包括民窑制作)达到了瓷器生产的新盛时代。其时粉彩特征是彩绘人物衣服或花朵时,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色中有的用芸香油调合施彩;所用彩料很多是进口料,如红彩多以黄金为呈色剂的洋红,又称胭脂红;又有洋黄、洋绿、洋白等色。焙烧温度比五彩略低,色彩比五彩更为丰富,以其淡雅柔丽的特色,感觉比五彩柔软,因此又有软彩之称。雍正粉彩的盛行,很快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雍正粉彩不仅白地彩绘,也有各种色地绘彩,如珊瑚红地,淡绿地、酱地、墨地等。精巧的器型,配上典雅的粉彩,使之相映成趣,实是给可分可合的套杯锦上添花。

嘉兴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西厢记人物故事套杯,称得上是这个时期粉彩的代表作。属半脱胎瓷,胎骨细腻。制作精致,造型规整,釉面纯净,装饰柔丽。共10件一套。器物逐件由小渐次增大,其口径5至10厘米、高1.5至5.9厘米、底径3.1至6.2厘米。每件造型一致,形似倒置的马蹄,故有马蹄杯之称。为敞口、削腹、平底内凹,白釉地粉彩。十杯相叠,口平如一,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十只口沿紧密无隙,天衣无缝,且分散时灵活自如,不得不钦佩其工艺的精湛。最为精彩的是每件杯身外壁分别彩绘以西厢记人物故事图案,笔触流畅,技法娴熟,构图生动,柔丽典雅,赏心悦目。

《西厢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名著之一,是一部风靡了七百多年的文学杰作,可谓家喻户晓,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嘉兴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粉彩西厢记人物故事套杯,从小到大的十只杯身外壁分别绘以《佛殿奇逢》(奇逢)《妆台窥简》(窥简)、《僧房假寓》(假寓)、《斋坛闹会》(闹会)、《长亭送别》(送别)、《锦字传情》(传情)、《夫人停婚》(停婚)、《衣锦还乡》(还乡)、《乘夜逾墙》(逾墙)、《白马解围》(解围)等典型场景。色彩柔丽典雅,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丰富,生活气息浓厚,构图精美,别具匠心。比如《夫人停婚》那幅,写琴童搀扶心灰意冷的张生离去之状尤为入神(有的选本是画红娘搀扶张生),立着的老夫人冷酷无情,躲在一旁的莺莺却伤感失望的情形在这小小的杯身上有所反映。为满足套杯相叠时的整体视角效果,特将叠在最上面的那件,也就是最小的一件的画面分由内底心和外壁两部分构成。这幅《妆台窥简》的主题图案绘在内底心:身着红衣绿裙裤的红娘斜身倚立在梳妆台旁,举镜窥简;外壁则是烘托主题的西厢场景。其余9件瓷杯的内底心均白釉无图。为此,叠在上面那件杯子的内底心的仕女红娘装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用《西厢记》人物故事装饰瓷器的形式颇多,除了餐具、酒器等之外,还有瓷板、赏瓶、屏风、彩瓶嵌饰等等。

说到这里,一个涉及中国陶瓷史与文献学的问题有必要在此一提。《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化现象,实际上具有个性解放的思想内涵,晚明《西厢记》的评注、改编、校刻蔚成风气。而在英国,正是人文主义高扬的时期。十分有趣的是,有人已发现了当时英国向中国定购青花瓷器的函件、订单的底稿。(转见于将星煜《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英国对瓷器上的绘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以人物仕女为主,有故事情节尤佳。根据这一要求,景德镇特地烧制了一批以《西厢记》的张君瑞、崔莺莺爱情故事为题材的青花瓷碟、瓷瓶等。可能晚明时《西厢记》故事基本上趋于定型,很可能景德镇的工艺美术家以当时各种《西厢记》刊本上的插图为蓝本,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考证。但是,现在已经发现了许多目前珍藏在欧美的青花瓷器上的《西厢记》绘画与某些明刊本《西厢记》插图有惊人的相似。伦敦大学博士徐文琴女士在美国加州大学从事艺术考古时指出,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艺术博物馆所藏的高42.2厘米的青花瓷瓶上的图案《佛殿奇逢》和西德科隆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藏的直径16厘米的青花碟子上的图案《佛殿奇逢》,都是以日本内阁文库所藏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金陵继志斋陈邦泰刊《重校北西厢记》之插图为蓝本。又如艾西莫林博物馆所藏青花碟子上的图案《堂前巧辩》,徐文琴认为以清初顺治十六年(1659年)刻本《哥林拾翠》之插图为蓝本。另外,徐文琴女士发表在瑞典《东方古代文物》(THEMUSEUMOFFAR-EASTERNAANTIQUITIES)的一篇博士论文提纲,图文并茂,基本上谈的都是《西厢记》,其中就收录有关《西厢记》的青花瓷器照片,均为欧美博物馆的藏品。根据绘图人物场景的分析,丝毫没受南曲《西厢记》的影响。这些瓷瓶、瓷碟照片计有:《佛殿奇逢》3件、《僧房假寓》1件、《斋坛闹会》2件、《白马解围》4件、《夫人停婚》1件、《琴心写怀》1件、《妆台窥简》1件、《乘夜逾墙》3件、《堂前巧辩》1件、《草桥惊梦》2件、《衣锦还乡》1件、《西厢全景》1件。尽管徐文琴的艺术考古工作还只进行了一个不太长久的时期,却使我们知道早在明刊本《西厢记》还未流传到欧洲之前,早在《会真记》、《董西厢》、元杂剧《西厢记》诸书被英译、德译、法译之前,欧洲人早已从青花瓷器的图案上接受并欣赏《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了。不言而喻,这一大批景德镇青花瓷器为《西厢记》的刊本传入欧洲以及英译、德译、法译起了媒介和诱导作用。而这一点,过去无论是中国戏曲史或中外文化交流史,当然也包括中国陶瓷史的专家所完全忽略掉的。也就是说《西厢记》最早是由瓷器传到欧洲的。

青瓷之乡— 龙泉大事记


乾元二年(759)

分松阳县龙泉乡和遂昌县部分地置龙泉县,属括州。

五代

贞明五年(919)

龙泉金村、刘田(今属小梅镇)等地制瓷作坊已具有规模。

北宋

太平兴国二年(977)

建造华严塔(俗称金沙塔)。

太平兴国七年(982)

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兼理龙泉窑务。

天禧二年(1018)

建县学(儒学)于县东隅,学额二十。

治平四年(1067)

吴深、鲍康尧、季裒、吴克、鲍强五人同登进士,县民建五桂亭(绍圣中更名籍桂堂)于县东崇因寺左、大溪之涯,题名于亭。

元丰四年(1081)

县令黄发,兴学校,给诸生讲课,入学者众。

元祐五年(1090)

苏东坡为龙泉灵溪之洲命名为留槎洲,并为留槎阁书榜。继而陈舜俞题诗。时谓阁之雄伟,榜之遒劲,诗之警拔为三绝。

元祐七年(1092)

七至十二月,疏浚龙泉溪。处州各县均仿效。于是昼夜行舟,不再有沉覆之危。

宣和三年(1121)

龙泉县改名剑川县。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

宣和中,因朝廷制样需索,龙泉青瓷益加工巧。

靖康元年(1126)

知县姚珏以郑公垟堰为基础,修筑蒋溪堰;新凿云水渠。冬,兴工,次年仲秋竣工。可灌溉畈田三十顷。

南宋

建炎四年(1130)

五月下旬,溃兵杨京力扰龙泉,毁县学,仅存大成殿。绍兴二年(1132)秋,重建。

绍兴二年(1132)

十一月,福建农民起义领袖范汝为余部范忠率起义军攻克龙泉。

庆元三年(1197)

分龙泉县南松源乡及延庆乡部分地置庆元县。

开禧三年(1207)

岁旱,修蒋溪堰和云水渠。次年虽续旱,但李山畈受益于渠堰灌溉,水稻获丰收。

嘉定二年(1209)

县人何澹修纂《龙泉县志》。

端平三年(1236)

太学士赵宗王晋 报请朝廷,准建笏洲书院,并祭祀朱晦庵。

淳祐元年(1241)

六月,昴山崩,声闻数十里。

宝祐三年(1255)

是年至五年(1257),虎伤人一千六百多。

咸淳十年(1274)

十二月,元兵入浙,兵部尚书季可(龙泉人)奉命回故乡募兵抗元。元

至元十三年(1276)

十一月,元兵入龙泉,县官降。

至元十五年(1278)

六月,梧桐川(今风鸣乡)木岱村张三八集众二万起事。元行省遣宣慰使伊奇哩率兵镇压。

青田起义军季文龙部攻克龙泉,城郭两千余户毁于战火。

(后)至元六年(1340)

六月,大雨,水涨入县城,深丈余。

十一月, 民饥,拨常平仓粮救济。

至正十一年(1351)

十一月,雷雹雨雪,十二月雨黑黍。

至正十二年(1352)

闽农民起义定攻龙泉八都。浙江副元帅镇处州石抹宜孙率兵星夜驰至龙泉,义军退走。

至正十三年(1353)

旱,歉收。十二月大雨雪。次年大饥。

至正十五年(1355)

六月二十日,青田潘惟贤起义军攻占龙泉,县达鲁花赤台宝忽丁携县印潜逃。章溢集乡兵围县城六日,起义军弃城撤走。

至正十七年(1357)

七月,红巾军由浦城、松溪攻龙泉,元参军胡深集乡兵拒于湖山。

九月,章溢拨私田一百五十亩,于八都玉峰山麓建龙渊义塾。

至正十九年(1359)

十一月,朱元璋部将胡大海攻克处州,龙泉县归之。

洪武二年(1369)

御史中丞章溢卒,葬于龙泉八都横溪桥头。弘治十五年(1502)墓被盗,朝廷续葬。

洪武三年(1370)

庆元县并入龙泉县,设巡检司于查田;十三年(1380)复置庆元县,巡检司撤。

洪武十年(1377)

正月十八日夜降黑雨,水色如墨汁。

正统元年(1436)

正统间,顾仕成在琉田(今大窑村)主青瓷窑。

正统八年(1443)

知县李善捐俸银购青砖,将城内数条卵石路基改为砖道。

正统十三年(1448)

十二月,叶希八率矿工起义军,攻克龙泉县城。

正统十四年(1449)

七月,矿工起义军陶得二别部攻龙泉,至济川桥,乡兵关闭南北桥门,桥上义军尽被害。

成化元年(1465)

林农广制松香。年贡松香七十斤十五两。造纸作坊遍布,年贡黄白纸五万三千七百九十六张。

成化八年(1472)

八月二十三日未时,城镇直街叶善增家起火,延烧二千余家及济川桥。

弘治三年(1490)

龙泉饥荒,饥民破官仓取粮,为首者遭杀害。

弘治六年(1493)

昂山崩。

正德四年(1509)

春夏大饥,民采榉树皮舂磨作饼充饥,食之多死。

正德八年(1513)

七月二十二日,县前店起火,延烧总铺谯楼(县衙前)、按察司、济川桥及民居二千家。

九月二十六日,崇因寺佛殿起火,毁寺房及五千斤重铜钟一口。

正德十一年(1516)

叶溥出资刊行叶子奇《草木子》。

嘉靖元年(1522)

二至四月初旬不雨,溪井皆竭。五月十五至十九日大雨,平地水漫一丈五尺,人畜死伤无算,留槎洲民居漂荡殆尽。

嘉靖二年(1523)

十月,修蒋溪堰

冬,于城东建籍桂社学,次年秋建成。

嘉靖三年(1524)

知县朱世忠捐俸置田二十亩,建仁山书院。

嘉靖四年(1525)

县人叶溥、李溥合辑《龙泉县志》。

嘉靖三十二年(1553)

大饥,县人吴文焕赈米三百石济饥民。

嘉靖三十八年(1559)

九月,戚继光至处州府招募矿工、农民从军,组建“戚家军”,龙泉丁壮踊跃应募。县民制“糖光饼”,欢送入伍士兵。

嘉靖四十年(1561)

闽广义军张琏部属三千余突入龙泉,据城六日。

隆庆元年(1567)

七月,处州矿工数百人集龙泉瞿源起义。处州知府李学礼发兵镇压,矿工散走。

万历二十六年(1598)

知县夏舜臣主修《龙泉县志》。

崇祯十四年(1641)

政和县张某与麻某聚众千余人起事。冬至日黎明破龙泉。知县刘明爽被缚。张、麻部据城一日夜,后撤走。

顺治三年(1646)

明督抚田仰、勋镇方国安溃兵散窜城乡大掠,民皆逃匿。

顺治四年(1647)

原明处州府推官王廷简(龙泉人)联合龙泉柯进春抗清。清遣刘登瀛部镇压,进春死,廷简被擒。

十一月初,程煌联合龙泉曹飞宇发动千余人起义,克龙泉城,达十天。处州参将陈元魁率部镇压,曹飞宇等退驻漈根安营扎寨。

顺治五年(1648)

二月,龙泉柳国柱等起义,屯西乡木岱口等处,陈元魁军镇压。

十月,朱匡明(青田人)、曹飞宇等屯龙(泉)遂(昌)边境。与清兵战,败。次月,冯生舜等扎龙泉西山(木岱一带),清兵进捕。

顺治六年(1649)

六月,龙泉李魁选据山抗清,遭清兵围困,被捕。

顺治八年(1651)

疏浚龙泉溪。

顺治十二年(1655)

胡世定、傅梦吁纂《龙泉县志》。

康熙十三年(1674)

五月,靖南王耿精忠部将徐尚朝攻陷龙泉,抢掠后,纵火焚东前街。十五年八月,清总兵李荣、陈世凯荡平徐尚朝部。

康熙二十五年(1686)

四月,大水,冲毁桥梁庐舍田禾无算。

康熙四十四年(1705)

是年前后,修蒋溪堰,疏云水渠。

康熙四十八年(1709)

闽起义军彭子英、董天福攻龙泉,乡兵对抗于道太,彭子英等退走遂昌。

康熙五十三年(1714)

夏大水,秋旱,次年大饥。

雍正三年(1725)

大饥。

雍正五年(1727)

县常平仓添建仓廒二十五间,每间储谷六百石,总合储谷一万五千石。

雍正九年(1731)

六月大水,夏大饥。

雍正十年(1732)

虫灾。县民柯国荣于济川桥施粥济饥民。十一年,续饥,县民汤云汉赈饥民半月。

乾隆元年(1736)

创立聚英讲堂。

乾隆十一年(1746)

建育婴堂。

乾隆十三年(1748)

铁匠郑义生在县城东街开设剑铺。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建县丞署于安仁镇,至光绪十六年(1890)裁撤。

云水渠被民侵占,堙塞,知县苏遇龙亲自查勘得复,并督促浚通。

乾隆二十七年(1762)

重刊叶子奇《草木子》,有齐召南、苏遇龙序。并聘县学沈光厚重纂《龙泉县志》。于留槎洲建立留槎书院,勘出百念丘荒田为学田,并将渎田笏洲书院遗址地二亩五分供师食用。

乾隆三十年(1765)

建瀛亭于县衙前长堤上,左右为荷池,池各广七亩许,亭前为三思桥。同治元年改瀛亭为问心亭。

乾隆三十二年(1767)

在县署东建金鳌书院。

嘉庆十年(1805)

龙泉巨富李鹤堂捐银一万四千两,复建济川桥。移桥址留槎洲下,历时两年竣工。

嘉庆十一年(1806)

四月,秀才汤瑾出资独兴留槎洲上。自此,洲之阁不再合于桥上。

夏,大旱。

嘉庆二十一年(1816)

岁大荒。

嘉庆二十五年(1820)

小梅开设三和堂中药店,并附设药厂,制中成药。

道光元年(1821)

夏至后历四月不雨成旱灾。县城蔡云轩施粥济饥民。

道光三年(1823)

龙泉李澄捐银二千两,重建普济堂。

道光十三年(1833)

大旱,乡民来城觅食,饿死道旁者不计其数。

道光二十八年(1848)

岁歉收。

咸丰八年(1858)

六月十五日,太平军石镇吉部克龙泉,至七月十五日全部离境去浦城。

咸丰十一年(1861)

十一月,福建总兵林文察率师驻龙泉。

周老九、周六儿兄弟开设“万字号”剑铺。

同治二年(1863)

知县祝乡绅主持补刊乾隆二十七年《龙泉县志》。

同治三年(1864)

设厘卡,开征厘金。宣统二年(1910)升为厘金总卡。

同治七年(1868)

重修蒋溪堰及云水渠。十月开工,次年五月竣工,用钱三千缗(每缗1000文铜钱)。用石三千丈,用夫数百人,绵亘十余里,灌溉四千亩次。

同治十年(1871)

三月,集资疏浚龙泉溪滩。

光绪三年(1877)

知县顾国诏主修《龙泉县志》,次年刊行。

光绪十四年(1888)

城镇直街失火,全毁。

光绪十八年(1892)

建留槎精舍,招收诸生,知县毕诒策亲自讲课。

知县毕诒策督建城镇直街和东前街葫芦门防火墙。

光绪十九年(1893)

重建育婴堂,严禁溺女婴。

光绪二十一年(1895)

基督教由德籍传教士传入龙泉。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古董商收购古瓷,大窑村青瓷古窑址被掘破坏。

光绪三十年(1904)

日商天野静之等由上海来大窑村购出土青瓷。

夏至(六月十七)大水,水满城内与屋檐平,船可撑至清修寺边。

六月二十四日,龙泉始设代ban邮政分局(民信局)。

八月二十五日,外国传教士数人被处州双龙会龙泉分部会众驱逐,当夜乘船离境。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书院,兴学堂,金鳌书院改为剑川学堂。其他书院、社学陆续改之。

徐杰、李为蛟、周传濂、李为麟,翁望甫、李有麟等考取官费留学日本。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创办私立毓英初等小学堂,为县第一所女子学堂。

宣统二年(1910)

福州南台太和药房老板(日商)行原始平至大窑村搜购古青瓷。嗣后,年必数次,连续十余年。

宣统三年(1911)

十一月廿五日,处州府城光复,成立处州军政分府,龙泉县属之。

设立县劝学总董。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