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 (公元前206年)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区的特征,制陶业从其它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小编推荐

原始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图案形象直观性强,在当时具有标志性、装饰性等性能,所以对彩陶图案的研究也会给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证。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原始时期,氏族部落更为繁杂,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需求的文化特征,它们各自有着代表氏族文化的标志性形象,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随着氏族文化盛衰变化,陶器装饰也出现了不同的内容的形式。

纵观中国彩陶的技术与艺术,历时四千八年。其实它的上限年代还是个难以考据的迷,随考古发掘工八的不断进行,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就目前现有的资料而言,可以说原始陶器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比辉煌的一章。

隋唐时期 (公元420到581年)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发掘出的隋墓里,我们可看到大量质量较高的白瓷。

唐代是被公认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洛阳为陪都。在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艺术和技术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这与当时这两个地方所处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当时的厚葬之风密不可分。洛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自东汉、魏、晋、北朝五百年来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经济上,它是首都长安连结关东以及东南地区的枢纽。虽然唐代定都长安,但对洛阳地区也极为重视,特别在武则天时,定洛阳为神都,在此地施政达二十年之久。

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河南府是贡白瓷的重要产区,巩县窑、鹤壁集窑、陕县西关窑等窑址都出产白瓷,同时烧造三彩器和彩釉器。发达的手工业是封建社会商品来源的保障,而兴盛的商业又刺激着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发展。

唐三彩器大多出自墓葬。唐王朝在西安、洛阳一带设有庞大的政治统治机构,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带色釉的发现和运用在汉代就已出现,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釉被广泛使用。到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世纪初,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釉、褐釉彩色瓷器的烧造。至晚到北齐,出现了白瓷和彩瓷。

初唐的三彩器以褐赭黄色为主,间以白色或绿色釉,采用蘸釉法,施釉较草率,釉层偏厚,流釉或烛泪状,釉层没有完全烧开,色泽暗淡。盛唐时期,三彩工艺明显进步,在器型品种上,除了器皿以外,出现了大量生动的三彩人俑。这时的三彩釉色润莹,赋彩自然,采用混釉技法,器皿多为内外满釉,色彩有绿、黄、白、蓝、黑等;装饰手法除了刻花、印花外,还广泛使用堆贴和捏塑;装饰内容丰富多彩,花鸟走兽无所不包。然而中晚唐时期的三彩制品每况愈下,这一有趣的现象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现象。晚唐三彩多为小件,趋于单彩釉,而且釉面单薄,脱落剥蚀现象严重。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3年)促使唐朝迅速败落,形成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的局面。唐三彩器的烧造一般为两个步骤,即素烧和釉烧。它的胎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色陶胎,出现于隋和初唐时期一种挂草绿、酱黄色混合釉的红陶制品中,这一品种还不能被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唐三彩。另一类是白色陶胎,为瓷土烧成,被认为是典型的唐三彩。这种坯体的特点一是吸水性强,使粘接部件牢固;二是可塑性较强;三是素烧后强度较大;四是胎质白,挂釉后釉色鲜艳。唐三彩器的烧成温度在800度──1000度左右,坯釉膨胀系数基本一致,使坯釉结合良好。

这一时期的人俑塑造,风格比较明显。一改魏、晋时期秀骨清相的作风,女俑丰满富态,男俑英武得体,形象生动,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景。唐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异常活跃,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海路贸易也日见频繁。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证了当时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原一带生活,他们多从事商业和艺术活动。经常可以见到胡人牵着骆驼,背负着丝绸等货物,形象极其生动。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国家都发现了大量唐三彩器,说明唐代对外出口贸易的发达。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布局,到唐代形成较为明显而固定的局面。从北朝到唐代这一阶段,我国古代制瓷艺术逐步形成了青釉和白釉两个大的系统,它们在后世分别沿着不同的方面各自发展。白瓷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特别是在唐代中晚期,它已成为一个独立体系,与青瓷分庭抗礼。当时北方烧造白瓷的区域非常广泛,而河北邢窑最为突出。它与南方越州出产的青瓷交相辉映,形成唐时代陶瓷业的两大主流。唐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用“类银”、“类雪”来形容邢窑白瓷的釉色,其胎、其釉的白度相当成熟。邢窑白瓷在烧成技术上也比较高超,从现有实物来看,没有变型、歪塌等缺陷,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端正,不失为一代名窑对产品要求之严格。邢窑白瓷除以色白见长外,它另一个特点是朴素少饰,匠师的艺术表现多施于造型之中,器型简洁、质朴、端庄而大气。它所构成的器皿容量大、重心稳、使用方便。这一时期最具特点的器皿是执壶,据考证是由前代的鸡头壶演变而来,是一种酒具,唐人称为“注子”。 此外,黄河流域瓷窑都多烧白瓷,河南、山西、陕西的广大地区都以烧白瓷为主。

唐邢窑白瓷始于隋,盛于唐,衰于元。根据其胎、釉的化学分析,应属于高铅瓷胎,其釉的化学组成,属于CaO──AL2O3──SiO2系统范围。邢窑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340度左右,个别的高达1370度左右,烧成气氛为还原焰。唐代手工业产业的空前繁荣,还在于官方的介入,官府设置“将作监”、“少府监”等政府机构,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进行操控,为统治者服务。这时的越窑青瓷也得到很大发展,引起许多文人骚客的瞩目,纷纷吟诗作赋对其倍加称颂赞美。其中陆羽的评价比较全面而得体,他形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认为是当代最完美的瓷器。

由于唐代的饮茶之风盛兴及朝廷对青瓷的需求量增大,促使唐代的越窑青瓷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晚唐时期,形成了以浙江余姚为中心的瓷区,产品胎质细腻,釉层匀净,造型规整,品种丰富。在装饰处理上也是以釉色装饰为主流,以素面为主,形成独特风格。刻划花装饰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廖廖数笔就描绘出当时人们喜爱的荷花、荷叶、牡丹花等花卉,绝无繁琐多余之笔。这一时期在窑炉上普遍有所改善。北方均为馒头窑型,一般为直焰馒头窑或者是在窑底上设置台柱,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原始倒焰窑。这几种窑形都由火膛、窑室、排烟孔、烟囱四部分组成,火焰流向呈现半倒焰式,依靠排烟孔调节燃气的流量;最大的改进是由原来的冷底窑改为热底窑,使窑内温差大大减小,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南方则以龙窑为主,为节省燃料、增加产量,充分利用空气预热,采取了加长窑身和减小窑床倾斜度的办法,在浙江发现的唐初龙窑残长就达40米,宽1.7米,倾斜度10──12度。

唐代已经生产出釉下彩瓷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时的长沙窑又称铜官窑,是我国最早制作釉下彩瓷的地区之一。铜官窑釉下彩装饰以斑点彩饰为主,在青釉瓷器上以褐彩或蓝绿彩料点绘成花草纹样。褐色彩料是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为色料,蓝绿彩料是以含氧化铜的矿物原料作色料。

五代时期 (公元907到979年)


唐代的繁荣最终被唐未的藩镇割据所打破,五代十国则是这种割据局面的延续,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五十三年,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家称为五代。然而此时五代,也并非统一的中国,其间战乱频仍,山河破裂,约有十国之多,吴、南唐、闽、前蜀、南汉、北汉、吴越、楚、南平相继出现。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有进步之势,这大概与当时帝王的爱好有很大关系,其中最有影响者为吴越的秘色瓷和后周的柴窑。

对于秘色瓷的“秘色”,陶瓷史学界一直有很大争议,至今尚无定论。常见的解释有三:一是作“秘密”解释,这种解释来于宋人,认为吴越国的越窑青瓷专供朝廷使用,百姓不得占边,二是青瓷釉色之一种;三作“希奇”之意,为“碧色”的误传而来。从目前见到的所谓秘色瓷来看,其胎质呈灰白色,釉质如脂似玉,清澈碧绿,造型典雅、凝重,可以看出制造者绝对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创造才能。秘色瓷代表了晚唐至五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成就。

五代越窑的窑址仍在浙江上林湖地区,而且更广泛地延至上虞、勤县、临海等地区。所制器物总体上继承了晚唐风格,其装饰手法趋于多样化,使唐代单纯追求釉面效果向包括刻花、印花、堆塑、釉下彩等多样手法转化。

这一时期出现的另一个著名品种为柴窑,相传是五代周世宗(名柴荣)时所烧造,窑址在郑州。但迄今尚未发现窑址,真正的柴窑器为何种相貌也众说不一。后人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 ”来描术柴窑器的特征。据明代文献记载,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珍贵瓷器,把柴窑器推放首位,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商周秦汉时期的陶瓷


商周时期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瓷器" target="_blank">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区的特征,制陶业从其它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秦汉时期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o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 “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4000年前陶器什么样?


①椭圆形豆

②盖豆

③泥质红陶罐

④盉

⑤高柄豆

上个双休日,平湖市博物馆底楼大厅里比平时要显得热闹不少,几位来自省考古所的专家正对庄桥坟遗址墓葬内出土的数千件陶器进行分类整理。修复完成的陶器,按照时间顺序整齐地排列着。“这里的陶器都是墓葬里出土的,初步统计在3000件左右,完成所有出土器物的整理工作需要一年半的时间,预计到今年年底应该能完成。”昨天下午,庄桥坟遗址考古队领队、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对记者说。

出土陶器3000件

据了解,平湖庄桥坟遗址是在2003年5月下旬被发现的。当年6月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进驻林埭镇群丰村,对庄桥坟遗址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徐新民说,该遗址墓葬位于人工堆筑的土台上,分布相当密集。一些墓葬规模较大、等级较高,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结构有关,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有着重要意义,“该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入围了当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一级文物——带木质犁底的分体式石犁。除了这些文物外,还有大量的陶器、石器和玉器。徐新民说,目前整修的陶器是分两次发掘出土的,前后历时一年多。“这些陶器都是当时的祭祀陪葬品,并不是生活中的实际器具。”平湖市博物馆副馆长张蜀益说,最大的墓葬出土随葬品几十件,而有些墓葬出土器物只有一两件甚至没有,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贫富差距与等级观念。

修复是件细致活

据了解,从去年8月开始,徐新民带领专业人员来到平湖市博物馆,开始对这些有4000多年历史的陶器进行修复。

平湖市博物馆野外文保部主任田敏告诉记者,因为年代久远,几乎所有的陶器都已经破损,完整器物较少。为了修复这些文物,考古人员在发掘时会进行仔细辨认,按照出土位置和陶片的质地、颜色进行分析、编号,最大限度保留文物的原始信息。

“有些陶器的胎壁非常薄,修复起来得十分小心。”徐新民告诉记者,如果稍有不慎的话,不但修不好,反而会进行二次损坏。据悉,最薄的陶器胎壁厚度仅在1毫米左右,修复的技术含量相当高。

珍贵宝贝可不少

已经修复好的陶器如今正在按墓葬编组,按时间早晚排队,通过对这些器物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墓葬主人的身份、地位等。

这些陶器看得记者眼花缭乱,张蜀益担当起了临时讲解员,向记者介绍了几件特别新奇的陶器,他也想让晚报的读者领略一下4000多年前古人的手艺与聪慧。

陶器①:豆是古时一种放食物的器皿,眼前的这件豆呈椭圆形,有一个盖子,豆的边缘有4个小耳。张蜀益说,从去年重启修复工作到现在,3000多件陶器里只发现了这么一件形制特殊的豆,这在其他同时期遗址中也极少见。当时这件椭圆形豆修复后让所有人都感到很振奋。这种形状的豆据猜测可能是现在盘子的源头。

陶器②:这是一件盖豆,盖子倒过来也可成为一件豆,行使豆的功能进行摆放物品。这种形状的豆在商周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出土,只是那时已经用铜来制作了,具有礼器的功能。这种形状的陶豆遗址中出土较少,相信也是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使用。

陶器③:这是一件泥质红陶罐,放在众多灰色的陶器中很明显。在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这种红色或者橙色的泥质陶器物只有四五件。这件陶罐的特殊之处在于胎壁较厚,拿在手里比较沉,口沿还有分布均匀的戳印纹。这说明当时的居民在制作时初步懂得装饰。

陶器④:这件陶器名叫盉,是一种盛放液体的容器,有点像现在的水壶。这件盉底部有3只短足,器身一侧带有宽把,与把相对的一侧有“流”,倾倒液体时不向其他部位流出,这种设计极为精巧,说明制作者具备了相当的才智。

陶器⑤:这是一件高柄豆,这件陶器最吸引人之处在于陶豆内底中心部位刻有纹饰图案,这图案是两只体形较长的动物,均匀分布在陶豆内,身形略微弯曲,有些像龙,形象非常生动。这也是在这些陶器里目前唯一发现的具有写实图案的器物。

商周瓷器概况


随着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们渐渐烧制出一些初步达到瓷器标准,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够完善的器物,这就是原始青瓷。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度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体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体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白度。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200℃以上高温烧制后,台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因工艺不稳定,铁含量和烧成气氛不能自如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商周到西汉这一时期的原始青瓷所涂的釉是用石灰加粘土配置而成的,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由于含铁元素,所以呈青绿、黄绿、灰绿、褐绿等颜色。器表多拍印米字纹、方格纹、麻布纹、圆圈纹、曲折纹、叶脉纹、篦纹、水波纹、云雷纹等纹饰。主要器型有:尊、豆、盂、罐、盖罐、提梁壶、鼎、瓮、簋、罍、杯、钵等,绝大部分器型仿当时的青铜器而制作。

4000年前陶器什么样? 古代瓷器知识


①椭圆形豆

②盖豆

③泥质红陶罐

④盉

⑤高柄豆

上个双休日,平湖市博物馆底楼大厅里比平时要显得热闹不少,几位来自省考古所的专家正对庄桥坟遗址墓葬内出土的数千件陶器进行分类整理。修复完成的陶器,按照时间顺序整齐地排列着。这里的陶器都是墓葬里出土的,初步统计在3000件左右,完成所有出土器物的整理工作需要一年半的时间,预计到今年年底应该能完成。昨天下午,庄桥坟遗址考古队领队、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对记者说。

出土陶器3000件

据了解,平湖庄桥坟遗址是在2003年5月下旬被发现的。当年6月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进驻林埭镇群丰村,对庄桥坟遗址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徐新民说,该遗址墓葬位于人工堆筑的土台上,分布相当密集。一些墓葬规模较大、等级较高,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结构有关,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有着重要意义,该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入围了当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一级文物带木质犁底的分体式石犁。除了这些文物外,还有大量的陶器、石器和玉器。徐新民说,目前整修的陶器是分两次发掘出土的,前后历时一年多。这些陶器都是当时的祭祀陪葬品,并不是生活中的实际器具。平湖市博物馆副馆长张蜀益说,最大的墓葬出土随葬品几十件,而有些墓葬出土器物只有一两件甚至没有,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贫富差距与等级观念。

修复是件细致活

据了解,从去年8月开始,徐新民带领专业人员来到平湖市博物馆,开始对这些有4000多年历史的陶器进行修复。

平湖市博物馆野外文保部主任田敏告诉记者,因为年代久远,几乎所有的陶器都已经破损,完整器物较少。为了修复这些文物,考古人员在发掘时会进行仔细辨认,按照出土位置和陶片的质地、颜色进行分析、编号,最大限度保留文物的原始信息。

有些陶器的胎壁非常薄,修复起来得十分小心。徐新民告诉记者,如果稍有不慎的话,不但修不好,反而会进行二次损坏。据悉,最薄的陶器胎壁厚度仅在1毫米左右,修复的技术含量相当高。

珍贵宝贝可不少

已经修复好的陶器如今正在按墓葬编组,按时间早晚排队,通过对这些器物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墓葬主人的身份、地位等。

这些陶器看得记者眼花缭乱,张蜀益担当起了临时讲解员,向记者介绍了几件特别新奇的陶器,他也想让晚报的读者领略一下4000多年前古人的手艺与聪慧。

陶器①:豆是古时一种放食物的器皿,眼前的这件豆呈椭圆形,有一个盖子,豆的边缘有4个小耳。张蜀益说,从去年重启修复工作到现在,3000多件陶器里只发现了这么一件形制特殊的豆,这在其他同时期遗址中也极少见。当时这件椭圆形豆修复后让所有人都感到很振奋。这种形状的豆据猜测可能是现在盘子的源头。

陶器②:这是一件盖豆,盖子倒过来也可成为一件豆,行使豆的功能进行摆放物品。这种形状的豆在商周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出土,只是那时已经用铜来制作了,具有礼器的功能。这种形状的陶豆遗址中出土较少,相信也是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使用。

陶器③:这是一件泥质红陶罐,放在众多灰色的陶器中很明显。在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这种红色或者橙色的泥质陶器物只有四五件。这件陶罐的特殊之处在于胎壁较厚,拿在手里比较沉,口沿还有分布均匀的戳印纹。这说明当时的居民在制作时初步懂得装饰。

陶器④:这件陶器名叫盉,是一种盛放液体的容器,有点像现在的水壶。这件盉底部有3只短足,器身一侧带有宽把,与把相对的一侧有流,倾倒液体时不向其他部位流出,这种设计极为精巧,说明制作者具备了相当的才智。

陶器⑤:这是一件高柄豆,这件陶器最吸引人之处在于陶豆内底中心部位刻有纹饰图案,这图案是两只体形较长的动物,均匀分布在陶豆内,身形略微弯曲,有些像龙,形象非常生动。这也是在这些陶器里目前唯一发现的具有写实图案的器物。

100年前的连环画 《三国图》与《陈三五娘图》


《三国志全图》,全书有十幅图,第一图是“桃园结义”,文字介绍的是刘备,以下各图均为一个故事,文字亦均为人物介绍

《三国志全图》第三图,威振当阳

美丽的东西,除非天演灾祸和战争,人们珍之惜之。本文作者于拍卖网站上偶得两本一百年前的连环图册--《三国志全图》与《陈三五娘图》,她们工笔绢画,绫边装裱,滚边宣纸,中英印刷,册页装帧,在任何的资料中都未曾记载。对于会玩收藏的人而言,“东西”上手,方才学到“东西”:这前一个“东西”指的是古玩,后一个“东西”指的却是知识——对于任何资料都未曾记载的连环图册,其中蕴藏了哪些秘密?又见证了怎样的时代?收藏的乐趣,以此道来!

100年前连环图的故事

2007年间,内人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美国拍卖行网站上发现了两本图书。六十四开本,深褐色暗花纹布封面硬包装。细看两本左边竖行手书题签上均有有蠹虫浅尝的痕迹。一本是《三国志全图》,另一本是《陈三五娘图》。题签“三国志全图”字样对下是两行小字“丙午年夏日,石佛”和一个方形红印“古松”。另一本“陈三五娘图”对下也是两行小字“甲子年夏日”,“夏日”之下也有一个印章,红圈内一个“集”字。

我的岳母大人参加过潮剧《陈三五娘》电影的拍摄。内人不热衷于戏剧,但《陈三五娘》还算是情有独钟。“买吧。”她建议说。说来也是,我们那一代人课外教育无非就是连环图,课外活动也少不了公仔纸,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几乎所有三国演义里的小故事个个耳熟能详。《陈三五娘》我也看过。无端生出这样两本书来,自然见猎心喜。“买吧。”我说。于是出价,追价,书本到手。

书本为长卷册页装裱,拉开成长卷,打开一页一页打开就像书本,右边是印刷的文字,上下中文英对照。左边是图画,绫边装裱,工笔绢画,品相完美,蠹虫爱美,居然嘴下留情。两书均有十幅图,《三国志全图》的第一图是桃园结义,文字介绍的是刘备,以下各图均为一个故事,文字亦均为人物介绍。《陈三五娘图》则铺陈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一图画面是陈三五娘相见于元宵佳节,陈三趋前,五娘含羞,益春护在五娘之前。然后故事展开,节奏分明,到了第十图是两人私奔,山路上,陈三五娘偕益春三人刚刚过了福建界碑。可喜的是纸色见暗,而绢画如新。绘色深浅有度,色彩分明,衣褶款款,动态撩人。

《陈三五娘图》全书亦有十幅图,与《三国志全图》不同,其铺陈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一图画面是陈三五娘相见于元宵佳节,陈三趋前,五娘含羞,益春护在五娘之前

我后来把《陈三五娘》带给了我父亲看,却知道了更传奇的故事。1956年,梅兰芳、欧阳予倩先生率领的中国京剧团访问日本回来,路经广州的那天,刚好潮剧《陈三五娘》在中山纪念堂上演。家父和杜国庠老负责接待梅先生一行,自然请看戏。当晚的演出非常成功,这唱腔、音乐,一切的一切都与其它剧种不同的潮剧对梅先生一行来说算是意外之喜。上台接见的时候,掌声雷动,梅先生凝思了一会,突然侧身问欧阳予倩先生道:“日本朋友赠送我们的两个明朝刻本,好像就是潮剧、就是这个戏文。”见欧阳予倩先生含笑点头,知道他听见了,感觉也一样,梅先生舒展开来了,转身与演员一一握手。当晚回宾馆一查,果然就是潮剧的古本。 这两份明朝刻本,一是嘉靖45年(公元1566年)的《荔镜记》,现藏于日本天理大学;一是万历初年(无刊刻年份)刻的《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和《苏六娘》,现藏于东京大学。从此潮剧的历史有了文字的证明。《荔镜记》也就是《陈三五娘》。过了50多年,这图书《陈三五娘》居然又落到我们手里,人们都说收藏是讲缘分,讲天意的,莫非果真如此?

上一个甲子年是1924年。上一个丙午年是1906年。就我们的知识,1927年3月,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陈丹旭画的《连环图画三国志》,以后上海世界书局又陆续出版《连环图画西游记》、《连环图画岳传》、《连环图画水浒》、《连环图画封神榜》。自此,上不了台面的小人书有了个学名“连环图”。我们这两本书比这时间早。

连环图:手工装裱与印刷术混杂的年代

玩收藏的人都说,东西不上手,是学不到东西的。这前一个“东西”指的是古玩,后一个“东西”指的却是知识。因为手头有了这两本东西,我们的确是学了不少东西。《中华印刷通史》称“近代印刷术在十九世纪初开始的百余年中陆续传入中国……其传入时间,一般均以在中国本土用西方铅活字制作技术制作中文铅活字的1807年为始。客观上,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的时间和用西方近代印刷术研制中文铅活字,以及采用近代凹版印刷技术印制中国地图和图画,均比在中国本土制作中文铅活字的1807年为早。”那么我们这两本书岂不是有可能再往前再推个六十年?

我们这两本书文字有中英混排的问题,还有字体大小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再往前推个60年技术上可不可能。《中华印刷通史》告诉我们的是“1858年(咸丰八年),美国长老会派遣姜别利(William Gamble)来华主持美华书馆事务。姜别利早年曾在美国费城学习印刷,来华后,鉴于汉字字体复杂,字数繁多,且雕刻阴文字模,字体细小,镌刻困难,乃于1859年在宁波创制电镀字模。其法乃先用黄杨木做字坯镌刻反体 阳文,再镀制紫铜阴文,然后将此紫铜正体阴文字模锯成单字,镶入黄铜壳子。此法不仅大 大减少了镌刻工时,而且质量甚佳,即使蝇头小字,也能雕刻。此后,姜氏将汉字按照西文活字规格,制成七种不同大小的汉文活字,分别命名为:一号″显″字,二号″明″字,三号″中″字,四号″行″字,五号″解″字,六号″注″字,七号″珍″字。由于这七种汉文铅字的大小分别等同于西文的七种铅字(字身高度为23.546mm、0.927英寸),从而解决了 中西文的混排问题。”

这种追索因为存了期望,所以很容易就产生了失望。1906年再往前推60年是1846,显然已经早于1858(咸丰八年)。《中华印刷通史》又道,“美华书馆姜别利创制的七种活字,制作快、质量好,应用甚广。上海馆、土山湾印 刷所、同文馆印刷部等都曾采用之。”一般说来,虽然姜氏之前还有刻模铸字的方法,除非我们能找到早期的《申报》,通过对照,证明这两本书用的字体不同于《申报》,否则再推前60十年是不可能了。

观察两书的文体,中文显然出自中国人。英文用词准确,显示非常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及以英文为第一语言的自信,但是错别字却显而易见,我得不出结论。这种事情请教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会保险的多,找到了Ms. Yvonne Forest,一位澳洲女士,家中藏有多本百来年前的英文小说。她看了,对图画喜欢得不得了,对文字,她告诉我说,《陈三五娘》的印刷字体相当一致,可能是机器排字。翻译得很好,有几处拼写漏了个把字母,都是不细心的错误,可以确认出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而《三国志全图》字母印刷偶有高低,显示了手工小锤植字的特征。这人英文很好,但对英文书写相当生疏,单词拼写失误颇多,使得她对译者到底是不是以英语为母语极为疑惑。我听了,百思不得其解。过了一个晚上,起床的时候伸个懒腰,突然恍然大悟。其实译者和植字的工人应该是两个人,我仿佛已经看到植字工人面对草草写在纸上的英文,皱着眉头,这个到底是“a”字呢还是“e”字?猜半天以为猜对了,找出一个字母来,狠狠心敲下去,松了口气,或许还像我一样伸了个懒腰。结果一百年后,Ms. Yvonne Forest一看,还是错的。《陈三五娘》是否机器排字需进一步确认,可以明确无误的是当时英文活字有了统一规格,植字已经标准化了。更重要的是递给植字工人的那张纸上的文字是打字打出来的,偶然打错的字植字工人也植错,这是硬道理。这说明了什么?中文他不会错,英文他只懂得一个一个字母去对,这说明了植字工人是中国人,这两本书都是在中国完成的。

两本书对比,再拿这两本书跟1927年后的连环图对比,显示了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连环图应该讲故事,但是《三国志全图》没有这样做。《陈三五娘》讲故事了,但总体的观念还在原先的框架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纸张的正反面纤维不同,可以推论这两本书用的是两层或多层宣纸互托而成的纸。造这两本书的人以为自己是在做衣裳,这纸上下均用粉红色的宣纸再滚了约一毫米的边,他不知道图书可以不彩色,可以不装裱,更不知道图书应该大量生产,这真是连环图的混沌时代,继承的是中国字画装裱的精细,一只脚却迈进了印刷,文字配画面,故事连环发展的时代。

图画用的是绢。画面着色出自人手没有争议,图画的线条按我的观察亦象是手绘,但画十本可以,画一百本就有点不通情理了。给朋友看,也有人认为线条出自印刷,毕竟那个时代石印技术已经流传,绢上印刷技术上应该没有难度。不敢确认是因为:一来,自己不是这行的行家,二来,遍寻资料找不到有绢上印刷一类的记载。

这书也许还有同类存世。1906到1924跨度18年,虽说这书没有出版社,但两本书的装订一模一样,显然,上百年前已经有人扎扎实实在做介绍中国文化的事了,一坚持就是十八年。我们假设它一年仅出版一书十本,三国演义作为第一本是符合情理的,一直出版到了一个闽南粤东地区的爱情故事,的确也近尾声。假如我们的假设合理,那么一共应该有180本曾经面世。这书中英互译,出口到了英美地区,流传下来的几率反倒高了。美丽的东西,除非天演灾祸和战争,人们珍之惜之。近百年来,英美地区的确受上天顾眷颇多。

这已经很好了。我们动了心只因它勾起了我们童年的回忆,我们见而喜之只因它的美丽,然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100年前有这样一种图书:工笔绢画,滚边宣纸,绫边装裱,中英印刷,册页装帧,这是连环图洪荒年代的精品,在任何的资料中都未曾记载。

新中国景德镇陶瓷款识——三年困难时期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1959年2月景德镇第一瓷厂改名为国营东风瓷厂。至此,景德镇瓷器底款全部停用序号厂款,而开始使用各厂厂名款。如“景兴瓷厂”、“红旗瓷厂”、“东风瓷厂”等等。 为区别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厂名”款,此时的厂名款可视为“老厂名”款。老厂名款从50年代出现,一直使用到1964年10月止。 各厂启用老厂名款的时间如下:1.建国瓷厂:1952年10月; 2.工艺美术瓷厂(雕塑瓷厂前身):1956年; 3.新平瓷厂(人民瓷厂前身):1957年; 4.宇宙瓷厂:1958年; 5.红旗瓷厂:1958年; 6.市工艺美术瓷厂(艺术瓷厂前身):1958年; 7.红星瓷厂:1958年; 8. 东风瓷厂:1959年2月; 9.光明瓷厂:1961年8月; 10.市陶瓷彩绘合作工厂(新光瓷厂前身):1962年1月; 11.市陶瓷合作工厂(红光瓷厂前身):1962年; 12.曙光合作工厂(曙光瓷厂前身):1962年; 13.景兴瓷厂:1962年8月; 14.新华瓷厂:1964年; 15.为民瓷厂1965年投产时称高级美术瓷厂,1966年6月改名为民瓷厂。

古代瓷器:战国前的原始瓷


印纹硬陶与越人的生活有不解之缘,凡有越人的地方总能找到他们的踪迹。与传统陶器相比,印纹硬陶在原料和烧成温度方面有重大的改变,成为由陶向瓷发展的中介。约到商代,越地开始烧制原始青瓷,并在当时独占鳌头。但无论是器型的多样化,还是产品的质量,越人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们的后裔在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

原始瓷罐西周德清皇坟堆出土

原始瓷筩西周德清皇坟堆出土

原始瓷碟西周德清皇坟堆出土

原始瓷罐西周馆藏

原始瓷尊春秋德清皇坟堆出土

原始瓷尊西周德清皇坟堆出土

原始瓷鼎西周德清皇坟堆出土

原始瓷尊春秋德清皇坟堆出土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