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的原料与辨别

一。青花原料及特征

青花是我国首创的的一种瓷器新品种,即白瓷地蓝花瓷器的专用名称。青花是以钴料先在白瓷素坯上描绘纹饰,再罩一层透明釉后,于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绘。所谓青花瓷器就是指白瓷地呈现出蓝色花纹的瓷器。蓝色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习惯上都称青色,故把白地蓝花的瓷器,称之为青花瓷器。这样的称谓不仅被学术界广为通用,而且也有利于钴蓝与铜绿的区别。

景德镇康熙款青花瓷龙纹将军罐

钴蓝作为一种着色剂,在我国唐代陶瓷上就开始大量运用,如唐三彩中的蓝色,经科学测试证明,就是氧化钴的着色。唐代长沙窑的釉下蓝,同样经过科学的化验结果表明,它不是钴蓝,而是铜绿。作为青花瓷器的原料,从科学定义上讲,青花必定是钴蓝,而不是铜绿。

在我国陶瓷的装饰上经常用氧化钴烧成青花,用氧化铜烧成釉里红,两者同时并用在一件器物上,称之为青花釉里红。在唐宋陶瓷上经常用氧化铜烧成铜绿,用氧化铁烧成铁褐,两者同时并用在一件器物上时,称之为褐绿彩。因此青花瓷器的形成包括原料与烧成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青花瓷器的原料是构成青花瓷器的主要因素,是用来区别任何一个瓷器品种的标志。这对我们如何认识青花瓷器以及掌握青花瓷器辨别等问题尤为重要。

青花原料为氧化钴,是一种着色力极强、稳定性能好的彩绘原料,它不仅烧成面较宽,而且容易烧成。在我国古代陶瓷中使用的氧化钴料,经科学化验结果证明,分进口青料一二国产青料两种。进口青料名叫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并含有砷。国产青料与此相反,含铁量低,含锰量高,不含砷。因此我们把进口料叫做高铁低锰料,把国产料叫做低铁高锰料。由于两种原料不同,烧成后青花瓷器的呈色也就不同。因为,氧化铁在还原焰中烧成,呈黑色,氧化锰在还原焰中呈紫色。氧化铁的呈色既然是黑色,那么烧成后的青花,在蓝色浓艳之中就产生一定黑色的斑点,这是进口料的主要特征。国产青料由于含铁量低,自然也就没有黑色斑点这一特征。含锰量高,烧成后的青花蓝色之中就会呈现紫红颜色,这也是国产青料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青花原料与青花瓷器的分期

青花瓷器的质量与青花原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尽管烧成条件,对青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青花原料对青花的呈色总是起着主导作用。青花瓷器自元代出现以来,由于它的优越性,一直盛烧不衰,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因使用的原料不同,造就了各个时期青花瓷器的不同时代特征。现根据各个朝代使用青花原料不同,把它分为如下几个丰要阶段:

元代

青花原料-氧化钴,既可以用来装饰陶器(唐三彩),也可以用来装饰瓷器。元代为了发展对外贸易,适应销往国家和地区的需要,把波斯蓝与中国瓷相融合而烧制出来的青花瓷器。元代青花瓷器使用的是进口苏麻离青料,烧制了许多大件瓷器及精致的为适应外销国需要的青花瓷器。

明洪武时期

明洪武青花即不同于元代,又有别于永乐,但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经研究洪武时期使用的青花原料与元青花使用的是同一种钴土矿,即高铁低锰的进口料。由于洪武时期使用的釉为乳浊性带奶白色的釉,也影响了青花的呈色。

明永乐、宣德时期

明永乐、宣德时期使用的青花钴料,大都来自波斯地区。郑和七次下西洋(1371-1435年)六次是在永乐时期。因此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使用了大量进口的青花原料,所以有的学者把永乐、宣德时期称为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元代的青花瓷器尽管多为进口青料,但是为了获得多层次、密集型、不留地的装饰效果,必须要对进口青料的性能进行筛选与提炼才能使用。洪武时期使用的青料情况又有所不同,因当时来不及进口青料,使用的是元代筛选提炼后的余料,所以青花的呈色既不同于元代,又有别与永乐、宣德时期,特别是永乐时期的青花,充分地利用与发挥了苏麻离青料的一些特点,青花呈色浓艳,具备黑色结晶斑点为其重要特征。

明成化、弘治、正德时期

这时期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基本用完,宣德朝遗留下来的极少青料,成化时还在使用。由于宣德时期皇宫里需求量极大,青花瓷器的生产不断增多,青料的来源有了困难,所以在当时就已经试用国产青料了。景德镇珠山宣德遗址出土的意见青花试料盘,盘内书写乐平一号,乐平二号等字,可见宣德时期已经试用国产青料了。

乐平产的的青花钴料,一般称为乐平青料或平等青料。在明成化时期这种青料大量使用,它与进口青料相比,具有色彩淡雅,线条稳定的特点,弘治时期与成化时期相同。这种乐平青料似乎产量不大,到了正德时期,就开始使用广东瑞州产的青料了。这时青花的呈色与前期的有明显不同,具有蓝中带灰的特点。

5.明嘉靖、万历时期

明嘉靖时期使用的青料为回青料,这种青料含铁量最低,含锰量最高。青花的呈色中蓝中泛紫红色居多。明万历早期与嘉靖青花的发色浓艳相差不多,但有偏淡偏灰的色调。后期又改用云南的珠明料,这时青花的呈色与清康熙时青花呈色相当,但色调又不如康熙的翠兰。嘉靖、万历时期经常可以看到仿永乐、宣德、成化的青花瓷器,这类青花的呈色与前期有明显不同。

扩展阅读

青料的呈色与青花瓷器的断代


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使用的青花原料为进口青料。两朝青花瓷器由于用料相同,纹饰风格也大体相似。尽管通过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对明代御窑遗址的发掘,在研究断代上取得较大的进展,然而,在一些学者研究中,永宣不分的问题,依然是存在并值得探讨的问题。

永乐青花瓷器生产的目的,是以外销为主。景德镇明御窑厂发掘证明,出土的青花瓷器中外销的比重极大,而所谓御用器数量较少。它的造型、纹饰虽然与元青花有了较大的不同,但因时代不同,元代青花以大盘为主,明初的青花瓷器为适应当时的伊斯兰文化需要,除用波斯蓝为装饰外,其造型多模仿伊斯兰文化传统的金属器式样进行生产。

永乐青花瓷器的呈色效果,决定了永乐青花瓷器的特征。由于元青花装饰要求多层次不留地的艺术风格,不得不对青花原料进行提炼和改造,使青花原料与装饰艺术达到完美的效果。永乐青花瓷器呈色的一个最大特点,恰恰与元青花瓷器呈色相反,是对青料固有性能的发挥和利用。永乐青花则要充分地利用与发挥青料固有的性能改变其装饰方法与艺术风格。这就是永乐青花与元青花瓷器的根本不同。永乐青花瓷器为了充分地发挥进口青料的呈色效果,一般使用的青料较厚、呈色浓艳、线条粗狂,不仅有较重的黑色结晶斑块,而且还有较重的晕散与流淌现象,严重时纹饰往往产生渗入胎骨的现象(程度不同);用手抚摸时有凹凸不平感觉,甚至好像先用工具雕刻后再填青料一般。为了表现青料所具有的晕散特征,除加厚使用青料外,还要提高烧窑温度加以充分发挥。这正是永乐青花所要表现的一种天然成分的青花现象,所以永乐青花烧成的温度与其他各朝的青花相比是过高的,而永乐青花现象也随着用料的薄厚与温度的高低有所变化。

然而在元青花瓷器中绝对要避免和去掉的缺陷,在永乐青花其此种却成了一大特征。正因为含铁量高的进口青料所具有的性能,而形成永乐青花装饰图比较舒朗、多缠枝花与折枝花装饰纹样,这种现象显然与元代多层次、不留地的风格不同。永乐青花瓷器把这种青料在元代为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力条件,应当是一种观念的改变或审美情趣的不同表现。

宣德青花瓷器继永乐之后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宣德皇帝对青花瓷器具有特殊感情,皇宫对青花瓷器需求量极大。尽管宣德皇帝在位10年,真正烧瓷的时间也不过只有8年。据文献记载和传世至今的宣德青花瓷器数量如此之多,大大超过了其他朝代,这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怀疑。是否可以这样讲,青花瓷器真正成为皇宫之需、设置官窑而大量生产就应当始于宣德朝。因为元代以及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器生产绝大多数是销往伊斯兰国家,而宣德时期则是为满足皇宫中的大量需要而生产。宣德青花瓷器上绝大多数署有大明宣德年制官窑款,表明它们是皇宫专用之物。伊朗与土耳其的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中国青花瓷器。从元代至明代洪武、永乐早期都有,唯独没有一件宣德时期青花瓷器的收藏。相反永乐时期为适应外销需要而烧制出口到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仿伊斯兰金属器造型生产的青花瓷器,宣德时期加以继承并署大明宣德年制六子楷书款。因此,关于宣德青花瓷器生产的性质是很明显的。

正因为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都是用相同的青料绘制的,所以如何加以区分,就成为一大难题。

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生产性质不同,服务对象及青花瓷器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装饰、造型、艺术风格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青花原料虽然决定着青花瓷器的呈色效果,但青花的烧制,对原料的提炼加工,绘制时的浓淡厚薄及施釉、烧成温度的高低等,都会对青花发色产生一定的影响。

宣德青花的呈色有如下三种:

宣德初期的青花继承了永乐青花现象,用料较厚,发色浓艳,黑色结晶斑点与晕散现象,烧成温度高。其时代应当属于宣德初期的。有的器物上带宣德年制款。这类青花瓷器在数量上所占比重不大,温度过高。

在宣德青花瓷器中占绝大多数的青花瓷器,特别是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的青花瓷器,据文献记载于景德镇御窑遗址发掘出土的青花瓷器相印证,它们应属于宣德后期烧制的。宣德后期的青花瓷器,代表了宣德青花瓷器的本色及烧造水平。从青花呈色效果上看,是对青花烧制温度过高的改进。两者相比,永乐青花呈色深,且流淌大黑色结晶斑点,线条晕散严重,纹饰不清晰青料凹入胎骨的现象也最为明显。尽管宣德青花也具有以上特征,但较之永乐时期青花要轻微的多(温度适度)。因线条稳定除花卉装饰外,绘人物等装饰纹样也逐渐增多起来。

在宣德青花瓷器中,还有一种施釉较厚,釉中气泡细小密集,直接影响到青花的呈色(温度偏低)。这类青花瓷器数量较少。也带有宣德年制四字款的,这种四字款是沿袭永乐年制款而来的,其时代应属于宣德初期。温度偏低显然不利于进口青料的呈色,这类青花可能是从永乐青花现象转变到宣德青花(温度适度)的一种过渡性或实验性的产物。

青花瓷的历史与发展


青花瓷又叫青花, 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上至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喜爱。风格独树一帜的青花瓷器, 既有继承, 也有创新,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青花瓷器素以其胎釉精细、花色鲜丽明爽、造型古朴多样、精细粗犷并存、豪放工致兼有著称, 器物纹饰优美, 以纯朴、大方蜚声海内外。有人认为, 清青花与明永、宣青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成书于清代的《陶雅》记载: “ 雍乾两朝之青花, 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 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 亦可以独步本朝矣” 。《饮流斋说瓷》谓: “ 硬彩, 青花均以康窑为极轨” 。清《在园杂志》中也说: “ 至国朝御窑一出, 超越前代, 其款式规模, 造作精巧” 。

仿古官窑青花瓷花瓶摆件

青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 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 再罩上一层透明釉, 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现今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 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元青花纹饰的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 层次多而不乱。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雍乾三朝发展到了顶峰。

据历史文献记载, 8 0 年代末西藏出土的宣德斗彩莲池鸳鸯图碗上主要纹饰以青花勾画鸳鸯、莲、水草所需部分, 再以釉上填绘红、黄、绿等色。构图疏朗、色彩搭配雅致。外壁沿以青花绘二方连续龙纹, 内壁口沿一圈梵文装饰。此碗不仅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 还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成化斗彩将宣德斗彩瓷局部纹饰使用青花勾线, 填彩技术进一步发展成整体器物的斗彩装饰、构成了新的陶瓷装饰品种, 它既保持了青花清新素雅的特点, 又增加了浓艳的釉上颜色,改变了传统青花单色单一的局面, 画面充满活力、生气。成化斗彩的艺术格调很高, 在胎质、色釉、装饰、工艺技法等方面都高出宣德窑, 所以成化斗彩成为斗彩发展史上的高峰阶段。成化斗彩专为宫廷赏玩烧制、产量有限, 所以相当名贵。明《神宗实录》中记载, “ 神宗时尚食, 御前有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双, 价钱十万” 明时价格已值十万, 所以收藏价值极高, 鸡缸杯取材于生活中平凡一景, 母鸡带领小鸡寻觅食物, 威武雄壮的公鸡引亢而立, 几只小鸡游戏其中, 神态可爱, 绘画之精巧, 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的产品, 特别是雍正时期已很有把握地烧造出仿成化斗彩, 且在质量上超过成化时期, 有“ 明看成化, 清看雍正”之说。清三代的斗彩有了长足发展, 在釉上绘画有了新的提高, 出现了青花斗彩新的表现形式, 而且开始用珠明料代替以前的釉下青花勾线, 使得成品上的瑕庇减少。青花斗粉彩比传统斗彩更醒目, 而且釉上打玻璃白后更具厚重感, 更为娇艳。清三代以后, 因国势日衰, 斗彩生产开始走下坡路、“ 豆彩始于康熙、盛于雍正, 而式微于乾隆, 嘉道以后殆未之见也” 斗彩产量减少, 制作粗糙, 艺术性降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 青花斗彩装饰艺术也进入了多元化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风格迥异, 表现形式多样, 个性张扬的陶瓷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拓性, 使得青花斗彩风格多样, 表现技法不断推陈出新, 表现形式丰富,可谓百花齐放。

现今青花斗彩将釉上与釉下彩绘相结合、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所以它更构成了要素个体的突出。“ 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 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一件好的斗彩装饰品, 各构成要素应合理、有序地组合到一起, 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整体美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因此在创作一件斗彩作品时, 便应成竹在胸, 不仅要考虑釉下构图, 而且要将釉上的创作考虑到位, 合理地预留出釉上要斗的位置。当然, 不是所有的釉下作品在经高温烧制时都能完美无瑕, 当出现像桔皮釉等, 这种小小的不足之处便应该以釉上彩绘去遮盖, 使整体作品完美。

青花瓷的运用应表现出一种更为“ 接地气” 的特质, 与官窑青花相比突出淳朴活泼的特征。

一、浓淡相宜的色彩

青花瓷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 瓷面洁白晶莹, 青花幽雅苍翠, 色泽清新, 纹饰优美。尽管只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 却将美发挥到极致。古人曾赞曰: “ 薄如纸, 明如镜,声如磬, 白如玉。” 在现代, 画家吴进良对青花瓷也情有独钟, 他笑言: “ 纵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这一种” , 一语道出怎样的痴迷与神醉。在传统中国哲学看来, 青花瓷中的青色体现了春天万物生长时的颜色, 即生命之色。《尔雅》中说: “ 春为青阳, 谓万物生也。” 青花山水题材呈现出流光溢彩表现在青花分水技法更为突出, 中国画讲究墨分五彩,青花绘画高手以特制“ 鸡头笔” , 蘸着青花水料, 素坯上一挥, 墨分五色, 浓淡相宜, 层次分明, 柔和匀称, 清新明快, 流光溢彩。

二、水墨画般的意境

青花瓷如水墨画般拥有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水墨画是中国人文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 画风与中国人的信念息息相关, 印证了中国儒家的伦理学, 道家的自然观和佛家的禅语等。笔者认为, 最高的艺术水平是用最简单的色彩或线条表现了最丰富的内涵, 如中国的水墨画, 它只用一种颜色却表现了万物和内心, 不能不认为是最高的境界。青花同样是用一种颜料表现了世界万物和内心世界。青花瓷白底蓝花, 静静伫立, 像美丽的仙子, 让人感觉到一种生命的激情和律动; 它的白, 也不是单纯的白, 而是白里泛青, 犹如玉脂, 看似简练却有不动声色的奢华; 用色单一却不单调, 浓浓淡淡、疏疏密密、有深有浅、有粗有细, 于一白一蓝间, 幻化出无穷的神奇。可以说每一种青花纹样, 都是一幅中国水墨画。

三、形神合一的整体感

何谓形神合一? 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也阐述了这一观点: “ 应物象形” 。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范缜更是在他的《神灭论》中将形神做了细解: “ 形者神之质, 神者形之用” 。元代文人画家倪云林通过放飞思绪的反思和累积,较早地提出了: “ 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 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这一论述。实际上, 这些观点都是通过形象的诉说来寓神似的慰藉。所以, 在国画山水创作中要求形愈简, 神愈全。形简如筛糠见米, 去糟存真; 神全, 则神入影迹, 遗貌取神。

国画山水在青花装饰上的运用, 实现了其形神合一的整体感。国画大师李可染以画树林为例阐述山水题材的形神合一: 画树林重要的是要把每棵树看成是一个整体, 每棵树不能太大, 太大了会破坏整体感。画阔叶树时都是用点印, 每一个点印不是代表一片叶子, 而是代表一簇一簇的叶子, 这样表现得含蓄概括, 采用横点笔法和墨的变化表现随山势变化的层林, 这样就有利于整个画面的整体和谐。

优雅青花, 神韵山水, 只有充分理解了国画山水的神韵所在, 才能在陶瓷青花艺术创作中将这种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贵者胆, 索要者魂。” 在百花争艳的艺术创作空间里, 既要有更多的胆识进行艺术创新, 又要从传统技法上吸取其精髓, 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上, 寻求新的突破和提升。

现今在青花瓷上的创作和表现, 普遍都延续着传统的手法, 缺少创新。我们应与时俱进, 结合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及风俗生活进行创新, 力求多变, 体现民俗文化底蕴。色彩不应该局限于搭配上的自然与和谐, 应有独特的个人见解, 才能体现这个时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民俗情感表现的是每个时期人们不同的追求。现如今, 对于这类文化遗产, 所追求的应是精神上的延续。传承民间的朴实, 在青花瓷上找寻适合这个时代的变化。

明代永宣青花瓷器与西域文化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珍品,历来受到世人好评。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这些带有异域风格的作品体现明代时期对西域文化的包容吸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我国与西域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情况。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中,历朝历代都保持着与外界的经济、文化往来。尤其与西域很早就建立了联系,在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以后,中原文化广泛传播到了西域各国,甚至远播欧洲。同时中原地区也接纳包容了西域文化,西域的服饰、饮食、建筑风格、风俗习惯的东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中原文化。

在与西域长期的交流中,中国的文化艺术逐渐吸收了西域的风格特点,瓷器是各类艺术样式中较突出的代表。汉代的西域胡人陶俑、唐代的三彩骆驼以及各式各样的胡人俑、宋代的瓷制皮囊壶等等,都是典型的带有西域风格的陶瓷实物。

明代时期,政权稳固,国内社会、政治、经济一片繁荣,明朝政府进一步加大了与西域波斯及阿拉伯国家的往来。特别是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到达红海海岸,开辟了新的通往西域的海上通道,使中国与西域的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昌盛时期。到了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强盛,开展了大量的对外贸易。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大大推动了制瓷业的进步。制瓷工艺对西域文化的吸收、运用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较前期无论在工艺原料还是纹饰造型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出现了一批艺术风格独特、对后世陶瓷艺术发展影响很大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永宣时期制瓷业飞速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盛况。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永宣时期的青花瓷器。

青花是我国传统的颜色釉,它是用氧化钴作着色剂,在坯体上描绘各种花纹,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1300℃左右)在还原气焰中一次烧成的。清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器:“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从扬州出土的唐青花瓷片和收藏在香港冯平山博物馆的一件唐白釉蓝彩三足缶可以看出,我国早在唐代已经开始了青花瓷器的制作,但还属于原始阶段。到了元代青花瓷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造型、画面装饰以及工艺制作方面都日渐成熟,为明清两代青花瓷器的制作奠定了基础。青花瓷器发展到明代永宣时期可谓进入了黄金时代。这时期的青花瓷器以其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润,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图案优美而享有盛名,其制作达到了最高水平。

明永乐青花缠枝如意开光式执壶

永宣青花瓷器以浓艳幽深的青花色泽最为著称,这得益于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苏麻离青是一种用于青花瓷器的着色原料,是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期间,从西亚向我国输入的一种制瓷原料。这种色料的特点是凝重幽艳,其晕散现象更是独树一帜。由于料中含有较高的铁质,而且含锰较低,所以常出现深浅不同的色泽,浅处为天蓝色,浓重处则呈现出靛色,并带有类似铁锈的结晶斑点,且微凹不平。清《南窑笔记》中提到:“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用这种青料绘制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形成了不可模仿的特征。同时制瓷工匠们熟练地运用不同含量的青料,烧制出不同的青花,如淡描青花、蓝地青花等,青花瓷器的制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伊斯兰教文化的输入,也使这一时期青花瓷器的造型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独特的西域韵味巧妙融为一体,便形成了永宣青花瓷器在造型方面开创性的特色。除继承前期传统造型之外,基本改变了元代青花瓷器的面貌,许多瓷器与西亚地区器物的风格相似,其中有些器物本身就是为适应西亚诸国需要而制作的。如:无挡尊、八角烛台、花浇、水注、军持、执壶、藏草壶、僧帽壶、卧壶、扁腹绶带葫芦瓶、天球瓶、折沿洗、大盘、鸡心碗等。

这些器物都具有浓烈的异国风情,与当地民族举行的礼拜活动和风俗民情有关。特别是永宣青花大盘,是我国当时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据韩槐准《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称“当时马来人习惯,凡遇宴会,例用可供四人至八人共食之大盘”。《灜涯胜览》中提到爪哇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国人用盘盛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入口中而食”。直到现在印度、巴基斯坦等西亚国家仍流行抓饭的习俗。我国古代有句谚语,叫做“美食不如美器”,它说明一种美丽的用具可以给人美的享受,青花瓷器则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

永宣青花瓷器的纹饰图案,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并多带有西亚色彩,改变了元代青花层次繁密的布局风格及粗放的画法。装饰上渐趋明朗,规律中富于变化。这一时期瓷器画工艺术修养较高,绘画技艺高超,有的巧妙地利用了此时青花原料的晕散,做末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趣味,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更为生动有力。西域文化的输入也给此时的陶瓷绘画带来了丰富多变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技法的运用,使得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画面布局内容清晰明快,同时又雄浑古朴。

明代永宣时期瓷器纹饰图案丰富多样,常见的植物纹有牡丹、荔枝、枇杷、海棠、石榴、缠枝莲、团花、三果、葡萄纹等。动物纹有龙、凤、瑞兽、狮子、海兽、鸳鸯、喜鹊等。人物纹由于受苏麻离青原料易晕散特点的限制,烧造的不是很多,主要有西王母骑鹤、吹箫引凤、赏月、拜月、婴戏、仙人骑凤等。

此时由于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外来风格的纹饰图案较多,如几何纹、藏文、阿拉伯文字、梵文、藏人歌舞、胡人舞乐、洋莲、佛花等。特别是最广泛使用的西番莲纹样(一种团形的多叶莲花)就是从痕都斯坦(今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东部一带)的玉质盘子上的蕃莲图案移植过来的。明代文献中多次提到的“回回花”就是这种纹样。永宣青花瓷器上的“回回花”装饰无所不在,即使是传统的龙凤纹样,也常常是以西番莲为底衬。有的则干脆书写《古兰经》中的语录,直接歌颂真主。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就藏有一件具有浓郁西亚风格的瓷器——永乐青花无挡尊,此器高17厘米、直径17厘米、内径10厘米,尊无底,呈筒状柱形体,上下板沿对称,腰部有一道凸棱。胎体较轻,釉质莹润,外壁釉色白中闪青,内壁为浅鹅卵青色,底部口缘处无釉。青花色泽浓艳深沉,有晕散及靛色斑点。纹饰共分六层,上下板沿绘变体锯齿纹,器身绘两组缠枝勾莲纹,中间凸棱处绘缠枝纹,器身书有两组阿拉伯文字,因青花晕散较严重部分文字模糊不清,其中有两句大意为:“赞颂归于真主”、“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此件器物是明代工匠将我国传统工艺与西域风格的造型纹饰巧妙融为一体的典型范例。

此类装饰纹样反映在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上还有很多,诸如石榴、葡萄等纹饰,中国工匠均将其融入我国传统主流文化意寓多子多福,这些图案自传入中原以来直至当代仍运用于各类瓷器之上,深深地与中国文化相交融。

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名著一时,它不仅为明代宫廷所喜爱,更是受到了外国王室的推崇和西方上层社会的追捧。它独特的造型和新颖纹饰超凡脱俗,不同凡响,大有将相之风,为一代青花之冠。永宣青花瓷器之所以能够如此地灿烂,不仅是由于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得助于西域各国多彩的艺术文化,是中国瓷器融汇外来文化的光辉典范,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吸收互融的成功范例,为研究这一时期我国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实物资料。

青花瓷文化传承与发扬——魅力无穷的青花瓷


2011年10月17日文在中国文化元素中,青花瓷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符号,独树一帜。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被人们忽视的今天,青花瓷文化传承与发扬也就越发重要。魅力无穷的青花瓷文化应该得到更多保护并世代发扬光大。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如今价值不菲,每每成为拍卖场合的珍品。我们可以看到史上遗留下来的青花瓷件件如宝,百年以后,当代青花瓷也将如今之古青花瓷一样,备受关注。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在继承中也需要创新。

袁述凡手绘青花凤凰传奇缠枝牡丹天球瓶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人们把它通常称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着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同样的青花,不同时期却有不同的蓝。行话有“宣(德)青凝重、成(化)青雅致、嘉(靖)青幽清”之说。到了清代,康熙时期青花颜色层次深浅不同,有“五彩青花”之称。雍正青花色泽较淡雅,乾隆青花蓝黑中微闪紫色,颜色深沉。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可以用“永不磨灭”来形容。如今,收藏界都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出产的青花瓷作为收藏的首选。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青花瓷无论从用料、纹饰、烧制时间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极为考究,所以青花瓷在古时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平常人家中多将青花瓷用做容器,坚硬、耐磨且不易损坏。而达官贵人家中则大多将青花瓷作为装饰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扁壶

二十一世纪以来,清代官窑青花瓷器一直受到市场追捧,在各大拍卖会上屡屡拍出高价。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清雍正“青花五蝠九桃纹橄榄瓶”以1104.5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当时的拍卖纪录。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出的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扁壶”以3633.68万元人民币成交;2006年香港佳士得又以1437.36万元的高价成交了一件清乾隆“青花跃龙捧寿纹六方瓶”。2009年11月11日,翰海“宫廷御用”专场拍卖中,“乾隆官窑“青花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以1200万元起拍,最终以8344万元成交,这一成交价也创下了当时国内瓷器拍卖最高纪录。

青花五蝠九桃纹橄榄瓶

随着如今收藏的升温和造假技术的不断提高,防止“打眼”是青花瓷收藏人士们的必修课,“辨真伪”、“断年代”、“定窑口”、“评价值”,是青花瓷收藏者都很熟悉的四句行话。鉴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观,看胎釉、观造型、看材料、观纹饰,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花纹合理有序,表面细腻光滑,制作工艺精细。

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之所以其价格成倍上涨,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所决定的。青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每一件瓷器就是一个年代的历史、风物、人情、文化的佐证。因而不同时期的青花不仅发色、质感不同,纹饰、造型也各有风味。就拿元、明、清青花瓷上皆有的高士图来说,元代高士图的主题是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竹、林和靖爱梅、王羲之爱兰等,显得格调高雅;到了明清,尤其是清代,就逐渐演变为很生活化的苏东坡爱面、郑板桥爱酒,等等。康熙朝开始出现麒麟送子图案、雍正朝始有蝙蝠寿桃题材图案、而福禄寿三星的图案在雍正朝后期常见。

明代青花瓷器则是以写意画为主,绘画注重体现意境,追求“高洁”,除了典型的高士图,婴戏图也有这一特点。明代的婴儿图案往往都是在桂花树下(寓意折桂),或放风筝或下棋,往往都是好学文雅的场景。在民间青花瓷的创作中,绘瓷艺人还常常将绘画、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将象征吉祥的“福”“禄”“寿”“喜”表现在瓷器上。如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常见用松枝组成的“福”“寿”字图案;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以及灵芝托“喜”的画面,甚至不用衬托物直接书写在瓷上的书法“寿”字。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继承历代优秀传统,开发了清新、明丽、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品种,在礼品瓷、展品瓷盒内外销商品瓷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但国家机关、人民大会堂和我国驻外100多个使馆选用了青花瓷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甚至单位团体、家庭等几乎都用青花瓷器。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器已成为我国外交礼仪上的珍贵礼品。如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周恩来总理送给他一套名贵青花餐具;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访日以青花文具礼赠日本皇太子以及福田首相。

传统文化是都经过历史考验的文化经典,青花瓷的珍贵在中国陶瓷史上无可争议。魅力无穷的青花瓷仍将会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巨大财富,因此青花瓷的传承与发扬需要当代社会的更多关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