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名词:宝月瓶

宝月瓶——瓶的一种式样。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延伸阅读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宝月瓶


清乾隆青花八宝纹双耳宝月瓶 故宫博物院

清代的一种瓷器造型,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雍正早期烧制,后停烧。乾隆时又有烧制,多为青花。

陶瓷名词:杂宝


杂宝——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是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品,如珠、钱、磬、方胜、如意、犀角、锭、灵芝、元宝、珊瑚、鼎、书、画、笔等,器物繁杂,故名。如选取其中八种组成图案,称为八宝。始见于元代,明清瓷器上普遍使用。

陶瓷名词:油锤瓶


油锤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陶瓷名词:烟熏


不论采用何种燃料都会发生烟熏现象。烟熏指产品表面呈灰色或不纯正的白色。主要由于坯体氧化不完全或还原过早使坯内炭素、有机物或低温碳未能烧尽在釉层封闭之前。有时烟气倒流也会熏蚀釉面。若釉料中钙含量偏高也易形成烟熏缺陷。

陶瓷名词:吉庆有余


吉庆有余——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在器身上画兵器戟、乐器磬和鱼纹,取戟与吉、磬与庆、鱼与余谐音,故名。多见于清代粉彩器物上,是吉祥图案。

陶瓷名词:唾壶


唾壶——壶的一种式样。卫生用具,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颈,鼓腹平底。三国时吴、晋初越窑已大量烧造青瓷唾壶。宋代龙泉窑、定窑亦烧造,造型有所变化,上部洗口增大,浅圈足。

国宝中宝:宋汝窑龙瓶


宋汝窑龙瓶通高22.5cm,腹径13.5cm,底径8.5cm。腹扁而圆,堆塑的龙模印而成。角似鹿角,足卷曲外撇(呈八字型)的特征。龙尾位于瓶口,旋转于瓶腹部,头向上,张口朝立体的一颗宝珠和二团火。龙的上颚唇较长而往上翘起,上下颚各有二颗牙,尖而内扣,舌小而尖如戟。龙的周围有立体状七朵灵芝状的云朵,再加上天青粉青釉及二十多条泪痕,如波浪涛天的大海,龙从海中冲上天。像征着“九龙吸珠”,显示出龙可上天入海的神威。

目前发现宋汝瓷,唯一用钴料作彩,青花龙眼晕散而形成1cm长的“泪痕”。釉是由三种不同玉玛瑙熔成,龙瓶上的二十多条泪痕正是“雨过天晴云破处”,釉色正是“千峰碧波翠色来”,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用三十倍放大镜2平方厘米,可见2-3个气泡,正如古书记载汝瓷气泡“廖若晨星”,并可见玛瑙在釉中的结晶体,如夜空星星,均匀密布,十分美丽,特别瓶下半部,结晶体更大密积。

 赵汝珍先生著书《古玩指南》中说过,汝瓷胎中“掺有金属”,足底无釉露胎,特别将足对着阳光,可见闪闪的黄色的金属点,近千年金属不变色。

在目前的汝瓷龙瓶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绝无尽有,所以可称在世精美孤品,所以它有极大的研究、艺术、历史、经济价值。多名古陶瓷内行人认为:此龙瓶超越了2010年11月伦敦拍卖的5.5亿乾隆粉彩镂空瓷瓶。

陶瓷名词:辟邪


辟邪——种文房用具。辟邪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狮而有翅翼,能驱邪。青釉辟邪造型似狮而有翅翼,背部立有小圆管,可注水。两晋墓葬中出土青釉辟邪较多。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