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型——唾壶

唾壶——卫生用壶,作为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颈,鼓腹平底。三国时吴、晋初越窑已大量烧造青瓷唾壶。宋代龙泉窑、定窑亦烧造,造型有所变化,上部洗口增大,浅圈足。

壶,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 “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伯陭壶铭:“用自作醴壶。 ”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 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变化,大多为圆形。壶亦为瓷器主要品种之一。瓷制壶自汉代开始流行,器型多样,用途有多种。 常见的有西晋的扁壶,三国至隋的盘口壶、唾壶、鸡首壶,辽的鸡冠壶,元、明的多穆壶、 僧帽壶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壶、水壶、茶壶、卤壶等。

小编推荐

陶瓷名词:唾壶


唾壶——壶的一种式样。卫生用具,吐唾液的容器。洗口,短颈,鼓腹平底。三国时吴、晋初越窑已大量烧造青瓷唾壶。宋代龙泉窑、定窑亦烧造,造型有所变化,上部洗口增大,浅圈足。

陶瓷器型——压手杯


压手杯:杯的一种式样,为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淳厚,造型为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处内收,圈足。其形体端庄大方,凝重中见灵巧,手握杯时,于虎口处相贴,给人以稳重贴合之感。故有“压手杯”美称。

陶瓷器型——博山炉


博山炉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汉族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

陶瓷器形之赏瓶


赏瓶,其器形为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作历代君主赏赐之用。

缠枝莲花赏瓶,撇口,细长颈,颈肩处、斜肩处、腹部分别凸起一棱,圆鼓腹,圈足稍高微外撇,整体弧度曲折自如,舒展而挺拔,给人以端庄隽秀之感。

一般采用这样固定模式的纹饰,颈部装饰青花蕉叶纹,腹部装饰缠枝莲纹。

青花缠枝莲花其意喻深刻,“青”表“清”,“莲”表“廉”,“青”“莲”合在一起,包含着清中晚期社会的意愿,希望时政“清廉”。

古代瓷器:中国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唐素面绞胎脉枕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中国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唐 素面绞胎脉枕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 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 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 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 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陶瓷最美器型——梅瓶


有一种瓷器瓶式,

有一双宽大的肩膀,

象个有担当的男人,

顶天立地,

它叫,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

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用途为酒器、花器。

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

因其造型挺秀、俏丽,

被认为是天下第一器型。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

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品种多样。

宋代各地瓷窑都有烧制梅瓶,

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梅瓶最初用来盛酒或其它液体,

宋时称“经瓶”,

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经瓶”这一名称的由来,

与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有关。

所谓经筵,就是皇帝为讲论经史

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每次讲完经后,

作为学生的皇帝要款待老师,

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

所以它又叫“经瓶”。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藏

后来,瓶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文人喜欢用它插花,

由于它的口很小,

与瘦骨嶙峋的梅枝正好相配,

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名字“梅瓶”。

梅瓶的重心在上面,头重脚轻,

却并没有让人看得不舒服。

梅瓶在唐代晚期出现的时候,

曲线没这么圆,上下偏直,

器型略微显得笨拙。

历经多个朝代的再设计和再创造,

梅瓶的造型越发优美、挺秀和俏丽。

无论梅瓶的造型怎样变化,

其“上部重大,下部窄细”的

整体造型一直没有被改变,

所改变的只是细节,

如腰线升降、瓶腹大小。

重心较高的造型容易倾倒,

为了保持瓶体稳定,

工匠们巧妙地将瓶体下部加厚,

致使底足厚重不易碰倒,

保障了它的实用功能。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藏

“天下第一器型”梅瓶,

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无论造型还是装饰,

其无不表现出中国工匠的才智,

和他们那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

陶瓷最美器型——梅瓶

船形彩陶壶 古代瓷器知识


船形彩陶壶仰韶文化,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该器为泥质红陶,口部呈杯状,器身横置,上部两端突尖,颇像一只小船。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鱼网状的图案,鱼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小船刚刚捕鱼回来,在晾晒鱼网。陶壶上端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又可穿绳背负,随身携带。

酒船是容量较大的一种酒器,用船形壶装酒,人们会觉得酒就像船下的水一样永远饮之不尽。可见,当时人们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对装酒的器具还特别重视。

酒大约产生于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酒器的产生应与酒的产生大致相同,亦应是距今六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从酒器的产生到公元前21世纪我国第一个国家夏王朝的建立,大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此间所使用过的酒器,我们称之为史前酒器。目前可确知的人工史前酒器,从质料上可分为陶酒器和漆酒器两种。

古代瓷器:宋末元初的鼓型青瓷鉴赏


器物历史背景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繁荣时期,南北各地窑场林立,瓷苑市场百花争艳,朝廷除选取用民间精瓷外,还自设官窑烧制瓷器,以供宫廷应用和赏赐。《中国陶瓷史》把宋代瓷窑归纳为六大瓷窑体系:即(1)定窑系;(2)耀州窑系;(3)钧窑系;(4)磁州窑;(5)龙泉青瓷系;(6)景德镇青白瓷系等。1994年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指出:青白瓷系是江西地区两大瓷窑系之一,影响面之大,居宋代六大瓷系的首位。宋代青瓷应列为宋代六大瓷窑体系之冠。

宋末元初的鼓型青瓷

青白瓷是宋代仿青白玉效果而创烧的瓷器。玉质感是青白瓷器追求的效果,素以晶莹滋润著称,青白瓷仿玉的成功,反映了人们对美玉的需求,故青白瓷的创烧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赏。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浮梁陶器:浮梁巧烧瓷,颜色比较琼玖。南宋初期词作家李清照在她的《醉花荫》词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是赞美景德镇湖田窑青瓷。南宋蒋祈在《陶记》中说: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宋会要辑稿》册一百四十六食货五十二谓:瓷器库在建隆坊掌受明、越、饶州、定州、青州白瓷及漆器以给用,以京朝官三班内侍监库。宋代景德镇隶属饶州,饶州瓷即景德镇瓷,宋时景德镇以专烧青白瓷而闻名于世。这是朝廷选用青白瓷的文献记载。众多考古发掘出土的瓷器表明,更是宫廷和百官选用青白瓷的例证。

宋末元初,青白瓷的生产中心仍在江西景德镇。元代青白瓷的胎釉特征与宋代有所不同:瓷胎采用高岭土加瓷土的二元配方法,胎土中氧化铝的含量增加,烧成温度更高,胎质更白,器物很少变形。釉为石灰碱釉,即在釉料中掺入适量的草木灰,使釉中含有碱金属钾和钠。鼓型青瓷,是属于宋末元初的作品。宋末元初的青白瓷基本继承了宋代青白瓷的基因,瓷胎采用瓷土的一元配方,胎土中氧化铝的含量低加,烧成温度不高,胎质灰,器物容易变形。釉为石灰釉,烧成后釉面失透,光泽柔和,釉色略灰,玉质感强。器物造型除碗、盘、瓶、炉、罐、枕外,还新出现了扁型执壶、葫芦型执壶、多棱壶、鼓型瓶、动物形砚滴等。造型特点是厚重饱满,器物胎壁厚,显得釉层较薄。

专家点评:

鼓型青瓷,高28cm,器型十分罕见,它代表宋代青白瓷的最高水平,器身由4部分组成,上下有三接口,鼓面有接口。分别为:鼓身、葵口、环足,整体仿青铜器造型。

鼓身有两处象首叼环。釉面失透,光泽柔和,釉色略灰,玉质感强。釉色青而通透,胎体厚而脆,胎泥粗松,制作规整;装饰光素无纹,足内无釉,足较深,内旋痕明显。器身高大,十分难以烧制,在宋代如此大的器型很少见。为宋末景德镇湖田窑精品。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