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收藏界重量级藏品:清雍正矾红贴塑龙纹瓶

陶瓷收藏界重量级藏品:清雍正矾红贴塑龙纹瓶。​​

斗彩又称逗彩,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雍正时期斗彩成就非凡,无论从造型设计,还是从纹饰布局到色彩的配合,以及填彩工艺等制瓷技术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此藏品具有雍正、乾隆时期的特征

事实上,自“出生”起,斗彩就不是普通器物,而是“身娇肉贵”的名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一只斗彩瓷器以500多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引起世界对中国瓷器的关注。在1999年时,又有一只斗彩瓷交易出2900万元。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交易纪录。斗彩瓷在“青花”独步天下的时候还能交易出如此高价,可见其名贵和价值。中国是瓷器之国,所以我们中国人包括国外的对古陶瓷收藏的热衷,这也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推崇。斗彩陶瓷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而且量也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将会越来越少,留下来的都非常珍贵,能遇上珍品的人更是拥有非比寻常的运气和缘分。taoci52.cOm

盘作为水具的一种类型最初是为实用,但随着着大量纹饰精美、技艺精湛的盘类水具的烧造,许多渐渐转化为欣赏品,盘底清花双围楷书“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款。此盘构图恬淡雅致,青色幽静韵润。

当它们成为宫廷赏玩品之后,实用功能也就居于次要地位或消失。

此件盘之所以珍贵,主要是用工极细,构图均衡,笔法细腻,构图恬淡雅致,青色幽静韵润。

清雍正矾红贴塑龙纹瓶

根据其胎釉及彩料描绘,此藏品胎土选择精细,胎质细腻紧致,釉面莹润,表面光洁,矾红发色均匀,色泽纯正,,是这一时期很好掌握青花发色的表现,也是对康熙一朝的继承和发展。综上所述,将本品时代定位雍正至乾隆较为稳妥,加之本品体量硕大,制作精细,龙纹绘制颇具威猛的王者之气,以矾红彩绘巨龙一只,蟠瓶而就,爪擎火珠,笔触极其纤细精巧,龙作为一种吉祥装饰起源于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期,至后经过不断的完善,到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龙纹在瓷器上的出现大约在南朝晚期至唐朝,宋元时期龙的形象演变得越来越规范化,明清两代是龙纹的全盛时期。

清康雍乾三代,龙纹出现更为频繁,在瓷器装饰纹样中,龙纹的运用非常广泛。此时的龙纹装饰技法多样,绘画精致,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和颜色釉等。不同的装饰技法体现的艺术效果也各有不同。雍正御制就是雍正时期皇家制造的意思,此藏品在当时是作为皇家用品,民间不可见。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乾隆粉彩矾红描金塑贴双龙纹扁瓶


雍乾之际,伴随国力日隆,宫廷内外艺术皆崇仰三代古物,好之而后摹,摹制手段各异,造办处及御窑场纷纷将明代腾龙为原型,作为器形的蓝本,此件扁瓶即为一例证。

粉彩矾红描金塑贴双龙纹扁瓶,尊贵典雅,纹饰尊贵气息浓郁,胎体厚薄均匀细腻适中,修胎规整,釉面匀净润泽,玻璃质感强;色调柔和,层次清晰,釉彩妍美多姿,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

此瓶小口微敞,筒状颈,圆肩,扁圆腹,颈部与腹部之间附有对称弧形耳。整器严格遵循宫廷章制,通体取黄地彰显帝王之尊。黄釉明快可人,釉面平滑透明,有明代“娇黄”遗韵。

黄地之上通体绘缠枝莲宝相花及灵芝纹,画面虽繁密而不乱,疏密有致;花叶分布各有主次,枝叶缠绕翻卷,花形艳美,形态各异,婉转舒展,色彩富丽堂皇,颇见柔美之姿。

瓶腹矾红塑贴一只腾挪翻滚的腾龙,矾红色调宜人,浑厚凝重。龙身以下绘海水纹,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腾龙升空水珠激溅,有迎面而来的皇家威严之感。所绘龙身雄健壮硕,爪牙锋利,双眼有神,气宇非凡,呼之欲出,在满瓶花叶的衬托下更具气势,颇具前朝龙纹之气势,尤其是以墨彩点双睛,愈显神采。

底部施松绿釉,蓝料双框落“乾隆年制”四字两行楷书款。此瓶整体造型美观,浑厚凝重,为乾隆帝把玩陈设之佳品。

此式扁瓶器形、纹饰、釉色搭配独特,可谓摹古与创新并存,正是 “师古而不泥古,仿古而不忘新意”的集中体现。作为乾隆官窑顶级御瓷,存世至今确显珍罕!

乾隆 粉彩矾红描金塑贴双龙纹扁瓶 尺寸:

口径:3.4cm

高:15.8cm

足径:9.6×9.3cm

乾隆黄釉粉彩矾红描金塑贴火焰云龙纹瓶


据清乾隆《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铺宫”记载,内廷对瓷器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皇帝、皇太后、皇后用裹外黄釉瓷;皇贵妃用黄釉白裹器;妃用黄地绿龙器;嫔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五彩红龙器。

此规定最早应该出现在康熙年间,顺治一朝未曾有,可能当时天下初定,内廷制度尚未有暇顾及,后至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四海升平,康熙帝参考前朝,复位礼制,制定出许多详细的内容,包括内廷后宫的各方规定,并为后世所遵循,终清一代不曾更迭。

黄釉粉彩矾红描金塑贴火焰云龙纹瓶,乃御窑场专为帝王烧制,严格遵循宫廷章制,取黄地为底彰显帝王至尊。而制作工艺较为不易,需要在瓷胎上以明黄釉为地,入窑低温烘烤,后经涂彩二次烧制而成,稍有不慎将前功尽弃。

此瓶造型典雅尊贵,胎骨细薄轻盈,外壁以黄釉为地,以彩云龙纹精描细绘。黄釉明快可人,釉面平滑透明,有明代“娇黄”遗韵,粉彩色调鲜亮,对比鲜明。塑贴矾红火焰云龙,龙形矫健, 头部至上而下盘于颈部,象征真龙天子下凡,意义深刻,为整件器型增色不少。

瓶身绘祥龙戏珠,各种龙形应有尽有,有的追风赶月,戏弄火珠与股掌之间;有的遨游于祥云缭绕之上;有的上下翻飞,双目如风驰电掣,龙爪如钢锋铁钩,威猛神勇无比。

“瓶”与“平”同音,正是隐喻“龙驭在天,四海平安”之含义。行龙刻画生动,游于海天之间象征皇权神圣,牢牢掌握江山社稷,天下一统。

清雍正 青花矾红水波云龙纹折沿大盘


清雍正·青花矾红水波云龙纹折沿大盘,是雍正官窑代表性器物。大盘形制硕大,胎壁轻薄,釉面细腻。盘内心蓝地白花海水上,浪花生动、传神,用红彩绘一条正面立龙形象;内外壁则分别绘四条行龙,或回首,或前行,龙爪有三爪、五爪之别,龙尾有花尾、尖尾之分。内外九条龙笔画严谨,所绘龙纹,布局疏密得宜,气势逼人,画工堪称清代瓷器之冠,完整传世极为难得。

青花矾红是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技法。在制作工艺上,先烧成青花瓷器,再在釉上用矾红描绘图案,然后低温烘烤。矾红,又名“铁红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主要着色剂的低温红釉,色泽略显橙红。清代《景德镇陶录》记载:“矾红釉,用青矾炼红加铅粉、广胶合成。”矾红是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比烧成高温铜红容易得多,虽不及铜红纯正艳丽,但呈色稳定。

青花矾红彩始于明初宣德时期,常见图案为海水行龙或海兽。它的做法是先在釉下用青花描绘海水,留出行龙或海兽纹的空白地,高温烧成后再在空白地上用矾红彩补齐图案,然后低温二次烧成。在青花的衬托下,矾红彩愈显得艳丽夺目,能取得更好的装饰效果,色泽艳丽,对比强烈。釉下青花与釉上红彩的结合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里程碑,为五彩、斗彩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量级干货 卫生间瓷砖颜色搭配指南


卫生间,家装中重要的功能区。对于卫生间的装修风格,你喜欢哪一种呢?现代简约、地中海风格还是新古典,亦或欧式风情?不同的色彩搭配会呈现不一样的风格。那么,卫生间瓷砖在色彩搭配上该如何选择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卫生间瓷砖的搭配技巧。

重量级干货 卫生间瓷砖颜色搭配指南

卫生间瓷砖颜色搭配五大原则

一是反差色搭配。如黑与白、深与浅、深绿与浅灰等。

二是相似色搭配。如黄与绿、红与紫、红与橙、橙与黄等。

三是同类色搭配。如浅黄与深黄、黑色与灰色等。

四是冷暖色搭配。通过冷暖色对比搭配,效果也别具特色。

五是通用色搭配。黑、白、金、银、灰被称为无极色,搭配关系通用,可以和任何颜色进行搭配。

具体到实际铺设中,也没有固定标准,各种搭配都能收到相应效果。比如:如果卫生间是白色的卫浴柜,白色的浴缸,可以选择绿色瓷砖,产生春风拂面的感觉,既经典又清新。如果只是强调和谐,采用一个或者两个主题颜色,总是显得单调,有些沉闷。如果大胆采用多个颜色,可以使得浴室摆脱平庸,有个性有活力。

卫生间瓷砖颜色搭配技巧

1、浴室配以青苹果的绿色瓷砖,安上一个素雅的洗手池,洗手池上方安放一面没有边框的镜子,会显得卫生间又高又宽敞。

2、选择红色的瓷砖,搭配白色落地的洗手池,古铜色的镜子和吊灯,显得高贵和典雅。

3、柠檬黄的瓷砖和绿色的椅子、毛巾、地毯相呼应,显示出年轻的心态。

4、鲜艳的黄色瓷砖,黄色的墙壁和窗帘,搭配白色小碎花的装饰,会显得更浪漫。

卫生间瓷砖颜色搭配空间大小

1、小面积卫生间可以选择浅色系的墙面瓷砖,有扩大空间的效果,地面瓷砖选择深色,搭配以镜面效果,会使卫生间显得大点。

2、中等面积的卫生间墙面瓷砖用相似色(黄绿、橙黄)、同类色(米色、浅黄)的搭配原则。同类的卫生间瓷砖颜色,会使卫生间保留平时自然的效果;选择暖色调的,可以大面积运用,也可以小面积贴暖色调墙砖,另外墙体贴冷色调的,冷暖搭配,更具个性。

3、大面积的卫生间在瓷砖颜色可用对比色,太极色,利用对比彰显个性吧。可以选择深色系的,但是中间需搭配浅色系的腰线或在底部配浅色的踢脚砖,这样会显得有层次;地砖颜色可以选择和墙砖同色的,但是洁具的颜色一定要选用浅色的,显得尊贵大气。

总结:掌握了这些卫生间瓷砖颜色搭配技巧,在装修中,你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卫生间瓷砖颜色如何搭配方案,为你的生活增添亮色和乐趣。

矾红描金龙纹如意耳扁瓶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制瓷业,官窑、民窑俱盛,彩绘和色釉并茂,映射了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御制瓷器及工艺品一向是工艺水平的极致表现,清朝皇室对此类对象的喜好与要求,更是助长了工艺水平的发展。这三个朝代中的御制瓷器做工精致,选料考究,绘工细腻,布局生动,一直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当难得的御制瓷器及工艺品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它们就会为世界各地藏家追捧。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均热衷于收藏古物,故影响所及,御制器物亦是精益求精。如乾隆皇帝,他自身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对器型、图案、色彩、品种要求很高,所有御制瓷器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出图样方可烧造。而对于这些御制瓷器,工匠们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打造。于是乾隆时期成为清代官窑的顶峰,将瓷器的工艺性发展到极致,达到了后世不可企及的高度,所烧瓷件无论釉色品种、造型、纹饰,都集中国瓷器烧造之大成。

乾隆帝崇古之情尤甚,因此多有对历代名瓷的临摹与仿制,但又不拘泥于故有形制,屡有创新。扁瓶是在明代永乐、宣德官窑青花大扁瓶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器形。在清宫档案中,这种双耳扁瓶被称为“宝月瓶”、“马褂瓶”或“放大马褂瓶”,是乾隆皇帝颇为青睐的器形,因此扁瓶成为清代乾隆一朝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乾隆帝屡次下旨命唐英烧造,其外形与花样也随着御窑厂不断创新而变化多样,异彩纷呈。如乾隆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下达的烧造清单中,就有“宣窑青花放大马褂瓶一件”。

矾红是中国最古老的釉上红色彩料,宋定窑红彩、磁州窑系已出现,到后来成化斗彩、万历康熙五彩也都是以矾红作为红色彩料。但是由于原料的纯度、制作工艺及烧烤温度等各种条件不尽相同,矾红呈现出多种色调。明代多偏向枣红,清代以后则多偏带有橙味的砖红色。到康熙时,矾红有了很大进步,色泽鲜艳,一般用于五彩、斗彩绘制纹饰。嘉庆以后,矾红色泽不佳,至光绪时才稍有起色。

以这件扁瓶为例,即用矾红彩料,此瓶侈口,束颈,斜肩,颈中部至肩附对称如意式双耳,扁腹,圈足,底部“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此器以矾红描金手法绘饰神龙盘飞祥云之中,龙首瞪目,冲发,龙身矫健盘旋,龙身金鳞片片,龙须威武雄壮,指爪犀利,动感十足,苍龙腾跃,气势雄伟。整观此器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形制端庄雅正,矾红描金绘饰大气,庄重典雅,贵族气派尽显,为乾隆年间瓷器少有珍品,极为珍贵。

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穿带橄榄瓶


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士大夫,仅仅沉湎于自我欣赏,而皇帝的个人喜好可以影响整个朝代艺术、审美发展倾向。雍正皇帝学养深醇,眼光极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尤其对颜色釉情有独钟。

御窑厂把皇帝的喜好作为色釉调配的唯一标准,严格按照造办处提供的样品配釉烧制,生产出一批胎土细腻,体现宫廷艺术雅、秀、精、巧的高贵气质的颜色釉瓷器。

雍正年间造型胎釉和彩绘有了空前的发展,图案纹饰以花卉为主,特别是官窑产品绘画益臻精妙,可使数朵绮丽彩花婀娜多姿。其次所绘折枝花果、团花、花鸟、人物故事和山水画等也都栩栩如生,内容极为丰富。传世臻品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穿带橄榄瓶就是一件代表作品。

此橄榄瓶为直口,削肩,腹部呈橄榄形,胫部微敛,圈足。颈部以一双贯耳为饰;足边有两个长方形管状穿代孔。此种器形,只有珊瑚红地粉彩一个品种,而未见其它釉色。

通体为珊瑚红釉铺底,釉质细腻均匀,色彩浓艳而不失典雅。在珊瑚红地色上绘黄色、粉色,白色三朵怒放的牡丹花,花蕊密布其间,花瓣层迭绽放,枝干辗转婀娜,色泽明暗转换自然,笔触点染细腻。绿叶布局得当,明暗反转妩媚,色泽由绿渐黄,过渡自然。国色天香的牡丹称为国花,象征富贵与华丽,被世人争相赞颂。在百转千回间为我们留下了上千年的传奇故事和眼前的繁花似锦。

此瓶的牡丹花构图主题突出,布局疏密得宜,色彩浓重艳丽,层次丰富,为清代粉彩花卉瓷器花工之翘楚,极为难得,底部白釉蓝料双圈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书体出自徐国正之手,四平八稳跌宕有致。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青花款的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完全如出一辙。

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于200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过一件清代道光年制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橄榄瓶,其成交价为人民币1205248元。与之相比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穿带橄榄瓶其珍贵程度与艺术水准还有些许差距,价值更无可估量。

清雍正胭脂红釉盖杯


笔者收藏一套清雍正官窑胭脂红盖杯,虽有伤残,但仍不失当年雍容气度。

此盖杯由盖、杯、托碟3件组成.喻“天、人、地,通高9 .3厘米.盖高2.7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3.2厘米.杯高6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4.2厘米.托碟高2.3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5.9厘米。器形规正,比例协调,俊秀雅致。杯、盖修胎甚薄,迎光透视,在外面桃红色釉色的照相下,映出娇美动人的淡粉红色,托碟略厚。杯、盖底心以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青花发色纯正、深沉,字体规矩有力,托碟无款.细观其无釉礴胎之器足,可见胎质细白、坚致,几无杂质,属康雍时期典型的“播米胎。其杯、盖、托碟外部施胭脂红釉,釉面呈深桃红色,匀净明艳.娇嫩欲滴,属金红釉中色度较胭脂水浓深之胭脂红釉.内部及底皆施白釉,白中微闪青,有凝脂般的玉质感。这套盖杯应属官窑制品,伤残虽使其价值被打折扣,但其高贵的出身、亮丽的风采依然。

红色象征圆满、富足、吉祥和幸福,中国人对红色有种执著的偏爱。早在唐代,长沙窑和邓窑就开始运用高温红釉,宋金时期以河南禹州为代表烧制了大件的钧红釉产品,直到元末明初景德镇才烧制出较为纯正的红釉瓷。

中国古代红釉瓷有高温和低温之分,高温红釉以铜为呈色剂。明代的祭红.清代的郎窑红和肛豆红皆具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低温红釉以铁作为呈色剂,称之为矾红.亦称铁红,明代用刷子涂抹釉彩于器物。釉上刷抹痕明显,又称“抹红”。清康熙时采用吹喷施釉,呈色均匀,釉色红中闪黄,极似天然珊瑚之色,故称之为“珊瑚红”。这一品种自康熙始直到晚清民国时期在民窑产品多有应用。低温红釉的另一品种则是胭脂红,属金红釉品种。金红又称“洋红~洋金红”,加人万分之一的金为呈色剂,清康熙时由西方传入配方.后用干瓷器,呈色浓淡依据加入金红的多少,分为胭脂红、胭脂水、粉红釉等不同品种.坊间亦称之为蔷旅红、玫瑰红。胭脂红为高级釉种,一般用在上等薄胎白瓷上,多为官窑制品,康熙朝传世物已十分罕见。雍正、乾隆二朝官窑器较康熙多,但仍属珍稀品。清三代金红釉器用高级白釉瓷为加工对象,以吹釉技法在器外施釉,釉层虽薄,但吹施均匀,无“雪花”瑕疵,有的釉面仅有些许微细顺粒。地釉极细白,但仍带古代白釉微青的特色,肥润且有玉质感。嘉道以后官窑瓷器生产江河日下.名贵的胭脂红也呈色路然,康、雍、乾时期的华贵之气丧失殆尽。

雍正洋彩矾红描金福寿云纹连座葫芦瓶


在雍正审美思想引导下,御瓷绽放出斑斓夺目的新姿采,形成种类丰富釉彩缤纷的局面。同时,由本品造型与釉彩之组合可折射雍正皇帝对摹古的态度。在追求全面摹古之际,雍正皇帝绝不仅停留于此,而善于汲取前朝艺术精粹,移为己用,注重在传统构成因素中创新,借鉴原来的工艺造型和纹饰进行抽绎,组合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样式,寄予新意。

自唐代以来,因其器形吉祥如意故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至明代嘉靖时期,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葫芦瓶乃南宋后期龙泉窑创制的陶瓷瓶式,瓶体似葫芦,并由两截粘合而成。名与 “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

此器造型端庄雅致,唯美隽秀。两段瓶腹大小比例恰到好处,视觉协调并且自然和谐。胎质紧实细腻,釉面光莹肥厚,手感温润,罄润自然;胎底部施松绿釉,书“雍正御制”双框四字双行楷书蓝料款。从字形上解析,字形平整秀雅、亦方正有力,起笔及落笔极具功力,应为雍正专门代笔人所书写。

葫芦底足连座,大大增加了烧制难度,并施黑釉描金绘吉祥纹饰,亦与顶部瓶口类似,此种装饰显得瓶体相得益彰,温文尔雅,造型独特,饶有新意。

瓶体白釉,描金彩绘祥云、红蝠、寿字纹饰,画工精细,祥云错落有致,红蝠洋洋洒洒的均铺于祥云中,布局合理;其寓意则为“福寿双全”之象征。葫芦瓶谐音“福禄”,纹饰有“寿”字在其中,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又可称为“福禄寿”三星高照,有“如意吉祥”之寓意。置于案头,且金碧辉煌,使人为之赏心悦目。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收藏界重量级藏品:清雍正矾红贴塑龙纹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收藏界重量级藏品:清雍正矾红贴塑龙纹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大清雍正瓷器鉴别方法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