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光:哥釉兽首瓷炉属文房器物

华夏收藏网讯哥窑古陶瓷,是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于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因此收藏界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资深古陶瓷鉴藏家周国光先生介绍,由于官窑的珍稀性致使后朝不断有仿制品。然而,即便是历朝历代仿制的哥窑古陶瓷的市场收藏价值也是十分高菲。

根据周国光先生解释,明代和清代最喜欢仿制官窑瓷器的小件器物。而这些小物件,几乎都是当时文人雅士们所青睐的文房用品。在周国光先生的珍藏室内,有着一件清代时期的哥釉小瓷炉。据藏友们的交流,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清代年间的作品。由于它小巧玲珑加之其造型十分精美,故而见到它的藏家们都尤为甚爱。周先生表示,该瓷炉不仅造型精致而且釉面也十分柔润。“这是一件十分开门的物件,在当时应该是文人雅士陈设在案台上的供奉之物。”资深古董鉴藏家认为,这是一件典型的文房用品。而根据周先生从这件器物的造型、釉面及胎质等方面推测,这是一件清代年间的作品。它的可爱之处,还在于瓷炉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兽首点缀着。

“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资深古瓷研究人周国光先生在为藏友们解释哥窑瓷的特征。关于宋代的哥窑胎质则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紫口”,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华夏收藏新闻部文字记者:梁敏生、摄影记者:刘晓玫)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清代粉青釉仿生文房用具瓷器


仿生瓷器是清代大量烧造,说明当时瓷器烧造工艺成熟,才有能力有精力创新古人没有瓷器品类,而仿生瓷器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清粉青釉叶形洗

粉青釉叶形洗属文房用具之一。瓷器洗子皆呈树叶造形,边缘突起,中为浅底,叶柄粗短,叶片各分为五瓣;洗底部制有叶脉,纹理清晰,制作精细,生动形象。通体施以粉青釉,胎质细腻,釉色纯正,釉汁肥厚,色调青绿粉润,有青玉一样的艺术效果;洗底部各有里钉8个,中央处有蓝色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款。该仿生洗外轮廓线复杂,加之粉青釉在明、清时期仅见于景德镇所制,组合配套烧成难度较大。

清粉青釉莲式水丞

水丞外形为莲蓬、荷叶造型,将水丞、笔洗两件文房用具化身为文人喜欢的莲荷,巧妙地把实用器与艺术品合二为一。水丞由横置的六角形莲蓬头制成,表面制有7个乳钉状凸点,用来象征成熟的莲子,上部开有圆口,空腹用于盛水;其侧有两片叠加的荷叶,一为椭圆形全叶,一为露出一半的月牙形叶,均可用作笔洗。粉青釉莲式水丞整个瓷器施以粉青釉,以淡绿色为主,釉质莹润,色彩柔和。器底有多处支烧点。 这件水丞造型活泼,是清中期清宫文房用品中的代表瓷器。

清粉青釉莲式水丞包浆厚重,有历史感的瓷器

水丞为古代文具之一,三国、两晋时多作兔形,唐、五代时有呈瓜棱形的,少数有盖;明、清时期继续烧制,以景德镇窑制品为最佳。

话说博山炉:精品汉黄釉博山炉鉴赏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博山炉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汉黄釉博山炉

藏家:华夏收藏网 郭小文

精品汉黄釉博山炉,高19公分,盘子直接20公分。

此博山炉器制规整挺括而古朴,双釉双色,汉黄釉与汉绿釉完美结合,橘黄绿釉釉色鲜明浓郁而温暖,光亮照人。

器表光泽沉稳内敛,精美完整,制作工艺符合古制,古朴大气,真正的古人精工细作,为开门战汉时期制品,华夏文明,古老陶瓷的鼻祖,唐三彩的先驱,灯盘子边沿有轻微小磕,这样的美品瑕不掩瑜。

对于博山炉来说同一器物俩个颜色是很少见的。

博山炉始现于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

有名的博山炉有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的西汉鎏金银竹节高柄铜薰炉和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的错金博山炉。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除了博山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炉。

仿哥釉塑贴三羊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27cm,口径7.3cm,足径9.8cm

生产时代: 雍正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颜色釉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雍正

瓶口呈浅笔洗状,细长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撇足。瓶身凸起弦纹4道。瓶里外及足内满施仿哥釉,灰黑色的纹路迂回交错,分割釉面,使平静的釉面产生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瓶胫部塑贴三羊,呈酱黑色,姿态各异。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雍正六年(1728年),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的身份被派驻景德镇御窑厂主持窑务。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御窑厂仿古创新的各种釉彩已达57种之多,仿哥釉是其中之一。此瓶在仿哥釉上加饰三羊,因“羊”与“阳”谐音,故寓意“三阳开泰”。《易经》云:“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喻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人们常以“三阳开泰”寓意岁首吉祥,祈祝国运昌盛。

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杯高9.7cm,口径8cm,足径3.9cm

生产时代: 成化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紫釉

陶瓷造型: 杯

说 明: 明成化

杯呈八方形,敞口,深腹,折底,喇叭式高足。口沿作八方式,延至腹底起八条棱线,足上凸起弦纹一周。此杯胎体较厚,里外均施仿哥釉。口、足施酱紫色釉,以摹仿宋哥窑“紫口铁足”的效果。内、外均以开片青釉为饰,淡淡的青灰釉上黑、黄色纹片交织,呈现出宋哥窑“金丝铁线”的特征,外壁开片较大,内里及足部的片纹细碎。足内自右向左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明代景德镇仿宋代哥窑瓷器始于宣德时期,此时,景德镇除烧制传统品种外,还创烧了许多新品种,仿哥窑瓷是其中之一。成化时期继承前制,并形成了自己的时代风尚。这件仿哥窑八方高足杯为成化时期新创品种,其形制玲珑俊秀,装饰典雅精美,富有成化器的特色。釉面虽仿宋代哥釉,但其釉质肥润,平整光亮,光泽度较强,故无宋哥窑的“酥润含蓄”之美。口、足釉色及金丝铁线纹也较宋哥窑片纹规整,少天成之趣。

在器物与文字之间


暑期整理书籍,在杂乱的书堆中捡出一本精美的图册,想起来,那是年初香港城市大学的鄢秀、郑培凯夫妇送我的新年台历。这台历是台湾外交部门发行,全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瓷器图片精选,印刷十分精美,值得珍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收藏瓷器精品最多的地方,每次去台湾访学,总要抽时间去那里看看。其中的汝窑藏品,美轮美奂,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霎那间就会吸引住你的目光,叫人安静下来,驻足观赏,享受无尽的愉悦。新近出版的刘涛先生的《宋瓷笔记》,有不少文字是考定汝窑的烧制年代和制作地点。但也有一部分文字涉及瓷器的审美。他借用宗白华先生的说法,将瓷器的美,分为“清水芙蓉”和“错采镂金”两大类。宋瓷的美,属于“清水芙蓉”。我赞同刘涛的说法。但更愿意接受的,是作者那种欣赏美的态度。瓷器专家和收藏者,崇古的多,一开口不是“定汝官哥钧”,就是元青花、成化斗彩、珐琅粉彩,很少有论著从审美的角度专门探讨瓷器之美。我手里没什么名瓷重器,仅有的一些实物,都是外出旅行时购得的小玩意儿。但关于瓷器的书和图册,收了不少。像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汪庆正的《中国陶瓷研究》、叶喆民的《中国陶瓷史》、朱伯谦的《龙泉窑青瓷》、《揽翠集》、李辉柄的《宋代官窑瓷器》和《青花瓷器鉴定》、谢明良的《陶瓷手记》,其他还有《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陈万里陶瓷研究与鉴定》、《孙瀛洲陶瓷研究与鉴定》、《冯先铭陶瓷研究与鉴定》等等,这些名家著作让我眼界大开,获益不浅。但唯一感到不满足的,是著者的关注焦点几乎全在考古辨伪、正本清源上。他们注重器物的真伪、年代的考证以及窑址的发掘发现,对一个时代的文人雅趣、审美追求,几乎是不闻不问。偶有提及,也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所以,对于像我这样希望能从审美方面展开对瓷器论述的读者来说,看他们的书看久了,难免会觉得有点单调,好像大家翻来覆去讨论的话题就这么几个,趣味太少。

曾问过这方面的专家,能不能推荐一本好看一点、有趣一点的书,但结果总是让我失望。久而久之,我告诉自己,像瓷器这一类收藏器物,名贵一些的,都是价值连城。所以,自古以来,辨伪考证是压倒一切的核心问题。欣赏来欣赏去,如果最后发现自己把玩的瓷器是一个假古董,那一定非常扫兴。但有时,我内心还是会涌动起一种欲望,渴望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探讨瓷器审美趣味的书。当我站在博物馆的瓷器展台前,静静地凝视着灯光照耀下的展品时,多么希望那些精美的瓷器,能够像一位出色的鉴赏家那样,开口说话,告诉我这“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器如此精美的奥秘所在。的确,有时候看展品看久了,恍惚之间,脑海里会浮现出古人清玩雅趣的不同情境。有时是维摩丈室,明窗净几,“青瓷瓶插紫薇花”;也有时,秋意萧瑟,两三文友,在小小的庭院中,清茶长谈。“萧疏桂影移茶具”,精美的茶盏,千峰夺翠,令人爱不释手。这种悦目、资玩的瓷器,早已经不是饮茶的实用器物,而是一个人的精神、品位的象征。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茶盏一节,推崇宣庙的尖足茶盏、世庙的坛盏、白定和“崔公窑”,好像饮茶之雅,没有了这些精美的瓷器相配,就像没了魂似的。普通人的确是很难想象,瓷器带给爱瓷人的快乐是怎样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出版过一本大画册,书名叫《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据研究者统计,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瓷器,一生写了近二百首歌颂陶瓷的诗。对瓷器的欣赏口味,乾隆皇帝受明代高濂《遵生八笺》的影响,推崇汝窑、哥窑等古瓷。在北宋的汝窑青瓷盘上,乾隆皇帝降旨御题“宋瓷方是瓷”,言下之意,宋瓷在审美境界上,要高出其他瓷器。但乾隆又害怕自己走上宋徽宗玩物丧志的旧辙,所以,命人在汝窑瓷盘上刻下“玩当丧志戒惟兹”。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身为皇帝的乾隆,偷得片刻安闲,从古瓷的把玩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休息。这样的历史案例,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瓷器强大而持久的迷人魅力。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乾隆皇帝如此痴迷宋瓷的目的,除了“藉由文物的拥有者,宣告天命所归的皇权,以粉饰其领导统御之外”,还“具有再塑文化内涵的意义”。一件小小的瓷器,竟然有如此深邃的文化涵义,这样的器物难怪要被世人当作神器来供奉和追捧了。

今天的爱瓷人要想觅得官窑古瓷,几乎不可能。所以,只能到博物馆去饱眼福,欣赏欣赏。我也是如此而已。但除此之外,我还愿意去昔日的古窑址和今天的瓷器生产地看看。像浙江的龙泉、福建的德化、河北的曲阳、江西的景德镇,都曾一一游历。除了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古窑址,也去陶瓷工厂实地考察,甚至自己动手拉坯、上釉,体会一把制陶的过程。在河北曲阳,有幸受到定瓷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先生的接待,听他讲解定瓷的制作工艺。在福建德化,参观过苏清河大师的工作室,购买了红釉弦纹长颈瓶和孩儿白梅花杯。在浙江龙泉的青瓷研究所,自己动手,拉坯上釉,收获了第一件自己制作的青瓷作品。有过这些亲身体验,再回到书房,拜读陶瓷研究著作,觉得当代中国陶瓷工艺也应该纳入到阅读视野之中。于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中的一些当代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文集,进入我的视野。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朝兴卷》,不仅收有徐朝兴大师的口述史,还有研究人员撰写的徐朝兴对当代青瓷工艺贡献的研究文章。了解这些,对于以崇古为主的陶瓷收藏意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修正。不过新瓷制作工艺在艺术上的收效如何,还有待时间的考验。翻阅陶瓷研究的书籍,迄今为止,都会谈及传统文人趣味对陶瓷风格演变的影响。但在今天,一个爱瓷人如果到全国各地烧制陶瓷的窑口看看,难免会感到疑惑,传统文人趣味对当下的陶瓷艺术的影响,到底还有没有?在我交往的一些著名文人朋友中,喜欢精美瓷器的,不在少数,但关注此道的并不多。至于要像旧时的文人那样,读书写作之余,逛逛旧书店,买几件名人字画、瓷器的,那是凤毛麟角了。

大尺寸北朝绿釉香熏炉罕见


大尺寸北朝绿釉香熏炉罕见

自古以来,国人就有熏香的习俗。到了汉魏南北朝时期,熏香的形式日渐丰富,渗透入上层人士的生活。由于当时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清雅又缥缈的熏香自然受到当时贵族和高士们的青睐,成为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熏香是把香料压制成饼状,放入造型各异的香炉内焚烧。这时期的香炉大多为陶瓷烧制,涌现出众多让人耳目一新的香熏炉具。

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佛家提倡用香,出现了许多新颖别致并带有佛教色彩的香熏炉具。这件造型奇异的绿釉香熏炉,为北朝安阳窑烧制的作品。其尺寸硕大,高33cm。器身为怪兽力士,盘坐于莲台之上。莲台塑覆莲瓣纹,头顶仰莲瓣纹炉体,炉盖贴饰镂空两层莲瓣纹,上置宝珠钮,满施绿釉。该器为今年6月初一家拍卖公司的拍品,估价80万-120万HKD(看图疑似有修)。这件香熏整体造型诡异而庄重,展现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北朝常见的香熏一般尺寸都不大,多为日常焚香用具,如此大尺寸的香熏极为罕见,硕大的造型可能是为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所用,使之承载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过目难忘。

近年来茶道流行,古代茶具成为收藏的热点,这其实是与当今社会稳定,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必定促进人们对精神、文化高层次的追求。香道作为一种源远流长、品位高雅的艺术存在,一定会受到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它的物质载体——香熏器具也必将成为未来的收藏热点。

定瓷文房雅器之五——印泥盒


一幅书画作品的形成大致需要提笔、创作、盖章的过程,前两个环节是宣纸和毛笔之间的亲密接触,最后的盖章环节就是手起印章落的尘埃落定,一副作者苦心孤诣的作品从此横空出世。

当大红的印记向世人宣示其著作权的时候,承载着印泥的印泥盒静默的等待着主人将它盖好,神圣的使命业已完成,作为文房雅器之一的印泥盒仿佛只是给了世人惊鸿一瞥的机会。

印泥盒是伴随着印泥的产生而产生的,用来储存印泥,目的是防止油料的挥发,材质有玉石、玛瑙、象牙、木材、铜质、瓷质等,前人有“印色池,惟瓷器最宜。若瓦器,耗油。铜锡有锈。玉与水晶及烧料俱有潮湿之弊,大害印色。近有以石为之,亦不适用”的说法,从上述文字,我们不难理解,在众多材质中,以瓷质为最佳,因为瓷质有着不吸油的特质。

从造型来看,印泥盒分盖和底两部分,有圆有方,也有椭圆、桃子等异型,可以说造型各异,千变万化。

定瓷新品印泥盒呈圆形,盖和底严丝合缝,通体洁白,釉色均匀。盖中间刻有盛开的荷花,花瓣纹路清晰可见,层层叠叠向外伸展,体现出精湛的雕刻技巧。荷叶连连,自然向外弯曲蔓延,水波荡漾之间,荷花被衬托得尤为清新脱俗。

印泥盒作为一幅书画作品大功告成的见证者,经历了或短或长的等待,很大程度上达成了书画家庄重落款的仪式感。除了书画作者以外,很多书画鉴赏者和收藏者看到心爱的作品也忍不住盖上一方印。我们熟知的乾隆皇帝就有这样的嗜好。乾隆帝文采风流,对书画作品的热爱就体现在他收藏作品的各个印章上,这也许是他比较特殊的收藏技巧吧——172方印章在印泥盒里一次次落下提起,这样的“涂鸦”可以说是非常随心所欲了,不知道书画作者看到自己的作品上满是“十全老人”“乾隆御览之宝”等看似宣示主权的印记,会作何感想?

乾隆的任性自不必提,但一方方精致的印章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文人墨客对书画作品、对中华文化的态度。作为见证者,印泥盒是文人墨客证明自己心血和实力的最佳伙伴。

笔筒是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是古代文人墨客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印泥盒是一幅书画作品大功告成的见证者,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书画家庄重落款的仪式感。如今,这两样精美的文房用具早巳成为收藏市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接下来的这个收藏故事,主人公因对瓷器没有研究,加之轻敌,与价值连城的几件笔筒、印泥盒等古瓷器失之交臂,悔之晚矣。

东晋德清窑褐釉鸡首壶


镇江处于长江与大运河两条水道的交汇处,自古以来是长江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六朝时期,已开凿了京口河道,使原有的丹徒水道东通吴会,北接大江,东入海。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使其发展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转之地。

德清窑位于杭嘉湖平原的西端,以生产黑瓷为主,兼烧青瓷。黑瓷的胎多呈砖红、紫色或浅褐色。据已有的考古资料表明,德清的火烧山、亭址桥等发现了西周到战国的大量的原始瓷窑,证明这一带是中国原始瓷主要发源地和制瓷中心。

东晋时期出土的德清窑瓷器不多,常见器物有壶、罐、盘等。镇江市阳彭山东晋墓出土的1件褐釉鸡首壶(图1),高17、口径7、底径11厘米。浅盘口,口微侈,细颈,溜肩,鼓腹,平底(图2)。肩部设对称的桥形系,一端塑鸡首,引颈高冠,对称处为把手,上端衔接盘口,下端贴于上腹。全器施褐釉,釉层光亮。德清窑的褐釉瓷打破了以往青釉单调的格局,以黑色如漆,釉光闪亮,受到人们的青睐。鸡首壶于三国吴晚期出现,鸡头为实心,无颈,在对称处堆贴鸡尾;东晋时壶身变高,鸡头为空心,无颈变有颈,且细颈高冠,对称处饰一把手。

鸡首壶一名是现代人的叫法,东晋时这种器物不叫鸡首壶。1972年在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1件鸡首壶,器底部刻有“罂主姓黄名齐之”,得知此器东晋时称“罂”。罂在汉时已有,王充《论衡·遣告》:“酿酒于罂,烹肉于鼎。”说明鸡首壶为酒器。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